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裕王本来就是接班人,为什么还要多次冒险参与倒严斗争?因为裕王不愿意看到国家被严党一步步控制,那样的话,即使他接...
大明王朝1566,裕王本来就是接班人,为什么还要多次冒险参与倒严斗争?
《大明王朝1566》里,裕王明明躺赢,为什么还整天愁眉苦脸呢?
没当过太子吧。太子很难当的。难就难在一,你必须表现得很有能力,这样父皇大人才能放心把天下交给你;你又不能表现得太有能力,你要威胁父皇大人的位置,必须得在父皇大人翘辫子之后。你必须得表现得很有思想,表示你能开创一番新的局面;你又不能表现得太有思想,至少你不能表现得改变我的思想我的政策。你一上台,就改弦更张,我这老脸没地儿搁去。
你必须得证明你能驾驭群臣,这意味着你有驭人的手段;可你又不能表现得太有驭人手段,出神入化,徐阶高拱张居正只听你裕王的不听我修仙父皇的,那可不行,皇帝又如何驾驭万民,又如何奢侈无度供养上天?你过于进取不行,过于进取,你是不是恨不得我父皇大人早死,你好上位?你不进取,混吃等死,那也不行,天下交给一个废物,与其将来让别人弄死,还不如我自己弄死;
你老婆太能干不行,李妃能人是吧,我大明祖训,后宫不许干政;看明白了吧?太子哪是那么好当的。再则,从剧中来看,裕王还是个有点想法的人,他并不想萧规曹随,比如派出海瑞去浙江捣乱,不管他是为了浙江百姓也好,是为了国家也好,总之,他没有全力配合改稻为桑的国策。这表面上是与严党为敌,实际上是在跟父皇大人唱反调。
本来皇帝老儿就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子,这下更是犯了忌讳。可裕王不得不如此,放任前皇帝的胡作非为,是为自己将来上位挖坑。所以你说裕王他为啥整天愁眉苦脸?要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估计裕王早完蛋了。皇帝的位置是一定会传给裕王,前提是嘉靖传位前没把大明祸祸倒闭。好比你爹有个亿万级别的公司,但在他手里公司已经临近破产的边缘了,你明知道你爹在乱搞,但劝他他又不听你的,你能不急吗。
《大明王朝1566》中,为何严嵩一党不向唯一的皇储裕王靠拢?
《大明王朝1566》里的裕王,明明躺赢,为何还整天愁眉苦脸呢?
《大明王朝1566》当中的裕王是大明君主嘉靖唯一的继承人,同时裕王还生了一人儿子,这是嘉靖第一年皇孙自然非常喜欢。可以说裕王一出生就躺赢的状态却依然愁眉苦脸,这是因为裕王的性格所致,不但没有自信心,还心胸狭窄,总是提心吊胆的生活。
一、身体非常虚弱,长年多病的一个王爷裕王在大明朝1566年的时候就已经是认定的皇位继承人,即使裕王在父君的眼中是一个多病之身,没有嘉靖身上的一点优点,可是没有办法,因为嘉靖只有裕王一个儿子。再说嘉靖痴迷于修炼丹药与裕王长年见不着面,令裕王整天惶恐不安,因为见不到父皇,不知道父亲的心里想的是什么,有可能某天废了自己也不一定,整天惶惶不可终日。
二、裕王胆小怕事,从来不敢直言嘉靖不得不说裕王有想要管理国家的决心,看到严党控制朝廷这么多年,整个朝堂被严党众人受得乌烟瘴气,民间非常疾苦,裕王想要干一番大事,可是挡在自己面前的是嘉靖这座大山。在谏言失败了以后,裕王从此十分灰心,并且个性胆小,从来不敢顶撞,之后严党被扳倒也不是裕王的功劳。
三、裕王没有主见,还心胸非常狭窄从谏言严党、改稻为桑,到后来的力保海瑞等等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裕王所决定的,而是裕王身边的贤臣辅佐的功劳。每次裕王跟其它臣子讨论事情的时候总是在一边倾听,没有一点主见,每次身边的李妃帮助自己时,反而受到裕王的指责。可见裕王不但没有什么主见,并且胸怀非常的窄。
四、凡事都依靠别人,从不自己想办法当嘉靖给裕王安排好了之后的道路,派三位老师共同辅佐裕王,可以说将裕王的帝君之路安排的非常妥当,这也看出嘉靖是非常有主见的,知道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提前给儿子安排好良臣人选择。裕王反而不满足,在嘉靖快去世之前问父亲,在这三个人之后,还有谁时,就代表着裕王这个人注定一事无成。
裕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不能胜任这位位置,又害怕自己的父亲有朝一日将自己废除,自然每天过得愁眉苦脸。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裕王是一个光会说,并不会干实事的君主,可谓是烂泥扶不上墙,还好最后裕王的儿子万历,开创了万历的辉煌时代,也算是对嘉靖在天之灵的一丝安慰。
大明王朝1566有哪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细思极恐的情节有:
1、早立子。
裕王向嘉靖报喜,说是生了皇孙。嘉靖非常高兴,从袖子里拿出了一颗大枣和一个栗子,问民间有什么说法。吕芳赶紧恭维说,皇上真是料事如神,这叫早立子。
嘉靖龙颜大悦,这时候“枣栗子”很明显就是在暗示裕王即将接位。此刻便是严党就落下风了。嘉靖心里当然明白此刻清流们和严氏父子的想法,于是赶紧借着“枣栗子”把清流们支开,让他们去裕王府贺喜,然后就意味深长的问了严嵩父子,周云逸到底有没有后台?
这样一来既能提醒严党,自己始终对裕王不放心,虽然清流们有裕王当靠山,但嘉靖本人还是跟严党站在一起的,并且还能试探一下严党对裕王的态度。
2、吕芳转换阵营
吕芳转换阵营,是一条长线推进的计谋,包括其中的迂回腾挪,都分布在三十多集的边边角角之中。它不像严裕党争那样泾渭分明,不像浙江弊案那样抽丝剥茧,不像海瑞犯上那样正气凛然。
因为吕芳不知不觉中成功完成了从严党阵营到裕王阵营的完美转换,而且其中采用的计谋,或隐蔽,或阴险,或狠毒,除了最后一根稻草是他亲自压的以外,前面每一次对严党的落井下石都没有脏过自己的手,这一点颇得嘉靖甩锅大法的精髓。
作为被嘉靖特意设立的三方制衡体系的一方,司礼监相对于严、裕两党,享有一条得天独厚的优势——情报。
严、裕不知道的,他知道;严、裕知道的,吕芳比他们更早知道;而且还垄断了一种特殊情报,名曰“圣意”。吕芳也一直利用这一优势揣摩逢迎,甚至影响圣意。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