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概括战争伊始,曹操的军队首先从江陵顺流东下,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初次交战,曹军失利,只好退到长江北岸,...

赤壁之战,曹操把战船连环,解开都难,不就等于完全放弃了进攻吗 他千里迢迢地跑来,只为摆架势吗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概括

战争伊始,曹操的军队首先从江陵顺流东下,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初次交战,曹军失利,只好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率领的联军则驻守南岸。

这时已是寒冬,北风劲吹,曹操的部队发生了疫病,军士们原本就不善水战,生病之后更难适应江面颠簸,哀声遍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不知是自己想的。

还是听取了别人的建议,下令将所有的大小舰船都连锁在一起,企图打造成一个江上航空母舰。周瑜部将黄盖见有机可乘,便献计主张火攻。周瑜然其计,于是黄盖假称向曹操投降。

率领10艘舰船,趁着强劲的东南风,驶向曹营。在距离曹营不到二里的时候,黄盖等人突然将船上的柴草点燃,冲入曹操舰阵。一时间,曹操大营火光冲天,曹操战舰因连接在一起。

来不及四散逃走,就在这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接着,周瑜趁机引兵攻入曹营,曹军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淹死,有的被杀死,全线崩溃。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受大败,只好留下曹仁守卫江陵。

乐进守卫襄阳,自己则率主力退回北方。后来因为江陵受到孙刘联军的攻击,曹操便命曹仁放弃江陵,退守襄阳、樊城一带。至此,曹操对南方的进攻态势被完全瓦解。

扩展资料:

赤壁之战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为东汉末年,曹操于官渡击败袁绍,后又击败袁绍三子,袁熙袁谭袁尚及北方少数民族乌桓,黄河以北遂落入曹操之手,北方仅余西北马腾。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为统一全国,举兵南下,当时长江以南的诸侯主要有荆州刘表,东吴孙权,益州刘璋,以及汉中张鲁。

而刘备此时在汝南,于新野战败,逃亡江夏,本栖身刘表,然荆州军事实力本就不足以抵抗曹操,加之此时刘表已死,次子刘琮又在蔡瑁等投降派的引领下投降曹操。

刘备已丢掉了荆州北部,只能在江夏坚持抵抗,后刘备遣诸葛亮与东吴联络,两家促成联盟,以长江天险为守共拒曹操。

相关人物: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

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2、刘备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益州;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3、孙权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之父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其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达夷州。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处置不当,引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党争。

史称“二宫之争”,造成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的概括是: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

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的影响: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

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两年。两年后,曹操西征,击破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人,然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
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我看过一个电影,是根据三国志改编的,名叫《川流》,那里说的是曹操让两个小兵载死人疾病人的船,想送到孙刘去,让他们感染疾病,不战则赢,还送了两瓶酒给他们激励,但是后来途中小兵发现酒里是油,原来曹操不愿意这样毁坏士气,就让他们点燃自家铁索连环的船,把疾病终止,电影最后是说大人物的战争,小人物总要来背锅啥的

所以《三国志•周瑜传》里这句话: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这时已是寒冬,北风劲吹,曹操的部队发生了疫病,军士们原本就不善水战,生病之后更难适应江面颠簸,哀声遍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不知是自己想的。

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的原因是什么,真的只是因为水土不服吗?

 

不只是因为兵马都来自北方,水土不服患病,兵无战心。大败的原因还因为水战必须依靠蔡帽,张允等荆州水军,而他们与曹操根本不一条心;还有连环战船策略错误,被周瑜用火攻计一举烧毁,致使曹操放弃平定江南计划。
一是曹军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二是突如其来的一阵东风,火烧曹军。三是曹军内部瘟疫横行。

学者大都认同曹军战败是因为不善水战,铁索连船导致火势蔓延,曹军人马溺亡无数。然而按照当时的兵力对比,即使赤壁一战让曹军兵力损失惨重,但曹军人数仍然远远大于孙刘联军,为何不重整兵马发起反攻呢?反而,曹操向北方撤退的时候,把本没有起火的战船也烧毁了,这个决定就非常奇怪了。



烧船盛况

在正史《三国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赤壁之战之后,曹操曾写给孙权的一封信,信中他不承认失败是因为遭到火攻,他说“赤壁之役,值得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意思是赤壁之战,有疾病侵袭,我烧船而退,使周瑜白捡了这个好名声。

由此可见,赤壁之战中曹军内部的瘟疫使得士兵战斗力大幅度下降且军心涣散无心应战,曹操才会在赤壁之战后烧船自退,一方面为了防止孙刘联军的追击,另一方面也使得孙刘联军占不了便宜,无法拿到曹军的战舰。

可是,曹军内部的瘟疫到底是哪种疾病?为何会如此严重?为什么孙刘联军却安然无恙,没有染上这种病呢?



血吸虫

原来,这种瘟疫其实叫“血吸虫病”,从何得知呢,理由有两点:一是血吸虫病的感染方式主要为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这个疫水就是含有血吸虫的水,尾蚴则是血吸虫的幼虫。结合当时的环境,曹军南下,走的是水路。这大大增加了的血吸虫病的概率。二是这种病的多发期在秋天而正巧,秋天也是曹军迁徙,南下的时候。这不免会有人感染。加上古代不是十分先进的医疗技术,这种疾病便在军中广为流传。而孙刘联军则驻扎在南方,早就熟悉这方水土,所以对于这种病的免疫力也会上升,即使得病,致死率也不会太高,故在当时孙刘联军并没有收到这种病的影响,同时借助在曹操军队得病是趁虚而入,一举获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曹操在信中这么说是死要面子,不承认自己被周瑜击败,另外也是为了挑拨孙权和周瑜的关系。但是在《瘟疫与人》一书中写到,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伯罗奔尼撒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深刻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历史走向。1520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以六百人征服拥有数百万之众的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连阿兹特克人的首领也死于那个“悲伤之夜”,于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1870年普法战争之际,同样是天花病毒,使两万法军丧失作战能力,而普鲁士军人由于做了预防接种而未受影响,战争胜负改变于朝夕之间。

由此看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瘟疫对于战争的影响不应当被低估。而且其实《三国志》中关于赤壁之战提到瘟疫的地方还有很多:
曹操赤壁大战失败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北方士兵不擅长水战,水土不服,其次是刚刚收编的荆州水军对曹魏政权并不信任,几乎指望不上,曹操将战船连在一起纯属无奈之举,开弓没有回头箭,明知不可为也得为之,尤其是军事行动,风险非常高,就像一场豪赌,不到最后都无法分出胜负。综合不确定因素来看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而归并非必然。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气吞山河,他通过讨董卓、伐吕布、灭袁绍、携天子而令诸侯,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且麾下兵精将广、人才济济,因此挥师南下,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的一塌糊涂,令人叹惜。关于他的失败,史家已经罗列了非常多的原因,那么这些因素中哪些才是决定性的呢?

一是曹操骄傲自满,过于轻敌。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内心开始漂漂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没有象此前管渡之战时那样细心研究战略战术,也没有精心安排细作到江东去探听军情,反而疏于防范,让孙权的耳目三番五次的混进军营刺探消息。

曹操最为疏乎大意的就是没有仔细考察黄盖投降的真伪,以及庞统来献“连环计”的用心,这两件事是导致火烧赤壁的直接原因,由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没有及时识破孙刘联军这两次计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晋代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指出曹操被胜利充混了头脑,骄傲自满、求胜心切,在战争的指挥策划中显得心浮气躁,从而导致了大败,他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可见曹操由于一时的疏乎大意,没有认真的看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导致大败,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水土不服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曹操不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天时之失是孔明把东风借了。地利之失是北方将士不惯水战,长江天堑让曹操行军困难,莫说要攻打孙刘联军了。人和之失是因为曹操中了反间计,斩杀了蔡和蔡瑁等水军将领,以至于本水战不利的曹军,更加困难。综上所述,便是关于曹操大败的原因。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火烧赤壁”主要内容:

曹操想带领十五万大军抢夺东吴江南的地方。蜀国宠统的连环计成功后,周瑜决定用火攻来对付曹操,先让黄盖写信诈降,让曹操降低防备,曹操不知有诈,黄盖的船借着东风飞快的冲向曹军的水寨,顿时火光四射,满江通红。

“火烧赤壁”也就是“赤壁之战”,它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军三万沿江上至夏口,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染疾病,初一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周瑜利用曹操的骄傲轻敌,纳部将黄盖之议采用火攻,设计诈降,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延及岸上曹营而伤亡惨重,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为而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影响: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两年。两年后,曹操西征,击破关中的马超、韩遂等人,然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形,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是: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如下:在三国时期,曹操打算征伐东吴,东吴孙权就和蜀国的刘备抗曹。同时蜀国庞统出了连环计,让曹操将所有船只连在一起,而后周瑜提出火攻的计策,再加上诸葛亮借助天时,“借”来了东南风,最后,火攻曹操的计策成功,曹军大败。
《三国演义》火烧赤壁的主要内容。
吴国和蜀国,在诸葛亮,周瑜等领导下打败曹国的战争。
曹操南征东吴,诸葛亮和周瑜合议用火攻,庞统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相连,诸葛亮借来东风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兵。

庞统的连环计


庞统的连环计:百益无害还是狠毒无比?徐庶给了答案

赤壁之战曹操只是陪战,成全了周瑜和诸葛亮的千古美名,而自己成了那个loser。赤壁之战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火攻,而火攻之计周瑜和诸葛亮同时写作手心,不约而同想到了一起,然而周瑜曾派鲁肃去向庞统问计,

庞统说欲破曹军需用火攻,但此次是水战,一船着火其他的船就会散开,除非献连环计让曹操把战船连起来。这火攻之计到底是周瑜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听了庞统的意见采纳的不得而知。但是连锁战船的连环计肯定是出自庞统,这个没有异议。

曹操眼中的连环计:绝妙

蒋干把庞统带去见曹操,曹操是非常高兴,既是凤雏先生来投,曹操亲自出帐迎接。庞统初见曹操,本来就是去使坏的,所以要求看曹操练军及营寨,曹操也欣然接受,带着庞统看水寨,观练军,

看水军,曹操的军队甚是威武,庞统赞不绝口,直接说就算孙吴、吴起复生,穰苴复出,也不过如此,丞相用兵名不虚传,各种夸赞曹操。

曹操听后自然是很开心,然后又问曹操军中有良医否,曹操还以为是庞统要看医生,然而庞统说:丞相操练水军之法甚妙,但是不全,我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曹操自然要追问是什么好办法,庞统说:大江之上,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方战士不善于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如果把大船和小船连接起来,或三是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收尾用铁环连锁,上面再铺上木板,任他风吹浪打,别说人能行走,就是战马也可以行走。

曹操听后一想,还真是,这么好的方法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呢?不仅对庞统大加赞赏,还连连说谢谢: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于是曹操下令铁匠们打造连夜铁索,锁住船只,而士兵们站在安稳的连锁战船上也非常开心,再也不用担心因为颠簸而呕吐等事情的发生了。

在曹操看来,庞统所献的这“连环战船之计”是相当精妙,毕竟对不善于水战的北方军士,可以解决士兵一上船就经不起晃动而想呕吐之难题,而且曹操实际是有八十三万大军,这样庞大的一支队伍,和周瑜六万人决战,简直就是有如踩死一只蚂蚁。

在人数曹操有着绝对的优势,就这势气,如果没有一点胆量,也是想都不敢想的,更别说和曹操一决雌雄。

所以曹操眼中的连环计是有益无害,更是像是庞统雪中送炭。

徐庶看得真切:此计实在阴毒无比

庞统献计之后,说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替曹操去江东说服周瑜手下将领来投降,到时候周瑜就是孤立无援,必被丞相所擒,曹操也很开心地答应了庞统的请求。

在曹操的大军之中,徐庶从头到尾,都把周瑜和庞统的计策看得清清楚楚,在庞统准备过江逃跑时,遇到徐庶,徐庶就说: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庞统却对徐庶说:你若说破我计,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性命。徐庶发过誓不为曹操出谋划策,所以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誓言,这一次也算是只管听曹操的话不做评价。徐庶见庞统不为别的,只是想要找庞统要一个脱身之法。

毕竟大战一起,此处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就要灰飞烟灭,身在军中徐庶也难逃厄运,于是庞统就让徐庶在曹操军士里面散播谣言,说是北方的马腾和韩遂有进犯曹操的许昌之意,

当曹操问群臣有何办法时,徐庶就主动请缨,说愿意前去帮曹操扼守关隘。曹操觉得徐庶可用,就给了他三千人马,然后徐庶就此脱身。

庞统的连环计为什么阴毒?

曹操不都说了,将战船连锁不是很好一件事吗,怎么会阴毒呢?对于曹操来说,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北方士卒不能在船上作战的问题,这些人一上船,颠簸几下就呕吐、生病,所以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能很好的作战。

二是除了这个办法,曹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三是黄盖、阚泽、甘宁等投降,曹操以为是真的,起码周瑜失去了一部分有生力量;四是曹操错误判断了天气,

认为火攻是不可能也行不通的,此季节只有西北风,如果周瑜使用火攻则烧的是周瑜自己,曹操没有想到偶尔吹一下东南风还有可能的;五是太过于自信,仗着自己人多,所以不在乎只有六万人的周瑜。

然而连环计的阴毒之处就在于:黄盖诈降,这样黄盖就有机会进入曹操大营之内放火,当然实际上是甘宁在曹操大营内放的火;其次是连锁战船一旦着火就无法分开,一处着火连锁在一起的船全部被烧掉。

第三是连锁战船目标太大,成了一个活靶子,周瑜可以派很多的小船围着一搜连锁战船打,小船灵活,可以到处跑,然而连起来的很笨重,只有被攻击的份。

第四是曹操所有的军士都会在连锁战船之上,这火攻之计是势在必行,一旦着火,将是船毁人亡,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就要化为乌有,所以徐庶说庞统之计手段阴狠毒辣,

这是要把曹操的大军连锅端掉,来个釜底抽薪啊,如果没有连锁战船,曹操就算失败,也不至于这么多士兵都投江喂大鱼。

本文标题: 赤壁之战,曹操把战船连环,解开都难,不就等于完全放弃了进攻吗 他千里迢迢地跑来,只为摆架势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31853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明朝皇权与世家大族的矛盾真的是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了吗公历2008.7.10的农历日期是什么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