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讲第十四章章旨,本章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命名本章为“赞玄”,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命名本章为“道纪”。本...
道德经精讲第十四章
章旨
本章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命名本章为“赞玄”,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命名本章为“道纪”。本章主旨通过对道基本特征的描述,来如何知晓运用“道”的纲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捉的'道”。《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意思就是说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诘”是追问,究问,反问的意思,
致诘”就是究诘,追究。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夷、希还是微,这三者形象是无法追究的,所以是混沌一体的。
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 缴, 明亮、清晰。昧,阴暗、模糊。绳绳,连绵不绝。名,名状,描绘。复归于无物,和第十六章“复归其根”的意思相司。“复归”即回归。“无物”指我们的感官不能知觉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道”。意思是说,它上面不显得明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连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归于没有物体的状态。即无形无象,混沌不分的状态。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的样子。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状,叫它做“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追随它,看不见它的后面在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依据、根据。古之道,古来就存在的“道”。御,驾驭。有,指具体的事物。这里的古"不是名词“古代”的意思,而是形容词“古老的”。这里的“有”字,和第一章“有”“无”的“有”不同,那个“有”是称呼"道”的,这个“有”是称呼具体事物的。本句意思是能把握自古以来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把握亘古存在的道理,把它应用于处理现在的事情。就是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能够知晓道的端始,这便可说抓住了道的纲纪。
延伸
本章的“执古之道”,在帛书《老子》田、乙,本都作“执今之道”。一字之差,意思正好相反,怎么来理解?对此学术界颇有争议。有人说通行本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可见老子堆崇古代,不屑现今,有复古主义倾向。他以“古之道”凌驾于“今之有”,以古统今,是一种“拘泥古法,复古为用”的固执守旧。有人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正体现了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顺应自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出自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的评价:“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与时迁移,是说道家之术随着天下时势的变化而发生迁移。应物变化,是说道家之术应对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方法。立俗施事,是说道家之术根据现有的风俗习惯而制定措施。无所不宜,是说道家之术因为有“顺势变迁”的核心,所以无所不为。司马谈对于道家思想应该是是符合道家的基本特征的。
如果换成了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就是说把握住道在当下显现出来的样貌,用来驾驭当下的现实事情。我的看法是道是超越时空,亘古永在,所以就没有古、今之道之分。如果道分为古今,那么就有两个“道”,这实际上不符合老子的思想。所以古今一道,所以道没有过时不过时。所以我们通过学习《道德经》,领悟大道的玄妙,用亘古永在的道武装我们的头脑,用道的智慧驾驭当代面临的世事风云,这才是掌握大道的关键。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还强调“执道御有”,“执道御事”,道和有和事不是在一个层次的,我们以大道的智慧指导我们处理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事情。
总结:上一章讲宠辱若惊,贵身爱身,这就需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六章和第八章,老子分别以山谷和水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夷”“希”“微”来描述道体的三个基本特征: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混沌状态。它连绵不绝,不可名状:无穷无尽,无始无终,不可思议。这些都超越了人类一切感觉知觉的作用,是我们感官所无法认识的,所以要通过知晓道的端始,来把握道的纲纪。
本章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命名本章为“赞玄”,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命名本章为“道纪”。本章主旨通过对道基本特征的描述,来如何知晓运用“道”的纲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夷”“希”“微”这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捉的'道”。《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形曰微。"意思就是说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诘”是追问,究问,反问的意思,
致诘”就是究诘,追究。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夷、希还是微,这三者形象是无法追究的,所以是混沌一体的。
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 缴, 明亮、清晰。昧,阴暗、模糊。绳绳,连绵不绝。名,名状,描绘。复归于无物,和第十六章“复归其根”的意思相司。“复归”即回归。“无物”指我们的感官不能知觉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道”。意思是说,它上面不显得明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连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归于没有物体的状态。即无形无象,混沌不分的状态。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的样子。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状,叫它做“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追随它,看不见它的后面在哪。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依据、根据。古之道,古来就存在的“道”。御,驾驭。有,指具体的事物。这里的古"不是名词“古代”的意思,而是形容词“古老的”。这里的“有”字,和第一章“有”“无”的“有”不同,那个“有”是称呼"道”的,这个“有”是称呼具体事物的。本句意思是能把握自古以来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把握亘古存在的道理,把它应用于处理现在的事情。就是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能够知晓道的端始,这便可说抓住了道的纲纪。
延伸
本章的“执古之道”,在帛书《老子》田、乙,本都作“执今之道”。一字之差,意思正好相反,怎么来理解?对此学术界颇有争议。有人说通行本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可见老子堆崇古代,不屑现今,有复古主义倾向。他以“古之道”凌驾于“今之有”,以古统今,是一种“拘泥古法,复古为用”的固执守旧。有人说“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正体现了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顺应自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出自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对道家的评价:“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与时迁移,是说道家之术随着天下时势的变化而发生迁移。应物变化,是说道家之术应对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方法。立俗施事,是说道家之术根据现有的风俗习惯而制定措施。无所不宜,是说道家之术因为有“顺势变迁”的核心,所以无所不为。司马谈对于道家思想应该是是符合道家的基本特征的。
如果换成了 “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就是说把握住道在当下显现出来的样貌,用来驾驭当下的现实事情。我的看法是道是超越时空,亘古永在,所以就没有古、今之道之分。如果道分为古今,那么就有两个“道”,这实际上不符合老子的思想。所以古今一道,所以道没有过时不过时。所以我们通过学习《道德经》,领悟大道的玄妙,用亘古永在的道武装我们的头脑,用道的智慧驾驭当代面临的世事风云,这才是掌握大道的关键。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还强调“执道御有”,“执道御事”,道和有和事不是在一个层次的,我们以大道的智慧指导我们处理现实生活中复杂多变的事情。
总结:上一章讲宠辱若惊,贵身爱身,这就需要“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第六章和第八章,老子分别以山谷和水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夷”“希”“微”来描述道体的三个基本特征: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一种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混沌状态。它连绵不绝,不可名状:无穷无尽,无始无终,不可思议。这些都超越了人类一切感觉知觉的作用,是我们感官所无法认识的,所以要通过知晓道的端始,来把握道的纲纪。
《道德经》第十四章赏析
《道德经》的第十四章太奇妙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都是非常的深奥、神奇。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老子当时是怎么写出来这么博大精深的这一章文字。我们先来阅读一下本章原文。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章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进行解析。
一、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一层的意思是: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用现代人的科学观点来理解这一层的意思是非常好理解的,比如说科学上某些频段的声波和光波,电磁波,等等,用我们的肉眼那看不见它,用我们的耳朵听不到它,用我们的手也摸不到它,但是它确实存在着,我们可以用现代的科技仪器测到它,在老子的时代提出了这三个概念,确实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不起。
二、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一层用现代文说出来的意思就是: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这几句话我们不妨用现代宇宙论来理解它,就好像是老子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形象,老子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无从知道,至少一点他的形象确实很像现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的形象,我们不得不佩服老子的超前而深邃的思想。
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两句话用现代文说出来就是: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我们纵观道家的思想观点,许多都是从天道引申到人道,从这一点来说,这句话就好理解多了,那就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在这一章之中,我们看到了老子博大精深的智慧,那就是天道人道合一,古今合一,贯穿古今的思想。在这里,老子把我们的思想引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有形和无形的宇宙之中,让我们认识了道的无形和无限,反过来又可以运用在我们有形和有限的人世之中,以便让我们悟道、得道、行道。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章的内容,我们也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进行解析。
一、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这一层的意思是: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用现代人的科学观点来理解这一层的意思是非常好理解的,比如说科学上某些频段的声波和光波,电磁波,等等,用我们的肉眼那看不见它,用我们的耳朵听不到它,用我们的手也摸不到它,但是它确实存在着,我们可以用现代的科技仪器测到它,在老子的时代提出了这三个概念,确实就是非常不容易、了不起。
二、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一层用现代文说出来的意思就是: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这几句话我们不妨用现代宇宙论来理解它,就好像是老子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形象,老子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无从知道,至少一点他的形象确实很像现在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的形象,我们不得不佩服老子的超前而深邃的思想。
三、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两句话用现代文说出来就是: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我们纵观道家的思想观点,许多都是从天道引申到人道,从这一点来说,这句话就好理解多了,那就是:“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在这一章之中,我们看到了老子博大精深的智慧,那就是天道人道合一,古今合一,贯穿古今的思想。在这里,老子把我们的思想引向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有形和无形的宇宙之中,让我们认识了道的无形和无限,反过来又可以运用在我们有形和有限的人世之中,以便让我们悟道、得道、行道。
帛书版《道德经》揭秘第十四章 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去看却又看不到,叫做“微”;仔细去听却又听不到,叫做“希”;去抓却又抓不到,叫做“夷”。这三种现象无法追问,所以把它们统称为“一”。
这么玄幻,那么老子是怎么晓得的呢?有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叫做神应之,也就是用“神”来交流
我们现在知道,眼睛看到东西是通过光波传播信息,声音是通过声波来传递信息,触觉是直接作用于物体表面,都是需要某种媒介传递的。但是还有一种没法解释的信息传播方式,用“神”交流。比如之前第一章说过灵感问题,某种念头在无意识中就到涌入脑子里了。这种情况听起来很虚妄,但是却是实际存在的。
现代量子物理发现的“量子纠缠”现象,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超距作用。刚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弄得爱因斯坦有些怀疑人生了,因为这违背了相对论中关于信息传递速度的极限(光速),无法接受现实的爱因斯坦把量子纠缠斥之为“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但是不管你信不信,它就在这里。到现在物理界已经没有人怀疑了。
2021年6月16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先成功实现,两个量子纠缠光子被分发到相距超过1200公里的距离后,仍可继续保持其量子纠缠的状态。
2021年12月28日,英国和丹麦科学家称,他们首次利用被称作“量子纠缠”的物理现象,实现了信息在两个计算机芯片之间的“瞬间传输”,此举可能催生更安全的“量子网络”。这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期刊上。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人:粤若稽古圣
老子是怎么发现这种现象的,我也不知道,也没处问,但是确确实实就记录在2000多年前的书里面。这种暂时不能用传统认知来解释的现象,有的人完全排斥,认为是虚妄,也有人把它过度神秘化,用来装神弄鬼。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认识世界要抱着:虚心、求真的态度。
一者,其上不谬①,其下不惚②,寻寻呵③,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④。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⑤,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⑥。
①谬,这里参照传世版,通皦。边界
②惚,参照传世版,通昧。
③寻寻,参照传世版,通绳。上古通过结绳记事来记录信息,类似现在的二进制,如果不知道解码规则,是没法破译的。
④ 沕望,通惚恍。
⑤传世本作“执古之道”,逻辑上帛书版更符合逻辑,因为现在的现实,体现的现在的“道”,根据现在,再去追溯远古。
⑥纪,纲纪,源头
“一”这个东西(一常常用来作为道的代称),往上没有边界(无穷大),往下没有最小(无穷小却不会消失),连绵不绝,不可描述,返过来回到虚无,这称为没有具体形态的形状,没有实物的象,又叫做惚恍(若有若无)。跟着而见不到它后面,迎着它见不到它的前面。把握现在的规律,来驾驭现在的现实,以此来知道远古初始,这就叫做道的源头。
这一章只能读者自己去体会,有心的读者应该还记得跟第四章描述的情况有些象(湛呵,似或存),后面老子还是反复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也许听得多了,突然某天就明白了。
去看却又看不到,叫做“微”;仔细去听却又听不到,叫做“希”;去抓却又抓不到,叫做“夷”。这三种现象无法追问,所以把它们统称为“一”。
这么玄幻,那么老子是怎么晓得的呢?有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叫做神应之,也就是用“神”来交流
我们现在知道,眼睛看到东西是通过光波传播信息,声音是通过声波来传递信息,触觉是直接作用于物体表面,都是需要某种媒介传递的。但是还有一种没法解释的信息传播方式,用“神”交流。比如之前第一章说过灵感问题,某种念头在无意识中就到涌入脑子里了。这种情况听起来很虚妄,但是却是实际存在的。
现代量子物理发现的“量子纠缠”现象,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种超距作用。刚发现这种现象的时候,弄得爱因斯坦有些怀疑人生了,因为这违背了相对论中关于信息传递速度的极限(光速),无法接受现实的爱因斯坦把量子纠缠斥之为“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但是不管你信不信,它就在这里。到现在物理界已经没有人怀疑了。
2021年6月16日,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先成功实现,两个量子纠缠光子被分发到相距超过1200公里的距离后,仍可继续保持其量子纠缠的状态。
2021年12月28日,英国和丹麦科学家称,他们首次利用被称作“量子纠缠”的物理现象,实现了信息在两个计算机芯片之间的“瞬间传输”,此举可能催生更安全的“量子网络”。这项研究的论文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期刊上。
更多精彩请关注本人:粤若稽古圣
老子是怎么发现这种现象的,我也不知道,也没处问,但是确确实实就记录在2000多年前的书里面。这种暂时不能用传统认知来解释的现象,有的人完全排斥,认为是虚妄,也有人把它过度神秘化,用来装神弄鬼。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认识世界要抱着:虚心、求真的态度。
一者,其上不谬①,其下不惚②,寻寻呵③,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沕望④。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⑤,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⑥。
①谬,这里参照传世版,通皦。边界
②惚,参照传世版,通昧。
③寻寻,参照传世版,通绳。上古通过结绳记事来记录信息,类似现在的二进制,如果不知道解码规则,是没法破译的。
④ 沕望,通惚恍。
⑤传世本作“执古之道”,逻辑上帛书版更符合逻辑,因为现在的现实,体现的现在的“道”,根据现在,再去追溯远古。
⑥纪,纲纪,源头
“一”这个东西(一常常用来作为道的代称),往上没有边界(无穷大),往下没有最小(无穷小却不会消失),连绵不绝,不可描述,返过来回到虚无,这称为没有具体形态的形状,没有实物的象,又叫做惚恍(若有若无)。跟着而见不到它后面,迎着它见不到它的前面。把握现在的规律,来驾驭现在的现实,以此来知道远古初始,这就叫做道的源头。
这一章只能读者自己去体会,有心的读者应该还记得跟第四章描述的情况有些象(湛呵,似或存),后面老子还是反复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也许听得多了,突然某天就明白了。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十四章
《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它却看不见,所以把它叫作“夷”;听它却听不到,所以把它叫作“希”;摸它却摸不着,所以把它叫作“微”。这三者的来源,是无法刨根问底的,因为它们本来就混为一体。从上面看“道”,并不是洁白光明的;从下面看“道”,并不是黑暗昏昧的。“道”连续不断,难以给它起个名字,循环往复到虚无的状态。这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就叫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部;跟随它,看不见它的尾部。掌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道”,用以处理现在所碰到的各种问题。以此可以推知上古之始,这便是“道”的纲纪。
《道德经》所云之“道”,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它既是指世界的统一原理,又是世界的发展原理。老子所说的“道”,是超感知的。因为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根本没有物质内容,所以人们分不清它的上下,看不到它的前后,甚至无法给它起一个确切的名字。事实上,名字只是对事物的称谓,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而“道”本身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自然是无法约定俗成的。
《道德经》中所说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要将这精神性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客观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
这个有钱人是很懂得“道”的,而且善于运用“道”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很显然,他是以贷款给人来牟利的借贷关系,对贷方来说,首要的是了解借方的还贷能力。
这个有钱人虽然靠贷款牟利,但金融意识也是非常强的。他并不肯轻易许诺借钱于人,即使将急于借钱的年轻人带回家中,在正式办理借款手续前,他还是要进行“评估”和“审查”。当然,他毕竟不像现代金融机构那样有完整的调查机制,而是凭自己对“道”的认识,即掌握观察人的规律来辨别借贷对象。
这个有钱人辨别借贷对象,很善于抓住关键。一般来说,人都有伪装的本能,尤其在向别人借钱的这种重要的场合,一般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这个有钱人并不去盘问年轻人借钱的用途等问题,因为他估计对方早就编好了一套理由来回答自己。他觉得要了解人的真相,应该观察对方不知不觉中未曾理性地加以掩饰的习惯动作。比如这个年轻人在以手叠钱的熟练动作中,就暴露出了一个赌徒的真面目。
在人们有意识地掩饰自己时,习惯动作却往往会使人露出破绽。这个有钱人桌上堆放的钱,也许就是故意放着来考查借贷者的。这个嗜赌成性的年轻人看到钱,便习惯成自然地顺手叠了起来,赌徒的真相也就暴露无遗了。
掌握“道”,就是掌握规律,可以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然而,要真正掌握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要善于将前人成功的经验,作为今天处世为人的借鉴。这样便可以少走弯路、少吃亏。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它却看不见,所以把它叫作“夷”;听它却听不到,所以把它叫作“希”;摸它却摸不着,所以把它叫作“微”。这三者的来源,是无法刨根问底的,因为它们本来就混为一体。从上面看“道”,并不是洁白光明的;从下面看“道”,并不是黑暗昏昧的。“道”连续不断,难以给它起个名字,循环往复到虚无的状态。这是一种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就叫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部;跟随它,看不见它的尾部。掌握自古以来就存在的“道”,用以处理现在所碰到的各种问题。以此可以推知上古之始,这便是“道”的纲纪。
《道德经》所云之“道”,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它既是指世界的统一原理,又是世界的发展原理。老子所说的“道”,是超感知的。因为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根本没有物质内容,所以人们分不清它的上下,看不到它的前后,甚至无法给它起一个确切的名字。事实上,名字只是对事物的称谓,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而“道”本身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自然是无法约定俗成的。
《道德经》中所说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要将这精神性的东西——或者说是一种客观规律,运用于社会生活。
这个有钱人是很懂得“道”的,而且善于运用“道”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很显然,他是以贷款给人来牟利的借贷关系,对贷方来说,首要的是了解借方的还贷能力。
这个有钱人虽然靠贷款牟利,但金融意识也是非常强的。他并不肯轻易许诺借钱于人,即使将急于借钱的年轻人带回家中,在正式办理借款手续前,他还是要进行“评估”和“审查”。当然,他毕竟不像现代金融机构那样有完整的调查机制,而是凭自己对“道”的认识,即掌握观察人的规律来辨别借贷对象。
这个有钱人辨别借贷对象,很善于抓住关键。一般来说,人都有伪装的本能,尤其在向别人借钱的这种重要的场合,一般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这个有钱人并不去盘问年轻人借钱的用途等问题,因为他估计对方早就编好了一套理由来回答自己。他觉得要了解人的真相,应该观察对方不知不觉中未曾理性地加以掩饰的习惯动作。比如这个年轻人在以手叠钱的熟练动作中,就暴露出了一个赌徒的真面目。
在人们有意识地掩饰自己时,习惯动作却往往会使人露出破绽。这个有钱人桌上堆放的钱,也许就是故意放着来考查借贷者的。这个嗜赌成性的年轻人看到钱,便习惯成自然地顺手叠了起来,赌徒的真相也就暴露无遗了。
掌握“道”,就是掌握规律,可以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然而,要真正掌握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要善于将前人成功的经验,作为今天处世为人的借鉴。这样便可以少走弯路、少吃亏。
本文标题: 帛书版《道德经》第十四章,到底是“执今之道”,还是“执古之道”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691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