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们教育幼儿,都创造了哪些出名的“启蒙读物”?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著名的是“三百千”,分别是:《三字经》...
中国古代人们教育幼儿,都创造了哪些出名的“启蒙读物”?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叫“蒙学”,最著名的是“三百千”,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三字经》,是知名度极高的蒙学读物,数百年来,流传广泛,家喻户晓。《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近代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种内容全在同的启蒙读物。
它的内容排列也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训儿童重在礼仪孝梯,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梯,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2、《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斧正,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便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
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
3、《千字文》,全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梁周兴嗣编撰。《千字文》相传为梁武帝萧衍命周兴嗣取王羲之碑拓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编为韵语而成。《千字文》知识丰瞻,音韵谐美,非常适宜蒙童记诵、学习,成为千百年来传统的经典蒙学教科书。
即使在今天,阅读并学习《千字文》,对于青少年感知传统文化与文明,了解中国历史,体会汉字传情达意的准确与精美,认识古人的智慧,一窥国学堂奥,都是入门的捷径。
《千字文》为孩子们提供了最为浓缩的国学精神。阅读并理解《千字文》的孩子,与没有阅读过《千字文》的孩子,在文化构成与精神养成方面的不一样的。
扩展资料
作品背景
1、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意见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的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
2、《百家姓》既是一本启蒙教材,也是一本记录中国姓氏的书籍。其内容来源于姓氏的发展。在《百家姓》之前,有关姓氏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商代甲骨文。
战国时有史官编著的《世本》, 记载黄帝至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邑等等,可惜到宋朝已经逐渐毁坏。
据历史文献的记载,姓氏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中国早起出现的姓氏都是女字旁或部首,如姬姓、姚姓等。当时的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
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
3、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代有《埤苍》、《广苍》、《始学篇》等。
这些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其余影响不大。《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
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
南朝时期,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周将其编成了有内容的韵文,这就是流传至21世纪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字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字文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另外再学就是《弟子规》、《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千家诗》《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文字蒙求》《增广贤文》等等初级读物。这些都算是儿童启蒙读物。每个私塾所教授的各不相同,但“三百千”却是几乎所有的私塾开蒙的必读书。
请问有谁知道中国古代教育(从启蒙起)的必读书名及顺序
我个人比较喜欢古典文化,亦非常喜欢历史,希望读些能够教人为人处世之道或有非常历史价值的古典书籍,不过不是想四大古典名著那种长篇小说.少年读物: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春秋 诗经 易经 尚书 左传 谷梁传 公羊传 战国策 孙子兵法
(我的推荐:楚辞 中华上下五千年 古文观止 )
再到四书五经.
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
古人教育孩子的书籍
01.《笠翁对韵》:易于记诵
明末清初李渔编写。
“笠翁”是李渔的号,书的编排方式和《声律启蒙》相同。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是教儿童如何写诗、作对子的。
02.《幼学琼林》:读书阶梯
明末程登吉编写,后人又进行了增补。
全书用骈体文写成,非常便于诵读、记忆,内容主要是介绍成语典故,非常广博,所以有这样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书中有许多格言警句,至今仍然传诵不绝。
03.《增广贤文》:世态人情
编写于明代,清·周希陶又进行了重新编订。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包,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是核心还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04.《龙文鞭影》:典故大全
明·萧良编写,杨臣诤增补修订。
全书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
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的轶闻趣事。
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05.《名物蒙求》:常识教育
宋·方逢辰编写。
《名物蒙求》是用来给儿童初学识字及掌握一般常识的读物,用四字的句式编写出一些基本的自然知识与当时的日常社会知识。
在自然方面讲述了天地、四时、风云、动植物、器具、田园、房舍等,可以使儿童认识事物和理解一些自然现象,有其一定的科学教育意义。
关于古人教育孩子的名言
● 《示宪儿》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 《治家格言》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 《吴氏家训》 士为民首,读书最高。
● 《颜氏家训》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 《於氏家训》 我愿子弟小心敬畏,虽进学,与平人无异,埋头读书。
● 《童蒙须知》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聪训斋语》 读书作文须凝神静气,目光迥然……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 《家训 · 谕儿》 凡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盖手动则心必随之。虽览诵二十遍,不如钞撮一次之功多也。
● 《家范 · 学规》 凡与此学者,以讲求经旨、明理躬行为本。
● 《孝友堂家训》 古人读书,取科第犹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
● 《安得长者言》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 《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古人教育孩子读书的方法
教育儿女读书,是当今父母的头等大事,也是最为头痛的难事。有的父母方法多,很灵活,又能激起儿女读书的浓厚兴趣;有的则不然,对儿女训斥了一次又一次,就是儿女的牴触情绪特别大,效果不好。我们能不能从古人教育儿女读书的家训中,得到有益于当今的启示呢。
孔子被称为至圣,是万世师表,也是教育子女的榜样。孔子的学生陈亢,怀疑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伯鱼有特殊的教育。一天他问伯鱼:“夫子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教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啊。只是有一天我从前庭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啦。’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就学了诗。还有一次,父亲又问,‘学了礼吗?’我回答说,‘没有啦。’父亲又说,‘不学礼,无以立。’我就学了礼。”孔子教育学生,就是以《诗》、《书》、《礼》、《乐》为教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与伯鱼的说法一致。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儿子并没有特殊教育。但紧紧抓住《诗》与《礼》的学习,可谓方向对头,突出了重点。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孔子抓对了!《诗》,就是《诗经》,除它的文学意义外,还可以用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孔子讲《诗经》,是把它政治化了的,就包含了思想教育。完全可以把《诗经》作为综合科目来教授。后来用于初级教育的有《千家诗》,是唐宋诗歌精品的选集。它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诗歌是情感非常浓烈的文学作品,对小孩的情感沐浴有明显的效果,对小孩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缺乏情感上的教育。诗歌的语言是特别精炼的,跳跃性非常强,理解诗歌时,必须要运用丰富的想象才能理解其美妙的意境,欣赏诗歌时要运用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这对培养小孩的思维训练,特别是培养形象思维有独到的作用。
孔子的《礼》,一般是指《周礼》,它是国家的规章制度与官员体制的教材。“学而优则仕”,书读得好,就能当官。学《礼》,不仅仅是懂得礼,还要以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按照礼的要求来行事,既是道德修养的需要,也是当官者的专业教材,还是当普通老百姓应该遵循的法律与公德,必学不可啊!如果今天有一部集法律、社会公德与规章制度于一体的综合教材,那该多好啊,既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需要,又是为官者的基础教材!为官者,首先应该是优秀的公民,公民是选拔官员的基本群体,二者就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后世把孔子的这种教育方法称为“诗礼传家”。我们当父母的,在引导小孩读书时,首先就应该像孔子一样,要选择正确的方向,突出学习的重点,尽量减少子女读书的弯路。如果像现在一样,学校教什么,家长就抓什么,结果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乱糟糟的,做子女的要花费许多冤枉精力。
宋朝的“三苏”留下了许多读书的故事。有副对联说:“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洵有两个儿子,叫苏轼、苏辙,唐宋有八大散文家,苏洵父子三人就占了八分之三!据说他还有一个女婿,叫秦观,也是宋朝最为有名的词人,一家同时有四大文学家,是古今文学史上的佳话。
1.古代名人励志求学故事
2.历史上家长教育孩子的经典例子
3.古人励志的故事精选
4.描写古人学习态度勤奋的成语
5.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
古代除了有《百家姓》、《三字经》,还有哪些启蒙教科书?
每个中年人都会问自己的童年,答案不言而喻。现在答案很清楚了,现在的选择是什么并不重要。像儒家读物一样,我认为小学毕业后学习更好。毕竟,学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慢慢开始成熟。这时,他们开始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知识,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
启蒙,顾名思义,就是儿童的启蒙教育。在古代,有特殊的小学,类似于今天的幼儿园,但与今天的笔相比,当时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有很大的不同。最基本的基础教育书籍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本,这通常是开始时的三种。之后,会有大字修行,还有弟子规、幽学琼林、音律教化、千首诗、文字教化、曾广先文等。还有人说有李翁的韵、十三经教化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诗歌创作感兴趣。但我认为这很难学。我不知道怎么开始。这一回答将揭示一套清代私立学校普遍采用的诗歌创作基本训练方法,也是我们极力推荐和采用的一套方法。阅读之后,你会发现写诗并不难,你甚至可以开始尝试训练。
所谓的门徒规则是为孩子们制定规则的东西。小孩子想要这么多规则干什么。弟子桂,这样一个稳重而迂腐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垃圾,三字经,都相对比较好。我不推荐。
把它当作一首歌来背诵如果说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那就是唐诗宋词之美、孔子之智、孟子之雄辩、庄子之潇洒、墨子之侠义。。。给孩子们讲一些庄子的故事,欣赏这壮丽的想象,告诉孩子们孟子是如何以国王为荣的,看到圣人的脊梁,谈论墨子的正义,阅读《山海经》,告诉孩子们我们祖先世界的神圣动物,还有赞美父亲和追逐太阳的美丽童话。等你长大了,看看《史记》和《汉书》(古籍难懂,你不听听王立群老师的课吗),给孩子们讲那些生动的故事,看看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潇洒地生活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