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大学科技设计实验室(NEXTLab)成立了智能篆刻团队,短短3年时间,推出了“求是印”、“小型智能篆刻机”、“...
乘风破浪:智能篆刻释放独特能量
2021年8月,智能篆刻团队开源了交互式的汉字参数化设计系统。
2021年5月,团队又突破了智能篆刻生成技术,研发出了国内首款小型智能数控篆刻机。
2021年6月毕业季,浙江大学毕业生使用智能篆刻平台,设计自己专属的浙大“求是印”,从设计印稿到拿到成品印章只需十多分钟,实现“所见即所得”。
2021年,团队与亚组委合作,上线了支付宝小程序“AI智能篆刻”。用户可以“零门槛”一键式生成印稿,让大众在参与亚运的过程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截至目前,该应用已经为数十万用户提供了专属篆刻定制化服务,篆刻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正在创造出各种可能性。
2022年3月,智能篆刻团队将科研成果孵化落地,成立了浙江智琮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基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及智能制造技术,突破智能汉字、智能音乐、跨媒体交互等数智化创新设计方法与技术,旨在打造中华艺术数字产业化解决方案,促进篆刻、民乐、戏曲等中华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例如公司研发的智能篆刻教育产品,以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复原古体篆字,教学生“识篆”;强大的汉字检索系统与临摹功能,教学生“写篆”;智能印稿设计,教学生“布篆”;以及自主研发的小型智能篆刻机,以笔带刀,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用刀风险的弊端。智能篆刻教育软硬一体化的产品形式,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篆刻学习门槛,为篆刻教育打造全新互动式教学体验。
厚积薄发:篆刻数据集顺势而生
了解了这么多成果,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篆刻呢?
智能篆刻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结合参数化字体设计方法,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篆字检索。同时,通过实时、交互式的篆刻作品,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智能篆刻技术的研发,首先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集来支撑。
团队成员赵延吉说:“智能篆刻的成功离不开篆刻艺术的数字化需求。”近几年传统文化的复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对于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视,使得古籍数字化与智能艺术成为热点。智能篆刻团队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已有的篆刻数字化工作只能为用户提供碎片化的信息检索,篆刻数据集的质量无法满足篆字生成、印面参数化设计等技术的需求。所以团队决定做一个大规模、高质量的篆刻数据集,以支撑智能篆刻研究。
为了保证篆刻数据集的规模和质量,团队选择跨领域的合作模式,与浙大图书馆CADAL项目管理中心、整数智能等团队合作,利用古籍扫描、OCR文字识别、图像分割等技术,收集和处理了3万方风格篆印数据和10万余风格篆字数据。
携手共创:整数智能为智能篆刻团队提供定制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篆刻团队在研究中发现,可以将部首作为篆体字的基本知识单位,进而可以建立篆刻风格变化的知识计算模型。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篆刻用户的知识需求,团队首次引入了部首数据。“我们的目标逐渐转变成构建一个篆刻知识平台,集数据展示和知识应用于一体,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篆刻知识服务。”
因为篆字部首的标注比较特殊,现有的数据标注工具不能满足标注效率与质量的要求。所以,为实现成功打造篆刻知识平台的目标,智能篆刻团队决定与整数智能团队合作,共同研发篆字部首标注工具。
本次合作中,整数智能提供了专业的标注团队、研发团队和部分标注工具,并为智能篆刻团队提供了部分篆刻数据的预处理工作。
理智前行:让科技有效赋能篆刻传承
谈及智能篆刻在未来是否会取代人工篆刻,从而影响古法篆刻艺术的传承。智能篆刻团队成员赵延吉认为,“不会,相反,二者是赋能和促进关系。比如印稿设计,通过技术化的手段可以将传统的纸上创作转移到电子媒介上,为创作者提供便利,促进传统篆刻文化传承与创新。”
科技赋能篆刻文化,让篆刻逐步走向数字化,其优越性首先体现在传承方面。数字化可以更好地保存篆刻文化遗产,例如智能篆刻平台已经上线了6种古体篆字,覆盖近万个常用汉字,还尝试复原了5种名家字体,后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获取更全面的学习资料;其次在创新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篆刻文化遗产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丰富篆刻创作素材,为篆刻创新提供灵感来源;最后,数字化创作工具还可以提高用户创作效率,激发创作灵感。
但是,赵延吉也指出:“目前的篆刻数字化工作还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合力,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国内最丰富的篆刻知识平台,这需要联合各领域专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智能篆刻团队一直坚守的原则,是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所用。“智能篆刻只会帮助用户更好地创作,而不是取代人工篆刻。”团队成员赵延吉在采访中多次强调。“智能篆刻首先是降低大众对于篆刻的学习门槛,让更多人对篆刻文化感兴趣,接下来是提升创作者的创作效率、激发创作灵感,推动篆刻艺术的创新,最终全面助力篆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任重道远须策马,风正潮平好扬帆。相信智能篆刻团队在未来一定能够设计出更多有趣、有益的产品,在推动国家文化数字化纵深发展的同时,促进篆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艺术,在科技的赋能下继续大放异彩。
整数智能好奇心专栏
出于智能篆刻系统庞大数据库的构建需求,以及考虑到整数智能在智能标注领域的权威性, 智能篆刻团队在项目初期就选择和整数智能开展合作。团队成员赵延吉表示,“整数智能的标注流程很完善,技术也很成熟,响应速度快,合作高效、顺利。”
除了便利的数据标注平台,整数智能还自研AI辅助工具以提高数据生产效率,包括光流跟踪算法、OCR预标注系统、ASR辅助音频采集等,能节省大量的人力标注时间与复核成本。
另外,整数智能标注平台可以通过多终端无缝连接,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可对质量进行灵活抽查、动态分阶段验收,帮助AI企业随时把控数据标注质量及进度,保证信息的同步性,让数据真正可靠可控。不仅如此,为提高数据集的交付质量,整数智能对数据生产全过程实现了全方位的质量把控。在人员管理方面,涉及到数据生命周期的各级人员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确保经手数据的每一方都能严控质量。
正因为持续的技术能力和行业积淀,让整数智能成为了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产业数据组专家,共同参与制定AI行业的数据标准和白皮书工作,得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信通院的邀请参编SC42《可信赖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与《人工智能研发运营一体化(Model/MLOps)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体系。参与制定包括过程管理、模型管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系统与工具等5个能力标准,致力于帮助企业提高AI研发运营管理能力,提升AI模型治理能力,为AI大规模应用提供有效路径。参与制定的TC260《AI数据采集及标注安全规范》,聚焦AI数据采集及标注过程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炼、梳理相关安全技术。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