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图像中如果物体末位置减初位置的值由正变负那么物体做往返运动对吗

发布时间: 2023-08-05 08:01:2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XT图像物理意义是什么?如题,,还有这个是否可以表示曲线运动,,这个图像的位移是怎么确定的?(也就是说它在整个图像中的...

x-t图像中如果物体末位置减初位置的值由正变负那么物体做往返运动对吗

XT图像物理意义是什么?

如题, 还有这个是否可以表示曲线运动, 这个图像的位移是怎么确定的?(也就是说它在整个图像中的一部分的位移指的是什么位移?和初位置末位置之间的线段有关系吗?)

物理中x-t图像是位移时间图像。

1、根据 x-t图像可以确定物体在某一的时刻位置。

2、根据 x-t图像可以确定物体在一段时间位移。

3、根据 x-t图像的斜率可以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扩展资料:

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没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没有返回(即向着一个方向运动)的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是相同。除此之外,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例如,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上升时,速度方向(向上)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同,下落过程中在落回抛出点前速度方向(向下)与位移方向(向上)相反,若过抛出点后还可以继续下落,则此后速度方向(向下)又与位移方向(向下)相同。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大都不同。因为速度方向为轨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上任意两点的连线(位移)方向多数成不为零的角。

位移方向由运动的起点(你所选择的运动的开始点)指向运动的终点(即末时刻物体所在的点,起点只有一个,而末时刻则可以由问题确定,对应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述竖直上抛运动,起点是物体的抛出点,而终点则要看问题所给时间的长短,因为可以将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段。

XT图像物理意义是位置时刻图像。

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静止的x-t图像在一条与横轴。

运动图像(motion diagram)包含了位移-时间图像(displacement-time graph)和速度-时间图像(velocity-time graph),其中位移与速度都是矢量(vector),矢量含有大小(magnitude)与方向(direction)。

扩展资料:

vt图像介绍:

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a)。

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表示静止。

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

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运动质点的共同速度。

t1时间内物体位移为图线下三角形面积为0~t1的位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运动图像

位移时间图像,意义就是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俗地讲就是,当知道t,一查表,就可以知道物体此时的位移,可不是位置哦。下面有个同学讲错了。只要是运动的,涉及有时间,位移,都可以用位移时间图像表示出来,只不过图像长得不一样罢了。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就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静止状态是一条平行时间轴的线等。从图像可以知道,初始时刻物体的位移,除非题目中给出详细的运动过程,这样就可以根据题意描述物体的初末位置。单单图像,是不能看出物体的具体位置的。只能知道初始时刻,物体据原点的位移是多少。
X T图像说白了就是位置时刻图像 在某一个时刻对应某一个位置 一般X T图像都是运动学里面的用的 一般不用来表示曲线运动 (我没见过表示曲线的)应该不可以 XT 图像的斜率表示V速度 图像的一部分就是一段时间走过的位移 如果单单看一部分和初位置没关系,或者说那一部分最开始就是初位置
X-T图像物理意义就是“在什么时间,物体的位移大小是什么”
应该可以表示曲线运动吧,这个位移大小就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啊!

关于新课改高一物理必修一```

我是高一的学生,rn刚升入新高一,书本都是新课改的内容 rn rn高一课本的第一节内容是关于位移,速度,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加速度,还有些速率的东西。。我都给弄混了。我也不太习惯老师的授课方式, rn大家快帮帮我把那些概念缕缕,把必修一第一章节的内容各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整理一下吧。。谢谢了。
位移: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变化的矢量,只反映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变化,不反映过程 ,例,比如物体从A出发,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回到了A,则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就是0。
路程:物体在从起点到终点这段时间内一共运动的距离,需要考察运动过程。
比如物体 从A出发,直线运动到了B,在直线从B运动到A。则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是0,路程是2AB。
速度:一般就指瞬时速度,但如果是这样说,某物从A运动到B,速度为V,那这个时候速度指平均速度。速度是一个矢量值,标准单位是m/s,即反映的是当前时刻点每秒位移的变化量,所以如果是匀速运动物体在S-T图上就能看到位移变化曲线是一条直线,在匀加速运动的S-T图上就能看到位移的变化曲线是一条抛物线。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个时刻点运动的速度,为这个速度只代表这一点的速度,与这一点前后的任意一个时刻的速度都无关。
平均速度:为物体运动的位移除以这段位移所花的时间。
例:从0开始计时,物体处于A处,且静止。物体在时间t的时候才开始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忽略从速度0加速到速度V所用时间和所用距离),又经过时间T运动到终点B。已知AB=L,求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则V平均=VT/(T+t)
V平均=L/(T+t)

加速度:反映速度的变化量,在V-T图中表现为斜率。标准单位为m/s^2,表达的含义就是可以理解为(m/s)/s 即每一秒速度的变化量但是加速度仍然是一个考察某时刻点的速度变化量,即这个时刻点加速度是a,下个时刻点加速度就不一定是a了,因为他与上一个时刻点的加速度无关。匀加速运动就是表示加速度不变的运动,这样处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了,同时也在V-T图上就能看到速度曲线是一条直线。
速率:即速度的标量值,没有方向。标准单位也是m/s

最后,如果你不理解 当前时刻点每秒XX的变化量,你可以这么理解,即按照当前这个时刻点运动状态不变的化,每秒XX的变化量,但是下一个时刻点运动状态是否跟上一个时刻点运动状态相同,则需要看运动方式。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则就是任意时刻点运动状态相同,匀加速直线运动就是各个时刻点运动状态不同,但是运动状态的变化量相同。

好了,高中物理是高中最难学习的一个科目,如果想拿到高分则必须掌握没一个知识点,如果有一个基础知识点没掌握,很可能导致你整个高中物理都处于60分边缘。所以物理是一门对知识点的完整性要求很高的学科。每个初中生刚上高中对物理普遍都有不适应,这是正常的,因为高中物理的学习方式跟初中太不相同,需要有大量的自学过程。希望你能尽快度过不适应的阶段。

做这类的选择题经常会出现一些看图像的题 通常都是关于方向和它们之间谁变了 另一个就业因此变大或变小。。。。

例如:

1,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的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这是为什么??)

这两句话为什么是对的????解释下```

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所以加速度方向跟速度变化方向将的是同一个事情,他们当然相同。
匀加速表示加速度大小在速度的累加上为正,即能让速度的大小变大,那他的方向自然与速度方向相同了,反之匀减速在速度大小上产生负累计,自然相反。
后面加速度与速度并无直接联系是对的,加速度和速度本身就是描述物体运动形式的两种手段,一种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一种描述物体的运动改变趋势,所以他们之间的数值并没有直接联系。
加速度很大速度确很小的例子:火箭升空那一刹那,速度仍然为0,加速度很大
加速度很小速度很大的例子:。。太多了,随便一个运动很快的物体,假设他在很长时间内均匀的发生了一个速度很小的改变,那他就是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小了,比如行驶中的火车,发现前方5km到站于是开始微量减速?
位移: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变化的矢量,只反映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变化,不反映过程 ,例,比如物体从A出发,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回到了A,则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就是0。
路程:物体在从起点到终点这段时间内一共运动的距离,需要考察运动过程。
比如物体 从A出发,直线运动到了B,在直线从B运动到A。则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是0,路程是2AB。
速度:一般就指瞬时速度,但如果是这样说,某物从A运动到B,速度为V,那这个时候速度指平均速度。速度是一个矢量值,标准单位是m/s,即反映的是当前时刻点每秒位移的变化量,所以如果是匀速运动物体在S-T图上就能看到位移变化曲线是一条直线,在匀加速运动的S-T图上就能看到位移的变化曲线是一条抛物线。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个时刻点运动的速度,为这个速度只代表这一点的速度,与这一点前后的任意一个时刻的速度都无关。
平均速度:为物体运动的位移除以这段位移所花的时间。
例:从0开始计时,物体处于A处,且静止。物体在时间t的时候才开始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忽略从速度0加速到速度V所用时间和所用距离),又经过时间T运动到终点B。已知AB=L,求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则V平均=VT/(T+t)
V平均=L/(T+t)

加速度:反映速度的变化量,在V-T图中表现为斜率。标准单位为m/s^2,表达的含义就是可以理解为(m/s)/s 即每一秒速度的变化量但是加速度仍然是一个考察某时刻点的速度变化量,即这个时刻点加速度是a,下个时刻点加速度就不一定是a了,因为他与上一个时刻点的加速度无关。匀加速运动就是表示加速度不变的运动,这样处处加速度大小都相等了,同时也在V-T图上就能看到速度曲线是一条直线。
速率:即速度的标量值,没有方向。标准单位也是m/s

最后,如果你不理解 当前时刻点每秒XX的变化量,你可以这么理解,即按照当前这个时刻点运动状态不变的化,每秒XX的变化量,但是下一个时刻点运动状态是否跟上一个时刻点运动状态相同,则需要看运动方式。比如匀速直线运动则就是任意时刻点运动状态相同,匀加速直线运动就是各个时刻点运动状态不同,但是运动状态的变化量相同。
高中物理只要入了门就不难了,平常准备本笔记本将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自己认为要注意的地方(自己常犯的错误)记录下来,对高三的复习很有帮助。

还有就是可以自己把高中物理中的概念公式绘制成一幅图(我干过)当然这不是高一就能解决好的。新版高中物理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但是知识点是不会变化太大的

最后祝贺你步入高中生活。加油哦o(∩_∩)o...
位移:质点从空间的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它的位置变化叫做质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它是一个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运动物体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如果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回到原处,那么,路程不为零而位移则为零。在国际单位制中,位移的单位为:米。此外还有:厘米、千米等

速度:单位时间内,运动物体位移的变化量。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无往返的直线运动)。速度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通常把瞬时速度的大小又称为速率。瞬时速度是矢量,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瞬时速度的方向,即是这一时刻(或经过一位置时)物体运动的方向。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平均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值.它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a表示

还有就是要习惯老师的授课方式,高一物理还是基础,一定要把基础打牢。还有要记住各个物理量是为矢量或标量。

高中物理只要入了门就不难了,平常准备本笔记本将重要的知识点或者自己认为要注意的地方(自己常犯的错误)记录下来,对高三的复习很有帮助。

还有就是可以自己把高中物理中的概念公式绘制成一幅图(我干过)当然这不是高一就能解决好的。新版高中物理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但是知识点是不会变化太大的

最后祝贺你步入高中生活。加油哦o(∩_∩)o...

"加速度的方向就与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正确
1,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的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以很小,速度很大时,加速度也可以很小。
也都正确。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就是加速运动,相反则是减速运动(限直线运动而不是曲线运动)
第二个问题打个比方:在跑步起跑时你用劲此时你的加速度很大【a=F(合)/m】但是你的速度为0,快到终点时你明显体力透支,你的加速度已经很小,但是你的速度还在。
速度方向是位移变化方向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位移变化方向
平均速度是起始位置指向终点位置
关于这些问题还是需要你自己用心去体会,也许现在还不是很好理解,这很正常。我高一时也经常犯错,到高三时看高一自己做的题也会为自己犯的错偷着乐
位移 就是初始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既是说你跑一圈位移也是零,但路程就是400米(标准跑道)用s表示 国际单位m
速度 表示运动的快慢 数值上等于位移除以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v=s/t 单位m/s 它是有方向的 跟位移一样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如果时间趋于零 那速度就是那个时间点(即时刻)的瞬时速度 当然瞬时速度也是有方向的 它的方向就是该点的运动方向
而速率呢 只是速度的大小 没方向
至于加速度就比较难了 它表示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 也就是匀速运动的加速度为零 变速运动的话要看它在单位时间变得多还是少 多 加速度就大 少 加速度就小 公式表示 a=(Vt-Vo)/t
单位m/s2
应该很容易理解吧?

其实你在第二章就会学到牛顿第二定律了,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是相同的,即是说力产生的加速度。想想看啊,如果你朝一个方向拉一个静止的物体,那物体当然是在力的方向越走越快啊,这是就是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一致。如果物体原本向东运动,你却向西拉它,那它是不是越走越慢呢?这种情况就是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啦~
加速度和速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因为是力产生的加速度嘛。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的话,物体会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就是说加速度即使为零,速度也可以很大。
相信老师,相信自己就可以了啊

高中物理题目,关于时间位移图像

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移动的物理量。rn位移-时间图像的纵坐标则表示物体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rn许许多多的参考书和练习书中都有这样的图像——位移-时间图像从纵坐标出发,直线往下(如图)rnt1时,物体位移应该是x2-x1。可是根据概念,纵坐标直接表示位移,那么t1时,位移就应该是x1啊!rn并且根据这种想法,从纵坐标出发的位移时间图像应该不存在(时间为零时位移已经非零了,这不可能)rn所以时间位移图像的纵坐标到底表示什么?如果是上面所说的x2-x1,那么纵坐标表示物体离原点的距离啊,这和概念相反啊啊啊啊!!!!
解析:
1.位移-时间图像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是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它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移,这个位移是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移,你问题中就是对这个理解错误造成的.举例来说: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我们在这条直线上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数轴.在数轴上选取坐标原点,当物体在这条直线上运动时,就可以用位移-时间图像来描述它的运动,这时位移就是指的相对原点的位移.
比如你的题目中,在t=0时,物体的位移是x2,(这个位移是相对坐标原点的),在t1时刻,物体的位移是x1(这个位移也是相对坐标原点的)
那么物体在t=0到t=t1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是x1-x2,而不是你题目中的x2-x1.
因为位移是矢量,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在数轴上,位移等于末时刻的位置坐标减去初时刻的位置坐标,故应用x1-x2表示.[你可以这样想,从离原点较远走向离原点较近,那位移的方向就指向数轴的负方向,而x1-x2的值是负的,正好可以表示方向.]
希望你能满意,如有疑问可密我聊.
这个严格说叫位置时间图,并且只能是一维直线运动。
X(t=0)就是你的所谓“原点”,他的坐标不是0,而是x2。
X(t=t1)距离X(t=0)的距离当然是|x1-x2|,x2>x1,所以是x2-x1。
有什么问题么?
运动的描述是在选定的参照系中,你可以类比于数轴,它也是有原点和正方向的,如果原点选在t=0式物体的位置,那么,S-t图像就是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其斜率可正可负,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其斜率为正;逆着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其斜率为负。当然,你可能会想到其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有一夹角的情况。但是,正方向的选择是人为的,一般说来,为了方便起见,对于直线运动,我们选择其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如果我们把原点选在左面,即从原点O到物体位置A的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一致,在这种情况下,t=0时物体的位移为正;如果我们把原点选在右面,即从原点O到物体位置A的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反,在这种情况下,t=0时物体的位移为负。

纯手打,很累的……
纵坐标表示位置坐标

X-T图像交点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吗

X-T图像交点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我觉得只是这两个支点在那里相遇啊rn纵坐标表示的是位移?那如果一条线,在T=0时,X=2,那就是物体的位移是2?可是位移不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吗,X=2不只能代表物体在一维坐标X=2上么
你的认识:这只是两个质点此刻此地相遇是对的。交点仅仅表示:二者(或者好几个质点)同一时刻t,具有相同的位置坐标。比如两个物体A和B,A从原点出发,沿着x轴正向运动;B从它的初位置坐标x=10m,沿着x轴负向运动,必定存在着一个时刻,二者处在同样的位置坐标,比如说是x=5m/s,在这段时间里,二者位移方向不同,但是此刻的位置坐标却相同——即相遇。

小结:位移是一段时间(末时刻减去初始时刻的差值)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线线段——矢量;位置坐标仅仅表示用一个数或一组数【(x_直线运动)或者一个数组(x,y)_平面运动,(x,y,z)_空间的运动】描述物体在某时刻通过的位置。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就按运动学(匀速,匀变速,变速,st图,vt图,比例法,质点,dis),力学(受力分析,合成,分解,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定则,验证试验,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与合外力和质量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及与平衡力的辨别)去总结就好了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通过光的反射定律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和光的反射实验题是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两大应用题型。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一览: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和分类;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极其四大特性和作光路图步骤,光的反射练习题。
一、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概念
光的反射定律概念: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对人类来说,光的最大规模的反射现象,发生在月球上。人们知道,月球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因此光的反射无处不在并发生在人们身边。
二、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分类
1)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2)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物理现象:表面平滑的物体,易形成光的镜面反射,形成刺目的强光,反而看不清楚物体。通常情况下可以辨别物体之形状和存在,是由于光的漫射之故。日落后暂时能看见物体,乃是因为空气中尘埃引起光的漫射之故。无论是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都需遵守反射定律。
三、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重点):
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平面的夹角。
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居于法线两侧且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常考知识点):
先找出入射点,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若是确定某一条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则由入射光线、法线确定入射角的大小及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另一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特点,确定反射光线。
五、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的四大特性(难点):
1.共面 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2.异侧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和入射角的和为90°
3.等角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
4.可逆 光路是可逆的
六、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练习题(包含实验题):
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选择题
1.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沿曲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可逆性
2.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据测定,室内洁白、平滑的墙壁能将照射在墙壁上的太阳光的80%反射,长时间在这样刺眼的环境中看书学习会感到很不舒服。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 A.直线传播 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反射
3.如图1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分别为( ) A.40° 40° B.40° 50° C.50° 40° D.50° 50°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
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
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8km
5.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 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应用题
1.(初中物理光的反射作图题)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2.(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题)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1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 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_______∠i,说明__________
(2)如图1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________-,说明
3、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实验题________。 参考答案: 1、选择题:1.C 2.B 3.D 4.A 5.A
2、应用题:1.(如图所示)
2.(1)影子的形成:光沿直线传播;(2)水中倒影:光的反射 七、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物理现象:
1、我们每天都照的镜子。
2、路口放置的凸面镜。
3、汽车的观后镜。
4、我们能看见物体,物体反射了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5、太阳能加热器(太阳灶)
6、潜望镜。
7、反射式的望远镜。
上海市中考物理和化学合卷,物理分值为90分。光的折射对比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来说,则有难度。同学们需要掌握光的折射作图题和实验题相关知识点。昂立新课程针对初中各个科开设如下课程:
以上特色课程与初中学科教材匹配,授课形式分为面授和网课,面授课程班型设置不同,有1对1,1对3,15人班,30人班等形式,上海市各区授课时间也不同,具体课程详情请拨打官网热线4008-770-970咨询。
物理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 基本概念
1、 质点
2、 参考系
3、 坐标系
4、 时刻和时间间隔
5、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6、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动。可用从起点到末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小于或等于路程。
7、 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
分类 平均速度: 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
与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
8、 加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
定义: (即等于速度的变化率)
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确定。(或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二、 运动图象(只研究直线运动)
1、x—t图象(即位移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始位置。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曲线表示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速度图象)
(1)、纵截距表示物体的初速度。
(2)、倾斜直线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水平直线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物体作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3)、纵坐标表示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4)、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5)、面积表示位移。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位移,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位移。

三、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两种打点即使器的异同点
2、纸带分析;
(1)、从纸带上可直接判断时间间隔,用刻度尺可以测量位移。
(2)、可计算出经过某点的瞬时速度
(3)、可计算出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 基本关系式v=v0+at
x=v0t+1/2at2
v2-vo2=2ax
v=x/t=(v0+v)/2

二、 推论
1、 vt/2=v=(v0+v)/2

2、vx/2=
3、△x=at2 { xm-xn=(m-n)at2 }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

应用基本关系式和推论时注意:
(1)、确定研究对象在哪个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2)、求解运动学问题时一般都有多种解法,并探求最佳解法。

三、两种运动特例
(1)、自由落体运动:v0=0 a=g v=gt h=1/2gt2 v2=2gh
(2)、竖直上抛运动;v0=0 a=-g

四、关于追及与相遇问题
1、寻找三个关系: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两物体速度相等是两物体有最大或最小距离的临界条件。
2、处理方法:物理法,数学法,图象法。

五、理解伽俐略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一、 三种常见的力
1、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2、弹力
(1)、形变、弹性形变、定义等。
(2)、产生条件:
(3)、拉力、支持力、压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4)、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胡克定律F=kx
(5)、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3、摩擦力
(1)、静摩擦力: 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要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2)滑动摩擦力:①、产生条件 ②、方向判断
③、大小:f=uN。也可用“力的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来解。
(3)、可用假设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力的合成
1、定义;由分力求合力的过程。
2、合成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求合力的方法
①、作图法(用刻度尺和量角器) ②、计算法(通常是利用直角三角形)
2、 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

三、力的分解
1、 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2、 分解原则:按照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即已知两分力的方向)
3、 把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①、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解是唯一的)
②、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是唯一的)
(注意:通过作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判断)
4、 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三、 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或“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一、 牛顿第一定律
1、 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
2、 两个概念:①、力
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

二、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
2、公式:F合=ma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
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②、矢量性 ③、瞬时性
④、独立性 ⑤、相对性
三、牛顿第三定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1、 内容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 ②瞬时对应 ③性质相同
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
3、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四、 力学单位制
1、 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 质量(m) 时间(t)
力学基本单位: 米(m) 千克(kg) 秒(s)
2、 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

五、 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 v t x )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 或某个分力)
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
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图

六、 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
1、 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
2、 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

七、 超重和失重
1、 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
2、 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
高一上 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题一:运动的描述
【知识要点】
1.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
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位移图象(s-t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
(3)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
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3)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4)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5)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6)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
(1) ,
(2)
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减速:vt=vo-at)
(2).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减速:s=vot-at2/2)
(4)位移推论公式: (减速: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
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A)
10、自由落体运动(A)
(1)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 自由落体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
专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知识要点】
11、力(A)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A)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 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3、弹力(A)
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
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14、摩擦力(A)
(1 ) 滑动摩擦力:
说明 :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15、力的合成与分解(B)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共点力的合成
⑴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
⑵力的合成方法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a.若 和 在同一条直线上
① 、 同向:合力 方向与 、 的方向一致
② 、 反向:合力 ,方向与 、 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b. 、 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
求F 、 的合力公式: ( 为F1、F2的夹角)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 F1 +F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
1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A)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1)一个物体如果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这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2.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亦即F合=0
(1)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3)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 F1x+ F2x + ………+ Fnx =0
F合y= F1y+ F2y + ………+ Fny =0 (按接触面分解或按运动方向分解)
19、力学单位制(A)
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参考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4452925.html
本文标题: x-t图像中如果物体末位置减初位置的值由正变负那么物体做往返运动对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2433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人知道这是历史上的谁吗(看得懂的科普)宇宙存在多少个“维度”,“维度”到底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