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宋元时期的政治形势的特点各是什么?北宋建立正值北方草原帝国辽朝的穆宗时期,此时幽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并没有被统一,围绕这一...
北宋,南宋元时期的政治形势的特点各是什么?
北宋建立正值北方草原帝国辽朝的穆宗时期,此时幽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并没有被统一,围绕这一地区北宋进行了两次北伐辽国,均以失败告终,其中雍熙北伐的溃败使得北宋元气大伤,也严重挫伤了宋太宗收复失地的决心。在过高估计契丹力量情绪的支配下,宋朝放弃了武力收复幽云的打算,对辽方针,由战略进攻改为战略防御。需要指出的是,宋朝对辽战略方针的改变,除北伐失败因素外,还由于当时内外形势使然:一是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大规模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就是发生在宋太宗末年(993年);二是民族关系愈趋复杂,除契丹政权外,西北党项族的李继迁势力,也威胁北宋边境。986年,李继迁降服于辽朝,结辽抗宋。宋太宗认为,“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扰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好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于是,“守内虚外”成了后来北宋历代治国的指导思想。另外北宋的文官政治也是其一大特色。北宋建国后,汲取唐末、五代武人跋扈的惨痛教训,在日益强化中央集权政治的大背景之下,一方面厉行收兵权,另一方面逐渐确立了以文驭武的方针,同时又由于士族的没落,科举制的发展,导致北宋出现了文官政治的局面。
南宋基本承继了北宋的政治局面,但后期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偏安江南北伐收复失地的决心,奸臣辈出,朝政日益腐败,皇帝昏庸软弱。
元朝与宋朝形成强烈的对比,我想是中国科举制度最黑暗的时期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的地位还不如妓女。“行省制度”在这一时期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以上是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南宋基本承继了北宋的政治局面,但后期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偏安江南北伐收复失地的决心,奸臣辈出,朝政日益腐败,皇帝昏庸软弱。
元朝与宋朝形成强烈的对比,我想是中国科举制度最黑暗的时期吧,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文人的地位还不如妓女。“行省制度”在这一时期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以上是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
南宋与金对峙
元朝统一全国
南宋与金对峙
元朝统一全国
历史:有人说,宋元时期是中华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这个时期,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通过战争、遣使、互市、通婚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因此,对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有助于我们准确深入的了解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状况,探寻促进多民族融合的具体原因和途径其次,有利于我们搞好当前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研究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可以为我们当前的民族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
本文分两个阶段对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第一阶段,是两宋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北宋和南宋政权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特点是民族融合是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的,契丹、党项、女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元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就是民族融合是在大统一的局面下进行的,元朝统治下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融合、文化大融合和民族大融合 通过对宋元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是逐步由地区统一到最终大统一的局面,宋元时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正是如此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十分珍视本民族的文化,而汉族以其先进的文化、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核心、主导的作用从宋元时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来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二是思想文化上的交融与认同,三是各民族迁徙杂居,四是族际通婚,五是重用各族优秀人才
本文分两个阶段对这一时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进行了研究第一阶段,是两宋时期,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北宋和南宋政权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对峙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特点是民族融合是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的,契丹、党项、女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第二个阶段是元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突出特点就是民族融合是在大统一的局面下进行的,元朝统治下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融合、文化大融合和民族大融合 通过对宋元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进程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华民族由多元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是逐步由地区统一到最终大统一的局面,宋元时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正是如此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十分珍视本民族的文化,而汉族以其先进的文化、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核心、主导的作用从宋元时期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进程来看,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互补互惠的族际经济联系,二是思想文化上的交融与认同,三是各民族迁徙杂居,四是族际通婚,五是重用各族优秀人才
辽宋夏金元时期自五代十国以后,历史又进入一个大分裂、大混乱之后的大统一的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民族融合先在各民族政权统治区域内进行,亦即主要在边疆进行。二是在北宋——辽——西夏、南宋——金——西夏对峙、纷争、冲突与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中,由于民族大迁徙而再次改变民族分别格局,从而促进了一次新的民族大融合,为元的空前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
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在宋的北部,辽夏金北族王朝的建立,促进了这一地区的民族融合。
建立辽的契丹源于鲜卑。它是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和不断向南扩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向南发展,辽治下的汉人日益增多,在与中原的冲突和交融之中,缩小了差距,民族融合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
西夏为党项族所建,而党项族又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吸收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而形成的重要民族,其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西夏建国后,势力迅速扩大,相继与北宋、辽、金、南宋形成鼎立局面,盛时辖今宁夏、陕北、甘肃西部和内蒙古的一部分,为我国西北部的开发、统一与西北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
源于黑水靺鞨,崛起于东北的女真,灭辽亡宋建立了金。金灭辽,承继了辽文化,直接与汉文化相碰撞。尤其是在南下的过程中,金把大批俘获的汉人迁往东北,又把大批的女真人迁出故地,散居契丹、汉人地区。这种民族间的迁徙、杂处,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民族交融,应该是汉唐。通过佛教传播,经济往来,文化等。到了宋代还好。元代就不行,他们把汉族的地位压得很低,没有前朝的盛况。
宋元时期有什么战乱
宋元时期有什么战乱靖康之耻
又称靖康之乱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兴起,却使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命运。
此外,在外交、军事上接连进退失据,先是听从蔡京之议,与金国连手攻击日渐末路的辽国,约定功成后把原纳给辽的岁贡“转名过户”予金,而宋则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可是没料到辽军抵不住金兵的进攻,却不惧怕与腐朽不堪的宋军作战,结果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的燕京守兵打得大败。到这年年底,金兵由居庸关进军,攻克燕京。这样金人就表示不再把燕云诸州交给北宋了。经过双方讨价还价,北宋方面一再退让,最后金朝只答应把燕京及其所属的六州二十四县交给北宋,却要北宋每年除把原给辽朝的40万岁币交给金朝外,还要把这六州二十四县的赋税如数交给金朝。北宋答应每年另交一百万贯作为燕京六州的“代税钱”,金朝才答应从燕京撤军,而在撤军时,金兵却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绅、富户席卷而去,只把几座空城交给北宋。
1123年7月,前辽国将领、金朝平州(今河北卢龙县)留守张觉以平州降宋,事败逃奔刚成为北宋燕山府的原辽燕京,金人以私纳叛金降将为由问罪。北宋燕山府不得已斩了张觉,造成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均感到不满。8月,金国倾向与宋和好的完颜阿骨打病逝,其弟完颜晟继位,筹划攻宋。1125年4月,童贯、蔡攸又与白时中、李邦彦等排斥蔡绦。蔡京再度免官,童贯封郡王,蔡攸加太保。8月,金国以张觉事变为由攻宋。
公元1125年8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十月,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戍将韩民毅投降。公元1126年1月2日,于白河(今北京密云县白河峡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大败宋军;两天后,宋将郭药师降, 宋燕山府防卫崩溃;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来援军三万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台)。
公元1125年12月,太子赵桓(钦宗)即位,(1126年)改年号为靖康。徽宗退位,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公元1126年1月27日,完颜宗望军渡过黄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县)。1月31日,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金军兵临城下,派使臣要求宋亲王、宰相去军前议和。2月,金胁宋以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为人质,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议和。
不久,金国以萧仲恭使宋,耶律余睹监军。宋钦宗认为此二人都是原辽国贵族,可诱而用之,以蜡丸封了一封书信让萧仲恭送耶律余睹,使为内应。萧仲恭忙跑回金国见完颜宗望,以蜡丸书信献之。宗望以此为由集合军队重新伐宋。
完颜宗翰于公元1126年9月5日从大同出发,第二天破宋张灏军于文水(今在山西),1126年9月21日克太原。完颜宗望1126年9月8日从保州出发,当天破宋兵于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县)、中山(今河北定州)。1126年9月15日,攻下新乐(今在河北)。1126年9月26日,破宋大将种师中于井陉,取天威军(今河北井陉县),克真定(今河北正定)。
完颜宗望于12月10日克怀州(今河南沁阳)并到达汴京城下。1126年12月16日,宋出兵拒战,被完颜宗望等击败。1126年12月17日,完颜宗翰到达汴京城下。
公元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在攻下开封外城后,金军将帅并未立即攻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宋钦宗居然信以为真,命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宗翰说:“自古就有南北之分,今之所议,在割地而已。”又“请求”太上皇到金营谈判。宋徽宗不敢去,宋钦宗不得已,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由自己代为前往。
闰十一月三十日黎明,宋钦宗率大臣多人前往金营,金人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投降仪式进行完毕,金人心满意足,便放宋钦宗返回。宋钦宗刚回朝廷,金人就来索要金银财物等。宋钦宗一意屈辱退让,下令大括金银。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尽管以宋钦宗为首的北宋朝廷如此奉迎金人,但金人的要求仍没有得到满足,金人扬言要纵兵入城抢劫,并要求宋钦宗再次到金营商谈。宋钦宗不得不再赴金营。
宋钦宗到达金营后,受到无比的冷遇,宗望、宗翰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他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宋钦宗君臣完全失去了活动自由。宋朝官员多次请求金人放回宋钦宗,金人声言金银布帛数一日不齐,便一日不放还宋钦宗。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宋钦宗被废为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
1127年4月20日,金人册封一向主和的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权,金人在扶植张邦昌的同时,再次搜刮金银,即使妇女的钗钏之物也在掠取之列。开封府担心金银不够,金人无端挑衅,便在开封城四周设立市场,用粮食兑换金银。由于京城久被围困,粮食匮乏,百姓手中的金银也无所用,便纷纷拿出来换米。这样,开封府又得金银几万两。然而,开封城已被搜刮数次,金银已尽,根本无法凑齐金人索要的数目。金人只好作罢。
金军在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宋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已于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宋钦宗、朱皇后、太子赵谌、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几个不肯屈服的官员,沿郑州北行。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又称靖康之乱 、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靖康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宋徽宗在其皇帝“任内”,重用奸相蔡京、宦官童贯等,弄得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使北宋的政治进入最黑暗、最腐朽的时期。宣和元年(1119年)和宣和二年,先后爆发了宋江、方腊领导的两次大的农民起义。宋徽宗虽然镇压和瓦解了这两次农民起义,渡过了农民起义带来的一场统治危机,但是东北地区女真族的兴起,却使北宋王朝面临覆灭的命运。
此外,在外交、军事上接连进退失据,先是听从蔡京之议,与金国连手攻击日渐末路的辽国,约定功成后把原纳给辽的岁贡“转名过户”予金,而宋则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可是没料到辽军抵不住金兵的进攻,却不惧怕与腐朽不堪的宋军作战,结果宣和四年(1122年)北宋两次出兵攻打燕京,均被辽的燕京守兵打得大败。到这年年底,金兵由居庸关进军,攻克燕京。这样金人就表示不再把燕云诸州交给北宋了。经过双方讨价还价,北宋方面一再退让,最后金朝只答应把燕京及其所属的六州二十四县交给北宋,却要北宋每年除把原给辽朝的40万岁币交给金朝外,还要把这六州二十四县的赋税如数交给金朝。北宋答应每年另交一百万贯作为燕京六州的“代税钱”,金朝才答应从燕京撤军,而在撤军时,金兵却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绅、富户席卷而去,只把几座空城交给北宋。
1123年7月,前辽国将领、金朝平州(今河北卢龙县)留守张觉以平州降宋,事败逃奔刚成为北宋燕山府的原辽燕京,金人以私纳叛金降将为由问罪。北宋燕山府不得已斩了张觉,造成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均感到不满。8月,金国倾向与宋和好的完颜阿骨打病逝,其弟完颜晟继位,筹划攻宋。1125年4月,童贯、蔡攸又与白时中、李邦彦等排斥蔡绦。蔡京再度免官,童贯封郡王,蔡攸加太保。8月,金国以张觉事变为由攻宋。
公元1125年8月,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以“张觉事变”为由奏请攻宋。十月,东路完颜宗望率军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戍将韩民毅投降。公元1126年1月2日,于白河(今北京密云县白河峡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大败宋军;两天后,宋将郭药师降, 宋燕山府防卫崩溃;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来援军三万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于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台)。
公元1125年12月,太子赵桓(钦宗)即位,(1126年)改年号为靖康。徽宗退位,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公元1126年1月27日,完颜宗望军渡过黄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县)。1月31日,包围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因汴京守御使李纲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金军兵临城下,派使臣要求宋亲王、宰相去军前议和。2月,金胁宋以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为人质,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今属河北)三镇议和。
不久,金国以萧仲恭使宋,耶律余睹监军。宋钦宗认为此二人都是原辽国贵族,可诱而用之,以蜡丸封了一封书信让萧仲恭送耶律余睹,使为内应。萧仲恭忙跑回金国见完颜宗望,以蜡丸书信献之。宗望以此为由集合军队重新伐宋。
完颜宗翰于公元1126年9月5日从大同出发,第二天破宋张灏军于文水(今在山西),1126年9月21日克太原。完颜宗望1126年9月8日从保州出发,当天破宋兵于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县)、中山(今河北定州)。1126年9月15日,攻下新乐(今在河北)。1126年9月26日,破宋大将种师中于井陉,取天威军(今河北井陉县),克真定(今河北正定)。
完颜宗望于12月10日克怀州(今河南沁阳)并到达汴京城下。1126年12月16日,宋出兵拒战,被完颜宗望等击败。1126年12月17日,完颜宗翰到达汴京城下。
公元1127年1月9日,因为郭京作祟,完颜宗望、完颜宗翰与诸将破城。在攻下开封外城后,金军将帅并未立即攻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宋钦宗居然信以为真,命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宗翰说:“自古就有南北之分,今之所议,在割地而已。”又“请求”太上皇到金营谈判。宋徽宗不敢去,宋钦宗不得已,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由自己代为前往。
闰十一月三十日黎明,宋钦宗率大臣多人前往金营,金人令宋朝君臣面北而拜,以尽臣礼,宣读降表。投降仪式进行完毕,金人心满意足,便放宋钦宗返回。宋钦宗刚回朝廷,金人就来索要金银财物等。宋钦宗一意屈辱退让,下令大括金银。开封城内一片狼藉萧条景象。
尽管以宋钦宗为首的北宋朝廷如此奉迎金人,但金人的要求仍没有得到满足,金人扬言要纵兵入城抢劫,并要求宋钦宗再次到金营商谈。宋钦宗不得不再赴金营。
宋钦宗到达金营后,受到无比的冷遇,宗望、宗翰根本不与他见面,还把他安置到军营斋宫西厢房的三间小屋内。宋钦宗君臣完全失去了活动自由。宋朝官员多次请求金人放回宋钦宗,金人声言金银布帛数一日不齐,便一日不放还宋钦宗。
靖康二年二月六日(公元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诏宋钦宗被废为庶人。七日,宋徽宗等人被迫前往金营。
1127年4月20日,金人册封一向主和的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建立了傀儡政权,金人在扶植张邦昌的同时,再次搜刮金银,即使妇女的钗钏之物也在掠取之列。开封府担心金银不够,金人无端挑衅,便在开封城四周设立市场,用粮食兑换金银。由于京城久被围困,粮食匮乏,百姓手中的金银也无所用,便纷纷拿出来换米。这样,开封府又得金银几万两。然而,开封城已被搜刮数次,金银已尽,根本无法凑齐金人索要的数目。金人只好作罢。
金军在掳掠了大量金银财宝后开始分两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宋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已于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宋钦宗、朱皇后、太子赵谌、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几个不肯屈服的官员,沿郑州北行。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宋辽之间进行过长期的战争,在宋真宗时订立澶渊之盟,两国之间实现了长达百年的和平,两国的和平有利于宋朝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宋元时期属于冷兵器时代吗
人类的战争主要有三个阶段:人类与野兽之间的战争,冷兵器作战时代,热兵器作战时代。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先民们的主要敌人还不是人类之间的争斗(可能为了争夺食物也会发生混战),而是和大型食肉动物之间的搏斗,作为大型食肉动物的捕捉对象,人类必须设法摆脱这一类动物的捕捉行为;同时,人类在捕获较大猎物之后(特别是大型草食性动物),还要设法避开大型食肉动物的掠夺。火的发现和使用,基本扭转了人与动物之间战争的不利局面,并加速了人类向更智慧方向进化的过程。这一阶段的结束实际上是另一阶段的开始,当绝大多数动物对部落不构成威胁的时候,部落之间的相互威胁便产生了,从此,以冷兵器为战争工具的时代开始了。人类的文明史,大多数时间是冷兵器作战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时期,利用枪炮等武器不紧密接触便可大规模杀伤敌人时,热兵器时代才来临。因此,工业革命是战争历史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工业革命之后,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之间的战争被称为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或者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大屠杀。几万欧洲殖民者能够剥夺几百万十分骠悍的印第安战士的领土,并把他们的人口差不多干掉一大半;几千名英国军队便击溃了骠悍的八旗军队,迫使大清帝国签下城下之约;灿烂的印加文明不到几十年便毁灭于西班牙人的屠杀;这些历史足以说明,热兵器时代下,装备先进火器的军队,在和冷兵器的文明进行作战时,基本占有战场的绝对优势。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向英法联军冲锋时(按冷兵器作战的战术对付枪炮,僧亲王没有死真是造化,毛同志发明的游击战术,在如今器不如人时代或许是最好的办法),完全暴露在英法军队的炮火之军,那完全是一场血腥屠杀,蒙古骑兵骁勇善战,但已经无法和现代装备的敌人争锋了,最后几乎是全军覆没(三万多骑兵,最后只剩下几个人)。热兵器时代的先进文明之间的战争,最后决定胜负的,不是战场的几个胜利,而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以及科技实力转化为先进武器的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协约国最终停战是因为经济支撑不了战争,而不是战场的失利,这也为二战埋下伏笔。德国大多数人都对凡尔赛和约不满,感觉自己不是战败国(战场上并没有失败),但受到战败国的严重惩罚。最后就是二战,二战的结果也是决定于交战双方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很明显,盟国的实力要远远超过协约国的实力,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南斯拉夫的常规军事力量较强,一般认为,美国军队如果和南斯拉夫军队进行常规的地面战,可能双方都会有很大的损失,因此,南斯拉夫人希望美国人来地面和他们打,然而,科索沃战争是一场典型的不接触战争。南斯拉夫人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机会,成天拿着枪对天空咬牙切齿,有多窝囊就有多窝囊。由此可知,在热兵器时代,技术上、经济上的差别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本人从来都不认为正义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现在有些专家总是将越南战争、朝鲜战争挂在嘴边,无非是两点:正义必胜和以弱胜强。这种观点十分危险,它会误导人们轻率地向一个不宜打击的对手打出第一枪。朝鲜战争的实质是当时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双方势均力敌,美国及盟国经济实力要超过对手,中朝方的优势在于战场紧靠战略大后方,战争物资运输要比美国容易得多。至于装备水平,双方没有实质性差异(前期是存在差异),正因为双方互有优势,双方都无法获胜,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战争起点处停战。越南战争是一对三的战争,世界上面积第一和第三大国加一个小国联手对付一个面积第四但经济实力是头号的大国。战线就在中国附近,后勤供应方面美国要比越南困难得多,美国最终被迫撤军,实在因为耗不起,而不是战场上吃了败仗。我们的专家总是讲朝鲜和越南打败了美国,但却很少提及站在它们身后的另外两个巨人,作为政治宣传,倒没有什么,如作为军事理论,可能是危险的)如果遵循这一法则,世界就不会有侵略,非洲就不会暴发部族之间的屠杀,以色列早该被巴基斯坦赶出被占领土。然而,在冷兵器时代,经济与技术的进步似乎与胜败没有直接关系。战争的结果与文明的先进似乎关系不大,相反,往往都是野蛮民族战胜先进民族。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文明史上的主轴上,基本上都是落后文明最终征服了先进文明。虽然先进文明在一段时期内,可能会支配周边的落后文明,如罗马帝国曾经将高卢人收为奴隶。但是,罗马帝国最终还是亡于日耳曼人之手。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摇篮,在古希腊文明辉煌的年代里,罗马人基本还处于蒙昧的状态。然而,正是罗马人,最终将古希腊各城邦国家一一攻破。当那个罗马士兵杀死阿基米德时,他可能还不知道,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古希腊最杰出的科学家。波斯人征服埃及、罗马人征服古希腊、日耳曼人征服古罗马人、蒙古人征服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先进文明反而被比它们更落后的文明所征服?这些野蛮民族在征服先进文明的时候,自身文化仍然很落后,它们都是在征服先进文明之后,从被征服者那里学习更多的文明成果。古罗马人认为自己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日耳曼人认为自己是古罗马文明的继承人。这在现代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国家如果在技术和经济上不比对手占有优势,想战胜对方几乎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人们基于现代战争游戏规则的认识,现代很多国人,包括历史学家都对发生在宋元时期的历史十分不解,并且深感屈辱。人们在屈辱之余,便不假思索地将失国的历史责任统统推给当时的统治者或统治集团。推给当时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传统。加上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让野蛮民族整体性占领并实施残暴统治的朝代,宋以后的人们便不假思索地让宋朝完全背负中华文明衰落的全部责任。即使明朝最后为女真人所替代,现在的许多历史学家仍然将责任部分推给宋朝。这实际是一种偏见,亦或是对历史的无知。我们只要稍为冷静一点,仔细地去考察一下二十四史,或许就会对宋代宽容一些。纵观中国历史,由北方的势力战胜南方势力最终获取政权几乎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律。它基本是中国政治演变的主轴。当商部落成为中原的主宰者时,当时的周部落正位于现在的陕西偏远的一块地方,和夷狄等蛮族为邻,然而,正是这个部落最终取代商部落成为中国的主宰。当中原的齐、鲁、晋、郑等国在忙于相互争夺之时,就在当年周部落兴盛的附近出现了秦部落,它也处于中国西北的边远地区,与夷狄相邻,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似乎和中原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然而,历史却选择秦国统一华夏。以后的许多历史似乎反复证明,一旦北方与南方对峙之时,最终获得胜利的都是北方,楚汉相争,最后是北方的汉战胜南方的楚;三国时代,北方的晋,最终消灭了南方的吴与蜀;南北朝之所以结束,是因为北方的隋最终消灭了南方的陈而统一;五代末,北方的宋消灭了南唐、吴越、巴蜀而统一;北宋末期,北方的金消灭了南方的宋;南宋末期,北方的元消灭了南方的宋;唯一的例外是明朝,南方的明打败了北方的元而定都南京,但好景不长,到了第二代,又是北方的成祖打败了南方的建文帝;最后,北方的清国消灭了南方的诸明小王朝;洪秀全跑到南京定都,最终又为北方战胜南方增加了一个例子,就是当今国共内战,***被赶出南方根据地之后,三万疲惫之师到了北方竟然起死回生,逐步壮大,最后横扫中原,占领南京,统一中国。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宿命,还是暗合了其它的政治规律。如果历史只有宋朝是这样的结局,我们可以有理由断言宋朝当局要为失败负上全部责任,如果历史一直在轮回,我们是否有必要分析更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的二十四史,是冷兵器战争贯彻始终的历史,考察冷兵器战争的特性,或许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宋元时期属于冷兵器时代
9世纪以前是纯冷兵器时期,9~17世纪是冷热兵器混用时期
9世纪以前是纯冷兵器时期,9~17世纪是冷热兵器混用时期
是
有人说宋元时期是中华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元朝是蒙古人执政,蒙古是游牧民族。跟汉文化存在差异。蒙古族和汉族交融才能实现统一。
本文标题: 宋元时期是国家内战么 有人这么认为该怎么办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8985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