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亲军二十四卫都包括什么?一共二十六卫: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
大明亲军二十四卫都包括什么?
一共二十六卫: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
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安吉卫)、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的军制,继承发展了唐、宋、元三朝的兵制特点,建立了卫所制。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
明代的卫所极其庞大复杂,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其中又有屯垦卫,驻守卫、戍军卫和护卫。全国的卫军人数多达二百余万,在明中后期都超过了二百六十万。
扩展资料:
1、锦衣卫
锦衣卫起初仅1500人,设大汉将军、将军、力士众官;卫士称校尉;军中设千户、百户、总旗官。朝廷重大典礼时,包括皇宫三大节的万寿节、元旦、冬至和册封、祭祀、登基、传制等,侍卫3000人全值;
平时则是轮番值宿,护卫宫禁。锦衣卫自成军制,自行操练,下值后训练极严。卫中缺额到50人时方才补齐。月粮两石。卫士们积功可升迁百户、千户。军士、将官死亡,允许其魁梧健壮、武勇过人的血亲子弟顶替,没有的则从军士和民户中精选。
2、旗手卫
旗手卫的前身是旗手千户所,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朱元璋下旨升旗手千户所为旗手卫。旗手卫负责大驾金鼓、旗纛,统率力士随驾宿卫。
就是说,旗手卫有两大职责:主要职责是执掌御驾所用的金鼓、旗帜;其次的职责是侍卫亲军所共同的--护驾左右,宿卫宫禁,负责皇室的安全。
旗手卫设校尉、力士,都是从民间中选拔壮健的民丁充任。校尉的职责是专门执擎卤簿仪仗,还负责御驾前宣召文武官员和奉旨承办特殊事宜。
在编制上,旗手卫校尉不属于旗手卫,而是属于亲军第一卫的锦衣卫。这样设置,大概因为是旗手卫单设一卫是出于对金鼓、旗纛的尊崇,而掌擎卤簿仪仗的校尉不隶旗手卫,直属锦衣卫则是出于对特殊身份的校尉的直接控制,卤簿仪仗实在太重要,不能有任何差错。
旗手卫力士专门负责金鼓、旗帜、随御驾出入宫禁,还有一个职责便是守卫宫禁四门。很显然,力士身份不如校尉,金鼓、旗帜不能和卤簿仪仗分庭抗礼,所以,力士隶属于旗手卫。
旗手卫是侍卫亲军上十二卫中的一支身份特殊、职责明确的侍卫亲军。每年岁祭旗头六纛之神,仪式都十分隆重。祭祀仪式是在秋8月举行,设立神坛,旗手卫卫士、将官临坛祭祀,场面很是壮观。
除了8月设坛祭祀,在12月于承天门外还有隆重而庄严的祈祷仪式。承天门是皇城正门,就是后来的大明门和清代的天安门,这里是皇宫的象征,在这里冬日致祭,可见王朝对其的礼重。
3、府军前卫
府军前卫在亲军上十二卫中位居第三位。府军前卫是一支独特的侍卫禁军。早在朱元璋创建卫队之初,便特设带刀舍人。建元洪武时,府军前卫等卫队负有特殊使命,设习技幼军。
府军前卫掌统领幼军的选拔、训练、修习诸事宜;正式成为前卫卫士的称为带刀官,轮番带卫侍卫。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推重府军前卫。
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成祖朱棣下道特别圣旨,为皇太子简选幼军,专置府军前卫,设置官属。府军前卫总带刀官40人,官属包括:指挥使5人、指挥同知10人、指挥佥事20人、卫镇抚10人、经历5人。
府军前卫统辖二十五所。
其余金吾卫、羽林卫、府军卫、虎贲卫等上直卫主要职掌是守卫巡警,负责宫禁安全。编制与普通京营卫所相同,每个卫5600余人。
此后成祖迁都北京,在上十二卫的基础之上完善组建了编制组成了后来了二十六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六卫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十二卫
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以上12卫,洪武时设置)。
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以上10卫,永乐时设置)。
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宣德八年设置)。
锦衣卫:掌侍卫、仪仗、缉捕、刑狱。
旗手卫:掌旗鼓、守卫。
府军前卫:统领幼军(补充兵)。
金吾、羽林等十九卫,掌守卫巡警。
腾骧等四卫,掌随驾护卫。
明代官职里“左卫”和“右卫”的区别是什么?关于“豹韬左卫”“豹韬右卫”有点疑问QAQ
我在《明史·职官志(五)》里有看到豹韬左卫,但是没有王骥的奏疏中提到的“豹韬右卫”,豹韬左卫隶属南京前府,那请问豹韬右卫呢QAQ为什么分左右,无非几个原因,第一,分工有差异,比如监门卫,左的管进城,右的管出城,很明确;第二,分开也是分权的表现,避免某支军队独大,彼此制衡。
明代的12卫
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
明朝赤北卫前后中左右所分别指哪个?
《大明一统志》记载:天津三卫“俱在静海县北90里小直沽”
小直沽在今天津市内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汊口
我查了一些资料,但没有说明这三个卫具体的地点,只笼统的说都在小直沽(张自忠路北端),天津卫是永乐2年11月设;左卫是同年设的,直属于后军都督府;右卫是永乐4年设,也属于后军都督府
现代人看地图遵循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然而在古代,由于人们是坐北向南而看,因此方向上会有所不同,变成了左东右西前南后北,对应的是四象神兽: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明代地理的左卫、右卫、前卫、后卫,是怎么判断方位的?东南西北吗?
左卫、右卫、前卫、后卫指的是明朝的卫所制。
明朝的卫所制主要是根据明朝的军制来的。继承发展了唐、宋、元三朝的兵制特点,建立了卫所制。明代的军籍是世袭的,卫所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
怎么理解呢,就是把明朝军队编制和地理位置结合的一种产物,有的卫所指的是地理位置和当地屯军,有的就是单指某一只军队。明朝的卫所制度极其庞大且复杂。分为直属皇帝的亲军京卫和五军都督府下辖的卫所。其中又有屯垦卫,驻守卫、戍军卫和护卫。
单说亲军上直就有二十六卫,分别是: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 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
另外还有林林总总各种卫所,屯垦卫,驻守卫等等。并不是按照东西南北之类的方位来命名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