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符做为兵权的信物有用吗

发布时间: 2022-11-21 19:01: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古代调兵靠虎符,任何人拿了虎符都可以调动军队吗?按照皇帝设立虎符最原本的想法就是达到只认虎符,不认人,但是皇帝依靠虎符调兵的时候...

兵符做为兵权的信物有用吗

古代调兵靠虎符,任何人拿了虎符都可以调动军队吗?

按照皇帝设立虎符最原本的想法就是达到“只认虎符,不认人”,但是皇帝依靠虎符调兵的时候大多都会选择地方的高级官吏或者军营中有地位、有威望的将军,再加上特定的圣旨才可以调动军队。

虽然调兵的时候是“只认虎符不认人”但是并不是只有虎符就可以调动兵力,与虎符配套的还会有一道圣旨,而这个圣旨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虎符的使用者,需要的兵力和作战目的之类的。而且虎符是由两部分构成,其中一部分位于大将军的手中,则另外一部分就是在皇帝的手中,只有两个凑成一个完整的虎符再加上皇帝的圣旨才可以真正的调动大军。

不过在战国的时候出现过偷窃虎符的情况,战国时候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典故就表明了只有虎符就不行的,需要有皇帝的圣旨才可以。但是最后还是在没有圣旨的时候发兵了,当时依靠的就是信陵君的威望和地位。信陵君这个典故也是给后世君主一个很大的警告,那就是如果将军的威望足够的高就可以跨过皇帝这一步骤,而那些军队也就成为了大将军的私兵。

而岳飞领导的岳家军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岳飞发兵的时候根本用不着皇帝的命令就可以直接调兵,所以有的时候没有虎符也是可以调动军队。当然这一点也是有利有弊的,好处当然就是在皇帝没有办法发布圣旨或者交出另外一部分虎符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救驾,坏处就是这个“私军”很有可能就跟着将领直接跑了,就有可能成为威胁皇位的一个炸弹。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从宋朝的时候就开始主张一个将领不能长时间的待在一个地方,要经常进行官员的调动避免将士之间的关系过于的要好。

并不是任何人拿了虎符都可以调动军队。虎符是君王调兵谴将的信物,但是想要完整的调兵还需要盖了玉玺的诏书,诏书里要有此次出兵的统领人,调兵人数,调兵地点,调兵目的。
可以。虎符,兵符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只有见到完整的虎符,军队就会听任命令。
只有皇上的令箭和虎符两样在一起,才可以调动10万军队,光有虎符是调动不了军队的。
古代的兵符就象征着可以派遣、指挥军队,所以任何人只要拿到了兵符,都可以调动军队,在历史上,这一手段曾被许多奸臣所用。

古代兵符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在古代可以说是只认兵符不认人,得兵符就可以统领那些军队了,而相反,如果你没有兵符的话,对不起,就算你是皇帝又如何,人家照样不认你,你就哪凉快哪待着吧,别碍人家的事。正所谓,将在外军命有所不授嘛,但是如果你可以像安禄山那样有足够的威信可以领他们所信服,那没有办法,没有兵符也照可以率领他们。
兵符这种东西其实是人家姜子牙姜太公发明的东西,在古代交通不发达通讯不发达,也没有视频什么的,一辈子也见不着皇上一眼,什么达官贵人啊什么统领大全的人他们将领认识谁啊。来一个人说自己是皇上就要调令军队,你就把他当做皇上,可能吗?所以聪明如姜子牙,兵符出现了,虽然说到后来材质形状有变但是不变的是一分为二,一人一半,在古代因为右者为尊,所以啊就把右边给皇帝,而左边给将领。这可以说是古代的帝王所授权的一种兵权或者说是让你认识我的一种信物。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兵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兵符这种东西如果要仿造是很难的,而且每一个地区的兵符各不相同,所以说,只要你拿兵符几乎99.99%都是真的了。不过兵符还有一种操作就是像剧中元淳一样,偷兵符,然后就可以率领他们攻打红川城,去杀我们的女主楚乔报复她,但我不明白她是报复楚乔还是报复自己的父皇的,因为她偷兵符调令禁军以至于差点丢了整个大魏王朝,我们的公主也是很任性。
那么古代的兵符更多的是为了抵制造反,有了兵符的存在就不利于那些大将们去造反,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这个国家的对于控制权的保障,这样作为一个皇帝才会更加的安心,这样就一边加强中央集权分化对各个将领有所防范又是可以去防止他们又不听话,一举两得。古代所有的皇帝都是充满疑心的,他们不希望有一个人可以调动百万大军,对他造成一定的威胁,这样他不就吃不好睡不好了嘛,他也不希望那些将领跟士兵们太过些悉又太有威信,就像安禄山那样万一造反了,那皇帝的王朝不就没有了嘛。所以说每一个兵在进军营里第一件事可以说就是去认兵符,而不是去认将军,即便是你当了将军没有兵符你照样也调动不了士兵,而这才是皇帝真正想看到的东西。只要的这样只认兵符而不认将军的话,皇帝不就吃的好睡得好,不担心有人造反了嘛。
但是宋代对于兵符好像还有更多不同的意义,什么兵将两不知就是一种,可以说是上制皇权下裁将权,但这种局面的背后却是皇权政府的信用越来越低,而各个将领就出现了许多的私家军队,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宋代就有岳飞的岳家军,杨门虎将杨门女将杨家军,不仅如此还有什么折家军之类的私家军的存在,这就很尴尬了。而明清则是延续这一问题甚至于出现了兵将分离,宦官监军从而去取代兵符,文武同军这些可笑的事情,所以也导致了许多的惨案发生。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在古代拿了兵符就如同你拿了冒蓝火的加特林,哒哒哒哒哒哒无人能敌有没有,所以说兵符的存在就是如此令人所向往。

      在古代,底层士兵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并不是为了保家卫国,君权至上,忠君爱国的思想离他们很远。他们只认得这批军队的上级,甚至高级一些的军官他们都不认识,如果上层军官想要调动他们,首先得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身份,而古代的信息传递非常慢,说到底还是一个信息差的问题。兵符制度就建立在这样的背景之上,兵符一分为二,右半部分在国军手里,左半部分在军队手里,国军命令统帅出征的时候,会派人带着诏书和国军手中的半枚军符前往部队,念完诏书后,将两块军符合二为一,便可出征。新兵入伍除了训练最重要的就是知道军符张什么样子,识得军符。

       关于兵符误用一个众人皆知的例子就是信陵君窃符救赵。长平之战后秦过趁势进攻赵国。魏国的名士信陵君依靠窃取来的兵符调动驻边的军队,增援赵国,最终打垮秦军。军队名义上是皇帝的,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旦有事,就算没有兵符,凭着自己的威信,以清君侧和救驾等理由照样可以调兵,安禄山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地方权力大,中央暗弱,他就能直接扯起反旗、从东汉末年开始,甚至只出现了'只认人的武装,如曹操的青州兵,唐朝各地节度使军队,明朝李如松的辽东铁骑,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等等。

      说到底,兵符实际上不仅不利于造反,反而确保军国大权控制在皇权手里的产物,它加强了中央集权分化地方将领的军权,防止地方拥兵自重,兵符作为实际工具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作为文化的象征,他将一直存在。

       随着《楚乔传》的热播,大魏燕北已经完全开战,从兵力上来说,燕北不占优势,然而,坑爹的元淳再次上线,黑化后的她弃母国不顾,一心只想复仇,偷了军符,调走15万禁军。很多人说这个女孩子任性,黑化的不可理喻。可站在元淳的立场上,这一切又似乎说得通,元淳公主的命运可谓是由盛转衰,一开始出场的天真烂漫,骄纵任性和初心善良。经历最爱的人背叛后,她在万人尊崇的位置跌落凡间,一下从锦衣玉食的生活过渡到一潭死水,味同爵蜡。她的不谙世事注定让她在遭遇后崩溃。可也是这样的崩溃和不谙世事,才让她有勇气窃取兵符报复,以求内心的平衡。曾经给她无尽呵护的母妃因救她死了。朝夕相伴一心为她的侍女也因为救她死了。那个爱她又心疼他的魏家兄弟也因为她而死。就像她所言,跟她有关系的人都因他死了。在一个心灰意冷,无惧生死时,盗窃兵符的罪他还在乎吗?


       淳儿的一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一生痴情为一人,一意执着误终身吗,一念疯魔恨意生,可叹红尘可怜人”,其实燕询对不起的从来都不是阿楚,而是傻傻的元淳啊。这大抵就是一厢情愿,最后只能愿赌服输吧,淳儿就是这样的一类姑娘,你爱她,她就是天真,你不爱她,她就是愚蠢,可惜没人愿意保护她的愚蠢,没人心疼他的天真。

《于淳箴言》

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保持自我,坐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相信总会有一个爱你的人来找你

错误的把一点点得示好,当做自己被爱的证明。然后让自己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无论多努力,你始终无法成为对方想要的人,因为对方爱的从来都不是你。

在爱情里,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如果分手了,请带上自尊走开。不要拒绝新的开始,有的时候你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你一直留在过去,没打算重新开始。

爱情里不要奋不顾身,五分给自己,两分给生活,三分给爱情。

或许很多事本身就难自控,比如你会喜欢谁,然而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对的那个人,遇见部队的人,你做什么都是不对,遇见对的人,你什么都不用做,光站在那里就很美好。

喜欢追楚乔传的朋友们就应该看到元淳偷窃兵符然后攻打红川这个片段了吧,其实这样想想,整个事件当中就元淳最无辜了,新婚当天,新郎叛变,而且自己还被燕北的士兵践踏蹂躏,这样的愁谁能释怀,但是感觉小姑娘做的很不对的地方就是把整个的仇恨都算在了楚乔的身上,花花觉得楚乔作为女主是挺不容易的,哈哈,一路走来,全是坎坷,红川城当日也幸好有楚乔坐镇,才免于被元淳的灭城之灾,其实元淳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一直以来是没有任何的权利的,就连九幽台事件中,也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燕询受难,一块却帮不上任何的忙。但是元淳黑化偷了禁军的兵符以后,她就有了说话和主导的权利,其实在古代,很多时候都是一样的,只认令牌,就连皇上,要想得到大臣的肯定也必须要有玉玺才对的,所以古代的兵真的是太多了,而且大都是平民出身,对于很高级别的人都是没有见过的,只有辨认玉佩,还是就是一句古语说的很好,大家就是经常在电视上听到的那句,军令如山,这说明什么呢,其实就是这条命令才是王道,管他谁下的呢,其他的也是一样,只认令牌,不认人,有了令牌,就有了一切,其实说到这,不得不说楚乔传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还是很好的,它还是有时代背景的,他的背景大概就是北魏时期的事情,但是目标确实是不明确的,很多读者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所以这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兵符虽说是个好东西,但是由于兵符被偷窃发生的惨案也是很多的,就像元淳这样,攻打燕北,却差点失去大魏,不过花花感觉元淳公主可能真的是怨念太深了,为了自己复仇的计划,竟然可以委身他人,不过这可乐坏了魏舒烨,自己渴望的人终于能得到了,我也是为了他感到高兴啊,不过如果元淳没有一心想嫁给燕询,而是嫁给长期爱慕她的魏舒烨其实也是不会发生这么多得惨案的,当然,如果元淳公主没有盗窃兵符,可能还会有一线生机的,也不会害了自己的母亲,大魏皇帝是谁啊,自己的好兄弟都能斩杀,还怕你一个弱女子,真是搞笑,这大魏的江山只能我有,当然,不是花花能有的,不过给我个兵符也是不错的,至少是能说一翻大话,还不用胆怯,遇神杀神,佛挡杀佛,哈哈,这真的是花花的一番梦想啊,不过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还是不要说大话,偷东西的好,毕竟法律是一直跟着你呢…

秦时调兵须用兵符,体现了什么?

仔细点
虎符是古代帝王调动军队信物,传说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多以青铜铸造,背有铭文。因其状呈虎形,故称“虎符”,也称“兵符”。符剖成两半,上头有相同的铭文。国君授予地方官吏或者统兵将领以兵权,就以虎符的左半授予,待要调动军队时,即派使臣持虎符的右半前往驻地。地方官吏或统兵将领将两半虎符对合,验明无误,即应发兵。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战国时,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虎符的作用。秦代规定,凡是地方军队调动,包括征调县卒在内,只要是五十人以上的军队,就必须以虎符为信。虎符可以说是秦代中央集权军事系统的象征。
目前发现的虎符都是秦国的,共三件:秦新郭虎符、秦杜虎符、秦阳陵虎符。秦杜虎符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的,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新郭虎符,现为法国巴黎陈氏所收藏。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三个虎符的铭文大致相同,有一点不同令人注意。新郭虎符,铭文称“右在王”,秦杜虎符称“右在君”,而秦阳陵虎符则称“右在皇帝”,这说明这三个虎符出于秦的三个不同年代。秦国的国君先是称王,这说明新郭虎符是在秦初制作;秦国只有惠文君一人称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时制作的;秦始皇开始称皇帝,故阳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后制作的。
其中秦阳陵虎符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它符长8.9厘米、宽2.1厘米、高3.14厘米,相传山东省临城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虎颈至胯间左右各有错金篆书铭文两行十二字,书曰:“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在)阳陵”。阳陵为秦之郡名,即今陕西高陵县。此件铜质,为秦始皇授予驻守阳陵将领之虎符。因年代已久,秦阳陵虎符对合处生锈,现左右已不能分开。整体形成一艺术品。伏虎卧地,昂首前视曲尾上翘。虎符字体谨严浑厚,风格端庄,笔法圆转,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秦阳陵虎符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秦朝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军事制度,对防止兵变、巩固地方治安和国家的统一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秦朝以后,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但虎符作为古代帝王调动军队信物这一功能并没有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虎符的奥秘在于它很巧妙地制造了随机信息,在信息不够通畅的社会,将虎符铸成不规则的两半是产生足够复杂的随机信息的绝妙方法。这种防伪方法至今仍然应用在现代防伪技术之中。它对我国今天的军政建设也有一定的启发。
君主的权利至高无上

古代兵符是干什么用的

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铜制、虎形、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将领之手。王若派人前往调动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将才能听命而动,军队不执行执皇帝金符节者行兵令,除皇帝亲临现场调兵。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代,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需要借助一种信物作为凭证,这种信物便称“兵符”。据说它最早是周朝军事家姜子牙发明的。古人认为虎为百兽之王,在丛林争斗中总是处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军事上也多以虎为尊,于是常将这种兵符铸刻成虎的形状,因此它也被称之为虎符。虎形兵符并非唯一的形状,在秦代就有鹰符和龙符等等。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多用的是青铜,也有用金、玉和竹做材料的。虎符内部中空,然后被一剖为二,右半(虎头方向朝前)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兵将领或地方长官。虎符的剖面有齿相嵌合,背上大多有文字,文字分书在两边,内容相同。也有将文字对剖的。这些文字大多是错金书,即便历经千年,也依然熠熠生辉。

虎符在调动军队的时候便有了大用场。中央调兵时,会派遣使臣带着剩下的半符前去,待左右验合,命令才能生效。

兵符,是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兵符之所以造成虎形,与我国古代对虎形象的崇拜有很大关联。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秦、汉。与虎符性质相近的还有节、牌等。

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其形制、作用与虎符皆同,可视为虎符前身。使用虎符有严格的规定,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

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扩展资料

兵符典故

兵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姐,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

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的兵符,并以此兵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

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为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中国古代历史上,军事调动的最高权力都掌握在皇上的手中,但是地域辽阔信息传播慢的古代,自古就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之说。为了能够相对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皇帝对军令的下令和调动就花费了很多心思。兵符的出现,就是响应这种情况。

扩展资料

虎符简介——

兵符之所以造成虎形,与我国古代对虎形象的崇拜有很大关联。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秦、汉。与虎符性质相近的还有节、牌等。

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其形制、作用与虎符皆同,可视为虎符前身。使用虎符有严格的规定,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就是一个调兵的信物,把一个木老虎劈成两半,将军一半,皇帝一半,如果调兵必须请皇帝下诏书并拿到皇帝的虎符,和将军的那一半能拼合并有诏书就能调兵了,防止别人假传圣谕擅自用兵!“符合”一词就是这么来的!
兵符,指古代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用铜,玉或木石制成,作虎型,又称虎符。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在符验合后,方能生效。
兵符之所以造成虎形,与我国古代对虎形象的崇拜有很大关联。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秦、汉。与虎符性质相近的还有节、牌等。
现存最早的虎形符节是战国时期的“辟大夫虎节”和“韩将庶虎节”,其形制、作用与虎符皆同,可视为虎符前身。使用虎符有严格的规定,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很多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朝因为讳虎,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虎符要与诏书同时使用。节的使用没有地域限制。羽檄曾一度独立作为发兵信物,表示情况紧迫,请求援助的信物。西汉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强,调兵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东汉地方统兵权逐渐合一,虎符发兵之制很大程度上被破坏,节不断流行起来。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姐,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的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救了赵国。

古代调兵为什么都要兵符才可以?到底是听人的还是听兵符的?

有兵符表示你是合法调用军队,就算是真的谋逆将来军队是不会有大的过错的,没有则表示你很有可能是叛逆,就算是被统军将领冤杀也不过分,兵符是信息不发达时代唯一可以作为凭证的东西,由天子掌握并特许他人使用,当然是听兵符的,只不过兵符落到了人手里,人说的话就代表兵符说的话了,最终还是取决于人。
您好
YES!有一个故事叫做“信陵君窃符救赵”,你听过吗》》?说的就是,拥有兵符者可以调动军队!古语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么,兵符自然就成为了最佳的信物,它是帝王将相权利的替代物!
认符不认人 ,兵符必须的。没有就是造反。
不是调兵,是调带兵的将领!看古代信陵君窃符救赵!不过也有点意外,比如大将不信!结果被锤杀~
兵符象征兵权
本文标题: 兵符做为兵权的信物有用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293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你最欣赏哪位清朝历史人物 为什么友友们帮我看一看这篇文章怎么样,读起来有画面感,代入感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