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甚么古代人作战作战要掉烧敌人粮草,有那个时间抢下来不就行了么截粮是冷兵器时代比较常用的战术,但是难度也很大,因为自古作战就有兵...
为甚么古代人作战作战要掉烧敌人粮草,有那个时间抢下来不就行了么
而烧粮跟抢粮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
军队的粮食不会放在车上等你来运,到了驻地大多是要入仓的,烧粮,只需要放些柴草助燃之物点上火就可以了。而抢粮,却需要把粮食搬上车。这在战斗中就已经慢了。而且无论是屯粮之所还是粮道,不可能只有一只军队把手,一旦截粮被劫,周边部队很快就会来支援。烧来速度比较快,很容易赶在对方支援前离开战场,即使不能离开,队伍没有负担,面对支援部队尚可一战;而抢粮由于速度比较慢,而且附带辎重,无法快速离开战场,所以必然要与前来支援的部队一战,这样形式逆转,截粮的部队变成守粮,支援的部队变成抢粮的,无论战略还是战术,都是个输。
有没有截粮之后抢走的?有,而且大有人在,但是大多是山贼、土匪、围城的或者被困的。换而言之,只有在战略上处于绝对弱势,需要依靠抢粮来支撑战斗力,或者处于绝对优势,抢粮无任何风险的人,才会这么做。
古代人打仗总爱烧对方粮草,粮草真的是草吗?是草的话怎么当粮食吃?是粮食怎么会这么容易被烧。比如萝卜
因此,只要能成功烧掉对方的粮草辎重,本次战役就相当于胜利了一半。
古代打仗为什么总缺粮?不打仗这么多人也要吃饭呢?
第一、战争时期的粮草消耗增加。
平时的时候,军营里面发放给士兵的食物是比较少的,出操训练的时候会加餐,而行军打仗的时候就会管饱,不然没有力气打仗。因此一旦打起仗来,一支军队的消耗的粮草是要成倍增长的。
(打仗是个体力活,得吃饱饭)
战争一般都是旷日持久的,士兵们上前线打仗不可能靠自己带干粮过活,因此需要大批的民夫将粮草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这些民夫的数量一般会比军队本身更为庞大。他们干的都是体力活,因此也是要消耗大量的粮草的,民夫们在征调前是吃自己家的粮食过活的,但是被征调后就需要吃国家的粮草。也就是这些他们运送中的粮草,因此,一般粮草在运送的过程中就会被民夫们吃掉很多,到了军营已经被大量消耗。
第二、和古代落后的交通运输有关。
军队分驻在各处的时候可以就近依靠当地政府供应粮草,运输的路途不远。但是一旦到了战争时期,军队就要集中在边境,甚至深入敌国。这个时候就需要后勤部队保护着大量的民夫运送粮草,而古代交通运输是不够发达的,就算是官道也是非常狭窄,虽然有骡马可以帮助运送,但是遇到阴雨天气地面会非常泥泞难行,一天走不了多少路。而一旦遇到地势复杂的山区,甚至需要手提肩扛的方式来运送粮食。所以运送一次粮草路上要走很久,如果因此其他事情耽搁了一段时间,前线恐怕就要断粮。
(交通不便,粮草运送困难)
第三、敌军袭扰。
很多杰出的军事家都有断人粮道的习惯,曹操就是其中的代表,官渡之战曹操就是烧毁了袁绍囤积在乌巢的粮草才最终取胜的。因此,如果运送粮草的队伍在途中被敌军袭击,那么也会造成前线缺粮。
(火烧乌巢)
第四、后续筹集粮草困难。
战争开始的时候国家的官仓里面一般是有一批粮草的,但是在后方统筹的大臣也要同时开始在各地筹集粮食。因为随着前线战事胶着,前线有限的粮草迟早会消耗殆尽。
古代的农业生产能力有限,亩产也不高。农民们在交完租税之后就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家里存粮本就不多,官府还要因为战争多收税,这本来就会让百姓们心存不满。如果各级官员趁此机会上下其手,盘剥百姓的话就很容易激起民变。
一旦后防不稳,筹集粮草的事宜很难按期完成运送到前线,这样前线战士又要饿肚子了。
(官逼民反,粮草将会更难筹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