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援朝打赢之后,怎么做才是最优解

发布时间: 2023-11-07 09:00:0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2

《茶渣》万历皇帝如何打败日本让韩国人感恩200年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日战争,是一场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战争统一了日本...

万历援朝打赢之后,怎么做才是最优解

《茶渣》万历皇帝如何打败日本让韩国人感恩200年


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日战争,是一场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国际战争统一了日本,然后在1592年4月朝鲜横扫日本的时候进攻朝鲜。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明军自1593年7月起陆续进入朝鲜,并在平壤之战中大获全胜。但没过多久,教练就因为轻视敌人而被打败了。此后双方基本停战,进行和谈。公元1597年初,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同年秋被明军击败,退守到半岛南岸的一片狭长地带。此后,双方互有胜负。第二年秋天,丰臣秀吉因病去世。明朝和朝鲜的军民最终取得了胜利。
事实证明,日本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发动了错误的战争。然而,历史真相并没有我们说的那么简单。4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分析这场战争,发现我们赢的并不容易。在下文中,本文将以明、朝最高决策者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为线索,分析他在战争中的决策失误及其原因,让更多的人更深入地了解战争的来龙去脉以及当时明朝的内政外交。如果明朝的教训能为中国人所借鉴,笔者将深感欣慰。
首先,战前忽视情报和防范。
历史证明,丰臣秀吉侵略朝鲜和明朝的企图由来已久。早在1578年,丰臣秀吉就是日本最大的封建领主小田信弘的下属。他曾对主人说:“我明朝横扫四百多个州,还以为是帝国的地盘呢。”小田信弘死后,丰臣秀吉成为日本的实权官员,最终于公元1590年完成了日本的国家统一。多年的战争膨胀了他的野心。同时,为了平息中国封建主对土地分配不均的不满,一些人可能试图打开中国的大门,与中国进行贸易。终于在万历二十年四月,下令直接向朝鲜半岛派遣16万大军和近万海军。战争初期,韩军节节败退,屡战屡败。不到两个月,朝鲜的大部分领土都消失了。到了兵败如山倒的地步,明朝和朝鲜难道不知道日本人的阴谋,没有防范措施吗?不完全是。
即将发生的事件在他们面前投下了阴影。从1590年到1592年3月,为了准备侵略战争,丰臣秀吉大量增加军队,储存军需,收集和建造了1000多艘船只。丰臣秀吉扩军备战的消息很早就从中国传到了明朝。许奕君,福建人,被日本人掳到日本。他当时正在日本治疗日本贵族,所以得到了这个消息。591年2月,他立即派人将消息传递给福建地方官员。当地官员不敢怠慢,立即奏称皇帝明神宗。可惜,宗申没有注意到来自中国的密函,只是简单指示:“兵部将与韩王联系。”与此同时,沿海官员被例行命令加紧准备。
1591年春,我骄傲地给琉球国王写信:“我明年春天进攻朝鲜,你带兵和我一起打。如果你不服从命令,我将首先毁灭你的国家。”当时琉球还是明朝的藩属国。商宁收到这本书后很害怕,并于当年4月警告宗申。几乎与此同时,在琉球的中国商人陈嘉得知了丰臣秀吉的企图,并试图向明朝政府报告。但是,宗申还是不够重视。
丰臣秀吉
此后,朝鲜两次派使节到北京,向宗申报告日本侵略朝鲜和明朝的企图。宗申不仅褒扬韩王对明朝的忠诚,还赏银赏货。他不仅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防范措施,甚至没有说一句敦促朝鲜武装防御敌人的话。在宗申看来,如果一个野蛮的小岛国侵略中国,它会向石头扔鸡蛋吗?
所以当日军大规模进军朝鲜的时候,不仅神道教还在做梦,就连朝鲜的执政党和在野党也还在载歌载舞。如果战前没有防范意识,自然就没有有效的军事部署,敌人就会突然出现,而“200年不知战”的朝鲜就会措手不及,自然就崩溃了。
第二,出兵决策慢,耽误了战机。
朝鲜灾情发生后,国王立即派遣使节前往明廷求援。明朝朝廷震惊之余,宗申也在第一时间向官员求教:要不要援助?明朝朝廷分为两个对立的派系。
兵部尚书石兴、宋应昌、大理寺卿、彭、金道御史等。他们清楚地看到了日本的野心,认为日本在多年战争中积累的军事资源和国家军队的发展,不仅仅是简单的占领朝鲜,实质上是入侵大明。所以“拯救朝鲜其实就是拯救我们自己”,所以他们积极提出建议。彭提出了“上、中、下”的战略方针:“迎敌于外,不进为上策;拒绝大海,不要让它加深。这是一种中间政策;到了天津和淮阳,就没什么能为皇族做的了。”吕坤非常明确地指出:“如果日本占领朝鲜,不仅会在地理上威胁中国,而且会切断我们的粮食运输路线。另外,日本可以利用朝鲜的人口和资源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立即出兵朝鲜,逼其讨伐,是明智之举。”但在军事上,以徐洪刚为代表的一批人反对出兵援助朝鲜。在他们看来,小规模的侵华日军入侵东南沿海,给大明带来的麻烦已经够多了。今天日本侵略朝鲜,但是正规军大规模出动。两个月内基本解决了朝鲜问题,实力可见一斑。再加上明朝正在打西北,国库空虚。所以如果大明出兵援助朝鲜,很难说他一定会赢。徐洪刚说:“诸侯国只是中国的守护者。只听说诸侯国是中国的守护者,不知道中国是诸侯国的守护者。朝鲜虽然忠顺,但也没有辜负它的期望。国王统治这个国家很糟糕。敌人来时,他逃走了。这个国家已经崩溃了。还有什么值得保存的?有的大臣为了长生不老,想在外国立功。希望陛下不要受他们的诱惑。”
两派各有各的看法,各持己见。作为内阁大学士的学生,他们吸取了张生前掌权,死后被清算的教训。当一切陷入混乱时,没有人敢站出来。上帝也犹豫了,拖了两个多月,无法决定。鉴于朝鲜战争日益恶化的形势,朝鲜国王多次派遣使者求援。在石兴、宋应昌等人的一再要求下,宗申采取了一些象征性的解救措施。7月,宗申终于决定出兵援助朝鲜,但决心并不大。宗申知道日本在民间,所以只派了一个中层军官去朝鲜,率领2000人的军队,然后派2000、3000人过鸭绿江增援。这几千人很快就被打败了。消息传到北京,朝鲜震惊了。不得不发,大部分朝臣最后被迫达成共识,出兵援助朝鲜。以宋应昌为战略要地,宗调东北著名抗逆名将李为太守,率四万三千大军东进。经过充分准备,12月,明军渡过鸭绿江,驶向平壤。
4月14日,日军在釜山登陆,之后形势一片大好。朝鲜出现险情,但宗申直到7月才派出几支部队前往朝鲜救援,救援持续了3个月。如果李将军在12月率军参加朝鲜战争,那距离明朝战争爆发已经有8个月了。神的反应慢的让人震惊!
第三,在战争中,三三三五四的战争和犹豫,政策的变化
593年1月7日,经过周密部署,明军长驱直入平壤,与3万日军精锐部队会师。经过激战,明朝和朝鲜的联军成功夺回平壤。战争消灭了一万多敌人,俘虏和逃跑的人不计其数,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的战局。随后,在明朝和朝鲜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朝鲜大部分领土被收复。得知李首战告捷,神欣喜若狂,鼓励李继续战斗。但在2月27日,李附近的一个哨所遭到伏击,损失惨重。虽然明军精神受挫,但精锐依旧存在,并迅速得到补充。相反,日本人虽然小胜,但已经习惯了。他们遭到了朝鲜叛军的袭击,他们的粮仓被李烧毁,他们陷入了困境。可惜明军不敢进攻,白白损失了战士。
当碧翠关明军战败的消息传来,宗申对日本的态度开始动摇。虽然韩王极力要求复仇,但明朝以世星为首的墨家势力占了上风,宗申开始与日本和谈。自1593年3月以来,和谈推迟了近4年。593年5月,应明朝和朝鲜的要求,半岛上的大部分日军撤退到釜山。宗申估计日军不会有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于是在1593年8月下令清军大部分回国,只留一万人驻守。然而,丰臣秀吉不断利用和谈的时间补充军队,运输武器和物资,并积极计划再次开战。
在和平谈判中,明朝与日本之间的朝贡问题非常重要。日本不仅要封爵,还要纳贡。按照惯例,中国需要对向中国进贡的外国使节给予更丰厚的奖励,并允许他们在某地进行自由贸易。当时,宋应昌太守顾请求允许进贡。但明朝对东南沿海倭寇的恶行还是念念不忘,所以大臣们大多主张只封朝贡。面对两种意见,宗申一开始有些犹豫,最后同意支持后者。那年冬天,明朝的使节抵达日本大阪,授予丰臣秀吉日本国王的称号。
日本如何应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丰臣秀吉听说只准进贡,勃然大怒,把圣旨摔在地上,惹怒了明朝的使臣。然而,当特使回国时,他说丰臣秀吉接受了任命,并同意和谈的条件。另一种说法是:当时由于战争的准备工作没有完成,丰臣秀吉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忍辱负重,接受明政府的封爵招待使者。这时,明朝辽东的官员意识到丰臣秀吉蠢蠢欲动,向宗申报告。但是,宗申很幼稚。他认为授予爵位后,日本会从朝鲜撤军。所以他只是敦促韩王要“做好自己的内政,对日本做一些让步”,认为一切正常。
公元597年1月,辽朝驻军报告日本几乎同时再次进攻朝鲜,才意识到和谈失败。日本人来势汹汹。他们到底会不会帮忙?朝臣们又一次分成了对立的两派。援助朝鲜的反对者认为,内部事务混乱,人民生活捉襟见肘,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五年前,所有东进的士兵都撤走了。当初南方的士兵撤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因朝廷迟迟不赏,兵士叫嚣要杀一千三百人。所以再谈打仗,战士们肯定意见很大。于世周等儒生指出,朝鲜与辽东接壤,出兵朝鲜不仅关系到朝鲜的命运,也关系到我明朝的安危。哪怕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是必要的。最后,宗申做了一个决定:敌人食言,其罪不可罚,于是7万大军开赴朝鲜。
当明军再次进入朝鲜时,由于日本12万大军的快速推进,朝鲜再次失去了大片土地。不仅韩军不能配合明军,连粮草都不能提供给明军。当时第一批进入朝鲜的明军只有3万人。在这种艰难的形势下,明军首先收复了部分失地。听到这个消息,上帝下令奖励。出人意料的是,在奖状送上前线之前,明军就在蔚山战役中战败了。
598年正月,明军全部退守望京,朝鲜战争再次陷入僵局。虽然朝鲜水军在李舜臣的指挥下逐渐掌握了海上战力,但双方仍在陆地上进行拉锯战,彼此胜负并不具有决定性。于是,在京大臣们开始了新一轮的争论:有人认为恩师久败,国库枯竭,担心国内空间空虚让汉奸利用,于是提出退兵,内阁第一辅赵甚至开始和谈;有人坚持安应该保持领先,支持继续积极镇压,收获战争的最后果实。上帝又失去了判断能力,这无疑会影响前方战士的斗志。好在1598年11月,福建巡抚金报死,预言日本将有内乱,建议借此机会征服。同时,军部的总结也让宗申看到,几年前击败碧天阁后阻止我们入侵,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让我们失去了一个转败为胜的大好机会。现在我们不能重蹈覆辙。所以,宗申决定再战,争取最后的胜利。
事实证明,早在1598年8月,丰臣秀吉就已经去世,日本大臣决定从朝鲜撤军。9月5日,五位长老以丰臣秀吉的名义指示前线将领“争取最体面的和平”。丰臣秀吉的死讯终于传到了朝鲜,日军顿时士气低落,陷入混乱。11月,日军大规模撤离朝鲜,明朝联军乘势追击,收获颇丰。
四个。和摘要[/s2/]
如上所述,战争爆发前后,明神宗在决策上犯了三个重大错误。首先,在战争之前,它忽视了情报和情报的预防。不仅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甚至连敦促朝鲜做好战争准备的话都没有。结果日军突然发动进攻,朝鲜像山崩一样崩溃了。明朝也失去了证据,措手不及。甚至无法在第一时间组织对朝鲜的有效增援。二是朝鲜求援后,宗申对朝臣是否出兵的争议反应迟缓。即使在战争爆发后,军队在朝鲜作战了8个月,延误了最好的战斗机对日本侵略者的进攻,也未能及时将朝鲜人民从泥潭中解救出来,使明联军收复失地更加困难。第三,出兵朝鲜后,战争进行得很顺利,也就是说他们支持战争。万一遇到挫折,他们害怕敌人。他们倾向于和平谈判,不能继续战斗。这一政策的动摇影响了在前线失去敌人的机会。和谈给了敌人准备战争的时间,无异于侵敌。当然,造成这些重大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宗申作为一个武断的决策者,无疑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他在决策上犯了严重的错误,这是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七年的主要原因。
结合当时明朝国内的情况,神道教和明朝所犯的这些错误都有深刻的原因。首先,宗申本人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和勇气。朱翊钧在深宫中长大,由一个女人抚养。他十岁时即位。前十年有两位皇后和张,还能循规蹈矩。张死后放荡不羁,深居深宫,嗜酒富贵,懒于面对朝鲜,与外朝隔绝三十年。他不可能像朱元璋和朱蒂那样有才华。面对大规模的国际战争,自然不可能速战速决,他缺乏把握全局的能力。
在第一次抗美援朝战争中,派战绩卓著、熟悉朝鲜的名将李率辽东军开赴朝鲜,绝对是明智之举。但宋营长的克制使其无法配合,不能及时解决这一问题,使两人处处受制,失去了许多歼灭敌人的好机会。更尴尬的是,他用来和谈的使者刘,原来是个市井顽童,国家大事儿戏,左右逢源,错误百出。
其次,当时明朝已经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明中叶以来,政治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十年前,在两位皇后的支持下,张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明朝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神族亲政后,立即清算了张,扭转了张的改革措施,加强了皇帝权威,导致九卿内阁大臣保守、低效、务实。作为皇帝,他急于敛财,到处发矿监税扰民,与民争利。同时,他对官员的俸禄吝啬,导致官方机构缺失,政府机构运转不正常。地方官受贿,枉法,卖官鬻爵,百姓生活艰难,地方内乱不断,阶级矛盾尖锐。因此,每个朝臣都反对以缺乏资金和人民贫困为借口发动战争。一旦战争受挫,和谐派更加猖狂,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无道理。
三是朝臣党派争斗激烈,高层变动频繁,严重影响决策和执行效率。嘉靖以后,天下大乱,士大夫四处投机,朝廷大门渐开,各派争相攻乱。对国家对人民坦诚是好的,但是很多争论都是冲动的,没有意义的。我不会做你做的,我会做你不做的。即使是以道德为基础的林动人也有这种现象。神教作为最高负责人,百无聊赖,能力有限,其判断力自然受到严重影响。在整个战争中,中央政府和北京前线高层进行了多次重大人事调整。比如宋营长,顾,邢杰,他们三个并驾齐驱。最后,他们会在星杰单独掌管之前被调回国内。频繁的高层更替和法院介入一线,不仅决策缓慢,而且造成执行频繁受限的状态。朝鲜的援助策略和知事们忧心忡忡,不敢改变立场。他们虽然在外面领兵,却在里面偷窥。他们无法自由进退,甚至不知所措。他们错过了一个好机会,导致战争时期延长,失败了好几年。
总之,这场战争暴露了明朝很多制度上的缺陷。再来看这场七年战争,可以发现,如果明朝的统治集团不是那么腐朽无能,这场战争我们本来可以轻松打赢的。
作者:朱盛民来源:《文学与历史的世界》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战争?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

明朝万历明神宗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三次闻名中外的重大战役,这三次战役被合称为万历三大征。那么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这三场战役发生的原因、背景还有最终结果都是什么呢?

 

关于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战争?据记载这三大战役分别是发生在明王朝疆土的西北、西南还有朝鲜地区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朝鲜之役。这三大战役对明王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历重重波折万历三大战争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由李如松领导的宁夏之役、李化龙领导的播州之役以及李如松和邢玠领导的朝鲜之役,这三大战役对平定蒙古人的叛乱、抗击日本政权的入侵以及平定苗疆土司的叛乱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震慑性的作用。然而任何一场战争的背后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无论是在资金花费还是人财伤亡、人民和平安定等方面万历三大征都有很大的影响,据史书记载,这三次战役粗略计算大至花费了明朝国库一千一百六十多万两白银,损失惨重。

万历三大征是哪三大?包括宁夏之役、朝鲜之役和播州之役的万历三大征,虽说这是三次战役却历经了连续的八个年头。从万历二十年的宁夏之役开始,直到万历二十八年播州之役结束。这八年使得明朝元气大伤,战争对于明朝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也是导致明朝后来灭亡的关键原因之一。

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

万历二十年的明朝已经走末期,在动荡中摇摇欲坠的帝国在这个时候却突然经历了一场战争。当时的朝鲜遭受日本的进攻,明朝在接受朝鲜的求救后出兵镇压日本。这便是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援朝之战。那么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处于盛极而衰的大明帝国拥有了什么制胜法宝呢?

 

战争从万历二十年(1952年)起始直到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结束,历时七年,耗费白银将近有八百万两,出动士兵数量有数十万人,可谓十分惨烈。然而明朝仍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且万历三大征中的另外两次平叛也获得胜利,成为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战争奇迹。日本占据了诸多优势条件,如武器装备和战略决策等方面,仍大败于明朝,其中是有原因的。

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凭什么赢?首先在于人和。日本水军有着一个被称为“海贼大名”的将领,此人名叫九鬼嘉隆,但是他在和明朝的战争中却遇到了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个天才将领——李舜臣,此人当时任职朝鲜全罗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指挥着曾被击溃又重组的水军破坏了丰臣秀吉“水陆并进”的企图。还有祖承训、李如松等身经百战的将领。可以说援朝之战能赢多有赖于这些善于打仗的优秀将领们。其次是地利。日军进攻过程中其实补给是十分困难的,在科技条件远不如今天的明代,想要远渡来到中国东海岸也许不是难事,但是得靠长期的战争和频繁的补给。值得一提的是,天皇禁止使用有关车轮的东西,在战场上得力的火炮没有合适的运载工具,日军对火炮的运用一无所知。因此,明军的火炮成为了无往而不胜的利器。再次,明朝在陆战不断战胜日军,这也是取得海战最后胜利的重要原因。这就是援朝之战为什么能赢。

据此,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的胜利明显是有充分的原因的。此次战争后,丰臣秀吉的实力被彻底打散,也失去了掣制德川家族的实力,从而使日本遭受了损失,阻碍了其发展的脚步。

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公元1592年至1600年间李如松平叛蒙古的宁夏之役、李化龙西南平叛苗疆的播州之役、和李如松、麻贵对战日本的朝鲜之役。三大征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历时时间长,军资耗费过度,给明朝带来了十分严重的财政危机。那么,在弊端如此明显的情况下,为何还要进行三大征呢?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

 

自从万历十五年(1587)起,万历的皇帝就基本不怎么上朝了,但却时刻关心着朝政,对政治变动洞察得一清二楚。万历年间的明朝对周边仍然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努尔哈赤从八次朝拜,被封为“龙虎大将军”。当时,明朝一边镇压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叛乱,一边又对付欲以剑指朝鲜的日本军队。可以说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十分辉煌的战绩。所以万历三大征到底有没有好处得答案是肯定的。

万历三大征的好处首先是平叛了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维护了国内的稳定统一,同时也维护了与周边地区的和谐发展局面,为国家在和平的环境下发展赢得了条件和时间,保障了明朝的领土完整。并且沉重打击了丰臣秀吉,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的统一发展。其次,三大征历时时间久,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事实上这三大征对明朝的财政并没有造成巨大的后果,财政仍有盈余。可以说,万历三大征援朝之战是有好处的。

万历援朝之战?

万历援朝之战

万历援朝之战,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这场战争由日本前关白丰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入侵朝鲜引起。因朝鲜的宗主国是明朝,是故向中国求援,明神宗应邀派军救援,打击了侵略者,使丰臣秀吉的计划化为泡影。
万历二十年(1597年)五月,丰臣秀吉令大将行长、清正等人,率战船百余艘暗渡临津海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别攻陷丰、德等郡。此时朝鲜承平日久,胆怯不谙习作战,军队望风溃败。朝鲜国王仓惶弃王京(即汉城),日军分道一路,绕过大同江,直扑平壤。同时攻陷王京。很快,朝鲜八道几乎全部沦陷,日军兵抵鸭绿江。朝鲜国王立即请求明朝援助,奔赴北京的使者络绎不绝。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朝政府以保护“属国”,匡护大义之名兵发朝鲜。
七月,游击史儒等率领先头部队已到达平壤,因不谙习地形,又遇大雨,军马经长途急行军筋疲力尽,第一次交战即大败,史儒战死。随后副总兵祖承训率领士兵三干余人,渡过鸭绿江援助史儒,又战败,祖承训仅以身还。战报传来,朝廷震动。
八月,倭寇已进入丰、德等郡。明朝以李如松为征东大都督,领兵七万集结沈阳。十二月,李如松正式誓师出征,率军四万。到达鸭绿江边时,只见天水一色,对岸群山若隐。监军刘黄裳慨然道:“此汝等封侯之地也。”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初六,李如松兵入朝鲜,按事先拟订的计划,准备在与日将行长在平壤议和之际突施袭击,兵不血刃取得胜利,殊不知日本人警惕性很高,在明军计划乘机入城的时候登城拒守,李如松只得佯败而退。
日军素来轻视朝鲜军队,李如松令祖承训等人穿朝鲜军装潜伏。八日黎明,明军—鼓作气抵达城下,明军主攻城东,朝鲜军佯攻城南。日军炮火、箭矢如雨,明朝军队渐渐退却。李如松亲手斩杀后退的士兵示众,招募敢死之士攀梯、登钩而上城墙,与日守军肉搏。日军轻视南面攻城者是朝鲜军队,防范不严,祖承训等人命部下朝鲜军衣露出明朝军队衣甲。日军急忙分兵堵截。李如松趁势猛攻,一气攻下城门。但见战场上枪炮齐发,硝烟弥湿,遮蔽天空。李如松坐骑被炮炸死,换乘继续冲杀弛骋,后来摔倒战壕中,鼻子流血,仍奋力高呼督战,继续指挥士兵前进。明军无不以一当百,前队牺牲,后续部队马上紧跟,突击冲杀于城墙。激战至半夜,行长不敌,率兵渡大同江,逃回龙山。此次战役斩获倭寇1285颗首级,其余被火烧死,跳海溺死的敌人无法计算。
李如松乘胜进军,收复了开城。至十九日,朝鲜黄海、平安、京裁、江源四道一齐光复,只有咸镜道还被日将清正拒守,听到开城被明军攻破,也逃奔王京。平壤之战以中方大获全胜告终。
平壤大捷后,日军提出和明军议和。明军提出日本臣服中国,献出王京,归还朝鲜王子,军队全部撤回本国。日方于4月18日丢弃王京逃跑。李如松与宋应昌整军入城,获得粮米四万多石。李如松派兵亲临汉江紧随日军之后,想乘他们撤退懈怠进行攻击,但日军步步为营、用轮番休息办法撤退,最后在釜山集结戍守。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九月,日本使节来朝,受到明神宗接见。表面上日本人答应了和平条件,但始终没有撤出釜山,而且,不断挑衅朝鲜。万历二十五(1597年)六月,日军再度发难,不久攻下庆州、全州,驻守的明军纷纷战败。
同年十一月,明神宗赐总兵刑阶尚方宝剑,再度统兵出击。双方在庆州一带展开激战。日方凭险固守,明军损失惨重,此时日方盘踞釜山一线已经七年,又吸取了上一次轻敌冒进的教训,步步为营,将防线经营的固若金汤,明军多次攻击均大败而回,战事处于僵持之中。
次年七月,丰臣秀吉病故,日方自顾不暇,无心恋战。明军联合朝军发动反攻。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征倭告捷,神宗登殿接受战俘投降,处决倭寇平秀政、平正成等人,示众并传首九边。最终,这场战争以中方,朝方的联军获胜。

本文标题: 万历援朝打赢之后,怎么做才是最优解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4266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明朝为何要跟满清死磕到底你能用绿豆做什么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