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的“上善似水”被传世版《道德经》篡改成什么样了

发布时间: 2023-03-24 09:00: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帛书道德经和道德经的区别帛书道德经和道德经的区别是:诵读效果不同。《老子》五千言,在书写过程当中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

帛书《老子》的“上善似水”被传世版《道德经》篡改成什么样了

帛书道德经和道德经的区别

帛书道德经和道德经的区别是:诵读效果不同。

《老子》五千言,在书写过程当中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的。“道”,如果没有淳德为基,则难以感格、体悟和进入其中。只有通过修养这个“德”,具备“五德”,也就是老子第一章中所阐释的“仁义礼智信”都齐备,五归化于一,才能够有资格达成这个“德”。

“德”丰满不缺以后,才能够品尝“道”的滋味,知道“道”是怎么运行的。因为“道”不可言,言语道断。这个境界已经没办法用语言来描述了,那么就要用“德”来去体会。让人们首先培养心灵的道德品格,获得道德能量,然后再来认识自然大道,认识天地的自然规律,这样就能够很轻松地把《易经》读通、读懂。

诵读经验总结:

从大量经验来看,诵读通行本《道德经》五千言和诵读帛书本《德道经》五千言,效果是有区别的。所以在篇序上,我花了很长时间校勘《德道经》,也把我的学生调动起来,进行了大量的史料考证以后,重新校订了一个版本,可能对大家会有点参考意义。

我们根据老子《德道经》的原意,进行版本恢复。当然,在恢复当中对很多关键内容也进行了校勘。比如说,“治水”章,在帛书《老子》的原著当中是“上善治水”,但是汉代以后就被篡改成了“上善若水”,自此人们基本上就读不懂《老子》了。

一个“若”、一个“治”,两者的含义是绝对不同的。“若”,着重于理性的朦胧,强调要“仿效”水的品格和精神。而自然界的水有清有浊,具有双重属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为灾为患,浊恶之水和灾患之水并不具备“上善”属性。老子说的是“治水”,那就是非常典型地表明,要用至美和至善的东西来“治”自己的生命之水。

让人误解多年的“上善若水”,究竟是什么意思?

被称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就是这样一本这么重要的名著,竟然被人们篡改。被篡改后的《道德经》还成为了通用版本,误导了人们很长一段时间。



通用版本的《道德经》是这么说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而实际上帛书上所写的原文应为:

“上善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乍一看,我们会发现也没什么出入,无非就是三个地方有所不同,但我们也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不同,其含义是相差很大的。



一是“上善若水”和“上善似水”,这里看起来其实意思差别并不大,“若”是好像的意思,“若”也是好像的意思,所以改版与原版在这里相差并不大。

二是“不争”和“有静”,虽然大意上都是在说水不争不抢的本性。但是我们要注意,水不是人,它是一种客观的事物,没有生命特征,所以自然也不会有争与不争,所以“静”比“不争”在这里会更加合适形容水的状态,更加地客观。



以上两点还不是出入最大的,下面我们要讨论的这个差别,才是完完全全颠倒了原文的意思,那就是“与善仁”和“予善天”。首先,我们要知道,老子对于“仁”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否认的态度的,他曾经说过“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老子是道教的代表人,他认同的是“天道”,而不是孔子所推崇的“仁义”。所以改版的“与善仁”,很明显就是和老子思想相反的,一看就不是老子的本意。



而帛书中的“予善天”,才是老子的思想推崇所在,因为只有天,也就是老子所支持的“天道”才能做到真正地予人。天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帮助他人,而不是像“仁义”一样,列出一堆对人们为人处世的规则,拘束人们的思想。因为每一个人的天性都有所不同,如果在没有认真地了解一个人,就胡乱地用所谓的“道德”去束缚他,是很容易酿成大祸的。



老子作为道家的鼻祖,提出了著名的“辩证法思想”,主张的是无为而治,不仅在古代就倍受人们,直至现在就一直被人们推崇学习。

德国人尤利斯·噶尔评价老子说:“也许是老子的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老子已不再是一个人,不再是一个名字了。老子,他是推动未来的能动力量,他比任何现代的,都更加具有现代意义,他比任何生命,都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而我们更要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些著作,尽量减少这种字眼错误的再次发生,以免对人们的学习造成误导。

老子的《道德经》被篡改了700处,原版是什么样的?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文化宝藏,比如《道德经》便是其中之一。



《道德经》又被人们称之为《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为春秋时期老子(李耳)著。《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因此被誉为万经之王,也被人们所追捧。



然而,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如今我们所见到的《道德经》却并非是原版,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改。而这个事实,因为一个墓的发现而为人们所知,它便是长沙马王堆大型汉墓。

1973年,考古人员在对长沙马王堆大型汉墓进行保护性挖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与传世《道德经》极为相似的帛书。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他们对所获得的帛书进行整理,并得到了一本较为完整的汉代《道德经》。



后来,有不少的历史学家对这本汉代《道德经》进行研究,发现在这里面竟然有700多个地方与如今的《道德经》有所不同,并因此而造成一百多个句子含义的改变。

在人们的印象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是《道德经》中非常经典的存在,人们对它的理解主要有三种:第一,道如果可以谈论,便不是永恒常在的道;第二,道可以言论,但是却不是人们世俗的道;第三,道可以言语,但是却并非是永恒不变的道。



对于这句话的真实含义,人们争论不休,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答案却在汉代《道德经》中揭示了,因为这句话的原话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也就是说,第三种解释是最为贴切的。

在我们所熟悉的《道德经》中的第十六章中有这样的记载:“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告诉人们,努力让心灵达到虚寂之境,尽力使生活清静笃定,如此一来,当万物一起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它们往复循环的道理。



其实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你需要用最平静的态度,才能够透过事情的表面看到真相。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在汉代的《道德经》中,有一个字被篡改了,并非是“守静笃”,而是“守情笃”。而这个一个字的改变,便让整句话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强调平静,到强调人的情感,是完全相反的东西。

由此不能看出,或许在岁月的发展中,我们所能够看到的东西,和它们最开始被创造出来的模样其实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有些时候是因为统治阶级根据自己所需对很多旧的文化典籍进行了修改,有些时候,则是因为典籍中的东西不适合当前的时代,有些时候,则是因为有人想要掩盖一些东西。

帛书版《道德经》揭秘 第八章 上善治水

“上善治(似)水①。水善利万物而有静②,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静,故无尤。”

①通行本中,是“上善若水”;帛书本中是“上善治水”,帛书整理小组认为“治,通似”。有朋友给笔者指出,这里应该是“治水”,笔者认为就算是治水,也是效法水的特性的意思,因为后面接着就是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这一特性,如果是治水的话,应该后面说一下治水之善是在何处,而且和自然作斗争并不是治水就行了,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比如历法,农时。所以笔者还是采用符合传统的说法,“上善似水”。

这里向热心提意见的朋友表示感谢。虽然笔者没有采用,但是朋友的解释也很有可取之处,也给了笔者很多启发,各自保留意见,读者朋友们可以自己判断。

②静,在通行本中做争。那么这里是通假,还是被改动了呢?查阅帛书版别的地方,做“争”字的,写法并不是用“静”字。所以笔者认为这里就是“静”。那么这个静字怎么理解呢?结合其它地方“归根曰静”,应该是这样理解,水的善在于利万物,但是有自己的原则。

完整的翻译:真正的至善就好像水一样。水的善在于滋润万物而有自己的原则。处于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水往低处流,人弃我取),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予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段要正确的理解,要先把句式弄清楚。很多人理解为“居,善地”——居住要住在好地方。这样勉强能解释得通,但是感觉象句废话一样,谁不想住好地方,但是什么是好地方呢?。其实这话的句式是“居“以”地“为善的意思。居住以住在地上为好,这好像也是一句废话,不住地上,难道居住到天上去啊?我们要弄清楚”地”的隐含意思,“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幼学琼林·卷一·天文》),古人认为,轻清的无形物质为天,重浊而有形的物质凝结成地。所以居善地的意思是:居住要以形态稳定的地方为好。比如住在一个半山腰,前面是悬崖,或者后面是高山,或者住在河岸边,或者住在水上,这些都不是稳固的地方,容易发生自然灾害。所以不适合居住。

“心善渊”,心以象深渊一样为贵。之前说过,作为领导者不能心无城府,内心的想法都让人看透,这样很容易被人欺骗和蒙蔽,心要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

“予善信”,给予(奖励)以守信为贵,有些管理者喜欢随口许愿,当下属达到目标以后,却又反悔,如果经常这样,下属也不会再信任他,做事也就糊弄他,甚至暗地反对他。如果每次都能兑现承诺,那么下属会很信任他拥戴他,自然会积极的为他建功立业,商鞅的“徙木赏金”就是很好的例子。

“政善治”,为政以把事物安排的井井有条为贵,民众该怎么做都有据可依,而不是总是突发奇想。

“事善能”,做事以有能力为贵,这里的能是指有执行力,目标确定了,执行的时候碰到问题,总能想到办法妥善解决。

“动善时”,有大的举措以知时为贵。知时知机,是古代士人的基本素养,士农工商,士人之所以排在最前面,不是因为他们会寻章摘句辞藻华丽,而是他们知“道”,能把治下的老百姓管好。那么怎样才能知时知机呢,这是有一套决策的方法的。这个以后会慢慢讲。

“夫唯不静,故无尤。”(上面这六种方法静,虽然有可取之处)但不是做事的根本原则,所以并不突出。

这一段之前笔者把静当做争来解释,后来网友“浸淫之辞”指出不合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上面的这六善,因为不静,所以是老子否定的”。在这里特别鸣谢。

考虑再三,笔者也发现自己自相矛盾了,因为前一个“静”作静来解释,这里又作争,是说不过去的。但是稍有区别的是,笔者认为老子对这“六善”,并不是否定的态度,只是觉得没有抓到最根本的本质。

《道德经》不会告诉我们什么具体事情该怎么做,好像很务虚,但是它告诉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看问题的基本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原则就自然而然的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突然做事就有条理了,看问题也一下就看得透彻了,碰到困难总能找到解决办法了,也不容易被人蒙蔽了,这就是《道德经》的厉害之处。

痛心!《道德经》被后世篡改700多处,160多句发生重大变化!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50多部失传两千多年的帛书,其中有两张分别抄有《德》和《道》,与传世的《道德经》极其相似,学者们根据这两部帛书成书年代的先后,将它们分别称为帛书《老子》的甲本和乙本,统称为帛书《老子》。

经研究发现,帛书《老子》的下葬时间距今2170多年,比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河上公版本的《道德经》约早50年,而且帛书《老子》的成书时间都比下葬时间更早,大致估算,应比《道德经》至少早100年。

在这之前,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河上公本,一为王弼本。河上公本为道教所尊崇。据道教传说,汉文帝时有老人隐居河滨,世人号为河上公,精通《道德经》,汉文帝曾前往请教,河上公授以《老子章句》二卷。该书分《道经》、《德经》两篇。这样说来,河上公本就和出土的帛书二卷对上了,也就是说,这部经本不叫《道德经》,而是《德》和《道》两卷;而王弼本是三国时期的王弼注解的版本,也就是所谓的通行本,流传最广,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就是这个版本。   

用帛书《老子》与通行本《道德经》对照,发现后者对前者的篡改多达700多处,导致原文350多句中有160多句发生了重大改变。

如果说这两个版本孰真孰假不好辨别,那么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的战国竹简则是为帛书本被篡改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只可惜这个版本损毁太严重,现已无使用价值。

《老子》篡改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为了避讳汉代几位皇帝的名字。

在通行本的《道德经》中,为避讳刘邦、刘恒、刘启、刘勶和刘弗这五个皇帝的名讳,将全文中的“邦全部”改成了“国”、“恒”全部”改成了“常”、“启”全部”改成了“开”、“勶”全部”改成了“彻”、“弗”全部”改成了“不” 。

例如《道德经》最知名的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老子》的原文则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常’和‘恒’虽意思接近,但还是‘恒’字理解起来意思更加明确。

帛书《老子》中的“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弗敢弗为而已,则无治矣”,意思是要一直让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如果让他们只是不敢去做而不做,那就完了; 而今本的《道德经》则改成了“常使民 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意思全变了。

今本的《道德经》中,所有的‘弗’都改成了‘不’ 。这使得‘弗’和‘不’变得无法区分,而这两个字的意思是有区别的。‘弗’和今天所理解的‘不’很象,如‘弗为’指不去做;但《道德经》中的‘不’ ,一般是指不讲什么,比如”上德不得“,”天地不仁“ 等等。

如果说为了避讳,勉强也能理解。但最可气的是帛书本的这句:“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被篡改成了“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直接把‘今’改成了‘古’ ,使意思完全相反了。 不用想,这一定是那帮腐儒干的! 儒家推崇古礼,提倡古道,效仿先人,而这正是老子所极力反对的。《庄子》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道时,老子说 “子t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意思是你所说的那一套,都是已经死了好久的人说的。那些东西就像古人用鞋踩出来的脚印,你能拿着脚印当鞋用吗?所以不要死抱着那些东西不放。而儒生们为了推广自己的那套思想竟然有意篡改老子的话,实在是太可恶了!

通行本中的“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在帛书本是:“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不知知这个很难理解,不知不知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认识不到自己的无知,还自以为是,这人就有问题了。知道自己有问题,就说明这个人没问题。

“爱民栝国,能毋以知乎?”被改为“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被改为“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五色使人目明” 竟然被改成了 “五色令人目盲”

本来很好懂的句子被改成这样,这是非要把人搞糊涂的节奏啊,不知篡改者是何居心?

还有,”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后面竟凭空的多了一句:”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我说之前解读起来怎么这么别扭!

被篡改的内容还有很多,甚至很多都已经被我们用的朗朗上口了。比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原文则是:“水善利万物而有静“。静,这里应该是默默无闻的意思,虽然也含有不争之意,但这个‘静’字所含的意思更多。

还有“大器晚成” ,这个成语被误用了2000多年,其实老子说的是:“大器免成”。 ”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显示这个‘免’不是错别字,从语境中看,也应该是‘免’而不应是‘晚’ 。‘大器晚成’没什么内涵可言,而‘大器免成’ 则让人回味无穷。

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智慧中最杰出的代表,不想竟被后世篡改的如此严重,实在让人痛心。
本文标题: 帛书《老子》的“上善似水”被传世版《道德经》篡改成什么样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9572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刷过马桶的牙刷,还能给男朋友刷牙吗为什么洗澡水砸不死蚊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