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丞相陆秀夫简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故事人物生平,初露锋芒,陆秀夫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
南宋丞相陆秀夫简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故事
陆秀夫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家迁徙到了镇江。稍大以后,就跟随本乡的两位孟先生读书学习,孟先生的学生经常有百余人,但他单单指着陆秀夫说:“这小家伙不一般哪。”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考上了进士。李庭芝镇守淮南时,听说了陆秀夫,就将他罗致到自己的幕府中。当时天下人称搜罗人材最多的,以淮南李庭芝为第一名,号称“小朝廷”。
陆秀夫才思清丽,在当时的文人中很少有能够赶得上他的。性格沉静,不苟求被别人知道,每当幕僚们到官署请见,宾主共欢同乐,只有陆秀夫一人默默地不发一言。有时在府中举行宴会,在宴席上,他总是正襟危坐,矜持庄重,很少与人交往。等到考察他的事务,他都治理得很好,李庭芝由是更加器重他,即使调任官职,也不让陆秀夫离开自己,自从他到李庭芝幕府中,曾三次进升,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步入仕途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提升陆秀夫为参议官。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边防紧急,幕僚大多逃走了,只有陆秀夫几个人没有离开。李庭芝向朝廷举荐陆秀夫,因此他被任为司农寺丞,屡次升迁,直到任为宗正少卿兼代理起居舍人。
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正月,以礼部侍郎身份到前线讲和,还没有到达,敌人就又反悔了。二王到温州,陆秀夫与苏刘义,追随二王而去,派人召回了陈宜中、张世杰等,于是大家共同拥立益王于福州。进升为端明殿学士、签发枢密院事。陈宜中因为陆秀夫长期在军队里,熟知军务,每当有事都征求陆秀夫的意见然后办理,陆秀夫也全心全意为他参谋,言无不尽。不久因议事与陈宜中产生矛盾,陈宜中指使谏官上奏弹劾陆秀夫并罢免了他。张世杰责备陈宜中说:“这都是什么时候了,还动辄让台谏官弹劾人?”陈宜中非常惶恐不安,急忙召回了陆秀夫。
秉持朝政当时君臣流亡海滨,大小政事都疏于治理,杨太妃垂帘听政,与臣下说话还自称为奴。每当群臣朝会的时候,陆秀夫仍端持着手板,俨然像过去上朝一样,有时在行程途中,凄然泪下,用朝衣拭泪,衣服都湿透了,左右的人为他所感染都无不悲痛欲绝。因井澳大风的原因,益王惊惧而死,群臣都想借此机会离开。陆秀夫说:“度宗皇帝有一个儿子还在,把他怎么办呢?古人中曾有过仅凭借一旅即成就中兴的,而我们现今百官都在,还有数万军队,上天如果还没想灭绝大宋,难道就不能凭此振兴国家吗?”于是与众大臣共同拥立卫王。当时陈宜中前往占城去了,因与张世杰不合,所以屡次征召他都不到。于是以陆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同秉政。其时张世杰领兵驻守崖山,陆秀夫则既要筹措军旅,又要调集工役,而且凡是有什么需要写的,也都由他亲自动手。虽然在颠沛流离之中,事务繁多,时间匆忙,他每天都还是要写《大学章句》以劝讲别人。
负帝投海
陆秀夫在海上的时候,将二王的事都详细地记述下来汇成一书,并将书授给礼部侍郎邓光荐说:“你如果侥幸不死,就把书传出去。”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二月的一天晚上,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之间不能相辨,张世杰派小船到宋主那里,想要奉宋主到他的船上,策划乘机突围,但陆秀夫害怕被人出卖,或被俘辱,固执着不肯带宋主上船。后崖山被攻破,陆秀夫护卫卫王的船一起逃走,而张世杰、苏刘义则各自逃生去了,陆秀夫考虑到难以逃脱,于是将自己的妻子儿女赶下海去,自己背着卫王赴海而死,当时他年仅四十四岁。
崖山平定后,邓光荐将那本书书带回了庐陵。邓光荐去世,这部书的存亡就无从得知了,所以那段海上的事,世人就再也无法得知其详情了。
个人作品后人为纪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抗元英雄,将其遗著汇编成《陆忠烈集》。
历史评价《宋史》: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沈静,不苟求人知。
蒋一葵:当时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林景熙: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生藏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须直上天。版荡纯臣有如此,流芳千古更无前。
瞿佑:余观卷中所载,如谓陆秀夫殉国,家铉翁持节,汪水云赐还,实足以丑奸臣,壮义士。
解缙:崖山败后,祥兴乘黑云中与数舟漂去。宰执陆秀才赴水死,公有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之诗。
赵文濂:瞻、广、秀夫、世杰事迹,j耀史策。后之论者,莫不仰其风,高其志,想见其为人。
蔡东藩:及文、张、陆三人之奔波海陆,百折不回,尤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时局至此,已万无可存之理,文、张、陆三忠,亦不过吾尽吾心已耳。读诸葛武侯《后出师表》,结末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千古忠臣义士,大都如此,于文、张、陆何尤乎?宋亡而纲常不亡,故胡运不及百年而又归于明,是为一代计,固足悲,而为百世计,则犹足幸也。
熊逸:那些理学名儒,如许衡、吴澄辈,皆俯首称臣。只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谢叠山不肯臣元,都死了节。
后世纪念 公坊祠堂明代,盐城西大街曾建“陆忠烈公坊”,儒学街立有“宋丞相陆公故里碑”,上镌“海国孤忠”。所建纪念坊碑,屡经战乱,均已毁没。惟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建于盐城儒学街的“陆忠烈公祠”尚存,今已修复,供人瞻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地更替《三合镇志》称,陆秀夫投海殉国之后,他的尸体漂到了海边,被人捞起,葬于新会二城(即今台山市都斛镇义城村)。元朝统治被推翻后,大约于明初1370年,有人在此为陆秀夫修建了庄严的坟墓,墓前设置石马石狮。坟旁还盖有房子,设有守墓人家。据说,二城村就是原来的守墓人家发展起来的。
后该墓被破坏,《三合镇志》记载:“约在清朝的中叶,陆秀夫后裔子孙争取恢复旧墓不可得,决定寻一风水宝地筑墓。于是选择在三合镇联安马山上的‘马舌’上重新修建陆秀夫墓。”墓为土筑,向东,墓碑高78厘米,宽44厘米,碑石为花岗岩。上刻“宋左柱国右丞相讳秀夫谥忠贞陆府君墓”,落款为“祀孙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置广西安察使司分巡右江备道花霖乡进士行中、树英、文祖、锦泉等重修”。
《开平县志》也有所记载:“本市(县)东山镇马山马舌处有一古墓,葬是南宋末左丞相陆秀夫。该墓为土堆墓、坐西向东,长5 .1米,宽4米,墓正面有一块长78厘米,宽44 .5厘米的花岗石墓碑。碑文中书曰:‘宋左柱国左丞相陆秀夫谥忠贞陆府群墓’等17字。”
陆秀夫简介_南宋 末代皇帝 陆秀夫_陆秀夫生于端平三年十月初八日
陆秀夫 -简介陆秀夫,南宋抗元名臣。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宋理宗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赵昰死,又拥赵昺,奉皇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宰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崖山海战为元军所败,负赵昺投海自杀。有《陆忠烈公遗集》。 陆秀夫 -人物概述
陆秀夫的才思清丽,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的性情十分沉静,不喜张扬。每当那些僚吏来拜访、宾主互相取乐时,只有陆秀夫独自一人在旁,默默无语。有时府中设宴摆酒,陆秀夫坐在席间,矜持庄重,不说一句话,人们都觉得他十分怪僻,难以接近,所以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但陆秀夫治事有方、稳重干练的才华,深得李庭芝的赏识和器重。即使官位升迁了也没有让他离开,这样,秀夫在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赵昰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陆秀夫简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庙号端宗。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跳海牺牲。
陆秀夫 -生平简介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末抗元大臣。字君实。宋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
宋理宗宝亲庆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李庭芝镇扬州,邀陆秀夫为幕僚,升任主管机宜文字。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
宋恭帝德□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
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
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牺牲。
有《陆忠烈集》传世。
陆秀夫 -纪念地点陆秀夫庙
陆秀夫庙在硇洲镇北港管区黄屋村,有一座颇具规模的神庙叫调蒙(读粉)宫。这是硇洲群众为纪念南宋大臣陆秀夫所建的庙宇——陆秀夫庙。
宋皇来到硇洲,一晚梦见龙游于海中,以为吉兆,便封硇洲为“翔龙县”。张世杰秉政,陆秀夫等大臣辅助。当时文武百官俱全,尚拥有兵马数万,于是决定在硇洲建“皇城”。后来,元兵紧逼,“皇城”建不成。只得移兵迁往新会崖山.元兵赶到,血战一场。宋军寡不敌众,全军覆灭。陆秀夫背着宋帝、颈挂玉玺投海,壮烈殉国。
后人非常敬仰陆秀夫舍身报国的精神,于公元1636年,建了一座神庙,以作纪念。1986年4月下旬,硇洲群众再集资重建了陆秀夫庙(又叫大候王宫),重塑了神像。
陆秀夫陵园
陆秀夫陵园在南澳岛东端风光旖旎的青澳湾畔,民族英雄陆秀夫的陵墓虽经历了七百多个春秋,仍奇迹般地遗存下来。
从月亮湾大酒店的环岛公路向北行进百余米,便见一座大型石牌坊;三门四柱,面阔8米,高近了米,一对青石大石狮雄踞于牌坊之前。牌坊梁顶有青石双龙抢珠石雕。牌坊正中,有吴南生题写的“宋丞相陆秀夫陵园”牌匾。两侧对联:“西去崖门敢从烟海扶危宋,东归径口长向云天抒壮怀”(由黄赞发撰,蔡仰颜书),概括了陆秀夫为拯国难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忠勇精神。两个偏门横额镌刻“贯岳”、“接汉”赞语。牌坊外柱对联:“忠悃长存—片灵旗栖海岛,贞心不泯千年恨水在崖山”为杨方笙所撰。牌坊背面也相应书刻着名家楹联:“君为宋室孤忠扛鼎垂绅襄助幼主蹈海捐躯守大节,实是楚州奇杰沉帙断简谪迁海阳帷幄探骊流芳名”、“大节孤臣百代流芳光汗简,骑箕托尾后人拜手仰高风。”读着这些对联和篆额,不禁令人仰崇陆秀夫的孤忠大节和凛然正气。
拜谒过陆秀墓后,可到土坡向阳处瞻仰“忠贞亭”。这亭是陆氏后裔建造的。原来当年陆秀夫被贬携眷南移,长期居潮,子孙传今已逾数十代,散布于潮汕各地。多年来,他们寻觅先祖陆秀夫墓,后终于在南澳青澳湾畔找到。之后,成立“潮汕陆氏宗亲联谊会”陆秀夫简介,修复了这座陵园。修复过程得到了南澳县 *** 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陵园规模壮阔。从忠贞亭到主墓地相距约50米,主墓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古墓。现衣冠冢修整一新,墓碑高 1.6米,上刻:“宋忠臣左丞相秀夫陆公之墓”。墓壁两边石板上刻着古今名人题咏的诗联。右侧重新竖刻明潮州知府郭子章所题名碑,碑上刻字:“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孟夏吉立·宋丞相君实陆公之墓·潮州府知府郭子章命,守备陈经翰书石。”碑侧还有“重修陆公秀夫墓碑记”。碑记略记陆秀夫生平及其与国偕亡过程和历代褒颂、子孙衍泽、维墓崇记的缘起。
陆秀夫墓后,有一高约5米的巨石直立如削,上楷书阴刻“丞相石”三个大字,是清乾隆南澳同知印光任所题。苍松掩映,绿树环拱,摩崖石刻更显神韵丰姿。
陆公祠
即陆秀夫祠。在盐城市区儒学街西侧、陆公词巷内。明初时建造,为了纪念南宋陆秀夫而建。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楚州盐城(今属江苏)人。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任礼部传郎。样兴元年(1278年),他同文天祥等人并立幼主赵昺,任丞相,驻军崖山(今广东新会境内).祥兴二年二月六日,元军攻破崖山,陆秀夫先驱妻、子人海,后背负幼主昺投海而死。
该寺几经毁修,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修.全祠三进两厢。一进为门厅,正中保留了原“宋丞相陆公调”碑刻,二进为仰止堂,三进为浩然堂,二进和三进之间东西两侧有对称的厢房。祠内塑像、画像及匾额、条联等陈设基本恢复,并陈列有陆秀夫历史资料。
陆秀夫 -负帝投海帝昺样兴二年(1279)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这就是历史上以悲壮激烈著称的崖山海战。其时,元军由降元 *** 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元帅,从南北两路向宋军夹攻。宋军焚毁了岸上的行宫和军营,移师海上,二十余万军队和民兵布置在一千多条木船上,并用绳索环接,形成一个个方阵。张世杰只顾率将士在海上死守,陆上未留一兵一卒,结果被元军切断了淡水和柴薪的供应渠道。二月六日,元军攻破船阵,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先拔剑驱妻倪氏和次子七郎、三子八郎及女儿蹈海,随后跪对幼帝赵昺说:“陛下当为国死!”言罢,抱起腰系玉玺的九岁小皇帝,缚在自己背上,纵身跳入海,其时的陆秀夫,只有四十二岁。崖山一仗,宋军战死及溺水死者达十多万人,南宋王朝至此终结。
陆秀夫负帝蹈海,固然是一种“食君禄,报君恩”的忠君殉节行为,但更是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在民族矛盾占首要地位的特定时期,陆秀夫的忠君事宋,是与爱国为民相一致的。当赵显降元时,他没有愚忠随降,而是重组抗元 *** ,直至与社稷同亡。他的死,是为国尽忠,表现了与国与民荣辱与共,生死同命,为国忘家,万死不辞的炽烈感情;表现了决不向入侵者屈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浩然正气;表现了对自己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土地拳拳的挚爱之情和由此激发出来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并已成为激励人民抗敌御侮的巨大精神力量。正因为如此,陆秀夫才受到中国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怀念和衷心敬仰。
元朝枢密副使兼湖州总管丁聚十分敬重负帝蹈海的陆秀夫,乃上奏朝廷,在广东南澳县青澳湾为陆秀夫修建了墓园。此事距陆秀夫殉国仅四年。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追谥陆秀夫为“忠烈公”。清咸丰八年(1858),全国各地孔庙奉旨配祀陆秀夫。为纪念这位与国共存亡的民族英雄,江苏盐城建有陆公祠,广东新会崖山祠内建有大忠祠,供奉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三人塑像;潮州澄海、潮阳、深圳蛇口、福建莆田嵩山和江西吉安都建有陆秀夫的衣冠冢、塑像或纪念亭。
在陆秀夫的故乡建湖,人们更难以忘却这位先辈乡贤。在他诞生地建阳镇,历史上就建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景忠桥、景忠书院等纪念性建筑,并立有“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石碑一座(刻于明万历年间),可惜古迹均毁于日军侵华炮火,仅一碑尚存。二十一世纪初,以仅存的石碑为依托,陆秀夫故里的人们在原忠烈堂遗址上兴建了全国第一座“陆秀夫纪念馆”,复建了“陆秀夫读书处”,同时成立了盐城市陆秀夫研究会。
陆秀夫是盐城历史上第一个宰相,也是第一个配祀孔庙的建湖人,这是世世代代建湖人引以为光荣和自豪的。
打听陆秀夫的生平事迹
听说是个民族英雄,想打听他的生平事迹,谢谢.在宋元交替之际,当南宋的帝后辅臣们向元朝屈膝投降、忍唇求生的时候,在东南沿海怒火燃烧的土地上,却站起了大批铁骨铮铮、力挽狂澜的忠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陆秀夫,便是这个拚死抗争的群体中的一员代表。
初露锋芒 有志难伸
陆秀夫生于端平三年(1236年),卒于祥光二年(1279年),字君实,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三岁随同父母迁居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他自幼聪明超群,在村塾就读,常为塾师称道:“这百余蒙童之中,独有秀夫为非凡儿。”稍长,喜读爱国为民书卷,才思日渐敏捷,七岁便能诗文:十九岁时考取进士,与留下传世警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榜。当时镇守淮南的制置使李庭芝,以网罗人才著称,他得知秀夫年轻有为,便礼聘到他的幕府任职。而淮南是当时天下贤能之士聚集的地方,有“小朝廷”之称,所以陆秀夫在此处可谓如鱼得水。
陆秀夫的才思清丽,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的性情十分沉静,不喜张扬。每当那些僚吏来拜访、宾主互相取乐时,只有陆秀夫独自一人在旁,默默无语。有时府中设宴摆酒,陆秀夫坐在席间,矜持庄重,不说一句话,人们都觉得他十分怪僻,难以接近,所以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但陆秀夫治事有方、稳重干练的才华,深得李庭芝的赏识和器重。即使官位升迁了也没有让他离开,这样,秀夫在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德佑元年(1275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李庭芝深深为他这种疾风劲草的宝贵品格所感动,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士。就忍痛割爱,把他作为砥柱中流之材推荐给朝廷,官至礼部侍郎。
此时的南宋局势更是恶化。当时,元军在宋朝叛将吕文焕的引导下顺江而下。沿江诸将多吕氏部曲,望风降附。如江州知州钱真孙,安庆知府范文虎纷纷以城投降。一直不敢出征的贾似道迫于形势也不得不率兵出征。他尽管来到芜湖,可是并不愿作战,而是幻想求和。求和不成,只得侥幸一战。贾似道派孙虎臣领步兵7万多人驻扎在丁家州,夏贵带战船2500艘横列江面,贾似道则亲自率后军安营芜湖西南的鲁港。双方一交战,孙虎臣由于资历较浅,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对元军的攻击根本没有还击之力,不久就阵脚大乱;溃不成军。贾似道更是惊惶失措,宋军首尾难顾,元军乘胜追击,宋军被杀死、溺死者不可胜计,水都被鲜血染红,一应军资器械,尽为元军所获。丁家州、鲁港之战的惨败,使宋军主力丧失殆尽。
就在贾似道此次出师之后,朝中则由其党羽王熵、陈宜中等所把持。陆秀夫虽多次上书,慷慨陈词,请求到前方去组织抗元,但都被拒绝。可叹陆秀夫空有一腔报国志,却受奸人阻挠,无法施展。这年三月,伯颜率元军直入建康,威逼临安。当他听说陆秀夫等忠义之士的其人其事时,不由赞叹道:“宋朝有这样的忠臣,却不知重用,如果重用的话,我还会在此吗?”
鲁港之役失败以后,贾似道即被免职,且于当年九月丧身于福建漳州的木绵庵,但是,南宋王朝灭亡的命运此时已经无可挽回了。
在元军逼近临安时,南宋朝廷立即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胆小如鼠的文臣武将,惶惶不可终日,风声鹤唳,谈虎色变。贪生怕死的左丞相留梦炎,率先弃官外逃;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诸部的总称)官员竟相效仿,接踵远走他乡。掌管军机、边防事务的枢密院官员文及翁、倪普之流,惧怕落下临阵脱逃的骂名,竟去串通监察机关,乞请御史借故上疏弹劫,以求罢官.但又恐朝廷开恩挽留,往往未等奏章批复,就已逃出京师.短短几天之内,就刮起了来势凶猛的“挂冠”之风,闹得赵家王朝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甚至皇帝召见群臣宜旨吴坚接任左丞相的时候,到场的文官只有六人。
摄政的太皇太后,七十二岁的谢道清,守着六岁的幼童、宋恭宗赵显,面对岌岌可危的政局,忧心如焚.束手无策的寡妇孤儿,最后想出一条对策,用谢氏的名义半是乞求、半是恫吓地在朝堂上张贴出一道诏谕,大意是:“大宋得天下三百余年,对读书智慧的士大夫向来优礼厚爱。如今我与幼帝遭难,文武百官竞热视无睹,没有一人出一智一谋救国。”朝内辅臣玩忽职守,州城守将弃印丢城御史纠查不力,丞相执政无方,遂使不轨之徒,里应外合,图谋夜逃.你们自称平日读圣贤书,通达事理,在此国难之际,却作出如此令人鄙视的丑事,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为人?死后又有什么资格去见先帝!大宋江山未改,国法尚在,自即日起,文武官员凡尽心守职者,一律官升两级:倘有临难弃官出逃者,御史将严加追究惩处。”
往日趾高气扬、一呼百应的太皇太后,临到国势危如累卵,回天乏术的时候,也难免呼天不应、唤地不灵了。不管她用高官厚禄引诱,还是以严刑峻法威吓,对那班离心离德的臣下来说,都无济于事了。当年曾使群臣敬畏的诏谕,如今也成了地道的一纸空文,附着在朝堂的墙壁上任凭风雨剥蚀。
内外交困的太皇太后,慑于元军泰山压顶般的武力威胁,最后与右丞相陈宜中商定:走议和乞降的路.她先派柳岳等三人前往伯颜营中,主动提出称侄或侄孙并纳币的屈辱条件,请求元朝罢兵议和。当即遭到伯颜拒绝.继而又派监察御史刘观杰再去伯颜营中“奉表称臣”,许诺每年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幻想用此沉重代价换取南宋朝廷残存一隅。伯颜对此退让非但不许,反要南宋丞相亲自出面请降。消息传回临安,陈宜中唯恐被元军拘留北送大都(北京),连夜逃往温州,遂使南宋违约。伯颜大怒,命令元军进驻临安城郊三十里处皋亭山,以示警告。太皇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人马,与伯颜议和。但文天祥却被伯颜所扣。太皇太后无奈,她用小皇帝赵显的名义向元“百拜奉表”,自动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派监察御史杨应奎带着宋朝传国玉玺三去伯颜营中,拱手送上尚存的全部河山。宣告南宋偏安江南局面的彻底结束。
在元军进驻临安之前,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匆匆忙忙进封吉王赵罡为益王,令其判(职位高的官兼职位低的职务)福州;同时进封信王赵昺为广王,令之判泉州,二王在临安即将陷落时,由驸马都尉杨镇等护卫,出京师,经婺州(今浙江金华),去温州。欲对宋室斩草除根的伯颜获悉,派兵追去,未果而还。
铁骨铮铮 力挽狂澜
临安沦陷后,南宋一些不甘忍辱就范的文臣武将,得知益王、广王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前去投奔。陆秀夫就是在这时辗转来到温州的。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又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如今又聚集在二王的麾下。陆秀夫和陈、张等人经过磋商,一致主张重建朝廷,再造乾坤.接着便在温州江心寺拥立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诏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旧物。正在这时,已经成为伯颜阶下囚的太皇太后,委派两名宦官带领百余兵丁前来温州,准备迎接二王回归临安降元。陆秀夫等人不愿归还,扶持二王出海来到福州。
德佑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益王在福州正式登极称帝,改元景炎,是为端宗。同时,晋封广王为卫王,并组成以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为首的行朝内阁,重整旗鼓,中兴朝政。福州政权的建立对南宋王朝来说,是其复兴的希望,但希望又十分渺茫。朝廷当中,虽然有像陆秀夫这样的忠心耿耿、竭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大臣,但更多的却是像陈宜中那样的无德无能之辈。
当时,福州政权被人们称为“海上行朝”,只不过是流亡政府而已。在此政权建立之初,臣僚之间尚能同心协力,但是很快就发生矛盾。外戚杨亮节以国舅自傲,“居中秉权”,张世杰与陈宜中议论不合;文天祥也因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被排挤出朝廷;苏列义受压制,郁郁不得志;而陆秀夫更是有志难伸,处处受到陈宜中的排挤。起初,陈宜中认为陆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对他十分看重。而陆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但不久,陆秀夫与陈宜中意见发生分歧,陈宜中指使台谏官弹劾陆秀夫,并将他免职。张世杰知道了,非常不满,就对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动不动就罢免人?”不得已,陈宜中又召回陆秀夫。但是,由此可见益王流亡政权已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十一月,元军进攻福州,张世杰等率领十七万官军和三十万民兵,护送端宗及卫王登舟入海,驶向泉州。当时,泉州权势最大的是阿刺伯籍富商蒲寿庚。此人寄居中国多年,还取得了宋朝市舶使(掌管检查出入港口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朝廷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项事务)官职,他控制大量海船,独霸当地海上贸易,欺行霸市,大发横财。端宗一行人马在泉州停泊后,张世杰急于扩充皇室实力,下令强取蒲寿庚的海船和资产,从而激怒了蓄谋降元的蒲寿庚,使其加快了反宋的步伐。因为行朝无力与之纠缠,只好离开泉州,取道潮州去惠州的甲子门(今广东海丰东海口处)。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又转移到浅湾(今广东饶平南海中岛屿)。陆秀夫复为签书枢密院事,杨后垂帘听政,“与群臣语,犹自称奴”。陆秀夫每时节参与朝会,都“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有时在朝会进行中,秀夫会潸然泪下,用朝衣拭泪,衣服都沾满了泪水,左右大臣看了没有不悲痛的。但是宋朝还是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地方上虽有文天祥、李芾等人进行极其艰苦的抗元斗争,但由于势单力薄,大都无所作为。
元世祖忽必烈得知南宋“海上朝廷”未被剿灭,仍在福建、广东沿海出没,便急令塔出、李恒、吕师羹等率步卒越大庾岭,忙兀台、唆都、蒲寿庚、刘深等率舟师入海,双管齐下,南剿行朝。十一月,刘深攻浅湾,张世杰迎战不利,遂与陆秀夫护卫端宗去井澳(今广东中山南海中岛屿)。陈宜中见形势紧张,临难脱逃,远走占城(古国名,在今越南境内)。十二月,飓风袭击井澳,雨骤涛狂,桅断船翻,士兵溺死过半。端宗及诸臣的座船虽然得以幸免,但也险象丛生,致使端宗惊悸成疾。飓风过后,张世杰、陆秀夫等忙于率部收拾残局,刘深乘隙指挥水师跟踪追击,行朝又被迫向珠江口外的谢女峡仓皇转移。
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经历了百余日海上颠簸的行朝,终于找到一个有暇喘息的落脚点,冈州(今为广东雷洲湾外东南海中一个岛屿)。然而,平地又起风波,十一岁的端宗突然在四月病死。这在一些官兵看来,是“海上朝廷”寿命已尽的不祥之兆。为了避免与行朝同归于尽,他们要求各自寻路求生.就在这树倒猢狲散的严重关头,陆秀夫挺身而出,大义凛然,鼓动众人:“端宗驾崩,卫王还在。当年,少康能够凭借五百人马、十里方圆中兴夏朝,难道我文武百官不能依靠数十万兵民、万顷碧海复兴大宋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吗?”在陆秀夫鼓吹的中兴精神激励下,群臣个个情绪激昂,纷纷表示誓死复兴大宋王朝。接着,陆秀夫又与群臣商量立卫王为帝,由杨太后垂帘听政,五月改元祥兴。陆秀夫便在此危难之际,受命接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力挽狂澜,共撑危局。六月,又在戎马倥偬中将行朝转移到厓山。
兵败厓山 无力回天
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八十里海中,与奇石山相对,势如两扉,周围潮汐湍急,舟行艰难,是一处可据险固守的天然堡垒,因此为行朝所选中.船队靠岸后,张世杰、陆秀夫立即派人进山伐木,在岛上造行宫三十间,军屋三干间,供君臣将校栖身。余下的二十万士卒,继续留在船上生活.为了迎接意料中的殊死搏斗,又令随军匠人修造舰船,赶铡兵器。
恰好这时元将张弘范回大都向忽必烈述职,在奏疏中言称:“张世杰复立卫王为帝,闽、广百姓奋起响应,倘若不及时剿灭,势必酿成大患。”忽必烈对此深以为然,当即委任张弘范为元帅,并赐上方剑,令其全力进剿。张弘范推荐李恒为副帅,又亲临扬州点将,发水陆精兵二万,分道南征.十月,张弘范带舟师由海路袭漳州,潮州、惠州,李恒率步骑出梅岭袭广州,处心积虑缩小和切断沿海陆地与南宋“海上朝廷”的联系。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舟师攻厓山,这时有人向张世杰进宫:“元军已用战船堵塞海口,使我进退两难。不如尽早突围,另择途径登陆,即使不胜,也有回旋余地,尚可引兵西走。”张世杰深知士卒久居海上,战事艰苦,军心浮动,一但登陆,难免溃散,于是回答道:“我军连年疲于海上奔命,何时方休?莫如趁此时机与 元军一决胜负。”随后毅然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屋,全部人马再度登舟,然后依山面海,将干艘战船用粗大绳缆连结成一字长蛇阵,又在四周高筑楼橱,宛如城堞,将幼帝赵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间,诏 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
厓山北部海面水浅,大船行驶极易触礁,张弘范便调舟师迂回到南部海面水深处,与张世杰的水军接战,同时断绝行朝运输淡水的通道。张弘范发现宋军战船集结,游弋不便,就用数艘轻舟,满载膏油柴草,乘风纵火,妄图火烧连营,一举取胜。没曾想张世杰早有准备,事先已在舰船上厚涂醒泥,井缚以长木伸向前方,致使元军的火船无法接近,火攻失灵。张弘范无奈,增派舟师围困海口,害得宋军连续十余日以干粮充饥,用海水解渴,疲惫不堪,纷纷病倒。这时,李恒率部从广州赶到厓山与张弘范会师,张弘范令其控制厓山 北部海面,准备南北夹攻。
二月初六拂晓,彤云漫天,风吼海啸。元军选择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发动总攻,意在先从精神上压垮疲惫的宋军.交战之前,张弘范把元军精锐分成四路,自己亲率一路。在向将校部署出击路线时,他说:“宋军舰船停泊在厓山西面,涨潮之后必然向东漂移,我军要趁此有利天时发起猛攻。各路舟师以帅船鼓乐为号,闻风而动,不得有误。违令者斩!”随后由李恒带领一路舟师,乘早潮退去、水流由北向南之机,顺流对宋军进行试探性的攻击,以求宋军暴露强弱虚实,张世杰率部英勇抗击,双方火拚厮杀,几经较量,未分胜负.及至中午,潮水猛涨,宋军舰船果真东移。张弘范见时机已到,便令帅船大奏鼓乐;张世杰不知这是元军再次发动攻势的信号,误 以为是敌船官兵在战斗间隙饮酒作乐,所以未加戒备。不料,元军竟在鼓乐声中从南北两面同时冲杀过来,迫使宋军腹背受敌,仓促迎战。由于连年海上劳顿,宋军不得休整,士卒体力大都衰竭,突然 遭到凌厉攻势,士气很难振作。倘在此时有一环瓦解,整个防线就会全部崩溃。就在这关系南宋命运的决战中,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元军各路舟师的强攻下,宋军的船队中突然有一艘战船的桅顶绳断旗落,顷刻之间,许多舰船的樯旗也随之纷纷降落。张世杰见旗倒兵散,大势已去,连忙调集亲兵砍断船缆,准备轻装冲开血路,杀出重围。
负帝投海 壮烈殉节
时近黄昏,风雨大作,咫尺之间,景物难辨。张世杰趁着海面混乱,让人驾轻舟去幼帝赵昺的座船,接他脱离险境,以便寻机安全转移.一直在舟中观察着战况的陆秀夫面对此景,知道事已不可为,深恐奸细乘机向元军卖主邀功,又担心轻舟难以躲避元军星罗棋布的舰船,招致南宋末帝被俘或遇难,因而断然拒绝来者请求。但他也知赵昺的座船笨重,又与其他舰船环结,行驶艰难。陆秀夫估计已经无法护卫幼帝走脱,于是便当机立断,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先是手执利剑,催促自己结发的妻子投海:继而又劝说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他背起九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踏上了从临安到厓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
杨太后听说帝昺死去,悲痛欲绝,随即也跳海而死。之后随同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少说也有十多万人。
张世杰久候不见接迎赵昺的轻舟归来,便知凶多吉少,于是果断突围,在夜幕下夺路而去。数日以后,许多死里逃生的将士,又驾驶舰船集聚在张世杰的座船周围,停泊在南恩(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脚下。他们当中,有人给张世杰带来了陆秀夫背负赵昺共同殉难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正在这时,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飓风再次袭来。舰船将士劝他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地回答:“无济于事了。还是与诸君同甘共苦吧!”随后,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登上座船舵楼,痛苦地俯视着在风浪中飘摇的宋军残船,焚香祷告上天说:“我为赵氏江山存亡可谓鞠躬尽瘁了,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我在厓山没有殉身,是指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光复宋朝江山。然而,国事发展如此令人失望。难道这是天意!”张世杰说到此处,突然堕身入海,滚滚波涛又接纳了一代英杰……
厓山之战终于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标志着流亡政府的最后崩溃,也宣告了历时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最后灭亡。
厓山战事结束后,张弘范自鸣得意,派人在厘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妄想功垂千秋。但是,中原和南国人民却反其道而行.尽管在元朝的高压政治下,人们敢怒不敢言,心里却时刻思念着陆秀夫,每当看到或想到厓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诵“大宋左丞相陆秀夫殉难于此”。元朝灭亡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前辈和自己的心愿,怒不可遏地将当年颂扬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个大字,用以永远纪念这位临难受命,壮烈殉节的名臣。
陆秀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试图力挽狂澜,维护大宋江山,可是,腐败的南宋王朝又岂是个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终以自己的忠节之举报效了国家。他的努力虽未能重扶正倾之宋室,但其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可歌可泣。
南宋末年的陆秀夫的名字和事迹着实让我热血沸腾,令我肃然起敬,并且其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对文天祥的崇敬与景仰。虽然两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他与文天祥于1256年同登进士,后来文天祥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陆秀夫担当左丞相兼枢密使,两人还与张世杰并称为“南宋三杰”,在那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文天祥和陆秀夫共撑危局,奋力抗元,失败后,都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从而一并成为让后世称颂不已的民族英雄。
陆秀夫比文天祥死得更壮怀激烈,更撼人心魄,更催人泪下。,文天祥兵败被俘,凭借他在被元兵押解北上途中写下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狱中所作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以及临死前所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而扬名立万。1283年1月,时年47岁的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坚拒忽必烈的劝降,从容就义,卓然而成一位民族英雄。而陆秀夫在亲历1279年2月宋元两军的崖山决战后,见大势已去,决定以身殉国,先用利剑驱赶原配妻子投海自尽,然后哭拜幼帝:“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抱起这位9岁的小皇帝,又用素白的绸带把小皇帝与他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纵身跳海殉国,时年43岁。杨太后闻讯后,随即投海而死,之后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不下10万之众。
陆秀夫(1236—1279),南宋大臣,字君实,号二不。楚州盐城(
今江苏镇江)人。宝�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授端明殿学
士,初为李庭芝幕僚。
1274年,度宗咸淳十年冬,任参议淮东制置司事。恭宗德�元年(
1275年),宋军在芜湖战败,元兵乘胜南下,占领了宋室半壁江山。德
�二年,临安(今浙江杭州)陷落,谢太后和恭帝投降。是时,秀夫任
礼部侍郎,与苏刘义等退出温州,护益卫二王入闽,拥立盖王于福州,
号为景炎帝,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帝颁诏书,招募兵勇,筹集渔船,
坚持抗元,人们无不敬佩,纷纷献舟楫,送儿郎,为保卫家园出谋效力
,枕戈待旦。秀夫南渡莆田壶公山,有《宿白云院》诗云:“招花冉冉
点苍苔,屋角梧桐次第开,人倚栏杆犹未去,一双白鹤破山来”。后抵
醴泉(今秀屿)嵩山护国寺。随即南移枫亭莫厝埔(今官桥村),帝夜
闻蛙鸣厌之,令勿鸣,自是蛙不敢鸣,得名“静蛙村”。尔后,帝驻跸
仁王院(后改称天王院,今枫亭中学内,已废)。次日,赤岭(今东宅
)侍郎蔡曰忠邀请秀夫到家住宿,陪秀夫到居室歇息。曰忠进诗曰:“
族与权奸京卞别,聿修厥德念先人,遐思当日端明志,荔树棠荫赤岭春
”。秀夫闻之钦慕,曰忠为陆秀夫爱国义举之所感,欲将十七岁女儿荔
娘许配与他为副室,秀夫婉言谢绝,曰忠请杨太后赐婚,在活水亭(今
兰友刘厝房)完成洞房花烛。
尔后,陈文龙在兴化抗元失利,秀夫护幼帝退到广东。1278年四月
端宗崩于砜州(今广东雷州湾外东海岛),五月初一日,赵 在砜州即
位,年号为祥兴。秀夫任左丞相兼枢密使,继续与元军周旋。1279年2
月,宋元两军在崖山决战,陆相见大势已去,南宋祚终,誓死不作元军
俘虏,先用剑驱原配妻子投海自尽,然后背负帝 ,纵身跳海殉国,年
仅44岁。传说,香港的“宋王台”就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两帝”而建造
的石殿。
陆秀夫离开枫亭时,留下荔娘身怀六甲,后生一子,杨太后赐名陆
钊。陆相崖山殉国,噩耗传至枫亭,荔娘在活水亭为失设灵,吊祭游魂
,并将丞相衣冠葬于莆田醴泉里嵩山护国寺之侧。竖立一块石碑书刻“
有宋檀樾陆公墓道”。掩盖元军耳目,母子潜形避匿,有时在枫亭有时
在嵩山,备历艰险。时有兴化知府汪廷莫一诗佐证:“从迁南渡后,遗
脉衍枫亭,地识衣冠葬,魂招鱼水灵。丰碑垂日月,赫像炯丹青,怀古
仪先正,遥情不自胜”。
元至正二年(1342年),元廷命宣抚使李文虎访寻陆钊,要封他为
官。陆钊承母命,断然拒绝。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陆钊来孙陆昭
被荐任御史、户部主事。
清咸丰九年(1859年),枫亭建祠于锦屏山天王院之左,奉蔡襄、
陆秀夫和林兰友合祀,曰:“三贤祠”。他的忠义精神已载入中国《辞
海》,流芳百世。
南宋末年的陆秀夫的名字和事迹着实让我热血沸腾,令我肃然起敬,并且其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对文天祥的崇敬与景仰。虽然两人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他与文天祥于1256年同登进士,后来文天祥出任右丞相兼枢密使,陆秀夫担当左丞相兼枢密使,两人还与张世杰并称为“南宋三杰”,在那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文天祥和陆秀夫共撑危局,奋力抗元,失败后,都慷慨赴死,从容就义,从而一并成为让后世称颂不已的民族英雄。
陆秀夫比文天祥死得更壮怀激烈,更撼人心魄,更催人泪下。,文天祥兵败被俘,凭借他在被元兵押解北上途中写下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狱中所作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以及临死前所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而扬名立万。1283年1月,时年47岁的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坚拒忽必烈的劝降,从容就义,卓然而成一位民族英雄。而陆秀夫在亲历1279年2月宋元两军的崖山决战后,见大势已去,决定以身殉国,先用利剑驱赶原配妻子投海自尽,然后哭拜幼帝:“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抱起这位9岁的小皇帝,又用素白的绸带把小皇帝与他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纵身跳海殉国,时年43岁。杨太后闻讯后,随即投海而死,之后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不下10万之众。
陆秀夫(1236—1279),南宋大臣,字君实,号二不。楚州盐城(
今江苏镇江)人。宝�四年(1256年)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授端明殿学
士,初为李庭芝幕僚。
1274年,度宗咸淳十年冬,任参议淮东制置司事。恭宗德�元年(
1275年),宋军在芜湖战败,元兵乘胜南下,占领了宋室半壁江山。德
�二年,临安(今浙江杭州)陷落,谢太后和恭帝投降。是时,秀夫任
礼部侍郎,与苏刘义等退出温州,护益卫二王入闽,拥立盖王于福州,
号为景炎帝,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帝颁诏书,招募兵勇,筹集渔船,
坚持抗元,人们无不敬佩,纷纷献舟楫,送儿郎,为保卫家园出谋效力
,枕戈待旦。秀夫南渡莆田壶公山,有《宿白云院》诗云:“招花冉冉
点苍苔,屋角梧桐次第开,人倚栏杆犹未去,一双白鹤破山来”。后抵
醴泉(今秀屿)嵩山护国寺。随即南移枫亭莫厝埔(今官桥村),帝夜
闻蛙鸣厌之,令勿鸣,自是蛙不敢鸣,得名“静蛙村”。尔后,帝驻跸
仁王院(后改称天王院,今枫亭中学内,已废)。次日,赤岭(今东宅
)侍郎蔡曰忠邀请秀夫到家住宿,陪秀夫到居室歇息。曰忠进诗曰:“
族与权奸京卞别,聿修厥德念先人,遐思当日端明志,荔树棠荫赤岭春
”。秀夫闻之钦慕,曰忠为陆秀夫爱国义举之所感,欲将十七岁女儿荔
娘许配与他为副室,秀夫婉言谢绝,曰忠请杨太后赐婚,在活水亭(今
兰友刘厝房)完成洞房花烛。
尔后,陈文龙在兴化抗元失利,秀夫护幼帝退到广东。1278年四月
端宗崩于砜州(今广东雷州湾外东海岛),五月初一日,赵 在砜州即
位,年号为祥兴。秀夫任左丞相兼枢密使,继续与元军周旋。1279年2
月,宋元两军在崖山决战,陆相见大势已去,南宋祚终,誓死不作元军
俘虏,先用剑驱原配妻子投海自尽,然后背负帝 ,纵身跳海殉国,年
仅44岁。传说,香港的“宋王台”就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两帝”而建造
的石殿。
陆秀夫离开枫亭时,留下荔娘身怀六甲,后生一子,杨太后赐名陆
钊。陆相崖山殉国,噩耗传至枫亭,荔娘在活水亭为失设灵,吊祭游魂
,并将丞相衣冠葬于莆田醴泉里嵩山护国寺之侧。竖立一块石碑书刻“
有宋檀樾陆公墓道”。掩盖元军耳目,母子潜形避匿,有时在枫亭有时
在嵩山,备历艰险。时有兴化知府汪廷莫一诗佐证:“从迁南渡后,遗
脉衍枫亭,地识衣冠葬,魂招鱼水灵。丰碑垂日月,赫像炯丹青,怀古
仪先正,遥情不自胜”。
元至正二年(1342年),元廷命宣抚使李文虎访寻陆钊,要封他为
官。陆钊承母命,断然拒绝。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陆钊来孙陆昭
被荐任御史、户部主事。
清咸丰九年(1859年),枫亭建祠于锦屏山天王院之左,奉蔡襄、
陆秀夫和林兰友合祀,曰:“三贤祠”。他的忠义精神已载入中国《辞
海》,流芳百世
南宋大臣陆秀夫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陆秀夫?
陆秀夫(公元1236年—公元1279年),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m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历史如何评价陆秀夫
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沈静,不苟求人知。
蒋一葵:当时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林景熙:紫宸黄阁共楼船,海气昏昏日月偏。平地已无行在所,丹心犹数中兴年。生藏鱼腹不见水,死抱龙须直上天。版荡纯臣有如此,流芳千古更无前。
瞿佑:余观卷中所载,如谓陆秀夫殉国,家铉翁持节,汪水云赐还,实足以丑奸臣,壮义士。
解缙:崖山败后,祥兴乘黑云中与数舟漂去。宰执陆秀才赴水死,公有炯炯一心在天水相与永之诗。
赵文濂:瞻、广、秀夫、世杰事迹,j耀史策。后之论者,莫不仰其风,高其志,想见其为人。
蔡东藩:及文、张、陆三人之奔波海陆,百折不回,尤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时局至此,已万无可存之理,文、张、陆三忠,亦不过吾尽吾心已耳。读诸葛武侯《后出师表》,结末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千古忠臣义士,大都如此,于文、张、陆何尤乎?宋亡而纲常不亡,故胡运不及百年而又归于明,是为一代计,固足悲,而为百世计,则犹足幸也。
熊逸:那些理学名儒,如许衡、吴澄辈,皆俯首称臣。只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谢叠山不肯臣元,都死了节。
陆秀夫是什么人?有什么故事?
同上在宋元交替之际,当南宋的帝后辅臣们向元朝屈膝投降、忍唇求生的时候,在东南沿海怒火燃烧的土地上,却站起了大批铁骨铮铮、力挽狂澜的忠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写了一首首壮丽的诗篇。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陆秀夫,便是这个拚死抗争的群体中的一员代表。
初露锋芒 有志难伸
陆秀夫生于端平三年(1236年),卒于祥光二年(1279年),字君实,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三岁随同父母迁居江南京口(今江苏镇江)。他自幼聪明超群,在村塾就读,常为塾师称道:“这百余蒙童之中,独有秀夫为非凡儿。”稍长,喜读爱国为民书卷,才思日渐敏捷,七岁便能诗文:十九岁时考取进士,与留下传世警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榜。当时镇守淮南的制置使李庭芝,以网罗人才著称,他得知秀夫年轻有为,便礼聘到他的幕府任职。而淮南是当时天下贤能之士聚集的地方,有“小朝廷”之称,所以陆秀夫在此处可谓如鱼得水。
陆秀夫的才思清丽,很少有人能够比得上他,但他并不以此自傲。他的性情十分沉静,不喜张扬。每当那些僚吏来拜访、宾主互相取乐时,只有陆秀夫独自一人在旁,默默无语。有时府中设宴摆酒,陆秀夫坐在席间,矜持庄重,不说一句话,人们都觉得他十分怪僻,难以接近,所以很少有人与他合得来。但陆秀夫治事有方、稳重干练的才华,深得李庭芝的赏识和器重。即使官位升迁了也没有让他离开,这样,秀夫在府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到主管机宜文字。
德佑元年(1275年),元朝兵马大举进攻南宋,两淮地区情况更加紧急,李氏幕府分崩离析,幕僚纷纷辞职,唯独陆秀夫临难不惧,与李庭芝同舟共济,誓死抗敌。李庭芝深深为他这种疾风劲草的宝贵品格所感动,觉得他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士。就忍痛割爱,把他作为砥柱中流之材推荐给朝廷,官至礼部侍郎。
此时的南宋局势更是恶化。当时,元军在宋朝叛将吕文焕的引导下顺江而下。沿江诸将多吕氏部曲,望风降附。如江州知州钱真孙,安庆知府范文虎纷纷以城投降。一直不敢出征的贾似道迫于形势也不得不率兵出征。他尽管来到芜湖,可是并不愿作战,而是幻想求和。求和不成,只得侥幸一战。贾似道派孙虎臣领步兵7万多人驻扎在丁家州,夏贵带战船2500艘横列江面,贾似道则亲自率后军安营芜湖西南的鲁港。双方一交战,孙虎臣由于资历较浅,威望不足以服众,所以对元军的攻击根本没有还击之力,不久就阵脚大乱;溃不成军。贾似道更是惊惶失措,宋军首尾难顾,元军乘胜追击,宋军被杀死、溺死者不可胜计,水都被鲜血染红,一应军资器械,尽为元军所获。丁家州、鲁港之战的惨败,使宋军主力丧失殆尽。
就在贾似道此次出师之后,朝中则由其党羽王熵、陈宜中等所把持。陆秀夫虽多次上书,慷慨陈词,请求到前方去组织抗元,但都被拒绝。可叹陆秀夫空有一腔报国志,却受奸人阻挠,无法施展。这年三月,伯颜率元军直入建康,威逼临安。当他听说陆秀夫等忠义之士的其人其事时,不由赞叹道:“宋朝有这样的忠臣,却不知重用,如果重用的话,我还会在此吗?”
鲁港之役失败以后,贾似道即被免职,且于当年九月丧身于福建漳州的木绵庵,但是,南宋王朝灭亡的命运此时已经无可挽回了。
在元军逼近临安时,南宋朝廷立即陷入了极度混乱之中。胆小如鼠的文臣武将,惶惶不可终日,风声鹤唳,谈虎色变。贪生怕死的左丞相留梦炎,率先弃官外逃;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诸部的总称)官员竟相效仿,接踵远走他乡。掌管军机、边防事务的枢密院官员文及翁、倪普之流,惧怕落下临阵脱逃的骂名,竟去串通监察机关,乞请御史借故上疏弹劫,以求罢官.但又恐朝廷开恩挽留,往往未等奏章批复,就已逃出京师.短短几天之内,就刮起了来势凶猛的“挂冠”之风,闹得赵家王朝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甚至皇帝召见群臣宜旨吴坚接任左丞相的时候,到场的文官只有六人。
摄政的太皇太后,七十二岁的谢道清,守着六岁的幼童、宋恭宗赵显,面对岌岌可危的政局,忧心如焚.束手无策的寡妇孤儿,最后想出一条对策,用谢氏的名义半是乞求、半是恫吓地在朝堂上张贴出一道诏谕,大意是:“大宋得天下三百余年,对读书智慧的士大夫向来优礼厚爱。如今我与幼帝遭难,文武百官竞热视无睹,没有一人出一智一谋救国。”朝内辅臣玩忽职守,州城守将弃印丢城御史纠查不力,丞相执政无方,遂使不轨之徒,里应外合,图谋夜逃.你们自称平日读圣贤书,通达事理,在此国难之际,却作出如此令人鄙视的丑事,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为人?死后又有什么资格去见先帝!大宋江山未改,国法尚在,自即日起,文武官员凡尽心守职者,一律官升两级:倘有临难弃官出逃者,御史将严加追究惩处。”
往日趾高气扬、一呼百应的太皇太后,临到国势危如累卵,回天乏术的时候,也难免呼天不应、唤地不灵了。不管她用高官厚禄引诱,还是以严刑峻法威吓,对那班离心离德的臣下来说,都无济于事了。当年曾使群臣敬畏的诏谕,如今也成了地道的一纸空文,附着在朝堂的墙壁上任凭风雨剥蚀。
内外交困的太皇太后,慑于元军泰山压顶般的武力威胁,最后与右丞相陈宜中商定:走议和乞降的路.她先派柳岳等三人前往伯颜营中,主动提出称侄或侄孙并纳币的屈辱条件,请求元朝罢兵议和。当即遭到伯颜拒绝.继而又派监察御史刘观杰再去伯颜营中“奉表称臣”,许诺每年进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幻想用此沉重代价换取南宋朝廷残存一隅。伯颜对此退让非但不许,反要南宋丞相亲自出面请降。消息传回临安,陈宜中唯恐被元军拘留北送大都(北京),连夜逃往温州,遂使南宋违约。伯颜大怒,命令元军进驻临安城郊三十里处皋亭山,以示警告。太皇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人马,与伯颜议和。但文天祥却被伯颜所扣。太皇太后无奈,她用小皇帝赵显的名义向元“百拜奉表”,自动削去帝号,改称“国主”,派监察御史杨应奎带着宋朝传国玉玺三去伯颜营中,拱手送上尚存的全部河山。宣告南宋偏安江南局面的彻底结束。
在元军进驻临安之前,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匆匆忙忙进封吉王赵罡为益王,令其判(职位高的官兼职位低的职务)福州;同时进封信王赵昺为广王,令之判泉州,二王在临安即将陷落时,由驸马都尉杨镇等护卫,出京师,经婺州(今浙江金华),去温州。欲对宋室斩草除根的伯颜获悉,派兵追去,未果而还。
铁骨铮铮 力挽狂澜
临安沦陷后,南宋一些不甘忍辱就范的文臣武将,得知益王、广王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前去投奔。陆秀夫就是在这时辗转来到温州的。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又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如今又聚集在二王的麾下。陆秀夫和陈、张等人经过磋商,一致主张重建朝廷,再造乾坤.接着便在温州江心寺拥立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诏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旧物。正在这时,已经成为伯颜阶下囚的太皇太后,委派两名宦官带领百余兵丁前来温州,准备迎接二王回归临安降元。陆秀夫等人不愿归还,扶持二王出海来到福州。
德佑二年(1276年)五月初一,益王在福州正式登极称帝,改元景炎,是为端宗。同时,晋封广王为卫王,并组成以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为首的行朝内阁,重整旗鼓,中兴朝政。福州政权的建立对南宋王朝来说,是其复兴的希望,但希望又十分渺茫。朝廷当中,虽然有像陆秀夫这样的忠心耿耿、竭尽全力试图力挽狂澜于既倒的大臣,但更多的却是像陈宜中那样的无德无能之辈。
当时,福州政权被人们称为“海上行朝”,只不过是流亡政府而已。在此政权建立之初,臣僚之间尚能同心协力,但是很快就发生矛盾。外戚杨亮节以国舅自傲,“居中秉权”,张世杰与陈宜中议论不合;文天祥也因与陈宜中意见不合,被排挤出朝廷;苏列义受压制,郁郁不得志;而陆秀夫更是有志难伸,处处受到陈宜中的排挤。起初,陈宜中认为陆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对他十分看重。而陆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但不久,陆秀夫与陈宜中意见发生分歧,陈宜中指使台谏官弹劾陆秀夫,并将他免职。张世杰知道了,非常不满,就对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你动不动就罢免人?”不得已,陈宜中又召回陆秀夫。但是,由此可见益王流亡政权已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十一月,元军进攻福州,张世杰等率领十七万官军和三十万民兵,护送端宗及卫王登舟入海,驶向泉州。当时,泉州权势最大的是阿刺伯籍富商蒲寿庚。此人寄居中国多年,还取得了宋朝市舶使(掌管检查出入港口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朝廷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项事务)官职,他控制大量海船,独霸当地海上贸易,欺行霸市,大发横财。端宗一行人马在泉州停泊后,张世杰急于扩充皇室实力,下令强取蒲寿庚的海船和资产,从而激怒了蓄谋降元的蒲寿庚,使其加快了反宋的步伐。因为行朝无力与之纠缠,只好离开泉州,取道潮州去惠州的甲子门(今广东海丰东海口处)。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又转移到浅湾(今广东饶平南海中岛屿)。陆秀夫复为签书枢密院事,杨后垂帘听政,“与群臣语,犹自称奴”。陆秀夫每时节参与朝会,都“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有时在朝会进行中,秀夫会潸然泪下,用朝衣拭泪,衣服都沾满了泪水,左右大臣看了没有不悲痛的。但是宋朝还是一步一步走向灭亡,地方上虽有文天祥、李芾等人进行极其艰苦的抗元斗争,但由于势单力薄,大都无所作为。
元世祖忽必烈得知南宋“海上朝廷”未被剿灭,仍在福建、广东沿海出没,便急令塔出、李恒、吕师羹等率步卒越大庾岭,忙兀台、唆都、蒲寿庚、刘深等率舟师入海,双管齐下,南剿行朝。十一月,刘深攻浅湾,张世杰迎战不利,遂与陆秀夫护卫端宗去井澳(今广东中山南海中岛屿)。陈宜中见形势紧张,临难脱逃,远走占城(古国名,在今越南境内)。十二月,飓风袭击井澳,雨骤涛狂,桅断船翻,士兵溺死过半。端宗及诸臣的座船虽然得以幸免,但也险象丛生,致使端宗惊悸成疾。飓风过后,张世杰、陆秀夫等忙于率部收拾残局,刘深乘隙指挥水师跟踪追击,行朝又被迫向珠江口外的谢女峡仓皇转移。
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经历了百余日海上颠簸的行朝,终于找到一个有暇喘息的落脚点,冈州(今为广东雷洲湾外东南海中一个岛屿)。然而,平地又起风波,十一岁的端宗突然在四月病死。这在一些官兵看来,是“海上朝廷”寿命已尽的不祥之兆。为了避免与行朝同归于尽,他们要求各自寻路求生.就在这树倒猢狲散的严重关头,陆秀夫挺身而出,大义凛然,鼓动众人:“端宗驾崩,卫王还在。当年,少康能够凭借五百人马、十里方圆中兴夏朝,难道我文武百官不能依靠数十万兵民、万顷碧海复兴大宋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吗?”在陆秀夫鼓吹的中兴精神激励下,群臣个个情绪激昂,纷纷表示誓死复兴大宋王朝。接着,陆秀夫又与群臣商量立卫王为帝,由杨太后垂帘听政,五月改元祥兴。陆秀夫便在此危难之际,受命接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力挽狂澜,共撑危局。六月,又在戎马倥偬中将行朝转移到厓山。
兵败厓山 无力回天
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八十里海中,与奇石山相对,势如两扉,周围潮汐湍急,舟行艰难,是一处可据险固守的天然堡垒,因此为行朝所选中.船队靠岸后,张世杰、陆秀夫立即派人进山伐木,在岛上造行宫三十间,军屋三干间,供君臣将校栖身。余下的二十万士卒,继续留在船上生活.为了迎接意料中的殊死搏斗,又令随军匠人修造舰船,赶铡兵器。
恰好这时元将张弘范回大都向忽必烈述职,在奏疏中言称:“张世杰复立卫王为帝,闽、广百姓奋起响应,倘若不及时剿灭,势必酿成大患。”忽必烈对此深以为然,当即委任张弘范为元帅,并赐上方剑,令其全力进剿。张弘范推荐李恒为副帅,又亲临扬州点将,发水陆精兵二万,分道南征.十月,张弘范带舟师由海路袭漳州,潮州、惠州,李恒率步骑出梅岭袭广州,处心积虑缩小和切断沿海陆地与南宋“海上朝廷”的联系。
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张弘范率舟师攻厓山,这时有人向张世杰进宫:“元军已用战船堵塞海口,使我进退两难。不如尽早突围,另择途径登陆,即使不胜,也有回旋余地,尚可引兵西走。”张世杰深知士卒久居海上,战事艰苦,军心浮动,一但登陆,难免溃散,于是回答道:“我军连年疲于海上奔命,何时方休?莫如趁此时机与 元军一决胜负。”随后毅然下令焚烧岛上行宫军屋,全部人马再度登舟,然后依山面海,将干艘战船用粗大绳缆连结成一字长蛇阵,又在四周高筑楼橱,宛如城堞,将幼帝赵昺的座船安置在中间,诏 示将士与舰船共存亡。
厓山北部海面水浅,大船行驶极易触礁,张弘范便调舟师迂回到南部海面水深处,与张世杰的水军接战,同时断绝行朝运输淡水的通道。张弘范发现宋军战船集结,游弋不便,就用数艘轻舟,满载膏油柴草,乘风纵火,妄图火烧连营,一举取胜。没曾想张世杰早有准备,事先已在舰船上厚涂醒泥,井缚以长木伸向前方,致使元军的火船无法接近,火攻失灵。张弘范无奈,增派舟师围困海口,害得宋军连续十余日以干粮充饥,用海水解渴,疲惫不堪,纷纷病倒。这时,李恒率部从广州赶到厓山与张弘范会师,张弘范令其控制厓山 北部海面,准备南北夹攻。
二月初六拂晓,彤云漫天,风吼海啸。元军选择这样一个恶劣的天气发动总攻,意在先从精神上压垮疲惫的宋军.交战之前,张弘范把元军精锐分成四路,自己亲率一路。在向将校部署出击路线时,他说:“宋军舰船停泊在厓山西面,涨潮之后必然向东漂移,我军要趁此有利天时发起猛攻。各路舟师以帅船鼓乐为号,闻风而动,不得有误。违令者斩!”随后由李恒带领一路舟师,乘早潮退去、水流由北向南之机,顺流对宋军进行试探性的攻击,以求宋军暴露强弱虚实,张世杰率部英勇抗击,双方火拚厮杀,几经较量,未分胜负.及至中午,潮水猛涨,宋军舰船果真东移。张弘范见时机已到,便令帅船大奏鼓乐;张世杰不知这是元军再次发动攻势的信号,误 以为是敌船官兵在战斗间隙饮酒作乐,所以未加戒备。不料,元军竟在鼓乐声中从南北两面同时冲杀过来,迫使宋军腹背受敌,仓促迎战。由于连年海上劳顿,宋军不得休整,士卒体力大都衰竭,突然 遭到凌厉攻势,士气很难振作。倘在此时有一环瓦解,整个防线就会全部崩溃。就在这关系南宋命运的决战中,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元军各路舟师的强攻下,宋军的船队中突然有一艘战船的桅顶绳断旗落,顷刻之间,许多舰船的樯旗也随之纷纷降落。张世杰见旗倒兵散,大势已去,连忙调集亲兵砍断船缆,准备轻装冲开血路,杀出重围。
负帝投海 壮烈殉节
时近黄昏,风雨大作,咫尺之间,景物难辨。张世杰趁着海面混乱,让人驾轻舟去幼帝赵昺的座船,接他脱离险境,以便寻机安全转移.一直在舟中观察着战况的陆秀夫面对此景,知道事已不可为,深恐奸细乘机向元军卖主邀功,又担心轻舟难以躲避元军星罗棋布的舰船,招致南宋末帝被俘或遇难,因而断然拒绝来者请求。但他也知赵昺的座船笨重,又与其他舰船环结,行驶艰难。陆秀夫估计已经无法护卫幼帝走脱,于是便当机立断,决心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先是手执利剑,催促自己结发的妻子投海:继而又劝说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佑皇帝的覆辙。德佑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罢,他背起九岁的赵昺,又用素白的绸带与自己的身躯紧紧束在一起,然后一步一步地走向船弦,踏上了从临安到厓山的最后里程、水天一色的茫茫大海……
杨太后听说帝昺死去,悲痛欲绝,随即也跳海而死。之后随同跳海殉国的朝廷诸臣和后宫女眷少说也有十多万人。
张世杰久候不见接迎赵昺的轻舟归来,便知凶多吉少,于是果断突围,在夜幕下夺路而去。数日以后,许多死里逃生的将士,又驾驶舰船集聚在张世杰的座船周围,停泊在南恩(今广东阳江)的海陵山脚下。他们当中,有人给张世杰带来了陆秀夫背负赵昺共同殉难的噩耗。张世杰悲痛不已,正在这时,不幸之中又遇不幸,飓风再次袭来。舰船将士劝他上岸暂避,张世杰绝望地回答:“无济于事了。还是与诸君同甘共苦吧!”随后,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艰难地登上座船舵楼,痛苦地俯视着在风浪中飘摇的宋军残船,焚香祷告上天说:“我为赵氏江山存亡可谓鞠躬尽瘁了,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大宋从此再无君可立了。我在厓山没有殉身,是指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光复宋朝江山。然而,国事发展如此令人失望。难道这是天意!”张世杰说到此处,突然堕身入海,滚滚波涛又接纳了一代英杰……
厓山之战终于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标志着流亡政府的最后崩溃,也宣告了历时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最后灭亡。
厓山战事结束后,张弘范自鸣得意,派人在厘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妄想功垂千秋。但是,中原和南国人民却反其道而行.尽管在元朝的高压政治下,人们敢怒不敢言,心里却时刻思念着陆秀夫,每当看到或想到厓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诵“大宋左丞相陆秀夫殉难于此”。元朝灭亡以后,人们为了表达前辈和自己的心愿,怒不可遏地将当年颂扬张弘范的刻字铲掉,改镌“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个大字,用以永远纪念这位临难受命,壮烈殉节的名臣。
陆秀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殚精竭虑,颠沛流离,试图力挽狂澜,维护大宋江山,可是,腐败的南宋王朝又岂是个人的力量能挽救得了的呢?他最终以自己的忠节之举报效了国家。他的努力虽未能重扶正倾之宋室,但其忠心报国的爱国精神可歌可泣。
其中最为悲情的就是陆秀夫,崖山兵败之后,陆秀夫抛下妻儿,抱起年仅八岁的卫王赵昺跳入涛涛大海,瞬间就不见踪影。
陆秀夫在求学之时就表现出聪颖好学的样子,他的老师孟先生一共有百名学生,但是他唯独看中陆秀夫,称赞他说:“这个小伙子长大之后不一般啊!”
陆秀夫二十四岁就考中了进士,由此入仕。李庭芝听闻陆秀夫的才名之后,就让陆秀夫作了自己的幕僚。李庭芝交代陆秀夫去办的事情,陆秀夫总是出色的完成,这让李庭芝越来越器重他。陆秀夫是个非常正经的人,每次府中举行宴席,大家或饮酒作乐,或看美人跳舞,有时喝醉了便东倒西歪的。只有陆秀夫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好似自己有一方小天地,清楚地与大家划开界限,也因此没有几个朋友。
陆秀夫逝后,与张世杰、文天祥齐名被誉为“宋亡三杰”,现在广东省江门市的新会就有纪念陆秀夫负幼帝跳海悲剧的宋少帝陵、三杰祠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