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战争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波黑战争暴行波黑战争,是世界第二次大战后,在欧洲境内发生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波黑战争不仅持续时间长,而...
波黑战争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波黑战争,是世界第二次大战后,在欧洲境内发生最大的一次局部战争,波黑战争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造成的不计其数的人员伤亡,损失80%的国家经济设施,波黑战争中还发生了种族屠杀的暴行。
波黑战争 实景图
自从前拉斯拉夫共和国于1991年6月开始解体后,一度暂时和来的巴尔干半岛的命运又开始飘渺不定,波黑作为前南斯拉夫的6个共和国之一,国内三大势均力敌的民族,穆斯林,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这三个民族对波黑国家主权和领土划分产生了严重分岐,波黑战争在动乱的背景下一触即发。
在1992年4月,波黑战争正式爆发,直至1995年12月,在北约军事力量的介入与打击下才停止。波黑战争在近四年的时间内,分为三个阶段,从初期的三大族争夺波黑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开始,到中期联合国安理会开始干预波黑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再到最后塞族在北约的军事打击下,被迫接受停战协议,波黑战争结束,期间占军事优势的塞尔维亚族对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的联军,进行猛烈的报复,塞尔维亚人在1995年7月对穆克族的“安全区”内,实行了种族大屠杀,暴行滔天。有2780000多人在波黑战争中丧命,而造成波黑战争的罪魁祸首前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南联盟前总统米洛舍维奇,都在海牙国际法庭受到应有的审判。
波黑战争的结果
从1992年4月至1995年12月发生的波黑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又一次局部地区大规模作战,波黑战争的结果,造成了波黑全部人口440万中,有27.8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国家的80%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450多亿美元。
波黑战争 实景图
波黑战争是一场民族内战,直接参战方是波黑国内三大民族,分别是占人口总数最多的穆斯林,大约占43.7%,塞尔维亚人占31.4%,克罗地亚人占17.3%。三大民族的信仰也不同,塞尔维亚人信奉东正教,克罗地亚人信奉天主教,而穆斯林族信奉伊斯兰教,历史原因信仰问题,让这三个民族无法和睦共处,即使有过短暂的统一,也在1991年6月前南斯拉夫共和国解体后,再次面临分崩离析,这三个民族对波黑国家的前途命运,产生了严重分岐,三方无法调解,波黑战争爆发,支持波国独立的穆斯林人和克罗地亚人组成了联军,而坚决反对独立的塞尔维亚人,在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的支持下,拥有武器优势,也和穆克联军势均力敌。
双方在波黑战争初期开始了疯狂的争夺领地阶段,占有总人口31.4%的塞尔维亚人凭借武器优势,争夺到了整个波黑境内的70%的土地,势力大增,而人口最多的穆斯林人却只有10%的土地,双方展开了激战,而塞尔维亚人更是对穆斯林人和克罗地亚人展开了种族屠杀,波黑战争的暴行,让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社会深感忧虑,最后还在北约的军事干预下,塞尔维亚人才签订停战协议。
波黑战争的影响
波黑战争,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战役,时间持续长,人员伤亡重,波黑战争造成的影响,即使在今天还有余音。
波黑战争 坟墓
自从1992年4月爆发,一直打到1995年12月的波黑战争,死亡人数占全国总人口440万的6.8%,还有一半的人沦为了难民,无家可归,全国境内80%的基础设施损毁,波黑战争影响直接经济损失450多亿美元,更别说到现在还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民族对立。
波黑战争是一场民族内战,在1991年6月前南斯拉夫共和国解体后,波黑境内的三大民族对波黑的国家前途命运产生严重分岐,占人口总数最多的穆斯林人支持波国独立,并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克罗地亚人也是支持独立的,但他们更愿意波黑成为一个松散的联邦制国家,占总人口31.4%的塞尔维亚人则是坚决反对独立,于是这样的背景下,波黑战争爆发了,塞尔维亚人对搞穆斯林人和克罗地亚人的联军,双方势均力敌。波黑战争进行到中期,联合国和国际社会进行诸多努力调停,但都没有效果,最后北约军事力量直接干预介入,才让塞尔维亚人签订停战协议。
即使现在波黑战争的影响还在继续,在战争中失踪的人口,不时被人们发现在波黑境内某个不知名的偏僻地方的某个坑内,早已变成累累白骨,而波黑战争的罪魁祸首前南斯拉夫的总统,也接受荷兰海牙国际法庭的审判。
三次调解阿亚战争均告失败,美俄合力为何玩不转俩小国?
距离9月27日,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爆发战争,已经过去31天了,然而依然没有停火的打算,是美俄合力调解没用了么?不,是人家根本就没尽心,而真正可以起到作用的大佬还在坐冷板凳。
百事有因必有果,谈起阿亚爱恨情仇的始末,还要从遥远的上古时代,不对,是沙俄时代,甚至更久以前开始说起。
(音乐起)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两个小族群,他们一个叫阿塞拜疆,一个叫亚美尼亚。那时,这里的亚美尼亚王国站到了国生的巅峰,它的领土从里海西岸一直到地中海东岸,拥有了包括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内的领土。
那时候,两个族的人民相处在一个国家一片天空下,像极了爱情最初的模样。
然而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重头。
多年以后,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展开了对高加索地区的争夺,亚美尼亚在这样的撕扯下被分成两半,西部归于罗马保护,而东部被波斯收为国土。
罗马信的是基督教,而波斯信的是伊斯兰教,是谁的娃儿就听谁的话,自此,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就因为不同的“爸爸”有了不同的信仰,从而拉开了“相爱相杀”的序幕。
之后,随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伊斯兰教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这也就导致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族领土不断被挤压,失去的领土(包括纳卡地区)就被阿塞拜疆族给占了。虽然失去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皮,可是亚美尼亚却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家园,自然一有机会就要想着,夺回属于自己族的一切。
又是多年后,俄国和土耳其开始抢黑海控制权,还打了两百多的俄土战争,最后沙俄取得胜利喜得高加索地区,这片地区后在苏联时代成为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个国家。
说白了,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又换“爸爸”了,他们这次再次有了共同的“后爸”,再次可以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却突然发现,彼此已经再也爱不起来了。
在沙俄刚开始接盘的时候,才发现这里虽然是自己的地盘,伊斯兰教却依然很顽强,加上奥斯曼帝国的虎视眈眈,它就必须培养一个心腹来制约对方,于是,亚美尼亚人成为了“天选之子”,负责帮“爸爸”分忧解难。
“爸爸”一听令下,亚美尼亚人哪里还管曾经的“旧爱”阿塞拜疆人,道不同不相为谋,你等身份低微怎配和我这等天子恋爱?一波“制裁之锤”就甩了过去……
在沙俄的大力扶持和亚美尼亚人自己的努力之下,亚美尼亚人终于成功完成了任务,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甚至超越阿塞拜疆人,成为了当地的主体民族。
然而,林俊杰都要唱哭了,苏联解体了!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再次成了没爹的孩子,开始为了争夺纳卡地区争斗不休。
在亚美尼亚人眼中,这是自己族曾经的故土;可在阿塞拜疆人眼中,这已经是自己的老家,现在两个人又不是一个爸爸了,谁会让着谁啊?于是二话不说,抡起“狼牙棒”来就是一顿打,打了三年,在1994年才在俄罗斯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下停火了。
虽然,国际社会普通承认阿塞拜疆对纳卡地区的主权,但纳卡地区却使用的是亚美尼亚的货币,两个种族的仇恨依然没有放下。所以,不打不代表心中没有恨,只要有个小火花,他们还是可以新仇旧恨一起上,再次干起来。
至于这次爆发战争,为什么美俄调解不成功呢?在我看来,原因不过如下:
这场战争的真正的幕后支持者是土耳其,也就是阿塞拜疆的“前前爹”,阿塞拜疆是跟着土耳其走的;至于俄罗斯,这两个国家原本都是他的“继子”,亚美尼亚还曾经是“天选之子”,可是现在亚美尼亚却有点想投靠“干爹”美国的意思,“前爹”当然就不开心了,就想着让阿塞拜疆代替自己好好修理一个这个小P孩。
而美国不过是个局外人,却有自己的打算。毕竟高加索也是俄罗斯的腹地,这两个小P孩打得越凶,越能牵制住俄罗斯,这是美国“喜闻乐见”的,所以只有煽阴风点鬼火的心思,哪里会劝停呢?
所以呢,“前爹”俄罗斯对亚美尼亚不满,“干爹”美国又打着“前爹”的主意,“前前爹”还对阿塞拜疆暗中出招,大家都想在里面浑水摸鱼,能调好才奇怪呢。
-END-
世界历史上 有那个战争 是 第三方挑拨 打起来的?且仅仅因为第三方挑拨,基本无其他原因的才算的
在调解地区、制止战争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联合国做出了哪些贡献?
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在巴勒斯坦建立停战监督组织,这是联合国的第一次维和行动。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期间,联合国向中东地区派出第一支维和部队。
1978年,联合国召开第一届特别联大,审议裁军问题,减小战争爆发可能。
1987年,两伊战争中,联合国安理会第一次强制性通过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
1998年,海湾地区出现战争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亲赴伊拉克斡旋,最终化解了爆发战争的可能。
——参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模块“战争与和平”。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