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作家韩小蕙的文章内容以及思想深度

发布时间: 2023-03-26 15:01:1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情感美文 点击: 89

请简述一下90年代散文热及有关思想我们的书上查不到,请高手解答。最好能够详细一点。缕析“散文热”,不管是否承认“散文热”,不管如...

如何评价作家韩小蕙的文章内容以及思想深度

请简述一下90年代散文热及有关思想

我们的书上查不到,请高手解答。最好能够详细一点。
缕析“散文热”

不管是否承认“散文热”,不管如何解析“散文热”,不管“散文热”是喜是忧,还是喜忧参半,反正从90年代初开始,写、编、读散文的人空前地多起来,总归是事实。所谓“热”,无非意指近年来散文之风行。正如许多“热”一样,或忽生忽来,或风行一阵,或温度不降,但它确是当前社会小而言之的文学,大而言之的文化的一大景观。面对这一景观的“热闹”,作一冷静的缕析,对今后散文的写、编、读,或许不是多余的。
散文在新时期的发展轨迹大体是“兴起—平静—再度兴起”。“文化大革命”一结束,人们有再一次获得解放的感觉,散文以它灵敏的感觉和直抒胸臆“短平快”的文体优势,率先登上文坛,一篇篇饱含泪水和激愤,声讨奸佞,追忆逝者,悼念英灵的散文破土而出了。改革开放以后,也有一批关注现实,激荡着时代气息的散文出现。后来,西方多种文化思潮的流入,散文家们思维不断开阔,题材不断拓展,特别是纷纷涉笔于历史文化的反思,写出了一批人生感悟以及人生深层探索的散文。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西方文学思潮所带来的一些令人思考与令人忧虑的影响,比如,创作的私人化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影响。我们将在后文谈及这一问题。再后来,由于诗歌、小说、影视的“轰动”,散文以它惯有的自然、平淡的特性而显得不够“热闹”了。于是,有人便认为陷入了“空前寂寞”的“危机之中”,从“中兴走向末路”,衰落了。我不敢苟同这种评价,事物发展不可能只有直线运动,散文创作此时只不过相对地平静了一段时间罢了。到了90年代开始,散文就再度崛起,即所谓出现了“散文热”。
“热”表现在哪里?
1�全国散文和散文选刊的刊物增多,并且订数稳定,有的呈上升趋势。
2�在纯文学作品出版极为艰难的情况下,散文集子一改笃定赔钱的局面,竟然保本不赔,可见订数有一定保证。
3�散文作家作品创作论,包括介绍、赏析的散文写作基础知识的理论评论的书籍和文章日渐增多,并且不同范围与层次地召开过许多散文作者的作品研讨会。
4�“散文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小报纸的文艺文化副刊、周末版竞相出台,如同潮涌般地盖满了期刊门市部以及街头路口大小报摊,各种触目的大号字标题裸露于外,好不热闹。报纸还为许多知名作家辟有专栏,或邀请他们做专栏“主持人”。许多报刊编辑都一致认为,散文就数量而言,是供不应求的。于是在产生一定数量好的散文的同时,大多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这是我们思考“散文热”的得与失、高与下、长与短、文与野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最基本的现实依据。
5�散文评奖,现在是最多的,自然有个导向问题,既有正确的导向,也会有单纯从经济效益出发出现误导的问题。
“散文热”现象大约还不仅局限于以上五个方面,但是,我们站在文化现象台上能够目睹到的散文所形成的文学—文化的主要新景观,大致是不会错的。
90年代初开始,为什么会出现“散文热”?
任何一种文学、一种文化现象都是社会生活发展变化和文学自身调整嬗变的产物。“散文热”自然也不例外。也就是说,社会生活(外部原因)的变化,通过了文学自身调整嬗变(内部原因)起作用,才能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景观。
“散文热”的外部原因。我们正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市场经济虽然仍处于起潮阶段,但它却如同一场“大革命”一样,冲击与洗刷着过去许多恒常稳定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生存方式、行为方式的变革,简直是个万花筒般的旋转世界,这个世界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加多,竞争程度加剧,心身疲惫加重。较之以前,人们在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里,便愈来愈相对需求心灵的轻松与消遣、精神的寄托与宣泄、知识的补充与校正、灵魂的安慰与解脱。社会生活的急遽变化迫使人们在寻找着适应这一切需求的文体形式的文学作品。
“散文热”的内部原因。声光电化的现代社会,急速旋转的外部世界,使人们在心灵、精神、知识、灵魂上再一次寻找到了——散文。因为散文是一种最自由的文体。但凡诗歌、戏剧、小说不能进入的地方,它都可以进入。从内容上说,人生的任何一点印象,任何一步脚印,任何一种思绪,任何一种情调,都可以进入散文;从形式上说,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可以随意运用,长篇短制,要义微言,可以自由选择;从风格上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阴柔阳刚各为佳品,或激昂或恬淡,或愤慨或喜悦,或悲烈或舒缓,或深沉或轻巧,或庄严或谐谑。正是这种自由和随意,正是这种人们在许多上面提及的寻求之中必然选择了散文。除了散文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所固有的自由文体特性与时代的需要完全契合之外,还应注意到这些年的散文的创作实践,突破了原来只有抒情散文才是散文的狭窄的散文观念,尽管大散文观念还不为所有人们接受,但创作实践还是在学者们的争论中愈来愈显出了大散文观念的成果。
比如,现在许多文章非韵文,不能名之为诗歌;非虚构,不能名之为小说;非新闻采访,即使记人记事,也依然抒发作者自己情怀,阐述作者自己说时论世的感思,不能名之为报告文学;即使大部分是知性的议论,但又分明被作者的感情之水浸泡过的,因此,又不能名之为论文。除了散文以外,大约不会再找到一个更确切的文学门类冠名这些文章了。这就是大散文概念的结果。
在“大散文”的概念的影响下,我们不难发现,什么类型的散文受到欢迎:
1�政治名人、文体明星轶闻佚事,或鲜为人知的秘闻、内幕、诉讼官司等带有报告文学某些纪实特点的散文;
2�针砭与调侃时弊以及针对社会生活热点话题的杂文;
3�回忆往昔的情趣、介绍生活的天趣、谈论感悟的意趣、以及提供点滴知识信息的生趣等诸多有趣的小品文;
4�记叙与描摹外国社会风情、经济科技状貌以及传递某种新信息的见闻录与访问记等。
自然,这些类别还不能涵盖得了目前风行的五光十色的散文全体,但就主要部分来说,大致如此。
应该看到,这些作品中,有相当大数量的散文是属于文化快餐性质的。人们要见缝插针地阅读更短小的作品。我们不是常常看到等公共汽车等地铁之时,人们买份报纸,飞快地浏览一下,看到有趣有用的,即刻看完,觉得有价值的塞入衣袋和挎包里,觉得无趣也无价值的,便随手扔到垃圾筒里的现象吗?除了消遣、娱乐之外,读者期求从短文中得到一些知识与信息,得到他人的人生感悟,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企盼从短文中得到真诚。真诚是散文的最重要的品格。由此,我甚至预感到:由于现代社会的特征与散文自身的特性的契合,是否可以说,将迎来一个散文的时代?从90年代初开始的“散文热”将会持续下去,尽管它的发展不会是直线的发展,但总的势头将不会减弱。
说到真诚,我们不能不会看到在当今引入竞争机制的生活中,要增强实力,要工于心计,自然也免不了一些狡黠与虚伪夹杂其中。人往往是很奇怪的,他们是矛盾统一体。他们工作时的外化表现常常和他们内心世界的渴望是不一致的。在情感世界里,他们常常因讨厌他人又讨厌自己,却又无可奈何地陷入苦闷之中,于是,他们呼唤真诚,企望用真诚慰藉去感应自己的心灵。只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同步与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是何等的艰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可能相对变得冷漠、疏远。因此,呼唤真诚愈发令人觉得急切与宝贵。
当今,一切都在变动,变动使生活再也找不到一个平静的角落,处于变动中的人们的心绪是浮躁的,处于未知中的人们的心境是不宁的,使作家的心态失去平衡与宁静,他们被迫考虑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新中国以来,他们第一次被迫考虑作家自身与文学事业的生存问题。于是出现了作家弃文从商,完全下海者和半文半商以商养文的半下海者,自然,也不乏甘于寂寞,耐于清贫的坚守岗位者,和“下海”失败,自觉无能,又折回原地重操笔耕者。无论属于哪一类,浮躁的结果是:从商者和写作者似乎都没有大成就。毋庸置疑,现实生活的急遽变化给写作带来从未有过的难度,我们的作家不仅缺乏生活,也缺乏市场经济作为“杠杆”的基本知识。因此,浮躁产生一个双向的恶性循环,作家沉不到生活中去,也不肯下功夫从书本从实践中学习补充经济知识,自然产生不出大作品;而没有大作品问世,也就激不起作家沉入生活中的创作热情。
作家主观上本来就以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宣泄爱与恨作为主体意识的核心内涵的。在人与人之间日益缺少爱心的现实生活中,作家和读者一样呼唤与渴求真诚、理解和爱心。于是,作为“掏心”的散文,特别强调与袒露主体意识的散文这种艺术形式,就必然为许多作家所运用。写自己十分熟悉的生活感知与生命体验,岂不轻车熟路、易如反掌吗?因此,无论写什么,都是要十分鲜明地表达自己体悟深切的人生感情与哲理。再加作家为生活计,不能不被迫加强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作品进入市场后的商品意识。他要考虑读者的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这里自然不排除有媚俗产生的可能),散文写来既轻松又有报刊社的高稿酬,作家何乐而不为呢?一个要你写,一个又愿意写,自然一拍即合了。当然,现代社会是一个交流的社会,因此,也可以说:作者渴望通过文学倾诉自我,获得理解;读者也渴望通过文学与他人对话,理解他人。
由以上“散文热”中的散文类型看,其中相当数量的是“通俗散文”。“文学”二字前面既然可以冠以“通俗”二字,那么,作为“文学”中的一个门类的“散文”自然可以有“通俗散文”之称(我绝非有意标新立异,杜撰新概念新名词)。我以为在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没有提高到一个相当的程度,通俗文艺,即大众文艺作为大多数人的审美取向的趋势,也就不可能有所改变,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何况所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是相对的,现在的“阳春白雪”,未来可能已成为“下里巴人”了。因此,通俗与大众的称谓相对地说会永远存在的。
对于这些散文“热”如何评价?众说不一;但我以为现在的散文是雅俗分流、雅俗互补的格局。
原本文坛上的一些中老年散文家、杂文家的作品以及新生的中青年散文家的若干作品,仍为凤毛麟角之作,它们显示了作家近些年来思想艺术两个方面的涤滤与调整,显示了作家超越自我的艺术人格,以及包容在作品中的历史文化情感。这些作品以作家独到而深刻的人生妙悟给人以心智的启悟,性灵的陶冶,见闻的增广,但这样的高手毕竟不能满足报刊的数量需求。这种供不应求的空缺,只能由二三流作家或有兴于此的业余作者去填补了。不必讳言,过多的思想艺术功力不足却又趋时的作者一下子拥挤到散文这条路上,看似颇为“热闹”,然而,能留给人们深刻印象的精品却很寥寥,而大批作品则是平庸之作,虽然也有些无足轻重的个人微小的感觉、情绪与得失,但毕竟带有极浓的消遣、娱乐的商业色彩。由于它们的时效性极强,很快便也成为过去时。从这个意义上说,“热闹”并不等于繁荣,泡沫多了也貌似“热闹”。因此,不仅要有数量,而且还要有一批思想与艺术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质理相当高的精品出现,才能称得上繁荣。
仅就现在“散文热”中的一些比较好的作品而言,不妨思考一下,我们的散文当下缺什么?其实,不仅是散文,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在追问整个文学当下缺什么了。有人回答说:技巧智慧太多,灵魂血肉太少。我以为真是一语破的。不过,我要补充的是:即使那些“技巧”、“智慧”与操作文字的能力也并非高明,更何况能够时刻面对时代的挑战,感受现实生活,投入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创作出震撼人心作品的作家是太少了。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和伟大实践相比,我们的散文创作中的琐屑之风与纤弱之气就显得十分突出。
比如,在内容上。过去在突出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年代,我们走到极端,“题材决定论”禁锢了作家自由发挥才气的灵感;而现在又走到另一个极端——“题材无差别论”,一味表现自我,而淡漠政治,疏离社会,惟个性是尊,而抒写心灵又只是热衷于咀嚼个人的得与失、喜与忧。有人概括为:小情感、小意绪、小境界、小哲理,总之,是个“小我”,因为它割断或相当弱化了个人与时代与社会与历史与人民的不能分割的联系,一味地沉湎于小小的自我,将自己束之高阁,这样,人就会变得狭窄局限,情感也多呈矫情。在这类散文中,似乎只有情、恋、夫、妻、儿、女;只有吃、穿、住、行;只有柴、米、油、盐诸多身边琐事。其中不乏“为赋新词强说愁”,带有淡淡的感伤主义色彩的散文,不乏内容苍白,思路狭窄,感情病态,文笔琐细,形式大于内容的带有唯美倾向的散文。比较典型的是一部分所谓“小女人散文”和“私人化”创作的散文。我并不一概反对这些创作现象的实践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比如打破了男性视角,打破了男性中的价值观,更丰富了真实的女性形象;同时,强调走向人性和人的本身。然而,我要说这种写作是退化了文学功能的一种表现,它也局限了女性作家的视野,使她们看不到更广阔的人生与社会,因此,我以为它是可以存在的,但不宜提倡。我们要切记再精美的儿童游泳池也取代不了大海。
同时,近些年来也不乏一些笔触热衷于奇异风俗、文化古风、蛮荒原始的生存本能,甚至是对粗俗丑鄙的生态遗迹的描述(要注意这些描述并不透示出现代文明的曙光),只是这些描述是模仿明清小品,以一种展览式的态度,宣扬超脱与平静,主张遁入山林,遁入佛理禅机之中,崇尚一种虚空,连语言都文白相间,古里古气,有一种“趋古化”的倾向。
比如,在形式上。以上散文创作的倾向中,那些无病呻吟、嗲声嗲气、忸怩作态、搔首弄姿等等都是与散文真诚品格格格不入的,都是矫情的表现。而与这些内容相适应的形式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玩弄语言技巧,已成为一种时尚。为了华丽,将本来正确的语法颠来倒去,造成语言混乱,以致损害了祖国语言的纯洁性、规范性。我以为这一语言现象不污染语言环境,不贻害我们的后人才怪呢!比如:“照镜滋润,流动的色块黯然汹涌,你眯成一块月亮,一切活生生地霍然遥远,我因坚信你的认真而寄望于这片土地。”“黄沙沙哑的嗓子不能解释自身的困境,被墙壁托举的风景也无法出庭。”“你我一样是断层的造因。”类似这样的语言,我们再努力地去解读,又能读懂多少呢?
因此,有人说当前散文有三个误区,即“雌性化”、“新潮化”、“趋古化”。我以为这样概括当前散文创作虽不大全面,但不能不说有一定道理,因为它说准了一些创作现象。
为什么当前的散文会是这样一种格局与走势?
1�散文也是一面时代精神的镜子,能够反映整个时代的心态,显示出社会的面貌。散文与时代与社会的关系实在是比其他文体更密切、更直接一些。散文中的纤弱之风、琐靡之气正是社会心态的某种纤弱、琐靡的反映,是社会理想某种弱化的反映,是人文精神某种失落的表现。但问题不能由此而引出“我们不必强呼散文‘风云气少,少女情多’,不必强求散文多有‘黄钟大吕,掀天巨浪’的作品”的结论。因为:第一,我们的时代与社会在前进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真实,其主流并不是纤弱与琐靡,一个历经种种浩大劫难生生息息长达五千年而不衰亡的民族、一个创造着经济腾飞世界奇迹的民族,其精神内蕴,如民族精神的阳刚之气,英雄主义,以及有着古代传统文化制约下的人民的大爱大善之心,怎么可能全面地退化与萎缩了呢?问题显然不出自生活物象本身,而出自作家主体心象,出在我们的作家沉不下去生活,走不出书斋,自然也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这就是许多散文作品中有那样多的片面性体悟的根本缘由。第二,文学对时代对社会对生活的反映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作为一个人,他可以有一定的心情、意志和个人目的,可是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是一个更高意义上的人——人是一个‘集体’的人。”(荣格语)这就是说,我们的作家应当具有责任心与使命感,完全可以突出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和浑朴的民族精神,表现出我们民族性格中那种雄浑、阳刚、大气的文化内涵,高奏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我们固然需要一株秀木,但我们更需要浩繁的森林。我们应当提倡散文要介入时代、介入人生的精神与态度。我国古代散文曾留下过许多具有这一审美理想与美学追求的精品。不仅我国,就连欧美的散文也具有这样的历史特点,产生过不少佳品,尽管我国当代文学近些年受西方的私人化创作思潮影响很大,但这种文学的审美理想与美学追求却永远不会过时。
2�来自一种旧有的散文观念的影响,即认为散文是供人欣赏抒情把玩的小盆景、小摆设;摆弄散文的是小器,是雕虫小技,因而只能写花鸟鱼虫、风花雪月、闲情逸致等小题材,不宜写博大精深的历史、社会。于是散文多呈一片玫瑰色调、牧歌情调、琐细笔调。其实,这只是散文观念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我国古典散文有许多大气磅礴之作,而且它们恰恰是我们散文传统的一个重要方面。与那些闲情逸致的散文相比较,我们民族文化更看重“文以载道”的散文价值。我们推崇老子的散文,它对宇宙精神有宏阔冥想与高度涵括;推崇庄子的散文,它对人类生存本质有精深阐释,以及庄子寓言式的嬉笑怒骂的雄辩才华;推崇鲁迅的散文,《野草》中所表现出那么博大、深邃而又矛盾重重的伟大灵魂给读者心灵多少震撼。这些经典散文篇章,我们至今还在解读,似乎永远不能穷尽它们的内蕴。在欧洲,古希腊以来就有希罗多德的《波斯战争史》、色诺芬的《居鲁士的教育》、莫尔的《乌托邦》、布封的《自然史》等宏篇巨制。
当我们提及这些大作时,我们不能不想到当今的许多作家的散文观念尚未开拓到古代散文的范畴以及外国散文的领域。散文观念的过分狭窄,散文界限划分的过分拘泥,也会带来创作套路的刻板与狭窄。基于散文现状中的大不足,为了真正繁荣散文创作,多出人才,多出精品,我以为现在到了必须打破小散文界限和小散文观念的时候了。散文不是命中注定就“小”,不然,就不能完全摆脱小家子气,重新恢复散文的大度与洒脱。
3�在谈到当代散文时,还必须涉及当代作家的文化内涵中的哲学思想的取向问题。特别是当前以创作散文为主的一些中老年作家,也就是说,必须提到中国的儒、佛、道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及中国文人的影响与渗透。就儒家思想而言,“文以载道”、“大丈夫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入世思想已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中的一部分。当社会、时代给他们创造了进取条件时,儒家人生观中积极的一面就占据主导地位,投入社会,以有限的人生与盛衰相联,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投身于政治与功名之中。而当他们一旦失意时,就需要另一个途径来排遣心中的落寞,那么,佛家的禅学思想就可能乘虚而入,占据主导地位。禅宗讲究我心即佛,自心顿悟,压抑外出的欲望,忍受外来的欺辱,再将其看成是不存在的假象,借此逃避外界的压迫。同时,它不再崇拜外在的偶像,只尊重内心的本性。它是向内反观、自省的,要求的是摒弃外的形象,凝心反思,忘我忘物,静思反照,以求得心理宁静式的自我解脱。当中国知识分子在外失败后,就会转而走入禅学的宁静和退守内心,离开外界一段距离,调节内心的不平静。至于道家,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以清静无为、玄虚冲淡为教旨。这同样满足了中国知识分子另一方面的心理需求。总之,儒、佛、道基本上就衍生出中国知识分子两种人格心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他们对世俗的理想追求过了之后,当他们经历了人间沧桑之后,疲倦了,受伤了,厌倦了,心灰意冷了;当他们面对精神苍白、物欲膨胀的当今社会,文人中许多人产生“找不着北”的感觉,也就是陷于找不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他们苦闷了,他们彷徨了,于是将自己写作的内容与创作心态跟当前现实保持一定距离,他们写起过去、写起儿时、写起故乡、写起琐碎。而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态与二三十年代一些知识分子文人心态产生共鸣,这也就是包括周作人、梁实秋等人的散文于今重新“热”起来的根本缘由。他们共同之点在于追求内心宁静、清静恬淡、超尘脱俗的生活,把一切喜怒哀乐和宇宙的林林总总均收藏于内心,离开一段距离用心灵去体验、咀嚼、思考外界的事物,尽管他们都做不到。
相当一部分有成就的中国文人经过人世沧桑,人生坎坷,以及对目前处境的思考,从佛道二家中用其自省与超脱是显然的。在文字中也显现出与世无争、达观邈远的境界,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走向自然、平静的观照,其风格则趋于清、幽、沉、静,不加修饰,平平淡淡,浑然天成,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事中得到些无足轻重的启示,从自然的欣赏陶冶中获得些许感悟。这只是他们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许多人的超脱、清幽、沉静并不彻底,甚至有些人是暂时的,他们思想中的儒家入世思想则没有泯灭,一有机会就会冒出来,又变得追求理想,执著用心了,它们就像一股暗藏的汹涌的潜流,在作家心底流淌,又时时在看似平静的河面,激起阵阵微澜。在他们的作品中,既有矛盾着的一面,又有儒、佛、道融合一体的现象。
因此,“散文热”在热了一段之后,面对散文创作中的一些误区,我以为呼唤崇高,呼唤理想,呼唤阳刚,呼唤大气,呼唤鲁迅散文那种“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气度是当务之急。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文学报》头版曾预言:“90年代将是散文大发展的年代,散文将在开放和多元中崛起。”[1](P1)今天,我们站立在21世纪的岸头,回眸上一世纪末最后10年的散文历程,不难发现散文这种自由、灵活,善于表现人们心灵状态的文体样式,在困惑中寻求突围,在开放中得到崛起和空前的繁荣。除了呈现出散文写作队伍扩大、散文作品名目繁多、散文读者群体日益庞大等现象外,具体在内部特征上还表现为:在内涵上,理性色彩增强,抒情意味弱化;在写作方法上,“写作”成份增强,“创作”成份弱化;在文体上,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等等。这在建国以来的散文发展史上,的确是极其有意味的现象。本文就这些现象,展开自己的论述。
散文的理性增强,情感弱化
按照一般辞书或教科书上的解释,散文或归纳为“形式自由,结构灵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甚至三者兼有”;或描述成“ 题材广泛,形式灵活,写法自由,情文并茂,篇幅短小。”这样的归纳和描述自有其一定的权威性和概括性,然而这种表述方法只抓其形,不抓其质。其实,散文“ 是一种最适宜于主观抒发的文体,是一种‘自我’的文学,‘告白’的文学,‘个性’的文学。”[2](P37)其质是其个性的,而非单一的情感,这已经深深地浸透在现代散文的躯体中。
就现代散文的形成考察,它既有思想觉醒、个性发现与文字解放的产物,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硕果,其灵魂是个性主义。周作人先生曾分析过现代散文产生的原因,认为:“我相信新散文的发达成功有两重因素,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的影响,内应即是历史上的言志派文艺运动的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3](P881)“五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寻找适合他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文学样式时,在文化心理上产生对国外随笔“表现自我”精神传统的共鸣和认同。按照郁达夫先生的解释,“以这一种觉醒的思想为中心,更以打破了械梏之后的文字为体用,现代的散文,就滋长起来。”[4](P891)在现代散文实践中,作家们似乎更擅长使用随感、抒情色彩浓丽的小品、辩驳文等文体样式,来赋予自己的思想或情感。如鲁迅先生的《野草》集,就是以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体形式而著称于世。
在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眼里,散文几乎是现实关系的同义词,它是真实而无浪漫性可言的。席勒曾经指出,我们的社会、政治、宗教和科学的现实情况都是散文气的,这种散文气是现实关系的表现;而诗的世界是作为一个与现实的庸俗的世界的对立面而提出来的,是激情与理想的境界[5](P29)。我国当代文艺批评家王岳川先生也谈过类似的观点,即当精神品质成为超出当代人需要的奢侈品甚至无用品时,诗意诗思诗情消逝,世界沦为散文世界[6](P71)。这种散文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答案是这样的:社会机制的更替时期,社会思维的活跃时期。在这种社会里,各种矛盾纷沓而至,交替重叠,人们需要散文这种“短平快”文体方式对社会现实进行思考,或批评社会现实,或建构理想世界。客观地剖析中国现代社会,它的两个较为类似的时代,一个是“五四”新文化时期,另一个则是20 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正如周作人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表述的那样,“我卤莽地说一句,小品文是文学发达的极致,它的兴盛必须在王纲解纽的时代。”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在封建的秩序与震荡的轨迹中前行,象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交替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的畅所欲言和明清小品文繁盛,均是“皇纲解纽”年代的产物。对于“皇纲解纽”的现象,我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先生在《文学的纪念》中也有类似的认识,“要是用一种不准确的比喻,说这是一个‘皇纲解纽’的年代,对比以往曾经有过的文学禁锢的史实,却也未必含有贬义。尽管我们仍然感到不满足,但较之以往,文学的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7](P15)
重要的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方面,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各种矛盾纷沓而至,这给思想表现和情感的张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散文这种骨子里浸透着个性情思、善于表现现实关系的文体,其能量得到了当代文学以来前所未有的释放。市场经济是鼓励自由竞争的机制,也是培养个性主义的沃土。最为可喜的一点,即在这块土壤里,一方面知识分子长期被放逐的思想有了较为自由的生存语境,因而有了思想的复归;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了对自身生存权利的解释与表述。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是众语喧哗的年代,各种声音在这个时代出现;自然这些活跃的社会思维,直接刺激着承载思想与个性、善于表现现实关系的散文繁荣。1994年在湖南岳阳举行的中国作家协会散文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散文必须有思想”,“人类的精神能走多远,散文的精神就能走多远。散文创作不可缺少精神指引。”[8](P19)在20世纪90年代之初,作家们就形成这种共识,这决非空穴来风。看来,20世纪90年代散文中理性色彩的加强,是时代的要求。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许多散文作者早已深刻地认识到思想的重要性。史铁生认为:“散文最紧要的是真切的感受和独到的思想,是对生命的发问。”周涛认为:“散文是思想的美丽容器。”韩小蕙认为:“好的作品不能仅仅满足于反映了现实(包括深刻地反映现实),而且还要站在时代思想的峰巅,回答出新的历史时期所面对的社会思想新困惑。”楼肇明认为,散文质的规定性就是“文化本位性,与诗与哲学相绾结的思维性,以及在审美变革中的先驱地位。”[9](P19)
关于20世纪90年代散文中理性色彩的表现形态,有人曾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亲历者回忆过去,后来者亲近历史;思考现实,畅想重构;亲近自然,弘扬生命本体等[10](P19-24)。笔者在拙作《90年代散文创作中人文精神因素的考察》一文中也曾归纳了这样几重呈现方式:通过对现当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剖析,表现出散文作者对历史与人生的严肃审度;借山川景物感悟人生真谛;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与关怀;把握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当代的反思意识等 [11](P83-85)。
虽然在评判上,研究者各有自己的标准和尺度,但有一点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若无开放与宽松的社会环境,人们决不会放胆写出《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林贤治)、《王实味:前文革时代的祭品》(余杰)、《历史在这里沉思》(丁帆)、《谒吴晗书》(夏中义)等具有高度思想含量的散文的。
散文由“创作”向“写作”转型
写作方式是由一个时代或者时期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决定的。20世纪90年代散文,与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逐渐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年代相对应。
有意思的是,散文虽然是一种非虚拟性文体,但在传统的文学理论书籍中,均是以“创作”来表述散文活动的。“创作”这一语词,在本质意义上有种虚拟性的含义。这一带有虚拟性的创作活动,虽然拓宽了思维与想象的空间,然而无庸讳言,它也带来了诸多的矫情与伪作。而“写作”是平面化和具象化的,既可以是社会现象的写真,也可以是情感真实流淌的记录,更符合散文表现真情实感和理性思考的要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大一统的集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散文的走向,散文在“形散神不散”的桎梏中舞蹈,逐渐形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意化的模式,正如杨朔的《海市》、《泰山极顶》、刘白羽的《日出》等。20世纪“十七年时期”散文基本上是“乌托邦”世界的承载物,其核心是“诗性化 ”的,而“诗性化”理想世界自然要靠人为的创造来建构。因此有人称这一时期的散文存在着只会“歌德”的“假嗓子”现象。直至新时期以来,以巴金的随笔《随想录》为发端,以“忆悼”为突破口。文学上开始对假大空和矫情、伪作进行反正,出现了一批抒写真事、真情的真情实感的散文。某种意义上,这是对现代散文的传统的继承。
其实,我们注意观察,不难发现20世纪90年代散文正沿着由假作的“创作”向踏实的“写作”方向运行。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市场经济的环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形而下”的喧嚣、浮躁、庸俗困惑着人们。对于一个理智清醒的有表述思维能力的人来说,他似乎更会选择理性来表现他对社会生活的理解,而不是夜莺一样婉转地歌唱。社会审美观念发生的巨变化,直接刺激散文审美观念的变化。一是日常生活更加从容不迫地走进散文天地,众多散文作者从自我出发,取日常生活,身边琐事,真切抒写普通人的生存景观,生活情趣,在凡人小事中寻求一分温馨与慰藉;二是探究心灵,表现理性的散文日趋活跃。这两种走向,更多地是通过“写 ”而不是“创”来表现出的。这样实例很多,小为一般报纸副刊上的平民化包装与策划的“百姓故事”,大到诸多学者写就的随笔。更由于“闲适文化”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如《家庭》、《女友》、《街道》、《时尚》、《南风窗》等软性期刊的流行,散文负载的内容更加生活化、时代化、科学化和思想化了。即使余秋雨散文现象,有许多人认为是所谓的炒作行为使之然。其实仔细分析,它也是90年代特殊的“写作”文化的产物,一是余秋雨散文敏锐的思想性,毕竟是对长期主导散文方向的霸权话语的一种解构;二是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性,迎合了读者的口味,成为文化空缺时期有效的补钙剂。可以这样说,余秋雨散文现象,是历史的必然。
文体由封闭走向开放与宽容
散文是一种在形式上具有包容性,实质上颇具个性特点的文体。我国古典散文的概念,本身就是排他法的产物,即“非韵非骈”、散行以成体的文章。“五四”新文化时期,批评家们引进西方文学“四分法”的标准,确立了现代散文的概念,将非文学的实用“文章”排除在外。现代散文的家族里包括随感、抒情色彩浓丽的小品、通信、宣言、檄文、驳辩文等体式不一、写法各异的文体,这点在周作人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和郁达夫编辑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可以得到验证。因为现代散文在形式上的包容性,要给它下个定义,决非易事。就连郁达夫先生这样的文学主将也颇为踌躇,他《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说:“当现代而说散文,我们还是把它当作外国字Prose的译语,用以与韵文Verse对立的,较为简单,较为适当。”[2](P888)这种“非韵即散”的排他论证法,建立的是一个宽泛的、“类”的概念。这个概念和《大英百科全书》诠释散文条目时主张以“它的定义只能规定的很松驰,以它不是(诗歌、小说、戏剧)来表示”界定散文本身一样[13](P46)。应该说“五四”时期的散文是相当宽泛的,它的繁荣促使了它的包容性;它的包容性反过来刺激它的繁荣。
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外衣不断地被剥离。如议论性散文“杂文”、记叙性散文“报告文学”与散文母体断乳后,在特殊的时代里迅速成长,并与母亲并驾齐驱。但那时,现代散文的形式还是灵活多样的。
建国以后,新的时代、新的建设确立下的政治模式和思维模式是一元化的。是对“个性主义”的逐渐弱化和消解。散文这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文体,与社会土壤和时代主潮相对应,逐渐形成单一的模式,即所谓“抒情散文”的形态。这种形态的极致就是杨朔的“苏州园林”结构、刘白羽的“图片连缀式”结构、秦牧的“串珠式”结构,它们基本沿袭传统的“借景抒情”、“托物喻人”的写作套路,呈现出“景——人(事)——理”的固定的思维运动方式,走上专意创造意境为核心的“ 诗化”形态。当代散文这种创作方式的追求,推衍出“形散神不散”的散文理论。
仿佛蝉蜕皮一样,既要保持它的质的规定性,又要使自己涣然一新,新时期散文的运动与发展必然是痛苦的。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刺激下,散文逐渐咬噬着单一的专以抒情为模式的形态,吸收和借鉴诸多的艺术形式。然而又由于散文先天对社会风气的敏感性,它又不可能放开手脚阔步前行。因此,20世纪 80年代的散文总体说来,其成就远比不上小说、诗歌和戏剧。
20世纪的最后10年,是当代文学里最有意味的年代。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较多地采用象征、寓言、隐语、故事等方式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由于它们的表现形式被牢牢地局限在文学范畴里,与人们的实际期待尚有一定距离。而散文在人们需要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想特殊年代里,它会自然而然地走到前台,承担起表现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历史时期的使命。散文在文体上,自然是对现代散文的追恋与认同。正如评论家雷达先生所指出的那样:“90年代散文最大的突破,乃在于打破了桎梏自身的壁垒,形成了开放的格局。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异族入侵,都打破了旧的平衡,不得不开始革新局面,结果是推动了前进。拿这个道理比之散文的发展,也只能是不断打破旧秩序,思变革,求发展,形成新的平衡,然后再打破,再平衡,一波一波地前进。”[14](P74)20世纪90年代,众多的散文编辑家、批评家以及作者,他们根据自己对散文的认识加以理解和评判散文,而这些标准是混乱的、不统一的。有的批评家采用的话语方式是现代散文理论,有的批评家采用的话语方式是“十七年时期”所建立的批评理论。当然,统一的批评尺度的形成,批评的整合,必须要有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状态的超越,这需要时间和理性。可以这样说,90年代散文虽然出现了学者散文、文化散文、随笔、女性散文、新生代散文、老生代散文、大散文、生活散文等依据不同分类标准而确立的散文名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90年代散文仿佛“五四”新文化时期形成的现代散文一样,呈现一种开放的势态,它兼收并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就20世纪90年代散文的认读来看,散文文体的变化重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突破了当代散文创作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模式,形态灵活多样,从容不迫;二是篇幅增长,这与散文传统的“短小精悍”体式有明显的区别。如李存葆的《鲸殇》、《祖槐》、《飘逝的绝唱》,卞毓方的《韶峰郁郁 湘水汤汤》,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散文,均是洋洋几万言。这种文体的开放与宽容,促使散文更容易走出文学的范畴,表现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呈现一种自由与宽松的状态。
总之,正如刘勰所言:“文变染乎世情,废兴系乎时序。”[15](P280)随着“电子传媒文化”时代到来,电脑网络的普及,文学不再神圣,写作会进一步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而散文由于先天与人亲近的品格,更适宜于表现人们的生存情感和思考,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21世纪将是一个散文的世纪,对此我们可以大胆预言,并且拭目以待。
20世纪90年代骤然兴起的散文热.其实是散文文体自身特质与商业社会文化需求的一次历史性的际会.概而言之,原因有三:
一是商业文化的多元需求使然;
二是对极左路线话语权威的规避与消解;
三是散文自身的文体特质具有承载这一使命的美学功能.

学者散文的崛起。
学者散文热潮的涌动是以一批被称为“老生代”的老一辈学者散文创作的“复活”为开端的。至90年代,以戏剧理论家余秋雨《文化苦旅》为标志,一大批“中生代”学人也开始加入学者散文创作的行列,他们的创作不仅紧跟“老生代”的步伐,而且加入了当今学人特有的心境和对社会人生的独到理解和体验,进一步丰富了学者散文写作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趋向。进人世纪之交,一批更年轻的“新生代”学人又为学者散文创作带来了更清新的空气有的论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领袖风骚”的就是学者散文,已经构成了“90年代中国文学的总体表现特征之一”。

学者散文的界定应从主体和文本表现形态特征这两个方面加以限制;学者散文的兴起既与学者散文主体的生存境遇发生巨大变化相关,又与散文体式本身特征相关;学者散文的题材取向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出现这种现象有其内在原因;学者散文在创作方面表现出强烈的非体验、非抒情、知性、叙述自由等诸种特征。
1990年代学者散文的内涵与审美特性

散文的写作

  当下有很多人都在说,有不少所谓的文化散文、游记散文都在程度不同地模仿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等系列散文的套路写作。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文学现象。

  个人认为,如果在散文创作中大家都按照某一种模式去模仿式写作,就会在散文中逐渐地失去每个作者的鲜明个性,就会失去散文的本真。在散文创作中,贵就贵在一个散字;神就神在一个散字;味就味在一个散字;韵就韵在一个散字;真就真在一个散字;新就新在一个散字。如果离开了这个散字,大家使用同一种模式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千篇一律的,就是脱离了个性化的写作,写出来的散文决不是好散文。

  既然是写散文,我们就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形式,不妨让散文四面发散开来,散得更远,散得更广,脱离模式化写作,各种手法,技法,方式均可用,每个作者的作品都能打上他的深深烙印,体现作者的独特风格,这样的话,就能开创出百花齐放,各具风姿,各领风骚的散文大繁荣局面。

  前几日,我专门找到了刊有散文何时走出余秋雨模式?专家呼吁再一次创新的那期文汇报来读,读过之后感触良多,有些话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北京的评论家韩小蕙前些日子在编2021年度的最佳散文时,她有一个奇特的感受。她说在去年的散文创作中,最好的几篇文章都不是散文家写的。不少散文家似乎还在醉心于呕心沥血地锤炼语言和技巧,限定在一个什么是散文,什么不是散文的条条框框里面。而一些非职业散文作者之所以能以黑马之姿令人眼前一亮,是因为他们完全不纠结于自己写的是不是散文,他们想应该怎么表达就怎么来表达,往往在不经意间就突破了散文创作的固有模式,作出了诸多新的探索。

  这话一点不假。这就像很多有成就的作家都不是专业的科班出身一样。那些科班出身的写作者,受太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写起东西来左推右敲,东不行西不能的放不开手脚,便桎梏了他们的创作。他们与那些非职业散文作者们相较,便似被捆住了手脚,施展不开了。

  有句话叫做高手在民间。个人认为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们想应该怎么表达就怎么来表达。这就是散文的随性书写。当然,散文的随性书写并不是指写作过程中不守规矩的随意性,而是指人性对文字走向的深度把握。

  一篇好的散文,可贵就可贵在一个散字上。这个散字就是告诉作者要放开了写,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无所羁绊;一篇好的散文有神就有神在一个散字上。在看似零落的文字中,精神的向度把握总是聚中在某个点上,这就炼铸了它的灵魂;一篇好的散文有味就有味在一个散字上。就是在写作散文的过程中,将味道揉碎了后似星子布满夜空,随意地散入于文字中,让人处处都能读出其中的味道;一篇好的'散文有韵就韵在一个散字上。作者在写作散文时,一定要注意文章的节律韵致。将其有规律地散洒其中,让人读来极有韵律的动感,朗朗上口,则很容易抓住读者的感知思维,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一篇好的散文难得的就是一个真字。这个真字说的就是率真,它不应该集中在文中的某一点上,而应该散落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让人去品。常言道,文由心生,文抒心志,文言心声。这就是对真之一字的最好注解。一篇好的散文,出新就出新在一个散字上。写散文的手法并非只有那么专用的几种,写作时可以大胆地揉入写诗和写小说的技巧来加以使用。在时空的跨度和穿越中,在感知的高低和深浅上,每个不同的作者的人生阅历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尽相同的,文章要自然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那些真切感受,这就是每个作者的新。面对散文的缺新,韩小蕙开出的药方是借助于小说、诗歌,甚至借助音乐、绘画,把别的行当里面的优势都吸纳过来,使散文的空间更加开阔。这个建议是非常正确也是极好的。

  写散文最怕的就是无话可说,堆砌文字。明明无话可说却偏偏找话来说,明明是无感可叹却偏偏要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无味可品,无韵可读,无真可见,无新可出的了。

  一篇好的散文,当一如山间的溪瀑,是随性挥洒而出,疏密跌宕有致,真情演绎流淌,各具韵律风姿的显现与表达。是不受诸多条条框框来限制的。所以说,一篇好的散文不是写出来的,是从作者的心海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是不必刻意地雕饰的。故此,文由心生,文抒心志,文言心声这句话是一点也不错的。

  既然是文由作者心生,文言作者心声,那我们在写作时还要去寻求某种模式干什么?那不是作茧自缚么?因此,我们在散文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走非模式化的创作之路。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打上每个作者不同的个性化烙印,才会出现百卉齐妍,各领风骚的繁荣局面。

谁有怀念祖国的文章和季羡林与他的母亲的文章?

参考季羡林的《怀念母亲》
①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
去了。
②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③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④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⑤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⑥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⑦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chán chán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⑧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A( )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B( )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⑨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 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永远的悔 ------季羡林 名誉、地位、幸福,对人生固然重要,但比起伟大的母亲又算得了什么!
--------------------------------------------------------------------------------

题目是韩小蕙小姐出的,所以名之曰“赋得”。但文章是我心甘情愿作的,所以不是八股。我为什么心甘情愿作这样一篇文章呢?一言以蔽之,题目出得好,不但实获我心,而且先获我心: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东西了。

我己经到了望九之年。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於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我祖父母早亡,留下了我父亲等兄弟三个,孤苦伶盯,无依无靠。最小的叔叔送了人。我父亲和九叔背井离乡,盲流到济南去谋生。此时他俩也不过十几二十岁。在举目无亲的大城市里,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在济南落住了脚。於是我父亲就回到了故乡,说是农民,但又无日可耕。又必然是经过千辛万苦,九叔从济南有时寄点钱回家,父亲赖以生活。不知怎麽一来,竟然寻上了媳妇,她就是我的母亲。

后来我听说,我们家确实也阔过一阵。大概在清末民初,九叔在东三省用口袋里剩下的最后五角钱,买了十分之一的湖北水灾奖券,中了奖。兄弟俩商量,要“富贵而归故乡”,回家扬一下眉,吐一下气。於是把钱运回家,九叔仍然留在城里,乡里的事由父亲一手张罗。他用荒唐离奇的价钱,买了砖瓦,盖了房子。又用荒唐离奇的价钱,置了一块带一口水井的田地。一时兴会淋漓,真正扬眉吐气了。可惜好景不长,我父亲又用荒唐离奇的方式,仿佛宋江一祥,豁达大度,招待四方朋友.转瞬间,盖成的瓦房又拆了卖砖、卖瓦。有水井的田地也改变了主人。全家又回归到原来的信况。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降生到人间来的。

母亲当然亲身经历了这个巨大的变化。可惜,当我同母亲住在一起的时候,我只有几岁,告诉我,我也不懂。所以,我们家这一次陡然上升,又陡然下降,只仅是昙花一现,我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这恐怕要成为永远的谜了。

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这个我是懂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吃“白的”(指麦子面)最高,其次是吃小米面或棒子面饼子(黄的),最次是吃红高粱饼子,颜色是红的,像猪肝一样。“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这“红的”又苦又涩,真是难以下咽。但不吃又害饿,我真有点谈“红”色变了。

但是,小孩子也有小孩子的办法。我祖父的堂兄是一个举人,他的夫人我喊她奶奶。他们这一支是有钱有地的。虽然举人死了,但我这一位大奶奶仍然建在。家境依然很好。她的亲孙子早亡,所以把全部的钟爱都倾注到我身上来。她是整个官庄能够吃“白的”的仅有的几个人之一。她不但自己吃,而且每天都给我留出半个或者四分之一个白面馍馍来。我每天早晨一睁眼,立即跳下炕跑到大奶奶跟前,清脆甜美地喊上一声:“奶奶!”她立即笑得合不上嘴,把手缩回到肥大的袖子,从口袋里打出一小块馍馍,递给我,这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此外,我也偶尔能够吃一点“白的”,这是我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一到夏天麦收季节,我们家根本没有什么麦子可收。对门住的宁家大婶子和大姑--她们家也穷得够呛--就带我到本村或外村富人的地里去“拾麦子”。所谓“拾麦子”就是别家的长工割过麦子,总还会剩下那麽一点点麦穗,这些都是不值得一捡的,我们这些穷人就来“拾”。因为剩下的决不会多,我们拾上半天,也不过拾半篮子。然而对我们来说,这己经是如获至宝了。一定是大婶和大姑对我特别照顾。一个四五岁、五六岁的孩子,拾上一个夏天,也能拾上十斤八斤麦粒。这些都是母亲亲手搓出来'的。为了对我加以奖励,麦季过后,母亲便把麦子磨成面。蒸成馍馍;或贴成白面饼子,让我解馋。我於是就大块朵颐了。

记得有一年,我拾麦子的成绩也许是有点“超常”。到了中秋节--农民嘴里叫“八月十五”--母亲不知从哪里弄了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起来。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龙肝凤髓也难以比得上的,我难得吃上一次。我当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白的”,母亲从来都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灾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至于肉类,吃的回忆似乎是一片空白。我老娘家隔壁是一家卖煮牛肉的作坊。给农民劳苦耕耘了一辈子的老黄牛,到了老年,耕不动了,几个农民便以极其低的价钱买来,用极其野蛮的办法杀死,把肉煮烂,然后卖掉。老牛肉难煮,实在没有办法,农民就在肉锅内小便一通,这样肉就好烂了。农民心肠好,有了这种情况,就昭告四邻:“今天的肉你们别买!”老娘家穷,虽然极其疼爱我这个外孙,也只能用土罐子,花几个制钱。装一罐子牛肉汤,聊胜於无。记得有一次,罐子里多了一块牛肚子。这就成了我的专利。我舍不得一气吃掉,就用生了锈的小铁刀,一块一块地割着吃,慢慢地吃,这一块牛肚真可以同月饼媲美了。

“白的”、月饼和牛肚难得,“黄的”怎样呢?“黄的”,也同样难得。但是尽管我只有几岁,我却也想出了办法;到了春、夏、秋三个季节;庄外的草和庄稼都长起来了。我就到庄外去割草,或者到人家高粱地里去劈高粱叶。田主不但不禁止,而且还欢迎。因为叶子一劈,通风情况就能改进,高粱长得就能更好,粮食打得就能更多。草和高粱叶都是喂牛用的。我们家穷,从来没有养过牛。我二大爷家是有地的,经常养着两头大牛。我这草和高粱叶就是给它们准备的。每当我这个不到三块豆腐干高的孩子背着一大捆草或高粱叶走进二大爷的大门,我心里有所侍而不恐,把草放在牛圈里,赖着不走,总能蹭上一顿“黄的”吃。到了过年的时候,自己心里觉得,在过去的一年里,自己喂牛立了功,又有勇气到二大爷家里赖着吃黄面糕。黄面糕是用黄米面加上枣蒸成的。颜色虽黄,却位列“白的”之上,因为一年只在过年时吃一次,物以稀为贵,於是黄面糕就贵了起来。

我上面讲的全是吃的东西。为什么一讲到母亲就讲起吃的东西来了呢?原因并不复杂。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二,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除了“黄的”以外,其余她都不沾边儿。我在她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拿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侯,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於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1933年初秋,季羡林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突然传来噩耗,母亲在家乡病逝。闻讯后,他立刻从北平赶回官庄。他在火车里闷了一天,在长途汽车里又颠簸了一天以后,终于回到了八年未曾回过的故乡。当他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的棺材静静地端放在屋子中央,立刻扑向棺材,抚棺放声大哭起来。周围的人上来劝解,他丝毫不听,只是痛哭不止,一直哭到不知道自己在哭。
  母亲的死,犹如晴天霹雳,对季羡林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并且成了他终生悔恨的一件事。
  他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济南叔叔家生活,中间只回老家三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旁待了数日。而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已是八年前的事了。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尽管如此,在离开母亲的1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母亲。可是,寄人篱下的处境,使他身不由己,不能经常去看望母亲。他曾暗下决心,自己大学毕业以后,有了工作,立刻迎养母亲,可是,现在还没等他大学毕业,母亲便永远地去了,怎能不使他悔恨万分呢?
  在等待下葬的日子里,他住在家里,守候在母亲身旁,有时也到村子里走走。他“看见院子里的树上,有母亲亲手砍伐的痕迹,在被烟熏黑了的小厨房里,还有母亲死前吃剩的半个茄子,半棵葱。母亲吃饭用的饭碗,随时用的手巾,都留有母亲的手泽和口泽,地上每一块砖上都印有母亲的脚印,不觉热泪盈眶,失声痛哭起来”。夜里,他枕着母亲枕过的枕头,想到母亲在这枕头上想念儿子时,不知流过多少泪,不禁又泪流满面,泪水沾湿了枕头,彻夜难眠。
  他不断地责备自己。我究竟是个什么人?我为什么要离开母亲?为什么把母亲一个人扔在这荒僻穷困的村子里?为什么八年时间没有来看望过母亲?他感到自己实在愧对母亲,无地自容。他狠狠地责骂自己:“我是个什么东西?” 在这极端痛苦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在回忆,内疚,自责中度过。他感到,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冷寞了,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感到脑子里空荡荡的一片空白。自己整日像行尸走肉般无目的地走来走去,不知道该做什么。
  下葬的日子到了,别人给他穿上白布袍子。他“迷迷糊糊地跟着一个人东走西走,跪下又起来,泪眼里看见来来往往的吊丧的人,感觉脑子有些麻木。突然,看到一群人去抬起母亲的棺材,这时才醒悟到真的要和母亲永别了,顿时嚎啕大哭起来。”以前,母亲的棺材放在屋里,母亲虽然死了,但只隔着一层棺木躺在里面,他每日陪伴着母亲,心里还稍感安慰。现在母亲将要埋到永恒的黑暗的地下去了,他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想去阻拦抬棺的人,但人们把他拉开了。他糊里糊涂地跟在抬棺人群的后面走着,绕过了熟悉的大水坑,又走了长长的一段路,终于到了墓地。他又被拖着转了几个圈,然后是下葬,填土,地面上渐渐隆起了一个土包,他又被人拖回到家里……整个下葬的过程,他脑子里都是空虚和麻木的,没有思想,没有感觉,任人摆布。
  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他看见的是一个改变了的世界。尘封的屋里,没有了黑亮的棺材,空空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屋外小院里,残留在树上的一点浮翠也不知消失到哪里去了,墙头上的枯草在风中颤抖,阴沉的秋天的长空变得更黄,更黄。他心里感到无限的落寞和寂寥。
  第二天他便离开故乡返回北平。临行时,他回望官庄,“在云天苍茫中,触目的是长天下一片凄凉的黄雾……”
  回到北平以后,他仍然日夜思念死去的母亲,常常在夜里醒来,失声痛哭,不能自已。
  l933年l2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晚上又想到母亲,又大哭失声,我真不了解,上天何以单给我这样的命运呢?我想到自杀。
  l934年5月3日日记写道:
  因为想到王妈又想到自己的母亲。我真不明了整八年在短短一生里占多长时间,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不能瞑目!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我哭了半夜,夜里失眠。
  六十年后,1994年,报社的编辑前来约稿,并且出了题目:“永久的悔”。季羡林看了题目后说:“题目出得好,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于是,提笔写就《赋得永久的悔》这篇著名的散文,文中写道:
  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是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唾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羡林一生中,不知道写过多少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梦中同母亲见过面。他对母亲的爱超过对任何人的爱。他说过,母亲死后,他便再没有过真正的欢乐。他为自己未能侍养母亲而悔恨终生。直至200l年,九十岁的季羡林回故乡给母亲扫墓,来到母亲墓前,百感交集,“扑通”一下便跪倒下去,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滴到了眼前的香烛上。此刻,他“心中暗暗地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儿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你扫墓了。将来我要睡在你的身边。’”(《故乡行》)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夹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音乐 体育
美术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数学B版
信息技术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小语论坛 小语研究会 萤火虫读书会 更新日志 栏目地图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小学语文>>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教师用书>>六年级上册

6 怀念母亲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2)对词语的理解。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母亲和祖国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在作者心目中,两位母亲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无比悔恨,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在不断自责和愧疚中无法正常入眠。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薄暗:昏暗。文中指黄昏时候,夜幕逐渐降临,天地间一片朦胧、昏暗。

沮丧:灰心失望。文中指房东太太一直期待着儿子归来,儿子却迟迟未归,心里有种失落感。从中可见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体现了母亲的爱。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文中指作者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心里感到落寞无依,脑海中一直盘旋着祖国的影子,回忆着在故国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文中指作者想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到她们身边去,不想在国外停留。

二、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学生搜集季羡林先生写的讴歌母亲为主题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基础。

2.导入新课时,可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或者课前了解到的有关材料,师生交流对作者及文章背景的了解;也可从交流各自对母亲的感情入手,获得对文章主题的粗浅把握。

3.文章情感丰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感悟,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编排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训练要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画找相关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加深理解,感受作者对母亲,尤其是对祖国母亲不变的情感。

首先是对亲生母亲的感情,重点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如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答养育之恩,也永无机会,因此心中觉得伤心难过:“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作者觉得,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寂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接着转入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这部分有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语句,如,为什么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中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么?作者回忆房东太太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念头?作者到底在寻一个什么梦?为什么作者又说“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还有些句子,如,“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在作者记忆深处的母亲的身影,从而体会人物情感。

课文最后以“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作结,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母亲的身份不同,对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变的,从而呼应文章开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4.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除了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通过对比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外,还可以适当补充、拓展有关的资料。如,描写亲生母亲这部分,由于缺乏必要的背景介绍,这将影响学生对作者内心感情的理解,如果能引入相关资料,就可以充实学生认识,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5.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自学与老师引导相结合,适时给予指导,“挚”字右上部分是“丸”,不是“九”,不要少点;“频”的左下部分不要写成“少”;“斑”与“班”字形比较相似,要注意区别。

四、教学案例

抱终天之恨 悟爱母之情

师:自由朗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而且吃不下饭,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

师:不仅吃不下饭,还“寝不安席”,你知道“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

师:是啊,最亲最爱的母亲的离去,让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

生: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所以感到很内疚。

生:我觉得还有一点,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心里一定也很痛苦。

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请你读读这句话。

师: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

生:会想起自己曾经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景。

生:会想起母亲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

……

(出示资料: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师: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挚的爱慕,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母爱,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孩子。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

生: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因为作者觉得只有拥有母爱,自己的灵魂才是完全的。

生:失去了母亲,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快乐。

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

(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读了这则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因为无法迎养母亲而更加感到遗憾。

生:我明白了文中提到的“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这句话,我想这个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

师: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这段话。

五、拓展阅读

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

(注:引用时有删改)

2006-09-06

【上一篇】5 詹天佑
【下一篇】7* 彩色的翅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邮编:100081

版权所有:人民教育出版社
京ICP备05019902号
E-mail:pep@pep.com.cn

电话:010-58758866
010-58758833
传真:010-58758877
在小学6年级上册的书上有《怀念母亲》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最后一别八年,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

岁。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

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保存当时真实的感情,避免用今天的情感篡改当时的感情,我现在不加叙述,不作描绘,只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中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只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氛围里,活动起来。这活动是轻微的,我简直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从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向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家来,从学校回家来,她高兴得不得了。……但儿子只是不来,她的神色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来的。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1月20日

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

11月28日

我仰在沙发上,听风声在窗外过路。风里夹着雨。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

12月6日

近几天来,心情安定多了。以前我真觉得二年太长;同时,在这里无论衣食住行哪一方面都感到不舒服,所以这二年简直似乎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下来了。

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我暂时引用这几段。实际上,类似的地方还有不少,从这几段中也可见一斑了。总之,我不想在国外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几个月以后,在1936年7月11日,我写了一篇散文,题目叫《寻梦》。开头一段是: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下面描绘在梦里见到母亲的情景。最后一段是: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现在到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以后也没有断过。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 评新世纪散文创作的温暖主题 》大一写作课作业,大家帮帮忙给点思...

《 评新世纪散文创作的温暖主题 》大一写作课作业,大家帮帮忙给点思路,我无从下手了。。。 ╯▂╰
《温暖·和谐·创新——评新世纪的中国散文创作》

新世纪以来,中国散文获得了长足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其最明显的标志为:散文已从文学后台跃上前台,而原来占据主角的诗歌、小说等文类已风光不再。其中,余秋雨的“大文化散文”可谓挥刀跃马、势不可挡,而其信奉和追随者众,大有应者云集之致。对此,学界多有探讨,其成果也颇为丰富。
经过散文的“退消”,我们可以更冷静、理性地思考散文的发展问题。其中最为可喜的是,尽管大文化散文的洪水已过,但它并没有完全销声匿迹,而是留下了它的痕迹与影响,具体而言主要表现有二。
第一,“文化”的概念深入人心,散文的解放也势在必然。虽然不能说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没有文化散文包括“大文化散文”;但整体而言,政治的、社会的观照是主要的,散文的格局也相对狭小,因为边缘化地理解散文、将散文作为余事书写的观念一直深入人心。然而,经过九十年代大文化散文的洗礼,新世纪的中国散文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注入了“文化”的内涵,也慢慢走出了散文“写景—抒情—哲思”的模式,这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较有代表性的是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军事的、民俗的题材渐渐成为作家更加关注和重点审视的对象,其文化的含量与意蕴渐渐得以彰显。在表现方式上,作家们往往多注重“大”,一是“大中见小”,二是“小中见大”,从而使作品变得更为开阔、大气。如冯骥才的《水墨文字》,它虽不是一篇大文化散文,但一看题目就会感到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水墨画与文学的相互观照,也是艺术人生的真切感悟。作者用八个段落构筑作品,从而有连绵开阔、挥洒自如之致。又如刘烨园的《枢纽的细节》写的是澳大利亚教育,这虽然也不是什么大文化散文,但核心却集中在有无“文化”的教育上,即是否注意培育学生的自尊、自爱、自立、自主、自由和美感,澳洲有,而我们国家则应该向它学习。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课本”和“年鉴”来写,并从“细节切入”,从而有“管窥蠡测”和“文心雕龙”之功。就如同一场春风过后,大地上的一切生灵都渐次开放和成长一样,新世纪的中国散文(哪怕不是大文化散文)都或多或少受“大文化散文”之赐,至少在观念形态和审美趣味上可如是观。
第二,一些大文化散文得以承续和发展,并由此出现了代表性作家和经典作品。众所周知,一场暴风骤雨过后,它也许对大地的渗透并不深入;但那轰隆隆的雷声与呼啸的狂风不可能让人无动于衷,而从天而降的雨水亦会汇成河流。余秋雨掀起的“大文化散文”风潮也是如此,进入新世纪后,一面是快速降温后的余热,一面是进一步的继承与发展,而后者则是最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也就是说,虽然余秋雨及其多数模仿者在新世纪纷纷退场,但“大文化散文”的写作仍被一些追随者继续着,经过十年的努力还将之发扬光大了,较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王充闾、孙郁、韩小蕙、徐刚、范曾、李国文、梁衡、雷达、李存葆、素素、何向阳、朱鸿、张清华、祝勇、唐韵等。以王充闾为例,他以自己的博学多识、矢志不移、勤勉刻苦不断超越自我,当然也不断超越他人,进行“大文化散文”创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较有代表性的是《驯心》和《用破一生心》两文,这是作者用思想和心灵拨响的“大文化散文”之歌,它透出现代意识的光芒,又不被材料和成见束缚,更突显了自我的体悟与思索,可谓“大文化散文”风起以来难得的佳作。孙郁的《小人物与大哲学》主要是写张中行的,它既不失知识的梳理与文化的厚重,更充满人生智慧和知音之感。韩小蕙写季羡林、张中行、吴冠中等的散文都是知、情、理、趣、智、美的结合,这是大文化散文的另一表现形态。在祝勇的大文化散文中,我最喜爱的是《木质的京都》,这是超越了观念形态和公共话语写作,而进入了一个精神、心灵、感觉甚至梦幻的境界,如作者这样写道:“作为身体上与大地关系最为密切的器物,木屐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生活。它及时地传达着大地的旨意,不会以虚假的谎言将行者引入歧途。木屐本身就具有生命,能够以它的嗅觉或者触觉感受四时的变化。一个人若站得久了,那木屐会生出根须,并最终把人变成一棵树。至少,木屐是人与大地的中介者,既令行者免受大地的伤害,又随时把大地的气息引进人的体内。脚是木屐的盟友,它坚定厚实,却比面孔更加敏感,有的僧人甚至从来不穿袜子,即使在寒冬也不例外,他们是苦修者,不仅借此使他们的身体具有耐力,而且获得异常机敏的能力。”④这是消化后的融通,我们能看到血、肉、骨和精、气、神的浑然一体,没有许多大文化散文的生吞活剥、消化不良和举步维艰之弊。最值得提及的是徐刚的《江河八卷》,这是近些年我看到的最好的大文化散文之一,它将知识、理性、情感、智慧与审美融为一炉,又能站在天地之宽和宇宙之大,来思考环保和人类的命运问题,思考人性与世道人心。最为重要的是,作者在博爱与仁慈之下,艺术的灵光不断闪烁,不要说对人,即使对于草木和泥土,作者都能赋予以温暖,用心灵的光芒进行滋润。仿佛是受了神的旨意和点化,作者以天女散花般的微笑面对天地苍生,将爱的和风与甘露播种于人间。应该说,能有天地大道珍存于心,用诗性的笔调写心灵的忧患,这是徐刚《江河八卷》最为动人处。总之,由外部写作进入内部写作,突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思考,对多种文体与文化进入消化与融通,这是新世纪大文化散文的最大收获。
散文的温暖。散文让我们找到心灵的归属,找到真实的世界,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间能够从容面对,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能有一份自己的坚守,好比无边的海洋中能有一个歇脚的孤岛,飘遥的风雨中有了一个港湾。就是有一个文化的精英场所,丰富的精神世界。
散文的温暖仍能从这几方面来体现。 
第一,深刻地反映和表现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转型,尤其是揭示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成为社会良知的担承者和国民素质的提升者。这里包括环保问题、民生问题、道德问题、人性问题、男女平等问题、城乡关系问题,等等。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家有:王开岭、周国平、林非、谢冕、蒋子龙、陈世旭、张抗抗、张炜、贾平凹、冯骥才、史铁生、铁凝、梁晓声、王剑冰、王宗仁、周明、石英、柳萌、肖凤、杨闻字、郭秋良、吴克敬、毕淑敏、筱敏、迟子建、王尧、李木生、潘向黎、彭程、朱以撒、贾兴安、王聚敏、王本道、郭文斌、列娃、桑麻等。如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谈谈墓地,谈谈生命》、《大地伦理》、《仰望:一种精神姿势》、《一个房奴的精神大字报》、《现代人的江湖》等都是问题意识较强的优秀之作,而《精神明亮的人》和《现代人的江湖》最有代表性。《精神明亮的人》是针对世纪末情绪和人心的涣散而发出的呐喊,作者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日看得更多,才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中注视到神奇与美丽。王宗仁对于仁慈和博爱的呼吁(《藏羚羊跪拜》),王尧对于大学教育体制的审视与批评(《一个人的八十年代》),蒋子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及其精神的推崇(《风水》),张抗抗对于环保和生态的关爱(《红松擎天》)等都是如此。值得关注的是郭文斌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作者提出了“安详”乃至于“安详主义”,以便医治现代人的焦虑症,帮助现代人找回丢失的幸福。在作者看来,现代人身处各种危机中而难以自拔,其可怕程度有甚于患上艾滋病和癌症,他说:“烈火沸水一般的焦虑将会成为远比爱滋病和癌症更让人们束手无策的集体疾患。”而要根治此病,安详与安详主义至为重要,因为它“既是一条回家的路,又是家本身”。“要说安详主义其实很简单,安详主义不是别的,安详主义就是回到我们‘自身’,回到当下,回到细节;坦然地活着,健康地活着,唯美地活着,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活着;喜悦着,快乐着,幸福着,满足着。”(29)当然,作者并没有将安详和安详主义做片面化的理解,而是与服务时代、给予的精神、现代文明、科学、人道等连起来思考,希冀它获得合理健全的发展理路!确实是如此,安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生命体验,是一种精神品质,还是一种天地自然之道,它是当下时代与文化中最为缺乏的。作家的思考具有时代感,更不乏形而上的哲学意义。很显然,新世纪的中国散文较为集中地探讨人们关心的现实问题,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质,也成就了不少经典作品。
第二,以真情动人心魂,从而使新世纪的中国散文充实、内在、美好,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这一类作家包括阎纲、贾平凹、梅洁、臧小平、朱鸿、蔡桂林、小红、孙晓玲、彭程、杨新雨、王兆胜、胡发云、张国龙、吴佳骏、江少宾等。近些年来,不少人对于散文中的真情实感不太重视,也不以为意,这是相当错误的,因为真情如同散文的血液,也有人将它看成散文的生命线,如林非说:“不仅狭义散文必须以情动人,就是对广义散文也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这对于散文家来说,无疑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自己作品能否存在和流传下去的生命线。”(30)没有真情的散文往往很难深入人心,更难以发芽、开花和结果。阎纲的《我吻女儿的前额》是新世纪的重大收获,它将父女之爱描绘得惊天动地、感人肺腑,尤其是女儿的感恩之心以及女婿的淳朴令人感到揪心,并将生死进行了智慧和艺术的升华。作者在文末这样写道:“吻别女儿,痛定思痛,觉得死亡也没有什么可怕。死后,我将会再见先我一步在那儿的女儿和我心爱的一切人,所以,我活着就要爱人,爱良心未泯的人,爱这诡谲的宇宙,爱生命本身,爱每一本展开的书,与世界上第一流的思想家做精神上的交流。”(31)这是一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亲对于生死的感悟,它是那样清明、仁慈、温暖和超然,是人道的长歌。这样的作品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是传统的,似乎没有新意;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读这样一篇文章胜似读十篇百篇无关痛痒的高论,这才是散文和文学的伟大力量之所在!女儿去世后四年,阎纲又写出了《三十八朵荷花》,这种思念、倾诉与赞美如蜘蛛吐出的长丝,与读者的心弦一同颤动,令铁石心肠的人都不能不为之动容和落泪,并在心中引起长久的共鸣。梅洁的《不是遗言的遗言》是写心爱的丈夫的,那是凝聚着多少酸甜苦辣后结出的爱情果实,可在转眼间它就突然从树上坠落了。作者以循环往复的方式呼叫“亲爱的”,以寄托对丈夫的哀思,那种欲哭无泪的伤怀无以言喻,所以结尾作者写道:“亲爱的,在忆念你的时间里,悲苦的泪水将打湿所有的时间……”(32)是的,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生离死别的美好的爱情多么像赴死的白天鹅所发出的嘹亮之歌,它伤感而优雅、痛苦而醒悟地启示着所有的人。还有朱鸿的《一次没有表白的爱》写得委婉动人、如泣如诉,那是作者纯粹、善良、优雅而又明敏的外现,是爱情之花的盛开与闪亮,虽然这是一次没有结果的爱情。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写得极为精彩:“这件事情就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像一滴水似的渗透到岁月之中了,我呢,也再没有给她写信,打电话、进行联络,也再没有获悉姚伶的消息,我当然也尽量避免知道她的婚姻与家庭。我不会嫉妒她的情况很好,只害怕她的情况不好。但渗透到岁月之中的水却并没有为岁月所蒸溶,恰恰相反,它蓄于我的心底,清澈,晶莹,没有污染,它一直滋润着我的灵魂。”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我所能做的仅仅是,向她祝福,愿上帝保佑她!”(33)尽管是一次没有表白、对方也无感应的爱,但作者却有如此的胸襟、修为、品质和境界,从而使作品充满温润、圣洁和迷人的光辉,读之令人倾倒。如果形而上地说就是,真正伟大的爱不是占有,而是给予和祝福,哪怕对方对此一无所知,这就是朱鸿这篇散文和他本人的魅力所在。臧小平和孙晓玲怀念父亲的散文也是情深、意切、文美,是难得的佳作,胡发云的《想爱你到老》是关于忠贞不渝爱情的颂歌,这在新世纪的社会氛围中难能可贵!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张国龙和吴佳骏的亲情散文,两位作者虽然年轻,但感情丰沛有力、表达得质朴自然,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张国龙的《亲情的距离》将我、父亲、奶奶连缀起来,形成了一个情感的依恋链;吴佳骏的《墨水灯》和《背篓谣》情深意长、诗意盎然,他们的写作都是源于生活,源于对亲情的细微体验,也源于一颗平民之心的诗性的烛照,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紧紧贴近大地,细细体验天地自然的一草一木,从而使散文能够成为生命的花开。较有代表性的作家是张炜、周同宾、郭保林、郑云云、楚楚、李汉荣写农村尤其是农具非常细致,有一种被心灵滋润的光芒,也有学者独特的感觉与剖析功夫;许俊文的乡土书写最有意味,它是新世纪乡土散文的代表人物,如果说20世纪九十年代张炜的乡土散文写得又多又好,那么,在新世纪我推举许俊文。许俊文的散文虽然写得并不多,但有羽化之功,也更加自然、质朴、有力。在《泥土》中有这样美妙的句子:“跳动了一个春天,喧闹了一个夏天,土地直到把所有的庄稼都送走了之后,这才坦然无忧地躺下来,在月光下深深地睡下,那飘荡在田野上大团大团的浓雾,就是它绵长而舒缓的呼吸吧。仍有一些庄稼似乎舍不得一下子走得太远,它们留在泥土里的残根,抽出零零星星的青苗(庄稼人叫做‘次青’)来,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于是牛羊们走了来,吃几口,叫一声,吃几口,又叫一声。时令在它们的叫声中渐渐地深了。”(34)这不只是一种诗意表达,而是作家与大地融为一体后的深切感受,是心灵相通、琴瑟和鸣的知音之感,更是春蚕吐丝和蛹蜕成蝶后的精神的逍遥游。
这就是传统散文的魅力,尽管在21世纪,它却仍不过时,仍能发出耀眼的光泽,成为散文这一文体的主力军。当然,与以往相比,新世纪的中国传统散文并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的,相反,它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各种因素,比如时代风气和大文化散文的影响。不过,以发展的眼光看,到目前为止,传统散文的势力和惰性确实太大了,它必须不断地被注入新的因素,使之充满活力与更健康的发展,这是需要注意和警惕的。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散文,我们既应给予高度评价,又希望它不断地受到冲击和获得更大的生机,因为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
注释:
①周冰心、余杰:《文化口红——解读余秋雨文化散文》,台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第258—266页,第118页。
⑧杨永康:《走着走着花就开了》,《美文》,2005年第8期。
⑨周晓枫:《你的身体是个仙境》,《2003年中国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46页。
⑩熊育群:《激情溅活石头》,《罗马的时光游戏》,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1)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页。
(15)《李静散文》,《黄河文学》,2009年第10期。
(16)(25)穆涛:《信史的沟与壑》,《上海文学》,2009年第11期。
(17)黄永玉:《黄裳浅识》,原载《新民晚报》2006年6月25日,见李晓虹编选《2006中国散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398页。
(18)《十月》,2001年第5期。
(19)《人民文学》,2004年第6期。
(20)(21)韩小蕙:《做个平民有多难》,《2005年中国散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3页,第232页。
(22)《美文》,2009年第8期。
(23)穆涛:《摇头丸和忠字舞》,《随笔》,2004年第6期。
(24)于晓丹等编:《玫瑰树》,见《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26)王兆胜:《散文的常态与变数》,《文艺争鸣》,2009年第6期。
(27)《散文》,2002年第6期。
(28)《美文》,2002年第8期。
(29)郭文斌:《安详是一条离家最近的路》,《海燕·都市美文》,2009年第11期。
(30)林非:《漫说散文》,《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31)《散文》,2001年第6期。
(32)《海燕·都市美文》,2005年第8期。
(33)《天涯》,2001年第4期。
(34)《散文》,2007年第3期。
作业自己做,老师没教过你麽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作家韩小蕙的文章内容以及思想深度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qingganmeiwen/29636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没有关于缅北之类的文章你会因为一篇文章或句子引起共鸣时,而亢奋吗 如果有请分享这篇文章 或句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