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陶瓷新馆“五一”开馆,里面珍藏了哪些珍贵瓷器?五一假期故宫博物院历经两年筹备的陶瓷馆在武英殿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次展览的文物主...
故宫陶瓷新馆“五一”开馆,里面珍藏了哪些珍贵瓷器?
五一假期故宫博物院历经两年筹备的陶瓷馆在武英殿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次展览的文物主要从故宫三十六万件珍藏瓷器中筛选出千余种瓷器,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新石器时代到民国时期的陶瓷藏品都一一呈现给广大的参观者。武英殿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
这次在武英殿展出的故宫博物院的陶瓷藏品非常珍贵。瓷母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樽是宋代汝窑的代表作品,这件作品是宋代官窑烧制出来的精品,瓷胎质细腻,非常的罕见,全世界范围内只有67件半。三国青釉堆塑谷仓罐是在浙江绍兴三国墓中出土的。谷仓上半部分的堆塑做工非常的精细和逼真,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保存比较完好。北宋定窑白釉孩儿枕是宋代北方定窑烧制出来的精品,而且定窑在当时是作为北宋的宫廷用瓷,对后代瓷器的影响非常的大,这件作品的工艺水平非常的高,是中国古代瓷器名品。
元代青花釉里红镂雕怪石花卉图盖罐,出土于河北保定元代窖藏,这件作品的工艺精湛而且非常的珍贵,全世界类似这样的作品只有4个,对研究元代瓷器工艺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这件瓷器从口沿到底部胎体从薄到厚,非常的均匀,体现了明代高超的烧瓷工艺,这件瓷器是唯一一个有年款的明代瓷器,非常珍贵。
清代雍正珐琅彩锦鸡牡丹图题诗句碗,珐琅彩瓷的烧制成功,将中国古代彩瓷发展到了顶峰,当年烧制的一批珐琅彩瓷器都是绝世精品,其中这款瓷器就是其中的作品之一。瓷器色带鲜艳,画法精工绝伦,碗外施绿釉,内釉白如雪,莹润如玉。
这次故宫陶瓷新馆真的可以让游客们大饱眼福,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
故宫有哪些珍贵文物
故宫一共有1807,558件套文物。珍贵文物占93.2%、一般文物占6.4%、资料只占0.4%,几乎件件都是珍贵文物。
故宫今天这些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
比如绘画,大家看到的《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
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如,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如,黄玉勾连谷纹剑首(战国),白玉凤纹环(汉),乾隆款带皮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
陶瓷,故宫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是个天文数字,一共有367,000件,95%以上都是出品于景德镇的御窑瓷器。如,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等等。
此外,故宫还收藏有11,000件雕刻工艺、13,000件其它工艺。有一类非常有趣的藏品,叫生活用具。还有一些食品,比如中药、比如普洱茶。
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下面一个炕席,两米一六长,居然是用象牙做的炕席。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一共是68,000件,数量也很多。我们还有6,200件明清家具,非紫檀即黄花梨。
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带一路”,故宫是明清时期“一带一路”的重要的支点。大量的通过“一带一路”的使臣纳贡、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实物保管在故宫博物院里面。比如西洋钟表,18世纪的西洋钟表收藏最多、品质最好的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2,200架西洋钟表。如,铜镀金自开门人打钟。
扩展资料:
故宫文物的保护,2021年,故宫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面世并征询意见。
《规划》的保护对象为故宫及其产权归属单位,包括紫禁城、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共5处明清皇家建筑群,总占地面积为106公顷。规划范围与故宫的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即故宫周边区域等同,预计于2025年实现目标。 [76]
故宫以1500万人次的年接待观众数量,位居世界所有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之首。自2021年6月13日起,故宫试行每日限流8万人与实名制售票。 [76]
2021年8月22日,故宫在京宣布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科研课题全面启动。养心殿研究性修复项目是中国首个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的综合研究性修复项目,故宫博物院将以此项目为契机,通过机制创新,建立文化遗产修复的科学规范,在国内创立文物修复与保护的典范。 [77]
参考资料:北京故宫博物院-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故宫数字文物库
两者比较就明白了.请参考.
一、书画收藏。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据介绍其中一半为优等和次等,元以前绘画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元以前书法155件。北京故宫有书画15万件左右,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1/4,其中约1/3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元以前书画总收藏量,数量上北京故宫低于台北故宫。但相对严格的鉴定工作,使得北京故宫早期(元以前)书画中,很少有早期和晚期(明清)之争。在绘画的时代方面,北京故宫的早期藏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面貌,特别是东晋顾恺之的两件北宋摹本《列女图》卷和《洛神赋图》卷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绘画风格。就唐、五代、两宋绘画而言,台北故宫在数量上较北京故宫要多,但北京故宫元代绘画众多的收藏量和完善的品质堪称世界之冠。就宋代绘画而言,台北故宫的山水画珍品多于北京故宫,但北京故宫的人物画珍品则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故宫绘画藏品种类较全面,除卷轴画外,还藏有版画、年画、清宫油画、玻璃画、屏风画、贴落等,这些是台北故宫所缺乏和不足的。此外北京故宫还有10件唐宋壁画、7件唐五代敦煌纸绢画、1铺元代大幅壁画等。北京故宫庋藏的明清大幅宫廷书画也是台北故宫所缺少的,因为这些在文物南迁时有一定运输难度。由于台北故宫主要接收的是清宫旧藏历代书画,而18、19世纪的“扬州八怪”、“京江画派”、清初的“金陵诸家”、“四僧”等许多流派的绘画和书法为清宫所缺,如今已是国之重宝。北京故宫于上世纪60年代初已将上述几个时期书画收藏齐备。在书法方面,台北故宫的收藏量和品质不如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有4万多通明清尺牍,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远胜台北故宫在这方面的收藏。在碑帖方面,北京故宫的碑帖善本占全国大多数。目前尚没有见到文物南迁中有关碑帖的记录。
二、陶瓷类文物。北京故宫有35万件,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还有上世纪以来在全国11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片陶瓷标本。台北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收藏均占优势,著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但北京故宫的收藏数量是台北故宫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瓷器、清代嘉庆至宣统官窑瓷器、历代民窑瓷器以及古陶瓷窑址标本、实物资料收藏方面,北京故宫均占有明显优势。北京故宫在历代官窑瓷器收藏方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都相当可观,不容忽视。在古陶瓷收藏方面,两岸故宫各有千秋。
三、青铜器方面。北京故宫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1/10以上,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另外有历代货币1万余枚、铜镜4000面、印押1万余件。台北故宫收藏有5615件青铜器,先秦有铭文的约500件。两岸故宫青铜器都以传世品为主,台北故宫藏品的总量和精品数量都较少,但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重器则十分有名。
四、工艺类藏品方面。北京故宫藏有玉器28461件,数量上多于台北故宫的11445件,而且又征集了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玉器数百件,其中安徽凌家滩遗址与六安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的一些玉器,为世所罕见,目前仅北京故宫有收藏。另外,北京故宫的“大禹治水”玉山,重逾万斤,还有重量数千斤的几件玉山,是台北故宫所不能及的。漆器、珐琅、玻璃、金银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笔墨纸砚等“杂项”,台北故宫总计7605件,北京故宫则有101355件。漆器总体上台北故宫精品较少;金属珐琅器,两岸所藏特点相近,但北京故宫的一些大型金属珐琅制品则是台北故宫所没有的;从台北故宫出版的有关如意、文玩等出版物所选文物看,其工艺水平明显逊于北京故宫藏品。另外,北京故宫还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宫无此收藏。
五、宫廷类文物收藏。北京故宫具极大优势,从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玺“二十五宝”、卤簿仪仗等为台北故宫所无,帝后冠服也最为齐全;反映清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仪器、钟表亦为北京故宫特藏。清代皇帝稽古右文,重视文玩鉴赏,其鉴赏所用的印章,绝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宫。清代皇家信仰多种宗教,以本民族传统的萨满教、道教与藏传佛教为主。北京故宫收藏有大量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还完整地保存了宫廷中一些藏传佛教及道教殿堂的原状。
六、图书典籍方面。台北故宫所藏版本时代早(宋、元、明版较多)、卷帙完整、书品好者居多,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及部分“天禄琳琅”藏书等,多是独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当珍贵。北京故宫所存数量不多的宋元版书多已拨交国家图书馆,但现存的明清抄、刻本,品种、数量众多,包括内府修书各馆在编纂过程中产生的稿本,呈请皇帝御览、待刻之书的定本,从未发刻的清代满、蒙、汉文典籍,为便于皇帝阅览或携带而重抄的各式书册,以及为宫内外殿堂陈设而特制的各种赏玩性书册。此外还有翰林学士、词臣自撰的未刊行书籍,各地藏书家进呈之书;一大批宫中戏本和档案;帝后服饰和器物小样、“样式雷”建筑图样、舆图等特藏文献,等等,以上共约19.5万册(件)。另有20余万块精美的武英殿“殿本”的原刻书版。这些构成了北京故宫善本特藏的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除了所存旧藏外,有近1/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省市积极支持下征集、购买的散佚清宫文物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解放初期,国家就毅然花50多万港币从香港买回著名的“三希”中的两希——《伯远帖》和《中秋帖》。当时台湾也想买,但经费没有落实,他们至今引为憾事。迄今为止,先后有600多人向北京故宫捐献文物。毛主席三次将友人送自己的文物转送故宫保存。张伯驹、朱翼庵、孙瀛洲等人的无私捐赠,彪炳千秋。新征集的文物,许多在价值上比清宫旧藏毫不逊色。这使故宫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一、书画收藏。台北故宫藏有书画总计9120件,据介绍其中一半为优等和次等,元以前绘画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元以前书法155件。北京故宫有书画15万件左右,约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的1/4,其中约1/3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近420件元以前的绘画,310件元以前的书法。元以前书画总收藏量,数量上北京故宫低于台北故宫。但相对严格的鉴定工作,使得北京故宫早期(元以前)书画中,很少有早期和晚期(明清)之争。在绘画的时代方面,北京故宫的早期藏品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面貌,特别是东晋顾恺之的两件北宋摹本《列女图》卷和《洛神赋图》卷真实地反映了汉魏六朝时期的绘画风格。就唐、五代、两宋绘画而言,台北故宫在数量上较北京故宫要多,但北京故宫元代绘画众多的收藏量和完善的品质堪称世界之冠。就宋代绘画而言,台北故宫的山水画珍品多于北京故宫,但北京故宫的人物画珍品则占有重要地位。北京故宫绘画藏品种类较全面,除卷轴画外,还藏有版画、年画、清宫油画、玻璃画、屏风画、贴落等,这些是台北故宫所缺乏和不足的。此外北京故宫还有10件唐宋壁画、7件唐五代敦煌纸绢画、1铺元代大幅壁画等。北京故宫庋藏的明清大幅宫廷书画也是台北故宫所缺少的,因为这些在文物南迁时有一定运输难度。由于台北故宫主要接收的是清宫旧藏历代书画,而18、19世纪的“扬州八怪”、“京江画派”、清初的“金陵诸家”、“四僧”等许多流派的绘画和书法为清宫所缺,如今已是国之重宝。北京故宫于上世纪60年代初已将上述几个时期书画收藏齐备。在书法方面,台北故宫的收藏量和品质不如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有4万多通明清尺牍,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远胜台北故宫在这方面的收藏。在碑帖方面,北京故宫的碑帖善本占全国大多数。目前尚没有见到文物南迁中有关碑帖的记录。
二、陶瓷类文物。北京故宫有35万件,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还有上世纪以来在全国11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片陶瓷标本。台北故宫有25248件清宫旧藏瓷器,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明代官窑瓷器收藏均占优势,著名的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但北京故宫的收藏数量是台北故宫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在新石器时代彩陶、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瓷器、清代嘉庆至宣统官窑瓷器、历代民窑瓷器以及古陶瓷窑址标本、实物资料收藏方面,北京故宫均占有明显优势。北京故宫在历代官窑瓷器收藏方面,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也都相当可观,不容忽视。在古陶瓷收藏方面,两岸故宫各有千秋。
三、青铜器方面。北京故宫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1/10以上,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另外有历代货币1万余枚、铜镜4000面、印押1万余件。台北故宫收藏有5615件青铜器,先秦有铭文的约500件。两岸故宫青铜器都以传世品为主,台北故宫藏品的总量和精品数量都较少,但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重器则十分有名。
四、工艺类藏品方面。北京故宫藏有玉器28461件,数量上多于台北故宫的11445件,而且又征集了考古发掘出土的珍贵玉器数百件,其中安徽凌家滩遗址与六安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的一些玉器,为世所罕见,目前仅北京故宫有收藏。另外,北京故宫的“大禹治水”玉山,重逾万斤,还有重量数千斤的几件玉山,是台北故宫所不能及的。漆器、珐琅、玻璃、金银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笔墨纸砚等“杂项”,台北故宫总计7605件,北京故宫则有101355件。漆器总体上台北故宫精品较少;金属珐琅器,两岸所藏特点相近,但北京故宫的一些大型金属珐琅制品则是台北故宫所没有的;从台北故宫出版的有关如意、文玩等出版物所选文物看,其工艺水平明显逊于北京故宫藏品。另外,北京故宫还藏盆景1442件,匏器590件,而台北故宫无此收藏。
五、宫廷类文物收藏。北京故宫具极大优势,从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玺“二十五宝”、卤簿仪仗等为台北故宫所无,帝后冠服也最为齐全;反映清代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天文仪器、钟表亦为北京故宫特藏。清代皇帝稽古右文,重视文玩鉴赏,其鉴赏所用的印章,绝大部分藏在北京故宫。清代皇家信仰多种宗教,以本民族传统的萨满教、道教与藏传佛教为主。北京故宫收藏有大量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法器、祭器、造像、唐卡等,还完整地保存了宫廷中一些藏传佛教及道教殿堂的原状。
六、图书典籍方面。台北故宫所藏版本时代早(宋、元、明版较多)、卷帙完整、书品好者居多,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及部分“天禄琳琅”藏书等,多是独有的巨帙或孤善之品,相当珍贵。北京故宫所存数量不多的宋元版书多已拨交国家图书馆,但现存的明清抄、刻本,品种、数量众多,包括内府修书各馆在编纂过程中产生的稿本,呈请皇帝御览、待刻之书的定本,从未发刻的清代满、蒙、汉文典籍,为便于皇帝阅览或携带而重抄的各式书册,以及为宫内外殿堂陈设而特制的各种赏玩性书册。此外还有翰林学士、词臣自撰的未刊行书籍,各地藏书家进呈之书;一大批宫中戏本和档案;帝后服饰和器物小样、“样式雷”建筑图样、舆图等特藏文献,等等,以上共约19.5万册(件)。另有20余万块精美的武英殿“殿本”的原刻书版。这些构成了北京故宫善本特藏的特色。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除了所存旧藏外,有近1/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各省市积极支持下征集、购买的散佚清宫文物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解放初期,国家就毅然花50多万港币从香港买回著名的“三希”中的两希——《伯远帖》和《中秋帖》。当时台湾也想买,但经费没有落实,他们至今引为憾事。迄今为止,先后有600多人向北京故宫捐献文物。毛主席三次将友人送自己的文物转送故宫保存。张伯驹、朱翼庵、孙瀛洲等人的无私捐赠,彪炳千秋。新征集的文物,许多在价值上比清宫旧藏毫不逊色。这使故宫很快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明的象征。
故宫今天这些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
比如绘画,大家看到的《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
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如,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如,黄玉勾连谷纹剑首(战国),白玉凤纹环(汉),乾隆款带皮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
陶瓷,故宫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是个天文数字,一共有367,000件,95%以上都是出品于景德镇的御窑瓷器。如,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等等。
此外,故宫还收藏有11,000件雕刻工艺、13,000件其它工艺。有一类非常有趣的藏品,叫生活用具。还有一些食品,比如中药、比如普洱茶。
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下面一个炕席,两米一六长,居然是用象牙做的炕席。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一共是68,000件,数量也很多。我们还有6,200件明清家具,非紫檀即黄花梨。
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带一路”,故宫是明清时期“一带一路”的重要的支点。大量的通过“一带一路”的使臣纳贡、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实物保管在故宫博物院里面。比如西洋钟表,18世纪的西洋钟表收藏最多、品质最好的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2,200架西洋钟表。如,铜镀金自开门人打钟。
扩展资料:
故宫文物的保护,2021年,故宫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合作编制的《故宫保护总体规划》面世并征询意见。
《规划》的保护对象为故宫及其产权归属单位,包括紫禁城、端门、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内务府御史衙门,共5处明清皇家建筑群,总占地面积为106公顷。规划范围与故宫的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即故宫周边区域等同,预计于2025年实现目标。 [76]
故宫以1500万人次的年接待观众数量,位居世界所有博物馆和世界文化遗产之首。自2021年6月13
故宫今天这些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
比如绘画,大家看到的《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
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如,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如,黄玉勾连谷纹剑首(战国),白玉凤纹环(汉),乾隆款带皮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
陶瓷,故宫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是个天文数字,一共有367,000件,95%以上都是出品于景德镇的御窑瓷器。如,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等等。
此外,故宫还收藏有11,000件雕刻工艺、13,000件其它工艺。有一类非常有趣的藏品,叫生活用具。还有一些食品,比如中药、比如普洱茶。
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下面一个炕席,两米一六长,居然是用象牙做的炕席。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一共是68,000件,数量也很多。我们还有6,200件明清家具,非紫檀即黄花梨。
今天我们所说的“一带一路”,故宫是明清时期“一带一路”的重要的支点。大量的通过“一带一路”的使臣纳贡、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实物保管在故宫博物院里面。比如西洋钟表,18世纪的西洋钟表收藏最多、品质最好的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2,200架西洋钟表。如,铜镀金自开门人打钟。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7月开放,哪些国宝即将亮相?
故宫文化博物馆首先想到的是北京故宫文化博物院,但是在我国香港,同样也有一个故宫文化博物馆,其中的藏品不亚于故宫。据相关媒体报道,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7月准备开放,而这次故宫文化博物馆中的藏品,是与香港故宫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同展策,在此期间将展出914件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
这次我博物馆展出的国宝会有哪些亮相呢?
对于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14件产品,都是从故宫博物院超过186万藏品当中精选而出的,所以说每一件产品都是千里挑一。其中包含了各种文物,而且每一种文物种类齐全,覆盖了故宫藏品的各大门类。其中包括青铜器、绘画、书法、金银器、珐琅器、玉器、漆器、玻璃等。其中也包括织绣、首饰、雕塑、图书典籍、古建藏品等。其中一级文物已经达到166件,可谓每一件都属于国宝级的战舰,展品总数的18%左右。
这次香港故宫博物馆是否是最大一次展出?
对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来说,这一次确实是最大的一次展出。从我国1926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这也是最大一次的故宫文物,离开馆外借出的展会。因此这次文化博物馆展出的相关国宝,各人员都十分小心并且妥善处理,因为这些故宫文物真的很珍贵,同时也可以让参观的人,真正体验到故宫里所在的魅力。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背景有哪些?
对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背景,主要于2021年6月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一同举行并且进行了签署仪式。而这份合作协议内容主要是用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之后,将持续展出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来丰富香港文化生活。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上线,这样的黑科技对文物有什么好处?
故宫的黑科技会带来什么好处?当下正处于全新的数字时代,整个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信息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博物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好“数字博物馆”在现下的语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天发布的这些数字产品,也是故宫博物院在过去二十年间持续探索数字信息技术的一次集中的展示。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从最初仅仅是将收藏品数字化,到现在增加互动交流功能,其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故宫官网重磅推出的“数字文物库”。故宫通过尽可能扩大资源开放力度来激活数字文物的价值,在公开186万余件藏品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首批精选了5万件高清文物影像进行公开,网站上可以直接点击文物的种类、名称,进入文物的页面,页面上详细介绍了文物号、分类、年代等信息。同时比较有用的是“相关推荐”栏目,这个栏目会推送和你打开的文物页面同类别的、有可比性的文物,一则让大家可以进一步了解该类别的文物的信息。
在数字化手段的帮助下,故宫博物馆开始尝试“游击展览”,来证明他们并不需要花这么长时间来准备一次专题陈列。数字化提供了“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实现以人为中心的信息传递模式,从而实现博物馆服务、保护和管理的智能化自动控制与优化。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