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为美,也就有了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有了恶。
美与善是人们极力追求的境界。中国上古文化指导人生的哲学思想是要求人们的言行达于至上至美的境界。这一点,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之中,可窥一斑。然而,美与善不可刻意追求,更不可拿它标榜。有了执着之念,就远了本体。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所以,有和无,在对立统一中产生。难和易相反相成。长短通过比较才能显形。高低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音乐和声音相互应和,前后相互跟随。这就是自然永恒之道。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是指各种事物相比较而存在,想依靠而生存。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相成的作用,相互对立之时又相互依赖和补充。所以在处理事情时要善于加以运用。
比如难易相成。做事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循序渐进,难事也就容易解决了。困难于易是成功的要决。对于困难的事,要学会用简单的思维去考虑,用简单的方式去处理。不仅难易相成,高低也是相倾。“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名高位显,难免有不虞之誉。爬得越高,摔的也会越重。天地万物,总是纠结在一起,不可断然分开,人事也是如此。谈“高”,不能没有“低”;谈“长”,不能没有“短”。这就是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依存,长与短通过彼此表现出来,高和低互相依附,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为美,也就有了丑;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有了恶。
美与善是人们极力追求的境界。中国上古文化指导人生的哲学思想是要求人们的言行达于至上至美的境界。这一点,从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之中,可窥一斑。然而,美与善不可刻意追求,更不可拿它标榜。有了执着之念,就远了本体。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所以,有和无,在对立统一中产生。难和易相反相成。长短通过比较才能显形。高低相倾而自然归于平等。音乐和声音相互应和,前后相互跟随。这就是自然永恒之道。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是指各种事物相比较而存在,想依靠而生存。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相成的作用,相互对立之时又相互依赖和补充。所以在处理事情时要善于加以运用。
比如难易相成。做事要从容易的地方下手,循序渐进,难事也就容易解决了。困难于易是成功的要决。对于困难的事,要学会用简单的思维去考虑,用简单的方式去处理。不仅难易相成,高低也是相倾。“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名高位显,难免有不虞之誉。爬得越高,摔的也会越重。天地万物,总是纠结在一起,不可断然分开,人事也是如此。谈“高”,不能没有“低”;谈“长”,不能没有“短”。这就是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依存,长与短通过彼此表现出来,高和低互相依附,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有无相生——解析《道德经》第二章
前记:前段时间,了解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世界基本的命题和假设,不能被省略,不能被删除,不能被违反。我问了问自己,我自认为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可是 我阅读和学习的内容是不是属于“第一性原理”呢? 接着,第二个问题随之产生:“ 到底需要阅读和学习什么,才能保证自己学习和运用的是“第一性原理”呢?” 于是,我决定用RIA学习法对中国传统智慧《道德经》做一次详细地理解和拆解,探索“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
这一段是《道德经》的第二章,是老子给整篇的核心思想中“有和无”之间的关系所做的说明,并提出了圣人的标准。
第一句,天下皆知,意思为“众所周知”,也就是说,这个观点,是大部分人认可的。这是一个什么观点呢? 如果把“美”称之为“美”,这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事情(斯恶已),因为当你确定了“美”的标准,就会自然地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划到了“不美”之列,而这种自以为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事情。
同理,“善”的评判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 主观意识上的“评判”、“结论”、“评价”,都不是应该有的态度 ,连世间天下人都追求的“真善美”都不能以主观标准去“区分”,何况其他的内容呢!
为什么呢? 接下来的六组四字排比,揭示了世间万物之间,表面上是矛盾的,相对的,但是矛盾之中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矛盾之间也是相互发展的流动关系。
有无相生 ,当你拥有持有某些实质和非实质的事物时,比如:金钱,物质,健康,时间,情感,情绪等,你终将使用它们,拥有的越多,对它们的安全感越足,越不在乎它们,最终会出现纵容自己放心使用,甚至挥霍,那么,当拥有的事物被挥霍一空之时,“无”就产生了。
所以,“无”是从“有”中而来,越“有”就越容易“无”;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某些事物即将“没有”,或者确实“没有”,这种“无”造成的“稀缺”感使得我们开始专注于这些事物,不再过度使用,或者不再使用,渐渐的这些事物,又从“无”变成了“有”。 这就是“有无相生”,任何事物,不会恒“有”亦不会恒“无”,而是在有无之间转换。
因此, 任何评判标准的划分都是暂时的,不合适的,任何结论的得出,都只代表当下,有时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下。
之后的五个排比: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就都是加重对前面“有无相生”的论证,当确定了“难”的标准,那一定就有了相对容易的事情,而难的事情你面对得久了,经常去突破它、挑战它、克服它,久而久之它也会变得容易,随之将会产生新的困难;长和短、也是相互比较才出现的,如果没有比较,如何界定长短呢?如果不去比较,哪里有长短之分呢?……
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什么定标准、作评判、下结论、作比较的现象呢?
1 、总是用高标准要求别人,甚至用道德、价值观去绑架他人
2、心中带着成见、偏见去看待一些人和事
3、急于下结论,并用心中已有的结论去对待事物
4、总是在比较,比工作,比生活,比爱情,比学习,比孩子,比婚姻……比较中失去了自己
这些做法和心态,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浮躁和戾气的主要原因吗?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这一段后面,老子提到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这里是一个代词,没有标准,没有名字,为什么呢?
《道德经》开篇就在讲“名不可名”,这一段一开头就在讲“不要定标准”,那么老子怎么会给“圣人”定标准呢,怎么会给“圣人”命名呢!所以这里的圣人就是一个大家可以意会的人,要达到这个人的程度,有两个原则:“处无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
前一句被很多人误解,以为“无为”就是“不作为”,其实不是, “为”应该作“违反”解释,“处无为之事”的意思就是“别去做违反普世规律和自然法则的事情”,“行不言之教”的意思就是“言传不如身教”。 孔子《论语·阳货篇》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是深有“不言之教”的体会。讲多了没有用,要用行动去打动对方,身教还看不懂,那就是对方的事了。
为什么说达到这两个原则的人就是圣人呢?因为世间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的: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话中,“万物作”的意思是说:万物生长、造作,“辞”是推辞,干涉,也有离弃的意思,这里少了一个主语,到底谁任由“万物生长、造作、发展”而不加“干涉”呢?《道德经》老子为了解释什么是“道”,所以这里的主语就是指“天地间的道”,这句话是指 天地之道任由万物生长发展但是不干涉,不离不弃,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替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养育他们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
这些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阐述之所以圣人要“处无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的原因,万物的生长、发展,“道”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从不居功,从不向万物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就是因为它的不居功、不自恃、不占有,所以它永远存在,所以它不朽,“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去”即为“不朽”。
总结一下:
1、看清楚世界的运行自然规律,顺应社会的普世法则和发展大趋势,不去违反,顺势而为
2、做好自己,无论在哪个领域: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社交沟通、 亲子育儿......不居功,不占有,不自恃,这也是天地自然之道。
3、所有的失衡其实来自于“比较”、“标准”、“评判”,调节自己的“评判心态”,内心才能得以平静。
这一段是《道德经》的第二章,是老子给整篇的核心思想中“有和无”之间的关系所做的说明,并提出了圣人的标准。
第一句,天下皆知,意思为“众所周知”,也就是说,这个观点,是大部分人认可的。这是一个什么观点呢? 如果把“美”称之为“美”,这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事情(斯恶已),因为当你确定了“美”的标准,就会自然地把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划到了“不美”之列,而这种自以为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很糟糕的事情。
同理,“善”的评判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 主观意识上的“评判”、“结论”、“评价”,都不是应该有的态度 ,连世间天下人都追求的“真善美”都不能以主观标准去“区分”,何况其他的内容呢!
为什么呢? 接下来的六组四字排比,揭示了世间万物之间,表面上是矛盾的,相对的,但是矛盾之中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矛盾之间也是相互发展的流动关系。
有无相生 ,当你拥有持有某些实质和非实质的事物时,比如:金钱,物质,健康,时间,情感,情绪等,你终将使用它们,拥有的越多,对它们的安全感越足,越不在乎它们,最终会出现纵容自己放心使用,甚至挥霍,那么,当拥有的事物被挥霍一空之时,“无”就产生了。
所以,“无”是从“有”中而来,越“有”就越容易“无”;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某些事物即将“没有”,或者确实“没有”,这种“无”造成的“稀缺”感使得我们开始专注于这些事物,不再过度使用,或者不再使用,渐渐的这些事物,又从“无”变成了“有”。 这就是“有无相生”,任何事物,不会恒“有”亦不会恒“无”,而是在有无之间转换。
因此, 任何评判标准的划分都是暂时的,不合适的,任何结论的得出,都只代表当下,有时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当下。
之后的五个排比: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就都是加重对前面“有无相生”的论证,当确定了“难”的标准,那一定就有了相对容易的事情,而难的事情你面对得久了,经常去突破它、挑战它、克服它,久而久之它也会变得容易,随之将会产生新的困难;长和短、也是相互比较才出现的,如果没有比较,如何界定长短呢?如果不去比较,哪里有长短之分呢?……
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什么定标准、作评判、下结论、作比较的现象呢?
1 、总是用高标准要求别人,甚至用道德、价值观去绑架他人
2、心中带着成见、偏见去看待一些人和事
3、急于下结论,并用心中已有的结论去对待事物
4、总是在比较,比工作,比生活,比爱情,比学习,比孩子,比婚姻……比较中失去了自己
这些做法和心态,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浮躁和戾气的主要原因吗?
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其实这一段后面,老子提到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这里是一个代词,没有标准,没有名字,为什么呢?
《道德经》开篇就在讲“名不可名”,这一段一开头就在讲“不要定标准”,那么老子怎么会给“圣人”定标准呢,怎么会给“圣人”命名呢!所以这里的圣人就是一个大家可以意会的人,要达到这个人的程度,有两个原则:“处无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
前一句被很多人误解,以为“无为”就是“不作为”,其实不是, “为”应该作“违反”解释,“处无为之事”的意思就是“别去做违反普世规律和自然法则的事情”,“行不言之教”的意思就是“言传不如身教”。 孔子《论语·阳货篇》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是深有“不言之教”的体会。讲多了没有用,要用行动去打动对方,身教还看不懂,那就是对方的事了。
为什么说达到这两个原则的人就是圣人呢?因为世间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的: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这句话中,“万物作”的意思是说:万物生长、造作,“辞”是推辞,干涉,也有离弃的意思,这里少了一个主语,到底谁任由“万物生长、造作、发展”而不加“干涉”呢?《道德经》老子为了解释什么是“道”,所以这里的主语就是指“天地间的道”,这句话是指 天地之道任由万物生长发展但是不干涉,不离不弃,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替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养育他们而不仗恃己力,成就万物而不自居其功。
这些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也是老子阐述之所以圣人要“处无为之事”和“行不言之教”的原因,万物的生长、发展,“道”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从不居功,从不向万物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就是因为它的不居功、不自恃、不占有,所以它永远存在,所以它不朽,“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去”即为“不朽”。
总结一下:
1、看清楚世界的运行自然规律,顺应社会的普世法则和发展大趋势,不去违反,顺势而为
2、做好自己,无论在哪个领域: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社交沟通、 亲子育儿......不居功,不占有,不自恃,这也是天地自然之道。
3、所有的失衡其实来自于“比较”、“标准”、“评判”,调节自己的“评判心态”,内心才能得以平静。
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二章
帛书《老子》第二章
【帛书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王弼版《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字译】
“已”字的甲骨文表示出生了的胎儿,胎儿出生后头朝上。造字本义是胎儿出生了。
“恶”字的造字本义是表示不如愿的,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
“斯”是“撕”的本字。造字本义是伐竹,将竹片破扯成编制土箕的细篾丝。《说文》中说:斯,析也。 “刑”字在《易 • 本命》中解释为“阴为刑也”即不好的事情。阴在易经中的表示符号是短横“- -”,所以长短应该代表阴阳。
“意”: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造字本义是心声,心念,心志。
“声”:甲骨文造字本义是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在《说文》中解释:“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所以在通行本中“音声相和”应该是不对的。
“和”,造字本义是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
【本章概论】
本章老子着重在讲“天下”人的认知局限。“知美”“为美”“知善”都是人屈从于某一阶段的共性及自我意识的主观行为,这些带有共性的普遍的意识行为之所以会导致“恶已”和“斯不善矣”的结果,是因为个人认知境界和维度的局限性。
关于什么是认知的局限性,老子列举了“有无之相,难易之相,长短之相,高下之相,意声之相,先后之相这六组相互变化关系,这些变化只变化在人的认知局限里,而在更大空间里,更长的时间里,这些变化也就没有变化了。于是顺势推出圣人的行为方式,尊道而行,即“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这样的行为方法就能超越认知的局限性。用“弗始”“弗恃”“弗居”将问题引向更深的层次:弗去。
本章强调人类所认知的事物永远是对立而统一的,这是对后面即将深入探讨的“道”对万物的作用和“德”的基本属性的高度概括,是人类高尚行为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是德行圆融之人所以要遵从“唯有随着事物必然发生的连续变化而继续变化,才能够减缓事物本身的衰退和没落”的理论依据。
本章强调“对立统一”现象既是“道”的基本属性之一,又是道发生作用在万物中产生的普遍现象,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原文解释】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好的,然后都要拥有和享受美好的事物。即(天下皆知美为美),那么不如愿的不满意的欲望也就生长出来了。即(恶已);天下人都知道要用自己所擅长的去超越别人,即(皆知善)这可不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即(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段话现代人的句读应该是受了通行本的影响而忽略了原文中“之”与“也”字在古文言文中的指示作用,我认为应该这样断句:“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这样上下文的意思也比较连贯,也能表达老子的思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所看到的有和无的本质是生发滋养;不变和变的本质是看结果;阴阳测算的结果是看有无伤害;判断做事的高下是看看行为有没有太过;内心的表达的与外在的信息结合的方式是相融合而致同;先后的呈现结果因时间的永恒而随去;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了解了这些道理后,所以德行完美的人(是以圣人),将遵循“道”的法则,模仿自然的原点在生发时状态,于无声无息中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行为方式来居处(居无为之事),依循道的行为模式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行不言之教),在已然运行的万事万物中不去人为地引领它们(万物作而弗始也),有所追求和作为,但不固执己见(为而不志也),即使有所到达也只是当作新的开始,而随着事物必然继续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功成而弗居也)。唯有随着事物必然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夫唯弗居),才能够减缓事物本身的衰退和没落(是以弗去)。
【帛书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王弼版《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字译】
“已”字的甲骨文表示出生了的胎儿,胎儿出生后头朝上。造字本义是胎儿出生了。
“恶”字的造字本义是表示不如愿的,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
“斯”是“撕”的本字。造字本义是伐竹,将竹片破扯成编制土箕的细篾丝。《说文》中说:斯,析也。 “刑”字在《易 • 本命》中解释为“阴为刑也”即不好的事情。阴在易经中的表示符号是短横“- -”,所以长短应该代表阴阳。
“意”: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造字本义是心声,心念,心志。
“声”:甲骨文造字本义是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在《说文》中解释:“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所以在通行本中“音声相和”应该是不对的。
“和”,造字本义是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
【本章概论】
本章老子着重在讲“天下”人的认知局限。“知美”“为美”“知善”都是人屈从于某一阶段的共性及自我意识的主观行为,这些带有共性的普遍的意识行为之所以会导致“恶已”和“斯不善矣”的结果,是因为个人认知境界和维度的局限性。
关于什么是认知的局限性,老子列举了“有无之相,难易之相,长短之相,高下之相,意声之相,先后之相这六组相互变化关系,这些变化只变化在人的认知局限里,而在更大空间里,更长的时间里,这些变化也就没有变化了。于是顺势推出圣人的行为方式,尊道而行,即“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这样的行为方法就能超越认知的局限性。用“弗始”“弗恃”“弗居”将问题引向更深的层次:弗去。
本章强调人类所认知的事物永远是对立而统一的,这是对后面即将深入探讨的“道”对万物的作用和“德”的基本属性的高度概括,是人类高尚行为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是德行圆融之人所以要遵从“唯有随着事物必然发生的连续变化而继续变化,才能够减缓事物本身的衰退和没落”的理论依据。
本章强调“对立统一”现象既是“道”的基本属性之一,又是道发生作用在万物中产生的普遍现象,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原文解释】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好的,然后都要拥有和享受美好的事物。即(天下皆知美为美),那么不如愿的不满意的欲望也就生长出来了。即(恶已);天下人都知道要用自己所擅长的去超越别人,即(皆知善)这可不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即(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段话现代人的句读应该是受了通行本的影响而忽略了原文中“之”与“也”字在古文言文中的指示作用,我认为应该这样断句:“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这样上下文的意思也比较连贯,也能表达老子的思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所看到的有和无的本质是生发滋养;不变和变的本质是看结果;阴阳测算的结果是看有无伤害;判断做事的高下是看看行为有没有太过;内心的表达的与外在的信息结合的方式是相融合而致同;先后的呈现结果因时间的永恒而随去;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了解了这些道理后,所以德行完美的人(是以圣人),将遵循“道”的法则,模仿自然的原点在生发时状态,于无声无息中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行为方式来居处(居无为之事),依循道的行为模式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行不言之教),在已然运行的万事万物中不去人为地引领它们(万物作而弗始也),有所追求和作为,但不固执己见(为而不志也),即使有所到达也只是当作新的开始,而随着事物必然继续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功成而弗居也)。唯有随着事物必然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夫唯弗居),才能够减缓事物本身的衰退和没落(是以弗去)。
本文标题: 帛书版《道德经》第二章为什么会被篡改成“有无相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707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