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五世的帝国"与教皇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 2023-04-04 00:02:10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查理曼与教皇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密切密切,是为了利用,为了利益!想象一下,教皇是谁?教皇是整个基督世界的所有基督徒的领袖,拥有着跨地...

"查理五世的帝国"与教皇是什么关系

查理曼与教皇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密切

密切,是为了利用,为了利益!想象一下,教皇是谁?教皇是整个基督世界的所有基督徒的领袖,拥有着跨地域的宗教影响,教皇可以说是基督世界的无冕之王。查理曼是一个有抱负的领袖,他要扩张领土,要建立一个大帝国,就需要宗教领袖的支持与拥戴,这样不但能在宗教上给一正当出兵的理由(即上帝的意志),减少外国基督徒的阻力,又能提高自身的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查理曼768年继位后,为了取得在民众中影响日增的教会支持,他首先与教皇结盟,强化了统治力量。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查理加冕并涂圣油,称查理曼即查理大帝,亦即“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此举意义重大,这意味着查理已不再单纯是征服者日耳曼蛮族国家的国王而是日耳曼一罗马人的皇帝,并且是上帝认定的罗马皇帝的合法继承人;查理曼的使命已不再单纯是管理日耳曼国家而是管理包括宗教事务在内的整个西欧基督教世界。因此,查理曼帝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远隔重洋的苏格兰和东方的非基督教国家阿拔斯王朝都和查理曼帝国建立了邦交关系,甚至东罗马帝国也承认查理曼的皇帝地位。

法国和西班牙有过战争史吗

别回复说有或者没有有的话请具体解释一下有争执的话也想听
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查理五世)后,法国和西班牙之间一共发生了6次战争。被卷入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军赶出意大利,他得到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等国的支持,威尼斯则是法国的同盟军。1521年战争爆发,1522年法军在比科卡战中失利,德国雇佣军打败了担任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军。1525年2月的帕维亚一战,法军惨败,法皇被俘。1526年,法皇法兰西斯一世回国后立即加入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亚克同盟”,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和佛罗伦萨。1527年,战争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在不利形势面前被迫与查理五世签订和约并放弃对意大利的主权要求。7年过后,法兰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战争,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法国使者在米兰被杀一事引起了1542—1544年的战争。法国同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查理五世与英国结盟。法军先后占领威尼斯和马里尼亚诺,但查理五世却攻入法国境内。双方于1544年签订《克雷普和约》。1551年再度爆发意大利战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谁也不占明显优势。1559年4月,法西缔结《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正式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争夺,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得以巩固,意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继续。
欧洲的第一次争霸战就是16世纪西班牙与法国为争夺意大利而来,战争打的很复杂,西班牙、法国,教皇、英国、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几个小国各种结盟,最开始是以反法为主,后来就变为反西为主。战争打到最后法国一败再败甚至将欧洲国家的敌人土耳其都引了进来,最终在1559年以法国被迫签订《卡托—康布雷西和约》,全面退出意大利告终。
拿破仑时期发生过,不过拿破仑并没有拿下西班牙,而是陷入了苦战欲罢不能的境地。
有啊,法国大革命时期及二战中
有的, 法国皇帝拿破仑入侵西班牙。

英格兰都铎王朝是如何发展的,都铎王朝的内政

都铎王朝的创始人亨利七世,1457年1月28日出生于威尔士西部边陲地区的彭布鲁克堡的都铎家族。其父里士满伯爵爱德华·都铎为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六世(1429-1460年在位)的同母异父弟,其母玛格丽特·波福是兰开斯特家族的后裔。其父母的这场婚姻按理是不符合封建王位继承条例的,亨利不可以由此获得王位。亨利之所以最终取得了兰开斯特家族的王位继承权,完全是英国封建社会后期封建主之间的一场内战———玫瑰战争(1455-1485年)的结果。

战争以金雀花王朝的王族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之间争夺王位的形式表现出来。前者以红玫瑰为族徽,后者以白玫瑰为族徽,故称「红白玫瑰战争」。这是一场封建贵族之间的大混战,虽然实际作战的时间仅有15个月,但对英国的大贵族来讲却是一场灭顶之灾。两大家族之间不管谁取得胜利,都试图将对方斩尽杀绝。1485年随着理查三世的战败被杀,两大家族的直系继承人已死亡殆尽,为都铎家族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时机。1483年开春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病危,临终前将其两个未成年的儿子托付给其弟格洛斯特公爵。不料,格洛斯特公爵于1483年6月26日自立为王,称理查三世(1483-1485年在位)。后来,两名王子在狱中又不明不白地死去,理查三世遭到普遍怀疑。

理查三世的行为立即引起爱德华四世的一些宠臣的不满,武装反抗遭镇压后,约克党人中的反对派以伊利主教摩顿为首,开始与流亡法国的兰开斯特家族的王位继承人亨利·都铎取得联络。这对亨利来讲真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在摩顿的斡旋下,亨利非常快同反理查三世的约克党人结成联盟。1483年圣诞节,亨利·都铎在雷恩大教堂庄严宣誓,一旦他在英格兰登基,就与约克家族的女继承人伊丽莎白公主结婚。试图以此巩固与反理查三世的约克党人的联盟。

这场婚姻的政治色彩相当浓厚,是以减少敌对势力获取王位为目的的。1485年8月,亨利在法国国王查理八世的资助下,率2千人的军队在威尔士登陆。理查三世急忙拼凑起一支万人大军迎击。8月22日,双方在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思展开决战,理查三世战败身死。亨利取胜后立即派人去约克郡迎接伊丽莎白公主,并将最有大概争夺王位的爱德华四世的亲侄子沃里克伯爵爱德华接到首都,囚禁于伦敦塔。之后,亨利前往伦敦,进城后便向他的宫廷会议重申他早已做出的保证,一定同伊丽莎白公主结婚,但结婚日期要由他选定。这样做的原因非常显著,亨利还没有正式登上王位,此时结婚也会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即他的王位完全是依靠公主的身分而得来的,一旦约克家族出现一个王位继承人,其王位继承权便受到冲击,爱德华四世的两个儿子还活着的谣传还广为流传着。所以对这一问题,亨利力图用自个的实力来解决,联姻是辅助性的次要手段。

1485年10月的最后一天,亨利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是为亨利七世,开始了英国历史上都铎王朝的统治。非常快通过一项法令,宣布继位权理所应该由亨利及其子嗣世代相传。教皇英诺森八世后来还以威胁的口吻宣布,谁要是对这一合法的继位权提出挑战,就把谁革出教门。1486年1月18日,亨利与伊丽莎白结婚,最终实现了红玫瑰与白玫瑰两个家族的结合。虽然这场婚姻对维持社会稳定来讲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到底减少了英国国内的敌对因素。

亨利八世是亨利七世的次子,一直是作为教士来加以培养的,只是其兄的早逝才使他承担起处理朝政的重担。当时英国国内局势已基本稳定,争取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对都铎王朝的支援成为当务之急。亨利七世试图通过其子的婚姻,换取欧洲大陆国家对其王位的承认和支援。

在欧洲大陆的众多国家中,英法之间因百年战争(1337-1453年)刚刚以英国的失败而告终,两者的世仇状态还没有结束;德国国内政治上四分五裂,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趋下降;只有西班牙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建立了强大的王权,1492年西班牙收复 *** 人控制的格兰纳达,西班牙的统一程序最终完成,成为大陆上的一大强国。亨利七世的目光首先转向西班牙。早在1489年,亨利七世就计划亚瑟与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白拉的女儿阿拉冈的凯瑟琳订婚。1501年完婚,但1502年3月16岁的亚瑟死于肺结核。为保住与西班牙的联盟,亨利王子在接替了太子位的同时,依照亨利七世的旨意,也接了与西班牙的凯瑟琳的这门亲事。1509年亨利七世去世,亨利王子登基,是为亨利八世。登基6个月后,亨利八世与凯瑟琳在格林威治结婚。

作为一场政治联姻,国内政局的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都对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这场婚姻到1527年,凯瑟琳虽然先后生了5个孩子,但只有玛丽公主(生于1516年)活了下来,此时凯瑟琳已年逾40,不大概再生育了。为了确保都铎王朝的王位,亨利需要男性继承人。这场婚姻的危机产生了。其次,亨利的婚姻是奠定在英国与西班牙政治联盟的基础上的,这一政治联盟失去了意义,这场婚姻便没了约束力。这场婚姻之初确实给英国带来了荣耀和富强。1513年,亨利八世以保护教皇为名,联合西班牙对法国开战,「踢马刺之战」使法国人在须臾之间仓遑败北。法国的盟友苏格兰的军队也在英国北部的夫罗登被打败。这大大激发了亨利八世左右欧洲政局的野心。1518年,亨利八世主持了调解欧洲各大国之间关系的伦敦会议,签订了标榜维护和平的《伦敦条约》;1521年,亨利八世主持调解法国与西班牙战争的加来会议。之后,亨利八世又曾两次推荐其国务大臣沃尔西为罗马教皇,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足见其野心之大了。无奈时势变化太快。1519年西班牙的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号称查理五世,成为大半个西欧的主人,可英国的对外政策仍试图联合西班牙征服法国。从1522年起,亨利连年派兵入侵法国并向查理五世提供军费开支以求支援。事与愿违,亨利八世一无所获,反让查理五世掌握了处理欧洲事务的主动权。查理五世在义大利战争中大败法军,把教皇也控制在了手中,英国完全被搁置于一边。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危机更进一步加剧了,最终导致1527年「离婚案」的正式提出,并引发了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亨利在与凯瑟琳的离异过程中,便已四处搜寻如意的新皇后了。过去在法国宫廷学习过的安妮·博琳最先中选。这场婚姻的结果便是伊丽莎白的诞生。这对一心想要一个男性继承人的亨利八世来讲,可谓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久便离开了安妮。非常快,亨利在约翰·西摩爵士家中,与爵士颇有姿色的女儿简.西摩相遇,一见钟情。1537年10月12日,简在汉普顿宫生下一男孩后几天便去世了。她所生男孩就是后来登上王位的爱德华六世。

亨利八世的第四次婚姻又是一次政治联姻。为了寻求德国新教诸侯的支援以对付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联合入侵,亨利与德国克利夫斯公爵的妹妹安妮订婚。结果,因为安妮不可以讲英语,既无所长,又其丑无比,非常快便离掉了。后来亨利又有过两次婚姻。

亨利八世的6次婚姻所生子女爱德华、玛丽、伊丽莎白,在其去世时被依次指定为王位继承人。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年方9岁的爱德华继位,是为爱德华六世。爱德华体弱多病,1553年便去世了。王位被具有坚定的天主教信仰的玛丽继取。

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是1485至1603年间统治英格兰王国和其属土的王朝。而该王朝首位君主亨利·都铎乃威尔士古代德赫巴思公国 (Welsh principality of Deheubarth)统治者和英格兰的兰开斯特王室的后代。都铎家族在蔷薇战争后期渐渐得势,得益于兰开斯特王室的主脉,相信在战争当中经已绝嗣。

亨利·都铎不但得到兰开斯特王朝的支持者的民心,更在战争中获得兰开斯特宿敌——约克王室的支援,才得以登上英王大位,是位亨利七世。而他和伊丽莎白·约克的联姻,象征著过往开战的双方,在新王朝的旗帜下联合起来,进一步巩固了都铎家族的胜利。而都铎王朝的权势并不局限在英格兰,他们成功将威尔士兼并入英格兰(《1535-1542威尔士律例法案》),并确立了英格兰对爱尔兰王国的治权。他们亦维持了对法国王位的主张,但历任君主都没有在实现该主张上有任何实质进展。

总共五位都铎君主统治过英格兰的属地超过一个世纪。而亨利八世是唯一一位活至成年的亨利七世后裔。因此王位继承一直是都铎年间的主要政治议题。

谁能帮我讲讲 罗马教皇的 历史

  按照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基督的第一个门徒彼得乃众门徒之首,他于传教过程中去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的第一任主教。从此,罗马主教均为伯多禄的继位人,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这便是“教皇制”的由来。所以,“教皇”的全称为“罗马教区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亦称“宗徒彼得的继位人”、 “基督在世的代表”等。现代亦用来指某一思想,组织的精神领袖。
  教皇是梵蒂冈君主、天主教罗马主教的最高称号。因驻地为罗马,故又称罗马教皇。据《教廷指南》,教皇全衔为罗马主教、耶稣基督在世上的代表、首席使徒的后继人、西方教会最高教宗、西方牧首、意大利首席主教、罗马教省枢机主教和都主教,梵蒂冈城国元首及上帝之众仆人之仆人”(Episcopus Romanus,Vicarius Christi,Successor principis apostolorum,Pontifex Maximus,Patriarcha Occidentis,Primatus Italiae,Archiepiscopus ac metropolitanus provinciae ecclesiasticae Romanae,Princeps sui iuris civitatis Vaticanae,Servus Servorum Dei)。教会很少会使用这个完整的头衔。天主教认为教宗为初任罗马主教圣伯多禄的后继,因此一开始称呼他为“伯多禄之代表”,直到西元5世纪时才改称为目前这更具权威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鉴》删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称呼,对上一次修订为1969年。当时教宗保禄六世把“天主众仆之仆”加于名号之中,并删除了“光荣在位”的句语)。 耶稣赐予圣伯多禄两把&
  除了他的宗教职务之外,教皇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的国家元首。早在公元 2世纪主教制产生后,所有主教均被称为教皇。罗马主教因驻在罗马帝国都城,政治、经济势力最大。5世纪,由于英诺森一世(401~417在位)和利奥一世(440~461在位)的努力,罗马主教逐渐凌驾于其他主教之上,独占教皇头衔。吉莱西厄斯一世(492~496在位)首先宣布教皇在信仰上的权力既独立于皇帝,又独立于教会会议,声称“教会权力”高于“帝国权力”。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在位)认为教皇是上帝指派的全部教会的首脑,将教皇的影响扩大到自己的辖区以外。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矮子丕平为酬谢教皇对其夺取权力的支持,将夺自拜占廷的罗马至拉韦纳一带的土地赠给教皇,是为教皇国之始,   此后,教皇既为天主教之首,又是拥有世俗权的一国之主,直辖领土达 4万多平方公里。教皇尼古拉斯一世在位时(858~867)出现了不经教皇批准不得罢免和选举主教的理论,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但其后教廷权力衰落,教皇先后受制于法兰克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九世(1049~1054在位)之后教皇权力开始恢复。10~11世纪天主教改革的克吕尼运动加强了教皇的势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希尔德布兰德在1059年的拉特兰宗教会议后,颁布教皇选举法,确定教皇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世俗封建主不得干预。希尔德布兰德于1073年当选教皇,为格列高利七世。克吕尼运动引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在位)与教皇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结果教皇声威大振。此后教皇与皇帝间的斗争长期不息,1122年缔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之后才告结束。英诺森三世在位期间,教皇权势极盛,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此后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皇权力日渐衰落。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在位)在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失败,屈辱而死。1309~1377年教廷迁至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受制于法王。1378~1417年天主教会大分裂达40年之久。1377年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1370~1378在位)利用法国王权在百年战争中一度削弱的机会,将驻地迁回罗马。1378年意大利枢机主教团在罗马选出格列高利十二世(1406~1415在位)为教皇。法国枢机主教团则选本尼狄克十三世为教皇。1409年 3月在意大利比萨召开的宗教会议上,选举亚历山大五世为新教皇。但在位的两个教皇拒绝退位。1410年亚历山大五世去世,约翰二十三世继位,形成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罢黜了在位的 3个教皇,另选马丁五世(1417~1431在位)为教皇,教会复归统一。16世纪,欧洲爆发宗教改革运动,教皇地位进一步削弱[1]。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26年攻陷罗马以后,以后的历代教皇实际已经不敢公开反对世俗君主的政治活动了。   教皇国被称为“圣伯多禄的遗产”。尽管授予教皇对这些领土的统辖权的文件,也就是所谓的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在15世纪被证明是伪造的,教宗对教廷国的统治还是延续到了1870年意大利统一的时候,而意大利王国和教宗之间最终的政治协议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兰协定才得以实现。1948年通过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再次确定该协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2005年4月2日到2005年4月18日,教宗的职位空缺,这种情况称为宗座出缺(sede vacante)。前任教宗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他于1978年58岁时被选为教宗,也是自阿德里安六世(1522年-1523年间在位)以来首位被选为教皇的非意大利人。   若望·保禄二世于 格林威治时间2005年4月2日19:37逝世,享年84岁。在4月18日开始的教宗选举中,用了不足24小时,就选出德国籍枢机主教约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作为新教宗,是为本笃十六世。   在天主教会的教阶体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能制定或废除教会法规,指定人员组成教廷,创立教区,任命主教,而且“在伦理和信仰上永无谬误”。在11世纪前,教皇须经世俗君主或意大利贵族遴选或认可。尼古拉二世登基后于1059年决定教皇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但须得到法兰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继位者的认可。直到1179年第三次拉特兰会议和1274年第二次里昂会议两次确认后,才正式规定教皇可单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不过仍须承认法、西、奥三国君主对候选人具有否决权。20世纪初,三国王室相继被废黜后,庇护十世废除了这种世俗君主的否决权。1914年,本笃十五世遂成为单由枢机主教选为教皇的第一人。教皇当选后任职终身,不受罢免,但可自行辞职。
  教皇亦称“教宗”[2],译自拉丁文pope,源于希腊文,意指“父亲”、“爸爸”,最初本为古代天主教对其神职人员的一般尊称,至今在东派教会中仍有以此称神父者。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地的主教均用此称谓来表示其宗主教之衔,而罗马主教认为此衔仅指西部教会的领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成为西方教会中的最高首领,加之756年法兰克王丕平“献土”后又在意大利形成“教皇国”世俗政权,“papa"这一称谓遂逐渐为罗马主教所独有,开始构成“教皇”之涵义。到11世纪时,罗马主教格列高利七世独占“papa"之称,从而正式形成了西方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制度。“papa"一词也就作为“教皇”之专称沿用下来,即今日英语中的“pope”、德语中的“Papst“和法语中的“pape”。   早在三世纪,亚历山大里亚主教对埃及的各副主教实行了集权控制,有意识地仿效罗马主教的管辖方式。在尼吉亚大公会议后,罗马主教立即授予亚历山大里亚大主教以管辖的优先权,并使用了“亚历山大里亚教宗”的称号,该称号现在演变成为希腊正教的“亚历山大里亚及全非洲教宗及宗主教”以及哥普特教会的“亚历山大里亚及宗徒圣马可之座的教宗”。

教皇的发展历史

教皇既为天主教之首,又是拥有世俗权的一国之主,直辖领土达4万多平方公里。教皇尼古拉斯一世在位时(858~867)出现了不经教皇批准不得罢免和选举主教的理论,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但其后教廷权力衰落,教皇先后受制于法兰克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九世(1049~1054在位)之后教皇权力开始恢复。10~11世纪天主教改革的克吕尼运动加强了教皇的势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希尔德布兰德在1059年的拉特兰宗教会议后,颁布教皇选举法,确定教皇由枢机主教团选举产生,世俗封建主不得干预。希尔德布兰德于1073年当选教皇,为格列高利七世。克吕尼运动引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在位)与教皇争夺主教叙任权的斗争,结果教皇声威大振。此后教皇与皇帝间的斗争长期不息,1122年缔结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之后才告结束。英诺森三世在位期间,教皇权势极盛,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公元11世纪,由于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城市兴起,人口增加,封建领地的收入已不能满足封建主日益增长的享乐需求。各级封建主特别是骑士阶层力图向外扩大领地,夺取东方财富。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等地商人则企图排斥贸易对手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以扩大自己的商业权益。罗马教廷是东征的鼓动者和策划者,教皇意欲借此扩大天主教势力,聚敛财富,并进而控制东正教。一些不满现实、苦于饥荒的农民,也希望通过远征摆脱日益加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寻求新的出路。当时,西亚各国和拜占庭的复杂局势也有利于西方入侵者。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国已分裂为若干小国,相互混战不已。拜占庭帝国日益衰弱,无力抵御塞尔柱突厥人的进攻,帝国皇帝迈克尔七世·杜卡斯(1067~1078在位)、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在位)等先后向西欧诸国君主及教皇求援,给东征以可乘之机。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煽动宗教狂热,与会者群起响应,要求出征。因出征者衣缀十字标记,故名十字军。从1096至1291年,十字军东征持续近200年之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八次。在十字军东征的历次战役中,欧洲的骑士们基于宗教狂热,总是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在欧洲优雅的骑士风度,全部被惩罚异教徒的疯狂杀戮所抹煞。在1099年7月十字军第一次占领耶路撒冷以后,在全城展开了大屠杀。阿克萨清真寺中避难的1万多妇孺全部被十字军士兵们刨腹剜心,伊斯兰寺院、宫殿和民间的金银财物被抢劫一空,许许多多的异教艺术品被毁灭。经过叁天的屠城之后耶路撒冷没留下一个非基督徒的活人,一名骑士在写给教皇的信中描述道:“我骑马经过街道的时候,异教徒的血没马腿到膝。” 随着征服和掠夺,对黄金的贪念和渴求充斥着十字军士兵的灵魂。其中十字军第四次东征(1202~1204)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最初确定东征埃及,但威尼斯商人为了自己的商业权益,采取威胁利诱手段促使十字军改变东征方向,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业劲敌拜占庭帝国。1204年4月13日,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烧杀洗劫数日,毁坏历史文物不计其数;同年占领拜占庭在巴尔干半岛的大部领土,建立“拉丁帝国”(1261年亡)。从此,拜占庭帝国四分五裂,其商业地位为威尼斯等所取代。这一事件充分证明了十字军骑士是浑身沾满了血和铜臭的邪恶强盗组织。恶有恶报,十字军骑士团中实力最强大财富最庞大的圣殿骑士团的下场最为悲惨: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之后,巴勒斯坦王国瓦解,圣殿骑士团被迫必须离开圣地;当骑士团的主力部队回到法国,法王菲力普四世认为像圣殿骑士团这样强大的组织如果在法国境内建立,将对他的王位与整个法国有严重的威胁。于是在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这一天,罗马教廷的教皇和法国国王联合执行了一条对圣殿骑士团的秘密处决令。圣殿骑士们因为被说成是异教徒和同性恋者而被判处死刑,失去了他们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权利。基督教大长老雅克·德沐莱被捕,他死前受尽了折磨,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随后几年之内,好几百名圣殿骑士团被处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彻底瓦解。这也是西方人对于星期五、十叁号这个日子所有的不祥预兆的起源。

此后随着西欧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教皇权力日渐衰落。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在位)在与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的斗争中失败,屈辱而死。1309~1377年教廷迁至法国边境的阿维尼翁,受制于法王。1378~1417年天主教会大分裂达40年之久。1377年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1370~1378在位)利用法国王权在百年战争中一度削弱的机会,将驻地迁回罗马。1378年意大利枢机主教团在罗马选出格列高利十二世(1406~1415在位)为教皇。法国枢机主教团则选本尼狄克十三世为教皇。1409年 3月在意大利比萨召开的宗教会议上,选举亚历山大五世为新教皇。但在位的两个教皇拒绝退位。1410年亚历山大五世去世,约翰二十三世继位,形成三个教皇鼎立的局面。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罢黜了在位的 3个教皇,另选马丁五世(1417~1431在位)为教皇,教会复归统一。16世纪,欧洲爆发宗教改革运动,教皇地位进一步削弱 。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26年攻陷罗马以后,以后的历代教皇实际已经不敢公开反对世俗君主的政治活动了。之后19世纪的拿破仑加冕,可见教皇权力日渐衰落,已不复昔日荣光。

教皇国被称为“圣伯多禄的遗产”。尽管授予教皇对这些领土的统辖权的文件,也就是所谓的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在15世纪被证明是伪造的,教皇对教廷国的统治还是延续到了1870年意大利统一的时候,而意大利王国和教皇之间最终的政治协议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兰协定才得以实现。1948年通过的意大利共和国宪法,再次确定该协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2005年4月2日到2005年4月18日,教皇的职位空缺,这种情况称为皇座出缺(sede vacante)。前任教皇是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Ⅱ),他于1978年58岁时被选为教皇,也是自阿德里安六世(1522年-1523年间在位)以来首位被选为教皇的非意大利人。
若望·保禄二世于格林威治时间2005年4月2日19:37逝世,享年84岁。在4月18日开始的教皇选举中,用了不足24小时,就选出德国籍枢机主教约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作为新教皇,是为本笃十六世。
在天主教会的教阶体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能制定或废除教会法规,指定人员组成教廷,创立教区,任命主教,而且“在伦理和信仰上永无谬误”。在11世纪前,教皇须经世俗君主或意大利贵族遴选或认可。尼古拉二世登基后于1059年决定教皇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但须得到法兰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继位者的认可。直到1179年第三次拉特兰会议和1274年第二次里昂会议两次确认后,才正式规定教皇可单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不过仍须承认法、西、奥三国君主对候选人具有否决权。20世纪初,三国王室相继被废黜后,庇护十世废除了这种世俗君主的否决权。1914年,本笃十五世遂成为单由枢机主教选为教皇的第一人。教皇登基后任职终身,不受罢免,但可自行辞职。

本文标题: "查理五世的帝国"与教皇是什么关系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883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载入史册如何立志,立什么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