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一版《天真与经验之歌》的译本

发布时间: 2021-11-09 23:04: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94

威廉·布莱克诗老虎详解y,诗歌隐秘地浸润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且不时以光与影、声与色、梦境与幻影的形式轻盈地溢升、映显事物的巨大...

这是哪一版《天真与经验之歌》的译本

威廉·布莱克诗<<老虎>>详解

y
  诗歌隐秘地浸润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且不时以光与影、声与色、梦境与幻影的形式轻盈地溢升、映显事物的巨大荒凉与虚弱,生命的光焰与暗淡。当一部诗集如同受到指令般,不可思议地飞到某个有所准备的读者手中,他,或者她,通过阅读便可看到一张大幕稍稍拉起边角,一个鲜活空间由此露出一个包罗万象、四通八达的局部。这个微小,但其实与宇宙之浩瀚繁复同质的局部,一点儿也不亚于金庸在《天龙八部》中设置的“珍珑”棋局。所不同的是,我们进入诗歌并非要去破解什么难题,获取什么实利,而是为了体会生命绵长之气息,让水波的轻涌、微风的消散唤醒生存的觉悟,在内心和肌肤生出无限的战栗。这种阅读和体味,其实是将诗人的人生经验和领悟与自己印证,从而真切地互探生之奥义,寻求一种合乎人性的人生态度与方式。

  朋友从远方寄来两本威廉·布莱克的诗集,这是奇妙的枕边爱物。两书一为张炽恒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布莱克诗集》;一为杨苡译、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天真与经验之歌》。布莱克是我所尊崇的诗人之一,此话暂且不表,先说一段由他而生的书趣。

  几年前,我得到法国当代小说家勒·克莱齐奥23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诉讼笔录》。有论者言,此书深度可与布莱克之诗相比,这话当然激起了我的阅读欲望。读毕,觉得小说的构想和某些章节非同凡响,不过与诗人相比,似仍有所不足。其后,又读克氏其他作品,深感他叙事技艺日进,而如《笔录》、《沙漠》,行文直比金石,充盈生命真气的作品日少。只剩得他小说主旨存在:即苦寻人在世界的归宿。不久,曾与一师友同至某小书店。他拣出一册小书,是法国电影大师罗贝尔·布烈松的《电影书写札记》。这位师友眼力与品位自不可怀疑,但打开书一看,作序者正是小说家勒·克莱齐奥!仿佛异地突遇老友,又生出别样欣喜。而作家之序,于我这不谙电影艺术的盲者不啻明光一缕。如此连环指引,读书人多有所遇,或亦可称之为机缘。

  得知我已安全收得书册,朋友才松了一口气。她激动地说,这是位天才诗人,只是诗译过来味道淡寡了许多。通过电话——这个生于18世纪的诗人闻所未闻的通讯工具,朋友用英语朗颂了布莱克的《病玫瑰》一诗。这部《天真与经验之歌》乃铜版彩印,对于爱好诗人诗画作品的读者来说,可谓眼目盛宴。抚摩光滑书册,静听朋友颂出奇美音节,时间好像在回转倒流,通过多棱镜的过滤,凝成了一个幻动不已的球体,我一时痴了……

  1992年,上海福州路书店。一个头发长乱的青年在一大堆乱若河石的书中翻拣。他汗湿的手神奇地摸起《天真与经验之歌》,有些茫然地翻阅。书中的插图马上让他眼前一亮:几张铜版彩图立意神秘高远,饱蕴人世欢欣和痛楚的情绪。随意翻读其诗,这样的句子有如电光石火:我难道不是/一个像你一样的虻虫?/你难道不是/一个像我一样的人?……(《虻虫》杨苡译)与庄生梦蝶相比,此诗少了几分玄虚与逍遥,却多了几分真诚和痛苦。

  那本诗集也是杨苡所译,封面是紫红色的,书题“天真与经验之歌”几字衬有蓝底,底纹上下各烫一道金边,与上面“诗苑译丛”四个小烫金字呼应。这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5月出版发行的,书前附G·凯因斯的引言,其后是T·S·艾略特的《威廉·布莱克》一文。两文各有侧重,都值得爱诗者一读。与后来收到的译林版相比,此书不足之处是排印过密、彩印太少。然而,对于我而言,这又算得了什么?那时,我正沉迷于瓦雷里、埃尔南德斯、安德莱德等人的幻美澄澈的诗境,布莱克如同叶芝一样,以相似的简洁有力的风格,飓风般突入我的阅读视野,使我这个诗歌学徒徘徊踟躇,难定去留。

  1757年,威廉·布莱克出生。他10岁习画,15岁进入雕版师詹姆·巴塞尔工作室。七年间,他在那里习得雕刻、蚀刻、点刻以及临摹技艺,很快成为那个时代最好的艺匠之一。布莱克12岁开始写诗,12岁至20岁间的诗作,由朋友们合资出版。这部《诗的素描》的出版,现在已被诗评家认为是18世纪后期诗坛头等大事之一。这就是说,仅仅是这些少作已使布莱克成为“浪漫主义复兴”的主要文学先驱之一了。张炽恒所译的《布莱克诗集》,选译了诗人多首少作,读来犹如清新之风拂面。而我在几年前有缘从书摊获得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布莱克诗选》,素色硬壳封面、内有布莱克像及他的蚀刻插图,可惜都是黑白色。译者阵容强大,查良铮(穆旦)、袁可嘉、宋雪亭、黄雨石,皆为诗坛宿将或译界名家;诗选以诗人少作始,《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为脊,最后是布莱克的杂诗和深奥的断简残篇及嘉言选,勾勒了诗人的基本创作线索。“我要在水的明镜中/钩起一个个的幻梦”(《歌》查良铮译),这是布莱克写于20岁的诗句,斯人禀赋,由此可窥。

  张炽恒新译《布莱克诗集》比人文版的《诗选》更全面,除去以上内容,他还选译了布莱克的部分长诗片断和诗剧《爱德华三世》。译者就前辈的译诗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此,读者比较几家译诗,或许能接近“诗歌在翻译过程中丧失的那部分”。张氏在译者序中称,为此书之形成,他耗时15年,又说,忽视布莱克,对于诗歌读者是一个大的缺憾。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诗坛就撞击出布莱克隔世的吟咏。一则穆旦等人的诗作可证;二则,诗人“在一粒沙子里看见宇宙,/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天真的预言》宋雪亭译)这样的名句,恐怕不仅是一代中国人听过。 ·

  布莱克的诗走向成熟后,风格更趋朴素。他以平朴的句子编织常见的意象,却构成一种奇妙深沉的诗境。那些简单的事物经由他的锤炼锻造,忽然通体透明,俨然混合着万物的形体。他的每—首诗都如出自深厚土壤之林木,枝叶果实看似单纯,却自成体系;诸诗合声,则有江河海洋之韵,又如多面纵深立体之晶体。

  简单地说,他的诗作在文字背后深隐着一种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在阳光下(阅读)显出淡淡的影子。影子的颤动如同少女的睫毛,却与大地最隐秘的律动合拍,而在视觉上只投下单纯的图案,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渐咀真味,每次读布莱克之诗,总给我难以穷尽的深邃感觉。这不是指他的作品晦涩,而是感到他的诗意永在变化和延展。比如《天真之歌》中的《牧童》、《羔羊》等节奏明快的诗章,深咀如剥洋葱,兴味无穷;比如那首读来令人流泪的《扫烟囱的孩子》,在现实层面上,与后来“通灵”诗人兰波《惊呆的孩子》一诗力度仿若,而意境则更为深远。

  布莱克一直生活在底层,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对此,艾略特这样评论:“对布莱克有利的条件大概包括这两种:即,他早年学徒习艺,不必接受任何的不需要的教育……另外,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雕版师,他没有什么向他敞开的从事新闻杂志和社会事业的门路。”艾略特一方面肯定布莱克“禀承了一种相当了解人性的能力,对文字和音乐有一种非凡的创新意识,而且有一种臆造幻象的天赋”;另一方面,他又说“神话学、神学与哲学的底子所导致的集聚便是但丁为什么是一个古典文豪,而布莱克却仅仅是一个天才诗人的原因之一”。尽管艾略特说造成这种结果,原因不在布莱克而在环境,却仍然无法让我信服——诗人各有走向语言秘境的方法,人人皆为但丁,显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我倒是想重提一下布莱克“臆造幻象的天赋”。1787年,布莱克心爱的弟弟罗伯特病重去世。布莱克不知疲倦地看护,据说有半个月没好好睡一下。在弟弟死后,他精疲力尽,连睡三天未醒。据说,就在罗伯特咽气时,布莱克的幻想才能竟使他看见“一解脱了的灵魂向天空升去,欢快地拍着他的双手”。据说,此后布莱克正为以何种形式出版他的诗集而不知如何是好时,罗伯特的亡灵给予他指示:在一块铜版上蚀刻诗与插图。布莱克的这种“装饰诗歌”充满了哲学和象征意味,这种形式,即使在今天也是令出版家惊诧的奇思妙想。诗人早期诗作已为世人肯定,晚年格言散文诗则为尼采、王尔德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参照,而他最负盛名,“幻觉和臆造”充沛的,则是《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从天真而经验,这是诗人对人世生活凝炼的概括。

  至译林版《天真与经验之歌》面世,十多年又过去了。杨苡在书后说书、说人、说事,简短却尽染沧桑。和十多年前的那个青年相比,我已快变成了一个胖子。而与我们相距二百年的诗人布莱克仿佛仍在诗句间沉思、臆造幻象。他逡巡于时间的多棱镜,如同一只老虎,偶尔对着这个喧嚣的时代转过头脸和身尾——是那么沉静、那么惊异……嗖地又远去了。让我们在他的名诗《老虎》中品味和捕捉那种神秘的意趣吧:

  老虎,老虎,你炽烈地发光,

  照得夜晚的森林灿烂辉煌;

  是什么样不朽的于或眼睛

  能把你一身惊人的匀称造成?

  本文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686d8010009g5.html

诗《经验之歌》是谁作的?

《天真与经验之歌》是英国十八世纪的天才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集,收录了他大部分的重要诗篇。诗集按各诗所反映的内容、格调和创作特点划分为“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两部分,反映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从孩子般的天真状态走向成人经验的苦涩历程。“天真”阶段的诗清新、活泼、童趣盎然。“经验”阶段的诗笔锋一转,风格迥异,辛辣、苦涩,斥责社会的不公。充满童真的《欢笑的歌》、凝重辛酸的《扫烟囱的孩子》、隐含象征意义的《老虎》都是为世人所传诵的名篇。威廉·布莱克本人还是个版画家,他采用诗配画的形式将丰富的内容与绚丽的画面巧妙地结合起来。

翻译论文题目:从对立中解读《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的社会批判性

Analyze the social criticism of "Songs of Innocence" and "Songs of Experience" from the opposition

WILLIAM BLAKE的<天真与经验之歌>里为什么写的是TYGER 而不是TIGER?还有这首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是古英语,主题歌颂的是力量。
同意楼上的,是因为是古文。
本文标题: 这是哪一版《天真与经验之歌》的译本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621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能帮我解读一下莎士比亚的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如何看待金本的《眼睛》这首诗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