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后面临“财政危机”,采取了什么“解决办法”?自公元16世纪末期伊始,我国中原地区各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几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
满清入关后面临“财政危机”,采取了什么“解决办法”?
自公元16世纪末期伊始,我国中原地区各种不同性质的战争几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公元1644年,明清易代,满清统治者正式入主中原。此后,大规模的反清斗争、大面积的自然灾害,以及满清统治者强制推行的一系列加剧满汉关系恶化的残酷政策(如:圈地令、剃发易服令、禁海令、迁界令、投充法、逃人法等),直接迫使着生存于社会底层的中原百姓四处流亡,原有的社会生产秩序遭到了毁灭性的冲击,而依托人为基础的农耕经济、社会商品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期”。毫不夸张地说,入关初期的满清统治者所“接手”的是一个经济极度萧条的中原地区。但尽管如此,战争依旧在继续,抗击反清势力、稳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平定“三藩之乱”等等都需要大笔的经济开支。因此,尽快地摆脱国家财政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政府立足于中原的首要难题。
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入关初期清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危机”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部分相关的史料数据,来对当时的清朝中央政府为摆脱财政危机所采取的“解决办法”进行一番细致入微的探索。
本文的研究内容:01、以史料为据,进一步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
史料《清世祖实录》中所记载的由真定巡按卫周允上疏朝廷的一段相关批文如下:
巡行各处,极目荒凉,旧额钱粮,尚难敷数。况地亩荒芜,百姓流亡,十居六七。
山东河道总督杨方兴上疏道:
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
四川巡抚张所志巡视四川后上疏道:
土著之残民未归,荒凉之状较之保郡不啻天渊。……中江凋疲不堪,射洪归并潼川,遂宁归并蓬溪,乐至、安岳虽经开复,奈无一民一户,石田空城,有名无实,久成矿土。
以上所述,乃史料中记载的部分地区的情况,虽不能以偏概全,但在很大程度上却可以反映得出清朝入关初期中原大部分地区的社会形态和经济状况。这一阶段的中原百姓可以说真是印证了词人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所写下的“亡,百姓苦”四个大字。
02、开源节流
在没有多元化经济模式的封建王朝时代,稳定的社会生产力输出几乎是维持一个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能量,然饱经战火后的中原地区显然不足以提供这一点,以至于清政府在入关之际军事上虽然取得了跨越性的发展,但经济上却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以公元1651(顺治八)年为例,史料记载这一年全国所需的银两开支共计1573.4万两,其中军饷开支高达1300万余两,约占据着全年总开支的83%,然而该年全国所有地区的赋税所得仅不过1485.9万两,缺额87.5万两。恰恰如此,全国反清势力与清政府之间的战争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也即是清政府为何要将大部分国库收入作为军费开支的一大重要原因。正如时人所说:“国家财赋,大半尽于用兵,即使天时无警,正供不亏,而军士嗷嗷待哺,民力已竭矣。”
不可否认,在古代财政收入是维持一个国家统治地位的先决条件,再强大的军事实力从某种程度上讲也依然是建立在庞大的财政支出基础之上的。而清朝初期所面临如此巨额的财政亏空,无疑将关系到清政府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甚至是能否在关内站稳脚跟。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加派赋税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简单而又直接的手段,然明朝灭亡的教训犹在,更何况为了笼络人心,刚刚入关的满清统治者已经公开宣称减免明朝末期的苛捐杂税,因此,加派赋税从客观上讲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一时期的百姓也无粮可征)。而另一方面,由于清政府在财政上所遭遇的困难处境,减赋的许诺也是难以实现的。可以这么说,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在加赋和减赋方面基本上是很难有所作为的,为此只能沿用原始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财之道,即“开源节流”。
关于入关初期清政府“开源”的做法,最为明显的便是实行了一项特殊的“以钱赎刑”政策。例如史料记载:
因边疆为靖,师旅频兴,一所所入不足供一岁之出,今议开监生、吏、典、承差等援纳;给内外僧道度牒,准徒杖等罪折赎。
由上述事实,足以见得当时的清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难程度,但仅凭这种做法所获得的财源是极度有限的。因此,对于当时的清政府而言,“节流”才是摆脱财政危机最为有效的方法。清政府在“节流”方面的做法无非就是两种,第一,裁汰官兵;第二,停兴土木。如顺治六年五月,朝廷下令:
裁天津、凤阳、安徽巡抚、巡江御史、天津饷道等官,以裕国家经费之用。
事实上,尽管顺治一朝统治者推行了例如“开源节流”此类的做法,但由于其本身的财政制度仍然是沿袭于明朝,因此顺治时期的国家财政基本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况。
顺治帝
03、制定《赋役全书》,整顿税收
如前所述,清初顺治一朝为了改善财政经济状况尽管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由于其财政制度基本沿袭于明朝,以至于明朝末期在财政上的种种弊端也被一一沿袭下来,再加上全国各地的人丁土地数据大半毁于战火。因此,对于清政府而言,针对当前的社会状况重新制定财政制度并整顿赋役也就显得愈加迫切了。
顺治八年,编制《赋役全书》的工作开始真正实行。康熙二十四年,鉴于“户口土田,视昔有加,按户增徭,因地加赋,名目纷繁,易于混淆”,遂下令重修《赋役全书》,重修后被称之为《简明赋役全书》。除此以外,在编纂《赋役全书》过程中,统治者还不断注重改善人丁编审制度,如顺治四年下令:“自今以后,各抚按官严行有司,细加编审。凡年老残疾,并逃往故绝者,悉与豁免”。
陕西省赋役全书
04、实行“更名田”
所谓“更名田”,指的是原明朝时期的藩王、元勋们所遗留下来的土地,主要散布于直隶、江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等地。历经明末农民起义之后,这批土地的所有权发生了较大的变动,一部分重新回到当地农民的手里,一部分沦为了无人开垦的荒地,还有一部分则牢牢地掌握在当地乡绅权贵们的手中。清朝初期,为了拉拢汉族地主阶级,恢复封建统治秩序,朝便下令允许乡绅们照旧耕种,但实际上大部分土地还是通过种种手段(如圈地)落到了满洲贵族手中。
顺治四年,朝廷索性下令将这批土地“入官”,以“变价”处理或“召佃”征收租粮的方式企图借此恢复社会生产力,然而,对于饱经战乱的百姓而言,此举并无多大成效,从而形成了一种“佃不敢承,官难召种”的不良局面。
清长沙府更名地数据
所谓“变价”亦或是“召佃”,从本质上讲说白了还是统治者通过其他手段去提升赋税比例的一种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其土地所有权仍是掌握在朝廷手里,以至于百姓所种下的粮食,不仅要正常缴纳赋税,还要被征收租粮,到头来一年种下的粮食保不住还不够上交国库的数额。
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公元1669(康熙八)年,朝廷采纳了督察员左都御使赵玮的建议,“将直隶等省废藩田产给予原种之人,令其耕种,照常征粮”。后来又进一步明确,原被“变价”处理或者“召佃”承租的田地允许照价抵消次年所征赋税。此举不仅避免了原征租额的流出,而且还在没有给“原种之人”任何经济上的好处和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保证了田地的耕种率,这对清朝初期的社会而言不失为一大农业壮举。从下表中的数据也可得知,此举对恢复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之大。
除上述所讲之外,清朝初期的统治政策也呈现出一个由严到宽的一个趋势,特别是自康熙帝亲政以后,统治者曾大幅度地调整满汉关系,努力消除20余年反清斗争所造成的满汉之间的对抗局面,如禁至圈地、撤销逃人法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此举也是恢复中原地区原有的生产方式和促进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
为什么大清以6万满八旗军就能征服一亿多人口的大明和蒙古?
满清能够征服大明和蒙古不是因为某个人的魅力,也不是某项优惠政策的吸引力,更不是纯凭武力征服。清朝成功征服明朝和蒙古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内部原因
1、满清八旗强大的战斗力。国际历史界认可,明末清初的时代,满清八旗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团体。一直有"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说法。相比于大明和蒙古,女真(满清的前身)处于更加原始的部落制下,部落之间杀戮不断,民风更加彪悍。满清的军事实力强大也有一场场辉煌的胜利支撑起来的。最艰辛便是努尔哈赤,那时候的满清形势极为恶劣。北方是未开化的野女真,东边是明朝的东江军和附庸朝鲜,西边是大明的盟友察哈尔的林丹汗,南边则是最大的对手强大的大明朝,可以说是四面楚歌。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满清依旧屹立不倒,还越战越强,由此可见满清八旗惊人的战斗力。
2、内部制度的改良,缓和了民族矛盾。明朝统治下的辽东,实际上施行的是民族隔离政策。很少有少数民族将领能在明朝当上大官。努尔哈赤时期更是将俘虏的汉人直接变为了满人家庭的奴隶,矛盾进一步激化。皇太极继位后,做了两件事情,笼络了辽东汉人的心。一方面是设立汉八旗与蒙八旗,给了原来的奴隶合理翻身的机会。另一方面学习中原开科取士,笼络了辽东文人的心。于是辽东变的上下一心,既给满清补充了兵源,又稳定了国家,爆发出更大的战斗力。
3、边拉边打边抚,解决蒙古问题。皇太极真是个枭雄。为了江山社稷他一辈子只娶了一个正妃,四个侧妃,而且全部出身蒙古贵族,加强与蒙古的姻亲关系。封王赐爵同时不忘记捅对方"软刀子"。攻抚并用,分化瓦解蒙古各部,大大削弱蒙古整体实力。并一以贯之,满清每代皇帝坚持不懈。彻底将一个四分五裂又相对安定的蒙古纳入自己的版图。
二、外部原因
1、承平的大明朝遇到最大的危机。崇祯皇帝确实是位倒霉的君王。他在位期间,遇到了小冰河期,整个北方粮食减产,饿殍遍野。北方爆发了严重的农民起义。朝廷内部,党争不断。先是阉党清流之争,后有东林党排除异己。这样的内忧外患下,最终强大的大明走向了灭亡。
2、大顺的崛起,吴三桂暴走。明朝走向衰败,大顺作为新的势力登场。因为明朝政府无法解决饥荒问题,所以北方农民起义根本无法解决。再加上满清总在关键时期横插一杠,打乱明朝的战略布署。最终大顺的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煤山自缢。这便将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吴三桂推到了风口浪尖,他必须站队了。好运加身的满清获得了吴三桂的投靠,彻底打开了他们杀往中原的道路。
3、北方动荡,南方内斗,文人爱财,武将惜死。明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中原北方因为饥荒和战乱,早已经是十室九空。一片石大战后,大顺甚至组织不起来有效的抵抗。整个北方沦陷了,而原来明朝的官员为了继续享受荣华富贵,集体投降满清,为其的统治出谋划策。南明政权却限于内斗以及以文制武的眼光。致使大量汉军将领畏敌不前,或者干脆帅军投降。清军后期的战争中都是少量的八旗军负责冲锋指挥,大量汉军绿营反倒成了攻城略地的主力。汉奸太多,图之奈何。
正是这么多内因外因共同作用下,满清征服了人口是其百倍的大明与蒙古,发了笔横财。
明朝为什么会被满清灭亡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明朝灭亡,东林党魏忠贤,到底谁才是罪魁祸首。
为什么满清王朝会覆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满清王朝会覆灭最重要是封建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明朝时期为了解决边患问题,采取了禁海政策,清朝进一步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彻底关闭了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交流的通道,清朝自诩为天国,一直生活在骄傲自满的美梦当中,当西方列强已经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清朝仍然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新的经济制度出现必然会伴随社会制度的更迭,封建制度彻底沦为淘汰品。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会落下任何一个国家,清朝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成为西方列强开拓市场的下一个目标。满清王朝重新回到世界当中才发觉了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差距,然而此时想要做出积极的改变已经为时已晚,封建制度必将被淘汰,满清王朝也注定会成为历史上的过去。
晚清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爱国的仁人志士。他们都希望为民族未来寻找一条出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动的中华民族不断前进,而辛亥革命也成为满清王朝生命的终点。历史的发展具有前进性和曲折性,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将被新的制度所取代,封建制度已经拥有了2000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漫长的长河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满清王朝的消亡是一种历史进步的表现。并不是完全消失在了世界上,封建社会创造优秀文化、精神融入到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液中,祖祖辈辈的传递下去,历史被人们铭记,这是中华民族无形的宝贵财富,封建主义制度是历史进程中必经之路。
人口大约有两亿左右的明朝,为何会被几十万的满清征服?
女真铁骑在多尔衮的带领下闯入山海关占领北京的时候,几乎全体满洲人依然不太相信他们能够真正征服整个明朝,多尔衮不管别人怎么说,严格按照皇太极的遗志立即从沈阳迁都北京,其实他心中也没什么底,他说:何言一统?但得寸则寸,得尺则尺。
明朝人口大约两亿左右,女真部落经几十年兼并整合以后也不过几十万的人口,这其中还包含了不少蒙古人和关外 *** ,明清松锦之战,清军投入了几乎全部的男 丁出战也不过凑了十万余的部队而已。区区两年之后,要满清拿出军队去征服整个明朝疆域,不说打仗,就算把每个城市占领下来都分不出人手。如此看来清灭明就是一个玩笑。
满族的祖先们创造了神话,他们只用了大约六十年的时间,便以一个仅几十万人的连自己的文字都刚刚发明的小部落,征服当时人口是自己两三百倍的世界第一大的王朝,并由此又统治了近三百年。这是种怎样的悲哀呵。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明被满清征服了?
原因一,小冰河时期让大明元气大伤小冰河期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但是比主要的毁灭大量动植物生命的冰期还是要暖和。历史上的小冰河期都导致了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小冰河期始于13世纪,在17世纪达到巅峰,并最终在大约200年前减缓了活动趋势。为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气候趋向严寒,牲畜的食品供给短缺。
原因二,腐败使得大明玩儿完明朝当时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采取了很多错误的手段,导致明朝加速灭亡。先是减少官员俸禄,这一招不仅没起到缩减开支的效果,还助长了官员的贪污腐化的风气。之后又实行军户世袭制度,利用大规模军事屯田,减轻国家对军队财政支出。这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减轻了财政负担,却使得军队长期缺乏训练,导致武备松弛,战斗力下降。
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明末农民起义,明末实际人口已经过亿,陕西、河南、山东等北方各省由于人口太多,已经超出当地土地的供养能力,而两湖产出的粮 食倒是可以供应北方,在和平时期问题还显现不出来,当北方遇到天灾粮食减产的时候,南方的粮食供应立刻吃紧,加上落后的道路交通更是使问题雪上加霜,当北 方农民为了吃不上饭起来造反的时候,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对国家基层组织破坏极大,大批官员被杀,这一情况反过来更加重和社会的混乱。
当时明王朝的主要精力、人力、财力全部集中在辽东,起义爆发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做出正确的部署,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但是一个王朝的力量还不 是一伙农民能抗拒的,李自成反复失败。但是前面我已经说了,主要问题没有解决,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是北方流民没饭吃的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所以李 自成才能屡败屡战。
李自成最后发展成气候也是北方知识分子看到明王朝大势已去,转投李自成,给李 自成带去了发展总战略,李自成才能得到北京,进北京后士人集团对李自成的态度也能证明这一点。至于满清只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在中原王朝处于内乱的时候浑 水摸鱼,结果运气好到爆棚,北方被李自成折腾的不成样子,南方由于长年供养北方,牢骚满腹。
加上士人集团对李自成在北京搞清算失去信 心。种种原因加到一起造就了后来的清王朝。中原民族失去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还是李自成的责任,吴三桂在两面夹击下做出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投降满清,落到李 自成手里根本没有活路,吴三桂一家都是李自成杀的,投降李自成根本没有好下场。所以丢失山海关的最大责任人是李自成。
在满清进入中原后其实还有两个机会可以光复汉家江山,一个就是满清颁布剃头令,可惜南明没有抓住机会,各路军阀争权夺利。一个是吴三桂造反,可惜老天对 满清太好了,在关键的时期让吴三桂病死,吴氏集团分崩离析,汉族也失去了最后一个光复中原的机会。至于后来的清朝灭亡那就是真正地顺应历史潮流了。
所以,明朝亡于粮食,清朝幸于天时,吴三桂倒霉在年龄太大,李自成成功在于满清。明朝8成的国力都在辽东,这就是李自成成功的主要原因,后来崇祯认识到这一点后,调辽东军队入关平叛,但是李自成已经尾大不掉,辽东精锐的辽东铁骑只是暂缓了明朝的灭亡时间而已。说起来,明朝灭亡,还真的是与明朝发生的两件小事有密切关系。
其一,误杀女真人塔克世和他父亲。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兵攻打建州女真部的古勒城。明军遭到激烈抵抗,久攻不下,于是女 真人塔克世和父亲两人冒险进城劝降。没想到劝降未成,此时突然城破,明军冲进去不分青红皂白,竟把塔克世父子也杀了。父子俩本来是为明朝做事,不料遭此惨 祸,明朝解释这是误杀,给塔克世的儿子赔了30匹马了事。误杀了两个边塞草民,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其二,为节省财政支出而裁撤驿卒。公元1628年崇祯皇帝即位时,明朝已经风雨飘摇。显然崇祯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国内是民变四起,国外又强敌虎视。在 内忧外患,连年征战,耗资巨大,朝廷陷入了财政危机的情况下,崇祯便下令在全国整顿驿站,裁撤驿卒,以节省财政支出。驿站的主要职能是传递公文,并为过境 的官员提供服务,驿卒就是这个机构中最底层人员,干活辛苦收入极低。旨意下达不久,裁员进展顺利,也收到预期效果,据说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朝廷节省白银 68万两。
就这样,两件看起来似乎都不起眼的小事,结果却引发了明朝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我们先说第一件事的影响。虽然明朝因误杀给塔克世,给他的儿子做了赔偿,但塔克世的儿子努尔哈赤始终没有放下心中仇恨。史书记载,努尔哈赤以十三副 遗甲含恨起兵,从含恨二字不难看出,他之所以造反,就是与大明王朝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他初始阶段不敢与明朝公然为敌,只能暗中积蓄力量,苦心经 营。几十年后,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雄踞关外,对明朝形成威胁。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改国号为大清。
而第二件小事的影响愈发富有传奇色彩。本来,崇祯皇帝下令裁撤驿卒,是为了精减机构,精简人员,搞好节流开源,应属明智之举,但是朝廷只管裁减,却不负 责安置,由此落下了祸根。试想,与皇帝的江山相比,百姓的死活显然是小事一桩,但这对银川驿站的驿卒们来说,却是天大的事。
当时西北连 年大旱,饿殍遍野,树皮都吃光了,人吃人的惨剧都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失去了生活来源,就意味着要么等死,要么揭竿而起。当选择只有两条:饿死是死, 造反也是死,既然两条都是死路,与其做饿死鬼不如做饱死鬼,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封妻荫子,留名千古。
在这批下岗的驿卒当中,有一位名叫李自成的年轻人。李自成是陕西米脂县人,世代贫农,小时候给地主家放过羊,长大后在银川驿站谋了个驿卒的差事,好歹能 混口饭吃,没想到崇祯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纸令下,就断了他的生路。康熙《米脂县志》记载:明末李自成,银川驿之马夫耳。因裁驿站,饥荒,无所得食, 奋臂一呼,卒至土崩,不可救!李自成走投无路,被迫走上了造反道路。
1644年春天,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紫禁城,顺便抢了崇祯的皇帝宝座。当年的银川驿卒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崇祯终于也尝到了下岗的滋味,不得已只能在绝望中上吊自杀。崇祯恐怕做梦都想不到,当年裁掉一个小小的驿卒,竟为自己培养出一位掘墓人。
同样令明朝皇帝想不到的是,清军在被误杀女真人塔克世后人的率领下,野心勃勃逐鹿中原,不料被明朝精锐挡在山海关外,无法前进半步。恰在此时,李自 成完成了对明朝的最后一击,天赐良机,清军趁机挥师入关。于是,1644年的北京城,就像一个热闹非凡的大戏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李自成抢了崇祯的位置, 可惜只当了42天的皇帝,又被清军赶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紫禁城再次易主,大清顺治皇帝登极,他就是努尔哈赤的孙子。两件小事,犹如两只蝴蝶,轻轻扇动了几下翅膀,微风吹到1644年,终于引发了一场龙卷风,大明帝国随风飘散。通过上述两件小事引发的大变化,我们应当汲取些什么教训呢?我想至少可以有两个方面具有启示:
一是公元1944年,郭沫若在他的那篇著名雄文《甲申三百年祭》,重申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贪贿必然亡国的道理;同时也劝谕新兴的工农政党,切莫骄傲自满,以免重蹈李自成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悲剧。
二是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无疑是至理名言,是需要我们时刻必须牢记的真理。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就因过去曾经做过的某件小事而被彻 底改变一生的结局。前不久,有家媒体报道了一位见义不为的围观者袖手旁观,后来才发现受伤之人竟是自己亲人,却由于耽误宝贵抢救时间撒手人寰而痛不欲 生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