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作品...
为什么《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呢?
《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作品结尾时又再一次强调:“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一部《三国演义》,一定意义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正是“分合说”这八个字。
《三国演义》中的“所谓天下大势”,就是指国家政治递嬗的运动趋向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了说明这一思想,作者不仅举出了大量史实为证:“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而且通过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的种种斗争,形象地揭示了分争带来的社会灾难,展现了三国归晋、天下一统的又一次“分久必合”的社会政治轨迹。
“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既是作者对这段历史的基本总结,又是作者结构这部宏篇巨制的理论框架,它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整体构思中,而且体现在作品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中。因此,有人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来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应该说是有一定根据的。回答题主的“分合说”话题,给予其正确评价,也是很有意义的。
诚然,“分合说”主要是从国家政权形式的变迁去探讨社会政治运动轨迹和历史发展规律,而对于社会制度的看法,基本上信守着“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传统思想,表现为一种僵化的封闭的思维模式,说它有历史循环论倾向也未尝不可。这种思维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又周而复始的小农经济的长期培育与熏陶,同时也与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的政治结构和周期性的政治震荡的实际经验相联系。然而,仅仅看到《三国演义》思维的封闭性是不够的,“分合说”的具体内容也不尽是保守的。当我们细读《三国演义》就会发现,“分合说”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政治的深刻认识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进步思想。
《三国演义》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开始,首先探讨了造成社会分裂的根本原因。作者认为,汉末三分,“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因为桓、灵二帝政治腐败,“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后张让、赵忠、封諝、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帝尊信张让,呼为‘阿父’。朝政日非,以致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显然,汉末的社会动乱与分裂并非是“合久”的缘故,而是封建统治者废贤失政所引起,不是历史的循环,而是人们自己的“创造”。这样,“合久必分”的真实涵义就不是通常所理解的由天命安排的盛衰之理,而是由人事所决定的政治运动规律。所谓“合久必分”,应当理解为社会在长期安定的环境中,统治者容易堕落腐化、不思进取,从而带来社会政治的腐败,激化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动乱与国家分裂。这是《三国演义》的实际描写,所给予读者的鲜明印象和基本结论。
探讨“合久必分”的社会原因,仅仅是作品构思的起点,《三国演义》所集中描写的是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各个政治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而这些斗争均指向一个目标——“分久必合”。因此作品在结束时这样总结道:“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这里所说的“天下大势”与开篇所说的“天下大势”是有显著区别的。开篇所说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落脚点在“合久 必分”;这里所说的“天下大势”是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落脚点在 “分久必合”。如果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对汉末社会动乱原因的分析,那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则是对三国时期近百年历史的总结,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一种概括。
当桓、灵二帝朝政腐败造成国家动乱以至分裂之后,那些乱世英雄们纷纷拥兵自重,怀横扫六合之心,立平定四海之志,“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孙坚私藏传国玉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孙权事实上已南面称孤道寡,他们都做着统一天下的美梦。尽管作者对于到底该由谁来统一天下有自己的情感倾向,但从未反对过任何谋求国家统一的行动。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姜维的九伐中原,钟会、邓艾的袭蜀,杜预、王浚的伐吴等等,都受到作者的肯定性描写。即使对于“奸雄”曹操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等统一北方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作者也是予以赞扬的。至于描写曹操在赤壁之战惨败,也无否定他南征的意思,而是批评和嘲笑他的骄横和轻敌。尽管汉末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但作者并不赞成这种分裂。“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作品结束时的这最后两句诗充分表明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作品的感情基调。
作者笔下的曹操、刘备、孙权都是统一论者,而非分裂论者。
曹操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己任,在破荆州、下江陵、进逼东吴的长江战船上,他这样表白过自己的理想:“吾自起义兵以来,与国家除凶去害,誓愿扫清四海,削平天下;所未得者江南也。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
刘备更是一直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帜,招贤纳士,发展力量,谋求统一大业。诸葛亮隆中对策虽指明天下三分的发展趋势,但立足点不在三分而在一统。他说:“将军即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至于孙权,尽管力不从心,却也从未以划江自守为满足。赤壁战之后,孙权更加器重鲁肃,一次劳军时,孙权听说鲁肃来到,便下马立等,后又并辔而行,以此显耀鲁肃,鲁肃却说:“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使肃名书竹帛,始为显矣。”孙权听了“抚掌大笑”,因为鲁肃道出了他心中的隐秘。
《三国演义》歌颂这些谋求统一的英雄,而对于“守户之犬”刘璋,“虚名无实”的刘表,“冢中枯骨”的袁术,“干大事而惜身, 见小利而亡命”的袁绍等,作者则给予了有力的嘲讽,其中的重要原因便是他们没有统一天下的大志。《三国演义》不仅赞成统一,反对分裂,而且主张由仁德者来完成国家的统一。作品细致地描写刘备集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发展过程,形象地说明了施行仁政、争取民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三国归晋同样说明了仁政对于暴政的胜利。蜀国灭亡,是因为“后主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之言,又溺于酒色,不理朝政,于是贤人渐退,小人日进”。吴国灭亡,是因为“吴国孙皓,不修德政,酷溺酒色,又奢侈无度,公私匮乏”。而晋帝司马炎却能任贤授能,礼贤下士,其礼待羊祜即是典型例证。由此可见,“分久必合”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循环,而是仁政战胜暴政的必然结果,是对原有社会政治秩序的改善和重组,是对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进步思想的肯定与颂扬。
需要指出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合久必分”与“分久必合”能够概括封建社会政治变迁和政权递嬗的现象,尤其是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条件下,强调统治者的社会政治责任,批判他们祸国殃民的罪行,无疑具有积极进步的意义。
然而,“分合说”主要还是从现象上、形式上看问题,其基本思想倾向是将政治问题道德化、伦理化,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不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去理解政治的内涵,不从社会制度方面去认识国家政权的递嬗,而不适当地强调少数统治者的政治作用,就很难获得对社会政治运动轨迹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找到社会所以分合的根本原因,也就难以跳出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正因为如此,人们批评“分合说”有历史循环论倾向也就不奇怪了。
《三国演义》中说的,天下大势真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吗?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个金句,在书成以后,一直影响到今天,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知道归知道,我们了解这其中的含义吗?什么是分,什么是合?什么在决定分与合?是不是分久必合,又合久必分?
一、中国历史确实是分合交替吗?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应该是作者罗贯中从经验事实中观察得到的模糊结论。即使这句话在相当程度上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但是,作者这种知性的论证,并没有深入到理性层面。我们要想进一步理解这句话,就需要深入分析它的来龙去脉。
西周算是一个统一性的国家,是四百年左右的“合”的状态。到了东周列国,各个国家之间相互兼并,相互战争,属于“分”的状态。这种分的状态,持续了大约400年左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家再次进入“合”的阶段。但是秦朝合的状态很短暂,国家灭亡了。随之而起的,是西汉和东汉。这个合的状态,持续了大致420年。
然后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这是一段很长时间的分的状态,从三国至隋持续了大约360多年。用罗贯中的话来说,这显然属于合久必分。之后的隋唐都是大一统的国家状态,持续了大约330年。
之后中国大地又陷入了长期分治状态,五代十国大约70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加在一起389年。
到了元明清三朝,国家再次进入“合”的状态,并且持续了634年。之后国家经过38年的分治,快速进入新的“合”的状态。
从上面这些历史中的合与分的状态的叙述可以看出,中国从古至今,确实是统合交替,统合大致都是400年左右。但是到了最近的三个朝代,历史开始发生了某些变化。
既然我国历史基本上都是分合交替的,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决定着历史中的分合呢?分,为什么分?合,又为什么合?
我们注意到,当国家处于合的时候,一般都是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而国家处于分的状态的时候,一般中央政权都是很弱的,或者是直接没有中央政权。
这就意味着,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将直接决定着国家是统一的“合”还是分治的“分”。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都是中央政权的控制能力的强大或者弱小的直接表现。
那么,“中央控制力”就是分合变化过程中的直接决定因素。什么是中央控制力呢?就是中央政府对所辖领土内的事务的控制能力。如果中央控制力比较大,则国家就能够强有力地统筹域内各项事务,不会出现地方分治的状态。如果中央控制力比较小,则国家统筹的状态就会比较薄弱。一旦控制力小到不足以保护各个地方区域,则国家必然会由此分治而各自为政。所谓政,说到底是为了保护本地区人民的安全和稳定。如果中央政权的控制力弱到不能保护区域内安全与稳定,则地方势必会就近选择重新组织有效的“政”力量。
所以,中央控制力这个范畴,对于国家能否保持统一,将起到决定性作用。那么,中央控制力由什么来决定呢?
社会中对中央政权的需要程度。这个因素将对中央控制力大小,起到根本性的决定作用。如果社会中并不需要,或者并不强烈需要中央政权来切实保护自己的时候,那么中央政权是不可能出现或者即使勉强出现,也不可能是强有力的。
如果被社会所需要,那么人心就会朝着这个方面来移动。民众会推动政治代表人物去建立中央政权,由底层上传来的中央政权建构因子,就会逐渐浓重起来并且汇聚,进而凝聚出中央政府的基本形状。再加上社会公众的形式认可,就可以正式建立了。
社会供养力量。有的时候,虽然社会需要或者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出现,但是来自社会的供养能力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那么这个时候,即便中央政权已经出现,它也是软弱的。
西汉在建立以后,中央政权在形式上是稳定的。但是,因为它缺乏来自社会的供养,所以它的中央控制力并不强大,以至于并没有多久,地方就会出现异姓叛乱或者同族内部的七国之乱。这都是中央控制力不足的表现。
所以,社会供养力量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的时候,即使社会特别需要中央政权的统筹,因为社会供养能力不足,中央政权也会越来越弱,以至于控制力不足,最终国家只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如东汉末期,社会很需要国家展现中央控制力(中央统治力),但是因为社会供养已经越来越不足,中央政权也就只能越来越虚弱,最后一分为三而各自为治了。
三、分合交替出现的规律
在了解了国家分合的决定因素以后,就应该继续探讨这个决定因素是怎样变化的,又因此怎么影响了国家的分合。
我们先从国家的“合”的状态去说。中央政权建立并且能够维持下去,主要原因是中央控制力比较强大。但是,因为受制于社会需要程度和社会供养程度的直接影响,所以中央控制力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变数。
特别是到了中央政权存在相当长时间以后,社会矛盾积累越来越多,以至于中央政权需要对付的问题越来越多。而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以后,社会供养的渠道就会逐渐被堵塞起来。这样,供养政权的血液就会随之逐渐减少。这就意味着,中央政权的行动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中央控制力越来越弱以后,各个地方就不太可能得到及时统筹,各种问题并不能得到快速解决,地方需要的救济中央逐渐无法提供。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就被迫就近自我救济,自我保护,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为分治打下了基础。回望历史中的诸多事实,不论是西周灭亡后的东周列国,还是东汉之后的三国,或者唐朝以后的五代十国,地方分治的状态,都是从中央政权无法为地方提供保护的时候开始的。
导致地方分治的原因,除了中央政权控制力下降这个主要原因外,地方经济不均衡,也是重要原因。可以说,国家状态往往是社会状态的集中总结。地方经济不均衡,也是容易造成各地分治的重要变量。
分治形成以后,有实力的政权就希望能够就近吞并弱势小政权。各分治政权之间,处于明显的安全困境之中。因为大家都想要更多的财富,所以你不吞并别人,别人就会想着吞并你。分治政权之间始终处于相互吞并动力比较强的互吞状态。
只有分治政权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即谁也吞不掉谁的时候,分治局面才能稳定下来,如三国之间有一段相互制衡的稳定状态。那么,这种分的状态,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社会要求中央政府代表社会统筹社会事务,这种要求的迫切度越高,中央政府越容易建立,即使崩溃了,也更容易重建。如果迫切度比较低,社会就会比较长期地内处于分治状态,如东周列国时期。
但是,合的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在自然经济状态下,社会对中央政府的迫切要求,并不特别强烈。即使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基层老百姓也能过下去。这样,分的状态会持续下去,而“合”的状态也就不可能快速达成。
况且,要想达到合的状态,必须出现吞并能力很大的“独强国家”。如果能够快速出现“独强”的国家,则分的状态能够比较快地结束。独强国家可以快速强力统筹整个国域,使之处于合的统一状态。但历史事实是,独强的国家的出现,需要经历漫长的积累的过程。分治的国家之间处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政权竞争状态,必然发生比较激烈的斗争。竞争的政权,必然都要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发展自己,同时打击敌人。这样,一边是增强型的因素的积累,一边是削弱性的因素的积累。
只有当增强因素超过削弱因素,国家才能由此而不断增强实力。但是,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比较缓慢的。比如三国之间,魏蜀吴都想快速超过其他两个国家,让自己的快速统一天下。但是,事实上,三个政权都拼上老命地发展自己,防御敌人。
只有当地域差别所产生的发展潜力逐渐显现出来,当政权之间的消耗逐渐显现出来,政权之间才能可能慢慢拉开明显差距。
有了明显差距,还并不意味着有独强国家的出现。要想独强,必须在国家实力上,要数倍于对方。否则,这样的超过众国的略强,并不意味着可以实现一统天下的独强。只有当略强变成独强,可以承担历史统一大任的“独强国家”才会随之出现。
历史上,秦国是独强国家,它统一了六国。隋朝是独强国家,它统一了南北朝。元朝也是独强国家,它统一了五代十国和宋辽宋金的南北分治。
四、历史还是在分合,但分合已经大不相同
在了解了上述分合交替的规律以后,再回过头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分合。
基本上,东周时期分的状态大致持续了400年,之后秦汉时期合的状态大约400年。东周和秦汉统一,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分合周期。是不是可以说,我国历史上,合与分都大致会持续400年?当然不能完全这样说。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治状态持续了360多年。之后统合中国的隋唐也就持续了330年,之后的五代十国和宋辽(金)并立,分治状态又持续了389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分合周期。大约分合时间都是360年左右。
但是必须注意到,元明清三朝国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统合状态,持续了634年。这意味着,最近的统合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三个周期的统合持续时间。那么,是什么因素使这个周期发生了改变呢?
还应该是中央控制力发生了改变的原因。随着生产力的日趋发展,社会对国家统一,进而可以持续保护各地方发展经济的需求,会日趋增强。经由统一带来的获利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分治状态下的获利可能性。
所以,到了元明清朝代后,中央控制力在崩溃以后,能够快速重建,就得益于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对中央政权的控制力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所以中央政权能够快速重建。也就是说,只要中央控制力不断得到加强,国家就会长期处于统合的状态。这个趋势,从现实去看,还是会延续下去的。结合整个世界历史的演进来看,国家之间的统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各大州内部有各种联盟的出现,如欧盟或者东盟等等。在联盟趋势明显的前提下,国家统合的要求会更加强烈。由此去看,中国古代的统合交替的状态,将被短暂的“短分”与长久的“长合”结合起来的状态所取代。
总结来说,中国历史确实是统合交替,而且大致是400年一个大周期。但是,随着现代化的开始,统合趋势将发生比较大的改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真的有道理吗?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我国古代、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也可说是一个规律,我国历史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脉络,其实很简单。这句话不是历史唯心主义,而是历史唯物主义。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矛盾体,大矛盾体包含小矛盾体,直到一个事物不可分。然而不可分的事物是没有的。就算是物理学上的基本粒子,也还有他们的反粒子存在。它不是历史规律,它是必然规律,旺极必衰,在智者的眼里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愚者的眼里是很难不解的问题。实际上是君王和帝王的本性所定的,比如说一个君王一政策发布下来!智者就能算出这个国家是存与亡,是兴是衰,是分是合,是合是分,这都是有定数的。
古时封建社会处于不断的进步和更新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矛盾的日益尖锐导致了一个稳定的时期合久必分;长期的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各阶层又呼唤一个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势。这句话本身是对历史的很好的描述。硬要深究其中道理,不外乎一个“利”字,所谓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则人心思分,合利大则人心思合。古今中外,无不如此。治国安民,计皆出于驭利之术也。所以,从总体趋势看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阶段虽然中国始终在统一与分裂的局面下交错前行,但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分裂的时间越来越短,这说明每一次分裂后人们都在进行着反思,并从国家机制等层面进行改进,而“大一统”的思想观也越来越得到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合久必分”已经不再是一条历史的规律了。
所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本身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的,因为《三国演义》在我国文学艺术领域的地位,偶然让这句话成为了概括历史方面的一个经典定义。
三国演义中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什么意思?求答案
是就从东汉前的历史变迁来说的,是对历史发展现象的总结。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出此处。
后来常指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此句也用来表示人物或事情的发展分分合合拥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必然注定。
扩展资料:
三国前的分合史
1、第一次割据战乱时期:东周的春秋和战国时期。春秋,有春秋五霸、吴越争霸等;战国,战国七雄,合纵连横,群雄逐鹿。
2、第一次统一时期: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称制始皇,中国进入封建时代。后经过西汉220年、新15年,东汉195年,中国都处于统一阶段。
3、第二次割据战乱时期,东汉末年,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董卓、袁绍、刘表、孙吴、曹魏、蜀汉等群雄并起,最后形成了刘备为代表的蜀汉、曹操为代表的魏、孙权为代表的东吴,最后归于西晋,历时60年。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是对这段历史的概括和总结。
原话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比较大的大一统.从夏朝在黄河流域统一开始,接着是商,周.周朝后期出现了诸侯分裂--春秋战国时期.那就是所谓"分".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人民日益要求安定生活的愿望强烈,必定会出现某些能够主持大局的政权出现,在春秋战国中,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了封建社会.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割据战争,使人民苦不堪言,而这时经过商鞅变法而变得强大的秦国就自然成为了可以主持大局的人.但是"合"了不久,由于秦始皇的暴政,又促使人民不满,农民战争爆发,出现了好几股势力,例如刘邦,项羽,之前的陈胜吴广也算.后来由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一些制度,而且也把诸侯割据的隐患也继承下一部分,比如封国制.汉朝后期,宦官专权,汉朝败落,又 出现了几股比较强的势力,例如曹操袁绍.然后便出现了三国演义的开篇.
历史上的分分合合都是有它的发展趋势的.根本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固有规律.而且撇开这些东西不讲,没有哪个人愿意在那样黑暗的社会环境里生存,对人民来说,在安定时,他们就会愿意安静地,满意地做统治者的奴隶,到了乱世,连奴隶都做不稳了,他们也就要起来反抗了.
人都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话没错,你看曹操啊,什么刘邦啊,多有名啊,人家都是人民来的.尤其刘邦,他是农民出身,根本没文化,在史书上他父亲的名字也没有被好好地提到,说明家什的低微.
天下统一后,历朝历代,无论何人统治,都有最繁华兴盛的时代,也终有灭亡之时.此为“合久必分”.
历史的进步
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制度必将落后,新鲜血液将打破“合”的局面,
人民需要安定的生活,分久必合,而全新的制度和统治阶级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为什么?
《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这句话未必准确,因为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事物发展是哲学术语,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原因是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的内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
《三国演义》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84集电视连续剧,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该剧由王扶林担任总导演,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担任分部导演,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等主演,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
该剧共分为《群雄逐鹿》(1-23集)《赤壁鏖战》(24-47集)《三足鼎立》(48-64集)《南征北战》(65-77集)《三分归一》(78-84集)五个单元。
着重表现各个政治集团间错综复杂、紧张尖锐的斗争——这种斗争发展成为连接不断的对政治权力的争夺和军事冲突,造就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将近一个世纪中的风云变幻。
该剧于1994年10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缅语配音版《三国演义》开播仪式于2021年9月14日在缅甸仰光举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