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1776年(大清乾隆41年),大清乾隆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此战役从乾隆12年(1747年)开始,历...
1776年中国发生了什么事?
1,乾隆:正月初七,追谥明季殉难诸臣。二月初四,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十一月十六日,乾隆帝命有关衙署删销书籍。
2,和珅:正月授户部侍郎;三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十二月总管内务府三旗官兵事务,赐紫禁城骑马。
3,纪晓岚:二月,调侍讲学士。撰《平定两金川雅》、《平定两金川颂》。1776年夏,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成。其后,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成。六月,拟定文渊阁的人员编制。九月,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九月三十日,谕令刊印《四库全书考证》。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朱允文死时有哪些大臣殉难?除了方孝孺的诛外族,还有什么惨案?
这些大臣都是怎么死的?黄子澄 , 凌迟 , 灭三族 。
练子宁 , 凌迟 , 灭三族 。
卓敬 凌迟 , 灭族 。
陈迪 ,凌迟 ,杀子 。
铁铉 , 割其口鼻后煮熟 , 塞入其本人口中 ,凌迟 ,杀子。
铁铉妻子,女儿 ,方孝孺女儿 ,齐泰妻子 ,黄子澄妹没入教坊司为妓女。
无言以对,无言可评。
以上这些人大多都被凌迟,极少数是自尽。
基本上尚书都被灭了三族 凌迟
此人做了皇帝后, 对男人手段太狠, 对女人更是无耻至极
明成祖朱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有作为的一个皇帝,同时也是一个非常出名的暴君。他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又用非常残忍的手段迫害忠于建文帝的大臣。
如果说朱元璋杀大臣是为了政权稳定的话,朱棣的行为就有点变态杀人狂的味道了。因为他对这些在他看来是政治对手的大臣,下手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建文帝时期的兵部尚书齐泰被株连九族;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被处以磔刑(将身体肢解分裂的酷刑),株连九族;文学博士方孝孺被株连十族;山东布政使铁铉(加兵部尚书衔)被带进皇宫时背对朱棣面向青天,朱棣令其回头,铁铉不睬,被割掉耳鼻,又割了其肉,将肉烧过以后塞入铁铉口,朱棣连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最后被处以磔刑而死;御史大夫景清欲在朝中刺杀朱棣,结果事情败露,被剥皮揎草,碎磔骨肉,景清家乡的亲戚邻居全被处死,整个村子变为废墟。
在朱棣发起的“大清洗”中,遭受各种手段残酷迫害的大臣、士子有近三千人。而受株连遭罪者更是不计其数。
朱棣在对待反对者家中女眷时,手段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她们中的大多数被罚入教坊司成为妓女。像齐泰、黄子澄、铁铉等被朱棣认为是“罪大恶极”之人,家中女眷则被罚入军营成为军妓。朱棣还特旨下令给齐泰等人的妻女每人安排二十个壮汉,日夜不停的“转营奸宿”。一些女的受不了这样无尽的摧残而死去,朱棣竟批示“抬去门外,着狗吃了”。
朱棣的残暴成性不仅仅表现在篡位初期,整个永乐一朝,始终掌握在他的铁腕统治之下。据《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有一年,朱棣的妃子王氏突然去世,这件事让朱棣非常伤心。正当此时,后宫传言有宫女和太监“对食”(宫女和太监结为夫妻一样的伴侣,但没有实质的夫妻生活)。朱棣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即下令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刑审讯。后来因此事牵连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还涉及了谋害朱棣的阴谋。由于始终查不出究竟是谁想谋害他,结果朱棣竟下令将近三千名宫女全部活剐。
朱棣不但心狠手辣,而且非常记仇。永乐年间有一位大才子叫解缙,曾官至内阁首辅,是朱棣身边一等一的红人。后来因好直言被朱棣以“无人臣礼”下狱,一关就是五年。后来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向朱棣呈上囚籍,朱棣见到解缙的名字问道:“缙犹在耶?”,言下之意就是解缙怎么还活着?纪纲心领神会,回去之后立即用酒将解缙灌醉,而后拖到积雪中埋起来,将他活活冻死。解缙死后,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子、儿女、宗族都流放到辽东。
身为一代帝王,仅仅因为臣下的一点失言,时隔五年都未能释怀。取人性命后还要株连其家人,可见朱棣的度量有多么狭隘。
中国那么大 为何朱棣仅仅攻下南京就夺得了天下?
1402年初夏,燕王朱棣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涌入南京。此刻,离他在北京起兵发起“靖难之役”,才短短3年。
这3年多来,朱棣一路上磕磕绊绊,打的仗败多胜少,控制的地盘也少得可怜。可说来奇怪,当他孤注一掷地迂回山东、直取南京之后,竟然成功了。不但将南京顺利攻克,还江山易主,做了大明王朝的新皇帝。
中国那么大,为何朱棣仅仅攻下南京就夺得了天下?
这主要是朱棣的对手、建文帝朱允?膳浜系煤冒 ?/p>
怎么讲?
朱棣自打发起“靖难之役”后,实际上就面临着骑虎难下的困境。虽然他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可傻子也看得出,这就是造反嘛。所以,当朱棣率领大军进入南京那一刻,心里一定是忐忑不安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处置建文帝朱允?伞?/p>
这要分三种情况来说。
——如果建文帝在组织抵抗时被杀,朱棣的罪过可就大了,“弑君”的恶名必定跟随一生。全国各地的军队一定会向朱棣发起反扑。就算朱棣凭借过人的本领,将这些反抗一一平息,那也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战。
——如果建文帝在大军进入南京前逃走,朱棣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中国地域辽阔,建文帝完全可以逃到朱棣控制不了的地方去,继续组织抵抗。建文帝哪怕已经逃跑,仍然是大明王朝唯一的正统皇帝,在这一面大旗下,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来自各地的勤王军队。鹿死谁手,谁也难以预料。
——如果建文帝选择投降,那么恭喜,朱棣就有了一个“烫手山芋”。当然,朱棣可以学习“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辈子将建文帝掌握于指掌之中。但也等于在身边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爆发了——毕竟,建文帝的号召力,可远远不是当年那个穷得叮当响的汉献帝相提并论的。
上面这三种情况,都是朱棣所不愿看到的。可是,最后的结局偏偏不是以上的任何一种。当朱棣大军进入南京后,建文帝在皇宫中放了一把火,然后就不知所踪了。朱棣在一片废墟之中找到一具类似建文帝的尸体,执其手大哭:“傻小子,何苦如此!”
随后,朱棣以天子礼埋葬了这具身份不明的尸体,造成建文帝已经自杀身亡的假象。接下来,朱棣登基为帝,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这时候,朱棣恐怕是要对建文帝大声说“谢谢”了。
不过,饶是如此,朱棣的登基也是一波三折。为了驯服建文帝的旧臣们,他一度大开杀戒,不但处死了当初与自己作对的铁铉、齐泰和黄子澄等人,还杀掉了练子宁、高翔、景清、方孝孺不肯与他合作的人。而且动不动就凌迟处死,诛灭九族。以至于整个永乐元年都在朱棣毫无节制的屠戮中度过。
朱棣掀起的血雨腥风,抹红了帝国的天空,让人回眸历史时都感到心惊胆战。
【参考资料:《明史》《建文逊国臣记》《皇明祖训》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