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近现代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写一篇介绍两国关系的小作文回顾近现代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写一篇介绍两国关系的小作文要求:文中应...
回顾近现代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写一篇介绍两国关系的小作文
回顾近现代以来法、德两国的关系,写一篇介绍两国关系的小作文要求:文中应包含近现代两国间发生的三场战争及结局,两国现在的关系,并请对两国未来关系进行展望二战结束后,德国人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之中。同样,以阿登纳为首的德国政治家们也在思考着德意志民族的前途及其出路。通过对两国历史的深入研究,阿登纳认为两国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才有前途可言。这个怪圈就是两国“相互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和不信任”①,以及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不断兵戎相见,以致恶性循环的状态。
这个怪圈滥觞于公元三世纪起日耳曼人对高卢的大举入侵。公元三世纪,日耳曼人大举入侵高卢,其中西哥特人与勃艮第人在入侵后分别建立了王国;5世纪80年代,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也开始入侵高卢,到6世纪中叶,法兰克人开始统治整个高卢。两国之间怨恨的种子大概是这个时候播进土壤的。
产生于5—6世纪之交的法兰克国家在查理统治时期(768—814)达到极盛。查理也因此而被当时的人视为“欧洲的统治者”。但由于查理帝国是在征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集合体;并且帝国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另外,帝国实行的采邑制导致了“王室的彻底削弱、豪绅显贵的独立和帝国的瓦解”②,所有这些,导致了中央权力的动摇和分化。因此,在查理大帝死后,他的不稳固的帝国便难以维持了,最终走向瓦解、分裂。
817年,虔诚者路德维希把帝国分给三个儿子罗塔尔、丕平、日耳曼人路易,自己则保持最高权力。829—833年,虔诚者路德维希企图为他第二次婚姻所生的儿子查理(即秃头查理)获得一个分国,引起他的三个年长儿子的反抗,他们发动战争反对父亲。840年路德维希死后,三个儿子罗塔尔、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又彼此混战。最后,他们于843年在凡尔登签订了著名的关于三弟兄瓜分帝国的条约。条约保留了长兄罗塔尔的皇帝称号,而帝国的领土则分为三个部分。
帝国西部的领土阿奎丹尼亚,即后来发展并称为法兰西的“西法兰克王国”,由秃头查理获得;东部的巴伐利亚等地区,即后来发展并称为德意志的“东法兰克王国”,由日耳曼人路易获得;归罗塔尔的则是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两块领土之间——从莱茵河口起到罗纳河口止——的一长条地区和意大利。凡尔登条约的重大意义在于大体确定了后来的法、德、意三国的雏形。但“这种划分是极其草率的,尤其是界于法德之间的楔形地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仍为法、德两国时常发生争执的地方”③。
可以看出,近代德意志、法兰西两国的形成本身就是矛盾对立的产物,而这种情况又为德法两国结怨埋下了伏笔。因为他们诞生之日也就同时诞生了敌意。
分裂后的各王国在相继完成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9世纪到15世纪,德意志历史经历了王权的巩固、削弱、重振与崩溃这一过程,到15世纪末,德意志王权跌落到最低点。“德国深深陷入四分五裂之中”④,而这几个世纪中,法兰西历史则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其中重要的事件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百年战争是法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经受过这场战争以及随着战争而来的破坏的考验,法国变得更加统一、更加巩固”⑤。到路易十一时期(1461—1483),法国的统一已基本完成,并实现了政治的统一。
法国的统一与德意志的分裂这一反差刺激了法国的扩张野心,为法国企图称霸欧洲提供了最佳时机。法国要扩张,必然威胁到它的邻国,这里面自然就包括德意志。于是,随着法国谋取欧洲霸权,法德之间的敌意与仇怨也不断发展。
其实,法国谋取欧洲霸权由来已久。早在腓力普四世(1285—1364)时,就有一位法学家杜布亚撰写了一个法国大国主义计划,体现了法国称霸欧洲的野心。杜布亚认为“法兰西国王应当充当全世界的君主的角色,……希望……领有莱茵河西岸”;希望能使法国的“腓力普……从法国指导欧洲的政治”⑥。但法国称霸欧洲的初次尝试在它的一切邻国,首先是德意志各诸侯的反对下终告破产。
我们知道,“十七世纪是法国真正称霸欧洲的时期”⑦;“1679年签订的奈梅根和约……是封建法国在欧洲最强盛时期的标志”⑧,但法国的霸权是在与别国,首先是德意志的斗争中逐渐建立的。从16世纪初期起,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法国,这对法国非常不利,因此法国便“力求脱身于这种受钳制的状态”⑨,它选择以意大利为突破口来打破这种受包围的状态。这种包围与反包围的斗争便是法国发动几次意大利战争(1494—1559)的起因,也是贯穿着16、17世纪和18世纪一部分时期的法兰西——哈布斯堡竞争的起因。
难怪有人会说,意大利战争是“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欧洲的鏖战”10。16世纪的德法对立还表现在法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诸侯反对信奉天主教的皇帝。利用这种办法,法国在政治上促使德意志帝国衰微,同时“不时地、一块块地割下帝国的领土”11。
16世纪末、17世纪初,法国出现了所谓追求法国“天然疆界”的说法。在路易十四亲政以前,摄政的首相黎塞留(1624—1642)一再论证:古代法兰克人曾征服过高卢。因此他在其《政治遗书》中写道:“我秉政之目的在于:为高卢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将法国置于高卢的位置上,在原属古代高卢的一切地方建立新的高卢”12。
正是在这种意图的支配下,即“加剧和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力图将王国的疆域在东北和西南方向继续朝‘天然疆界’推进,为法国打开通往邻国各邦的大门”13#法国于1635年介入了主要战场在德意志领土上的30年战争。30年战争既是德国内部两个诸侯集团之间以及诸侯与皇帝之间的一场内战,又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如法国、瑞典)相继卷入的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冲突。战争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为结束的标志。根据和约,瑞典夺去了北方的奥得河、易北河和威塞河的河口,法国夺去了德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实现了黎塞留“天然疆界”计划中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
而且法、瑞典“两国都有权干涉德国内政”14。然而,德国国内的分裂割据局面却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而“实际上还让德意志各地方诸侯成了完全独立的势力”15。因此,洛赫才会说:“三十年战争是以法国的胜利以及取得欧洲霸权而告终”16的。
毫无疑问,30年战争加剧了德法之间的怨恨与敌意。18世纪中叶,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被法普(鲁士)矛盾所代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德意志境内的政治发展分不开。17世纪以来,德意志版图上有两个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从政治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普鲁士与奥地利逐渐成为在德境内竞争的对手,竞争在18世纪渐趋尖锐。奥地利为了拉拢法国以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用联姻的方式达成了法奥同盟(1756年),使得“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由来已久的敌对关系已经消逝,敌对关系转化为……法奥同盟”17。其后,法奥与普鲁士在18世纪50年代晚期发生了战争。且1788年,英、普、荷签订了反对俄、法、奥的三国军事同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德关系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奥地利和普鲁士这一对德意志境内的冤家,由于极端害怕毗邻的法国革命引起国内革命,以及法国革命直接威胁它们的封建秩序,两国关系渐趋缓和,结成了反法同盟。从1792年—1813年,奥、普先后组织或参加了六次反法同盟,虽然都先后失败了,但到这时,德法冤冤相报的怪圈已然形成。其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人和德国人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18。
这三次兵戎相见指的是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的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这些“兵戎相见”都是德法仇怨发展的结果。但是,这期间的德法关系远比三次战争复杂得多。
普法战争爆发以前,普法两国矛盾已较尖锐。首先,两国都想获得莱茵河左岸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其次,两国都想夺取西班牙空缺的王位;再次,法国想利用其对西德诸国的影响,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反对出现一个新的强大的德国,而普鲁士则“力求夺得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建立德国,角逐欧洲”19。
在两国矛盾相当尖锐,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爱姆斯电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1870年7月19日,战争正式爆发。轻敌的法国最后战败,被迫同普鲁士签订和约。根据1871年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把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普鲁士,并赔偿50亿法朗作为战争赔款。德意志也因此完成了统一,成为法国强有力的对手和威胁。巨额的赔款和领土的丧失,使法国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以致法德矛盾构成了19世纪7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普法战争不但没有消灭德法之间长期的对立,“没有使德法之间的宿怨趋于缓和”20。相反,使德法关系更加复杂化,加深了它们之间的鸿沟,并孕育着新的战争危险,导致了军备竞赛和军国主义的发展。“法德矛盾长期存在,终于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21。“德国的掠夺意图和法国的复仇主义情绪,决定了这两个强国之间的紧张关系”22。两国在1875年发生了战争危机,尽管战争危机最后解除,但仇怨却越积越深。德国是想在失败的法国还没有复兴之前,先发制人,再发动一场对法战争,彻底击败法国,以消灭法国复仇的可能性。
法国则针锋相对,利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成功地击垮了俾斯麦的战争威胁。
八十年代中期,法德关系再度尖锐化。1886年,后来担任法国国防部长的布朗热在法国煽起复仇主义狂热,并着手加强军队。德国政府则正想利用保加利亚危机造成的英俄关系的恶化和法国的复仇主义狂热,发动一场对法国的战争。但最后“由于俄国拒绝同德国签订中立条约,德国又一次被迫在德法战争的边缘上停止不前”23。“法德关系在90年代稍有缓和”24,法俄在1893年底,完成了缔结同盟的手续。总之,在1871—1900年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仍旧是准备复仇主义的对德战争”25,“法德矛盾是帝国主义间的最重大的矛盾之一”26。
20世纪初,法德矛盾加剧。法国借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的要求,积极准备复仇战争。法德两国的资本集团在摩洛哥、土耳其、中国等地的竞争异常激烈。如1905年和1911年的两次摩洛哥危机就是法德矛盾的表现。在同德国争夺的同时,法国加强同英、俄的接近,共同的需要和战略考虑使得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法英俄三国军事同盟最终形成。到这时,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已经形成,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
1914年,一战爆发。德法两国的正式交锋于1914年8月开始。双方先后展开了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大的战役。后由于美国的参战及德国的腹背受敌,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投降。1919年6月18日,协约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签订。德国为战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被迫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此外,将萨尔矿区的煤矿归法国所有。莱茵河左岸的德国全部地区由战胜国共管。另外,德国还要赔款,割让全部海外殖民地等。法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德国的复仇。但这种建立在一国对另一国的掠夺的基础上的复仇只会使矛盾加深和不断地积累,总有一天,矛盾会再次爆发。
一战以后,“法国外交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对德关系”27,法国采取强硬的对德态度,力图使德国一蹶不振,并在1923年挑起鲁尔事件。20年代中后期,即赫里欧和白里安政府时期,法国力求改善与德国的关系甚至与德国和解。30年代纳粹在德国上台后,法国一度奉行对德强硬政策,但最终被对德绥靖政策所代替。
然而,不管法国对德国采取的是和解政策还是绥靖政策,德法之间的仇恨并未消除,德国对法国仍是耿耿于怀,并暗暗地积蓄力量,在希特勒的煽动下,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一旦恢复了元气,德国就蠢蠢欲动了。从中欧、东欧开始,希特勒的扩张计划不断获得成功,这更刺激了他的野心,终于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之间于是第三次烽烟再起。德国以闪电般的速度击败了法国,建立了傀儡政权,痛解一战后对法国的心头之恨。但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打击下,纳粹再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并为之付出了比一战更沉重的代价。由于纳粹的暴行,德法之间的怨恨越积越深。
通过对德法关系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德法在历史上充满了深深的仇怨与敌意,用“宿敌”或“世仇”来形容它们的关系丝毫不会为过。这种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从长远来看,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胜利者都不是最后胜利者,……复仇主义导致的只能是战争的再次爆发,战争只能导致一次较一次更严重的破坏”。28那么,为什么德法之间会走进冤冤相报的怪圈呢?这主要与两国解决相互之间冲突的方式有关。我们知道,自从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各个国家出于维护民族利益——如领土、资源、人口等——的要求或争夺其他利益,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来说,矛盾冲突的解决无非两种方式——对抗与妥协。对抗表现为国与国之间剑拔弩张,甚至付诸武力;妥协则表现为相互让步,直至达到和解与合作。但两个国家之间“如果不是用妥协的方式解决冲突,而是用对抗的方式即用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那么,冲突的根本解决意味着更大的冲突的生成,冲突的暂时解决意味着埋下了长期冲突的种子,它必然会在新的条件下,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29。
我想,这就是德法之间“冤冤相报”的症结所在。
从这里也可以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德法之间如要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改变两国解决冲突的方式。阿登纳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当然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认为在二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下,德法两国只有变对立为和解,才有光明的前途。
这个怪圈滥觞于公元三世纪起日耳曼人对高卢的大举入侵。公元三世纪,日耳曼人大举入侵高卢,其中西哥特人与勃艮第人在入侵后分别建立了王国;5世纪80年代,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也开始入侵高卢,到6世纪中叶,法兰克人开始统治整个高卢。两国之间怨恨的种子大概是这个时候播进土壤的。
产生于5—6世纪之交的法兰克国家在查理统治时期(768—814)达到极盛。查理也因此而被当时的人视为“欧洲的统治者”。但由于查理帝国是在征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暂时的不巩固的军事行政的集合体;并且帝国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另外,帝国实行的采邑制导致了“王室的彻底削弱、豪绅显贵的独立和帝国的瓦解”②,所有这些,导致了中央权力的动摇和分化。因此,在查理大帝死后,他的不稳固的帝国便难以维持了,最终走向瓦解、分裂。
817年,虔诚者路德维希把帝国分给三个儿子罗塔尔、丕平、日耳曼人路易,自己则保持最高权力。829—833年,虔诚者路德维希企图为他第二次婚姻所生的儿子查理(即秃头查理)获得一个分国,引起他的三个年长儿子的反抗,他们发动战争反对父亲。840年路德维希死后,三个儿子罗塔尔、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又彼此混战。最后,他们于843年在凡尔登签订了著名的关于三弟兄瓜分帝国的条约。条约保留了长兄罗塔尔的皇帝称号,而帝国的领土则分为三个部分。
帝国西部的领土阿奎丹尼亚,即后来发展并称为法兰西的“西法兰克王国”,由秃头查理获得;东部的巴伐利亚等地区,即后来发展并称为德意志的“东法兰克王国”,由日耳曼人路易获得;归罗塔尔的则是秃头查理和日耳曼人路易两块领土之间——从莱茵河口起到罗纳河口止——的一长条地区和意大利。凡尔登条约的重大意义在于大体确定了后来的法、德、意三国的雏形。但“这种划分是极其草率的,尤其是界于法德之间的楔形地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仍为法、德两国时常发生争执的地方”③。
可以看出,近代德意志、法兰西两国的形成本身就是矛盾对立的产物,而这种情况又为德法两国结怨埋下了伏笔。因为他们诞生之日也就同时诞生了敌意。
分裂后的各王国在相继完成封建化的过程中,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从9世纪到15世纪,德意志历史经历了王权的巩固、削弱、重振与崩溃这一过程,到15世纪末,德意志王权跌落到最低点。“德国深深陷入四分五裂之中”④,而这几个世纪中,法兰西历史则经历了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其中重要的事件是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百年战争是法国政治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经受过这场战争以及随着战争而来的破坏的考验,法国变得更加统一、更加巩固”⑤。到路易十一时期(1461—1483),法国的统一已基本完成,并实现了政治的统一。
法国的统一与德意志的分裂这一反差刺激了法国的扩张野心,为法国企图称霸欧洲提供了最佳时机。法国要扩张,必然威胁到它的邻国,这里面自然就包括德意志。于是,随着法国谋取欧洲霸权,法德之间的敌意与仇怨也不断发展。
其实,法国谋取欧洲霸权由来已久。早在腓力普四世(1285—1364)时,就有一位法学家杜布亚撰写了一个法国大国主义计划,体现了法国称霸欧洲的野心。杜布亚认为“法兰西国王应当充当全世界的君主的角色,……希望……领有莱茵河西岸”;希望能使法国的“腓力普……从法国指导欧洲的政治”⑥。但法国称霸欧洲的初次尝试在它的一切邻国,首先是德意志各诸侯的反对下终告破产。
我们知道,“十七世纪是法国真正称霸欧洲的时期”⑦;“1679年签订的奈梅根和约……是封建法国在欧洲最强盛时期的标志”⑧,但法国的霸权是在与别国,首先是德意志的斗争中逐渐建立的。从16世纪初期起,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法国,这对法国非常不利,因此法国便“力求脱身于这种受钳制的状态”⑨,它选择以意大利为突破口来打破这种受包围的状态。这种包围与反包围的斗争便是法国发动几次意大利战争(1494—1559)的起因,也是贯穿着16、17世纪和18世纪一部分时期的法兰西——哈布斯堡竞争的起因。
难怪有人会说,意大利战争是“法国和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欧洲的鏖战”10。16世纪的德法对立还表现在法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诸侯反对信奉天主教的皇帝。利用这种办法,法国在政治上促使德意志帝国衰微,同时“不时地、一块块地割下帝国的领土”11。
16世纪末、17世纪初,法国出现了所谓追求法国“天然疆界”的说法。在路易十四亲政以前,摄政的首相黎塞留(1624—1642)一再论证:古代法兰克人曾征服过高卢。因此他在其《政治遗书》中写道:“我秉政之目的在于:为高卢收回大自然为它指定的疆界,……将法国置于高卢的位置上,在原属古代高卢的一切地方建立新的高卢”12。
正是在这种意图的支配下,即“加剧和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力图将王国的疆域在东北和西南方向继续朝‘天然疆界’推进,为法国打开通往邻国各邦的大门”13#法国于1635年介入了主要战场在德意志领土上的30年战争。30年战争既是德国内部两个诸侯集团之间以及诸侯与皇帝之间的一场内战,又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如法国、瑞典)相继卷入的一场大规模的国际冲突。战争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为结束的标志。根据和约,瑞典夺去了北方的奥得河、易北河和威塞河的河口,法国夺去了德国西部最富饶的地区,实现了黎塞留“天然疆界”计划中把国界扩张到莱茵河的目的。
而且法、瑞典“两国都有权干涉德国内政”14。然而,德国国内的分裂割据局面却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结束,反而“实际上还让德意志各地方诸侯成了完全独立的势力”15。因此,洛赫才会说:“三十年战争是以法国的胜利以及取得欧洲霸权而告终”16的。
毫无疑问,30年战争加剧了德法之间的怨恨与敌意。18世纪中叶,德法之间的紧张关系被法普(鲁士)矛盾所代替。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德意志境内的政治发展分不开。17世纪以来,德意志版图上有两个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从政治混乱局面中脱颖而出。普鲁士与奥地利逐渐成为在德境内竞争的对手,竞争在18世纪渐趋尖锐。奥地利为了拉拢法国以便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用联姻的方式达成了法奥同盟(1756年),使得“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由来已久的敌对关系已经消逝,敌对关系转化为……法奥同盟”17。其后,法奥与普鲁士在18世纪50年代晚期发生了战争。且1788年,英、普、荷签订了反对俄、法、奥的三国军事同盟。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德关系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奥地利和普鲁士这一对德意志境内的冤家,由于极端害怕毗邻的法国革命引起国内革命,以及法国革命直接威胁它们的封建秩序,两国关系渐趋缓和,结成了反法同盟。从1792年—1813年,奥、普先后组织或参加了六次反法同盟,虽然都先后失败了,但到这时,德法冤冤相报的怪圈已然形成。其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人和德国人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18。
这三次兵戎相见指的是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的1870年的普法战争、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这些“兵戎相见”都是德法仇怨发展的结果。但是,这期间的德法关系远比三次战争复杂得多。
普法战争爆发以前,普法两国矛盾已较尖锐。首先,两国都想获得莱茵河左岸的阿尔萨斯与洛林地区;其次,两国都想夺取西班牙空缺的王位;再次,法国想利用其对西德诸国的影响,企图阻止德意志统一,反对出现一个新的强大的德国,而普鲁士则“力求夺得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建立德国,角逐欧洲”19。
在两国矛盾相当尖锐,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爱姆斯电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1870年7月19日,战争正式爆发。轻敌的法国最后战败,被迫同普鲁士签订和约。根据1871年的法兰克福和约,法国把阿尔萨斯——洛林割让给普鲁士,并赔偿50亿法朗作为战争赔款。德意志也因此完成了统一,成为法国强有力的对手和威胁。巨额的赔款和领土的丧失,使法国产生了强烈的复仇情绪,以致法德矛盾构成了19世纪70年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普法战争不但没有消灭德法之间长期的对立,“没有使德法之间的宿怨趋于缓和”20。相反,使德法关系更加复杂化,加深了它们之间的鸿沟,并孕育着新的战争危险,导致了军备竞赛和军国主义的发展。“法德矛盾长期存在,终于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21。“德国的掠夺意图和法国的复仇主义情绪,决定了这两个强国之间的紧张关系”22。两国在1875年发生了战争危机,尽管战争危机最后解除,但仇怨却越积越深。德国是想在失败的法国还没有复兴之前,先发制人,再发动一场对法战争,彻底击败法国,以消灭法国复仇的可能性。
法国则针锋相对,利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成功地击垮了俾斯麦的战争威胁。
八十年代中期,法德关系再度尖锐化。1886年,后来担任法国国防部长的布朗热在法国煽起复仇主义狂热,并着手加强军队。德国政府则正想利用保加利亚危机造成的英俄关系的恶化和法国的复仇主义狂热,发动一场对法国的战争。但最后“由于俄国拒绝同德国签订中立条约,德国又一次被迫在德法战争的边缘上停止不前”23。“法德关系在90年代稍有缓和”24,法俄在1893年底,完成了缔结同盟的手续。总之,在1871—1900年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仍旧是准备复仇主义的对德战争”25,“法德矛盾是帝国主义间的最重大的矛盾之一”26。
20世纪初,法德矛盾加剧。法国借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的要求,积极准备复仇战争。法德两国的资本集团在摩洛哥、土耳其、中国等地的竞争异常激烈。如1905年和1911年的两次摩洛哥危机就是法德矛盾的表现。在同德国争夺的同时,法国加强同英、俄的接近,共同的需要和战略考虑使得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签订,法英俄三国军事同盟最终形成。到这时,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已经形成,世界大战已不可避免。
1914年,一战爆发。德法两国的正式交锋于1914年8月开始。双方先后展开了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等大的战役。后由于美国的参战及德国的腹背受敌,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投降。1919年6月18日,协约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签订。德国为战争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它被迫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此外,将萨尔矿区的煤矿归法国所有。莱茵河左岸的德国全部地区由战胜国共管。另外,德国还要赔款,割让全部海外殖民地等。法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德国的复仇。但这种建立在一国对另一国的掠夺的基础上的复仇只会使矛盾加深和不断地积累,总有一天,矛盾会再次爆发。
一战以后,“法国外交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对德关系”27,法国采取强硬的对德态度,力图使德国一蹶不振,并在1923年挑起鲁尔事件。20年代中后期,即赫里欧和白里安政府时期,法国力求改善与德国的关系甚至与德国和解。30年代纳粹在德国上台后,法国一度奉行对德强硬政策,但最终被对德绥靖政策所代替。
然而,不管法国对德国采取的是和解政策还是绥靖政策,德法之间的仇恨并未消除,德国对法国仍是耿耿于怀,并暗暗地积蓄力量,在希特勒的煽动下,民族复仇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一旦恢复了元气,德国就蠢蠢欲动了。从中欧、东欧开始,希特勒的扩张计划不断获得成功,这更刺激了他的野心,终于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法之间于是第三次烽烟再起。德国以闪电般的速度击败了法国,建立了傀儡政权,痛解一战后对法国的心头之恨。但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打击下,纳粹再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并为之付出了比一战更沉重的代价。由于纳粹的暴行,德法之间的怨恨越积越深。
通过对德法关系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德法在历史上充满了深深的仇怨与敌意,用“宿敌”或“世仇”来形容它们的关系丝毫不会为过。这种关系往往造成两败俱伤,从长远来看,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因为“胜利者都不是最后胜利者,……复仇主义导致的只能是战争的再次爆发,战争只能导致一次较一次更严重的破坏”。28那么,为什么德法之间会走进冤冤相报的怪圈呢?这主要与两国解决相互之间冲突的方式有关。我们知道,自从民族国家出现以来,各个国家出于维护民族利益——如领土、资源、人口等——的要求或争夺其他利益,相互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一般来说,矛盾冲突的解决无非两种方式——对抗与妥协。对抗表现为国与国之间剑拔弩张,甚至付诸武力;妥协则表现为相互让步,直至达到和解与合作。但两个国家之间“如果不是用妥协的方式解决冲突,而是用对抗的方式即用一方消灭另一方的方式来解决冲突,那么,冲突的根本解决意味着更大的冲突的生成,冲突的暂时解决意味着埋下了长期冲突的种子,它必然会在新的条件下,采取同样的方式解决面临的问题”29。
我想,这就是德法之间“冤冤相报”的症结所在。
从这里也可以得到一点启示,那就是,德法之间如要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改变两国解决冲突的方式。阿登纳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他当然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并认为在二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下,德法两国只有变对立为和解,才有光明的前途。
如果全球统一,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世界是不是就和平了,和谐了?
!没有战争没有分歧。当今天下,谁能一统全全球。世界人民会之车统一全球吗?好像不可能,世界的历史是先统一一段时间,然后是分裂,分裂后又统一。
不是。你的思想是孔子的大同社会的思想。利益是永恒的,必有竞争。战争只是竞争的一种形式
那要看怎么统一。。
像是成吉思汗那样统一的话,和平是不会长久的,马上就会四分五裂
像是成吉思汗那样统一的话,和平是不会长久的,马上就会四分五裂
战争的原因不仅仅是国境线上的争端,还有民族和宗教等更深层次的原因
每个国家都一样的哟,你这么想,人家也这么想
英,法是在什么时候变成统一民族国家的?
法德意是从当初的法兰克王国分裂出来的,所以当时法国的雏形就已出现,后来经过各种战争,在十五世纪统一。之后虽然也多次被战争践踏,但始终保持着整体的统一。英国的统一是在十八世纪初由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而完成统一的。
英格兰在十八世纪与苏格兰合并,加上北爱尔兰,形成现代英国。法国在九世纪查理曼大帝时期已经统一,后来帝国一份为三,有个叫法兰西的基本就是如今的法国。随着十五世纪英法百年战争的结束,法国的民族意识大为加强,建立的波旁王朝在某种意义上使之成为真正的民族国家。
英国以前是几个分裂的小邦,后来由波多波尔完成了统一,法与德,好像还有英刚开始都属于奥斯曼帝国,后分了,至此法国独立出来。
本文标题: 如果法德平原从16世纪开始就存在着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那么现代世界的格局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20903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