为何日本人痴迷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有什么来由?日本人痴迷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句中的寒山寺。日...
为何日本人痴迷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有什么来由?
日本人痴迷张继的诗歌“枫桥夜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姑苏城外寒山寺“这一句中的寒山寺。日本人非常喜欢寒山,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爱屋及乌,所以日本人也非常喜欢《枫桥夜泊》中的寒山寺。 不管是寒山的钟、寒山寺的建筑、还是寒山寺的碑文和寒山寺的松树,都成了日本人眼中最美丽的景点,他代表了日本人对寒山的怀念之情。另外日本人痴迷《枫桥夜泊》除了寒山的原因之外,还有这首诗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非常符合日本的美学思想。很多原因结合在一起,导致《枫桥夜泊》这首唐诗成为日本人的独宠。
或许有些人会感到很疑惑,寒山到底是何人?为什么能让日本人对他如此痴迷?寒山是唐朝并不出名的一位诗人,除此之外,他还是佛教的一名僧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充满了佛学和人生哲理。北宋神宗年间,一名叫成寻的日本僧人到中国天台山参加佛教观礼,在这里遇到了一位僧友名叫禹硅,两人一见如故,于是互赠礼物表达友好,禹硅非常喜欢寒山这位诗僧,于是便送给成寻一本寒山的诗集。
由于寒山的诗歌表达了一种凋灭、残破的美感,非常符合当时日本的美学思想,所以寒山的诗歌到了日本之后被广泛传播,他对日本的文学、哲学、美术、宗教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为止,日本多个领域还有寒山的影子,例如“寒山饭店”、”寒山奖 “等。除了苏州的寒山寺外,日本也有一座寒山寺,这个寺庙每年都会有有很多日本人在这里祈福许愿。
除了寒山的原因之外,我觉得还有张继的原因,张继是唐朝非常有名的一名诗人,唐朝这两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日本人是十分信仰唐朝文化的,历史上日本鉴真大师东渡大唐之后,将佛教文化带回日本,将佛教变成日本人的宗教信仰,所以日本对唐朝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再加上寒山的影响,痴迷《枫桥夜泊》这样一首诗歌就情有可原了。
寒山诗在国内的影响
寒山诗在国内的影响就是后继的诗人多都对此研究并受其影响。
历代都有人对寒山诗有过拟做,苏东坡、黄庭坚等都对寒山诗拟过;王安石也曾拟过二十多首诗,可谓深得其味,其中包括方方面面,包括读书、交友、为人处世的态度等等。
陆游、朱熹都有拟做,对他推崇备至。在白话文运动兴起时,学界胡适便重视寒山诗中的通俗意味,此后的学者也开始深入寒山诗的研究,有生平考证、诗集刻本流传等等,愈来愈热。
简介:
寒山,中唐时期诗僧,大历年间隐于天台山,历经初、盛、中唐,他以极神秘的身世和隐逸经历,在国内外诗歌史上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寒山的诗在唐代反响并不大,没有引起太大的重视,当时的选集选本里都没有寒山的诗,正史中没有记载,相关史料也很少找到一二事迹,作品如此,更不用说对寒山其人、其思想的研究了。
寒山诗怎么传到国外的
为何寒山的诗会在西方赢得很高的声誉,甚至超过李白、杜甫这两位大佬?
为什么寒山诗在国外有这么高的声誉?因为寒山不仅仅是一位诗人,他是诗僧,他的诗词包含了自己所参悟的哲理。可以说,是美国青年的精神寄托。所以,超越了杜甫和李白。
李白是浪漫派主义诗人,西方不缺,西方有莎士比亚。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西方也不缺,西方有司汤达和巴尔扎克。可是西方没有出现过像寒山这样的人。就是基督教徒不会做出如此荒诞的行为,不会这么的放飞自我。
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这段时间,美国的青年之所以疯狂的迷恋寒山,我觉得更多的因素是因为二战的结束。核灭绝、种族隔离以及冷战,让大多数的美国青年感到恐惧和无所适从。基督教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急需要新的信仰。
而寒山的诗恰好被日本传入了美国,年轻的美国一代,好像从寒山不羁的外表和充满哲理的诗所吸引,他们有了更好的信仰和更多的发泄口,以发泄自己对于现在社会的逃避和不满。所以,寒山演变成了禅宗,在垮掉的一代中得到了推崇。
寒山的诗其实并没有李白和杜甫的吸引人,可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寒山在国外更受欢迎,如果不是因为那个特殊的时期,其实寒山也不一定会得到推崇。可是巧就巧在寒山这个时候被传入美国,没办法,从未有过的新奇,变成了垮掉一代的信仰,让垮掉的一代有了发泄口。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夜半钟,为何寒山寺受到诗人的热捧?
寒山寺有什么好?其一,历史上的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古代文人墨客也是想一瞻寒山寺的真容的。
其二,寒山寺最出名的便是敲钟仪式,要敲钟108声。含义之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除旧迎新。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每年除夕之夜,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辞旧迎新,祈祷平安。
其三,寒山寺还有一种独有的气质,洪亮悠扬的钟声能使人自然而然放下心中所思所忧。比起熙熙攘攘的山外,处在山林中的寒山寺格外默然,能让人不问世事、刻苦修行。在这样安静的地方,有小桥流水池塘,还有活泼的寒山、拾得像,整个寺院肃然却又十分具有生机,人的所思所想都更澄澈,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寒山寺的由来使得这个寺院声名远播。在唐太宗贞观初,名僧寒山子,来此修建了简陋的草舍以供起居生活,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了让僧侣居住的园林,题作寒山寺。不少游人慕名来此瞻仰,寒山寺之名也因为这些人和诗越发传播的远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