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双方都是名将,两方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战役?南北朝时期,东魏与叛将侯景的涡阳之战就属于这种对决。这场战役中,...
古代历史上有没有双方都是名将,两方打的势均力敌,计谋频出的战役?
南北朝时期,东魏与叛将侯景的涡阳之战就属于这种对决。这场战役中,慕容绍宗、侯景、斛律光、段韶等新老名将斗智斗勇,精彩迭出。
慕容绍宗-高欢留下的侯景克星南北朝时期,宇文泰、高欢两位枭雄一西一东,各自裹挟皇室元氏,均自称大魏正统,史书将他们称为西魏与东魏。双方常年鏖战,高欢虽实力占优,但短期内也拿宇文泰毫无办法。
公元546年,年老的高欢卧病在床,替高氏经略黄河以南地区十四年的悍将侯景放出狠话:“高王在上,我自然不敢有二心;要是高王没了,我可没办法跟那个鲜卑小子共事!”他说的“鲜卑小儿”,就是高欢的长子高澄。(高氏其实是汉人,但由于常年在边镇,已经明显的鲜卑化。)
弱肉强食的南北朝时期,悍将造反如同家常便饭,高氏父子对侯景自然早有戒心。同年底,高欢在病榻之上,向忧心忡忡的儿子高澄面授机宜:“侯景掌握河南大军十四年,平日里就飞扬跋扈,脱离了我的掌控后,一定会图谋不轨。以他的能力,当今少有敌手。但除了一个人:慕容绍宗。这些年,我刻意压制慕容绍宗,就是为了把他留给你,好好栽培成你自己的亲信。”
慕容绍宗,前燕名将慕容恪之后,是否真的能压制侯景?事实还真的没那么容易。
以少胜多,侯景击败慕容绍宗公元547年春,高欢刚死,侯景就迫不及待的外结南梁,起兵反叛。高澄遵循父亲遗命,任命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率军南征。起初,得知高澄可能派韩轨、高岳等将领来对付自己时,侯景嗤之以鼻;但最终获悉是慕容绍宗领军时,他不禁大惊失色:“是谁教鲜卑小儿派绍宗来的?难道高王还没死吗!”慕容绍宗率十万大军南下,首先轻松击败了前来接应侯景的南梁数万兵马,并俘获了其统帅萧渊明等众多将领。其后,东魏大军直奔侯景而去,后者率领全部家当--数千车辎重、数千战马、将士四万,退保涡阳,依托涡水对抗慕容绍宗。
历史上能一统天下结果壮年暴毙的雄主有哪些,有一位距离成功只差3年?
有一位距离成功只差3年?有两位,并且王朝名还都一样,都是“周”。一个是北周周武帝宇文邕,一个是后周周世宗柴荣。他们都差一点一统天下,但是却都暴病身亡,其中北周周武帝宇文邕离杨坚篡位建立隋朝统一天下只差了3年。仔细看这两个王朝,都是胜利果实直接被手下大臣(杨坚、赵匡胤)所篡夺,建立了大一统王朝。
宇文邕是北周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但是当他登基的时候,离北周开朝才过了3年,并且包括刚登基的他在内,这三个皇帝都是权臣宇文护的傀儡。宇文护大概也是历史上最厉害的权臣之一了,他推翻西魏,却不自己称帝,而是让宇文邕的三哥当了皇帝,建号为周。结果他三哥不愿意当傀儡,于是宇文护就杀了他立了宇文邕大哥为皇帝。但是宇文邕大哥很能干,于是宇文护就又杀了他。
但是大哥宇文毓在死前还留了一手,他下了遗诏,让宇文邕接位。宇文护毕竟还是名义上的臣子,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是在宇文护看来,年仅十七岁还处处讨好他的宇文邕也没什么威胁,就对他放低了警惕。不过宇文邕一旦不听他的话,他也不会手软。在当皇帝的前几年,宇文邕为了保住性命只得韬光养晦,屈服于宇文护的淫威之下。
就这样,宇文邕忍了12年,在建德元年,宇文邕终于在暗地积攒够了力量,将宇文护诓骗到太后那里,和自己的弟弟一起杀死了宇文护。至此,宇文邕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帝,他终于能够睡一个安稳觉。这一年,他已经29岁。
之后宇文邕的治国能力完全展现了出来。他采取灭佛灭道政策,遏制出家之人霸凌百姓的怪想,僧人还俗也给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在稳定了国内政权之后,他将目光瞄向了邻国北齐。他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交好突厥和南陈,亲征北齐,两年之后,北齐灭亡,北周统一了北方。北齐灭亡第二年,宇文邕又亲自攻打突厥,但是在路途上突然生病,回京当日就病逝了。北周的统一大业戛然而止。
三年之后,宇文邕的亲家杨坚从他孙子手里篡夺了王位,帮他完成了未竟的统一大业。只可惜宇文护把持朝政太久,倘若宇文邕能早一点拿到权力,或许他就能完成统一大业了。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可叹宇文邕一代能君,却输给了命运。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的故事究竟有多复杂?
如果说那段历史最复杂,春秋战国应算其中翘楚。
复杂之处在于不仅国家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四百年光景纵横捭阖间发生了无数事情,要弄明白,不看个几年书,估计都难得弄清楚。
可是真有那么复杂吗?答案是并没有。
从春秋到战国的转折点,在政治领域公认以两个事件为分水岭。
一个是“三家分晋”,另一个则是“田齐代姜”。
随生产力发展,经济关系变化,一群新兴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进而取得政权,引发整个社会思想观念更新。
分晋的三家和代姜的田氏,就是这一新兴政治势力代表。在他们纷纷上位后,各国原本稳固的,基于旧贵族公族分封的政治结构瓦解。旧贵族政治瓦解,连带着也让新经济阶级地主阶级看到了变革希望。
然后中原大地诸侯国中,开始出现了变法风潮!
这是政治上变革,传导到经济上的体现,还有一个变化则是文化上的转变。
春秋时代特点是,晋国为代表的黄河文化与楚国为代表的长江文化间的争霸,这场南北争霸,间接促成了持续一百多年的晋楚争霸。
在长期争霸进程中,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甚至敌对的长江黄河文明,开始渐渐融合。在这股不可逆的文化融合趋势中,原本属于南蛮的楚、吴、越等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间的华夷之别变得不在泾渭分明,开始走向了共生道路。
政治上士大夫公卿上位,经济上的新阶级地主崛起,文化上南北融合。
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后,也在战国时代引发了三大趋势。
第一:士大夫公卿阶级上位成诸侯国君主,彻底打击了原本就威信不足的周王室,他们的存在被周王所承认,就等于周王彻底否定了自己对于分封制和《周礼》的遵从,原本的那套爵位等级制度,在周王带领下,被全面践踏。
践踏过后,谁还会在乎名分大义?弱肉强食成了时代主流。
第二:经济发展伴随的新阶级地主的崛起,让各国都面对一个问题,是主动放弃旧贵族特权,迎合变革,还是坚持保守,对抗变革。最后各国都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变法强国成了公认的事情,谁变法早变法彻底谁就强大。
这也是释放经济环境下,释放社会生产力内在诉求的外在反映。
第三:文化上的南北融和趋势,让原本泾渭分明的南北诸侯,融为一体,极大的扩展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
这一系列变化趋势下,各个诸侯国战略诉求,都变的相对功利务实。
目标而言:终极诉求从虚名的争夺霸主,转变成为了兼并和反兼并之争。
手段而言: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各种手段迭出。
通过制衡和联盟,各种手段平衡国与国间关系。也因此才有战国时代错综复杂国际关系出现,使得战国时代政治环境,一直存在不稳定,在不断发展和制衡中运行。
那么这不稳定的政治环境难看懂吗?其实不难,分三段就能明白看清楚。
第一段:魏国首霸。
这一阶段的时间点从三家分晋起,到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为止,时代的主角属于首倡变法的魏国。
魏文侯斯执政时,魏国充分发挥了本国经济基础好,地理条件优的特点,吸纳人才,变法图强,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西门豹治邺。国家实力迅速强大后的魏国,借助地处列国中央的地理位置四方扩张。东掠韩赵威压三晋,西侵秦国占据河西,北兼中山,南败楚国。四面出击,四面获胜的魏国,凭借魏武卒成了第一强国,也成了战国时代首个出头鸟。
可是出头鸟是那么好当的吗?
在战国时代这种错综复杂国际环境下,出头鸟下场就是被联合打压,受魏国欺负的国家开始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联合起来。
公元前354年,齐国以救赵为名和魏国打了一场桂陵战役,魏国战败,后续又与公元前342年以救韩为名打了一场马陵之战,魏国又败。
这就是属于韩赵齐三国对魏国的联合压制。
几乎在同一时段,西方秦国也在励精图治变法后,开始反击魏国。一场河西之战,魏国大败,几乎失去全部精锐。无奈的魏国只能迁都避秦之锋芒。战国第一个出头鸟魏国,就这样在韩赵齐和秦国联合打压,东西夹击中走向没落,从此一蹶不振。
第二段:秦齐并立,两帝争锋。
这一阶段时间点,从公元前342马陵之战到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为止。
若要说在联合削弱魏国战役中,那几个国家占尽便宜,那就不得不说齐国和秦国。
齐国连续两次大败魏国,让齐国收获名望同时,也收获实利,齐威王和齐宣王也都是英明雄主。励精图治后的齐国,恢复了春秋时代的大国地位,成了战国最强存在。同齐国一样,西方的秦国也因商鞅变法,打败魏国威势,走上战国舞台中央。
变法后的秦国无疑是战国时代最适合征伐国度。在后续秦国南下吞楚国汉中蜀地,囚禁楚王,东出三晋,压制的赵魏韩三国瑟瑟发抖。
秦齐并立两帝争锋,成了战国中期趋势。
剩下诸侯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开始有组织的联合在一起,它们通过政治斗争,连横合纵的方式,抵御两强侵蚀。
虽然有“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说法,可战国时代的楚国一直不给力。
反而是秦齐成为时代主角,他们拉帮结派组团厮杀。最后秦国在组团厮杀中,为了麻痹甚至破坏齐国联盟。阴险的提出和齐国并称东西”二帝“。从此后高人一等的秦齐两国,外交状况迎来改变。
深居函谷关,拥有地利的秦国,可以悠然置身事外,而齐国则成了众矢之的。
务虚名而处实祸的齐国,因为欺压燕国吞并宋国,迎来了诸侯广泛敌对。秦国则借机帮助赵国,扶持燕国获得了东方国家的友谊。混进了讨伐齐国的队伍中。
等一切时机成熟,秦国代言人燕国开始振臂高呼,在乐毅带领下,五国联军讨伐齐国,轮番大战后,齐国悲催无比,仅剩两城,要不是田单崛起,齐国就要亡国。五国联合削弱了齐国。秦国就此一家独大,面对独大的秦国,他们并不放心,但联合军事行动,却屡屡受阻函谷关。
两强并立的战国时代,因为齐国衰弱,秦国崛起,开始打破了战略平衡。
第三段:秦国独霸天下,扫六合归一统。
这一阶段时间点是,公元前284年五国伐齐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
五国伐齐后,原本东西帝并尊的时代,成为过去,齐国被彻底消弱,一蹶不振。秦国越发的强势,进而有了独霸天下的声势。
各国联合打压秦国的行动又屡屡受阻。
唯一能抗衡秦国的唯有胡服骑射改革后的赵国,可军事强大的赵国,却在长平之战中惨败。40万人尸骨,铸成了白起的战神之名,也让无数国家失去了对抗秦国决心。
少有的联合作战,只能延缓秦国兼并天下时间,却阻止不了秦国独霸天下的可能。
秦国兼并天下势头,变得不可阻挡。
随后秦始皇嬴政上位,扫六合归一统,秦帝国成立为止。
就此,横穿战国时代近两百年,历经三个阶段的政治博弈结束。秦国成了最后的胜利者。
这一系列政治斗争主线就是,强国崛起和弱国对于强国的联合压制。
第一阶段:诸侯联合压制首倡变法,成战国第一出头鸟的魏国,结果魏国一蹶不振。
第二阶级:诸侯联合对抗齐国和秦国。
秦国和齐国也各自推行不同的外交政策联合诸侯,发展自己。在连横合纵不断争斗后,诸国打压秦齐的目的达成了一半,齐国被联合打压,从强国地位跌落,而秦国则通过地利优势还有外交手腕,避过诸国联合打压,顺势成了最强国。
第三阶段:兼并战争和反兼并战争成时代主题。
秦国以兼并天下为己任,东方六国以反兼并为己任。可惜关东六国并不齐心,反而各怀心事。在最后一个能制衡秦国的赵国衰败后。关东六国再也没有一个可以对抗秦国的存在,反兼并的战争也就无从谈起,秦国统一趋势已成。
战国各阶段,还有阶段中的政治斗争说完了,那么这一切体现了什么?
正如我前文所言一样。
战国时代就是一场社会剧烈变革期,因为内在经济外在政治需要推导,慢慢走向统一的政治经济学诉求而已。
旧有的社会政治秩序,被新的政治阶级和经济阶级冲击时。
变革迎合还是守旧对抗。成了对诸侯国统治者的考验,最后变革者成时代主角,魏国首倡变法,秦国跟进,齐国跟进,韩国赵国也跟进。这些国家也都强盛一时,时代主旋律无疑是追求变化和创新,国力强弱的变化也越发频繁。
这反应在华夏大地上,就是社会生产关系被彻底变革一轮。
被变革的社会生产关系,间接促成了国家统一的经济基础。当基于分封制建立的政治制度瓦解后,基于地主阶级财产所有权的制度,当然更希望摆脱旧贵族,确立自己统治地位。在这样的经济趋势下,统一就有了内因诉求。
秦帝国最终兴起,就是源自经济发展后的统一诉求。
天下苦春秋战国太久了,统一的帝国不仅能避免战争,还能发展经济,对于新阶级而言,更有吸引力。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当秦帝国成了暴秦,残余的反对派攻击就来了,这攻击的发起点就是变法最不彻底的楚国,那旧贵族的绝地反击。
然后历史进入了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主角。
高傲的复古分封者,旧贵族项羽,务实的大一统者,流氓新贵刘邦。
在时代趋势下,胜利者成了刘邦,因为他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仅此而已。
春秋战国时期争霸的简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五霸
霸国 创业霸主 历时 时间(年)
齐国 齐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
晋国 晋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
秦国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
楚国 楚庄王 芈侣 前790-前690 110
吴国 吴王 阖闾 前690-前510 30
春秋 (前770-前476)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政治局面错综复杂,军事斗争层出不穷,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嬗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
在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打击之下,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依仗晋,郑等诸侯的力量迁都「洛邑」。从此王室开始衰弱,周天子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大夫专政与夷夏斗争登上舞台。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然其会盟、征伐事迹彰彰可考者,不外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
平王东迁以后,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 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周桓王十二年(前708),周桓王带了军队去讨伐桀骜不驯的郑国,郑伯不仅敢于领兵抗拒,而且打败了王师,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这说明,这时周王的地位已经严重下降,只是还保存着天下共主的虚名罢了。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见于史书的诸侯国名有一百二十八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个,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这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凭借其实力,用战争来扩充领土,迫使弱小国家听从他的号令,并互相争夺,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霸,又写作伯,就是诸侯中的老大的意思。
最早称霸的是齐桓公。齐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其历代君主致力于整顿政治,发挥滨海鱼盐的优势,提倡家庭纺织业,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其国力逐渐发展起来。齐桓公(前685-前643在位)继位后,以管仲为相,整顿国政,废除公田制,按土地的肥瘠,确定赋税,设盐、铁官和铸钱,增加财政收入,寓兵于农,将基层行政组织和军事组织合为一体,增加了兵源和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华夏各国中最富强的国家。然后就打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多次大会诸侯,帮助或干涉其它国家,抗击夷狄的侵扰,终于在周僖王三年(前679)成为霸主。周惠王二十一年(前656),齐桓公带领八个诸侯国的联军,以优势兵力迫使楚国服从他,订立了召陵(今河南偃城)之盟,其霸业发展到顶峰。
齐桓公死后,齐国出现争夺君权的内乱,力量削弱。楚国乘机发展势力,先后灭了它北边的几个小国,重新把矛头指向中原。宋襄公(前650-前637在位)以抵制楚人北侵为号召,企图充当中原的霸主。但无论从国力和业绩看,宋襄公都够不上称霸。周襄王十五年(前638),楚宋两国的军队在泓水相遇,宋军大败,连宋襄公都被射伤了腿,不久死去。
正当楚国称雄中原的时候,西部的晋国发展了起来。晋文公重耳(前636-前628在位)曾因「骊姬之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饱尝艰辛。即君位后,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大败楚军,成为霸主。
晋文公死后,秦穆公谋求向东方发展,被晋所阻。崤地一战,秦全军覆没,转而向西,吞并了 一些戎狄部族,称霸西戎。
楚国在城濮战后,向东发展,灭了许多小国,势力南到今云南,北达黄河,经济文化发展。楚庄王(前613-前591在位)改革内政,平息暴乱,兴修水利,国力更为强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周定王十年(前597),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武陟东南),大胜。不 久,又进兵围宋,晋人不敢去救,于是中原各小国纷纷归向于楚,楚人称霸中原。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引起中小国家的厌倦,加以晋楚两大国势均力敌,谁都无法吃掉对方。于是由宋发起,于周简王七年(前579)和周灵王二十六年(前546),举行了两次弭兵会盟,从此,战争大大减少。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周敬王十四年(506前) ,吴王阖闾以伍员(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攻进楚都郢。周敬王二十四年(496前)又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越王勾践求和,送给吴王珍宝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乘胜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生息,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
春秋时代,先后出现五个霸权,史学家称为"春秋五霸"。
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结成联盟,打败了齐、秦、楚等大国,成为较强盛的国家。后来这个联盟破裂,齐国、秦国兴盛。
战国中期,魏国军队攻打赵国,赵国请齐国帮助退兵。魏国内部空虚,大军事家孙膑带领齐国的军队直接去打魏国的首都。魏国军队本已攻破赵国首都,听见自己的国家情况危急,便急忙从赵国撤军去救魏国,刚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埋伏的齐国军队,齐国军队堵住魏国军队,打了个大胜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
两年后魏国进攻韩国,齐国的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围魏救韩。齐军假装后退。第一天撤出后营地留下的炉灶足够做10万人的饭;第二天留下的炉灶只够做5万人的饭;第三天留下的炉灶减少到只够做3万人的饭。魏军从炉灶的数量推测,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挑选了精锐的士兵,追赶齐军,一直追到马陵(今天的河南省境内),结果被埋伏在这里的齐军彻底打败。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两次战役后齐国取代了魏国称霸中原。
战国后期,秦国越来越强盛,其他6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抵抗秦国,于是就想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秦国为了打败其余的六国,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都和秦国亲近。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到关键时刻常常不能齐心合力,结果给了秦国机会。秦国先后征服了其他国家,并灭了周王室,统一了中国。
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
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尊王攘夷: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
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
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
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
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问鼎中原: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
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
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
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
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
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
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
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
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
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
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
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
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
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
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
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
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
,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
,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
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
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
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
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
,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
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
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
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
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
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
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
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
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春秋--http://baike.baidu.com/view/27145.htm#sub4964267
战国--http://baike.baidu.com/view/20236.htm
楚汉双雄争霸史的简介
大哥们帮帮小弟吧,感激不尽啊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现在河南淮阳)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妹夫樊哙去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这边的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已经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也有四十八岁了。
二、中原逐鹿,独占鳌头
秦的灭亡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同时,其他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们也纷纷起兵,加入了灭秦的行列。
在陈胜被车夫庄贾杀死后,项梁便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做了楚王,定都盱眙(现在江苏盱眙),后来和章邯率领的秦军展开了激战,开始几次都取得了胜利,结果项梁更加骄横狂妄,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结果被得到援兵的章邯偷袭,大败被杀。章邯在项梁死后,觉得楚国不会再构成大的威胁,于是将主要精力转向了赵国。赵国受到攻击又向楚国求救,楚王在和众将商议之后便决定兵分两路去增援赵国。一路由宋义和项羽率领北上,直接救援,一路则由刘邦率领西进关中,牵制秦军,策应北路援军。楚王和众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做天下之王。但大家都对做王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因为当时的秦军还很强大,将领们都不愿意冒险西进和秦军决战。项羽为了给叔叔报仇,要求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大家觉得项羽做事比刘邦要残忍得多,而且又年轻没有经验,刘邦则是个长者,宽厚仁慈,威望较高,所以,最后决定只让刘邦一人领兵西进关中。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但经过几次战役,刘邦步步西进,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了咸阳东边不远处的灞上(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秦王朝至此灭亡。
立足关中
刘邦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并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
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争夺做天下王的资格。等到了函谷关,见刘邦不但已经平定了关中,而且还派兵把守函谷关,不由得大怒,立即命令英布领兵攻下了函谷关,然后领兵四十万直奔咸阳,驻扎在了戏下(现在的陕西临潼东北的戏水西岸)。刘邦的属下曹无伤对刘邦很不满,为了得到更大的官职,他暗地里派人向项羽挑拨说:“沛公刘邦想在关中做王,然后让子婴做宰相,自己将秦的财物都纳入私囊。”项羽听了不禁火冒三丈,范曾也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强大的项羽相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不可能战胜项羽的四十万精兵。最后是项羽 的叔叔项伯“救”了刘邦:项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见项羽要进攻了,便连夜潜入营中找到张良,让他赶紧走,以免被杀。张良却说不能丢下刘邦,就将消息透露给了刘邦。惊慌之下,刘邦赶忙向张良要计策,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
于是,刘邦设盛宴招待项伯,还和他约定为亲家。他对项伯说:“我自从入关之后,没有敢占有丝毫财物,将吏民进行登记造册,把府库封存起来,就是等着将军来的。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并不是阻止将军你们入关,而是更好地守好关中地区,也防止强盗入侵。我和将士们日夜都盼望将军你们能早点来,怎么会有造反之心呢?请您回去务必向项羽将军说明此事,消除误会。”项伯满口答应,然后对刘邦说:“将军你明天一定要到我们的营帐亲自向项羽说明情况,当面赔礼才能得到项羽的原谅。”刘邦听了也答应了。
项伯当天夜里就返回了军营,他对项羽说:“因为沛公先行进入关中,为我们扫除了入关的障碍,我们这才能顺利地通过函谷关,沛公是有功劳的人,我们不应该猜疑他,应该真诚相待。”项羽听了,便决定不再进攻刘邦。
第二天,刘邦如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 项羽赔礼道歉。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在酒宴上,双方你来我往,项羽明里暗里杀机不断。项庄在席间借舞剑为名,想趁机刺杀刘邦,没有成功。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在咸阳城大肆屠杀,秦王子婴也被杀死,秦的宫殿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火烧阿房宫后,项羽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共封了十九个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现在的陕西南郑)。项羽自己为西楚霸王,掌握军队最高统帅权,楚王被尊为义帝。
分封完后,项羽让大家到各自的诸侯国去就职,刘邦也只好到南郑去。项羽只分给了刘邦三万军队,后来又有一些人追随他到了南郑,但总兵力也不足十万,刘邦暂时还无法和项羽抗衡,只能坐待时机。为了消除项羽对他的猜疑,也为了断绝其他王侯从汉中袭击,张良建议刘邦将通向汉中的栈道烧毁了。
楚汉战争
最初,刘邦并没有东进和项羽争雄的打算,但他到了南郑之后,形势的变化促使他下决心东进,和项羽争夺天下。一个原因是将士们不服南郑地方的水土,日夜思念家乡,士气低落。二是项羽封在齐国的田荣嫌项羽分封不公,起兵反叛,这给刘邦创造了进兵的绝好机会。正巧此时刘邦得到了大将韩信,萧何对刘邦说,如果要争霸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韩信被封为大将后,提议立即出兵东进:“我们的将士都是山东之人(指函谷关以东地区),现在正好可以利用他们东归回家的强烈愿望,鼓舞士气,东进之后必将建功立业。事不宜迟,应当立即进兵。”
在公元前206年,即汉王元年的五月,刘邦让萧何任丞相,负责管理后方巴蜀地区,他亲自和韩信领兵从陈仓(现在陕西宝鸡东)偷渡,迅速占领了关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汉战争正式爆发。
楚汉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刘邦处于下风,屡次被项羽杀得大败而归。后来,刘邦离间了项羽和范曾,逐渐占据上风,最后将项羽彻底打败。
刘邦东进之后,曾经趁项羽和齐、赵交战之机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阳,然后挥师东进,攻下了彭城。原先项羽打算在平定齐和赵后再和刘邦决战,现在见刘邦攻下了彭城,便领精兵三万急行军赶回,趁刘邦设酒宴庆功之机,在清晨发动袭击,一天之内便将汉军打败,在汉军撤退时,又被项羽追杀消灭了十几万人。到了灵壁(现在安徽宿县西北)东边的濉水又被项羽追上,又丧失十几万军队,濉水竟也被尸体堵塞了。只有刘邦和几十名骑兵奋力逃脱,但他的父亲和妻子吕后却被项羽抓获。原来跟随刘邦的其他路诸侯王见刘邦大败,先后舍他而去。
刘邦退到荥阳之后,得到了萧何从关中派来的增援部队,韩信也收拢打散的军队来会合。汉军又重振旗鼓,在荥阳的南边打败了项羽的军队,两军在荥阳一带开始对峙。后来,刘邦策反了项羽的大将英布,分化了项羽,也使项羽因为要分兵镇压而消弱了兵力。但项羽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扰汉军的运粮通道,最终将荥阳的汉军围困起来。刘邦无奈,只好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分界线,荥阳以西为汉,项羽想答应刘邦,但范曾却不同意,说现在正是消灭汉军的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放虎归山,就后患无穷了。项羽于是又开始攻打荥阳。刘邦见范曾从中作梗,就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等项羽派使者来劝刘邦投降时,刘邦就让人先摆出盛情招待的样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见了使者,又故意惊奇地说:“我们听说是亚父(指范曾)的使者来了,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接着就将精美的食品拿了下去,换来不好的饭食。结果使者非常生气,回去便告诉了项羽。项羽不知其中有诈,就轻易上当了,从此不再听范曾的意见了,怀疑他背叛自己,私下和刘邦交往。
范曾得知了内情,勃然大怒,他对项羽说:“现在天下局势已定,大王您自己多保重,我还是回家做一个平民百姓吧!”范曾负气离开了项羽,但没有能到达彭城,就因为背上生疮病死在半途。项羽刚愎自用,没有智谋,这是他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
范曾走后,项羽加紧进攻荥阳,刘邦也设法从荥阳突围。大将纪信自告奋勇,替刘邦向项羽假投降,让刘邦趁机逃脱。纪信乘坐着刘邦的车出东门假降,刘邦则从西门出城突围。纪信果然将项羽 的大部分军队吸引住,结果项羽没有抓住刘邦,一气之下将纪信烧死了。
拿下荥阳之后,项羽又占领了成皋(现在河南荥阳汜水镇),刘邦后来集中兵力将成皋收回,然后围困荥阳。项羽回师救援,和刘邦在荥阳东北部的广武山一带相持不下,对峙达几个月之久。项羽急于和刘邦决战,因为持久战对他不利:刘邦的粮草供应顺畅,而他的粮草供应却常遭到彭越的袭击。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同时迫使刘邦投降,项羽就把原先俘获的刘邦的父亲押到了两军阵前,他对刘邦说:“你如果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亲煮了!”
刘邦知道项羽在要挟他,干脆耍起了无赖:“我和你曾经‘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了。你要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亲,那就请便吧。不过,别忘了给我也留一碗肉汤。”项羽听了气得七窍生烟,当场就下令将刘邦的父亲杀死。旁边的项伯赶紧劝道:“将军,现在谁能得天下还很难说,何况争天下的人都是不顾家人生死安危的,杀了他的亲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倒会增加双方的仇恨。”项羽听了,只好命人将刘邦的父亲带回去。
项羽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要刘邦和他单独决斗。刘邦没有上他的当,却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勇。”接着骂项羽有十大罪状:“第一,你负前约,没有让我称王天下,而是称王蜀汉。第二,你杀死首领宋义,取而代之。第三,你救赵之后,本该息兵,却进军关中。第四,火烧阿房宫,中饱私囊。第五,你杀死秦王子婴。第六,你坑杀秦的投降士卒二十万。第七,对诸侯王分封不公。第八,将义帝赶出彭城,自己占为都城。第九,你暗害义帝。第十,不但以臣杀主,政事也不公平。我现在率领众将领来诛杀你这残忍的逆贼,何必非要和你单独决斗呢!”项羽听了,气得拉弓射了刘邦一箭,结果正中刘邦的胸部。
楚汉双方又对阵了十个多月,因为有关中和蜀地的支援,刘邦逐渐占了上风,而项羽则兵源缺乏,粮草不足,难以和汉军抗衡。在侯公的撮合下,项羽和刘邦定下了停战协定:楚汉以鸿沟(现在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分界线,东西分治。协定达成之后,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送还。
决战垓下
项羽领兵东返,刘邦也打算领兵回关中。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说刘邦趁机灭掉项羽,因为这时项羽兵不精粮不足,万一他回到彭城,等于是纵虎归山。刘邦听了赶紧命令追击。同时派人命韩信和彭越火速集结,合击项羽。
在公元前202年的十月,刘邦追上了项羽,但到了固陵(现在河南太康西)时,韩信和彭越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项羽向汉军猛烈反击,将汉军击溃。刘邦只得坚守不出,问谋士张良有什么良策。张良说如果能封给韩信齐地,封给彭越梁地,那他们两个肯定会火速进兵的。刘邦马上派人许诺韩信和彭越,在击败项羽后立即封他们为齐王和梁王,韩信和彭越也很快有了回音:立即进兵。同时,楚的大司马周殷也被刘邦派人劝降,淮南王英布领兵也赶来会师。汉军会合各路援军共三十万,和项羽决战垓下。夜里,围困项羽 的汉军唱起了楚国苍凉的歌,使项羽以为汉军已占有全部楚地。走投无路的项羽在大帐中和心爱的虞姬饮酒,乘着酒力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放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当着项羽的面含泪自刎,项羽擦去眼泪,跃马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第二天早晨,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而去,刘邦命令灌婴率骑兵火速追击。项羽在渡过淮河后,身边只剩下了一百人,到达阴陵(现在安徽定远西北)时,因为迷路走入大泽之中。从大泽出来后,项羽向东撤退,在东城(现在安徽定远东南)被灌婴的骑兵追上。项羽随从只有二十八人了,和汉军激战三次,杀伤几百汉军后,项羽最后横剑自刎。至此,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结束。项羽虽然失败了,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素材,戏剧《霸王别姬》使人对这个失败的英雄充满了同情和崇敬。
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名政论家马基维利,在其名著《霸术》(The Prince)中写道:
一个胜任的君王,必须拥有狮子般的凶猛,和狐狸般的狡诈。有狮子般的凶猛,才不会被豺狼欺负;有狐狸般的狡诈,才不会掉入猎人的陷阱。但若是两者不能得兼,宁可拥有狐狸般的特色……。
狮子象徵凶猛,狐狸代表智慧。
秦王朝崩溃后,楚汉相争中的两大主角——项羽和刘邦——的创业个性及争霸过程,正是马基维利这段名言的最好诠释了。
这两个人都是道道地地、从零开始的创业者,他们生逢乱世,环境恶劣,本身条作又不是很好,但这两个敢於做大梦的男人,不怕困难,不畏艰辛,对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执著到底。
在司马辽太郎的这部《项羽对刘邦:楚汉双雄争霸史》中,项羽与刘邦两人斗智、斗力过程中的策略和权术就已经够看的了;更值得我们效法的,是他们敢为自己争天下、为万民争太平的那种猛狮和智狐的气魄与精神。
做为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是自信和热情,当年的曹操和刘备,一个正面临大敌挑战,朝不保夕,一个走投无路,寄人篱下。但这两个人在青梅树下,煮酒论天下英雄时,身为主人的曹操却慨然地大胆断言道:「论天下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操(指曹操自己)耳。」
共同的创业个性
的确,有足够的自信和热情,超凡的执著和专注,才能让创业者有力量去忍受无数的挫折和困境,在不断的输输赢赢中,奋发再起,坚持到底,屡败屡战,永不气馁。
项羽和刘邦在这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项羽对刘邦:楚汉双雄争霸史》这部书中,我们可以发现,项羽和刘邦具有以下共同的创业个性:
第一,敢作大梦的大器量。
当以武力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空前庞大的巡幸队伍,路经过他们故乡的时候,身为楚国秘密反抗军小头目的项羽,大胆地直接表示:「彼可取而代之。」出身平民的沛县亭长(当时的派出所主管)刘邦,则感叹地表示:「大丈夫当若是。」
这的确是不合身份的狂言,但有谁能像他们一样认真去实行这年轻时代的梦想呢?
第二,不世乎世俗评价的大胆行为。
项羽年轻时,缺乏耐心又不肯用功,因而经常显得眼高手低。不过他自信心极强,做事积极,拥有强烈的事业企图心。《史记》上记载,他读书半途而废,学剑也缺乏耐心。叔父项梁非常不高兴地责债他,项羽却自我辩解道:「读书最多只能记几个没啥意义的名词,学剑也只能对付一个人而已,都没有什麼好学的,我要学的是万人敌的本事。」
於是,项梁教他学兵法,项羽颇能领悟,也很喜欢,但仍只略知其意而已,不肯真正深入研究。不过,项羽做事积极、困敢,能言善辩,因此项梁「深奇之」,认为是优秀的领导人才。
刘邦出身低微,是贫农子弟,他个性豁达,对任何地位高的人从未放在眼里,我行我素,不事生产,喜欢吹牛,不过他慷慨好施,不计钱财,非常善交朋友,虽是一副浪荡子模样,大家却都很喜欢他。
当沛县亭长时,有德高望重的名人来县中访问,沛县官吏、地方长老为他举办欢迎宴会。由於参与的人太多,负责宴会接待的主吏萧何,特别公布:「赠礼金千钱以上的人,才可以坐在上堂位。」没有钱的下吏们,只好望位兴叹了。刘邦听到了,却大胆地表示:「贺金万钱!」然后大摇大摆地坐在上堂座位上,其实他是一毛钱也没,有却丝毫也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
就是这股豪气,不但吓住萧何,也把吕公给震慑住了,当场站起来玫意,最还把女儿嫁给刘邦。
第三,化危机为转机的能力。
创业者的最大特色是:面临困境,勇往直前,绝不犹豫。
项羽在项梁战死后,一度陷入内忧外患中,章邯所率领的秦军,力量大增,诸侯国反抗军几乎被各个击破,连集结都相当的困难。楚军指挥权又落入宋义手中,项家军反成了非主流派。但在救赵的行动中,项羽藉口宋义违反楚国利益,率领数十人,发动军变,袭杀宋义,取后楚军领导权。并且以敢死队精神,以少击众,展开钜鹿决战,一口气击败章邯,成反抗军的领袖。他掌握机会,冒险犯难,孤注一掷的精神,是一个成功创业家的典范。
刘邦在这方面虽然机会较小,但他的胆识可不小於项羽。他本来以亭长身份,监押囚徒到骊山陆工作,道途中逃亡者颇多。刘邦眼见无法交代,乃召集剩余徒众表示:「你们乾脆也全逃亡算了,看样子我也只好弃职潜逃了。」一下子,由派出所主管变成通缉犯,刘邦的放得开,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我们相信刘邦绝不是没有能力控制逃亡者,而是他掌握时代脉络,知道天下将乱,这种「非人性」的亭长任务,已不值得留恋,因此可放弃而去追求更多的机会。
第四,过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
项羽虽然凶猛,其实也很懂得为天下人的包容力,鸿门宴中他坚持不害刘邦,倒王是像表面所称的「不忍心」,也不是看不出刘邦对他可能威胁(否则便不用将刘邦调到汉中了)。他硬忍下来,主要是顾及自己形象,及为天下留才的意念。
刘邦的包容力及忍耐力几乎是中国历史上仅见的,他忍受项羽威胁烹其父的耻辱,忍受韩信要求封王的压力,忍受多次败战。虽然读书不多,他却是少数能领悟太公兵法阴柔功夫的领导者,难怪中国历史上首席天才之一的张良,都会感叹道:「沛公才是真正的天子呀!」
汤恩比眼中的大政治家
不过,诚如马基维利的预,言当狮子碰到狐狸的时候,的确经常是「柔弱胜刚强」的。有力量的创业者能够开创时局;但最后的胜利,则大多属於能真正掌握时代脉动的智慧者。
不少的史学家,包括《史记》作者司燛迁及本书作者司马辽太郎,都以同情「悲剧英雄」的心态,给项羽较多的正面评价;相反地,对刘邦的看法,就显得不公平多了。他们大多认为刘邦的成功,除了机运,就在於他用对了人。其实从营层面观之,即使没有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刘邦仍然会赢过项羽的。
英国大史学家汤恩比便认为,如果要从世界史上找出两位最卓越的大政治家,一个应属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另一个便是创建大汉帝国的刘邦了。
项羽最大的失败,是在政治经营层面。他体认出秦国以武力统一天下在策略而言是错误的,以玫造成短期内的迅速崩溃,因此他想恢得周王朝的封建制度。但他忽略了封建制度也是造成春秋战国乱世的主因之一,秦国统一的成功,除了军事力量外,民心厌乱,需求和平的心理,其实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项羽没有到时代脉搏,他分封诸侯,自称西楚霸王,连周天子的合法地位也没,有充其量只是齐桓、晋文之辈而已,徒留给野心份子动乱的藉口和力量。尤其袭杀已逐渐建立合法公信力的怀帝,更直接破坏自己所建立的天下秩序。
刘邦便是利用这个罅隙,联合众诸侯的武力公然对抗项羽,并利用消耗战术,以政治的力量弥补了他军事上的弱势。
项羽的失败,正是过份依赖军事的结果。他的作战天才,历史上少见。但如同一位只会开发业务的经营者,成天南征北讨,忙著「打胜战」「拼业绩」,却缺乏全盘经营的规划,不但疏忽打仗最重要的兵源和粮秣补给问题,更忘掉争天下时最重要的长期形象战;只著眼在享个别战后胜利的趣味,自然难免陷入《六韬》的谶言:「百战百胜者其必亡。」
刘邦就比项羽要「政治」得多,击败项羽、分封功臣时,由於自己力量尚不以「统一」,他便完全不依照自己的希望和方便来分封,反而偏重既有势力的承认。
但刘邦的分封,却不像项羽般的恢复封建制度。他接受文官幕僚建议,以那些武夫诸侯无法了解的方法,在赋税、经济及行政上,参照了秦国的邵县制度,以逐渐建立长治久安的精神,创立了所谓的「郡国制度」。
接著刘邦逐渐利用各种藉口,削除诸侯实力,建立中央权威。听从萧何建议,营造未央宫,以豪华建筑让天下诸侯肯定其皇权;定京城名为长安,建立起皇帝权威的礼仪制度;最后更订下「非刘氏者不王」的誓约。这些,都在警告野心份子,时代变了,乱世也过去了,所以绝对不可蠢动,否则天下共击之。
刘邦唯一的真心话
不但在制度上逐渐稳住长治久安的态势,在自我形象的扭转上,刘邦也非常懂得建立独一无二的威权,以做天命所归的自我肯定。
史籍记载,有一天,刘邦置酒於雒阳南宫,问诸功臣道:
「吾所以有天下者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
长期跟随刘邦左右,对他争天下过程颇为了解的王陵,立刻表示:
「陛下对人其实常怠慢而轻忽,不像项羽的热情而重礼。但是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时,却能慷慨地把利益和别人分享,是以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却怕部属获得的比他多,所以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也不与人分享,此所以失天下也。」
刘邦听了,立刻反驳道: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房。领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运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
凭心而论,在楚汉争霸期间,与人共分天下,如同王陵所言,才是刘邦成功真正窍诀。但刘邦听了却不承认,反而拿重用三杰来反驳,主要原因是天下已安定了,今后的工作是要把分出去的天下设法要回来,所以他绝不能承认与他人共分天下的法理根据。反正萧何、张良、韩信,天底下就只有这三个人,别人想模依他重用这三个人也是不可能的人。
这也正是刘邦高明的地方,让大家摸不到他的底细,光讲些打高空的高调。不过,他这段诳言,也的确把不少治史者骗了几千年。
看《史记.高祖本纪》中,最有趣的是:从头到尾刘邦从没讲过一包真心话。他虚张声势,口出粗话,经常说些出自肺腑的「不负责任大话」。只是由他讲出来的,却常显得自然、纯真,令人不觉得讨厌,这怠许才是刘邦最天才的地方呢!
其实,刘邦并不如表面的轻佻和肤浅,他对位部属都了解颇深,只是平常态度不严肃,使部属不会特别的去防他而已。
晚年刘邦因作战重伤,临危时,吕后问道:
「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
刘邦答道:
「曹参。」
问其次,刘邦又说:
「王陵可,但王陵较憨直,可用陈平帮助他。陈平智有余,但意志力不足,难以独任。周勃做事持重,不喜欢表现,但真正有实力安刘氏天下者,必周勃也,可任为太尉(最高军事首长)。」
吕后再问其次,刘邦说:
「以后的事,我也不知道。」
从这对话中,可以看出刘邦非常懂得观人,他看得非常深入,绝非一般主管只喜欢「会表现」的部属。韩信称赞他善於将将,的确有其道理。不过,临终前这段话,却也是<高祖本纪>中刘邦唯一的真心话了,真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矣!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