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承诺孩子,若承诺了又没做到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在我们育儿过程中,“威胁”和“承诺”总是信手拈来。比如:你再不听话,今天就...
不要轻易承诺孩子,若承诺了又没做到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在我们育儿过程中,“威胁”和“承诺”总是信手拈来。
比如:
你再不听话,今天就取消动画片时间!
你再不和阿姨打招呼,回家就不给你吃好吃的了!
宝贝乖,把这些饭吃完,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玩。
孩子,如果你能考两个一百分,爸爸就带你去迪士尼。
为什么我们这些话能信手拈来?
因为我们就在这些话中成长的。
乍一看,这些话对孩子带不来太大的伤害,因为貌似都是生活琐事,而且没打没骂没体罚。可是,这些话说多了,尤其是承诺说完、却做不到的次数多了,对孩子的伤害还是蛮大的。
比如这个朋友分享的,爸妈说期末考完之后就带他去看海,可是直到现在都没有看过海。这个小美好,是他的期待,是他无聊日子中的小美好,可是却一次次失落,一次次落空,当彻底感到无望的时候就像跌入最深最暗的谷底。
所以,这个朋友说:“最讨厌别人说话不算话!”
这就是一个承诺记了很多年、被伤害比较深的例子。我相信,等这个朋友做了父母后,他能体会到这种感受,他便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再如此难过了吧。
(一)简单说一说“威胁”
这篇文章主要说“承诺”的事。但因为承诺总是和威胁成对儿出现,所以我先简单地说一说“威胁”。
我个人非常讨厌被威胁,所以我几乎不对孩子说威胁的话。但是我经常听身边的人说。比如文章开头的第二个例子,就是我前两天刚刚听到一个奶奶当着我的面儿(我就是她说的那个阿姨)对一个两岁半孩子说的话。
孩子年龄越小,威胁的作用就越大。也正因为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大家都很喜欢用。
因为孩子确实很愿意看动画片、很喜欢吃好吃的。
可是,如果这样的威胁,你对成人说一下呢?
“老婆,你再不做饭/洗衣服,我就不带你去吃西餐/不给你买包或首饰了。”
你老婆听到这句话,如果不给你踹飞了,也不会让你好受吧?!
她会因为包包和首饰,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威胁,然后乖乖地给你做饭、洗衣服吗?
那么,我们想一想,孩子长到几岁,会有如同成人的思维模式?
八岁?十岁?十四岁?
然后呢,威胁不起作用之后,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我们的话?
威胁除了让孩子听话之外,实在没什么好的长期效果。
(1)威胁让孩子感觉不到尊重,有被控制的感觉;
(2)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力,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培养;
(3)当孩子对威胁取消的东西(动画片/好吃的)不在意的时候,威胁就无效了;
(4)当孩子有足够的力量反抗的时候,威胁就无效了。
(5)威胁会拉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
(6)孩子会从家长行为中学到威胁别人,总有一天,孩子也会以同样方式威胁我们。比如:“你不给我买手机,我就不去考试。”
威胁有这么多的负向影响,即使在孩子小的时候好用,我们也应该正视它。
与其等到孩子大了、威胁不好用的时候再去想其他办法,不如现在好好想一想,威胁之外的更好的利于孩子成长的沟通方式。
(二)“承诺”的意义,你可有想过?
我们经常会给孩子一些大大小小程度不同的承诺。
小的承诺,比如:宝贝,你自己穿好衣服,妈妈就陪你玩。
大的承诺,比如:孩子,你若考上班里前三名,爸爸就给你游戏充值588元。
有的父母重视每个承诺,会尽量实现,很不错。
但还有的父母非常随意地说出大小不同的承诺,然后不断食言,让孩子不断失望。孩子在失望的同时,还会有越来越强烈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从无数次食言的小事,会蔓延到在大事上对父母的不信任,同时,孩子对父母坦诚的程度也会越来越低。
就如同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个朋友,因为父母一直没有履行带他去看海的承诺,导致他现在依然很失望,也很讨厌说话不算话的人。
当孩子穿好衣服满怀期待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穿好衣服了,你陪我玩吧。”
妈妈却答:“妈妈还得擦地、洗衣服,没时间陪你,你自己玩吧。”
妈妈的那个小承诺,目的只是为了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所以孩子穿好了衣服,妈妈的目的达到了,承诺自然对妈妈来说就不重要了。
那么,对孩子来说呢?
是穿衣服这个行为更重要,还是养成“诚信”这个品质更重要?
是考一百分这个结果更重要,还是对父母建立足够的信任感更重要?
我们给孩子承诺的意义是什么?
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事吗?
难道承诺就再没有其他意义了吗?
(三)我们的育儿GPS
正面管教课上,会让大家憧憬这样一个场景:
当我们的孩子已经25岁了,在外地工作。在除夕的前一天他要回来,我们正在厨房做他喜欢吃的饭菜。这时,门铃“叮咚”一声响了,我们赶紧去开门。当我们打开门,看到门外站着我们的孩子,那一刻,你希望孩子带着什么品质?
每次我带导这个活动时,家长们都会说很多:独立、自信、乐观、抗挫力强、勇敢、友爱、孝顺、自律、坚强、诚信……
这就是我们育儿的长期目标,我们称之为“育儿GPS(导航)”。
为什么说“GPS”?因为我们在育儿路上,需要一个导航能够时刻引领我们走向我们想要的正确方向,而不会因为当前这件小事急于求成,而偏离轨道。
如果,我们在给孩子承诺的时候,能记得我们心中的育儿GPS,我们就会更明晰我们如何说、怎么做能让我们接近我们的长期目标。
承诺,除了让孩子按照我们的心意做事之外,是否可以带来更多的意义?
(四)“承诺”正确的打开方式
无论承诺大小,我们在说出去的那一刻,就要对这个承诺负起责任。我们要有“说到做到”信守承诺的意识。
答应和孩子一起玩,那么即使你陪着孩子玩十分钟,也要尽量做到;
答应考了100分就给孩子买玩具,就要痛快地去买。
如果你说出的承诺做不到,就干脆不要说。所以,说之前要想好,是否可以实现,实现不了的话,就不要给孩子泡沫式的希望,然后再给他钢铁般的失望。
将问题预防在前端,不要轻易说出实现不了的承诺;
这远远比随意说出来,然后做不到再去补救,要轻松很多。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遇到特殊情况,也一定要排除万难、上刀山下火海式的去实现每个承诺。
真遇到了周末下大雨、必须加班、亲人生病要看望……等不可抗的事情,我们也要诚恳地和孩子道沟通,而不是先倒打一耙。
(1)“倒打一耙”式:
——“我也没办法,要加班/看病人,不能陪你去,我也不止故意的。别闹了,要懂事!”
如果孩子继续表示伤心,我们还会加上几句批评之词:“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呢?不是对你说我忙着嘛!这不懂事!”
(2)“真诚沟通”式:
——“孩子,实在对不起,爸爸答应你周末陪你去游乐场,可是爸爸要加班/看病人,这个周末不能陪你去玩了。”
孩子大多数情况下会表示伤心或失望,甚至哭闹。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对孩子同理沟通。
——“孩子,爸爸知道你特别期待去游乐场,爸爸也非常想陪着你去玩。这周不能去,你有些伤心是吗?爸爸也有些失落。来,爸爸抱一抱,好不好?这周末真的很抱歉,没有履行承诺,爸爸也有些难过。我们在下个周末,爸爸陪你好好玩(或今天晚上你有没有其他想玩的,爸爸可以陪你玩)。好不好?”
孩子听到这些话,就知道了爸爸理解他的伤心和难过,孩子也知道了爸爸不是故意不陪,爸爸也非常想和他一起玩,爸爸没有陪他玩也有些失落和难过。
当孩子听到家长坦诚表达感受时,很多孩子是会转而同理家长的。
有的孩子会说:“爸爸,没关系,你别难过了,那我们就下周去吧。”
第(2)种“真诚沟通”,能让理解和爱在彼此之间流动起来,既缓解了孩子的失望,又拉近了亲子关系;
而第(1)种“倒打一耙”的沟通,既否定了孩子失落的感受,又没有给孩子做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榜样,同时还让孩子难过的情绪更甚。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了不信任感,拉远了亲子关系,!
(五)结束语
当我们给孩子威胁时,我们第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孩子顺从我们的想法,根据我们的要求做事情。(这种做法是否尊重孩子,我们有时间可以思考一下)
当我们给孩子承诺时,也是希望孩子能够达到我们的预期,满足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但是,承诺不止是这个意义。
每一个承诺的内容,都应该有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每一个承诺的履行或食言的过程,也应该给孩子带来正向的榜样/影响,符合我们的育儿GPS,有助于我们的长期目标。
希望我们在说出一个承诺时,思考几秒钟可行性;
希望每个孩子在完成一个目标时,能越多地得到自己期待的那个“承诺”。
为何说父母答应孩子的事要做到,承诺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会用一些物质手段来激励孩子做事情,比如说孩子听话、认真写作业、做家务等等。可是当孩子真的做到这些的时候,很多父母却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
对于这件事情,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就是孩子,对孩子的承诺不必太认真,特别是有些老人,经常用这些手段来哄骗孩子。而当孩子因为父母的失信而生气的时候,有的父母甚至还会指责孩子不懂事。
上一年级的时候,学校门口有卖变形金刚图案的书包,5块钱一个。我当时特别喜欢,很多同学也都买了,所以我回家求母亲也给我买一个,母亲当时说只要我帮他做一些家务就给我买,我当时高兴极了,快速的把这些事情都做完了。谁知道后来母亲却没兑现她的承诺,我当时非常生气。而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小时候真的是家常便饭。
社会学家林·扎克说: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可是当孩子眼中最信任的人言而无信时,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整个世界的信任,没有安全感。猫爸就是这样的人,长大后特别自闭,很难相信别人,也因此错过了很多机会。
不但如此,如果父母经常哄骗孩子,那么父母最终会让孩子对你完全失去信任,导致孩子不会与你交流,特别是在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孩子极易产生叛逆行为,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此外,父母答应孩子的事做不到,除了上面这些危害,更严重的是孩子会学你,随便跟别人承诺,但不去兑现,甚至还会养成撒谎的恶习。试想一下,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能受到别人欢迎吗?所以当猫爸做了父亲之后,我从来不给女儿承诺我做不到的事情,而只要我承诺了,我一定要做到。
记得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几天因为不守纪律,被幼儿园老师批评了几句,那几天她一直不想上幼儿园,上学的路上一直哭。考虑到孩子需要有段适应的时间,我们答应女儿中午就去接她,于是女儿不情愿的进去了。那天中午我跟公司请假,去幼儿园把女儿接回家。
而就是通过这些类似的小事情,我跟女儿建立起了一种信任关系,家里她也比较听我的话,知道哪些事情我允许她做,哪些事情我不允许她做。而她奶奶由于经常哄骗她,她基本上不听她奶奶的话,有什么事情决定不了,还是会来问我。
所以说,父母跟孩子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做不到,也一定要跟孩子道歉,取得孩子的谅解,然后再用别的方法来兑现承诺。当然,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也要学会拒绝,并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千万不要对孩子随意承诺,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
家长如果对孩子不履行承诺,可能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家长如果对孩子不履行承诺,有可能会导致孩子的诚信观念受到影响,甚至还会对家长失去信任。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家人了,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履行对孩子的承诺,让孩子从小也养成信守承诺,明白一诺千金的道理。
很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有时候会随口给孩子一些奖励性的承诺,孩子就会为了获得这个奖励而奋斗,到最后家长却不兑现承诺。孩子这个时候内心就会受到很大的创伤,认为自己的努力白费了。我认为家长不履行对孩子的承诺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孩子会失去的家长的信任,不再相信和依赖自己的父母;严重一点的话还会对孩子的诚信观念造成很大的影响,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的行为,满嘴雌黄,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缘。
作为孩子最亲的家人,家长应该要以身作则,更加不能轻易违背对孩子的承诺,从小教育孩子要对自己行为和言语负责,一旦把承诺说出口了,无论如何都要兑现,久而久之别人就会信任你,如果不兑现承诺的话其实是一种欺骗的行为。家长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信守承诺的观念,让孩子明白一诺千金的道理。这个社会上有很多拖欠工人工资的事件发生,其实就是一种诚信观念缺失的表现。
这个社会想要长久以往的发展就要有诚信观念的支撑,为什么马云能够成功,为什么支付宝能够赢得大众的信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花呗,其实就是这个社会的诚信观念在支撑,大家遵守借贷的规则,有借有还,促进经济的发展。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诚信观念,让孩子从小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一旦出现撒谎的陋习,就应该及时予以纠正。
信守承诺有何重要意义
1、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国家的主权也归于人民。中国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
国家的领导者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2、对于一个社会单位(如一个企业)、一项社会事业(如一个行业、一项职业)而言,“诚信”可以说是立业之本。“诚信”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建立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动关系的道德杠杆。
3、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
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
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信守承诺相关事例:
关羽事例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1、徐州兵败,关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张辽以“三便”劝关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园之约;三者可留有用之身。关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约’:一、今降汉不降曹;二、请给二位嫂子俸禄,单独居住,不论何人不许入门;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辞曹归刘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三约体现了关公对汉室,对刘皇叔的忠诚,在文字上约法三章,表明他对兄弟桃园结义承诺的践约之志。
2、关公《夜读春秋》是关公故事中最著名的一个典故。
徐州兵败后,关公与曹操约法三章,暂居曹营。曹操敬重关公,为了笼络他,赐给他珍贵物品,关羽却拒之不受;几日一宴请,关羽从不乱吃喝;给关羽大宅,关公却将内宅分给老兵,自己住外间;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却叫美女去服侍嫂子。
曹操无法,安排刘备的两个夫人和关公同居一屋室。关公仍不动色,秉烛独坐在门外,专心致志读《春秋》,通宵达旦,毫无倦色。曹操想通过美色来诋毁关公,从而达到要挟逼其就范目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的信条在关公身上失去了灵验。
关公夜读春秋,通霄达旦给出三个信息:一是关公面对美色坐怀不乱,二是通霄甘做两个嫂嫂守护卫士,三是《春秋》儒学道义对关公定力的影响。
反映出的实质就是:不仅仅是关公对皇兄的忠义的承诺,更反映出关公诚实守信的品质本性,这一天性经《春秋》儒学道义的熏染,升华成华夏民族最宝贵的忠义诚信的道德典范。千古流传,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信守承诺,就会为自己赢得信任。失信于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的利益造成损失。
3、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4、守信是一种有责任感的表现,一个说到做到的人是一个能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人,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