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本已经答应曹爽交出兵权就不杀他们,为什么最后却灭了曹爽三族

发布时间: 2023-01-10 11:01:3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4

历史问题:司马懿当年发动高平陵政变,迫使曹爽交出兵权,但当时的约定是只削去曹爽的兵权但不伤及曹爽及历史问题:司马懿当年发动高平陵...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本已经答应曹爽交出兵权就不杀他们,为什么最后却灭了曹爽三族

历史问题:司马懿当年发动高平陵政变,迫使曹爽交出兵权,但当时的约定是只削去曹爽的兵权但不伤及曹爽及

历史问题:司马懿当年发动高平陵政变,迫使曹爽交出兵权,但当时的约定是只削去曹爽的兵权但不伤及曹爽及其全家的性命,但前期的时候曹爽确实只是被软禁而没有被杀;他之后因“谋反”罪而遭灭门,请问他是否有想重新夺权而被杀死,司马懿是否真的“失信”而处死了曹爽?
曹爽被托孤掌兵马大权,司马懿政变虽然成功但是一上来就杀死曹爽不利于笼络军心,容易给人刻薄寡恩的感觉,所以先将曹爽软禁起来,但是曹爽注定是要死的,不管他是否想要重新夺权,他的结局都要死,这是政治,不容儿戏!

司马懿起兵造反时,曹爽和天子都有兵权,为何无动于衷?

  三国历史是最后是三国归晋,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不仅聪明有城府更是野心勃勃,一直为自己谋反做准备。在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一行人去高平陵祭祖的时候,趁着京城的毫无戒备,就撕下了伪装多年的孱弱面孔,率兵长驱直入魏国的京城,不费任何吹灰之力就把曹魏的都城占领,然后自立为王。这样,魏国由曹姓改名为司马。

很多人奇怪,当司马懿骑兵造反,篡夺了曹家积累多年的皇位,当时曹爽与皇帝都有兵权,为什么对这一切都是无动于衷?

这一切归根于曹爽在位辅政期间,一直飞扬跋扈,得罪了满朝的大臣。无论是老臣还是功臣,对曹爽都不支持。

从当时曹魏政权的内部分工。受魏明帝的托付,司马懿与曹爽一起担任起了辅佐新帝的任务。司马懿势力的强大,曹爽也是难以抵抗。司马懿为曹魏政权的元老级人物,有着一定的威望,虽然篡夺政权的确是理亏,可是追随他的朝臣诸侯肯定不在少数。曹爽虽然是辅助大臣,却失去了其他大臣的支持,没有号召能力,自然也不能帮助新帝反抗司马懿的篡位。而且,司马懿军事才能有目共睹,带兵打仗可以说是战无不胜,再加上他这次是有备而来,实在胜率渺茫。

司马懿作为四朝老臣,为人奸诈狡猾,决策上果断。在起兵造反之前,采取以退为进策略,装病闭门不出成功骗过曹爽,趁曹爽则陪同魏帝曹芳扫墓时,与众臣发动政变。等叛变完成后,便请奏魏帝曹芳陈明利害,此次政变是不得已为之,目的只是废除曹爽兄弟军权,没有别的意思。看来司马懿是善于拉拢经营关系网,做好政变的充分准备,掌握胜利的主动权。

当时,朝廷很多将领军士的家属都在城内,被司马懿控制了人身自由。尤其是曹爽也看到自己的妻儿都在司马懿手里!曹爽当年舍不得不要妻儿,将领也不愿不顾家眷的打回去。由于司马懿以洛水为誓,保他全家平安荣华富贵。再加上曹爽也知道司马懿久经战阵,长期对阵诸葛亮这样的神人,没有能力打败司马懿,自然对司马懿的叛乱也是无动于衷。

曹爽的不反抗,最重要一点就是觉得司马懿只不过是想要政权,却不敢有任何公然废帝的念头。当时他想着,司马懿只要不废帝,那么自己还是可以保全性命甚至享受荣华富贵的,可是,由于曹爽的误判,最后落得家族被诛杀三代的可悲下场。正可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

首先,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已经有人向曹爽建议效仿曹操了。根据《三国志》,司马懿夺权后,大司农桓范带着大司农印寻找曹爽。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曹芳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天下的军事力量支援自己,从和司马懿对抗。如果曹爽真的听从了谋士桓范的建议,曹魏历史的走向,很可能就会发生改变。但是,犹豫不决的曹爽,还是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希望换回余生的荣华富贵。由此,曹爽之所以向司马懿投降,第一个原因就是曹爽自己贪图享乐,不敢放手一搏。

针对曹爽的这一心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以及曹爽所亲信的殿中校尉尹大目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和之后的荣华富贵。同时,曹爽虽然掌握了天子和兵权,但是,自己和心腹的家眷留在了都城洛阳,并且被司马懿所掌控了。所以,这也是曹爽投降的重要原因。即便曹爽可以舍弃自己的家眷,曹爽的手下也不一定都能舍弃。一旦有人因为洛阳城中的家眷和司马懿里应外合,曹爽也可能会面临险境。

再者,军事能力上相差司马懿甚远,也是曹爽没有抵抗的重要原因。曹爽虽然是曹真的长子,出生于将门之家,但是,就曹爽自己来说,既没有军事天赋,也缺乏战场上的历练。正始五年(244年),邓飏和李胜等人为了令曹爽建立军功名声而建议征伐蜀汉,结果,曹爽真的率领了大军征讨蜀汉,结果被蜀汉大将军费祎击败。此战,曹魏大军损失惨重,不仅曹爽自己信心备受打击,也导致曹魏将是对于曹爽颇有怨言。

最后,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即便曹爽效仿曹操迁都许昌,召集天下将士讨伐司马懿,因为自己军事能力较差,而很多曹魏老将在公元249年之前就去世了,这导致曹爽缺乏战胜司马懿的信心和勇气,从而选择了交出了兵权。并且,司马懿篡权是后来的事情,在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获得了郭太后和蒋济等朝中大臣的支持。与此相对应的是,曹爽在此之前则排斥异己、专权跋扈,导致自己在曹魏宗室和朝廷都失去了人心。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皇帝曹芳,也不一定会站到曹爽这一边,毕竟在当时,起居自比皇帝的曹爽,更像是乱臣贼子。总的来说,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曹爽放弃了抵抗,接受了司马懿的处置。对此,桓范大哭道:“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也即曹真这样有才能的人,却剩下了曹爽、曹羲这样的兄弟,最终会导致灭族之祸。

因为他们的军队都在外面,皇宫里的进军都是归司马家交管的,还有洛阳的守城军也是司马家的人管理的,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们这时候也没有办法了,反抗就是死亡,只能无动于衷
司马懿是靠着曹爽外出,一举夺了都城。首先司马懿在魏国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对抗蜀国表现的智谋也是无与伦比的。
夺权后,天子和曹爽就先认了,认为自己就对付不了司马懿,这从曹爽跪地请饶就可以看出。
所以根本没有反抗。其二,如果敢反抗,就肯定会被就地处置掉。司马懿肯定也不会放虎归山的。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之变时,声震天下的曹爽为何放弃抵抗?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之所以会放弃抵抗有三个原因;第一、没收兵权的旨意是郭太后下的;第二、曹爽希望能够跟司马懿议和;第三、曹爽认为有朝中大臣和曹氏宗亲给自己说情,自己一定能保住性命。

(一)、没收兵权的旨意是郭太后下的

当时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后,郭太后便下了两道懿旨,其中一道便是没收曹爽兵权的懿旨。郭太后是曹叡的皇后,虽然并非曹芳生母,但是其太后地位却是名正言顺的,如今郭太后昭告天下要没收曹爽的兵权,如果曹爽拒绝的话,那么就是对太后不尊,是要遭到天下人诟病的,曹爽并不想承受这样的骂名,所以他才会主动上交兵权。

(二)、曹爽希望能够跟司马懿议和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经控制了宫廷,懦弱的曹爽并不想大动干戈,于是便以上交兵权为契机,希望能够与司马懿议和。曹叡去世后,司马懿和曹爽都是托孤大臣,司马懿负责内政,曹爽负责军事,但是司马懿却被曹爽打压常常称病不出,所以在司马懿心中,最记恨的人就是曹爽,司马懿也知道曹爽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所以才发动了政变,然而真的到了硬碰硬的时候,曹爽却又退缩了。

(三)、曹爽认为朝中大臣定能保住自己性命

曹爽会愿意主动上交兵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天真又懦弱,他以为上交兵权后,政变就会平息,而且朝中大臣和曹氏宗亲还能够保他不死。事实证明,曹爽的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当他交出了兵权的时候,也是丧失了保命符,野心勃勃的司马懿不仅要杀了曹爽,就连朝廷大臣和曹氏宗亲他也杀。

曹爽对司马懿非常忌惮,也对自己的军事才能不自信,再者司马懿搬出这些开国老臣老将,为自己造势,占得战略主动权,曹爽一个孤家寡人就很难抵抗。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京城,也控制了曹爽的家人,为了能够保全家人的性命,曹爽决定放弃抵抗!
因为曹爽一方众将士的家眷都在司马懿手上,导致军心不稳,他也深知自己大势已去,所以放弃抵抗了。
因为曹爽觉得自己不是打仗神出鬼没的司马懿的对手。所以干脆放弃抵抗投降。
本文标题: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本已经答应曹爽交出兵权就不杀他们,为什么最后却灭了曹爽三族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7475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来个法律大神给科普一下这算抄袭吗为什么汉宣帝在位期间是西汉的巅峰时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