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魏蜀吴只有一本《三国志》,而名气更低的梁周齐却分别有《梁书》《周书》《北齐书》

发布时间: 2023-10-08 21:01: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是写三国时候的事情,它们有什么不同吗?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以汉代末年中国陷入混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

为什么魏蜀吴只有一本《三国志》,而名气更低的梁周齐却分别有《梁书》《周书》《北齐书》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是写三国时候的事情,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以汉代末年中国陷入混战,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这段历史为背景的一部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但是你知道吗?这部书最早版本的书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这是什么意思呢?

《三国志》也是一部书。“通俗演义”就是一种比较易懂的推演,演义就是一种小说。

这让我们迷惑不解,《三国演义》跟《三国志》有关系吗?

而且这个版本的题名是: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那么陈寿和罗贯中又是什么关系呢?难道《三国演义》的作者除了罗贯中还有个陈寿?

陈寿是南朝宋的史学家,他写了一部史书《三国志》,这部书分为三部分记述了魏国、蜀国、吴国的历史。陈寿写这部书非常认真,资料详实,取材有严格标准。后人给它很高评价,这是研究三国历史最重要的一部史书。

而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要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一段故事说给大家听。

罗贯中生活的时代距三国已经有千年之久了。他可不会穿越啊,怎么办呢?所凭借的就是这部史书《三国志》了。《三国演义》中那些人物与故事绝大多数都是从《三国志》来的。

不仅如此,《三国演义》写得不止是魏蜀吴三国建立时候的事情,它从汉末就开始了,许许多多的浓墨重彩的故事和充满魅力的人物都是在那时候塑造起来的。为《三国演义》确立这个历史起点的,也是《三国志》。

清代有个著名的学者叫章学诚,他说《三国演义》的创作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这“七分实事”就是依据《三国志》。所以说,《三国演义》最初的版本叫《三国志通俗演义》,题名首先是陈寿,是有理由的。

不过《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

历史书讲求的是照史实录,实事求是,而小说讲求的是虚构,是艺术性,是审美,所以《三国演义》不同于《三国志》。

它虚构了不少精彩的故事,比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等等。除了这种纯虚构的,《三国演义》还会“张冠李戴”以突出人物性格,比如在《三国志》中是刘备鞭打了督邮,到了《三国演义》就变成了张飞打督邮,刻画了张飞暴躁的性格,也同时彰显了刘备的仁厚。

《三国演义》还善于夸张渲染,比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一句话,而《三国演义》则用了三个回目才写完,把刘备、诸葛亮的性格展现得栩栩如生。

总结:

所以说,《三国志》《三国演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书,了解历史就去读《三国志》,欣赏文学作品就去读《三国演义》。然而两部书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三国演义》一定要读《三国志》。

他们写作的目的不一样,因为他们写这本书的原因都是不一样的。写的事情也有很多不一样,因为三国志更加注重事实记载,三国演义则比较注重文采。
所写的角度不同,而且三国演义是大方面的,写三国的,三国志是针对个别性写的,而且内容也更加的丰富,更加的精彩,更容易阅读,大致内容写的都是一样的,三国演义会更加的让人接受。
二者有很大的不同。而且这两部著作虽然都是三国时期发生的一些故事,但是故事情节是不一样的,而且很多片段也是不同的,并且有一些历史故事在两个著作有不同的描述。
首先《三国志》这本书里面没有出现貂蝉这个人,而且这也是一本史书,但是《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而且出现了貂蝉这个人物,题材也完全不一样。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之处?

《三国志》和吴承恩的《三国演义》有哪些不同之处?
三国志》是由西晋初期的陈寿所写,由于陈寿的父亲曾经在诸葛亮军中任职,所以他的资料(尤其是蜀国)更为翔实。

《三国演义》最早是民间将《三国志》的故事加以自己的想象改编的,初期形式为民间话本和说书,到了后来,罗贯中将所有这些传说编成《三国志通俗演义》,后来成为了《三国演义》。

相比之下,三国志是纯正的纪传体史书,分魏蜀吴三国纪传,史料严谨,文笔流畅,是研究三国时代历史的重要依据。三国演义则是后人基于三国志的改编,三国志中很多脍炙人口的情节,比如桃源三结义、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水淹七军等都是三国志中所没有的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也是政治小说。说它是历史小说,是它基本按照《三国志》改编。是小说当然就会有实有虚,有夸张、剪接或移挪等手法。说它是政治小说,是它揭示了当时统治阶级怎样镇压人民,怎样内部斗争、怎样割据,怎样由“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可以说,《三国演义》比《三国志》更能教会读者识别那时的历史事件、政治得失、治乱兴亡。

1\曹嵩之死
演义中是被陶谦委派护送的将领起来贪念所杀
志中是陶谦主谋截杀

2\刘夺荆州
演义中是周派兵血战,诸捡便宜,后借.
志中是刘自己兵力打下来的,当时孙方面兵力好象在打合肥,根本没有参与荆州攻曹.

3、赤壁之战

三国志吴书中说: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很明显,此次大战能胜有两点很重要,第一是曹军得了病,第二是黄盖献计火烧赤壁。
以三国志来看本次战役,孙刘联军中的大功臣实乃黄盖,而不是很多人所认定的周瑜。

三国演义呢,则认为本次大战孙刘联军的两大功臣为诸郭亮和周瑜,而前者不仅与后者不约而同想到火攻,并且借来了决定性的东风。不过不管从哪本书来看,周都没能夺到头彩,呵呵。4、桃园结义
演义中刘关张桃园结义,志中并没有,仅是情同兄弟
5、 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不见于志中
6、庞统之死
在三国志中----进围雒县,统率众攻战,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在演义中是中了张任等埋伏死于落凤坡.
不管怎样,都是中箭身亡,看来主要是外号没取好,象“卧龙“就不怕箭射.
7、关于刘琮
志中刘琮投降后,曹操并没有杀他。
演义中刘琮投降后,曹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但派于禁带人在半路上把他干掉了
三国志是历史性的人物传记,也就是史书。而三国演义则是一部带点历史性的小说。也就是说要研究三国还是要考三国志,三国演义是不可全信的!
三国志是正史,记载的内容比较接近历史的本身,成书时间与与历史时间相隔不长;而三国演义则是一部带有人物感情在里面的小说
《三国志》为魏晋人陈寿所著,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书成后颇受时人好评,“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是中国古代史籍中的一部佳作。但是该书写于魏晋离乱之际,资料不全,叙事过于简略。后来刘宋文帝命裴松之为之作注。裴松之征引140多种史籍,写出了超过正文三倍多的注文,增补了大量史实,开创了注史新例。
《三国演义》为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从原名中可以看出,罗贯中的“演义”是演《三国志》之义,想达到使《三国志》通俗化的目的。演义为小说之一种体裁,根据史志,敷演其义。原是作家虑及古史旧志,非一般读者所能涉猎,遂以通俗的文字、艺术化的加工使之更符合大众化的口味。因此,演义之作,远远超过了其所依据的古史旧志。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罗贯中“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
n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也是政治小说。说它是历史小说,是它基本按照《三国志》改编。是小说当然就会有实有虚,有夸张、剪接或移挪等手法。说它是政治小说,是它揭示了当时统治阶级怎样镇压人民,怎样内部斗争、怎样割据,怎样由“合久必分”到“分久必合”。可以说,《三国演义》比《三国志》更能教会读者识别那时的历史事件、政治得失、治乱兴亡

《三国志》是四大名著之一吗?

作者是谁?
不是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志》是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受到后人推崇。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又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四大名著承载着的文化精髓,文化底蕴影响着历代炎黄子孙。四大名著反映出的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处事令我们受益匪浅获益良多,其中对人物的塑造更是耐人寻味,品思良久。琢艺轩创始人穆宇静以四大名著为背景,在玉雕品中把具有代表性人物形象使其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新颖别致刀法令人物活灵活现,流畅的作品仿佛自身寓情于景之中,好似穿越到当时的情景之里。和田玉四大名著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可谓是艺术之精品。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四大名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又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四大名著承载着的文化精髓,文化底蕴影响着历代炎黄子孙。四大名著反映出的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处事令我们受益匪浅获益良多,其中对人物的塑造更是耐人寻味,品思良久。琢艺轩创始人穆宇静以四大名著为背景,在玉雕品中把具有代表性人物形象使其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新颖别致刀法令人物活灵活现,流畅的作品仿佛自身寓情于景之中,好似穿越到当时的情景之里。和田玉四大名著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可谓是艺术之精品。 《三国志》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国志》名为志其实无志。魏志有本纪,列传,蜀,吴二志只有列传,陈寿是晋朝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曹丕、曹睿分别写了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而《蜀书》则记刘备、刘禅为先主传、后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记孙亮、孙休、孙皓为三嗣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三国志》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是被誉为写得最好的前四史中的最后一部。作者是三国晚期至西晋的史官陈寿。
属于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是《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不是史书。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三国志不是四大名著《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的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

关于蜀汉究竟是不是正统,正史中有什么相关记载?

提起三国,我们自然会想起刘关张三结义、五虎上将、诸葛孔明、曹操孙权、赤壁之战等关键词,孔明成为智的化身,关羽成为义的化身,曹操雄才大略,但却被很多人称为“奸雄”;为了包装诸葛亮的智慧,连周瑜的功劳都被抢了去。这都是为什么呢?

封建社会的普通老百姓是很难看到正统历史的,更多是听戏、听说书,最多看看小说等文学作品,导致曹操的舞台形象和民间形象变得越来越差。那为什么蜀汉正统的影响如此之深呢?这都是受《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续后汉书》等文学作品,以及由他们改变的戏剧的广泛影响,那时候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你给他一本《三国志》,他也不一定看得懂,更何况大多数时候看不到。

而《三国演习》并非受《三国志》影响最深,恰恰是蜀汉正统主张者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直接影响了这些作品,《三国演义》写得又是那么精彩纷呈,成为四大名著之一。而陈寿的《三国志》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事实上都是主张曹魏正统论的。

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看看陈寿、司马光和朱熹的观点。

一、陈寿《三国志》倾向于曹魏正统

曹魏皇帝作“纪”,吴蜀皇帝作“传”。

陈寿编撰的《三国志》凡65卷,不算裴松之注的话,30几万字。书中,曹魏的皇帝都是按照帝王的体例写成了“纪”,曹操活的时候虽然没有称帝,还是给写了《武帝纪》,曹丕和曹叡分别还有《文帝纪》和《明帝纪》;而吴蜀两国的皇帝级别就降了,刘备和孙权在世时都已经分别称帝,但是《三国志》却只做了《先主传》 《吴主传》 。

《史通》说:盖纪之为体,犹《春秋》之经。系日月以成岁时,书君上以显国统。

这说的已经够明白了。

记事用曹魏君主的年号。

用谁的年号来作为主轴记事,本来就是古人判断孰为正统的重要依据。《三国志·魏书》里面对吴蜀君主即位等事一概不提,而在《蜀书》和《吴书》中,记述这些大事的时候,也都用的是魏国君主的年号。比如,蜀后主刘禅继位时记载:“是岁魏黄初四年也”;吴主孙休继位时记载:“是岁,于魏甘露三年也”。

记述魏蜀吴帝王死亡的用词不同。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时候,记录帝王、王侯将相的死亡,用词都是有规定的。帝王死了一般叫“崩”,诸侯死了一般叫“薨”,其他人死了一般叫“殂”。陈寿在《三国志》中,把曹魏君主的死称为“崩”,蜀汉君主的死称为“殂”,孙吴君主的死称为“薨”,看来在他眼里,蜀国和吴国也是有区别的。

对战争性质的定位不同。

《三国志》中,但凡是魏国发起的战争,一律称之为“征”,而蜀国、吴国发起的战争都叫“寇”,如果哪个国家跟魏国断交了,则被贬称为“叛”,就像《汉书》《后汉书》记录匈奴一样。诸葛亮出祁山伐魏,就被成为“寇边”,这大大出乎所料了吧。

二、后人对陈寿曹魏正统论的反对声此起彼伏

陈寿写完《三国志》终于大松一口气,但是几十年后,

东晋的史学家习凿齿第一个站出来尊蜀反魏,反对他的曹魏正统论。

习凿齿是诸葛亮的忠实粉丝,曾专程去隆中参观孔明故居,写下了《诸葛武侯宅铭》,称赞诸葛亮的丰功伟绩。至今,在成都武侯祠殿上,还挂着“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的对联。他还劝说他的主公桓温要像刘备复兴汉室一样,尊司马氏为正统,而不要学曹魏去篡汉。

自习凿齿之后,还有许多尊蜀反魏的人。

萧常在《续后汉书》中主张“以昭烈帝为正统”“以吴、魏为载记”;元代的郝经在另一本《续后汉书》中,也主张“升昭烈为本纪,黜吴、魏为列传”以“正陈寿帝魏之谬”,他在成书时并没有见过萧常的那本书,要不然起码换个名字嘛;黄震在《古今纪要》中说得更加猛烈直接:“陈寿何人,敢谓贼为帝,而谓汉为贼。且忍于一旦,灭汉之号,而私以蜀为称。”这些观点虽然比较极端,也都各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态度,其中也不乏影响到民间的作品。

三、司马光《资治通鉴》明确表达了曹魏正统的观点

我们先来看司马光的原文:

臣愚诚不足以识前代之正闰,窃以为苟不能使九州合为一统,皆有天子之名而无其实者也……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昭烈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

从原文中可以看出,司马光认为,正统应该是真正统一天下的国家,要按照他们的实际功业作为评判标准,东汉最终传位于曹魏,曹魏又传位于西晋,所以要以曹魏为正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虽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的后代,但是属于远的不能再远的旁系族枝,不能说他继承了汉朝的大统。

司马光还是比较谦虚的,《资治通鉴》能与《史记》并称为“史家之双绝”,足能看出其在史学界的泰山北斗地位。我最近也在看《资治通鉴》,虽然受于封建社会的限制,满篇忠君那一套,但是总体上论证严谨、记述客观。司马光肯定曹魏正统论,与陈寿和后来反对陈寿的人,又是截然不同。那两拨人态度都过于极端,恨不得把哪一方一棒子打死。司马光试图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去阐述他的正统论,这让人相对更容易接受一点。

但是另外一位大师不干了他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蜀汉正统论,并且影响了几百年。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

四、朱熹作《资治通鉴纲目》,为蜀汉正名

朱熹的大名如雷贯耳,更关键地是他是距离我们更近的大师啊,他生于公元1130年,彼时司马光已经去世44年了,朱熹的理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甚至成为官方哲学,这恐怕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第二人。朱熹的著述颇丰,《四书章句集注》被定为科举考试的教材和评价标准,而《资治通鉴纲目》并不是他最有名的著作,据说他是为了驳斥司马光曹魏正统论的观点才专门编撰此书,来系统阐述自己的蜀汉正统观。

朱熹旗帜鲜明地说:

温公通鉴以魏为主,故书“蜀丞相亮寇”何地,从魏志也,其理都错。某所作纲目以蜀为主。

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只得从之。

朱熹反对司马光重实轻名的观点,认为蜀汉是名正言顺。

他认为,要做到名正言顺,首先要做到忠孝,要恪守君臣之义,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正是看中了他皇室后裔的名分和匡扶汉室的志向。朱熹批判曹操把兖州作为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真正的意图就是企图谋篡大汉天下。

司马光认为,曹操是从盗贼的手中取得的天下而并非篡汉,朱熹对司马光这一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司马光如果因此为曹操“翻案”,将会大大鼓励天下奸雄起来造反。

朱熹主张蜀汉正统论的另一个依据是,曹魏并没有像司马光所说的那样真正统一天下,而只是统一了北方,蜀汉虽然也没有实现天下一统,但他是汉朝的余绪,属于正统之余,相比于曹魏来说,矮子里面拔将军,也应该是蜀汉为正统。

本文标题: 为什么魏蜀吴只有一本《三国志》,而名气更低的梁周齐却分别有《梁书》《周书》《北齐书》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3665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主食的选择对健康有哪些影响从睡虎地秦简有哪些颠覆以往历史认知的记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