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画的三个圈是什么意思《山河月明》朱标画的三个圈分别是西安、太原和北平,分别对应的是秦王、晋王和燕王三人的封地。朱标是在西安突...
朱标画的三个圈是什么意思
《山河月明》朱标画的三个圈分别是西安、太原和北平,分别对应的是秦王、晋王和燕王三人的封地。
朱标是在西安突发疾病,后被匆忙送回京都的。而朱标之所以去西安,是因为秦王在封地为所欲为,不务正业,被弹劾到了京都,朱元璋派朱标去核实的。而且朱元璋还有迁都西安的想法,这次朱标也带着勘探的任务。
秦晋燕是大明最有实力的成年藩王,对外是能防御敌军的作战藩王,对内却也是危机皇权的忌惮。朱标之所以把他们三人的封地挑出来既有震慑之意,更有保护之意。
朱标已死,就会有蠢蠢欲动的势力冒出来,而他们三人不管有没有造反的想法,身边都会有这样的声音出现。权利的诱惑,没有人能真正抵御得住,朱标先把他们画出来,意思就是无论他们接下来有什么行动,都早已在皇帝的掌控中,劝他们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朱标并非嗜杀之人,生前就对弟弟们关照有加,死前也不会突然改性要弟弟们的命。只不过,继承人死了,朝局必然动荡,朝廷就得出兵镇压,那这镇压的过程就难免不会造成流血牺牲事件。而且,晕倒后的朱元璋一醒过来,就下旨让他们仨各自回府待着,随行的亲卫却被赶出了京都,还嘱托汤和辖制兵权,就表明朱元璋做好了仗杀叛乱的准备。
知父莫若子,朱标知道朱元璋一定会为了朝局的稳定,打压有能力叛乱的藩王,而秦晋燕三王必将首当其冲。
朱标画的三个圈,既有保护秦晋燕三王的好意,也有掌权者对下属的敲打镇压,还让三个亲王相互猜忌,不会抱团反抗。而且,也是在为他自己的突然病薨安排后事,只要稳固了朝局,大明就不会乱。也唯有做到这样,他也才能安心地撒手。
朱元璋曾想迁都西安,为何最终放弃了?皇太子朱标成为关键
为什么朱元璋最后没有迁都西安呢?
原因一,淮西子弟不愿意离开老家。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子弟比较多,其中文有李善长、胡惟庸,武有徐达、汤和、傅友德、冯胜、蓝玉、李文忠等,他们都土生土长在南方,习惯了南方温暖、潮湿的气候,不愿意离开老家土地,把京城迁到西安。
原因二,朱标突然风寒去世缘故。朱元璋派太子朱标视察西北,尤其是对西安是否适合建都问题进行专门考察,一来西安当时原有建筑均被破坏,城市环境比较破败,加之陕西当时气候环境较前恶化,地方经济也失去往日的繁荣。二来朱标在回到南京后因路途风吹偶感伤寒,不久便不幸离世,朱元璋受到严重打击,把朱标之死,扯上乃迁都不祥之兆,故放弃了迁都事宜。
三是南京各方面定都条件也不错。南京是朱元璋的复兴之地,他依托南京打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又以南京为大本营,历史上第一次北伐取得成功,夺取了天下,政治上南京定都有很大优势。
南移,南京周边平原经济条件非常发达,江浙一带经济繁华地区距离南京较近,从经济上能给南京建都重要的支持。从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看,南京乃南北水上交通要冲,西临长江各大名湖,北有长江天险,南京南、北又有大山环绕,军事上易守难攻,风水上乃有帝王之气,应该说也是定都的好地方。
从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看,南京乃南北水上交通要冲,西临长江各大名湖,北有长江天险,南京南、北又有大山环绕,军事上易守难攻,风水上乃有帝王之气,应该说也是定都的好地方。
朱元璋本来当年想迁都西安,但由于上述原因,让他最终放弃了迁都西安的打算,毕竟迁都事关社稷稳定,实践证明,他没有迁都西安实乃错误之举,如果他当年迁都西安,他的孙子朱允文就不会被他的儿子从海上沿长江打败,也就不存在他的愿望最终被人改变的命运,以后明朝的历史和结局将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进行预料。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