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王维《山中送别》——喃喃自语

发布时间: 2021-09-24 15:38: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散文 点击: 106

王维《山中送别》——喃喃自语文秋刀鱼唐朝是诗歌的朝代。送别亲友之际,自然也不能无诗。因此,送别诗便成为唐诗中的“大宗”。其中,...

《诗·品》:王维《山中送别》——喃喃自语

王维《山中送别》——喃喃自语

文/秋刀鱼

唐朝是诗歌的朝代。送别亲友之际,自然也不能无诗。因此,送别诗便成为唐诗中的“大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恐怕非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莫属。

今天,我们也来欣赏一首送别诗。它虽然不及以上两首出名,但却非常值得玩味。这首送别诗同样出自大诗人王维之手。其诗曰: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送元二使安西》与《山中送别》虽然都出自王维之手,但是从写作时间上来看,《山中送别》反倒是与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似,都写于朋友离开之后,而《送元二使安西》则写于为朋友饯行的酒桌上。不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只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老朋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而《山中送别》这首小诗看似浅显易懂,却似乎隐藏着诗人难以言说的心事。

这首《山中送别》是王维隐居陕西蓝田山的辋川别墅时所写。“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诗人著一“归”字,可知诗人送别的这位朋友,像他一样,此前也是隐居在这蓝田山中的。从“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可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诗人送别朋友后的喃喃自语。这两句诗虽然出之于疑问的口气,但是其中却饱含着诗人希望朋友明年春天再来山中隐居的深情。然而,诗人同时又对朋友明年是否能归来充满了担忧。

可是,他在送别朋友之际,有没有问过他明年是否归来呢?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当面问过,也许没有问。我想,问还是不问,大概不取决于诗人,而取决于他送走的这位朋友。如果朋友愿意明年回来,诗人大概会当面问。假设当面问了,送别之后诗人还在念叨“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那就说明诗人非常担心朋友会因为俗事的牵绊而无法归来。如果朋友不愿意明年归来,那诗人自然不会当面问。

那么,诗人到底有没有当面问朋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知道诗人送别的这位朋友是谁?他为什么要离开?当王维隐居蓝田山中的时候,有一个名叫“裴迪”的年轻人也曾隐居于此,并与王维往来密切。王维不但写过《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送给他,还写过《山中与裴迪秀才书》一信,邀请他到蓝田山中游春。据此,我推测诗人送别的朋友很可能就是这位裴迪秀才。

这首诗中“日暮掩柴扉”的“柴扉”,正就是《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倚仗柴门外”的“柴门”。“春草明年绿”是指明年春天蓝田山中的美好景色,也正就是《山中与裴迪秀才书》中所说“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gòu)。”

裴迪的名字后面,既然有“秀才”二字,可知他还没有功名。一个读书人离开隐居的地方,那他要去哪里呢?也许,赴京赶考是最合理的推测。如果诗人送别的朋友就是裴迪,而裴迪又是去赴京赶考的话,那人家自然希望金榜题名。诗人盼着朋友归来,也就意味着朋友名落孙山。因此,“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样的话,诗人根本就不能当面问。而且即便是送别朋友后的喃喃自语,在诗人心中也充满了矛盾,因为朋友希望金榜题名与诗人希望朋友继续隐居山林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所以,送别之际,诗人大概不会当面问朋友“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样的问题。

然而,无论朋友明年是否归来,诗人却是决定在这里常住的,正如他在《山居秋暝》中所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归不归”中的“王孙”是指诗人送别的朋友,而“王孙自可留”中的“王孙”则指诗人自己。朋友的行止,诗人无权决定,但是对于自己的去留,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标题: 《诗·品》:王维《山中送别》——喃喃自语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sanwen/15732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诗歌是否有新意象 如用“海燕”来书写顽强拼博,直面风雨的人。有哪些类似“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的诗或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