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是战国时纵横家,以善于言辞著名。《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醉之
张仪是战国时纵横家,以善于言辞著名。《史记•张仪 列传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 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醉 之。其妻曰: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 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后来以张仪舌来比喻能言善 辩。唐•李白《赠崔侍御》:“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舄吟。”唐•白居易《代 书一百韵寄微之“耳垂怀伯乐,舌在感张仪。
有关赞美苏秦张仪的名句
赞美张仪名句:
苏秦: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
景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而仪、秦、衍最著。
苏轼: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邵雍:“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司马迁: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 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 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
赞美苏秦名句:
荀子: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
张仪: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
《吕氏春秋·知度》:“齐用苏秦而天下知其亡”。
司马迁: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
曹操: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贾岛:沙埋古篆拆碑文,六国兴亡事系君;今日凄凉无说处,乱山秋尽有寒云。
苏轼: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司马光: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而仪、秦、衍最著。
王安石:已分将身死势权,恶名磨灭几何年。想君魂魄千秋后,却悔初无二顷田。
邵雍:廉颇白起善用兵,苏秦张仪善纵横。
后人关于苏秦合纵 张仪连横的诗、词
合纵--战国时以苏秦为代表的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与秦国对抗的政策。连横--战国时张仪等游说六国诸侯实行与秦国横向联合对抗其他国家的政策。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当时七国大致的位置分布是秦在西,其余六国在东,且由北向南基本成纵向分布,因此六国联合叫合纵;而六国中的诸侯国与秦国联合称连横。连横合纵各有成果,但最后还是连横赢了(因为最后秦统一了其余六国)。
《富贵不能淫》全文翻译
一、《富贵不能淫》全文翻译如下:
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二、《富贵不能淫》原文如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扩展资料:
《富贵不能淫》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的例子:
富贵不能淫:文天祥兵败被俘后,拒绝高官厚禄,写诗明志,慷慨就义
贫贱不能移:战国时齐国饥荒,一位穷人宁死不吃嗟来之食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死不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贵不能淫》
经典古诗词
经典古诗词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3、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7、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9、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1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李清照《渔家傲》
1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15、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17、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
18、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2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2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24、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2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2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2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2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3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3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5、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李白《劳劳亭》
36、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4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4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4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唐·王绩《野望》
4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4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
4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4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
形容“坚持不懈”的诗句有哪些?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处:战国时期苟子的《劝学》。
释义:以千里马(骐骥)的一跃,却还不到十步,而老马走一步没多远,却不舍,相比之下,当然老马走的更远了。这样比喻作学问,说明我们应该持之以恒。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出处: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
释义:用绳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水珠滴落,天长日久也可以把石头滴穿。喻指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守成艰难的事情。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三首》。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出处:宋代苏轼的《稼说送张琥》。
释义: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粮食要囤积充分,以备不时之需,每次取的时候要少取避免浪费。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喷薄而出。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出处:秦朝李斯所著《谏逐客书》。
释义: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戍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意思是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放弃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们的深邃。
有感觉的古诗,很有意境的。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
人生有味是清欢(苏轼)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
谢谢
苏秦与张仪的主要异同
不同:合纵与连横 苏秦主张连横 秦与齐联合共同对付其余六国 张仪主张合纵六国联合共御秦国。
相同:苏秦和张仪同出鬼谷子一门,为师兄弟。
苏秦 (战国时期纵横家)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张仪 (战国时期纵横家)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