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一共发生几次呢?隋唐期间的玄武门,那真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门,更是一个权利与牺牲的门。隋唐期间在玄武门一共发生了四次兵变...
玄武门之变一共发生几次呢?
隋唐期间的玄武门,那真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门,更是一个权利与牺牲的门。隋唐期间在玄武门一共发生了四次兵变!
第一次兵变发生在唐高祖伍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皇位继承权之争。
第二次兵变发生在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称帝14年,病重,一些对她改国号周不满的官员希望恢复大唐社稷,在宰相张柬之崔玄暐带领下趁机起事。
第三次兵变发生在唐中宗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太子李重俊的政变。中宗李显复位后昏弱无能,韦氏与武三思勾结把揽朝政。
第四次兵变是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李隆基政变,韦后和安乐公主密谋毒死了中宗李显,立温王李重茂为帝。
后来这三次玄武门兵变其实在意义都不大,我们着重说一下第一次玄武门兵变。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起兵,在李世民支持下,占领长安,李渊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宰相,进封唐王。隔年李渊篡位称帝,定国号唐,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这为日后的病变埋下了伏笔。
李建成贪恋女色,好酒,个性懒惰。齐王李元吉与之交好,常常一起寻欢作乐。人称太子党,但是在史学家司马光看来,李建成李元吉虽然愚劣,后被李世民所杀,关于贬损他俩的记载,也可能是被渲染污蔑的。
李世民当然不甘心,随着屡建战功,威望日高,在朝中权利仅次于李渊李建成,并且拥有众多支持者,秦王府那叫一个人才济济,自然形成秦王党羽,与太子党水火不容。
李渊晚年宠幸的妃嫔众多,生了滕王李元婴等近二十多个小王子,他们的母亲争相结交各位年长的皇子来巩固自身的地位,据说李建成李元吉就与张婕妤,尹德妃私通乱伦秽淫宫闱。这事只是谣传,也并无从考证。
李世民住承乾殿,李元吉住武德殿,太子,秦王,齐王出入皇宫也都各自乘马携带兵刃彼此倒也相安无事。
李世民消灭了王世充之后,队伍日益壮大,李建成李元吉越发的忌惮起李世民的威慑,于是几乎是天天在李渊那里嚼舌根煽风点火说李世民坏话,不断的诬陷李世民,这使得李渊也信以为真,准备惩治李世民,陈叔达进谏:秦王为天下立大功,是不能废黜的,况且他手下兵马良将也不能服啊!李渊思虑再三左右衡量,也不太敢冒险,于是这件事才罢了,李建成李元吉一看只能另谋借口。
秦王府怎么可能坐以待毙?房玄龄长孙无忌和议:现在仇怨已经造成,隐忍已无用处,不如誓死一战!李世民把房玄龄召来商议此事,老房说:大王功高盖世!就应该继承帝王大业,现在危机四伏,不如我们借此机会干掉李建成李元吉,才能成大事!
公元626年,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房玄龄,秦琼,宇文士及,程知节,段志玄,屈士通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来到临湖殿,发觉事情不妙,准备逃跑,那还能逃得了吗?李建成被李世民一箭射死,尉迟恭杀了李元吉。玄武门兵变以李世民全线胜利而告终。
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大赦天下,改元贞观。
玄武门兵变说来说去就是弑兄杀弟逼父退位的一个过程,纯属内部矛盾。虽然大唐盛世,然李世民所作所为依然被史学家多次诟病,可天下大事也就是如此,宁有种乎?谁不想坐上皇位?兄弟骨肉相残的多了去,历史只是为胜利者讴歌。
唐朝共有几次“玄武门之变”﹖
第一次,公元626年7月,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
第二次,公元705年一月,一些久已对武则天不满、希望恢复唐朝社稷的官员起事占领玄武门,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重即帝位,复唐国号。
第三次,公元707年7月,因皇后韦氏强悍把揽朝政,太子李重俊联合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假称奉诏发兵包围了皇宫,后因军士倒戈,政变土崩瓦解,李重俊逃到终南山,被追获斩杀。
第四次,公元710年六月,韦后等密谋毒死了中宗李显,立温王李重茂为帝。韦后想效仿武则天,准备废黜重茂自立。相王太尉李旦、相王之子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等占领玄武门,斩杀韦后。相王李旦父子二人掌握了军政大权,后来威慑少帝重茂让位,相王登基,是为唐睿宗。
这四次政变中,凡控制玄武门的一方即属胜利者,凡没能控制玄武门的一方最后都失败了。可见玄武门在唐代前期这四次政变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秦王、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在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当时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当时的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
玄武门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玄武门事件的真相是: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刘黑闼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
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扩展资料: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流散逃亡到民间,虽然朝廷连续颁布赦免令,他们仍然感到内心不安,图谋侥幸获利的人争相告发捕捉他们,以此邀功请赏。
谏议大夫王圭将这种情况告诉了太子世民。武德九年(626年)8月7日,李世民颁布太子令: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以前与东宫和齐王府有牵连的人、六月十七日以前与李瑗谋反有牵连的人,一概不允许相互告发,对违反规定的人以诬告罪论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武门之变
如同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天早晨是李渊召集三兄弟入宫对质的时间,为此一帮宰执重臣也都早早就位了,在此情况下,李渊怎么可能有闲情逸致到海池去泛舟?其次,就算李渊和近臣发现三兄弟全都迟到了,许久等不到他们,百无聊赖之下才跑去泛舟,可是,就在宫廷的北正门,几支军队正杀得鸡飞狗跳、人喊马嘶,而高祖李渊和那帮帝国大佬怎么可能对此毫无察觉?
如果此刻的李渊还是一个精神正常的人,还是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他会继续悠然自得地泛舟,等着尉迟敬德前来逼宫吗?
显然不会。这个时候,一个正常的皇帝只可能做三件事:第一,第一时间离开海池,进入太极宫中某个最隐蔽且最易于防守的地方,命近卫禁军刀出鞘、箭上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第二,火速下诏,由身边的宰执重臣到玄武门宣旨,命令所有人放下武器,听候裁决;第三,立刻调集皇城中所有未参与政变的禁军,逮捕兵变各方的首脑和主要将领,随后调查事变真相,严惩政变者。
一旦皇帝采取上述举措,李世民的这场政变还有几分胜算?就算李世民不会马上溃败,但是他必然要与皇帝开战。而我们知道,在玄武门事变前夕,李渊对皇权的控制仍然是有力的,并未出现大权旁落的情况,所以,秦王斗胆与皇帝开战的结果,恐怕无异于自杀。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所见的正史记载是真实的,也就是尉迟敬德是直到前方战斗接近尾声时才入宫去找高祖的,那么李世民就等于是在打一个天大的赌。
赌什么呢?
赌好几支军队在玄武门前乒乒乓乓地打仗,而整座太极宫中的所有人在那一刻全都丧失了正常的视觉、听觉和行动功能。
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
既然不可能,那么李世民要如何保证在玄武门前开战的同时,太极宫中的所有侍卫、嫔妃、宦官、宫女都不会去向皇帝报信呢?
答案只有一个——控制他们。
如何控制呢?
不言而喻——派兵入宫,用武力控制他们的人身自由。这才是真正可行、真正有效的“定身术”。
到这里,一个被李世民和贞观史臣刻意隐瞒的重大真相就浮出水面了——玄武门之变事实上有两个战场:一个在玄武门前,一个在太极宫中。
前者是我们熟知的,是公开的第一战场;而后者是我们完全陌生的,是被遮蔽的第二战场。
那么,这个战场的范围有多大?是整个太极宫吗?最需要控制的目标是谁?是所有侍卫、嫔妃、宦官、宫女吗?
李世民绝不会笨到把有限的兵力放到整个太极宫中去漫天撒网,而且就算你控制了九十九个,只要有一个漏网,跑去跟皇帝报信,整个行动照样是前功尽弃。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直接派兵进入皇帝所在的地方,直接控制皇帝。
由此可见,李世民要想确保整个政变行动万无一失,就必须在袭杀太子和齐王之后,第一时间入宫控制高祖。就像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作为一个精神正常、大权在握的皇帝,高祖李渊如果不是在第一时间被李世民控制,那他绝对会采取应变措施,也绝对有能力进行镇压,而玄武门之变最终也可能功败垂成。由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史书中记载的高祖“泛舟海池”的一幕肯定是出自贞观史臣的虚构,而事实很可能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前袭杀太子和齐王后,立刻派兵入宫,把高祖和一帮近臣囚禁了起来,而囚禁的地点有可能就是海池。
这就是李世民在太极宫中开辟“第二战场”并“囚慈父于后宫”的真相。
那么李世民囚父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当然是逼迫父亲交出政权。
假如李渊坚决反抗,誓死也不交权,那李世民该怎么办?
答案只能是一个字——杀。
至此,我们已经逼近了李世民竭力向我们隐瞒的那个真相的核心。
也就是说,在李世民的计划中,他入宫控制高祖的行动必然会分成三步:第一步是“囚父”,即消灭有可能顽抗的禁军侍卫,将高祖和近臣们彻底控制起来;第二步就是“逼父”,即让某个将领出面,逼迫高祖下诏,把军政大权移交秦王;最后一步,也是李世民最不希望走到的一步,那就是——假如高祖誓死不从,李世民就不得不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被迫“弑父”。
这样的“三步走”是任何一场逼宫行动都不可逃避的内在逻辑。因为对于高祖李渊这样一个大权在握的皇帝来说,假如他始终不肯屈服于李世民的意志,坚决不肯以他的名义发布诏书,将军政大权移交给李世民,那么李世民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杀了他。
或许有人会说,采用软禁手段,然后矫诏夺权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但是如此一来,李世民无疑要承担一个很大的政治风险——只要高祖不死,那么即便秦王要矫诏夺权,那些仍然忠于皇帝的文臣武将们也有可能会识破秦王的阴谋,因而拒不奉诏,发兵与李世民对抗。到时候不光京师会爆发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整个帝国也完全有可能陷入内战。所以,在李世民率兵入宫的时候,他心里肯定已经做好了“弑父”的思想准备,因为这是代价最小、成本最低、最能避免上述政治后遗症的唯一办法。
当然,谁都希望事情在第二步结束,谁都希望最后的结局是高祖妥协,与秦王达成政治和解,双方相安无事。可是,谁敢保证事情不会发展到第三步呢?在尚未知悉高祖的反应之前,李世民又怎敢保证自己不会走到第三步呢?
可见,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所面临的一个最可怕的道德困境和最艰难的人生抉择,恰恰不是应不应该在玄武门前袭杀兄弟,而是如果形势逼不得已,他应不应该痛下杀手、弑父弑君?
对于一个以“爱敬君亲”为最高行为规范的社会而言,对于一个以恪守“忠孝之道”为人生准则的古代臣子而言,还有什么行为比弑父、弑君更罪大恶极、不可饶恕的呢?还有什么比这种行为产生的道德和舆论压力更让人难以承受的呢?
虽然后来事实的发展让李世民有幸避免了这样的罪恶,但是对于李世民本人来讲,这样的罪恶只要在他的心中预演过一次,就很可能在他的记忆中留下永远无法抹除的阴影。
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时隔多年之后,李世民尽管可以大胆地把弑兄、杀弟、屠侄的真相昭示于天下,但唯独不敢公开他在太极宫中开辟“第二战场”并“囚慈父于后宫”的真相。
对李世民和贞观史臣而言,当年那场逼宫行动确实难以在道义上重新包装,也难以在道德上自我说服,因而只能尽力掩盖。但是考虑到事件的完整性,有关高祖的情况在史书的编纂中又不能只字不提,所以贞观史臣最后只好挖空心思地编造了高祖和近臣“泛舟海池”的荒诞一幕,之后又大而化之地抛出了“尉迟敬德入宫宿卫、请降手敕”的粗糙情节,试图以此掩人耳目,把整个玄武门之变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幕和真相含糊其辞地敷衍过去
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其实发生了四次,你知道是哪四次吗?
说到玄武门兵变,最容易被人们想起的应该是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皇位之争,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夺取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最终成为皇帝,也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唐太宗。但其实除了李世民这次之外,还有过三次在玄武门发生的兵变。玄武门并不是单一的指某个城市的某个城门,而是皇宫的大门之一。唐朝总共发生过四次玄武门兵变,三次发生在长安的玄武门,一次发生在洛阳的玄武门。
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李渊父子起兵的时候,李建成和李世民是配合默契的,但是建国之后,李建成身为长子,被封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但是李世民对唐朝建国的功劳比较大,而且自身的能力要强于李建成,所以发动了玄武门兵变,杀害了李建立,夺取了太子之位,最终成功上位。
二、玄武门兵谏,武则天退位。武则天是我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位十四年,政治上还算是比较清明的,但是到了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朝政落到了张宗昌的手中,张宗昌和张易之祸乱朝政。于是宰相张谏之和进军统领李多祚,以张宗昌谋反的名义发动了政权,武则天退位,迁居上阳宫,传位给太子李显。
三、李重俊强攻玄武门。李显比较无能,上位之后,政权就落到了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的手中,她们为了长久的把持权利,就排挤当时作为太子的李重俊。甚至和武三思密谋谋反。李重俊无奈之下,只能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强攻玄武门,但是并没有成功,最终被杀。
四、李隆基兵变。李重俊被杀之后,韦氏更加猖狂,于是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攻进玄武门,斩杀韦氏一族。李重茂禅让皇位,李旦上位,立李隆基为太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