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是什么朝代,十六国的介绍,1、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
十六国是什么朝代 十六国的介绍
1、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为止。
2、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由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十六国”之称源出于北魏史学家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为十六。”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南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十六国起止时间 、都城、都城今址、建立者
十六国指以下这些朝代:
一、前赵,304年刘渊建国,329年灭亡。历二十六年,传四主,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后迁长安,统治区有今陕西渭水流域及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分。
二、成汉,304年李雄建国,347年被东晋桓温所灭。历四十四年,定都成都。
三、前凉,314年张寔[shí]建国,316年被前秦所灭。历六十三年,传七主。定都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统治区域有今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宁夏西部。
四、后赵,319年石勒建国,351年灭亡。历三十三年,传五主。定都襄国。统治地区主要有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辽宁一部。
五、前燕,337年慕容氏建国,370年被前秦灭亡。历三十四年,传三主。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后迁都蓟(今河北蓟县),后又迁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统治区域有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之大部。
六、前秦,350年符洪建国,394年被后秦所灭。历四十四年,传六主。都长安。统治地区有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江苏、安徽、湖北、辽宁之大部。
七、后秦,384年姚苌建国,417年灭亡。历三十四年,传三主。都长安,是羌族建立的政权。统治地区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一部分。
八、后燕,384年慕容垂建国,407年被北燕所灭。历二十四年,传四主。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统治区有河北、山东、山西诸省及河南、辽宁一部。
九、西秦,385年乞伏国仁建国,431年灭亡。历四十七年,传四主,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后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又迁都苑川(今甘肃榆中西北),鲜卑人建立的政权。统治地区主要是今甘肃西南部。
十、后凉,386年吕光建国。403年被灭亡。历十八年,传三主。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统治地区有甘肃西部,宁夏西部,新疆东部。
十一、南凉397年秃发乌孤建国,414年灭亡。历十八年,传三主。都廉川堡(今青海乐都东),后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市),统治地区有今甘肃西部和青海省一部分。
十二、南燕,398年慕容德建国,410年灭亡。历十三年,传二主。定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统治地区东至海,南滨泗水,西至巨野,北临黄河。
十三、前凉,400年李暠建国,421年灭亡。历二十二年,传二主,都敦煌(今甘肃敦煌),汉人政权。统治今甘肃西部。
十四、夏,407年建国,431年被吐谷浑所灭。历二十五年。传三主。都万统(今陕西横山西北),后前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平原(今甘肃平凉西北)。统治陕西省和内蒙一部分。
十五、北燕,407年高云建国。436年被北魏所灭。历十年,传三主。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统治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西北部。
十六、北凉,401年沮渠蒙逊建国,439年被北魏灭亡。历四十三年,传三主。统治区在今甘肃西部。
一、前赵,304年刘渊建国,329年灭亡。历二十六年,传四主,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后迁长安,统治区有今陕西渭水流域及山西、河南、甘肃各一部分。
二、成汉,304年李雄建国,347年被东晋桓温所灭。历四十四年,定都成都。
三、前凉,314年张寔[shí]建国,316年被前秦所灭。历六十三年,传七主。定都姑臧(今武威市凉州区),统治区域有今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宁夏西部。
四、后赵,319年石勒建国,351年灭亡。历三十三年,传五主。定都襄国。统治地区主要有今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辽宁一部。
五、前燕,337年慕容氏建国,370年被前秦灭亡。历三十四年,传三主。定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后迁都蓟(今河北蓟县),后又迁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统治区域有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辽宁之大部。
六、前秦,350年符洪建国,394年被后秦所灭。历四十四年,传六主。都长安。统治地区有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江苏、安徽、湖北、辽宁之大部。
七、后秦,384年姚苌建国,417年灭亡。历三十四年,传三主。都长安,是羌族建立的政权。统治地区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山西一部分。
八、后燕,384年慕容垂建国,407年被北燕所灭。历二十四年,传四主。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统治区有河北、山东、山西诸省及河南、辽宁一部。
九、西秦,385年乞伏国仁建国,431年灭亡。历四十七年,传四主,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后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又迁都苑川(今甘肃榆中西北),鲜卑人建立的政权。统治地区主要是今甘肃西南部。
十、后凉,386年吕光建国。403年被灭亡。历十八年,传三主。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统治地区有甘肃西部,宁夏西部,新疆东部。
十一、南凉397年秃发乌孤建国,414年灭亡。历十八年,传三主。都廉川堡(今青海乐都东),后迁都乐都(今青海乐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市),统治地区有今甘肃西部和青海省一部分。
十二、南燕,398年慕容德建国,410年灭亡。历十三年,传二主。定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统治地区东至海,南滨泗水,西至巨野,北临黄河。
十三、前凉,400年李暠建国,421年灭亡。历二十二年,传二主,都敦煌(今甘肃敦煌),汉人政权。统治今甘肃西部。
十四、夏,407年建国,431年被吐谷浑所灭。历二十五年。传三主。都万统(今陕西横山西北),后前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平原(今甘肃平凉西北)。统治陕西省和内蒙一部分。
十五、北燕,407年高云建国。436年被北魏所灭。历十年,传三主。都龙城(今辽宁朝阳)。统治今辽宁西南部和河北西北部。
十六、北凉,401年沮渠蒙逊建国,439年被北魏灭亡。历四十三年,传三主。统治区在今甘肃西部。
十六国主要有“五凉”(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西秦、后秦)、“二赵”(前赵、后赵)和北方的胡夏政权,南方的成汉政权。
前凉
前凉(300—376)汉族张轨
永嘉之乱后,凉州地区所保持的汉族政权。八王之乱后,[3] 西晋凉州刺史
十六国各国君主 (20张)
张轨及其子张寔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纷纷前来避乱。张氏子孙世代据守凉州,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汉人士族在那里传授儒学,保存了中原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为西北汉文化的中心。张氏虽然接受东晋封号,但由于与东晋相距万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割据政权,前凉先后打退了刘曜、石虎的进攻,又西越流沙,攻龟兹,西域诸国先后归附。后又击败伊吾戌己校尉赵贞,在其地设立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到高昌的广大地区,盛时疆域覆盖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前凉,共传5世8主,立国凡76年。
南凉
南凉(397-414年)鲜卑族秃发乌孤
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部分地区。秃发即“拓跋”的异译,为拓跋氏的一支,被称为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但于397年与后凉决裂后,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平西王。史称南凉。399年迁都于乐都,后乌孤死,弟秃发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1年秃发利鹿孤改称河西王,次年死,其弟继位,改称凉王,迁回乐都。自404年后南凉为争夺河西走廊而与邻国连年征战,以致农牧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连年不收,国力渐衰。414年西秦趁南凉进攻吐谷浑乙弗部,乘机袭取乐都,后南凉降于西秦,南凉遂亡。
408年-414年 嘉平408-414年
北凉
北凉(397-460年)卢水胡(一说赀虏)沮渠蒙逊
都张掖(今属甘肃)。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各一部。397年后凉进攻西秦失败,吕光杀死从征的部下沮渠罗仇兄弟,罗仇侄蒙逊遂以会葬为名,与诸部结盟起兵反抗吕光,并与从兄男成推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399年段业入据张掖,自称凉王。401年段业杀男成,蒙逊遂以此起兵,攻破张掖,并杀段业,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建国号北凉。412年蒙逊迁都姑臧,称河西王,至421年灭西凉。433年蒙逊死,子牧犍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遂亡。蒙逊弟无讳等率残余势力西走,立国于高昌,460年为柔然所灭。
西凉
西凉(400-421年)汉族李暠
都酒泉。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400年,据敦煌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并设官建号,发兵攻下玉门以西各城,控制了西域,建国西凉。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建北凉。自此常对北凉作战。405年迁都酒泉,并徙胡、汉各族二万余户于酒泉一带,以汉人一万户侨置会稽、广夏二郡,余户则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北凉沮渠蒙逊每年进攻,西凉力不能敌,故与北凉通和立盟,后北凉背盟进攻,不得不迎战。417年病死,子李歆继位,继续与北凉作战。420年歆闻沮渠蒙逊南伐西秦,遂率军三万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逊所败杀。同年,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421年三月蒙逊攻破敦煌,恂自杀,西凉灭亡。
后凉
后凉(386—403年)氐族吕光
后凉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苻坚淝水之战前[4] ,苻坚派太尉吕婆楼子吕光率兵经营西域,吕光攻破焉耆、龟兹等三十六国,俘获大量珍宝和马匹。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后,吕光回归姑臧(今甘肃武威)。苻坚被害后,吕光于386年入据凉州,建立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亡。
前燕
前燕(307—370)鲜卑慕容皝
前燕是鲜卑族慕容皝所建,该族原居住在辽河流域。公元307年,慕容廆称单于,开始割据。337年慕容皝称燕王,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国都,招徕中原地区的汉族流民,组织屯田垦荒。地租比率,用官牛者,民得收获物十分之四;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前燕社会较安定,中原地区的许多劳动人民都逃到这里,并带来了生产技术,促进了这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慕容氏仿效东晋,设立了许多侨县来安置中原来的侨民。慕容儁灭冉魏后,迁都蓟,五年后,又迁于邺。迁都后,统治集团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也渐趋黑暗。皇帝慕容儁有后宫四千余人,僮仆四万余人,穷奢极欲,日费万金。太傅慕容评极力搜刮人民的财产,强占田地,还封固山泽,平民乃至军队砍柴打水,都要纳钱,其所搜刮的钱绢,堆聚如山。此外,贵族官僚们还大量的占有庇荫户,总数更超过国家控制的户口,致使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都很困难,以致府库空虚,士气低落。公元369年,前燕贵族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贵族慕容垂投降前秦苻坚。苻坚以王猛为统帅,慕容垂为先锋,率步骑三万人进攻前燕,攻占洛阳。次年又以六万人大败慕容评四十余万人。后攻下邺城,俘获慕容暐,前燕灭亡 。此时前燕的人口近千万(245万户),占了当时北方的一大半。
南燕
南燕(398—410)鲜卑族慕容德
建都广固,盛时控有今河南及山东部分地区。慕容宝为后燕帝时,以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公元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宝北逃奔至龙城,后北魏破中山,后燕被分成二部。在魏军压力下,慕容德弃邺南下,398年(魏天兴元年),率户四万徙至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次年,北魏攻占滑台,德遂率众迁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改称皇帝。南燕建立后,据有青、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胡汉大族竞相荫庇佃客、部曲,形成“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晋书·慕容德载记》)的局面,严重影响国家的赋役征发。405年,慕容德死,兄子慕容超嗣位,但好游乐,委政宠幸,又诛杀功臣,赋役繁重,百姓困苦。公元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次年攻下广固,超被俘斩,南燕灭亡。
后燕
后燕(384—407)鲜卑慕容垂
淝水之战后[4] ,慕容垂被苻坚派往邺城。当时镇邺的是苻坚庶长子苻丕。其时,丁零族翟斌在河北起兵,苻丕遂派慕容垂前去镇压。慕容垂欲乘机脱离苻秦控制,晋太元九年(384年),在莱阳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随后进兵围邺。这时,东晋北伐军已深入河南、山东,并正开始北渡黄河,被围的苻丕向晋军求救。晋太元十年(385年)晋龙骧将军刘牢之被慕容垂打败,苻丕从邺城撤往晋阳,慕容垂占领整个河北地区后,于386年自称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
北燕
北燕(407—436年)高云
后燕建始元年(407年),在冯跋的支持下,慕容宝养子高云取得后燕政权。北燕太平元年(409年),高云被部下所杀,冯跋自称燕天王。冯跋“励意农桑,勤心政事,乃下书省徭薄赋”,改变了后燕慕容熙时“赋役繁苦,百姓困穷”的情况。辽宁北票出土的北燕宰相冯素弗墓葬中的文物,其所表现的官制、葬制、舆服制度,都与中原一致,说明这个原来东部鲜卑居住区,经济、文化已迅速提高到中原水平。以后屡遭北魏的进攻,北燕太兴六年(430年),燕王冯弘焚毁龙城宫殿,东逃至高句丽,北燕灭亡。
前秦
前秦(351—394)氐族苻健
十六国之一,为氐族苻健所建。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六主,共四十四年。前秦的领土面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处在第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是中国古代“最早尝试由少数民族来统一全国”的历史政权”。早在公元333年,后赵主石虎徙秦、雍及氐、羌十万余户于关东,以氐族酋长苻洪(原姓蒲)为流民都督,率氐一族百姓徙居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石虎死,苻洪降晋,接受东晋官爵。350年,冉闵诛胡羯,关陇流民率西归。此时苻洪拥众十余万,自称大都督、大单于、三秦王,欲率众还关中,苻洪死,苻健继领其众,称晋征西大将军,自枋头西入潼关,氐人纷起响应。苻健遂攻占长安,据有关陇。351年称大秦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352年称帝,都长安。354年,东晋桓温率军攻秦,苻健坚壁清野,355年,子苻生立。357年苻生堂兄苻坚杀苻生自立。苻坚即位的几年内,前秦国内相对安定,在十六国纷扰时代中,呈现一派“小康”气象。在此基础上,前秦势力渐强大,他聚集氐族武装力量,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370年灭前燕,371年灭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氐族杨氏,378年取东晋的梁、益二州,376年灭前凉,同年乘拓跋什翼犍衰乱灭代,382年苻坚命吕光率军进驻西域。至此,统一整个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苻坚自恃强盛,不断对东晋发动进攻,他的弟弟苻融和大臣们不断苦谏,劝他不可攻晋。鲜卑贵族慕容垂等却希望苻坚在战争中失败,好趁机恢复前燕的统治,都私下劝苻坚出兵。而战事主要在东线徐州一带和西线襄阳一带进行。379攻占东晋战略重镇襄阳,苻坚遂决定重新部署,全力进攻东晋。383年,淝水之战[4] ,前秦大败。385年,苻坚被姚苌所杀,前秦逐渐崩溃。
后秦
后秦(384—417)羌族姚苌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溃败后[4] ,羌族贵族姚苌于公元384年在北地(今陕西富平县)自称秦王。385年杀苻坚,取长安。386年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统治区有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后姚兴、姚泓嗣位,立国共三十四年。417年为晋朝刘裕所灭。
西秦
西秦(385-400,409-431)鲜卑族(一说赀虏)乞伏国仁
都苑川。盛时控有今甘肃西南部和青海部分地区。鲜卑乞伏氏在汉魏时已自漠北南出大阴山,迁往陇西,并定居于此。前秦主苻坚在位时,乞伏鲜卑酋长、国仁父乞伏司繁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镇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后司繁死,国仁代镇。淝水之战,苻坚败亡,国仁聚众十余万。公元385年,国仁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并领秦河二州牧,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388年国仁死,弟乞伏乾归继位,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394年前秦主苻登败死,乾归尽有陇西之地,改称秦王,并于400年迁都苑川。同年败于姚兴,遂降附后秦,为其属国。409年复国。412年乾归死,子乞伏炽磐继位,称河南王,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414年攻灭南凉,改称秦王。428年炽磐死,子乞伏暮末继位,政刑酷滥,民多叛亡;430年暮末欲东趋上(今甘肃天水),归附北魏,但途中遭夏主赫连定阻击,故退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431年夏军围攻南安,暮末出降,西秦遂亡。
汉赵
汉赵(304/318-329)匈奴刘渊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称汉王。308年称帝,建都平阳。310年,刘渊死,刘聪即位,曾兼采魏晋和匈奴旧制,实行胡汉分治,三年灭西晋。318年,刘渊的侄子刘曜夺取汉政权,自立为帝。319年改国号为赵,史称汉赵,建都长安。建国后继续实行胡汉分治,徙氐、羌等族数十万人于长安,保持其部落编制,并在汉人统治区内恢复儒学。统治区域有今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的一部分。329年被后赵石勒所灭。
后赵
后赵(319—351)羯石勒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319年,羯族石勒自称赵王。329年灭前赵。一年后称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后又迁都邺(今河北漳丘西南),史称后赵,极盛时占有山东、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湖北、辽宁的一部分。351年被冉魏所灭。
成汉
成汉(304-347)巴氐李雄
十六国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流民起事。304年,其子李雄在益州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建都成都。李雄在位三十年,刑政宽和,战事稀少。338年,李雄的侄子李寿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统治区域有今四川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347年为东晋桓温所灭。
胡夏
胡夏(407—431年)匈奴赫连勃勃
亦称赫连夏。赫连勃勃曾任后秦姚兴的骁骑将军,夏龙升元年(407年)脱离后秦,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刘裕灭掉后秦后,自回江南,留在长安的守兵力量薄弱,加上又发生内讧,赫连勃勃乘机袭取了长安。夏昌武元年(418年),勃勃在灞上即皇帝位,留儿子赫连璝镇守长安。他每征一地,往往大肆屠城和坑杀战俘。大夏的统治是通过军事征服,因此政权很不稳定,至其子赫连昌时,因被北魏所逼,南走上邦(今甘肃天水)。夏胜光元年(428年),魏攻陷上邦,俘赫连昌。赫连定逃奔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北),自称夏皇帝。夏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在西击北凉时,被吐谷浑所俘,胡夏亡。
代
代(338-376)鲜卑拓跋什翼犍
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原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一带。曹魏甘露三年(258)大人拓跋力微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召集诸部,确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长地位。力微卒,诸部离叛。晋元康五年(295)力微子禄官统部,分国人为中、东、西3部,自领东部。永嘉元年(307)禄官卒,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士40余万。永嘉之乱后,中原云扰,晋并州刺史刘琨表请封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以后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10)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建国三十九年(376)前秦苻坚发兵击代。什翼犍兵败奔逃,被子寔君所杀。代亡。
西燕
西燕(384-394)鲜卑慕容泓
前秦苻坚灭前燕后,尽徙鲜卑入关中。苻坚淝水兵败后,政权陷于瓦解。晋太元九年(384年),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起兵反秦,自称济北王,史称西燕。其弟慕容冲也起兵反秦,兵败后归于慕容泓。慕容泓兵势大振,有众10万。后谋臣高盖等因慕容泓执法苛暴,杀慕容泓,拥立慕容冲为皇太弟。次年(385年)慕容冲称帝,率军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纵兵暴掠。鲜卑贵族都想东归,不愿留在关中,太元十一年(386年)杀慕容冲。此后有数名前燕贵族和将领被拥立为君主,最后慕容廆从孙慕容永立为河东王,率众东归,击败前秦苻丕,据有长子(今山西长子西),称帝。西燕中兴九年(394年)后燕发兵陷长子,杀慕容永,西燕亡。
冉魏
冉魏(350-352)汉族冉闵
建立者为汉人冉闵,冉闵为石虎养子石瞻(本名冉良)之子,少年从军屡立战功,素有勇名,是后赵末期著名的将领。350年,他借石虎死后诸子争位之机,通过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宣布恢复汉族身份和冉姓,国号大魏,都邺城,史称冉魏。这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唯一在中原建立的政权。但因为冉闵放走后赵贵族、称帝交恶东晋、残杀汉族乞活军主将李农、浪费军资等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国力空虚,外交上也四面楚歌,从建国开始就陷于和后赵残余的斗争之中。冉魏在攻灭后赵残余之后不久就被前燕名将慕容恪击败,冉闵被杀,首都邺城则在被长期包围之后投降,冉魏仅仅存在不到两年便灭亡了。
西蜀
西蜀(405-413)汉族谯纵
亦称后蜀、谯蜀,东晋时期谯纵建立的短命政权。建都成都,亡于晋。不属于传统定义下的十六国之一,其统治地区大抵以四川盆地为范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军队受命东下讨伐攻陷江陵、俘虏安帝的桓振,由于蜀军不愿离乡背景,因此发生兵变,变军胁迫时任参军的谯纵当首领,之后又攻陷成都,谯纵称成都王,西蜀建立。西蜀原不具立国条件,其能独立一隅乃因桓氏在长江中游为乱,东晋对长江上游的控制力减弱所致。西蜀君臣亦深明此点,因此于407年向后秦自称藩属,408年东晋攻西蜀,因后秦的援助及东晋军粮尽而获胜。409年,后秦天王姚兴封谯纵为蜀王。413年,东晋于准备多年后,太尉刘裕以朱龄石为帅再伐西蜀,蜀军望风而溃,成都陷,谯纵自杀,西蜀亡。
翟魏
翟魏(388~392)丁零翟辽
383年淝水之战后﹐黄河流域的丁零人翟斌在新安起兵反抗前秦。太元十三年(388年)丁零人首领翟辽在黄河南岸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自称魏天王,建立魏国,史称翟魏。翟魏以黄河为屏障,周旋于东晋、后燕、西燕三国之间,经常骚扰进攻后燕的南部边疆。390年东晋大将刘牢之败于翟辽之子翟钊,八月刘牢之奔袭攻克鄄城,翟钊逃奔黎阳。之后刘牢之与东晋另一大将朱序夹攻滑台,翟辽大败,渡河北逃。392年,后燕慕容垂分兵二路渡过黄河,灭掉翟魏。
前凉
前凉(300—376)汉族张轨
永嘉之乱后,凉州地区所保持的汉族政权。八王之乱后,[3] 西晋凉州刺史
十六国各国君主 (20张)
张轨及其子张寔守土保境,中原百姓纷纷前来避乱。张氏子孙世代据守凉州,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汉人士族在那里传授儒学,保存了中原失传的一些经籍和学说。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为西北汉文化的中心。张氏虽然接受东晋封号,但由于与东晋相距万里,实际上也是一个割据政权,前凉先后打退了刘曜、石虎的进攻,又西越流沙,攻龟兹,西域诸国先后归附。后又击败伊吾戌己校尉赵贞,在其地设立高昌郡,控制了从陇西到高昌的广大地区,盛时疆域覆盖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376年,前秦天王苻坚以十三万步骑大举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灭亡。前凉,共传5世8主,立国凡76年。
南凉
南凉(397-414年)鲜卑族秃发乌孤
都乐都(今属青海),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和宁夏部分地区。秃发即“拓跋”的异译,为拓跋氏的一支,被称为河西鲜卑。秃发乌孤时期,以廉川堡(今青海民和)为中心,势力不断发展。初附于后凉吕光,但于397年与后凉决裂后,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平西王。史称南凉。399年迁都于乐都,后乌孤死,弟秃发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401年秃发利鹿孤改称河西王,次年死,其弟继位,改称凉王,迁回乐都。自404年后南凉为争夺河西走廊而与邻国连年征战,以致农牧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连年不收,国力渐衰。414年西秦趁南凉进攻吐谷浑乙弗部,乘机袭取乐都,后南凉降于西秦,南凉遂亡。
408年-414年 嘉平408-414年
北凉
北凉(397-460年)卢水胡(一说赀虏)沮渠蒙逊
都张掖(今属甘肃)。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各一部。397年后凉进攻西秦失败,吕光杀死从征的部下沮渠罗仇兄弟,罗仇侄蒙逊遂以会葬为名,与诸部结盟起兵反抗吕光,并与从兄男成推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399年段业入据张掖,自称凉王。401年段业杀男成,蒙逊遂以此起兵,攻破张掖,并杀段业,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建国号北凉。412年蒙逊迁都姑臧,称河西王,至421年灭西凉。433年蒙逊死,子牧犍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遂亡。蒙逊弟无讳等率残余势力西走,立国于高昌,460年为柔然所灭。
西凉
西凉(400-421年)汉族李暠
都酒泉。盛时控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400年,据敦煌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并设官建号,发兵攻下玉门以西各城,控制了西域,建国西凉。401年,沮渠蒙逊杀段业,建北凉。自此常对北凉作战。405年迁都酒泉,并徙胡、汉各族二万余户于酒泉一带,以汉人一万户侨置会稽、广夏二郡,余户则分置武威、武兴、张掖三郡。北凉沮渠蒙逊每年进攻,西凉力不能敌,故与北凉通和立盟,后北凉背盟进攻,不得不迎战。417年病死,子李歆继位,继续与北凉作战。420年歆闻沮渠蒙逊南伐西秦,遂率军三万攻北凉都城张掖,途中为逊所败杀。同年,歆弟李恂据敦煌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421年三月蒙逊攻破敦煌,恂自杀,西凉灭亡。
后凉
后凉(386—403年)氐族吕光
后凉是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吕光建立的政权。其国号以地处凉州为名。苻坚淝水之战前[4] ,苻坚派太尉吕婆楼子吕光率兵经营西域,吕光攻破焉耆、龟兹等三十六国,俘获大量珍宝和马匹。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后,吕光回归姑臧(今甘肃武威)。苻坚被害后,吕光于386年入据凉州,建立后凉。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部和宁夏、青海、新疆一部分。399年吕光卒,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又杀吕绍自立。401年吕隆(吕光弟吕宝之子)又杀吕纂自立,国势益衰。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降于后秦,后凉亡。
前燕
前燕(307—370)鲜卑慕容皝
前燕是鲜卑族慕容皝所建,该族原居住在辽河流域。公元307年,慕容廆称单于,开始割据。337年慕容皝称燕王,以龙城(今辽宁朝阳)为国都,招徕中原地区的汉族流民,组织屯田垦荒。地租比率,用官牛者,民得收获物十分之四;用私牛者,官民对分。前燕社会较安定,中原地区的许多劳动人民都逃到这里,并带来了生产技术,促进了这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慕容氏仿效东晋,设立了许多侨县来安置中原来的侨民。慕容儁灭冉魏后,迁都蓟,五年后,又迁于邺。迁都后,统治集团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也渐趋黑暗。皇帝慕容儁有后宫四千余人,僮仆四万余人,穷奢极欲,日费万金。太傅慕容评极力搜刮人民的财产,强占田地,还封固山泽,平民乃至军队砍柴打水,都要纳钱,其所搜刮的钱绢,堆聚如山。此外,贵族官僚们还大量的占有庇荫户,总数更超过国家控制的户口,致使国家的赋税征收和徭役调发都很困难,以致府库空虚,士气低落。公元369年,前燕贵族内部又发生了激烈的斗争,贵族慕容垂投降前秦苻坚。苻坚以王猛为统帅,慕容垂为先锋,率步骑三万人进攻前燕,攻占洛阳。次年又以六万人大败慕容评四十余万人。后攻下邺城,俘获慕容暐,前燕灭亡 。此时前燕的人口近千万(245万户),占了当时北方的一大半。
南燕
南燕(398—410)鲜卑族慕容德
建都广固,盛时控有今河南及山东部分地区。慕容宝为后燕帝时,以其叔父慕容德镇守邺城。公元397年,北魏攻后燕都城中山,宝北逃奔至龙城,后北魏破中山,后燕被分成二部。在魏军压力下,慕容德弃邺南下,398年(魏天兴元年),率户四万徙至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次年,北魏攻占滑台,德遂率众迁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改称皇帝。南燕建立后,据有青、兖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胡汉大族竞相荫庇佃客、部曲,形成“或百室合户,或千丁共籍”(《晋书·慕容德载记》)的局面,严重影响国家的赋役征发。405年,慕容德死,兄子慕容超嗣位,但好游乐,委政宠幸,又诛杀功臣,赋役繁重,百姓困苦。公元409年,东晋刘裕率师北伐,次年攻下广固,超被俘斩,南燕灭亡。
后燕
后燕(384—407)鲜卑慕容垂
淝水之战后[4] ,慕容垂被苻坚派往邺城。当时镇邺的是苻坚庶长子苻丕。其时,丁零族翟斌在河北起兵,苻丕遂派慕容垂前去镇压。慕容垂欲乘机脱离苻秦控制,晋太元九年(384年),在莱阳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随后进兵围邺。这时,东晋北伐军已深入河南、山东,并正开始北渡黄河,被围的苻丕向晋军求救。晋太元十年(385年)晋龙骧将军刘牢之被慕容垂打败,苻丕从邺城撤往晋阳,慕容垂占领整个河北地区后,于386年自称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县),史称后燕。
北燕
北燕(407—436年)高云
后燕建始元年(407年),在冯跋的支持下,慕容宝养子高云取得后燕政权。北燕太平元年(409年),高云被部下所杀,冯跋自称燕天王。冯跋“励意农桑,勤心政事,乃下书省徭薄赋”,改变了后燕慕容熙时“赋役繁苦,百姓困穷”的情况。辽宁北票出土的北燕宰相冯素弗墓葬中的文物,其所表现的官制、葬制、舆服制度,都与中原一致,说明这个原来东部鲜卑居住区,经济、文化已迅速提高到中原水平。以后屡遭北魏的进攻,北燕太兴六年(430年),燕王冯弘焚毁龙城宫殿,东逃至高句丽,北燕灭亡。
前秦
前秦(351—394)氐族苻健
十六国之一,为氐族苻健所建。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历六主,共四十四年。前秦的领土面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处在第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非汉民族政权,是中国古代“最早尝试由少数民族来统一全国”的历史政权”。早在公元333年,后赵主石虎徙秦、雍及氐、羌十万余户于关东,以氐族酋长苻洪(原姓蒲)为流民都督,率氐一族百姓徙居枋头(今河南汲县东北)。石虎死,苻洪降晋,接受东晋官爵。350年,冉闵诛胡羯,关陇流民率西归。此时苻洪拥众十余万,自称大都督、大单于、三秦王,欲率众还关中,苻洪死,苻健继领其众,称晋征西大将军,自枋头西入潼关,氐人纷起响应。苻健遂攻占长安,据有关陇。351年称大秦天王、大单于,国号大秦,史称前秦,352年称帝,都长安。354年,东晋桓温率军攻秦,苻健坚壁清野,355年,子苻生立。357年苻生堂兄苻坚杀苻生自立。苻坚即位的几年内,前秦国内相对安定,在十六国纷扰时代中,呈现一派“小康”气象。在此基础上,前秦势力渐强大,他聚集氐族武装力量,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370年灭前燕,371年灭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氐族杨氏,378年取东晋的梁、益二州,376年灭前凉,同年乘拓跋什翼犍衰乱灭代,382年苻坚命吕光率军进驻西域。至此,统一整个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局面。苻坚自恃强盛,不断对东晋发动进攻,他的弟弟苻融和大臣们不断苦谏,劝他不可攻晋。鲜卑贵族慕容垂等却希望苻坚在战争中失败,好趁机恢复前燕的统治,都私下劝苻坚出兵。而战事主要在东线徐州一带和西线襄阳一带进行。379攻占东晋战略重镇襄阳,苻坚遂决定重新部署,全力进攻东晋。383年,淝水之战[4] ,前秦大败。385年,苻坚被姚苌所杀,前秦逐渐崩溃。
后秦
后秦(384—417)羌族姚苌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秦苻坚在淝水之战溃败后[4] ,羌族贵族姚苌于公元384年在北地(今陕西富平县)自称秦王。385年杀苻坚,取长安。386年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统治区有今陕西、甘肃、河南等地。后姚兴、姚泓嗣位,立国共三十四年。417年为晋朝刘裕所灭。
西秦
西秦(385-400,409-431)鲜卑族(一说赀虏)乞伏国仁
都苑川。盛时控有今甘肃西南部和青海部分地区。鲜卑乞伏氏在汉魏时已自漠北南出大阴山,迁往陇西,并定居于此。前秦主苻坚在位时,乞伏鲜卑酋长、国仁父乞伏司繁被任命为镇西将军,镇勇士川(今甘肃榆中)。后司繁死,国仁代镇。淝水之战,苻坚败亡,国仁聚众十余万。公元385年,国仁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并领秦河二州牧,筑勇士城为都,史称西秦。388年国仁死,弟乞伏乾归继位,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394年前秦主苻登败死,乾归尽有陇西之地,改称秦王,并于400年迁都苑川。同年败于姚兴,遂降附后秦,为其属国。409年复国。412年乾归死,子乞伏炽磐继位,称河南王,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414年攻灭南凉,改称秦王。428年炽磐死,子乞伏暮末继位,政刑酷滥,民多叛亡;430年暮末欲东趋上(今甘肃天水),归附北魏,但途中遭夏主赫连定阻击,故退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431年夏军围攻南安,暮末出降,西秦遂亡。
汉赵
汉赵(304/318-329)匈奴刘渊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称汉王。308年称帝,建都平阳。310年,刘渊死,刘聪即位,曾兼采魏晋和匈奴旧制,实行胡汉分治,三年灭西晋。318年,刘渊的侄子刘曜夺取汉政权,自立为帝。319年改国号为赵,史称汉赵,建都长安。建国后继续实行胡汉分治,徙氐、羌等族数十万人于长安,保持其部落编制,并在汉人统治区内恢复儒学。统治区域有今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的一部分。329年被后赵石勒所灭。
后赵
后赵(319—351)羯石勒
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319年,羯族石勒自称赵王。329年灭前赵。一年后称帝,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后又迁都邺(今河北漳丘西南),史称后赵,极盛时占有山东、陕西和江苏、安徽、甘肃、湖北、辽宁的一部分。351年被冉魏所灭。
成汉
成汉(304-347)巴氐李雄
十六国之一。公元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流民起事。304年,其子李雄在益州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建都成都。李雄在位三十年,刑政宽和,战事稀少。338年,李雄的侄子李寿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统治区域有今四川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347年为东晋桓温所灭。
胡夏
胡夏(407—431年)匈奴赫连勃勃
亦称赫连夏。赫连勃勃曾任后秦姚兴的骁骑将军,夏龙升元年(407年)脱离后秦,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刘裕灭掉后秦后,自回江南,留在长安的守兵力量薄弱,加上又发生内讧,赫连勃勃乘机袭取了长安。夏昌武元年(418年),勃勃在灞上即皇帝位,留儿子赫连璝镇守长安。他每征一地,往往大肆屠城和坑杀战俘。大夏的统治是通过军事征服,因此政权很不稳定,至其子赫连昌时,因被北魏所逼,南走上邦(今甘肃天水)。夏胜光元年(428年),魏攻陷上邦,俘赫连昌。赫连定逃奔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北),自称夏皇帝。夏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在西击北凉时,被吐谷浑所俘,胡夏亡。
代
代(338-376)鲜卑拓跋什翼犍
代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拓跋氏在初期建立的政权。魏晋时期鲜卑拓跋部原游牧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一带。曹魏甘露三年(258)大人拓跋力微徙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召集诸部,确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长地位。力微卒,诸部离叛。晋元康五年(295)力微子禄官统部,分国人为中、东、西3部,自领东部。永嘉元年(307)禄官卒,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士40余万。永嘉之乱后,中原云扰,晋并州刺史刘琨表请封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以后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咸康四年(338)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代建国三年(310)定都云中盛乐宫,后又在故城南筑盛乐新城,发展农业。建国三十九年(376)前秦苻坚发兵击代。什翼犍兵败奔逃,被子寔君所杀。代亡。
西燕
西燕(384-394)鲜卑慕容泓
前秦苻坚灭前燕后,尽徙鲜卑入关中。苻坚淝水兵败后,政权陷于瓦解。晋太元九年(384年),前燕皇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起兵反秦,自称济北王,史称西燕。其弟慕容冲也起兵反秦,兵败后归于慕容泓。慕容泓兵势大振,有众10万。后谋臣高盖等因慕容泓执法苛暴,杀慕容泓,拥立慕容冲为皇太弟。次年(385年)慕容冲称帝,率军陷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纵兵暴掠。鲜卑贵族都想东归,不愿留在关中,太元十一年(386年)杀慕容冲。此后有数名前燕贵族和将领被拥立为君主,最后慕容廆从孙慕容永立为河东王,率众东归,击败前秦苻丕,据有长子(今山西长子西),称帝。西燕中兴九年(394年)后燕发兵陷长子,杀慕容永,西燕亡。
冉魏
冉魏(350-352)汉族冉闵
建立者为汉人冉闵,冉闵为石虎养子石瞻(本名冉良)之子,少年从军屡立战功,素有勇名,是后赵末期著名的将领。350年,他借石虎死后诸子争位之机,通过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国家,宣布恢复汉族身份和冉姓,国号大魏,都邺城,史称冉魏。这是十六国时期汉人唯一在中原建立的政权。但因为冉闵放走后赵贵族、称帝交恶东晋、残杀汉族乞活军主将李农、浪费军资等一系列错误政策,导致国力空虚,外交上也四面楚歌,从建国开始就陷于和后赵残余的斗争之中。冉魏在攻灭后赵残余之后不久就被前燕名将慕容恪击败,冉闵被杀,首都邺城则在被长期包围之后投降,冉魏仅仅存在不到两年便灭亡了。
西蜀
西蜀(405-413)汉族谯纵
亦称后蜀、谯蜀,东晋时期谯纵建立的短命政权。建都成都,亡于晋。不属于传统定义下的十六国之一,其统治地区大抵以四川盆地为范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益州军队受命东下讨伐攻陷江陵、俘虏安帝的桓振,由于蜀军不愿离乡背景,因此发生兵变,变军胁迫时任参军的谯纵当首领,之后又攻陷成都,谯纵称成都王,西蜀建立。西蜀原不具立国条件,其能独立一隅乃因桓氏在长江中游为乱,东晋对长江上游的控制力减弱所致。西蜀君臣亦深明此点,因此于407年向后秦自称藩属,408年东晋攻西蜀,因后秦的援助及东晋军粮尽而获胜。409年,后秦天王姚兴封谯纵为蜀王。413年,东晋于准备多年后,太尉刘裕以朱龄石为帅再伐西蜀,蜀军望风而溃,成都陷,谯纵自杀,西蜀亡。
翟魏
翟魏(388~392)丁零翟辽
383年淝水之战后﹐黄河流域的丁零人翟斌在新安起兵反抗前秦。太元十三年(388年)丁零人首领翟辽在黄河南岸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自称魏天王,建立魏国,史称翟魏。翟魏以黄河为屏障,周旋于东晋、后燕、西燕三国之间,经常骚扰进攻后燕的南部边疆。390年东晋大将刘牢之败于翟辽之子翟钊,八月刘牢之奔袭攻克鄄城,翟钊逃奔黎阳。之后刘牢之与东晋另一大将朱序夹攻滑台,翟辽大败,渡河北逃。392年,后燕慕容垂分兵二路渡过黄河,灭掉翟魏。
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五胡 五胡乱华 刘石乱华 五胡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 时期 北方都有哪些汉人势力?除了冉魏前凉西凉北燕
五胡十六国时期代表北方(有时包括蜀地)在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五胡”为匈奴、鲜卑、羯(匈奴分支)、羌和氐。代表建立北方诸国的主要民族,但实际上建立者还有汉族(前凉、西凉等等)、高句丽族(北燕)、丁零族(翟魏)等族。“十六国”则是源自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鸿私下撰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此外,北方亦非仅十六国,他自北方所有大大小的政权中选出国祚较长、影响力大、较具代表性的十六国。这十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四川地区,共有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南燕、北燕及胡夏等国。而在十六国之外,还有汉人冉闵建立的冉魏、丁灵翟氏建立的翟魏、武都氐帅杨氏建立的仇池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西燕、汉人谯纵在蜀地所建的谯蜀、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及北魏等政权,总计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政权。上述政权中,后赵、前燕、前秦都曾占据过北方的大部分疆域,尤其是前秦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不过时间都很短暂。在这百年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
汉人建立的势力如下:
前凉(301-376)是十六国之一。
301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凉州牧,课农桑、立学校,多所建树。又铸五铢钱,全境通行。
西晋灭亡后,张氏仍据守凉州,使用司马邺的建兴年号,成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320年,张茂改元永元,遂彻底成为独立政权。 324年,汉赵封茂为凉王。345年,张骏称假凉王。349年,张重华称凉王。353年,张祚即位称凉公,次年复称凉王,并给前任诸王追加谥号。359年,张玄靓去王号。
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期,前凉极盛,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宁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史载“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但自353年张重华病死后前凉就内乱不止,国势大衰。 张天锡时已失去甘肃南部。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对前凉发动全面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遂亡。
386年,张天锡世子张大豫自称凉王,欲复国,旋被前秦攻灭。
西凉(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
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年)追尊为兴圣皇帝。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西凉王国接受东晋帝国册封,尊东晋为正朔,是东晋的藩属国。历三王,共二十年。
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小部分。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北燕(407年或409年-436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化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
409年,慕容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436年被北魏所灭。因其都龙城,又名黄龙,故南朝宋称其为黄龙国。也有史书因其地处东北地区南部,又称其为东燕,但较为罕见。
冯跋本为西燕将领,西燕亡,冯跋东徙龙城,为后燕禁卫军将领。燕主慕容熙荒淫无道,冯氏兄弟出逃。
407年四月,冯跋等潜回龙城,发动政变推翻慕容熙,拥立后燕主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主。云称天王,以跋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军国大权。
409年十月,云被其宠臣离班等所杀,冯跋又杀离班等,自称燕天王,仍以燕为国号,都龙城,史称北燕。
430年九月,冯跋病死,其弟冯弘杀冯跋诸子自立。冯弘之世,北魏连年进攻,掠徙北燕民户。435年,冯弘遣使请高句丽出兵迎弘。
436年四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五月,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 冯跋统治时,能留心政事,革除后燕苛政,简省赋役,奖励农桑,惩治贪污,社会较为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建立太学, 选派二千石以下子弟入学读书,培养统治人才。推行胡、汉分治政策。冯跋、冯弘都曾派遣使者到江南,当时南朝称北燕为黄龙国。
冉魏(350年—352年):
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所建政权。350年,冉闵趁后赵政局混乱之时杀死后赵君主石鉴,夺取后赵政权并称帝,定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擒获并处斩,后来邺都也被攻破,冉魏灭亡。
冉魏建立者冉闵,字永曾,魏郡内黄人,冉季载后裔、冉子嫡孙。其父冉瞻原属乞活军。冉闵为石虎养孙,改名石闵,是后赵统治集团中较重要的将领。
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互相残杀。冉闵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大司马李农之助,于350年正月杀石鉴,自称皇帝,国号魏,复姓冉氏,仍都邺,史称冉魏。石鉴死后,石袛据襄国称帝,联合羌酋姚弋仲和鲜卑族前燕慕容儁,与冉闵常相攻伐。351年石袛为其部将刘显所杀。352年冉闵攻破襄国,杀刘显,消灭了后赵的残余势力。其时,前燕慕容儁势力渐盛,南下冀州,冉闵率军抵抗,兵败被俘,前燕军攻入邺,魏太子冉智等被俘,冉魏亡。
谯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
十六国时期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史称谯蜀,又称后蜀、西蜀。
治政范围涵盖四川盆地大部,因蜀地重要,掌控南朝门户,如若失去蜀地控制权,就会门户洞开,战略上陷入极大被动,所以谯蜀立国九年,始终兵连战接。
413年,东晋军攻进成都,谯纵自缢,谯蜀灭亡。
405年谯纵建立政权时是自称的成都王,直到409年,后秦天王姚兴才封谯纵为蜀王。次年,谯纵以桓谦为荆州刺史,以谯道福为梁州刺史,起兵2万攻东晋的荆州。后秦姚兴也令前将军苟林统骑兵前来相助。并派人与东面卢循相通。
桓楚(公元403年—公元410年,南方),东晋末年由楚王桓玄废晋安帝而建立。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2月,桓玄受封为大将军,9月又自称相国、封楚王、加九锡、领十郡。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控制东晋中央政府的楚王桓玄篡夺政权。十一月二十一日(阳历为403年12月20日),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十二月三日(阳历为404年1月1日),桓玄正式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为与其余号为楚的政权区分,故史家称桓玄建立的政权为“桓楚”。
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晋安帝西逃至江陵。同年,桓玄败死,桓玄堂兄桓谦将国玺奉还安帝。408年,桓谦所领导的桓楚政权被刘道规击破。410年,桓石绥在激战中被杀,桓楚王朝灭亡。
桓楚亡后,桓氏宗族仍不断在长江中游一带兴兵与东晋官军对抗,直到数年后才被消灭。
名义上,桓楚建立后直接继承东晋的领土,但实际上其势力范围仅及江陵以东的长江中下游一带。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安帝西逃至江陵。刘裕追击江陵,桓玄大败,舍下司马德宗,继续西逃。4月,桓玄在江陵重整部队,以苻宏为前锋,再次东下与刘毅率领的勤王军决战。5月,楚军于峥嵘洲(今湖北鄂城)大败。同年五月,桓玄败死,其堂兄弟桓谦将国玺奉还安帝。公元410年,桓石绥被杀,桓楚政权灭亡。
汉人建立的势力如下:
前凉(301-376)是十六国之一。
301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313年封西平公、凉州牧,课农桑、立学校,多所建树。又铸五铢钱,全境通行。
西晋灭亡后,张氏仍据守凉州,使用司马邺的建兴年号,成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320年,张茂改元永元,遂彻底成为独立政权。 324年,汉赵封茂为凉王。345年,张骏称假凉王。349年,张重华称凉王。353年,张祚即位称凉公,次年复称凉王,并给前任诸王追加谥号。359年,张玄靓去王号。
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期,前凉极盛,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宁夏西部以及新疆大部。史载“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但自353年张重华病死后前凉就内乱不止,国势大衰。 张天锡时已失去甘肃南部。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对前凉发动全面进攻,张天锡投降,前凉遂亡。
386年,张天锡世子张大豫自称凉王,欲复国,旋被前秦攻灭。
西凉(400年—421年),河西走廊一带曾先后产生过五个凉政权,史家为区别其他的4个,将中心位于凉州西部酒泉的李氏政权称为西凉。
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族统治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史称凉州。李广后裔李暠,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在敦煌称“凉公”。405年迁都酒泉,逼近北凉。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部分。417年,武昭王李暠卒,子李歆嗣位。420年,李歆与北凉交战被杀,其弟敦煌太守李恂在敦煌嗣位。但次年,北凉军围敦煌,李恂战败,乞降不成后自杀。西凉因此亡于北凉。西凉太祖李暠被唐朝皇室尊为先祖,唐玄宗李隆基天宝二年(753年)追尊为兴圣皇帝。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西凉王国接受东晋帝国册封,尊东晋为正朔,是东晋的藩属国。历三王,共二十年。
北凉天玺二年(400年),李暠据敦煌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疆域在今中国甘肃西部及新疆哈密小部分。405年,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因其统治地区古为凉州,故国号为“凉”,又位于凉州西部,故名“西凉”。
北燕(407年或409年-436年)是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化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407年,冯跋灭后燕,拥立高云(慕容云)为天王,都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仍沿用燕国号,史称“北燕”。
409年,慕容云被部下离班、桃仁所杀,冯跋平定政变后即天王位于昌黎(今辽宁省义县)。据有今辽宁省西南部和河北省东北部。436年被北魏所灭。因其都龙城,又名黄龙,故南朝宋称其为黄龙国。也有史书因其地处东北地区南部,又称其为东燕,但较为罕见。
冯跋本为西燕将领,西燕亡,冯跋东徙龙城,为后燕禁卫军将领。燕主慕容熙荒淫无道,冯氏兄弟出逃。
407年四月,冯跋等潜回龙城,发动政变推翻慕容熙,拥立后燕主慕容宝养子慕容云为主。云称天王,以跋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军国大权。
409年十月,云被其宠臣离班等所杀,冯跋又杀离班等,自称燕天王,仍以燕为国号,都龙城,史称北燕。
430年九月,冯跋病死,其弟冯弘杀冯跋诸子自立。冯弘之世,北魏连年进攻,掠徙北燕民户。435年,冯弘遣使请高句丽出兵迎弘。
436年四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五月,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 冯跋统治时,能留心政事,革除后燕苛政,简省赋役,奖励农桑,惩治贪污,社会较为安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建立太学, 选派二千石以下子弟入学读书,培养统治人才。推行胡、汉分治政策。冯跋、冯弘都曾派遣使者到江南,当时南朝称北燕为黄龙国。
冉魏(350年—352年):
十六国时期汉人冉闵所建政权。350年,冉闵趁后赵政局混乱之时杀死后赵君主石鉴,夺取后赵政权并称帝,定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国号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擒获并处斩,后来邺都也被攻破,冉魏灭亡。
冉魏建立者冉闵,字永曾,魏郡内黄人,冉季载后裔、冉子嫡孙。其父冉瞻原属乞活军。冉闵为石虎养孙,改名石闵,是后赵统治集团中较重要的将领。
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互相残杀。冉闵乘后赵政局混乱,又得大司马李农之助,于350年正月杀石鉴,自称皇帝,国号魏,复姓冉氏,仍都邺,史称冉魏。石鉴死后,石袛据襄国称帝,联合羌酋姚弋仲和鲜卑族前燕慕容儁,与冉闵常相攻伐。351年石袛为其部将刘显所杀。352年冉闵攻破襄国,杀刘显,消灭了后赵的残余势力。其时,前燕慕容儁势力渐盛,南下冀州,冉闵率军抵抗,兵败被俘,前燕军攻入邺,魏太子冉智等被俘,冉魏亡。
谯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
十六国时期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史称谯蜀,又称后蜀、西蜀。
治政范围涵盖四川盆地大部,因蜀地重要,掌控南朝门户,如若失去蜀地控制权,就会门户洞开,战略上陷入极大被动,所以谯蜀立国九年,始终兵连战接。
413年,东晋军攻进成都,谯纵自缢,谯蜀灭亡。
405年谯纵建立政权时是自称的成都王,直到409年,后秦天王姚兴才封谯纵为蜀王。次年,谯纵以桓谦为荆州刺史,以谯道福为梁州刺史,起兵2万攻东晋的荆州。后秦姚兴也令前将军苟林统骑兵前来相助。并派人与东面卢循相通。
桓楚(公元403年—公元410年,南方),东晋末年由楚王桓玄废晋安帝而建立。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2月,桓玄受封为大将军,9月又自称相国、封楚王、加九锡、领十郡。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控制东晋中央政府的楚王桓玄篡夺政权。十一月二十一日(阳历为403年12月20日),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十二月三日(阳历为404年1月1日),桓玄正式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为与其余号为楚的政权区分,故史家称桓玄建立的政权为“桓楚”。
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晋安帝西逃至江陵。同年,桓玄败死,桓玄堂兄桓谦将国玺奉还安帝。408年,桓谦所领导的桓楚政权被刘道规击破。410年,桓石绥在激战中被杀,桓楚王朝灭亡。
桓楚亡后,桓氏宗族仍不断在长江中游一带兴兵与东晋官军对抗,直到数年后才被消灭。
名义上,桓楚建立后直接继承东晋的领土,但实际上其势力范围仅及江陵以东的长江中下游一带。404年,以刘裕为首的数名将领,起兵勤王,楚军不敌,桓玄退出建康,并挟持安帝西逃至江陵。刘裕追击江陵,桓玄大败,舍下司马德宗,继续西逃。4月,桓玄在江陵重整部队,以苻宏为前锋,再次东下与刘毅率领的勤王军决战。5月,楚军于峥嵘洲(今湖北鄂城)大败。同年五月,桓玄败死,其堂兄弟桓谦将国玺奉还安帝。公元410年,桓石绥被杀,桓楚政权灭亡。
东晋十六国简史,3000字理清乱成粥的北方五胡十六国!
东晋十六国是我国历史上,西晋短暂统一之后的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长江以南、荆湘地区,处于南渡晋朝皇室司马睿建立的东晋统治之下;而长江以北和西南地区,则由“五胡入华”后不同民族领袖建立了多个国家,其中有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史称“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的具体时间,从公元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在四川建立成汉,同时期匈奴首领刘渊在山西建立汉赵开始,到439年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为止,总共135年间,各方势力纷繁复杂,争斗不断!
很多人看到十六国的名字就蒙圈了,这些少数民族部落文明程度不同,文化信仰各异,建立政权的名称更是五花八门,很多还多次改称,简直就是“五胡乱炖”。这里先放个大招,一句话记住五胡十六国“一汉,二赵,三秦,四燕,五凉,加胡夏”!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简单梳理下,记住三句话,理清那个混乱的时代脉络!
先说“一汉”的特殊存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唯一的小国成汉,是氐族领袖李特、李雄兄弟,在晋惠帝四川大乱时,率胡汉流民造反,建立成国,定都成都,后该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闭门自守,道过了四十六年太平日子,民生安稳,最后被东晋权臣桓温所灭!
第一,二赵、三秦加胡夏争夺的北方核心区域
早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北方的汉族政权就开始了胡人内迁的政策,到西晋时期北方的胡人数量已经远多于汉人。西晋八王之乱彻底动摇汉族政权的掌控力,公元304年,匈奴首领刘渊打着继承汉族正统的旗号,建立汉国,刘渊携儿子刘聪两次俘虏西晋皇帝,控制北方核心区域!
公元318年刘聪病故,外戚靳准发动平阳叛变,刘渊的养子刘曜平定叛乱,迁都长安称帝,改国号为赵;同时刘渊的手下大将,羯族人石勒不服刘曜,在河北建国,也称赵国皇帝,为了区分,把刘渊建立的汉和继承者刘曜改的赵合成汉赵,也叫前赵,石勒建立的赵称为后赵,此为“二赵”!
前、后二赵为争夺北方核心区域相互攻伐,329年,在洛阳城西,刘曜酒后出战被擒杀,后赵逐渐统一了北方,石勒精明强干,效仿汉族管理制度,国力强盛。可惜继任者石虎是有名的变态暴君,之后后赵内乱,石虎的养孙冉闵恢复汉姓,建立魏国,史称冉魏,后赵灭亡!
这个冉魏时间非常短,被慕容鲜卑灭掉,不在十六国之内。后赵内乱时,氐族首领苻健在长安称帝,建立前秦。苻健的侄子苻坚英明神武,加上汉人名士王猛的辅佐,推行儒学教育,缓解民族隔阂,很快统一北方,还平定西域诸国,成为十六国最富强的国家!
可惜苻坚屡胜而骄,不顾内部隐患,无视王猛临终劝告,举全国之兵南征东晋,著名的淝水一战后一败涂地,北方统一局势瓦解,苻坚手下羌人将领姚苌兵败后逃到渭南,建立后秦,定都北地,统治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后被东晋北伐所灭。
陇西地区的乞伏鲜卑首领乞伏国仁,趁着苻坚淝水战败,于385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史称西秦,之后乞伏国仁的弟弟乞伏乾归迁都金城(今兰州),主要统治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期间曾被后秦所灭,后又复国,最终431年被夏国所灭。
这个胡夏是南匈奴领袖赫连勃勃建立的,他本是后秦的一个将领,但人如其名,赫连勃勃野心勃勃地攀附华夏族夏后氏的后裔,称大夏天王,反客为主对抗后秦,消灭西秦,后趁东晋北伐灭后秦时,进占关中,成为河套地区最强的国家,最终被统一北方的北魏所灭。
第二,念念不忘复国的东北慕容燕国
了解大名鼎鼎的慕容燕国之前,先来介绍下鲜卑族。早在东汉时期,鲜卑族就和匈奴一样强盛起来,被俗称为“东胡”,后来鲜卑逐渐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主要是宇文氏,慕容氏属于中部,西部隶属于拓跋氏。这三个鲜卑族分支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西晋末年,慕容氏占据辽东,招募流民,提供土地,率先强大起来,趁着中原后赵内乱,慕容氏趁机杀进河北,灭了冉魏,建立第一个燕国,史称前燕。燕王慕容儁迁都到今北京市的蓟城,很快平定了周边局势,与崛起的前秦分庭抗礼!
前燕初期人才济济,慕容儁的弟弟慕容恪有治国安邦的大才,东灭扶余,震摄慑辽东,威震震前秦,南抗东晋,被称为十六国第一名将。另外总是子弟慕容垂和慕容德也都是青年才俊,可惜能人太多,引起宗室内斗,碰上前秦天王苻坚和汉人王猛的无敌组合,无奈灭国!
第一次复国,公元384年,趁着苻坚南征东晋大败,慕容垂与建立了后秦的姚苌同时造反,恢复前燕疆土,建立后燕,全盛时统治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东亚最强大的政权,可惜遇到如日中天的拓跋珪,惨遭灭国!
第二次复国,后燕灭亡后,被一分为二,宗室慕容德带兵跑到山东,恢复燕国称号,史称南燕。南燕时期注重和汉族士大夫合作,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河南、江苏各地区,也有稍安中兴之象,可惜后来不自量力地招惹东晋,被当时东晋大将刘裕灭掉!
后燕末代皇帝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在北面逃到逃到今辽宁朝阳的龙城,延续燕国称号,史称南燕。慕容云实际上是高句丽人,本姓高,称王后恢复叫高云,高云后来被近侍所杀,鲜卑化汉人权臣冯跋,平定叛乱任称燕王,实际上已经不是慕容燕国了!
第三,糖葫芦串般的五凉控制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西域和中原之间的交通咽喉,凉州处与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交界处,两汉时期就是边疆军事重镇,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当时民风彪悍,常驻勇猛将士,成为影响力很大的军事集团。
三国西晋时期五胡入华,西晋的凉州刺史张轨坚守边境;司马氏南渡建立东晋;中原诸胡混战;凉州军事强盛、社会安稳,吸引大批战乱之地的士族前来避难,带来先进文化,实质上相当于独立国家,史称前凉,成为西北汉文化的中心!
前凉统治西北地区60年之久,是十六国里坚持时间最长独立政权,可惜同时期的前秦天王苻坚和汉人王猛的王炸组合太厉害。前秦大将吕光奉命西征,统一了西域全境后,收到了苻坚淝水大败、前秦崩溃的消息,吕光无法回师长安,只好攻占凉州自立为王,消灭了张氏前凉,史称后凉!
吕光在于前凉的作战过程中,河西的鲜卑人秃发乌孤崛起于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带,建立南凉,这是少数民族在凉州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国力微弱,最终被西秦偷袭灭国。
与此同时,吕光的手下今甘肃省酒泉市建康太守段业,在辖区匈奴人沮渠蒙逊和沮渠男的推举下,建立政权,称为北凉。后来沮渠蒙逊发动兵变称为北凉的统治者,沮渠蒙逊是为军事才能突出的雄主,他攻下南凉的首都,同时东击西,消灭了李氏西凉,迫使后凉投靠后秦,统一了凉州地区!
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后李暠,与公元400年敦煌称“凉公”,建立西凉。统治今甘肃西部、内蒙古西南部及新疆部分。西凉与北凉连年征战,最后为北凉所灭。后世唐朝追西凉武昭王李暠为始祖,西凉的乐舞文化在唐发扬光大!
五凉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五凉统治的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相对于混战的中原、门阀清谈的东晋,前凉的张骏、张重华父子;后凉的吕光;西凉的李暠;北凉的沮渠蒙逊父子都是难得的乱世明主,五凉整体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稳!
大量名门望族来到凉州定居避难,带来先进的中原文明,当地统治者对"中州之士礼而用之",使凉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士之邦",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为后世隋唐五姓七望的关陇集团打下坚实基础!
十六国的具体时间,从公元304年氐族领袖李雄在四川建立成汉,同时期匈奴首领刘渊在山西建立汉赵开始,到439年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为止,总共135年间,各方势力纷繁复杂,争斗不断!
很多人看到十六国的名字就蒙圈了,这些少数民族部落文明程度不同,文化信仰各异,建立政权的名称更是五花八门,很多还多次改称,简直就是“五胡乱炖”。这里先放个大招,一句话记住五胡十六国“一汉,二赵,三秦,四燕,五凉,加胡夏”!
接下来从三个方面简单梳理下,记住三句话,理清那个混乱的时代脉络!
先说“一汉”的特殊存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南方唯一的小国成汉,是氐族领袖李特、李雄兄弟,在晋惠帝四川大乱时,率胡汉流民造反,建立成国,定都成都,后该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闭门自守,道过了四十六年太平日子,民生安稳,最后被东晋权臣桓温所灭!
第一,二赵、三秦加胡夏争夺的北方核心区域
早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北方的汉族政权就开始了胡人内迁的政策,到西晋时期北方的胡人数量已经远多于汉人。西晋八王之乱彻底动摇汉族政权的掌控力,公元304年,匈奴首领刘渊打着继承汉族正统的旗号,建立汉国,刘渊携儿子刘聪两次俘虏西晋皇帝,控制北方核心区域!
公元318年刘聪病故,外戚靳准发动平阳叛变,刘渊的养子刘曜平定叛乱,迁都长安称帝,改国号为赵;同时刘渊的手下大将,羯族人石勒不服刘曜,在河北建国,也称赵国皇帝,为了区分,把刘渊建立的汉和继承者刘曜改的赵合成汉赵,也叫前赵,石勒建立的赵称为后赵,此为“二赵”!
前、后二赵为争夺北方核心区域相互攻伐,329年,在洛阳城西,刘曜酒后出战被擒杀,后赵逐渐统一了北方,石勒精明强干,效仿汉族管理制度,国力强盛。可惜继任者石虎是有名的变态暴君,之后后赵内乱,石虎的养孙冉闵恢复汉姓,建立魏国,史称冉魏,后赵灭亡!
这个冉魏时间非常短,被慕容鲜卑灭掉,不在十六国之内。后赵内乱时,氐族首领苻健在长安称帝,建立前秦。苻健的侄子苻坚英明神武,加上汉人名士王猛的辅佐,推行儒学教育,缓解民族隔阂,很快统一北方,还平定西域诸国,成为十六国最富强的国家!
可惜苻坚屡胜而骄,不顾内部隐患,无视王猛临终劝告,举全国之兵南征东晋,著名的淝水一战后一败涂地,北方统一局势瓦解,苻坚手下羌人将领姚苌兵败后逃到渭南,建立后秦,定都北地,统治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后被东晋北伐所灭。
陇西地区的乞伏鲜卑首领乞伏国仁,趁着苻坚淝水战败,于385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史称西秦,之后乞伏国仁的弟弟乞伏乾归迁都金城(今兰州),主要统治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期间曾被后秦所灭,后又复国,最终431年被夏国所灭。
这个胡夏是南匈奴领袖赫连勃勃建立的,他本是后秦的一个将领,但人如其名,赫连勃勃野心勃勃地攀附华夏族夏后氏的后裔,称大夏天王,反客为主对抗后秦,消灭西秦,后趁东晋北伐灭后秦时,进占关中,成为河套地区最强的国家,最终被统一北方的北魏所灭。
第二,念念不忘复国的东北慕容燕国
了解大名鼎鼎的慕容燕国之前,先来介绍下鲜卑族。早在东汉时期,鲜卑族就和匈奴一样强盛起来,被俗称为“东胡”,后来鲜卑逐渐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主要是宇文氏,慕容氏属于中部,西部隶属于拓跋氏。这三个鲜卑族分支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存在!
西晋末年,慕容氏占据辽东,招募流民,提供土地,率先强大起来,趁着中原后赵内乱,慕容氏趁机杀进河北,灭了冉魏,建立第一个燕国,史称前燕。燕王慕容儁迁都到今北京市的蓟城,很快平定了周边局势,与崛起的前秦分庭抗礼!
前燕初期人才济济,慕容儁的弟弟慕容恪有治国安邦的大才,东灭扶余,震摄慑辽东,威震震前秦,南抗东晋,被称为十六国第一名将。另外总是子弟慕容垂和慕容德也都是青年才俊,可惜能人太多,引起宗室内斗,碰上前秦天王苻坚和汉人王猛的无敌组合,无奈灭国!
第一次复国,公元384年,趁着苻坚南征东晋大败,慕容垂与建立了后秦的姚苌同时造反,恢复前燕疆土,建立后燕,全盛时统治今河北、山东及辽宁、山西、河南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东亚最强大的政权,可惜遇到如日中天的拓跋珪,惨遭灭国!
第二次复国,后燕灭亡后,被一分为二,宗室慕容德带兵跑到山东,恢复燕国称号,史称南燕。南燕时期注重和汉族士大夫合作,统治范围包括今山东、河南、江苏各地区,也有稍安中兴之象,可惜后来不自量力地招惹东晋,被当时东晋大将刘裕灭掉!
后燕末代皇帝慕容宝的养子慕容云,在北面逃到逃到今辽宁朝阳的龙城,延续燕国称号,史称南燕。慕容云实际上是高句丽人,本姓高,称王后恢复叫高云,高云后来被近侍所杀,鲜卑化汉人权臣冯跋,平定叛乱任称燕王,实际上已经不是慕容燕国了!
第三,糖葫芦串般的五凉控制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自古就是西域和中原之间的交通咽喉,凉州处与游牧民族和中原王朝的交界处,两汉时期就是边疆军事重镇,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当时民风彪悍,常驻勇猛将士,成为影响力很大的军事集团。
三国西晋时期五胡入华,西晋的凉州刺史张轨坚守边境;司马氏南渡建立东晋;中原诸胡混战;凉州军事强盛、社会安稳,吸引大批战乱之地的士族前来避难,带来先进文化,实质上相当于独立国家,史称前凉,成为西北汉文化的中心!
前凉统治西北地区60年之久,是十六国里坚持时间最长独立政权,可惜同时期的前秦天王苻坚和汉人王猛的王炸组合太厉害。前秦大将吕光奉命西征,统一了西域全境后,收到了苻坚淝水大败、前秦崩溃的消息,吕光无法回师长安,只好攻占凉州自立为王,消灭了张氏前凉,史称后凉!
吕光在于前凉的作战过程中,河西的鲜卑人秃发乌孤崛起于今甘肃西部和宁夏一带,建立南凉,这是少数民族在凉州建立的第一个政权,国力微弱,最终被西秦偷袭灭国。
与此同时,吕光的手下今甘肃省酒泉市建康太守段业,在辖区匈奴人沮渠蒙逊和沮渠男的推举下,建立政权,称为北凉。后来沮渠蒙逊发动兵变称为北凉的统治者,沮渠蒙逊是为军事才能突出的雄主,他攻下南凉的首都,同时东击西,消灭了李氏西凉,迫使后凉投靠后秦,统一了凉州地区!
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后李暠,与公元400年敦煌称“凉公”,建立西凉。统治今甘肃西部、内蒙古西南部及新疆部分。西凉与北凉连年征战,最后为北凉所灭。后世唐朝追西凉武昭王李暠为始祖,西凉的乐舞文化在唐发扬光大!
五凉在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五凉统治的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相对于混战的中原、门阀清谈的东晋,前凉的张骏、张重华父子;后凉的吕光;西凉的李暠;北凉的沮渠蒙逊父子都是难得的乱世明主,五凉整体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安稳!
大量名门望族来到凉州定居避难,带来先进的中原文明,当地统治者对"中州之士礼而用之",使凉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士之邦",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兴盛和发展,为后世隋唐五姓七望的关陇集团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标题: 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中国的北部和西部边疆在哪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756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