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王权杖上的粉红色球球是什么材质

发布时间: 2022-09-26 01:01: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英国女王的“库里南”权杖,究竟有多值钱?库里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原石,出产在南非,原石重3106克拉,被切割成9...

英国国王权杖上的粉红色球球是什么材质

英国女王的“库里南”权杖,究竟有多值钱?

库里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原石,出产在南非,原石重3106克拉,被切割成9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库里南2号被镶嵌在女王的帝国王冠上,代表皇权的高贵和荣耀,其中,最大的一颗钻石库里南1号,对于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重达530克拉,象征日落帝国无上权威与荣耀。


这颗三千多克拉的巨大钻石,被人偶然在南非矿山中发现,巨大的体积,昂贵的价格,没人买得起。1907年,南非当局,花个15万英镑收购,把他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爱德华高兴极了。命令工匠,把它切割成小块,再镶嵌在其他地方。

三个工地,每天工作14小时,历时8个月,终于把库里南,切割成9颗大钻石,和96颗个小钻石。最大的一颗530克拉,也称“非洲之星”,把它镶嵌在象征权威的英国国王的权杖上,第二大的的叫非洲之星2号,317克拉,把它镶嵌在英国国王皇冠上。

加上其余的7颗钻石,都被制成珠宝,库里南3号4号,被制成胸针,我们经常看见英国女王,戴上这款胸针,参加各种活动。5号,6号库里南,9号库里南被设计成钻石戒指。也还有96颗小钻石,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除了1号2号,一个镶嵌在钻石王冠,一个镶嵌在权杖上,是英国皇室所有,其余7颗小钻石,则属于女王的私有财产,价值也不菲。所以做女王,真的太好了,可以不花钱,可以得到无数珠宝。

英国女王的权杖象征意义特别大。是用价钱衡量不了的。
英国女王的“库里南”权杖,值钱在没有另一个人能拥有
权杖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就像权利一样。
这个是历史的代表,是权利的象征,无价

世界第一颗钻石,是什么?

最主要得是,现在还保存有吗?保存有,在哪,值多少钱。什么形状,谢谢!
名字叫非洲之星!!!!
世界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库利南的传说 ·4C 纵 横 ·钻石常识 ·钻石故事 ·名钻欣赏 【 更多名钻 】 ·世界头号钻石库里南 ·王冠上的:科赫依尔 ·神秘的世界第二大钻石 ·第四大钻石:艾克沙修 ·世界第七大钻石:琼克尔 ·王冠上的:光明之山 ·周游世界的:纳萨克 ·马辰钻石 ·名钻:赫迪夫 ·噩运之钻——希望 ·狮子山之星 ·南非之星 ·印度之梨 ·王冠上的:光明之海 ·茵多尔钻石耳坠 ·法国皇后的钻石胸饰 ·俄国王后的钻石胸饰 ·皇室至宝--摄政王 ·名钻:奥尔洛夫 ·名钻坎坷--沙赫的经历 ·优瑞佳:南非的第一颗钻石 ·18年淘钻的回报:扬克钻石 ·中国第一钻:常林钻石 世界上最大的宝石金刚石名叫“库利南”,它的发现是相当偶然的。1905年1月25日,南非(阿扎尼亚)的普列米尔矿山(亦称总理矿),有一个名叫威尔士的经理人员,偶尔看见矿场的地上半露出一块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小刀将它挖出来一看,是一块巨大的宝石金刚石。它的重量用当时的旧克拉单位(1克拉=205毫克)为 3024.75克拉。换算成现在通用的公制克拉(1克拉=200毫克)为3106克拉,即621.2克。体积约为5×6.5×l0cm,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是最佳品级的宝石金刚石。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宝石金刚石。 库利南不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它只是一个大晶体的一部分碎块。库利南由于太大,当时没有人能买得起。后由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在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王爱德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了。 1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当时琢磨钻石最权威的城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8万英镑。由于原石太大,须要事先按计划打碎成若干小块。打碎它是一件极其困难的工作,因为如果研究不够或技术欠佳,这块巨大的宝石就会被打碎成一堆没有什么价值的小碎片。 打碎工作由荷兰著名工匠约·阿斯查尔进行。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具对玻璃模型试验,结果模型按照预想的要求被劈开。经过几天休息之后, 1908年2月10日,他和助手来到专门的工作室中,将库利南 放在一个大钳子里紧紧钳住,然后将一根特制的钢楔放在它上面预先磨出的槽中。约·阿斯查尔用一根沉重的棍子敲击钢楔,“啪”的一声,库利南纹丝不动,钢楔却断了。阿斯查尔脸上淌着冷汗,在那紧张得像要爆炸的气氛中,他放上了第二根钢楔。再使劲地敲击一下,这一次,库利甫完全按照预定计划裂为两半,而阿斯查尔却昏倒在地板上了。 库利南被劈开后,由三个熟练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时,琢磨了8个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钻石和96粒小钻石。这105粒钻石总重量1063.65克拉,为库利南原重量的 34.25%。由此可知,金刚石在加工成钻石后,重量损失很大。九较大钻石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也就是“库利南1号”,重530.2克拉,为水滴形,琢磨了74个面。它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重317.4克拉,外观方形,磨有64个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钻石,现镶在英帝国王冠下方的正中。其它7粒重量分别为94.4、63.6、18.8、11.5、8.8、6.8及4.39克拉。 由库利南磨成的9粒大钻,全部归英国王室所有。其中“库利南第I”和“库利南第Ⅳ”,曾被镶在1911年制成的玛丽王后的王冠上,后又取下归王后收藏,王冠上则用水晶的复制品代替。1919年,在普列米尔矿山又找到一颗重达1500克拉的宝石金刚石。按重量为世界第三。它也是一个大晶体的碎块,并且颜色和库利南相似。因此有人认为它与库利南是同一个大晶体碎裂而成的,故这块金刚石没有给它取专门名字。
世界上的第一颗钻石,出现于4000年前的印度,自此地球上出现了另一种高昂于黄金的物质。(也有的说是在3000多年前的印度)现在具体保存情况不详.

2003年,当“永恒的心”(theHeartofE-ternity)、“海洋之梦”(theOceanDream)、“斯坦梅茨”粉红钻石(theSteinmetzPink)、“穆萨耶夫”红钻(TheMoussaiefRed)等7颗珍稀彩钻一起在美国史密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时,美国国家珠宝收藏馆馆长杰弗里?波斯特曾表示,“亲眼见到7颗稀有彩钻一同展出,这是我生命中的第一次,从此以后,估计它们再也不会一起向世人展出了。”然而,杰弗里?波斯特想错了——2005年7月8日,一场名为“天然璀璨美钻之展”大规模钻石展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除了包含有上述全世界各色彩钻中颗粒最大的名钻,还带来了著名的“戴比尔斯千禧之星”(theDeBeersMillen-niumStar)、“南非之星”(StarofSouthAfrica)以及“卡特尔之星”(GarterStar)等历史名钻。
展览规模如此盛大,与其邀来著名钻石商DTC及珠宝商Steinmetz的支持有关。Steinmetz总部设于日内瓦,从事珠宝业已有近百年历史,它拥有世界最著名钻石中的两颗,就是“戴比尔斯千禧之星”(theDeBeersMillen-niumStar)和世上最大鲜彩粉色钻石“斯坦梅茨”粉红钻石(theSteinmetzPink)。而DTC,则直属戴比尔斯集团,是世界最大钻坯供应商。
被劫匪盯上的“千禧之星”
“千禧之星”(theDeBeersMillen-ni-umStar)无疑是此次钻石展的主角之一。1999年底它在伦敦首次面世即成为劫匪们垂涎的目标,劫匪和警方同时为它奔忙成为城中话题,伦敦警方费了很多神,才成功挫败了一场钻石犯罪。
如今,事隔5年,这是“千禧之星”在伦敦的又一次露面。这颗世界第六大白钻呈梨形,重约203.4克拉。白钻的色泽分D到Z多个等级,D级为完全无色透明。这颗纯色无瑕的D级钻石最初发现于刚果,原重777克拉,戴比尔斯公司经验最丰富的工匠也表示,很少接触这么完美的结晶体。他们花费了3年时间切割和打磨,才形成了它现在的形状。这颗钻石的完美程度及硕大体积均属史上罕有,以致钻石专家们一时无从为它准确定价。
传奇彩钻

此次展览的重点是展示钻石丰富的自然色彩上,其中全世界各色彩钻中颗粒最大的名钻包括:

“斯坦梅茨”粉红钻石(theSteinmetzPink),又名“摩纳哥玫瑰”,发现于南非。这颗钻石重59.6克拉,是世界上深色粉红钻中最大的一颗,Steinmetz集团耗时两年,才完成它的切割; “无与伦比(TheIncomparable)”黄钻,这颗重达407.48克拉的钻石是从一颗890克拉重的钻坯上切割而来,它是全世界第三大裸钻;“欧纳特”钻(theAllnat),这也是一颗黄色彩钻,重达101.29克拉,据称是在南非发现的。世界上约有12颗此种颜色的彩钻重量超过100克拉,它是其中之一。“欧纳特”钻最独特之处是它那极为少见的垫式切割;“穆萨耶夫”红钻(TheMoussaiefRed),1960年在巴西发现,虽然与其他展出的钻石相比,这颗钻石5.11克拉的重量显得渺小,但它却是红钻中的“大哥大”,因为世界上真正的红色彩钻非常稀有;“海洋之梦”(theOceanDream),重5.51克拉,发现于中非。它那来自地底数百万年自然辐射的神秘色调被称为“不可思议”,除它以外,人们还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具有这种颜色和尺寸的钻石,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深蓝绿色彩钻;永恒之心”(theHeartofEternity)蓝钻,这颗钻石呈鲜彩蓝色调,具有饱和的光泽,它重达30.82克拉,发现于南非的普雷米尔矿区。“永恒之心”曾在伦敦展出的千禧美钻系列中,与“千禧之星”同时出现,为该展11颗独特的蓝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颗。“永恒之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心形蓝色彩钻。
“南非之星”与历史名钻
展览中最具故事性的部分,当属“南非之星”(StarofSouthAfrica)等历史名钻。
“南非之星”(StarofSouthAfrica)是于1869年在南非桔河畔被发现的,那时的南非人,以钻石为神秘之物,他们曾经相信,钻石是由天空飞过的大鸟掉下来的排泄物。直至重83.5克拉的“南非之星”被发现后,事情才改观。确实是这颗钻石,导致了19世纪末期南非“钻石热”的开始。
发现“南非之星”的人名字叫NIEKERK,他的一只牧羊狗在矿坑里找到它。NIEKERK当时没有钱去四处走动,交易这颗钻石。他下定决心,卖掉了他的全部财产——500只绵羊,10头公牛和1匹马。几天后,他来到一个叫HOPETOWN的地方,以56000美元卖掉了它。
后来,一名叫汉德的人将这颗原重83.5克拉的钻石雕琢成现今的形状——它是一个类似梨子的椭圆形宝石,白色,重47.75克拉。切割后的“南非之星”一度被DUDLEY伯爵拥有,伯爵夫人把它镶嵌在一个精致的王冠上面,周围环绕着95颗小钻石。一些人因此也称它为DUDLEYDIA-MOND,但是它仍然保留着自己最著名的名字“南非之星”。
除“南非之星”外,印度莫卧尔王朝的珍宝沙贾汉桌形切割钻(SHAHJAHANTABLE-CUT),也是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数颗曾经属于富有的统治者的历史名钻之一,它展现了古老而独特的钻石切割技艺;另外的历史名钻包括英国皇家钻石收藏中的乔治三世卡特尔之星(GarterStar)、维多利亚女王著名的莱瑟?乔治(LesserGeorge)钻石等。
(内容摘自:第一财经日报)
非洲之星!“非洲之星第Ⅰ”也就是“库利南1号”,重530.2克拉,为水滴形,琢磨了74个面。它也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重317.4克拉,外观方形,磨有64个面。它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钻石,现镶在英帝国王冠下方的正中。其它7粒重量分别为94.4、63.6、18.8、11.5、8.8、6.8及4.39克拉。
晕了 路过
汗~~~
这个问题,是发现在印度,具体哪个就没人知道了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权杖什么材质

伊丽莎白的权杖是用黄金和宝石做的。现任英国女王在加冕和出席重要场合时手持的权杖是1661年英王查理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时制成。这个权杖是用黄金制成,上面还镶嵌了各种宝石。

英王权杖1661年英王查理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时制成。1910年,在权杖上端加镶了世界最大的钻石非洲之星I它形似水滴,重达530.2克拉。

非洲之星的由来

1905年南非发现了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矿,新开通的跨大西洋电缆将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当时宝石界行家就估计原矿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由于南非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认为应把它运往伦敦,献给爱德华七世国王。

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宝大盗想入非非,有关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考虑如何保障运输安全。最后,伦敦警察厅决定,最佳原则是越简单越安全,也有版本说这个绝世好点子是爱德华七世国王本人想出的。

金刚石的所有相关内容

例如金刚石的产地化学性制在哪国发现有怎么样的历史和石墨的关系等等 答的最好的追加30分 要能回答的不只我问的这些
  金刚石
  金刚石

  钻石,也叫金刚石,俗称“金刚钻”。化学式为c,与石墨同属于碳的单质。是一种具有超硬、耐磨、热敏、传热导、半导体及透远等优异的物理性能,素有“硬度之王”和宝石之王的美称,金刚石的结晶体的角度是54度44分8秒。习惯上人们常将加工过的称为钻石,而未加工过的称为金刚石。在我国,金刚石之名最早见于佛家经书中。钻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物质,最佳颜色为无色,但也有特殊色,如蓝色、紫色、金黄色等。这些颜色的钻石稀有,是钻石中的珍品。印度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金刚石出产国,现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钻石如“光明之山”,“摄政王”,“奥尔洛夫”均出自印度。钻石的产量十分稀少,通常成品钻是采矿量的十亿分之一,因而价格十分昂贵。经过琢磨后的钻石一般有圆形、长方形、方形、椭圆形、心形、梨形、榄尖形等。世界上最重的钻石是1905年产于南非的“库里南”,重3106克拉,已被分磨成9粒小钻,其中一粒被称为“非洲之星”的库里南1号的钻石重量仍占世界名钻首位。

  用途1: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

  晶体结构:
  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2组8个C原子。
  鉴别钻石的简单方法

  在社会对珠宝钻石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人造钻石和其它冒充钻石不断充扩市场,甚至有些珠宝经营者也分不清楚。下面介绍几种简单鉴别钻石真伪的方法。

  1、钻石的单折光性

  钻石的单折光性,是由于钻石的本质特性决定的。而其它天然宝石或人造宝石大都是双折光性的。冒充的钻石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从正面稍斜的角度看,很容易看出棱角线出现重叠影像,并同时呈现出两个底光。双折射率差别小的如锆石等,也可看出底光重叠的影像。

  2、钻石的吸附性

  钻石对油脂及污垢有一定的亲和力,即油污很容易被钻石吸附。因此,用手指抚摸钻石会感到胶粘性,手指似乎有粘糊的感觉。这是任何宝石所没有的。这种方法需要加以训练方能掌握其中微妙的区别。

  3、一线直落的特征

  钻石表面抛光很光滑。用一支钢笔蘸上墨水在钻石上划过,若是真钻石,表面留下的是一条光滑连续的线条,特征是一线直落。仿冒品留下的是一个个小圆点组成的线条。用此法观察应借助放大镜。

  4、特有的金刚光泽

  大致在100度的白炽灯光下,切磨很好的钻石与仿冒品相互比较,很容易看出哪个具有金刚光泽。此方法不宜在过暗或过强的灯光下是进行。

  高硬度人造金刚石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和开发中心合成了单位体积内原子密度超过现有任何固体物抽的人造金刚石,其硬度超过了天然金刚石,堪称世界上最硬的材料。与天然金刚石含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碳13同位素。据科学家观察,随着碳13同位素密集程度的增加,原子间的距离会略微缩小,促使人造金刚石的硬度超过原子排列略显松散的天然金刚石。在合成人造金刚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化学蒸发过程将富含碳13同位素的甲烷气体中的碳元素沉淀成金刚石小碎块,然后再使用非常高的压力把这些小碎块分解,并再结晶成重量最高达3克拉的块状金刚石。

  金刚石常呈黄、褐、蓝、绿和粉红等色,但以无色的为特佳。世界上重量超过620克拉(合124克)的特大宝石级金刚石共发现10粒,其中最大的名库里南(Cullinan),重3106克拉(合621.35克),大小5×6.5×10厘米,1905年发现于南非的普雷米尔岩管。中国常林钻石,重158.786克拉,1977年发现于山东临沭县,列为世界名钻。世界金刚石主要产地有澳大利亚、扎伊尔、博茨瓦纳、前苏联、南非、巴西、纳米比亚、加纳、中非、塞拉利昂和中国等。
  在摩氏硬度计中它是第十类。

  附:我国产出的巨粒和大粒金刚石
  1971年以来的二十年中,在我国陆续发现了几颗50克拉以上和100克拉以上的金刚石,按发现时间的先后排列如下:
  [1]1971年9月25日,在江苏省宿迁公路旁发现一颗重52.71克拉的金刚石。
  [2]1977年12月21日, 在山东省临沭县常林大队,女社员魏振芳发现1颗重158.786克拉的优质巨钻,全透明,色淡黄,可称金刚石的“中国之最”。被命名为“常林钻石”
  [3]1981年8月15日,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124.27克拉的巨粒金刚石。被命名为“陈埠一号”。
  [4]1982年9月,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96.94克拉的金刚石。
  [5]1983年5月,在山东郯城陈埠发现一颗92.86克拉的金刚石。
  [6]1983年11月14日,在山东蒙阴发现一颗119.01克拉的巨粒金刚石,被命名为“蒙山一号”。

  钻石,就是经过打磨的金刚石,又称金刚钻,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为Diamond,源于古希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①通常指宝石级金刚石,尤指琢型宝石级金刚石,其实,钻石和金刚石在国外并无这种用词的区分,英文中均使用同一个词汇“diamond”,但国内则常把“金刚石”一词用于矿物学领域,钻石一词用于宝石学领域。但也不尽然,如“工业钻石”虽然不属于宝石学领域,只是人们已习惯于这样称呼,故在本词条中也采用之。
  ②宝石级钻石以无色透明为上品,但常见的多为略带微黄色调者。黄色调或褐色调愈深,品级也愈低。有一种无色透明中带一点蓝色的被称作“水火色”,却是佳品。而带深蓝、深黑、深金黄和红色、绿色者,更是少见的珍品,被称为“艳钻”或“奇珍钻石”,同一矿区的钻石带有相似的“色素”特征,以致有经验的人常可凭此认出钻石的产地。最早发明标准圆形明亮式切割的是在1914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钻石切割师托考夫斯基发明。判别钻石的标准被称为4C,分别是净度、颜色、切工、克拉重量。其中净度是指钻石的内含物,而不应称为瑕疵。内含物的存在正说明了钻石的天然性。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种包裹体状的内含物越少越好,所以就有了净度的分级。即:LC、VVS、VS、SI、P级。过去人们不会琢磨钻石,只能用钻石原石作为饰品,金刚石晶体真正成为钻石,变为首饰的时代,大约在1450年。当时琢磨钻石只有17个面,1558年--1603年当政的英国女王佩戴的钻石戒,只是一个八面体钻石晶体,磨掉了一个顶尖作为戒面的。直到1919年一位住在美国的波兰人名叫塔克瓦斯墓(Tolkowsky),设计出58个翻面的钻石切割工艺,至今仍在采用,这个切工是根据钻石的折光率系数等因素而精确计算出来的,不能任意改变,否则磨出的钻石将无光彩或漏光。

  【化学成分】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强金刚光泽。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为0.044。均质体。热导率为0.35卡/厘米•秒•度。用热导仪测试,反应最为灵敏。硬度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矿物,绝对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刚玉的150倍,怕重击,重击后会顺其解理破碎。一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钻石具有发光性,日光照射后 ,夜晚能发出淡青色磷光。X射线照射,发出天蓝色荧光。钻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容易溶于酸和碱,酸碱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钻石与相似宝石、合成钻石的区别。宝石市场上常见的代用品或赝品有无色宝石、无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锆、钛酸锶、钇铝榴石、钇镓榴石、人造金红石。合成钻石于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制成功,但未批量生产。因为合成钻石要比天然钻石费用高,所以市场上合成钻石很少见。钻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与其相似的宝石区别。如:仿钻立方氧化锆多无色,色散强(0.060)、光泽强、密度大,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显。钇铝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难将它与钻石区别开。

  【形成原因】
  现代科学技术 、手段为探索钻石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成份最简单的宝石,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立方结构的天然晶体。其成份与我们常见的煤、铅笔芯及糖的成份基本相同,碳元素在较高的温度、压力下,结晶形成石墨(黑色),而在高温、极高气压及还原环境(通常来说就是一种缺氧的环境)中则结晶为珍贵的钻石(白色)。为了便于理解钻石的起源,先看一看含有钻石的原岩。

  自从钻石在印度被发现以来,我们不断听到人们在河边、河滩上捡到钻石的故事,这是由于位于河流上游某处含有钻石的原岩,被风化、破碎后,钻石随水流被带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被埋在沙砾中。钻石的原岩是什么?1870年人们在南非的一个农场的黄土中挖出了钻石,此后钻石的开掘由河床转移到黄土中,黄土下面就是坚硬的深蓝色岩石,它就是钻石原岩——金伯利岩(kimberlite)。什么是金伯利岩?金伯利岩是一种形成于地球深部、含有大量碳酸气等挥发性成份的偏碱性超基性火山岩,这种岩石中常常含有来自地球深部的橄榄岩、榴辉岩碎片,主要矿物成份包括橄榄石、金云母、碳酸盐、辉石、石榴石等。研究表明,金伯利岩浆形成于地球深部150公里以下。由于这种岩石首先在南非金伯利被发现,故以该地名来命名。

  另一种含有钻石的原岩称钾镁煌斑岩(lamproite),它是一种过碱性镁质火山岩,主要由白榴石、火山玻璃形成,可含辉石、橄榄石等矿物,典型产地为澳大利亚西部阿盖尔(Argyle)。

  科学家们经过对来自世界不同矿山钻石及其中原生包裹体矿物的研究发现,钻石的形成条件一般为压力在4.5-6.0Gpa(相当于150-200km的深度),温度为1100-1500摄氏度。虽然理论上说,钻石可形成于地球历史的各个时期/阶段,而目前所开采的矿山中,大部分钻石主要形成于33亿年前以及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如南非的一些钻石年龄为45亿左右,表明这些钻石在地球诞生后不久便已开始在地球深部结晶,钻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宝石。钻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从钻石主要出产于地球上古老的稳定大陆地区可以证实。另外,地外星体对地球的撞击,产生瞬间的高温、高压,也可形成钻石,如1988年前苏联科学院报道在陨石中发现了钻石,但这种作用形成的钻石并无经济价值。
  稀少的钻石主要出现于两类岩石中,一类是橄榄岩类,一类是榴辉岩类,但仅前者具有经济意义。含钻石的橄榄岩,目前为止发现有两种类型:金伯利岩(kimberlite)(名字源于南非得一地名——金伯利)和钾镁煌斑岩(lamproite),这两中岩石均是由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形成于地球深处的岩石由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或地球浅部,这种岩浆多以岩管状产出,因此俗称“管矿”(即原生矿)。含钻石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斑岩出露在地表,经过风吹雨打等地球外营力作用而风化、破碎,在水流冲刷下,破碎的原岩连同钻是被带到河床,甚至海岸地带乘积下来,形成冲积砂矿床(或次生矿床)。

  【名钻】
  世界最大的10颗钻石
  1.“库利南”(Cullinan)。1905年1月21日发现于南非普列米尔矿山。它纯净透明,带有淡蓝色调,重量为3106克拉。后来被加工成9粒大钻石和96粒较小钻石。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水滴形,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方形,64个面,重317.克拉,镶在英帝国王冠上。
  2.布拉岗扎(Braganza)。1725年发现,系巴西境内发现的最大钻石。它近乎无色,仅带有极轻微的黄色,重量为1680克拉。后来不知去向。有人怀疑,这颗钻石后来可能经更权威的鉴定,发现它并不是钻石,而是一颗黄玉。
  3.一颗未予命名的大钻石。1919年,在普列米尔矿山找到一颗重达1500克拉的宝石金刚石,颜色也和库利南相似,因此有人认为它和库利南是同一个大晶体破裂而成的,故没有给这块金刚石专门命名。
  4.尤里卡(Eureke)。1893年,发现于南非奥兰治自由邦的贾格斯丰坦钻石矿。它光滑透明,呈蓝白色,光泽极佳,是一颗质量上乘的钻石。琢磨后最大的一颗重69.68克拉,被称作“高贵无比”。
  5.塞拉里昂之星(Star of Sierra Leone)。塞拉里昂的钻石以品质佳,颗粒大,有良好的八面体晶形而著称于世。塞拉里昂之星是1972年2月在扬格玛的钻石矿上发现的,重为968.9克拉,无色。
  6.科尔德曼.德迪奥斯。是巴西在发现“布拉岗扎”之后所发现的最大的钻石,重922.5克拉,具极佳的蓝白色。
  7.库稀努尔(Kohinur)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钻石。相传早在13世纪时发现于印度著名的古钻石矿区——哥尔负达。原石重约800克拉,被称为“库稀努尔”。后被加工成椭圆形,重108.83克拉,无色(略带灰),并更名为“光明之山”。
  8.大莫卧儿(Great Mogul),也是世界著名的古钻石之一。大约1630—1650年间发现于印度的可拉矿区,原石重787.5旧克拉,被加工成玫瑰花型,后来去向不明。
  9.沃耶河(Weyie River),系1945年发现于塞拉里昂沃耶河谷砂矿中的大钻石。原石重770克拉,近于无色,品质甚佳,后被切割加工成30颗琢形钻石。最大者为31.35 克拉,被命名为“胜利钻石”。
  10.金色纪念币(Golden Jubilee),1986年发现于南非的普列米尔矿山。原石重755.50克拉,呈深金褐色,后来磨出了一颗545.67克拉的大钻。这是目前最大的一颗琢型钻石。该钻石现被镶嵌在泰王的权杖上。

  其他钻石
  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但自古以来大于20克拉的宝石级金刚石颇为罕见。而大于100克拉的钻石被视着国宝。据称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大于100克拉的特大金刚石有1900多粒,其中大于500克拉的有21粒,大于1000克拉的仅有2粒。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是1905年1月27日在南非扎伊尔伯里梅尔(Premier)发现的,该钻石取名“库里南”(Cullinan),重达3106克拉。长100mm,宽65mm,厚50mm。宝石界行家估计“库里南”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1907年,南非德兰士瓦地方政府将这粒巨钻赠送给了英王爱德华七世。英王把加工这颗巨钻的工程交给了著名的荷兰阿舍尔公司,这家公司曾经加工过“高贵无比”等大钻。该公司接下工程后对这颗巨钻研究了几个月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出9颗大钻,98颗小钻,特意留下一块(重9.5克拉)原石未加工。加工出来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加工出来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库里南Ⅰ号”,也称为非洲之星,重达530.02克拉,是梨形刻面钻。“库里南Ⅱ号”是一颗切角的长方钻,重317.4克拉。“库里南Ⅲ号”为梨形钻,重95克拉,“库里南Ⅳ号”为方形钻,重64克拉,还有一棵心形钻重19克拉,两粒马眼钻,分别重l1.5克拉和8.8克拉,最后两粒分别为长方钻(重6.8克拉),和橄榄球形钻(重4克拉),其中的四粒钻石镶在英国王冠之上,这顶王冠现珍藏在伦敦韦克菲尔德塔的英王室宝库之中。

  17世纪初,在印度戈尔康达的钻石砂矿中拾到一粒重309克拉的钻石坯,后取名为奥尔洛夫钻石。当时,根据沙赫哲汗的旨意,一位著名的钻石加工专家拟加工成“印度玫瑰”模样,但未能完全如愿,重量损失不少(仅磨出189.62克拉)。根据传说,这颗美妙绝伦、稀罕无暇的钻石,后来做了印度塞林伽神庙中一尊神像的眼珠。1739年德里被波斯国王纳吉尔攻占之后,这颗钻石被装饰在纳吉尔宝座之上,取名为“杰尔昂努尔”。之后钻石被盗,落入一位亚美尼亚人手中。1767年他把钻石存入了阿姆斯特丹一家银行,于1772年他把钻石卖给了御前珠宝匠伊万,伊万于1773年以40万卢布的价格又买给了奥尔洛夫伯爵。同年,奥尔洛夫把这颗钻石奉献给叶卡捷琳娜二世作为她命名日的礼物,尔后它被焊进一只雕花纯银座里,镶在了俄罗斯权杖的顶端。奥尔洛夫钻石洁净无暇,十分罕见,它略带一点淡蓝绿色,晶体中有几个极小的淡黄色包裹体。钻石厚22mm,宽31--32mm,长35mm。目前这颗钻石珍藏在前苏联钻石基金会,另一颗著名的钻石“沙赫”是1829年波斯王子米尔扎赠送给沙皇政府的,意在修好由于俄国使臣在波斯被害一事而恶化的两国关系。“沙赫”钻石重88.7克拉,浅黄褐色,无瑕,只是晶体深处有几条小裂纹。三个抛光面上都有用波斯文字刻上的铭文,意为“布尔罕一尼扎姆一沙赫二世,1000年(公元1591年)”。中印度为大莫卧尔占据之后,这颗钻石落入他们之手。第二段铭文意为“哲汉吉尔一沙赫之子哲罕—沙赫,1051年(公元1641年)”。第三段铬文意为“统治者卡德扎尔—法赫特一阿里一沙赫苏丹,1242年。(波斯国王、1842年)。这颗钻石被纳吉尔沙赫据为已有,大约是在1739年占领大莫卧尔时期,在什么地方采到这颗钻石无人知晓,据推断,它可能发现于戈尔康达砂矿。能在坚硬无比的“沙赫”钻石上刻上铭文,可见当时波斯艺人技术之精湛令人无法想象。铭文中提到的大莫卧尔帝国执政官沙赫—哲罕,从1627年执政到1666年,后来被儿了杰布夺位并让他在监牢中渡过余生。沙赫哲罕有极大的宝石癖,他拥有专门的工场,甚至亲自到那里去分选和琢磨宝石,他的儿子杰布不仅篡夺了王位,也夺取了父亲的珍宝。1665年,一位著名旅行家对大莫卧尔的宝座作了引人人胜的描绘,宝座以大量宝石点缀。朝晋谒者一面宝座的华盖上悬着一颗重80--90克拉的钻石,四周环绕很多祖母绿和红宝石。这可能就是“沙赫”,它悬在大莫卧尔与朝晋谒者之间作为护身宝物。还有一粒非常美丽的钻石,名叫“桑西”钻,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勇士卡尔头盔上,后在一次厮杀中丢失。

  1589年“桑西”钻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德、桑西。“桑西”钻很长时间一直是他家族的传家之宝。后馈赠给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买走,成交价50万法郎,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五年之后钻石判给了杰米多夫。410克拉的“摄政王”钻石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是一个印度奴隶1701年在著名的戈尔康达矿的矿井里拾到的,他想凭这颗钻石改变人生获得自由,于是他趁人不注意举起丁字镐向大腿猛击,血流如注。这位印度人忍巨痛把钻石藏在伤口深处,并用树叶作绷带把伤口包好,他找到一个英国海轮水手,准备换取自由,海员看到巨钻之后,恨不能立即把它搞到手,为此准备豁出一切。水手和奴隶很快谈妥了,水手瞒着船长,把印度人藏在船舱里的黄麻里。当海轮驶入公海后,水手夜晚送饭给奴隶吃,趁其吃饭之机用匕首将奴隶杀死并把受害者投入大海,船停靠在马德拉斯之后,水手以二万英镑把这粒钻石卖给了该城的英国总督彼得爵士。水手得到钱后,很快把钱挥霍一空,最后愧痛难当,自缢而死。1717年彼得以340万金法郎把钻石卖给法兰西摄政王奥尔列昂斯基公爵。公爵吩咐对钻石进行加工,于是才有了钻石“摄政王”,这颗钻石的诞生可谓历尽艰辛,琢磨抛光就花费了整整两年时间,加工后重量为140.5克拉,1722年留多维克十四世加冕时,钻石被镶在他的王冠上,法国大革命之初的1792年,它同王权的其他标志一起失落,辗转到了柏林。后被一个德国珠宝商卖给了拿破仑。18世纪90年代,它被拿破仑作为抵押担保发动远征的抵押物,1940年希特勒攻占巴黎时,钻石藏在沙姆博尔城大理石壁炉的护墙板中。目前这粒钻石陈列在卢浮宫中。钻石粒度为30 X 29 X 19mm,钻石为灿烂琢型,做工精美,光泽和“出火”都不同反响。 1762年,天才的宫廷珠宝匠波吉耶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的大王冠以其富丽精美赢得称赞,他创造了一个钻石灿烂琢型的新世界,王冠上总共镶嵌有2858克拉重的4936颗钻石,整个王冠重1907克,装饰王冠的“尖晶石”钻石重398.72克拉,被列为原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

  世上最古老的钻石——马果钻石
  马果钻石重787.50克拉,是历史上最早发现的一颗巨型钻石原石,在1304年发现于印度的戈尔康地区。该区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金刚石矿床的地方。至今,其重量在钻石原石中名列第四位。该原石晶形不完整,但无色透明,火彩照人,极为珍贵。该原石几经周折,多次被盗,最后落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手中。其后经精心设计,切割成若干块钻石。其中最有名的有两颗,一颗命名为科赫依尔(Kon-i-noor),重108.93克拉,呈椭圆形,镶嵌在英国女王母后王冠上;另一颗称为奥尔洛夫(Orloff),重189.60克拉,呈玫瑰形,现珍藏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奥尔洛夫钻石重量居成品钻石第九位。
我只知道硬度很大
本文标题: 英国国王权杖上的粉红色球球是什么材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238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很喜欢一个人会是怎么样的奥巴马为何称「中国搭了 30 年的便车」 此言是否属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