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谁

发布时间: 2022-11-27 17:00:4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4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及排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按阅读顺序如下: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谁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及排名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按阅读顺序如下: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征、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尉迟恭)、李靖、萧_、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徐茂公)、秦琼。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非按照功劳大小排名,而是在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选出二十四个功臣后,按照最高官职排名。贞观十七年已经去世的人,此时已经获得赠官(死后赠官一般会远远高于生前真正职务),因而排在前面。

扩展资料:

这二十四名功臣可以分成三类:

1、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心腹。

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房玄龄、高士廉、张公谨、侯君集、尉迟敬德、段志玄、程知节、屈突通等10人。其中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坚定的支持者,无论是在起兵之初,还是在玄武门之变中,所以长孙无忌排名第一,而且长孙无忌出力最多,排名第一也无可争议。

2、中立的唐太宗手下。

李靖、李绩、秦琼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这三个人各有各的苦衷,秦琼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还有争议,旧唐书说秦琼参与了,但是其他史料均没有记载,从排名来看,秦琼应该是没有参与,秦琼和程咬金一起来投李渊的,程咬金的排名可是在秦琼前面的,原因可能就是秦琼没有参与。

而李靖则是一个非常谨慎而低调的人,不参与朝堂政治,而且李靖的军功确实很大,军事才能非常高,李靖是唯一一个可以跟李世民比军功的人,所以李靖不需要靠参与政变来保障自己的地位,李靖只忠于皇帝,谁是皇帝李靖忠于谁。

3、其他各个势力。

其他各个功臣有魏征、刘弘基、殷开山、虞世南、刘政会、唐俭、张亮。像魏征就是李建成的谋臣,后来李世民认为魏征是个耿直而且有用的大臣,于是重用,魏征和李世民的君臣关系也传为佳话。

其他的人或者跟李世民关系很好,或者很早就跟着李渊起兵,虽然并非李世民心腹,但是对大唐建立都有很大的功劳,其中张亮是李世民的心腹,却是为李世民做过卧底的,加上本身的功劳,所以排名也不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你知道的都有谁?他们的后代情况如何?

       公元643年也就是在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为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为创立唐朝做出贡献的功臣们,命令画师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这二十四位功臣分别为: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元王李孝恭、莱国成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徵、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郧国公殷峤、谯国公柴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潞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县公虞世南、渝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翼国公秦琼。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画像比例是真人大小,画像置于凌烟阁中,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放在最内一层、 功高王侯之臣放在中间一层、其他功臣则放在最外一层。

       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鲜卑族人,是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同母兄。长孙无忌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后代有十二个儿子,分别是长孙冲,尚唐太宗嫡长女长乐公主;长孙涣,长孙濬,长孙淹,长孙温,长孙澹,长孙净,长孙溆,长孙湛,长孙津,长孙泽,长孙润。

       河间元王李孝恭,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后代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崇义、次子李晦、三子李崇真。

       莱国成公杜如晦,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后代有三个儿子: 长子杜构;次子杜荷,尚唐太宗女儿城阳公主;三子杜爱同。

       郑国公魏徵,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后代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是:魏叔玉、魏叔瑜、魏叔琬、魏叔璘,一女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第十四子、霍王李元轨;另一女嫁河东薛氏出身的薛仁伟。

       梁国公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后代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是: 房遗直;房遗爱,尚唐太宗女儿高阳公主;房遗则;房遗义。一女嫁给了唐高祖李渊的儿子韩王李元嘉,另一女嫁密亳二州刺史郑仁恺。

       申国公高士廉,渤海高氏,儿子:高履行,尚唐太宗之女东阳公主;高至行;高纯行;高真行;高审行;高慎行。

       鄂国公尉迟敬德,儿子: 尉迟宝琳、尉迟宝琪、尉迟宝环。

       卫国公李靖,两子: 李德謇、李德奖。

       宋国公萧瑀,三子:长子萧锐,尚唐太宗的女儿襄城公主,次子萧锴和三子萧釴,另有5个女儿。

       褒国公段志玄,三子: 段瓒,段瓘,段珪。

       夔国公刘弘基,儿子刘仁实。 

      

       蒋国公屈突通,两子:  长子:屈突寿、次子:屈突诠。

       郧国公殷峤,无子,侄子殷元继嗣。

       谯国公柴绍,妻子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女平阳昭公主,两子:柴哲威和柴令武。

       邳国公长孙顺德,三子: 一子长孙某,另一子 长孙嘉庆,另有一子早夭。

       郧国公张亮,儿子张顗。潞国公侯君集后代查无相关资料 

       郯国公张公谨,三子:  长子张大象、次子张大素、三子张大安。

       卢国公程知节,儿子: 程处嗣、程处亮、程处弼、程处寸、程处立、程俊。

       永兴县公虞世南,一子虞昶,一女虞秀姚,嫁朝议郎行右卫府长史萧鉴。

       渝国公刘政会,儿子刘仕隽。

       莒国公唐俭,七个儿子: 长子唐松龄;次子唐蒙;三子唐同人;四子唐河上;五子唐善识,尚唐太宗之女豫章公主;六子唐授衣;七子唐观。

       英国公李勣,两子两女,长子李震、次子李思文。

      胡国公秦琼,儿子秦怀道。

长孙无忌有十二个孩子,都有一官半职,过得还不错。
魏征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嫁给了李元轨,是李世民的弟弟。孙子魏华礼部侍郎,魏膺官至秘书丞,封郑国公。
凌烟阁24功臣有长孙无忌,杜如晦,柴绍,段志宏,房玄龄,李孝恭,高士廉等,他们的后代有些做了将军,有些做了都督都非常不错。
我知道有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恭等人。他们的后代情况挺好的,都得到了重用。

唐朝凌烟阁24功臣都有谁

▪ 赵国公长孙无忌
▪ 河间王李孝恭
▪ 莱国公杜如晦
▪ 郑国公魏征
▪ 梁国公房玄龄
▪ 申国公高士廉
▪ 鄂国公尉迟敬德
▪ 卫国公李靖
▪ 宋国公萧瑀
▪ 褒国公段志玄
▪ 夔国公刘弘基
▪ 蒋国公屈突通
▪ 勋国公殷开山
▪ 谯国公柴绍
▪ 邳国公长孙顺德
▪ 郧国公张亮
▪ 陈国公侯君集
▪ 郯国公张公瑾
▪ 鲁国公程咬金
▪ 永兴公虞世南
▪ 邢国公刘政会
▪ 莒国公唐俭
▪ 英国公李勣
▪ 胡国公秦叔宝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称《二十四功臣图》 ,比例皆真人大小,画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时常前往怀旧。阁中分为三层: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瑀、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辅国大将军、燮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潞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邺襄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吕国公唐俭、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和徐州都督、胡国公秦琼。
望采纳。
百度一下,网上有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有那些?

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包括: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李孝恭、高士廉、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和秦叔宝。 1.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2.司空、扬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祏,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年,暴病身亡。 3.司空、莱国成公杜如晦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但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征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5.司空、梁国公房玄龄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6.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申国公高士廉 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7.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恭 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8.特进、卫国公李靖 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祏,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直到老死。 9.特进、宋国公萧瑀 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0.辅国大将军、扬州都督、褒忠壮公段志玄 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11.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 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12.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13.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节公殷开山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14.荆州都督、谯襄公柴绍 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15.荆州都督、邳襄公长孙顺德 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 16.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17.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泄被杀。 18.左骁卫大将军、郯襄公张公谨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19.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20.礼部尚书、永兴文懿公虞世南 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病故。 21.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22.光禄大夫、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23.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徐世绩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元朗,随李孝恭灭辅公祏。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逝。 24.徐州都督、胡壮公秦叔宝 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
本文标题: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谁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5596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日本有没有争夺过高句丽正统有没有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你拍案叫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