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秦淮有何独特魅力,让诗人钟情于它?秦淮有何吸引人的地方?秦淮河之所以会成为诗人所钟情的地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秦淮有何独特魅力,让诗人钟情于它?
秦淮有何吸引人的地方?秦淮河之所以会成为诗人所钟情的地方主要是因为这几个方面:
一、秦淮河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南京秦淮老城南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安宁说:“秦淮河是南京城市诞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之源。”秦淮河不但哺育了世世代代的南京人民,而且滋养了博大精深的南京文化。每一个建都在此的朝代都离不开秦淮河的滋养,而作为一个朝代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二、名人效应。就像是我们现今的追星一样,在古代,文人墨客同样会有着无数的崇拜者,当其中有一个人在秦淮河上留下了自己的诗篇,其他人再来的时候自然也会争相模仿。来的诗人越多,对于这个地方就有着更多人的探寻。在这里,面对那些先人曾经留下的诗作,同样可以与先人进行一场诗词上面的较量。
三、秦淮河的美丽景致。浩渺的寒江笼罩在那在迷离的夜色之中,那缥缈烟雾在月色的照映下更显神秘,趁着夜色把船只停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看着眼前的一切,迷迷糊糊不似凡间。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雨过天晴,秦淮河畔总有着它独特的美丽景色。在岸上,在船上,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美丽享受。也许流连忘返这个词就是专门用来诠释秦淮河对诗人的吸引力的,如此的美景又怎么能让人轻易离去呢?
日本人为什么管“花生”为什么叫「南京豆」
先来看看江户时代。日本的江户时代是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年代,时间大概是1603年——1867年。对照一下中国的年表,1603年,正值明朝第十三个皇帝,明穆宗——朱翊钧(1563-1620)在位。1867年,正值清穆宗(也是穆宗!好巧)同治在位。也就是说,江户时代基本上跟明朝是重合滴。明朝的首都是哪儿啊,在朱棣同志迁都之前,南京嘛。
日语中还有一些跟「南京豆」类似的词,比如「南京米」(なんきんまい)?「南京锭」(なんきんじょう 荷包锁、挂锁)等,基本都是在那个时期,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在江户时代,日本人习惯于给那些从中国传来的,小巧精致稀有的事物取名为「南京~」。后来,即便不是明朝,哪怕是清朝传来的事物,也会习惯性地被加上「南京~」的字眼。例如,小白鼠在日语中叫「南京ネズミ」,日本的信鸽居然叫「南京鸠」(なんきんばと)。因为这两种小动物的原产地在中国。到此为止,还都算是好东西吧,也都还算是中国传过去的,即便京城早不在南京了,其实准确来说,明成祖之后首都就已经迁到北京了,但日本人还是固执地用着「南京~」来代表中国,足见其性格中执拗、墨守成规的一面。这种性格有利有弊。利,日本的匠人精神,使得Made in Japan的意义,完全不同于Made in China。弊,当全世界都已开始用电脑时,日本人却还在兢兢业业地不断升级“文字处理机”,让“文字处理机”拥有了各种“智能”。当然,结果那些功能全都被一个WORD文档轻松KO了。于是日本人痛定思痛,果断舍弃“文字处理机”,又开始吭哧吭哧地升级PC……总的来说,似乎还是利大于弊吧。
扯远了,再回来说「南京~」。明朝之后,「南京~」在日语中就未必都是好东西,也未必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了。比如「南京虫」(なんきんむし),就是栖息在人们家宅中,夜间吸血的臭虫。这种虫子分布在世界各地。据日本博物学家田中芳男在《南京虫又床虱》的报告中所说,南京虫是明治维新前,幕府从外国购入的古船中附带的。这种虫子,既不是明朝的虫子,也不一定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的虫子,却被叫做「南京虫」。这里的「南京~」已经演变为海外的意思了。
在日语中,跟「南京~」相类似的,还有「南蛮~」(なんばん)。这个词原本指的是南洋,暹罗、吕宋等地。到了近世又成了对荷兰和西班牙的称呼。最后演变成一个模糊的“南方”的概念。例如,「南蛮絵」(なんばんえ 西洋画)、「南蛮学」(なんばんがく 西洋学)、「南蛮寺」(なんばんじ 基督教堂)等等。
看到这儿,大家有没有觉得语言跟历史真是息息相关的,它就像是历史的活化石一样。所以学习语言,不光要记语法和词汇,还得知道语言背后的故事。尤其,日语是一种十分暧昧的语言,除了字面意思之外,一个词往往有着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意味。比如“南京豆”“南京米”这些从明朝传到日本的东西,其实都是比较实用的,正面的东西。而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人已经将不知从哪儿跑来的臭虫叫做“南京虫”了。其中的落差,还得各位自己细细品味琢磨。
泊船瓜洲古诗
加翻译求助编辑
百科名片
泊船瓜洲,著名诗篇,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到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编辑本段
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赏析一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
《泊船瓜洲》
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泊船瓜洲》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
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二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赏析三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这样评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诗:“首句‘京口瓜洲一水涧’,以愉快的笔调写他从京口渡江,抵达瓜洲,‘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顾,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如此强化政治色彩来解析《泊船瓜洲》诗的诗意,是很有代表性的。但这样的解析,却存在着无法自圆其说的自相矛盾处:诗人既想早日辞官,就不可能有奉召回京之欣喜,既想急于赴京上任,也就不可能有想早日辞官的想法,这二者犹如水火,是难以相容的。也有论者断言,诗人此次复出还政,可谓春风得意,大喜过望,那所谓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恋乡情绪,不过是虚晃一枪的矫情之词而已,是不可以认真对待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骨子里说的是对皇恩的感激,是对新法实施前景的乐观描绘,是诗人内心的还朝施政喜悦的移情于景,诗的感情基调是欢快的,乐观的。
上述两论,是历来解读《泊船瓜洲》诗的论点中最具代表性的,但把该诗作为政治抒情诗来解读,是既不符合诗人作诗时特定的际遇和心境,也不切合诗作自身建构的艺术形象的内蕴的。《泊船瓜洲》应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它的感情基调应是忧郁伤感的,是毫无轻松、喜悦、乐观的色彩可言的。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这次的上任,从心情上说,是十分勉强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重又回到家乡江宁,过起了舒心适意的隐居生活。从这次短暂的复出过程可以看出,重新还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热衷的,相反地他还把复出视为畏途而屡拒屡辞。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 再从诗作本身看。诗的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真诚地发出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
从结句定下的乡愁沉重忧切的感情基调反观,“京口瓜洲一水间”也不可能是在时间上强调船行之快来写诗人心情的轻松愉快了,它与“钟山只隔数重山”一样,都是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以近写远、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惋深切、无可奈何的伤感心情,展现了诗人心灵深处的巨大的失落感、孤独感。其实,一水长江,数重大山,相间相隔的空间上的距离也是很大的,诗人反以近写之,也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家乡的强烈依恋,是恋恋不舍的思乡爱乡眷乡之情的自然流露,又何来轻松愉快的喜悦心情呢?
正因为这首诗的主旨是浓浓的乡愁的抒发,所以诗的第三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也不是像一般论者所说的落在了对江南春天美景的描绘上,它的语言重心不是“绿”字而是“又”字。而人们之所以特别欣赏“绿”的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春天美景的生动形象、富有色彩感和感染力的描绘,原因就在洪迈的《容斋续笔》所记载的那一段脍炙人口的炼字故事上。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
正是有了前三句寓情于景的层层铺垫作势,结句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抒写乡愁的淋漓之笔,才水到渠成地直泻出来,把乡愁的抒写发挥到了极致。由此看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并不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而是一首纯粹的乡愁诗。
编辑本段
诗词评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瓜洲渡口,也望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体现作者希望重返那没有利益纷争的家乡,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情景交融,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
其中“绿”字可以体会到诗人用词的修饰,把吹改为绿,为的是生动,在这之前王安石也有多次改这个字,但最后还是把这个字改成了“绿”。
编辑本段
诗句评析
《泊船瓜洲》属于七言绝句,全诗押(an)韵。一年初春时节,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了瓜州渡口,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寓所——他因变法失败而被罢相之后,一直住在这里。他打算先坐船横渡长江,到对岸的京口(今江苏省镇江)上岸,然后连夜赶路回钟山。
渐进黄昏,船就要靠近南岸,马上可以上岸赶路了,诗人不禁往西边眺望着,只见峰峦重叠,绵延不断,伸展到远方,最后被云雾所遮裹,看不到夕阳外的钟山。但它并不遥远,要知道,从京口到金陵,中间不过隔了几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一个跳上岸,忽然一阵春风吹来,夹带着一阵使人心醉的花香。啊!诗人的脚步正好赶上了春天的脚步,双脚踏上了江南绿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只有那苍苍的暮霭和滚滚的烟波……这时,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它将伴随着诗人连夜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王安石一时兴起,随口吟出一首绝句:
京口瓜州一水涧,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像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他忽然想到了“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这句诗,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
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比喻变法运动将带给人们美好的生活。本诗是“文字频改,工夫自出”(《童蒙诗训》)的著名例证。
编辑本段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086年),生于北宋时期。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小字
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又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王安石画像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
中文名:王安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临川(今抚州) 出生日期: 1021年 逝世日期: 1086年 主要成就:文学家
政治家
改革家 代表作品:《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编辑本段
相关
【京口在哪里?】
京口就是今日的江苏镇江市,靠长江边,瓜洲是对岸的一个小岛(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这儿也是大运河的长江出口,所以水上交通很繁忙。
钟山就是南京。南京城内有钟山
诗的意思是镇江与瓜州只一水相隔,南京城也不过只隔了几重山岭。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 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 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详细地址: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到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赞同
7| 评论
2021-12-11 18:13 879802114 | 一级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同
2| 评论
2021-12-12 17:22 无天无月 | 一级
泊船瓜洲里的“绿”字被推敲出来的。
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赞同
2| 评论
2021-12-12 22:24 遮掩不住的爱情 | 一级
傻帽 赞同
2| 评论
2021-12-13 17:20 热心网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同
2| 评论
2021-12-13 17:39 高兴帅简 | 一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赞同
1| 评论
2021-12-15 18:01 王乞丐731 | 一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同
1| 评论
2021-12-15 20:10 热心网友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同
1| 评论
2021-12-17 08:58 147836952 | 一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到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赞同2| 评论 赞同
1| 评论
2021-12-17 10:33 热心网友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的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呀? 赞同
2| 评论
2021-12-17 11:47 王嘉宁2001 | 二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而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啊,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京口:今江苏镇江。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赞同
0| 评论
2021-12-18 07:57 热心网友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 泊:停船靠岸。
2.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吹绿了。
7.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赞同
1| 评论
2021-12-18 11:58 热心网友
1.从京口到瓜州只是一江之隔。
2.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3.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
4.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
[ 赞同
1| 评论
2021-12-18 14:01 豫雨思雨 | 二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同
1| 评论
2021-12-19 16:43 热心网友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同
1| 评论
2021-12-19 17:46 防范台风的虎 | 一级
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赞同
1| 评论
2021-12-19 18:02 六熣媺 | 一级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到 赞同
1| 评论
2021-12-19 19:26 墨·星星 | 一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赞同
1| 评论
2021-12-20 12:45 wang954223166 | 二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到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赞同
1| 评论
2021-12-20 13:23 zyx20001226 | 二级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泊船:停船。泊,停泊。 《泊船瓜洲》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到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觉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
3.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立足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要注意读要读一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到
译文
从京口到瓜洲只隔一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何时才能照我回到家乡啊!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泊船:停船。泊,停泊。 《泊船瓜洲》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4、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隔:间隔。 8、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9、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huán):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赞同26| 评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