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8):孙膑和庞涓的恩怨,魏国从此衰落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太子申被俘,大将军庞涓战死。这一战是...
读《通鉴》(8):孙膑和庞涓的恩怨,魏国从此衰落
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太子申被俘,大将军庞涓战死。这一战是魏国国势的转折点,魏国元气大伤,由魏文侯开创的霸业得到终结,魏国从此就走向了衰亡。
这一战向来因两位主人公庞涓和孙膑的个人恩怨而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往往被影视作品描绘成是善良的孙膑对阴险的庞涓的复仇之战,是正义的齐国战胜邪恶魏国的战争。但事实是齐国巧妙利用魏赵韩这三晋之间的矛盾,削弱了独霸一方的魏国,并在马陵一举击溃魏国的主力,可谓收获了渔翁之利。齐国打败魏国后,国势大盛,成为东方大国。
齐国在齐威王的治下国势蒸蒸日上,而魏国在吴起出走楚国后已经走上了下滑的轨道,一上一下,两个大国的碰撞在所难免,而整个大势的发展来看,齐国占据上风似乎在所难免。所以,魏国败并非庞涓一人之失,齐国胜也绝非孙膑一人之功,大局使然。
但往往带有传奇色彩的复仇故事最能吸引人们的眼光,特别当这些故事又是围魏救赵、减灶之计等成语的典故,真实的历史逻辑就变得黯淡无光了。也许,所谓英雄创造历史就是指这样的状况吧。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关系不错,但一毕业两个人就反目成仇,庞涓设计将孙膑的双足斩断,还差点要了他的命。原因无他,就因为孙膑才气太高,庞涓嫉妒了。这是相当狗血的一个剧情,活像二流畅销小说的情节,但它却赫然写在了我们的正史当中。
《资治通鉴》是这么写的:
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
《史记》记载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都是齐国人。他的名字叫“膑”是因为在魏国被施以膑刑而双腿残疾,真实名字未知。但《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他受的刑是“断其两足而黥之”,也就是把双脚剁了之后脸上刺上标志着犯罪分子身份的刺青。斩断双足应该是叫“刖刑”,“膑刑”是指挖掉膝盖骨。那孙膑是否应该叫“孙刖”呢?至于孙膑是没有脚还是没有膝盖骨,就不继续探究了。
后世传言孙膑和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下山到魏国当上了将军。鬼谷子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史记》只记载他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但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纵横家,这么说来鬼谷子教的学问应该是纵横术才是。那他怎么又跑去教孙膑庞涓兵法了呢?关于鬼谷子的传说外史很多,但在正史中很难找到踪迹。我的猜测是,有人为了增加孙膑庞涓的故事的戏剧性,才会在故事中刻意加入了鬼谷子这样一个人物。不然,孙膑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才气,庞涓怎么会这么忌惮他呢?所谓名师出高徒,惊天之才必须有一个神一样的老师指导才符合逻辑,这样让故事读起来更有可信度。
庞涓去当将军的魏国当时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当时的魏国君主是魏惠王。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成为中原的霸主,而魏国的霸业也从魏文侯、魏武侯一直延续到魏惠王。魏国的国势真可谓如日中天,就连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也被魏国夺走了西河之地而忍气吞声,不敢正面相争。作为魏国将军的庞涓可谓位高权重,但他想到孙膑的能力比自己高,产生嫉妒之心,就诱骗孙膑到魏国,然后设计陷害他,把他的双脚给砍掉了。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情节,似乎天下人才非庞涓就是孙膑,颇有三国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但这从常理上思考是说不过去的,天下能人济济,庞涓干啥非要盯着自己同门师弟不放呢,除非之前他们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在魏国这样的超级强国任将军,庞涓面对的会是比孙膑危险得多的众多政敌,而孙膑也就是个应届毕业生。我们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要想位列高位除了才能,更重要的还有各种人脉、关系、情商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还有背景局势和机遇也很重要。孙膑这样的草根,庞涓究竟畏惧什么呢?另外,庞涓若果真是这样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人,为什么不直接杀掉孙膑一了百了,留这活口是为了天天看着考验自己的负罪感吗?
《资治通鉴》继续记载:
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齐国使者到魏国访问,偷偷与作为刑徒的孙膑见面,然后将他救回了齐国。之后孙膑又由田忌引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尊其为老师。田忌赛马的典故正是孙膑逃到齐国后,寄居在田忌那里的时候发生的。那么问题来了,孙膑何德何能,齐国竟然冒着与强大的魏国发生外交争端的风险,要把魏国的囚犯给偷走。要知道当时齐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毫无顾忌的与魏国对抗。仅凭齐国的使者偷偷见了孙膑一面就惊为天人,自作主张让齐国冒这么大的外交风险?想想孙膑的简历。工作经验为零,还是一个残疾人,又有犯罪前科,又有竞业限制,他跳槽成功概率会有多高?
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不足为信,我虚构另一种情节,可能更符合逻辑。孙膑是齐国人,他为什么跑到魏国去谋职?因为孙膑是齐国派去的间谍。他通过与魏国大将军庞涓的同学关系,顺利打入到魏国政治核心,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要不是庞涓念同学之谊在朝中斡旋,孙膑早就命丧黄泉了。事发后齐国展开积极营救,最终成功将已成残疾的孙膑接到齐国,也许庞涓从中也帮了一些忙。孙膑因其功劳,受到齐威王重用。
不管如何,孙膑回到自己的国家任职,帮助齐威王打下两场针对魏国的关键战役,彻底终结了魏国的霸主地位,迫使魏惠王到齐国的徐州,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著名的徐州相王,我们下一篇再讲。
先说一说这两场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作为三晋的赵魏韩这个同盟何以分裂?想当年魏文侯鼎盛时,赵国和韩国都是以魏国马首是瞻,为什么作为自家兄弟的三晋之间打起来了呢?这要说到魏惠王的登基。
公元前371年,“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这里的子罃便是魏惠王。魏国的内乱两年没有平息,赵国和韩国趁机“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赵国提议杀掉子罃,立公中缓,让魏国割让土地。而韩国则提议将魏国一分为二,以削弱魏国。不管是哪一个方法,这都将是对魏国的致命打击,将会使魏国降格为二流国家的水平。被曾经的小弟赵韩两国弄得快要灭国的魏惠王,是否体会到了当年智伯的感受呢?但搞笑的是,赵韩两国竟然达不成一致,纷纷就撤兵了。于是子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第二年,重整国力的魏惠王击败韩于马陵,击败赵于怀,充分显示了魏国的实力,但也意味着三晋的同盟关系也已彻底瓦解。之后赵国似乎积极勾结外部的力量以牵制魏国的势力。公元前356年,赵国燕、齐、宋会盟,引起魏国的警惕,于是就有了魏国围攻邯郸的战争。网上资料显示,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赵国攻打魏国的同盟国卫国,但《资治通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唯一的记载是公元前372年,也就是魏武侯去世一年前,“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可见那个时候魏的内政已经不稳了。
齐威王打算解赵国之围,就以孙膑为将,率军出征。但孙膑借口自己是刑余之人不肯为将,于是以田忌为将,让孙膑做了参谋,类似于军师。田忌打算带领军队直奔邯郸,但被孙膑劝止了,于是上演了经典的围魏救赵的故事。但事实上,齐军虽然攻击了魏国,但没有直捣魏都大梁,也未能阻止魏军攻占赵都邯郸。齐军是在魏军占领邯郸后,班师回朝的途中,在桂陵一带成功阻击了魏军,大败魏军,连大将庞涓都捕获了。但《资治通鉴》并没有记载庞涓被捕的事情。
这一战魏国的主力并没有被消灭,齐国的胜利也仅是局部的胜利,赵都邯郸仍然在魏国的手里。两年后魏国和赵国在漳水结盟,魏国才把邯郸还给赵国。给魏国致命一击的马陵之战要等到13年之后。
公元前341年,这次魏国开始攻打韩国,韩国紧急派人向齐国求救。对于是否帮助韩国,齐国国内意见出现分歧,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成侯邹忌为代表,主张不要干涉他国的战争;另一派则以田忌为代表,认为魏国吞并韩国将会对齐国形成巨大的威胁,要尽快去救。孙膑则站在田忌一边,但主张出手晚一点,等到魏赵两国打得精疲力尽了,尽收渔翁之利。孙膑的策略很有现代地缘政治的色彩。
于是齐威王就承诺了韩使者,但却迟迟按兵不动。有了齐国的承诺,韩国便放弃了与魏国和解的想法,抵抗到底,屡败屡战。五战皆败之后韩国就濒于崩溃,救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齐国身上了。直到此时,齐国才以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师,起兵直奔魏国,重新套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于是庞涓放弃了对韩国的进攻回国。魏国以太子申为将军,重新组织大批军队,准备迎击齐国的军队。
此时,孙膑给田忌出了一计,便是著名的减灶之计。孙膑让田忌每日减去士兵吃饭的灶台数量一半,并向北部撤离。也就是第一天留下10万个灶台,第二天留下5万个灶台,第三天2万个,以此类推。庞涓查看敌军留下的灶台后大喜,认为齐军出现大量逃兵,减员严重。于是丢下步兵主力,带其轻锐一路追了过去。此时的孙膑早早在马陵道设下埋伏,等着庞涓自投罗网。这一段《资治通鉴》写得相当精彩。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 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这更像是一个电影场景,孙膑偏偏还要在树上写上“庞涓死此树下!”,洋溢着复仇的快感,让读者看着大呼过瘾。但真实的事件往往不会有这样的戏剧性。不管如何,经过此役,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成为东方的霸主。
孙膑在自刎前为什么说出这么一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很多人解释说这说明庞涓到死也不服气。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场大战庞涓都完败于孙膑之手,而且最早他自己都承认才不如孙膑,何以还不服气呢?特别是庞涓作为有愧于孙膑的人,在临死前就不会对孙膑产生丝毫的负罪感和忏悔之心吗?怎么说也不应该说出“遂成竖子之名”这样的话呀。这明显是一句对孙膑极其轻蔑的骂人话。同为同门师兄弟,又是两国位高权重者,庞涓对孙膑的身份不可能会产生轻蔑之感,那只能是对孙膑的行为。那会是什么行为呢?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一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不错,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左传》的《曹刿论战》。这场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的战争跟上面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相比,实在是太小儿科了,简直是幼稚得可笑。但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注意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春秋时代的战争是礼仪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战争游戏,军队“成列而鼓”,按照规则办事。但到了战国时代,军队由贵族武士转变为农民步兵,战争不再讲究什么礼仪规则,而是成王败寇了。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作为齐国人的孙子没有在自己的国家大展拳脚,反而跑到蛮夷之邦的吴国才能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春秋时代华夏贵族们对这样的兵法甚是不屑吧。但到了战国时代,一切都改变了。
马陵之战第二年,商鞅便率秦军伐魏,魏公子卬领军迎战。商鞅诱骗公子卬进行外交谈判,谈妥后在酒桌上伏甲士袭击公子卬,然后大败魏军,夺回了当年被吴起抢走的西河之地。商鞅这种最起码的外交规则都不讲,完全不守信用的行为,可以说是击穿了道德最底线。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战国时代国家间的斗争已经沦落到弱肉强食的丛林级别。
也许庞涓是最后一批贵族精神的守护者,信守战争应该是双方军队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锋,是勇气之争,而不是无耻的诡道阴谋。所以,对于孙膑的“诡计”,庞涓不齿也不服气。
遂成竖子之名!也许这句话就是春秋贵族精神的落日余晖。
这是我个人观点。
这一战向来因两位主人公庞涓和孙膑的个人恩怨而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往往被影视作品描绘成是善良的孙膑对阴险的庞涓的复仇之战,是正义的齐国战胜邪恶魏国的战争。但事实是齐国巧妙利用魏赵韩这三晋之间的矛盾,削弱了独霸一方的魏国,并在马陵一举击溃魏国的主力,可谓收获了渔翁之利。齐国打败魏国后,国势大盛,成为东方大国。
齐国在齐威王的治下国势蒸蒸日上,而魏国在吴起出走楚国后已经走上了下滑的轨道,一上一下,两个大国的碰撞在所难免,而整个大势的发展来看,齐国占据上风似乎在所难免。所以,魏国败并非庞涓一人之失,齐国胜也绝非孙膑一人之功,大局使然。
但往往带有传奇色彩的复仇故事最能吸引人们的眼光,特别当这些故事又是围魏救赵、减灶之计等成语的典故,真实的历史逻辑就变得黯淡无光了。也许,所谓英雄创造历史就是指这样的状况吧。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关系不错,但一毕业两个人就反目成仇,庞涓设计将孙膑的双足斩断,还差点要了他的命。原因无他,就因为孙膑才气太高,庞涓嫉妒了。这是相当狗血的一个剧情,活像二流畅销小说的情节,但它却赫然写在了我们的正史当中。
《资治通鉴》是这么写的:
初,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仕魏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之。至,则以法断其两足而黥之,欲使终身废弃。
《史记》记载孙膑是孙武的后人,都是齐国人。他的名字叫“膑”是因为在魏国被施以膑刑而双腿残疾,真实名字未知。但《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他受的刑是“断其两足而黥之”,也就是把双脚剁了之后脸上刺上标志着犯罪分子身份的刺青。斩断双足应该是叫“刖刑”,“膑刑”是指挖掉膝盖骨。那孙膑是否应该叫“孙刖”呢?至于孙膑是没有脚还是没有膝盖骨,就不继续探究了。
后世传言孙膑和庞涓一起向鬼谷子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先下山到魏国当上了将军。鬼谷子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史记》只记载他是苏秦和张仪的老师。但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纵横家,这么说来鬼谷子教的学问应该是纵横术才是。那他怎么又跑去教孙膑庞涓兵法了呢?关于鬼谷子的传说外史很多,但在正史中很难找到踪迹。我的猜测是,有人为了增加孙膑庞涓的故事的戏剧性,才会在故事中刻意加入了鬼谷子这样一个人物。不然,孙膑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才气,庞涓怎么会这么忌惮他呢?所谓名师出高徒,惊天之才必须有一个神一样的老师指导才符合逻辑,这样让故事读起来更有可信度。
庞涓去当将军的魏国当时是什么样的状况呢?当时的魏国君主是魏惠王。魏国在魏文侯的治理下成为中原的霸主,而魏国的霸业也从魏文侯、魏武侯一直延续到魏惠王。魏国的国势真可谓如日中天,就连后来一统天下的秦国,也被魏国夺走了西河之地而忍气吞声,不敢正面相争。作为魏国将军的庞涓可谓位高权重,但他想到孙膑的能力比自己高,产生嫉妒之心,就诱骗孙膑到魏国,然后设计陷害他,把他的双脚给砍掉了。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情节,似乎天下人才非庞涓就是孙膑,颇有三国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味道。但这从常理上思考是说不过去的,天下能人济济,庞涓干啥非要盯着自己同门师弟不放呢,除非之前他们之间有什么血海深仇。在魏国这样的超级强国任将军,庞涓面对的会是比孙膑危险得多的众多政敌,而孙膑也就是个应届毕业生。我们的社会现实告诉我们,要想位列高位除了才能,更重要的还有各种人脉、关系、情商等等不一而足,另外还有背景局势和机遇也很重要。孙膑这样的草根,庞涓究竟畏惧什么呢?另外,庞涓若果真是这样阴险狡诈、心狠手辣的人,为什么不直接杀掉孙膑一了百了,留这活口是为了天天看着考验自己的负罪感吗?
《资治通鉴》继续记载:
齐使者至魏,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者。齐使者窃载与之齐。田忌善而客待之,进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齐国使者到魏国访问,偷偷与作为刑徒的孙膑见面,然后将他救回了齐国。之后孙膑又由田忌引荐给了齐威王,齐威王尊其为老师。田忌赛马的典故正是孙膑逃到齐国后,寄居在田忌那里的时候发生的。那么问题来了,孙膑何德何能,齐国竟然冒着与强大的魏国发生外交争端的风险,要把魏国的囚犯给偷走。要知道当时齐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毫无顾忌的与魏国对抗。仅凭齐国的使者偷偷见了孙膑一面就惊为天人,自作主张让齐国冒这么大的外交风险?想想孙膑的简历。工作经验为零,还是一个残疾人,又有犯罪前科,又有竞业限制,他跳槽成功概率会有多高?
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不足为信,我虚构另一种情节,可能更符合逻辑。孙膑是齐国人,他为什么跑到魏国去谋职?因为孙膑是齐国派去的间谍。他通过与魏国大将军庞涓的同学关系,顺利打入到魏国政治核心,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要不是庞涓念同学之谊在朝中斡旋,孙膑早就命丧黄泉了。事发后齐国展开积极营救,最终成功将已成残疾的孙膑接到齐国,也许庞涓从中也帮了一些忙。孙膑因其功劳,受到齐威王重用。
不管如何,孙膑回到自己的国家任职,帮助齐威王打下两场针对魏国的关键战役,彻底终结了魏国的霸主地位,迫使魏惠王到齐国的徐州,尊齐威王为王,这就是著名的徐州相王,我们下一篇再讲。
先说一说这两场战役,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伐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作为三晋的赵魏韩这个同盟何以分裂?想当年魏文侯鼎盛时,赵国和韩国都是以魏国马首是瞻,为什么作为自家兄弟的三晋之间打起来了呢?这要说到魏惠王的登基。
公元前371年,“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这里的子罃便是魏惠王。魏国的内乱两年没有平息,赵国和韩国趁机“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赵国提议杀掉子罃,立公中缓,让魏国割让土地。而韩国则提议将魏国一分为二,以削弱魏国。不管是哪一个方法,这都将是对魏国的致命打击,将会使魏国降格为二流国家的水平。被曾经的小弟赵韩两国弄得快要灭国的魏惠王,是否体会到了当年智伯的感受呢?但搞笑的是,赵韩两国竟然达不成一致,纷纷就撤兵了。于是子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第二年,重整国力的魏惠王击败韩于马陵,击败赵于怀,充分显示了魏国的实力,但也意味着三晋的同盟关系也已彻底瓦解。之后赵国似乎积极勾结外部的力量以牵制魏国的势力。公元前356年,赵国燕、齐、宋会盟,引起魏国的警惕,于是就有了魏国围攻邯郸的战争。网上资料显示,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赵国攻打魏国的同盟国卫国,但《资治通鉴》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唯一的记载是公元前372年,也就是魏武侯去世一年前,“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可见那个时候魏的内政已经不稳了。
齐威王打算解赵国之围,就以孙膑为将,率军出征。但孙膑借口自己是刑余之人不肯为将,于是以田忌为将,让孙膑做了参谋,类似于军师。田忌打算带领军队直奔邯郸,但被孙膑劝止了,于是上演了经典的围魏救赵的故事。但事实上,齐军虽然攻击了魏国,但没有直捣魏都大梁,也未能阻止魏军攻占赵都邯郸。齐军是在魏军占领邯郸后,班师回朝的途中,在桂陵一带成功阻击了魏军,大败魏军,连大将庞涓都捕获了。但《资治通鉴》并没有记载庞涓被捕的事情。
这一战魏国的主力并没有被消灭,齐国的胜利也仅是局部的胜利,赵都邯郸仍然在魏国的手里。两年后魏国和赵国在漳水结盟,魏国才把邯郸还给赵国。给魏国致命一击的马陵之战要等到13年之后。
公元前341年,这次魏国开始攻打韩国,韩国紧急派人向齐国求救。对于是否帮助韩国,齐国国内意见出现分歧,朝中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成侯邹忌为代表,主张不要干涉他国的战争;另一派则以田忌为代表,认为魏国吞并韩国将会对齐国形成巨大的威胁,要尽快去救。孙膑则站在田忌一边,但主张出手晚一点,等到魏赵两国打得精疲力尽了,尽收渔翁之利。孙膑的策略很有现代地缘政治的色彩。
于是齐威王就承诺了韩使者,但却迟迟按兵不动。有了齐国的承诺,韩国便放弃了与魏国和解的想法,抵抗到底,屡败屡战。五战皆败之后韩国就濒于崩溃,救国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齐国身上了。直到此时,齐国才以田忌为将,以孙膑为师,起兵直奔魏国,重新套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于是庞涓放弃了对韩国的进攻回国。魏国以太子申为将军,重新组织大批军队,准备迎击齐国的军队。
此时,孙膑给田忌出了一计,便是著名的减灶之计。孙膑让田忌每日减去士兵吃饭的灶台数量一半,并向北部撤离。也就是第一天留下10万个灶台,第二天留下5万个灶台,第三天2万个,以此类推。庞涓查看敌军留下的灶台后大喜,认为齐军出现大量逃兵,减员严重。于是丢下步兵主力,带其轻锐一路追了过去。此时的孙膑早早在马陵道设下埋伏,等着庞涓自投罗网。这一段《资治通鉴》写得相当精彩。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于是令齐师 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到斫木下,见白书,以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魏师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大破魏师,虏太子申。”
这更像是一个电影场景,孙膑偏偏还要在树上写上“庞涓死此树下!”,洋溢着复仇的快感,让读者看着大呼过瘾。但真实的事件往往不会有这样的戏剧性。不管如何,经过此役,魏国一蹶不振,齐国则成为东方的霸主。
孙膑在自刎前为什么说出这么一句,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很多人解释说这说明庞涓到死也不服气。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场大战庞涓都完败于孙膑之手,而且最早他自己都承认才不如孙膑,何以还不服气呢?特别是庞涓作为有愧于孙膑的人,在临死前就不会对孙膑产生丝毫的负罪感和忏悔之心吗?怎么说也不应该说出“遂成竖子之名”这样的话呀。这明显是一句对孙膑极其轻蔑的骂人话。同为同门师兄弟,又是两国位高权重者,庞涓对孙膑的身份不可能会产生轻蔑之感,那只能是对孙膑的行为。那会是什么行为呢?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一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不错,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左传》的《曹刿论战》。这场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的战争跟上面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相比,实在是太小儿科了,简直是幼稚得可笑。但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注意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春秋时代的战争是礼仪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战争游戏,军队“成列而鼓”,按照规则办事。但到了战国时代,军队由贵族武士转变为农民步兵,战争不再讲究什么礼仪规则,而是成王败寇了。
孙子说:“兵者诡道也”。作为齐国人的孙子没有在自己的国家大展拳脚,反而跑到蛮夷之邦的吴国才能得到重用,也许是因为春秋时代华夏贵族们对这样的兵法甚是不屑吧。但到了战国时代,一切都改变了。
马陵之战第二年,商鞅便率秦军伐魏,魏公子卬领军迎战。商鞅诱骗公子卬进行外交谈判,谈妥后在酒桌上伏甲士袭击公子卬,然后大败魏军,夺回了当年被吴起抢走的西河之地。商鞅这种最起码的外交规则都不讲,完全不守信用的行为,可以说是击穿了道德最底线。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战国时代国家间的斗争已经沦落到弱肉强食的丛林级别。
也许庞涓是最后一批贵族精神的守护者,信守战争应该是双方军队堂堂正正的正面交锋,是勇气之争,而不是无耻的诡道阴谋。所以,对于孙膑的“诡计”,庞涓不齿也不服气。
遂成竖子之名!也许这句话就是春秋贵族精神的落日余晖。
这是我个人观点。
增兵减灶是哪一典故
增兵减灶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在孙膑增兵减灶的实例中,展示了孙膑高超的谋略艺术:通过减少做饭锅灶(10万~5万~3万)使庞涓相信齐兵胆小怯弱,士兵不断逃亡而舍弃步军追击齐军。当第三天晚上追至马陵时,孙膑又利用马陵道路狭窄、多险阻有利地形埋伏弓箭手,布下天罗地网。其中减灶是现象,它反映的是灶多说明吃饭的人也就多,灶少吃饭的人也就少的道理,从而使庞涓深信自己的判断,最终自投罗网。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 孙膑减灶斗庞涓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早年曾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国,暗中却在魏惠王面前诬告他私通齐国。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去,还在他脸上刺了字。
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逃回齐国,齐威王很佩服孙膑的才能,对他大加重用。
公元前354年,庞涓带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第二年,齐威王命田忌做主帅,孙膑做军师,率军救赵。
田忌打算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不同意,说:“我们应当避实击虚,攻其要害,如今我们不如率领大军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一定回师自救。既解除了赵国的危急,又可打击他们,岂不是很好吗?”
田忌听了,连声称好,就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
果然,庞涓丢下赵国,急速回军。走到桂陵,不料孙膑早已在这里设下埋伏。魏军指手不及,被齐军打得大败而逃。
庞涓在作战中,看到齐军战旗上有个斗大的“孙”字,不由得大吃一惊,说:“原来孙膑还活着,我中了他的计了!”
庞涓收拾好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了大梁。
过了十三年,魏惠王又派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不断地向齐国求救。
这一次,孙膑还是采用桂陵之战的老办法,不去直接救援韩国,却去攻打魏国。
庞涓率领魏军,日夜不停地往回赶,这时,齐军已攻入魏国境内,占领了不少地方。
这次,孙膑制定计策,下令齐军退兵。
庞涓见齐军退兵,就跟在后面,紧紧追赶。第一天,他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只见营地上到处都是煮饭用的灶。他叫人点了一点灶的数目,不觉吃惊地说:“想不到齐军竟有十万人吃饭,人数真不少呀!”
第二天,他又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再叫人一点,发现煮饭用的灶减少了一半。他高兴地说:“看来已有不少齐军逃跑了。”
到了第三天,庞涓发现齐军煮饭用的灶又大大减少了。他更加高兴了,对部下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他们进入我们国境才三天,已有一大半跑光了。”
庞涓命令抛下辎重,只带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击齐军。他哪里料到这正是孙膑用的减灶诱敌之计,引他追击。
孙膑预料他当天晚上可以赶到马陵。于是命令士兵把大树砍倒,堵塞道路,只留路旁一棵大树,削去树皮,在光光的树身上写了这样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又命军中弓箭手,埋伏两旁,就在那天晚上,庞涓果然赶到马陵。他走到那棵大树底下,见道路被树堵塞,就命人搬树。
他看到树身上好像有字,就命人取火来照。庞涓还没来得及把树上那几个大字看完,齐军已万弩齐发,庞涓身中数箭,自知兵败难逃,就拔剑自杀。庞涓临死时,还不服输,愤愤地说:“想不到叫孙膑这小子成了名!”
从此,孙膑的名气就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 [1]
战国中期,位于中原地区的魏国逐渐强大起来,不断对邻国用兵。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引兵攻赵,包围了赵都邯郸。赵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西来,矛头直指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闻讯立即回师自救,孙膑巧妙地在魏军南撤必经之地桂陵(今河南长垣)设伏,大败魏军,擒庞涓(后放回),史称“桂陵之战”,孙膑的这一战法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
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
在孙膑增兵减灶的实例中,展示了孙膑高超的谋略艺术:通过减少做饭锅灶(10万~5万~3万)使庞涓相信齐兵胆小怯弱,士兵不断逃亡而舍弃步军追击齐军。当第三天晚上追至马陵时,孙膑又利用马陵道路狭窄、多险阻有利地形埋伏弓箭手,布下天罗地网。其中减灶是现象,它反映的是灶多说明吃饭的人也就多,灶少吃饭的人也就少的道理,从而使庞涓深信自己的判断,最终自投罗网。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 孙膑减灶斗庞涓
孙膑是战国时齐国人,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他早年曾和庞涓一道学习兵法。
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将军,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妒忌孙膑的才能,就假意把他请到魏国,暗中却在魏惠王面前诬告他私通齐国。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孙膑的膝盖骨挖去,还在他脸上刺了字。
孙膑假装发疯,躲避了杀身大祸,后来,孙膑逃回齐国,齐威王很佩服孙膑的才能,对他大加重用。
公元前354年,庞涓带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
第二年,齐威王命田忌做主帅,孙膑做军师,率军救赵。
田忌打算率领救兵,直奔赵国,孙膑不同意,说:“我们应当避实击虚,攻其要害,如今我们不如率领大军直接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一定回师自救。既解除了赵国的危急,又可打击他们,岂不是很好吗?”
田忌听了,连声称好,就按照孙膑的计谋行事。
果然,庞涓丢下赵国,急速回军。走到桂陵,不料孙膑早已在这里设下埋伏。魏军指手不及,被齐军打得大败而逃。
庞涓在作战中,看到齐军战旗上有个斗大的“孙”字,不由得大吃一惊,说:“原来孙膑还活着,我中了他的计了!”
庞涓收拾好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回了大梁。
过了十三年,魏惠王又派庞涓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不断地向齐国求救。
这一次,孙膑还是采用桂陵之战的老办法,不去直接救援韩国,却去攻打魏国。
庞涓率领魏军,日夜不停地往回赶,这时,齐军已攻入魏国境内,占领了不少地方。
这次,孙膑制定计策,下令齐军退兵。
庞涓见齐军退兵,就跟在后面,紧紧追赶。第一天,他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只见营地上到处都是煮饭用的灶。他叫人点了一点灶的数目,不觉吃惊地说:“想不到齐军竟有十万人吃饭,人数真不少呀!”
第二天,他又追到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再叫人一点,发现煮饭用的灶减少了一半。他高兴地说:“看来已有不少齐军逃跑了。”
到了第三天,庞涓发现齐军煮饭用的灶又大大减少了。他更加高兴了,对部下说:“我早就知道齐军胆小怕死。他们进入我们国境才三天,已有一大半跑光了。”
庞涓命令抛下辎重,只带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追击齐军。他哪里料到这正是孙膑用的减灶诱敌之计,引他追击。
孙膑预料他当天晚上可以赶到马陵。于是命令士兵把大树砍倒,堵塞道路,只留路旁一棵大树,削去树皮,在光光的树身上写了这样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又命军中弓箭手,埋伏两旁,就在那天晚上,庞涓果然赶到马陵。他走到那棵大树底下,见道路被树堵塞,就命人搬树。
他看到树身上好像有字,就命人取火来照。庞涓还没来得及把树上那几个大字看完,齐军已万弩齐发,庞涓身中数箭,自知兵败难逃,就拔剑自杀。庞涓临死时,还不服输,愤愤地说:“想不到叫孙膑这小子成了名!”
从此,孙膑的名气就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 [1]
增兵减灶是出自著名战役典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围魏救赵—孙膑减灶斗庞涓。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众寡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方向撤退。马陵位于鄄邑北60华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令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做饭的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一见大喜,认为齐军撤退了3天,兵士就已逃亡过半,便亲率精锐之师兼程追赶。天黑时赶到马陵,命兵士点火把照路。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进退两难,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正遇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的战法为“减灶之计”。此战后,魏国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扩展资料:孙膑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于《孙膑兵法》。在战争观方面,孙膑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他强调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以强有力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够使国家安定、富强。但是他反对穷兵黩武,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战必然会灭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孙膑主张积极地做好战争的准备工作来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做到以战争抑制战争。他指出政治和经济条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强兵”必先“富国”,只有具备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作为后盾才能做到“事备而后动”。他又指出民心军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要做到“得众”、“取众”。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兵减灶
孙膑取胜的原因有哪些?我是说孙膑与增宾减灶
在孙膑增兵减灶的实例中,展示了孙膑高超的谋略艺术:通过减少做饭锅灶(10万~5万~3万)使庞涓相信齐兵胆小怯弱,士兵不断逃亡而舍弃步军追击齐军。当第三天晚上追至马陵时,孙膑又利用马陵道路狭窄、多险阻有利地形埋伏弓箭手,布下天罗地网。其中减灶是现象,它反映的是灶多说明吃饭的人也就多,灶少吃饭的人也就少的道理,从而使庞涓深信自己的判断,最终自投罗网。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4215.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4215.htm
因为利用了敌人的数灶心理`
他成功地使用心理战术!攻击敌人
他成功地使用心理战术!攻击敌人
这一仗的精髓就是示敌以弱,加精华啊
求减灶退敌的故事和意思
41 孙膑减灶
司马迁
本文写齐魏马陵之战。孙膑精通兵法,善于选择伏击的有利地形,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因势利导,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终于使劲敌庞涓上钩落网,兵败自刭。孙膑智胜庞涓而名扬天下。这故事叙述完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孙膑,齐国阿(现在山东阳谷东北)人,战国时的军事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忌恨孙才能高于自己,便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名为“膑”。后来,齐国使者把孙膑秘密载回。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使田忌将〕命田忌率兵。田忌,齐国的名将。而往,直走大梁〔大梁〕魏国国都。今河南开封。。魏将庞涓闻之,去〔去〕离开,撤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过而西〕越过本国边境,西行(进入魏境)。矣。孙子〔孙子〕即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三晋通常指韩、赵、魏,因为这三国是从原来的晋国分裂而成的,历史上叫作“三家分晋”。,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齐号为怯〕齐军被叫做胆小鬼。,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引导它。因,顺着。。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蹶,挫折,失败,这里的意思是“使……遭到失败”。,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军半至〕部队(只有)一半人到达。。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为十万灶〕建造够十万人吃饭的灶。为,作,建造。,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固〕本来。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亡〕逃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倍日并行〕两天的路并作一天走,指兼程前进。逐之。
孙子度其行〔度其行〕计算庞涓的行程。,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就削去大树的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字。斫,砍。书,写。之,代白色木。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弩〕古时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夹道而伏,期〔期〕约定。曰:“暮见火举〔火举〕点起火,即看见火光。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烛之〕照看树上的字。烛,照亮。。读其书〔书〕文字。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相失〕彼此失掉联系,形容溃不成军。。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刭(jǐng)〕用刀割脖子。,曰:“遂成竖子之名〔遂成竖子之名〕终于成就了这小子的功名。竖子,对人的鄙称,犹言“小子”。!”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太子申〕魏惠王的太子,名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司马迁
本文写齐魏马陵之战。孙膑精通兵法,善于选择伏击的有利地形,抓住魏军轻敌的弱点,因势利导,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终于使劲敌庞涓上钩落网,兵败自刭。孙膑智胜庞涓而名扬天下。这故事叙述完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孙膑,齐国阿(现在山东阳谷东北)人,战国时的军事家。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做了魏惠王的将军,忌恨孙才能高于自己,便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名为“膑”。后来,齐国使者把孙膑秘密载回。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使田忌将〕命田忌率兵。田忌,齐国的名将。而往,直走大梁〔大梁〕魏国国都。今河南开封。。魏将庞涓闻之,去〔去〕离开,撤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过而西〕越过本国边境,西行(进入魏境)。矣。孙子〔孙子〕即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三晋之兵〕这里专指魏军。三晋通常指韩、赵、魏,因为这三国是从原来的晋国分裂而成的,历史上叫作“三家分晋”。,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齐号为怯〕齐军被叫做胆小鬼。,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引导它。因,顺着。。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用急行军走百里去争取胜利,会使上将遭到失败(因与后续部队脱节)。蹶,挫折,失败,这里的意思是“使……遭到失败”。,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军半至〕部队(只有)一半人到达。。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为十万灶〕建造够十万人吃饭的灶。为,作,建造。,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固〕本来。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亡〕逃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倍日并行〕两天的路并作一天走,指兼程前进。逐之。
孙子度其行〔度其行〕计算庞涓的行程。,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就削去大树的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字。斫,砍。书,写。之,代白色木。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弩〕古时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夹道而伏,期〔期〕约定。曰:“暮见火举〔火举〕点起火,即看见火光。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烛之〕照看树上的字。烛,照亮。。读其书〔书〕文字。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相失〕彼此失掉联系,形容溃不成军。。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刭(jǐng)〕用刀割脖子。,曰:“遂成竖子之名〔遂成竖子之名〕终于成就了这小子的功名。竖子,对人的鄙称,犹言“小子”。!”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太子申〕魏惠王的太子,名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后十五年,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故知齐军怯,入我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精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木,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史籍和辞书中关于马陵之战的记载和战址认定刎,曰:“遂使竖子成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而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膑减灶的原文与翻译是什么
把原文和翻译都写出来,还有重点字词的意思,谢谢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求援。
齐国派田忌统兵前往,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得知此事,立即把军队从韩国撤回来,这时齐军已经越过国界,西行进入魏国的国境了。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素来强悍勇敢,轻视齐国,我们就造成齐军怯弱、不敢作战的假象。善于作战的人,要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兵书上讲:奔走百里而争利的,将使上将受挫折;奔走五十里而争利的,军队只有一半到达目的地。现在我军进入魏境,可用减灶之计,第一天建造供十万人做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供五万人做饭用的灶,第三天再减少为供三万人做饭用的灶。"庞涓追赶齐军三天,发现齐军锅灶天天在减少,不由得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国境才三天,逃亡的士兵就超过一半了。"于是丢下步兵,只带着他的轻锐部队兼程行军追赶齐军。
孙膑推算魏军的行程,应在这天傍晚时分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而且两旁地势险要,可以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在-棵大树的树干上削去外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了一行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齐军中善于射箭的一万个射手夹道埋伏,约定说:"晚上一看见举火,就一齐放箭。"这天晚上,庞涓果然来到那棵削去皮的大树下,看见树干上露出白木,上面有一行字,就拿来火把照着看。他还没读完这行字,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了控制。庞涓自知智谋用完了,军队溃败了,就拔剑自杀。临死时说道:"竟让孙膑这小子出了名!"齐军接着乘胜前进,完全打垮了魏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胜利而回。
孙膑因此名扬天下,他著的兵法在世上广为流传
齐国派田忌统兵前往,直奔魏国都城大梁。魏将庞涓得知此事,立即把军队从韩国撤回来,这时齐军已经越过国界,西行进入魏国的国境了。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素来强悍勇敢,轻视齐国,我们就造成齐军怯弱、不敢作战的假象。善于作战的人,要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兵书上讲:奔走百里而争利的,将使上将受挫折;奔走五十里而争利的,军队只有一半到达目的地。现在我军进入魏境,可用减灶之计,第一天建造供十万人做饭用的灶,第二天减少为供五万人做饭用的灶,第三天再减少为供三万人做饭用的灶。"庞涓追赶齐军三天,发现齐军锅灶天天在减少,不由得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国境才三天,逃亡的士兵就超过一半了。"于是丢下步兵,只带着他的轻锐部队兼程行军追赶齐军。
孙膑推算魏军的行程,应在这天傍晚时分到马陵。马陵这个地方道路狭窄,而且两旁地势险要,可以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在-棵大树的树干上削去外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了一行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命令齐军中善于射箭的一万个射手夹道埋伏,约定说:"晚上一看见举火,就一齐放箭。"这天晚上,庞涓果然来到那棵削去皮的大树下,看见树干上露出白木,上面有一行字,就拿来火把照着看。他还没读完这行字,齐军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失去了控制。庞涓自知智谋用完了,军队溃败了,就拔剑自杀。临死时说道:"竟让孙膑这小子出了名!"齐军接着乘胜前进,完全打垮了魏军,俘虏了魏国太子申,胜利而回。
孙膑因此名扬天下,他著的兵法在世上广为流传
本文标题: 孙膑减灶那部队怎么吃饭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851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