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氏大全百家姓分别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
中国百家姓氏大全
百家姓分别为: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钟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麴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厉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薄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阴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舄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郏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殴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後 荆 红
游 竺 权 逯 盖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仉 督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跋 夹谷
宰父 谷梁 晋 楚 闫 法 汝 鄢 涂 钦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归 海 羊舌 微生 岳 帅 缑 亢 况 后 有 琴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商 牟 佘 佴 伯 赏 南宫 墨 哈 谯 笪 年 爱 阳 佟
第五 言 福
拓展资料: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对后世影响:
启蒙教育: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文集,全文568个字,通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关于《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的区别,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姓氏文献:
姓氏的延续,可以使人们从基 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中国有着寻根问祖的传统,认为这样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同时也是传承祖德、光宗耀祖,认为每个人与祖先都是血脉相连的,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自己身上。因为有着这种传统,通过《百家姓》这篇启蒙文学对姓氏传承、使人们对姓氏的认识。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家姓
中国百家姓氏如下:
朝代:北宋
作者:佚名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皮卞齐康。
伍余元卜,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项祝董梁。
杜阮蓝闵,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昝管卢莫。
经房裘缪,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甄曲家封。
芮羿储靳,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蒲邰从鄂。
索咸籍赖,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冉宰郦雍。
郤璩桑桂,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柴瞿阎充。
慕连茹习,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戈廖庾终。
暨居衡步,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广禄阙东。
欧殳沃利,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盖益桓公。
万俟司马,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司徒司空。
丌官司寇,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壤驷公良。
拓跋夹谷,宰父谷梁。
晋楚闫法,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况郈有琴。
梁丘左丘,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作品定位赏析: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中国的百家姓并不只有100个姓氏,根据北宋的《百家姓》收集的有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而在《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人口最多最常用的姓氏有300个,下面这100个姓氏可以说使用人却最多了:
李 王 张 刘 陈 杨 赵 黄 周 吴 徐 孙 胡 朱 高 林 何 郭 马 罗 梁 宋 郑 谢 韩 唐 冯 于 董 萧 程 曹 袁 邓 许 傅 沈 曾 彭 吕 苏 卢 蒋 蔡 贾 丁 魏 薛 叶 阎 余 潘 杜 戴 夏 钟 汪 田 任 姜 范 方 石 姚 谭 廖 邹 熊 金 陆 郝 孔 白 崔 康 毛 邱 秦 江 史 顾 侯 邵孟 龙 万 段 漕 钱 汤 尹 黎 易 常 武 乔 贺 赖 龚 文 。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每个省市的姓氏分布也不一样,比如说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姓王的人数最多,在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姓李的人最多。青海、宁夏姓马的人多,姓张的人在上海是最多的。
姓氏的分布是由于中国人是从北往南迁徙而形成的,姓氏的形成原因就复杂得多了,比如黄帝的姬姓来源于其氏族居住区内的姬水,炎帝的姜姓来源于姜水,而李姓的由来还有几种说法,有的人说是源于嬴姓和姚姓,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也有人说出自道家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不管姓氏是如何的变迁,现在也只是作为一个个人符号而已。
(复制zht-pi)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麴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历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溥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阳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却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僪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逮 盍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谁知道赵姓的历史和名人,赵姓的来源,赵姓人口总数,赵姓族谱?
赵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国分布较广的姓氏。赵姓的血缘祖先是少皋金天氏,血缘始祖是伯益。赵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
另有学者认为:赵姓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孙叔带因受排挤,率领部分宗族投奔晋国,而没有迁往晋国的赵氏宗族仍居住在赵城。从此,赵姓不但在晋国扎下根来,而且逐渐昌盛壮大,“三家分晋”后所建立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被秦灭亡后,赵姓出现了两大分支—天水赵氏和涿郡赵氏。赵国末代郡王赵嘉被秦始皇迁往西戎,赵姓一部分随之迁往甘肃,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赵氏;赵悼襄王之子赵迁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其后裔在汉时又自房陵迁居到涿郡蠡(li立)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赵姓另一支派———涿郡赵氏。此后赵氏又不断向外扩展,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明时《百家姓》的统计中赵姓排在了第15位。到了宋代,赵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2006年前,赵姓全国总人口有2000多万人。按人口比例,赵姓为中国的第七大姓。2007年,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公布:全国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4.29%,按人口比例,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大姓。
赵姓名人不胜枚举,春秋时有晋国的赵勇,战国时有名将赵奢、平原群赵胜、秦宰相赵高。西汉有赵婴棋,关内侯赵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营平候赵充国,年逾七十犹驰马破敌。三国时有名将赵云。唐代,苗族人国珍任工部尚书,也姓赵。宋代赵氏立国历经320年,为帝王者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还有名宰相赵普,西夏国君李元昊出自党项羌族,也被宋太祖赐姓为赵。元代有著名书画家赵孟俯等。明代有吏部尚书赵南星,清代有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等。近代以来,赵姓名人更多,如作家赵树理、诗人赵朴初、艺术家赵丹等,都为世人所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有12位赵姓当代将军。他们分别是赵可铭上将,(-——),湖北省武汉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6月20晋升为上将军衔。赵南起上将,(-——),朝鲜族。吉林省吉林(今永吉)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赵坤中将(1929-——),江苏省丰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昭中将(1923-2004),原名赵明发,笔名赵松,河北省安国县(现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2004年1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赵先顺中将(1924-2002),河南省永城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赵兴元中将(1925-——),山东省济南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国臣中将 (1935-1994),辽宁省绥中县人。1993年晋升中将军衔。1994年9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59岁。赵炳耀中将 (),山东省莱阳县人。1990年晋升中将军衔。1993年1月退役。2001年7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赵文泷少将(1942-2004),河北省易县人。199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4年1月7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62岁。赵本胜少将 (1942-2004),安徽省舒城县人。199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4年1月16日逝世,终年62岁。赵宗焕少将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2月22日,因病在哈尔滨逝世,终年71岁。赵织雯少将(1935-——),女,上海市人。1990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三.赵姓对世界的影响
清康熙初年,广东开平县单水口有一座龙岗古庙,供奉有刘、关、张、赵四姓祖先﹝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的神像,并成立了龙岗亲义会组织。清光绪年间,侨居美国的四姓宗亲重建了龙岗古庙。清宣统二年(1910)又修建了旧金山龙岗公署大楼.此后,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秘鲁等国家和地区均成立了龙岗亲义公署。1960年,台湾和香港在港筹备成立世界龙岗亲义会。1963年, 世界龙岗亲义会正式成立。此后,泰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欧洲均建立了龙岗亲义总会。赵姓宗亲在世界龙岗亲义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香港赵族宗亲总会编辑出版了《赵族会讯》,并成立了旅港潮阳仙门城乡赵氏保堂宗亲会有限公司,负责对外开展交流活动。可见我们赵姓宗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
赵本山,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
赵丽蓉,著名艺术家。
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名将、辽宁朝阳人。
赵文卓,著名武打影星。
赵薇,著名影星。
赵公明,也就是财神。
赵政,也就是嬴政,灭六国的秦帝国皇帝秦始皇。赢赵为一个祖先,所以赵即为赢,赢即为赵,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多次称秦始皇为赵政。
http://baike.baidu.com/view/35152.htm
等等。
从古至今世界上是否有姓“敬”的名人?
如有,他是谁?叫什么名字?曾经在何地担任何职位?一、黄帝之孙敬康,其后以名为氏。见《姓苑》。
二、春秋陈厉公之子谥号敬仲,其后以号为氏。尚扬父亲家族当源于后者。陈厉公之子,名完,逃奔姜姓齐国,被认命为工正。工正即中古的将作大臣,相当于现代建筑部部长。其后有两支显姓:一支姓田,为田姓齐国的王族;一支姓敬,时在公元前七世纪。西汉刘向《说苑·佚文》:“齐王起九重之台,敬君工画,贪赐画台,去家日久,思忆其妻,遂画其像,向之而笑。旁人瞻见之,以白王。王召问之,谓敬君曰‘国中献女无好者,以钱百万请妻,可乎?不者,杀汝。'敬君伧惶听许。”这里的齐王应是姜姓齐王,而敬君应是工正敬仲的后人。历代工正(将作大臣)多擅画,如阎立本父子曾分别任隋唐两朝的将作大臣。尚扬与敬君是否有缘,至此尚有疑点。而尚扬相信他与敬君有缘是无疑的。(尚扬是当代中国画家,为敬姓之后,居北京)
敬氏祖先为春秋时陈国公子完(即敬仲),陈国为周武王求虞舜之后裔而封的。所以都可以说是虞舜之后。敬仲早年逃亡对齐国,子孙有姓田的,姓敬的,姓陈的,田姓之中又分出姓法的,所以文,敬,陈,田,法都是起源于陈国而同以虞舜为祖先。
敬重完厉公之子,陈宣公21年,即齐桓公14年奔[姜]齐,其子孙有的以其谥为姓,即姓敬。(详见敬重完世系)庄公灵,桓公三子。
敬姓也,《姓苑》:“黄帝孙敬康之后”,又《风俗通》:‘陈敬仲之后’,按汉有扬州刺史敬歆。”
《舜裔姓说》:“敬氏,敬仲之后,陈姓族。”
《宋史列传第七十二》:“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少与张昪、高若讷从颍昌史炤学,炤母异之,曰:“贵人也。”待之甚厚。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
唐后大朝乃宋,宋承唐业,亦承唐讳。北宋大臣文彦博,先祖本姓敬,因避石敬璜讳,其祖父改姓文。至后汉,复姓敬。但到了北宋,又因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讳,其祖父又不得不改姓文,敬字虽好,奈何“敬讳”难违呀!
汉代有位杨州刺史姓敬,叫敬歆。
上述敬姓,不止一个来源,根据族谱,石羊为陈敬之后。有关史实中显示敬仲为一关键性人物。为文,敬,法,田,及部份陈姓者的始祖。《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一文中有详细叙述。(注四,注五)图一部份资料根据该文而来。敬仲之后,姓敬的与姓陈的都远不如姓田的多,陈姓的主流大概还是陈国宗族后裔。我所见到族谱资料只提到「敬同犹居齐国」「敬教始迁平阳」。按平阳即现在山西汾阳县,离文彦博的家乡介休县只约100公里(注六)。族谱上提到「燕公避后石敬瑭讳改姓文」字样,《宋史》文彦博「...... 其先本敬氏,以避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 」,查石敬瑭称帝于公元936年,文彦博出生为1006年,由敬姓改为文姓,离文彦博出生只70年,故可推知燕公大约文彦博的祖父或曾祖父。那时山西正是石的统治区内,故不得不避讳。若不在石的治区内,便不必改的。(见注六)《宋史》载彦博寿九十一,有八子,皆要职,二子出仕江西,族谱经十一代至石羊始迁祖宁福公。
敬(jing)
(1)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春秋时陈厉公的儿子仲,谥号为敬,史称敬仲,其后人以敬为氏。
(2)改姓,清代四川人苟华南,高宗令他改姓敬氏。郡望: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一带)。“任颍川丞,清同柳郭讨武氏乱,名并袁张” 上联说隋代蒲坂人敬肃,字弘俭,开皇初年任安陵令,后历任秦州、卫州司马,炀帝时官颍川郡丞。为人正派耿直,为官清廉能干,晚年离职时,家无余财。当时大臣薛道衡说他“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更甚)”;大臣苏威说:“守、令以清廉出名的,第一是柳俭(弘化太守),其次是郭绚(涿郡丞)、敬肃。”下联说唐代绛州太平人敬晖,字仲晔,年轻时举明经,圣历初年官卫州刺史、中台右丞。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日韦)、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新唐书•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适齐,谥曰葆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官家焉。裔孙韶,汉末为扬州刺史,生昌,封猗氏侯。昌生归。 敬氏宰相一人。晖。”
革李唐之命,武则天是主要实践者,恢复李唐王室,首推狄仁杰,还有一位主要参与者是临汾人敬晖(?—— 706)。敬晖,字仲晔。长安三年( 703)任中台右丞,即右宰相,极力扼止武三思及张易之兄弟的胡作非为。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与敬晖、桓彦范等联合,逼武则天退位,拥立中宗。中宗复位后,敬晖以大功进爵齐国公,享受免死罪10次的优待。
《旧唐书 本纪第十一 代宗》:“秋七月己卯朔。辛巳,观军容使鱼朝恩封冯翊郡开国公,宦官程元振为镇军大将军、保定郡开国公。乙酉,襄州剌史裴�长流费州,赐死于蓝田驿。庚寅,诏不许匦使阅投匦人文状,赐道州司马敬羽自尽。来瑱自襄州来朝。郭子仪自河中来朝。”“甲子,以兵部侍郎张仲光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使,大理卿敬括为同州刺史、长春宫等使。”
《梦溪笔谈》:“如今姓敬者,或更姓文,或更姓苟。以文考之,皆非也。敬本从苟、音亟。从攴,今乃谓之苟与文,五音安在哉?以为无义,不待远求而知也。然既谓之寓,则苟以为字,皆寓也,凡视听思虑所及,无不可寓者。若以此为妄,则凡祸福、吉凶、死生、变生、孰为非妄者?能齐乎此,然后可与论先知之神矣。”
宋朝时有一支姓敬的人改为文氏。依《宋史·文彦博传》记载,文彦博的祖先是敬氏,因避晋高祖石敬塘名讳而改为文氏。由此看来,望族居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
文姓出自敬姓避讳改姓。出自敬姓避讳改姓。五代后晋时,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敬”姓改为“文”姓。如宋代文彦博、文天祥,其祖先(在唐五代时)皆为敬姓。
避讳改姓的,宋代名臣文彦博,其祖先本姓敬,为了避后晋高祖石敬塘讳,才改姓文;姓敬的人又有改姓苟的。后晋谨十一年而亡,有些敬姓的后代恢复了旧姓,有些则不恢复。
卢纶,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旧唐书·卢简辞传》说卢简辞(卢纶之子)原籍范阳,后来徙家于蒲,未可信。赵遴《因话录》卷三记其侄赵橹著《乡籍》一书,大夸河中人物之盛,以赵家为最著,说卢纶为赵家的女婿,卢纶的妻子为赵橹的姑姑,谈到外家敬氏,说“先世亦出自河中”。据此可知,卢纶祖上也居河中,不会为范阳人。而很可能因为范阳卢家为名族,便妄指范阳为卢纶祖籍。
迁徙分布
(缺)敬姓出自黄帝孙敬康之后,据《姓苑》载:“黄帝孙敬康之后。”又《风俗通义》云:“春秋时齐国有敬君。陈厉公之子仲,谥为敬,其支孙以谥号为氏。”按,汉有扬州刺史敬韵,南北朝时北周有敬珍。北宋有个大臣,叫文彦博,祖上本来姓敬,他的曾祖父在后晋做官,后晋高祖是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瑭,“敬”字犯了讳。当时有规定“为了避讳,敬字得拆开,一分为二。凡是姓敬的,要么改姓文,要么姓苟。文彦博的曾祖父不得不改姓了文。可没多久,后晋为后汉所灭,上来的皇帝叫刘知远,姓敬的不存在避讳问题了,有些敬姓的后代恢愎了旧姓,有些则不恢复。可过了十多年工夫,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赵匡胤的爷爷名叫“敬”,这样姓敬的又犯了讳,只好再次改姓文氏或苟氏。敬姓望居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省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历史名人
敬 珍:字国宝,西魏时河东蒲阪人,汉杨州刺史韶之十世孙。父伯乐,州主簿,安邑令。珍伟容仪,有气侠,学业骑射,俱为当时所称。祥即珍从祖兄也,亦慷慨有大志,唯以交结英豪为务。珍与之深相友爱,每同游处。及齐神武趋沙苑,珍谓祥曰 :“高欢迫逐乘舆,播迁关右,有识之士,孰不欲推刃于其腹中?但力未能制耳。今复称兵内侮,将逞凶逆,此诚志士效命之日,当与兄图之。”祥闻其言甚悦,曰:“计将安出?”珍曰:“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挟天子而令诸侯,已数年矣。观其政刑备举,将士用命,欢虽有众,固非其俦。况逆顺理殊,将不战而自溃矣。我若招集义勇,断其归路,歼馘凶徒,使只轮不反,非直雪朝廷之耻,亦壮士封侯之业。”祥深然之,遂与同郡豪右张小白、樊昭贤、王玄略等举兵,数日之中,众至万余。将袭欢后军,兵未进而齐神武已败。珍与祥邀之,多所克获。及李弼军至河东,珍与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余万归附。太祖嘉之,即拜珍平阳太守,领永宁防主;祥龙骧将军、行台郎中,领相里防主。并赐鼓吹以宠异之。太祖仍执珍手曰 :“国家有河东之地者,卿兄弟之力。还以此地付卿,我无东顾之忧矣。”久之,迁绛州刺史。以疾免,卒于家。子元约,性贞正,有识学。位至布宪中大夫。
敬 肃:字弘俭,隋代河东蒲阪人。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开皇初,为安陵令,有能
名。擢拜秦州司马,转幽州长史。仁寿中,为卫州司马,俱有异绩。炀帝嗣位,迁颍川郡赞务。大业五年,朝东都。帝令司隶大夫薛道衡为天下郡官之状,称敬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州,每有书属敬肃,敬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开皇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能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去官之日,家无余财。岁余,终于家。
敬 晖:字仲晔,唐代绛州太平(今山西省襄汾西南)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事家、政治家。圣历元年(698年)任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当时为防突劂,发民修城,由百夏至秋,农田谷米成熟,无人收割,强令农民继续修城。敬晖对地方官说:“你们以为把城修好才能保证安全,其实军民无粮食吃是守不住的,所以不能只管修城而不去收割成熟的谷物。”即令罢修城之役,使农夫返家秋收。为此“吏民感之,咸歌咏之”。不久升任兵部侍郎、中台右丞。武则天幸长安,令敬晖为洛都(洛阳)副留守。在职以清谦闻名朝野。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暐、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敬 播:唐初著名的文、史学者,与令狐德棻共同制订《晋书》体例。有一则典故“只问刀子”就是讲敬播的:唐时,崔行功与敬播行路,敬播腰佩着棕榈木柄的刀子,走得较慢。崔行功问:“这是什么木?”敬播说:“棕榈木”崔行功说:“我只问刀子,不是问谁佩的。”(意为嘲讥敬播像本头一样。)
郡望堂号
1、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平阳郡,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隋以前的平阳,在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从隋起,在今临汾。
2、堂号(缺)
---
【敬姓宗祠通用对联】
〖敬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任颍川丞,清同郭柳;
讨武氏乱,名并袁张。
——佚名撰敬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蒲坂人敬肃,字弘俭,开皇初年任安陵令,后历任秦州、卫州司马,炀帝时官颍川郡丞。为人正派耿直,为官清廉能干,晚年离职时,家无余财。当时大臣薛道衡说他“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更甚)”;大臣苏威说:“守、令以清廉出名的,第一是柳俭(弘化太守),其次是郭绚(涿郡丞)、敬肃。”下联典指唐代绛州太平人敬晖,字仲晔,年轻时举明经,圣历初年官卫州刺史、中台右丞。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暐、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孙敬康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姓苑》记载:“敬,黄帝孙敬康之后。”
姬敬康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敬氏,为十分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厉公之子仲,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据史籍《风俗通义》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敬君,原陈厉公之子仲,谥为敬,其支孙以谥号为氏。”
春秋时期,陈厉公名妫佗(一作妫跃)为陈文公妫圉之少子,其母为蔡国之女。陈文公病逝后,妫佗的异母兄长妫鲍立,是为陈桓公。后陈桓公病了,蔡国人为使妫佗当上君主,杀了妫鲍及太子妫免,立妫佗,是为陈厉公。
陈厉公即位后,也娶蔡国女。这个蔡女与蔡国人通淫,为此数次回归蔡国,陈厉公亦数次到蔡国。陈厉公有子妫完,称公子完(敬仲)。
陈桓公之少子妫林怨恨陈厉公杀了其父与兄,乃令蔡国刺客人诱陈厉公而杀之。之后妫林自立,是为陈庄公。由此故公子完不得立,为陈大夫。
陈厉公之被杀,以淫出国,故《春秋》曰其“蔡人杀陈他”,罪之也。
后陈庄公逝世,立其弟妫杵臼,是为陈宣公。陈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妫御寇。由于妫御寇与公子完关系非常号,恐祸及己,于周桓王二十年(公元前700年)逃到了齐国。当时的春秋霸主齐桓公姜小白收留了他,并赐给他田地邑城,还想任命他为正卿,但他只接受了“工正”一职,陈氏由此立足于齐国。公子完感谢齐桓公之德,遂指田改姓为田氏。
田敬仲完的后代田氏家族在齐国逐渐发展,至其五代孙田乞,为齐景公姜杵臼的大夫,其后田氏一族在齐国世代为相,并垄断齐政权,齐公犹如傀儡。田无宇、田常等人身为姜齐之臣时,为了争取齐国民心,在春秋末期就不惜经济代价,施惠于民,被称为“厚施买国”,最后人心归附。
到周安王姬骄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第十代孙国相田和将齐国国君齐康公姜贷放逐到海边,只留一城之地作为其食邑,田和成为了齐国实际上的国君。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周王室册命田和为齐侯,正式将他列为诸侯。过了几年,齐康公病逝,姜氏遂绝其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田代齐姜”。
公子完逝世后,齐王曾赐其谥号为“敬”,史称田敬仲完,其后裔子孙中有人遂以“敬”为姓氏,称敬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避帝讳改姓为氏。
北宋时期有个大臣,叫文彦博,祖上本来姓敬,他的曾祖父曾在后晋政权中为官,后晋高祖是石敬瑭,“敬”字犯了帝讳,当时只得为了避讳,将敬字拆开,一分为二。凡是姓敬的,要么改姓文,要么姓苟,文彦博的曾祖父不得不改姓了文。
没多久的后汉高祖刘暠天福十二年(辽国耶律德光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农历12月17日,后晋为后汉所灭,后汉皇帝叫刘知远,敬氏不存在避讳之嫌了,苟氏、文氏的有些后代相继回复为敬氏,有些则没有复回原姓。
过了十多年的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结束了纷乱的五代时期,北宋王朝建,赵匡胤成为宋太祖。由于赵匡胤的爷爷名叫“赵敬”,如此一来敬氏又犯了帝讳,只好再次改为文氏或苟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清朝时期,有四川马鞍山人苟莲峰(苟华南),进士起家,蜚声瀚菀,山右司衡,南沙出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大帝)嫌其姓读音不雅,令他复改姓为敬氏。
历史名人
敬 韵:(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时期扬州刺史。
敬 珍:字国宝,西魏时河东蒲阪人,汉杨州刺史韶之十世孙。父伯乐,州主簿,安邑令。珍伟容仪,有气侠,学业骑射,俱为当时所称。祥即珍从祖兄也,亦慷慨有大志,唯以交结英豪为务。珍与之深相友爱,每同游处。及齐神武趋沙苑,珍谓祥曰 :“高欢迫逐乘舆,播迁关右,有识之士,孰不欲推刃于其腹中?但力未能制耳。今复称兵内侮,将逞凶逆,此诚志士效命之日,当与兄图之。”祥闻其言甚悦,曰:“计将安出?”珍曰:“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挟天子而令诸侯,已数年矣。观其政刑备举,将士用命,欢虽有众,固非其俦。况逆顺理殊,将不战而自溃矣。我若招集义勇,断其归路,歼馘凶徒,使只轮不反,非直雪朝廷之耻,亦壮士封侯之业。”祥深然之,遂与同郡豪右张小白、樊昭贤、王玄略等举兵,数日之中,众至万余。将袭欢后军,兵未进而齐神武已败。珍与祥邀之,多所克获。及李弼军至河东,珍与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余万归附。太祖嘉之,即拜珍平阳太守,领永宁防主;祥龙骧将军、行台郎中,领相里防主。并赐鼓吹以宠异之。太祖仍执珍手曰 :“国家有河东之地者,卿兄弟之力。还以此地付卿,我无东顾之忧矣。”久之,迁绛州刺史。以疾免,卒于家。子元约,性贞正,有识学。位至布宪中大夫。
敬 肃:字弘俭,隋代河东蒲阪人。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开皇初,为安陵令,有能
名。擢拜秦州司马,转幽州长史。仁寿中,为卫州司马,俱有异绩。炀帝嗣位,迁颍川郡赞务。大业五年,朝东都。帝令司隶大夫薛道衡为天下郡官之状,称敬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州,每有书属敬肃,敬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开皇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能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去官之日,家无余财。岁余,终于家。
敬 晖:字仲晔,唐代绛州太平(今山西省襄汾西南)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事家、政治家。圣历元年(698年)任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当时为防突劂,发民修城,由百夏至秋,农田谷米成熟,无人收割,强令农民继续修城。敬晖对地方官说:“你们以为把城修好才能保证安全,其实军民无粮食吃是守不住的,所以不能只管修城而不去收割成熟的谷物。”即令罢修城之役,使农夫返家秋收。为此“吏民感之,咸歌咏之”。不久升任兵部侍郎、中台右丞。武则天幸长安,令敬晖为洛都(洛阳)副留守。在职以清谦闻名朝野。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暐、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敬 播:唐初著名的文、史学者,与令狐德棻共同制订《晋书》体例。有一则典故“只问刀子”就是讲敬播的:唐时,崔行功与敬播行路,敬播腰佩着棕榈木柄的刀子,走得较慢。崔行功问:“这是什么木?”敬播说:“棕榈木”崔行功说:“我只问刀子,不是问谁佩的。”(意为嘲讥敬播像本头一样。)
敬云彪:(公元1932~今),原名敬开业;湖南桃源观音寺镇人。著名地方公务员。
毕业于湖南省桃源师范学校,长期从事政府机关、企业文秘工作,1988年被评为经济师。
酷爱文学,勤习诗文,已在国内多种报刊杂志发表诗词、散文各数十首(篇),作品“退休偶吟”等四首格律诗,被收编于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办当代诗词六百家代表作精选》一书中,“三望坡春行”、“游桃花源”等五首被《历代诗人咏桃源》一书收入,散文“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一文,被当代领导者管理艺术丛书编辑委员会选入《管理艺术文集》下册中,先后被湖南省农机市场信息站、湖南省农业机械供销行业协会评为“优秀信息员”和“信息先进工作者”。
其传略已被编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世界人物辞海》等辞书。现为常德市老干部书画诗词协会、桃花源诗社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
敬仕超:(公元1937~今),重庆人。著名物理学教育家。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1963年大学毕业于四川大学,从事过多层次的物理、数学教学工作。1981年稳定于重庆建筑大学工科《大学物理》教学至今。自发自选课题《基础物理教材和教学模式的综合研究》,十几年来,坚持以科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学习学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为指导,着力解决知识不断膨胀学时有限的主要矛盾。实行以下措施:①寓物理学史.物理思想和方法论于知识性教学之中:②总结出“一寓、四融、两加强”的教材编写原则;③探索出以“学生为主体,教材为核心,教师为向导(或主导)的优化教学模式;④分两阶段解决“教材为核心”的问题,编出“中介型”教材《物理学导论》,适应了当前面上物理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30%。
主编教材《物理学导论》初版、再版。进而形成A型版、B型版系列教材。由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分别在1992、1995、1998年出版。
撰写论文十一篇全部发表,四篇参加国际会议,五篇获优秀论文奖。代表性的有:“对基础物理教学改革的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工科物理教学的困惑与解决办法的探索和实践”、“再论寓方法论于知识性教学之中”,“提高教学效率,缓解内容与学时的矛盾”。
敬永林:(公元1938~今),四川射洪人。著名戏剧文艺作家。
结业于绵阳专科学校初中师资班、中国戏剧电视剧创作函授中心。历任射洪县曲剧团琴师、指挥、音乐设计、编剧、艺委会主任、副团长,县图书馆办公室主任。馆员职称。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及省川剧理论研究学会会员,遂宁市曲协理事,射洪县谐剧研究会会长,中国当代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香港联谜社社盟,江油育蓬诗社社友。
创作的十余个曲目中,清音《春风拂店新花艳》获中国《曲艺》杂志社与四川省曲协联合举办的曲艺作品征文二等奖;《老年乐》获省社会保险杯二等奖和市群康杯二等奖;《数鸡》、《夸庄稼》分获绵阳地区二、三等奖;《举杯庆香港回归》获武汉市电台征文三等奖并入选《喜迎香港百年归》文集;还创作有赴地区汇演的小歌剧《六粒谷》小闹剧《争箩篼》,与入合创的灯戏《献忠心》为南方十省广播现场会演出,省电台播放。
还为十余个大小上演剧目谱曲。写有组诗《香江之歌》入《海国文学经典》并获佳作奖,《漫话婚庆谐联》刊《对联》杂志。撰有六篇谐剧论文和十余篇戏曲研究论文及文史资料在各级报刊发表,其中《谐剧与戏剧、曲艺》入编两部国家级文集。
编纂了《射洪县戏曲志》,获绵阳地区科研项目奖和省文化厅、三大集成办的奖励。传略收入《中国年四川曲艺家名录》、《中国曲艺人名大辞典》、《中国民间名人大辞典》、《中国百科学者传略》、《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艺术家名人录》。
敬知本:(公元1939~今),吉林长春人。著名现代史学家。
副研究员。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现任职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长期从事东北近代史和民族史的研究工作。参加撰写了《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东北大事记》、《中国东北史》等著作;参与《张作霖等奉系军阀人物资料专辑》、《清实录中东北史资料全辑》等大型资料书的编辑工作;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了《辛亥革命时期张作霖其人》、《试论女真族民族英雄阿骨打》、《试论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问题》、《试论1891年热河东部人民大起义》等二十余篇论文。其中《试论女真族民族英雄阿骨打》一文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研究丛刊》发表后,引起外界的重视,其以秭妹篇的形式,先后由两家刊物分别转发。上篇由《历史教学》1982年第7期发表,同年《新华文摘》第十期做了全文转载,并在1983年版《中国历史学年鉴》评介文章中得到肯定;下篇由《北方论丛》1983年第三期以《试论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问题》为题发表,光明日报在当年7月13日《百家争鸣》栏做了介绍。该文亦被收入2000年出版的《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论文选粹》一书,其在民族英雄评价问题上提出了要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的观点,对我国民族政策和理论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敬学勋:(公元1942~今),甘肃榆中人。著名地方企业家。
经济师。曾任甘肃省定西地区高崖水泥厂供销科长、党支部书记,厂党委员,副厂长,《甘肃日报社》、《甘肃农民报》社通讯员。
现任甘肃省高崖金城水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监事会主席。甘肃省总工会定西地区工作委员会委员。
1958年进高崖水泥厂工作,坚持不懈勤学政治,深钻业务,学习管理,业务能力强,深受广大职工的赞誉和爱戴。多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1966年出席省五好职工代表大会,受到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获中国水泥协会颁发的从事工程技术三十年以上为振兴中华水泥工业做出贡献的荣誉证书,被选为甘肃省总工会第八次、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被甘肃省总工会评为优秀工会工作者。
敬昌学:(公元1942~今),辽宁朝阳人。
现任朝阳县物资公司副经理,会计师。在工作上,执行现代化管理方法,使费用水平不断下降,利润大幅度递增,应用ABC管理法,保证合理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曾多次被县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敬素娴:(公元1947~今),女,
1968年毕业于营口市商业学校,1990年于东北财经大学在职进修二年结业。现任营口市百货公司财务科长。
1989年被评为会计师。曾制定会计核算、费用开支、内部分配、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企业内部银行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为企业承包工效挂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本系统各经营部门的积极性。
敬 珍:字国宝,西魏时河东蒲阪人,汉杨州刺史韶之十世孙。父伯乐,州主簿,安邑令。珍伟容仪,有气侠,学业骑射,俱为当时所称。祥即珍从祖兄也,亦慷慨有大志,唯以交结英豪为务。珍与之深相友爱,每同游处。及齐神武趋沙苑,珍谓祥曰 :“高欢迫逐乘舆,播迁关右,有识之士,孰不欲推刃于其腹中?但力未能制耳。今复称兵内侮,将逞凶逆,此诚志士效命之日,当与兄图之。”祥闻其言甚悦,曰:“计将安出?”珍曰:“宇文丞相宽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挟天子而令诸侯,已数年矣。观其政刑备举,将士用命,欢虽有众,固非其俦。况逆顺理殊,将不战而自溃矣。我若招集义勇,断其归路,歼馘凶徒,使只轮不反,非直雪朝廷之耻,亦壮士封侯之业。”祥深然之,遂与同郡豪右张小白、樊昭贤、王玄略等举兵,数日之中,众至万余。将袭欢后军,兵未进而齐神武已败。珍与祥邀之,多所克获。及李弼军至河东,珍与小白等率猗氏、南解、北解、安邑、温泉、虞乡等六县户十余万归附。太祖嘉之,即拜珍平阳太守,领永宁防主;祥龙骧将军、行台郎中,领相里防主。并赐鼓吹以宠异之。太祖仍执珍手曰 :“国家有河东之地者,卿兄弟之力。还以此地付卿,我无东顾之忧矣。”久之,迁绛州刺史。以疾免,卒于家。子元约,性贞正,有识学。位至布宪中大夫。
敬 肃:字弘俭,隋代河东蒲阪人。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开皇初,为安陵令,有能
名。擢拜秦州司马,转幽州长史。仁寿中,为卫州司马,俱有异绩。炀帝嗣位,迁颍川郡赞务。大业五年,朝东都。帝令司隶大夫薛道衡为天下郡官之状,称敬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州,每有书属敬肃,敬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开皇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能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大业末,乞骸骨,优诏许之。去官之日,家无余财。岁余,终于家。
敬 晖:字仲晔,唐代绛州太平(今山西省襄汾西南)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军事家、政治家。圣历元年(698年)任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刺史。当时为防突劂,发民修城,由百夏至秋,农田谷米成熟,无人收割,强令农民继续修城。敬晖对地方官说:“你们以为把城修好才能保证安全,其实军民无粮食吃是守不住的,所以不能只管修城而不去收割成熟的谷物。”即令罢修城之役,使农夫返家秋收。为此“吏民感之,咸歌咏之”。不久升任兵部侍郎、中台右丞。武则天幸长安,令敬晖为洛都(洛阳)副留守。在职以清谦闻名朝野。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暐、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敬 播:唐初著名的文、史学者,与令狐德棻共同制订《晋书》体例。有一则典故“只问刀子”就是讲敬播的:唐时,崔行功与敬播行路,敬播腰佩着棕榈木柄的刀子,走得较慢。崔行功问:“这是什么木?”敬播说:“棕榈木”崔行功说:“我只问刀子,不是问谁佩的。”
始祖敬公讳保字仲安,原配罗老太君。明初居陕西凤翔府早掇巍科历宦。黄明敕授,吏部员外郎。历任建阳、临津县知县,后改迁剑阁王母沟今香城寺西沟,敬保坟是也。
祖妣罗儒人生五子,长德隆、次德茂、三德明、四德新、五德用。五子,五房,五世孙。
德明后裔敬钏,正德辛酉科举人,历任山东直颖沂州保祖十一世孙。
德用后裔敬显荣,明太学生,历任云南昆明县知县。
德隆分支异县先世无传。
德明分支龙孔山,敬家岩,生二子,长子文祥,二子文彬。祥之后分支阆中县复兴场黎家坝,迁居东溪沟,生子敬琰号妙清,次敬珩号国清。
德新分支异县先世无传。
德用分支白殿庙,黎家湾、敬家河、平乐沟,宛泉山,田家湾、敬家嘴、敬家湾,又分支碑毕庙、敬家坝老土地、敬家湾、观子簿、金魁垭。后由白殿庙几处分支潼川、三台县、江油县、汉州。由此观之虽年远世湮,祖宗之德化犹存矣如我。
祖次德茂,扬氏生世佩氏未考,生敬琰,扬氏生耀廷,扬氏生二子,长子大珂,李氏生三子,长子仕美任氏,次子仕文扬氏、向氏,三子仕学敬氏。次大贵李氏、张氏、胡氏,生二子,长仕元任氏,次仕德宋氏。
我祖长大珂迁居东观山,生三子,美、文、学,抱一子罗映山更名敬映山。
我祖仕美号东溪,任氏生胤寿,生翰、佩、琏、攀、瑞,敬翰蒲氏生二子,长子友颜,府学生员,次子友曾。
敬姓柏树垭公正碑中记载生男安名的字派:
文朝心国正,天宗承先泽。尚怀丕常志,崇学绍大贤。
作述钟明德,思远锡鸿光。永保仁长久,履元延万世。
以上摘自四川省南部县升钟镇马鞍山《敬姓族簿》,
姓氏"敬"为何读作"gou".
(2)改姓,清代四川人苟华南,高宗令他改姓敬氏。(此处我认为是 建立在第一条基础上的)
(二)郡望堂号:
郡望: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一带)。
(三)历史名人:
任颍川丞,清同郭柳 讨武氏乱,名并袁张。
上联说隋代蒲坂人敬肃,字弘俭,开皇初年任安陵令,后历任秦州、卫州司马,炀帝时官颍川郡丞。为人正派耿直,为官清廉能干,晚年离职时,家无余财。当时大臣薛道衡说他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更甚);大臣苏威说:守、令以清廉出名的,第一是柳俭(弘化太守),其次是郭绚(涿郡丞)、敬肃。
下联说唐代绛州太平人敬晖,字仲晔,年轻时举明经,圣历初年官卫州刺史、中台右丞。当时,女皇武则天宠信权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放纵武氏亲族为非作歹,政治败坏。敬晖与大臣袁恕己、张柬之、崔元(日韦)、桓彦范等队,讨伐武氏之乱,杀张氏二兄弟,因功加金紫光禄大夫,任侍中,封平阳郡王。后又被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贬为崖州司马,被广州都督周利贞害死。
北宋大臣文彦博,先祖本姓敬,因避石敬璜讳,其祖父改姓文。至后汉,复姓敬。但到了北宋,又因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讳,其祖父又不得不改姓文。正确的读音。
概而言知,即敬姓原于春秋时陈厉公的儿子仲,谥号为敬,史称敬仲,其后人以敬为氏。到后唐时期,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 让中原儿女蒙羞,敬姓家簇因本姓与石敬塘中的敬相同,为避其名讳故全部改姓,分撤为苟”姓和“文”姓。随作时代的变迁,后来一部份恢复了敬”姓,一部分没有恢复,至今还姓“苟”和“文”,还有一部份就是当初字未改变而读音却成了“gou”音,至今却还未恢复正确的读音.
敬(gou) :四川省南部县升钟镇马鞍山敬姓族簿记载(民国初期,老前辈敬国莆、敬心梧等组织编写马鞍山敬姓四大房族簿),敬氏原系出皇帝之裔,春秋时卫通授业于述圣,子思子得闻圣学,希罕间敬参以忠直著阅数十传。始祖敬公讳保字仲安,原配罗老太君。明初居陕西凤翔府早掇巍科历宦。黄明敕授,吏部员外郎。历任建阳、临津县知县,后改迁剑阁于王母沟自今香城寺西沟,敬保坟是也祖妣罗儒人生五子,长德隆、次德茂、三德明、四德新、五德用。五子,五房,五世孙。德明后裔敬钏,正德辛酉科举人,历任山东直颖沂州保祖十一世孙。德用后裔敬显荣,明太学生,历任云南昆明县知县。德隆分支异县先世无传。德明分支龙孔山,敬家岩,生二子,长子文祥,二子文彬。祥之后分支阆中县复兴场黎家坝,迁居东溪沟,生子敬琰号妙清,次敬珩号国清。德新分支异县先世无传。德用分支白殿庙,黎家湾、敬家河、平乐沟,宛泉山,田家湾、敬家嘴、敬家湾,又分支碑毕庙、敬家坝老土地、敬家湾、观子簿、金魁垭。后由白殿庙几处分支潼川、三台县、江油县、汉州。由此观之虽年远世湮,祖宗之德化犹存矣如我。祖次德茂,扬氏生世佩氏未考,生敬琰,扬氏生耀廷,扬氏生二子,长子大珂,李氏生三子,长子仕美任氏,次子仕文扬氏、向氏,三子仕学敬氏。次大贵李氏、张氏、胡氏,生二子,长仕元任氏,次仕德宋氏。我祖长大珂迁居东观山,生三子,美、文、学,抱一子罗映山更名敬映山。我祖仕美号东溪,任氏生胤寿,生翰、佩、琏、攀、瑞,敬翰蒲氏生二子,长子友颜,府学生员,次子友曾。在马鞍山敬姓称呼都读gou,并有地名敬(gou)家山,老辈人称马鞍山是“老家头”。敬姓柏树垭公正碑中记载生男安名的字派:文朝心国正,天宗承先泽。尚怀丕常志,崇学绍大贤。作述钟明德,思远锡鸿光。永保仁长久,履元延万世。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