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中的谭纶

发布时间: 2022-05-27 15:01:27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1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中的沈一石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沈一石是一位浙江富商,隶属于大明朝廷的政府部门江南织造局...

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中的谭纶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 1566》中的沈一石

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中,沈一石是一位浙江富商,隶属于大明朝廷的政府部门江南织造局,做丝绸生意。沈一石可以说是整部剧中最无奈最悲剧的一个人,而且他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无法打破。任你才华横溢,终究也只不过是被朝廷踩在脚下的一个小蝼蚁。“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沈一石的话充满了悲凉意味。大明朝的富商如果不讨好朝廷,那么将无法有效保护自身利益,但如与官府走的太近,终会引火自焚。
他是隶属于制造局的商人,而织造局是属于朝廷的织坊,听命于朝廷,那么他沈一石就避免不了卷入到政治旋涡中去。在当时,织造局是浙江的一个肥差,无数眼睛都在盯着。在大明朝贪腐横行的背景下,自然有很多只手伸过去。因此,沈一石必须与官府打好交道,才能保证自己的商路通畅。
沈一石虽然是个商人,但骨子里却有着书生才子般的才华横溢。不能入朝为官,却只能同流合污,内心凄苦又有不甘。剧中的沈一石的形象一直是喝白开水,穿粗布衣,弹古琴,严守朝廷法度,杨金水说他是“跟自己较劲的主儿”,这恐怕也是他内心不甘的表现吧。
大明朝廷用他来推行国策新政,内廷又疯狂的用他来赚银子,贪官污吏围着他榨油水,他在如此局面下左右逢迎!他有志气有傲骨,却也只能为虎作伥,受制于贪官污吏,他也自嘲过自己“贱”“想断了自己的子孙根,跟公公到宫里去当差”,这都是他的苦涩与无奈!
不只是在大明王朝,在整个中国古代,统治者都是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政治地位受到严格限制,而其中又以明代为甚。海瑞在剧中说过“士农工商都是大明朝的子民”,这句话虽正气凛然,当是当谭纶说出坑商的策略之后,海瑞也只能是默许。在剧中所有人物的眼中,沈一石的地位无疑是低贱的,恐怕比著名的“秦淮河的婊子”也强不到哪去。就连海瑞在潜意识里也是认为商人是低人一等的。

低调朴实有内涵的明穆宗朱载垕,执政的6年里都做了什么?

在颇受好评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里,当时还是裕王的朱载垕身材瘦弱,遇事就是找他几位老师:徐阶、高拱、张居正们拿主意,全无半点帝位接班人的霸气与决断。

电视剧里的裕王形象,似乎也符合朱载垕登基后的形象。在明朝十六帝里,明穆宗朱载垕在位仅仅六年,他老子嘉靖皇帝和儿子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个皇帝,一个在位四十五年,还有个更是超长待机四十八年,朱载垕夹在老子和儿子之间短短的六年执政光阴,看上去有些尴尬。

但是,在位时间短不等于就功绩小,后周世宗柴荣也仅在位六年,仁宗朱高炽在位更只有10个月,都被后世称为明主。明穆宗朱载垕的这六年,成就也着实不低。

大明帝国到了嘉靖晚期,已经进入明显的下降通道,财政状况相当恶化,所以海瑞在著名的《治安疏》里所说的“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虽然略显夸张,却也是实情。

朱载垕即位后的隆庆元年十二月,他派户部尚书马森盘点国库的太仓银,得到的结果是:太仓存银130万两,而每年的开支是553万两,存银仅够开支三个月。朱载垕大吃一惊,感慨说:“帑藏之积,何乃缺乏至此!”

如果朱载垕是个软蛋窝囊废,明朝将在下行的道路上越滑越快,或许撑不到崇祯就得翻车。

偏偏,一段中兴及时而来,暂时止住了持续下跌的趋势,并且看起来有止跌企稳的迹象,这就是始自隆庆的隆万中兴。

朱载垕在位期间,办了不少事,最大的有三件,不同于儿子朱翊钧纯军事的万历三大征,隆庆朝这三件大事,件件都是明朝历史上数得着的大事件,历来为史家好评。

隆庆开海

明朝的海禁,始自朱元璋,起初是为了防范倭寇的侵扰和隔离海上的方国珍余部。

从洪武到永乐、宣德,明朝皇帝们一次次下旨重申海禁,甚至写入了《大明律》。

但是,海禁政策是违背历史潮流的,从宋到元,沿海的居民一向是靠海吃海,政策虽然能从官府角度禁海,却禁止不了民间的走私贸易,反而助长了沿海盗匪与倭寇勾结,嘉靖年间倭乱大盛,就是海禁政策的副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等到嘉靖四十三年终于把倭乱平定,大明也被折腾掉了半条命。所以,嘉靖驾崩后,不少有识的大臣比如谭纶、涂泽民等就一再奏请开海,谭纶在奏折中所说的“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正是民间情况的切实反映。

隆庆顺应民意,批准开海“准贩东、西二洋”,从朱元璋时代就实行的海禁政策,到了朱载垕这里终于被放开,这是个巨大的进步。

开海后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中国的市场可以和世界市场衔接了,各种商品源源不断出口,带来的收益是流入中国的白银不断增加。从十六世纪七十年代的28.5万两,十年后就跃升到89万两,到了1600年,已经达到年均100万两的规模,为明朝货币白银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当然除了民间经济的活跃,政府还能收税,明朝能收取“引税”、“水饷”、“陆饷”、“加增饷”等几种税收。有正经生意可做,一样能赚钱,谁还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去当海盗呢,商人也愿意交税做正规生意,这是个良性的循环。

隆庆和议

隆庆和议同样是大事件,它在军事上的意义相当重大。从明初起,蒙古扰边两百多年,或大或小,不曾消停。

隆庆朝廷敏锐地抓住了俺答汗孙子把汉那吉赌气出走的机会,由方逢时、王崇古和高拱、张居正等阁臣策划,穆宗拍板定议,最终达成了和俺答汗的和议,困扰明朝已久的西北边患,得以初步平定。

不要以为和议来得很容易,对于明朝和蒙古来说,要化解这个梁子可不容易,高拱、张居正一度遭遇强烈的阻力,被反对的御史弹劾,过程一波三折,史料多有记载。

《明史稿·高拱传》朝议多以为不可。拱独立主之,春芳与居正亦如拱指,遂排众议,请于上,而封贡以成。

《明通鉴》奏至,朝议纷然,高拱、张居正力主崇古议。

《嘉靖以来首辅传·高拱》:拱奋身主其事,张居正亦和之,所以区划颇当,亡何而贡成。

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当然可以提出各种方案,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于隆庆。高张虽然是内阁大佬,却连言官也对付不了,最终否决反对意见,拍板定音的,只能是隆庆皇帝。

所以在这件事上,时人刘仲达等都说:“赖先皇明圣,垂鉴不疑,忠良结局。”

隆庆和议带来的明朝西北向压力的减轻,直接影响着王朝的延续。因为不久后,万历朝接连发生三大征,随后又是后金崛起,战事不断,如果在辽东、西北或是朝鲜同时拉响警报,明朝有可能顾此失彼,动摇根本。


改革吏治

相比开海和和议,改革吏治这件事更加重要,前两者是由外而内,吏治的革新却是自内而外,有化腐生肌的功效。

嘉靖朝的官场,司法腐败、吏治废弛,高拱曾经提出“八大颓习”来形容官场的颓废。

《挽颓习以崇圣治疏》:欲有所为,则游意于法之外,而得倚法以为奸...夫舞文无赦,所以一法守也;贪婪无赦,所以清污俗也。

穆宗登基后,立即着手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是平反先朝因言获罪的官员,有能力的官复原职或重新任用。抚恤先朝因为直言进谏而死的官员,这里面就包括以力劾严嵩,惨遭处决而闻名的杨继盛。

《明穆宗实录》:自正德十六年四月以后至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以前建言得罪诸臣,遵奉遗诏,存者召用,殁者恤录。

另外,吏治整顿以打击贪腐和规范官吏考核为主要内容,旨在扶元固本,也就是采纳高拱主张的“崇忠厚、奖公直、核课程、公用舍、审功罪、核事实”等主张。

这些举措,对明朝中后期影响深远,直到万历前期,张居正还继承了隆庆朝吏治改革的举措,主张“为考成法以责实效”、“课吏职,信赏罚”。

整顿吏治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为万历元年起的张居正改革铺平了道路。吏治不改,官场生态恶化,贪腐成风,张居正主打经济牌的改革就很难推行。

还好,这些朱载垕也为张居正提前铺好了道路,得益于张居正的改革,主要是财政收入的增加,万历才有钱打仗,才不至于使大明过早陷入崇祯末年国库空空的尴尬处境。

上面提到的这些是隆庆朝的政绩,背后层次的原因,则来自于穆宗的领导艺术。

我们讲到夹在嘉靖和万历之间的隆庆朝,却很难把焦点聚集在身为皇帝的朱载垕身上,经常被高拱、张居正、谭纶、戚继光等一班文臣武将抢了风头。

因为这些名臣名将,实在是太牛了,在明朝历史上都排的上号,隆庆皇帝反而因此被抢了风头。

事实上,这正是隆庆的领导艺术精髓所在。

隆庆值得称道的领导艺术主要有两点。

善于用人,用人不疑。

对于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早在还是裕王时朱载垕就非常了解也非常信任。等他登基后,对他们放手使用,并给予坚定支持。高拱等人是台上的主角,隆庆则是幕后的大佬,舞台下的观众把目光聚集在主角身上,却忽略了幕后的人物,这正是隆庆用人的成功之处——我有实力,但我更懂得低调。

某种角度上看,隆庆的用人学习了他老子嘉靖对严嵩的使用,却更具实效性。严嵩也是在舞台中央替嘉靖背锅的人选,最后得了个悲惨的结局,隆庆所用的人却都得以善终,并且在任上干的有模有样,成为后人称道的名臣,相比严嵩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是升级版的嘉靖驭人之术。

拿隆庆朝启用担纲的文武官员同随后的万历、天启、崇祯几朝来对比,就能得出明显的差别。

决定后金生死的萨尔浒之战,万历起用的是之前在朝鲜蔚山遭遇败绩,抛下部队逃跑的杨镐,从统帅上就先输了努尔哈赤一阵。天启年间的阉党作乱,在隆庆朝不可能发生,崇祯朝的用人更是一塌糊涂,内阁首辅如走马灯一般更换,袁崇焕、孙传庭、卢象升等几个能打一打的武将也都被朱由检玩死,如果换了隆庆来领导...还颇为值得想象。

除了用人,还有个“想”和“做”的问题,也就是执行力。

作为皇帝,每做出一个决断,要考虑的都是方方面面整体的利益,真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你是隆庆,面对朝臣一边倒反对与俺答议和的呼声,你是否需要考虑一下,兼顾一下反对派的情绪呢?吏治混乱,大家都清楚,如果你是隆庆,刚刚即位,是否要先等一等,理一下头绪,而不是在即位之初就大刀阔斧整顿吏治呢?海禁有害无益,隆庆也知道,但这项政策是太祖定下来的祖制,祖制不可违,擅自更改,会不会被千夫所指呢?

每一项决定,考验的都是隆庆的执行力,从结果来看,他都成功了。

同样,如果嘉靖有隆庆的执行力,搁他那儿,早就该把海禁开了,在倭寇没有形成气候之前就开了海禁,把倭患消弭于无形。省得劳民伤财再打那么些年仗,自己也不会给整的那么穷。

如果崇祯有隆庆的执行力,他有数次机会可以扭转局势,就算到了最后,李自成兵临城下前他都有机会南迁南京,东山再起。

《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为什么王妃一句话扭转整个战局?

一、为整个团队设定了基本原则:官斗再狠不能失掉民心

裕王爷的妻子李妃是一位世外高人。在裕王一派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甚至裕王都不如她。如果李妃是一位男子的话,在这部剧中,估计张居正都要次之。首先一出场,裕王妃就给清流党一个重要的砝码。裕王在焦急等待的是两个消息,一个是徐阁老和张居正他们能够平安回来,二是王妃要生产,如果生个儿子,那么就可以将这个喜讯告诉嘉靖皇帝,用来保护徐阁老和张居正他们。所以王妃生子多么重要,当然王妃生了儿子,就是万历皇帝。但是,王妃的睿智当然不是体现在生育上,更是在智慧上。

第五集中当严党的人摧毁大坝,强制该稻为桑的时候,谭纶、张居正这些人在王爷府商量应对之策,一定要严党不能推行该稻为桑,要让浙江乱起来,浙江一乱,苦的最终还是百姓。这个时候王妃出来,说了一段话,简直是醍醐灌顶,对这些人当头一棒。

她先让王爷抱着世子,问他有几个儿子。王爷回答,一个,还用明知故问吗。王妃继续问,那么王爷现在是皇储,你抱着的也是将来的皇储。天下的百姓都是你们子民,不是严家的子民。你们这些帮助王爷的谋臣不能为了扳倒严家,就去上海子民。你们要给王爷和世子留一个得民心得天下……

当说完这些话,张居正等人已经几乎没有颜面了。张居正首先自我检讨,

这段插曲之后,裕王爷开始和张居正等人议论如何帮助胡宗宪解决浙江百姓的困境。这个转变看上去没有什么,但是对于裕王爷一派,这是实质性的转变。也是胜败的一个关键选择。如果裕王爷当时选择了和张居正他们一起浙江乱起来,那么很有可能天下就乱起来了,他们朱家的天下还能稳固吗?如果侥幸稳固了,那么嘉靖皇帝怎么想,这个儿子在搞乱自己的天下,还会信任张居正等人吗?或许认为张居正等人和严党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更坏。

所以裕王妃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可以关键性。她为整个战队立了一个基本的规矩:无论多恨严党都不能伤害大明的百姓,不能让王爷失掉民心。

二、为整个团队带出了一把利剑:海瑞出山

严党和清流的争执全部集中在浙江。严党从上到下早已经在浙江部署好了所有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是自己人。去的一个高翰文,也是被严世藩好言蛊惑了一番。当然当时谁也不知道高翰文究竟站在哪一边。这个时候,张居正和裕王爷其实依然是看笑话的一方,他们认为此时的浙江,如果不想乱也得乱了,他们并没有想竭尽全力去施救百姓。

而裕王妃看得长远,她问建德和淳安两个县能不能派个好官。这个时候,裕王爷直接否定了,认为从知府和巡抚都是他们的人,派去两个知县没啥用处。

好在谭纶了解基层形势,借机将裕王妃的观点详细阐述。和百姓最近的还是知县,知县的人选找好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挽救百姓的损失,还能阻止严党鱼肉百姓,破坏严党的行动。

裕王妃看似闲情逸致地喂孩子,其实大局早在她的心中。她作为一个女人不能直接议事,只能用一种旁敲侧击的形式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每次都是如启明星一般给整个团队带来转机。

为了给淳安和建德找两个好官,谭纶想到了一个本剧的核心人物那就是海瑞。

在剧情进行到了第六集海瑞才缓缓出场,一出场就是带着“把命舍在淳安的任务”。海瑞是谁,剧中说:

海瑞,国之利器。抗豪强,斩荆棘,治太平。明主得之,犹如得一龙泉宝剑

本剧之中,如果不是裕王妃的极力促成,或许裕王爷就丢了一把尚好的"利器”。

其实在《大明王朝1566》之中,处处可见王妃的智慧。不仅仅我们讲到的几点,还有她信任冯宝,劝说王爷要时时刻刻和嘉靖皇帝一条心,信任自己的父亲等等,这些都是最关键的时刻的最明智的言论。她的智商不亚于严嵩,她的权谋不亚于张居正。只不过是一个女人,她在剧中还受过王爷的嫉妒和污蔑,但是依然不能抹杀她在整个团队的地位。

王妃站在了百姓的立场考虑了整件事情,王妃这句话提醒王爷将来会是皇上,应该时时刻刻牵挂着百姓,要为百姓着想,也应该为了自己的儿子着想, 不能给儿子留下一个烂摊子。
因为她指出了大家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就是不能丢掉民心,得民心者才得天下。
因为王妃向王爷分析了利害关系,王爷听了觉得有道理,所以就选择了王妃的建议

如何理解《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送给海瑞的“无君无父,弃国弃家”这八个字?

1、无父,对应的前面海瑞提到的,自己四岁丧父,是母亲抚养长大。嘉靖帝说他无父,一方面指他没有父亲,另一方面也暗指,他没有受到正统的教育,缺乏父亲的管教。

但是这样说其实对海瑞是一种打击,虽说他无父,但是海母对海瑞的教育一刻都没有放松。实际上剧情前面有专门的伏笔,就是海母跟海瑞讨论《孝经·谏诤章》的时候,这个之前讲过,不提。

2、无君,嘉靖帝的意思很明确,海瑞的眼中根本没有他这个君父,别的臣子都想方设法挪钱替君父解决住所问题。就海瑞恶心人,上了一份什么《治安疏》,说着“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这就是无君。而且什么“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明显把皇上排到了最后,眼中无君。

但实际上海瑞并不这样理解,前面的《孝经·谏诤章》就提到了,君父有过错,作为臣子就得上谏。而海瑞恰恰是做了臣子该做的事,怎么反而成了眼中无君呢?

如果非要理解成“无君”,那么君是对于臣而言的,由于“君”不像“君”,这才有了海瑞的貌似进谏,反而成了嘉靖帝眼中的“臣”不像“臣”。

3、弃国,嘉靖帝所谓的弃国,实际上是指海瑞不顾大体,为了自己的私欲,耽误了国家大事。比如在浙江,他跟千户斗,跟郑泌昌、何茂才斗,跟胡宗宪斗,跟赵贞吉斗。胡宗宪顾全大局,没有背叛严党,没有落井下石,急流勇退,这是为国。赵贞吉左右逢源,委曲求全,在不触动国体的前提下,成功解决了浙江贪污案,这叫老成谋国。

唯独你海瑞,眼中容不得沙子,不顾全大局,明明抗倭是重中之重,却还是去激怒胡宗宪;明明不到倒严的时候,偏偏要在浙江搅个天翻地覆,一份供词相当为难嘉靖帝;明明可以好好当京官,偏一进京就跑到六必居恶心了一把皇上,这不就是弃国家利益于不顾嘛,就是弃国。

但是,嘉靖帝所谓的“国”明显地跟自己划了等号,实际上,嘉靖帝并不是整个国家,也代表不了整个大明朝。而海瑞直指大明朝的弊端,希望皇上能为江山社稷,能为大明百姓,天下苍生做主,能说他是弃国吗?

4、弃家,这两个字最好理解,嘉靖帝提出来为了他的家人,为了他的朋友不受牵连,希望他能主动认错。可是海瑞自己的棺材都准备好了,死不悔改,这完全就是不顾家的表现,毕竟家中还有老母,还有妻子,以及妻子肚子里的孩子。

书中记载:

“据广东巡抚奏报。海瑞的母亲和妻子,是六月二十四到的雷州。准备渡海,回海南琼州老家。可海妻正有身孕,在雷州到了产期,是难产。官府因海瑞是罪臣,按朝廷规制,不能给她派郎中。海妻在驿站三天,胎儿生不下来,母子,都未能保住。”

当然,这也算是嘉靖帝的神预言吧,而且被他言中了,海瑞最后确实落得了弃家的结局。

但是,关于“家”的概念,两者理解也有不同,舍小家顾大家,海瑞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上谏,完全是受了大兴县赈灾的影响。天下还有那么多的小家等着被拯救,自己义不容辞,当然,这也是他自己想当然。



海瑞一生无君无父,弃国弃家,但心中却始终装着百姓,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可以舍身取义: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海瑞知道这这是维持大明王朝安定的关键,并且自己愿意践行。历史上的海瑞多是维护底下穷人的利益,他治理的时候但凡穷人和富人打官司,他都是偏袒穷人的。大明王朝1566中沈一石虽然打着织造局旗号,但是到头来他还是把自己的粮食用来赈了灾。

最后,朝廷却把他的家给抄了,还把他逼死了。当初海瑞得知沈一石被抄家,他也为沈一石抱不平,觉得士农工商都是朝廷的子民,这样处理沈一石违背法律和天理。

但是谭纶一句话立刻让海刚峰哑口无言了。“历来国库亏空,要么打老百姓的注意,要么打商人的主意。”谭纶这句话和严嵩这句话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他们是大明的浙江首富,还是大明的首富,朝廷想动他们还是动得了的。大明当时的巨富沈万三家族,清朝的胡雪岩家族都是很好的例子。

本文标题: 如何评价《大明王朝1566》中的谭纶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7342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流星的颜色不一样呢!如何向孩子解释“为什么天会变黑”这一问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