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经历了多少年的历史?有多少位皇帝在那居住过?它一共有多少间房屋?故宫1420年建成,到现在(2021年)已经599年的历史了...
故宫经历了多少年的历史?有多少位皇帝在那居住过?它一共有多少间房屋?
故宫1420年建成,到现在(2021年)已经599年的历史了,居住过明清24位皇帝,房屋九千余间。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朝自明成祖朱棣开始的14位皇帝居住在故宫,清朝自顺治帝开始的10位皇帝居住在故宫。
扩展资料:
故宫中皇帝的寝宫:
1、乾清宫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 ,檐角置脊9个。
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
2、养心殿
养心殿是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养心殿南北长约63米,东西宽约80米,占地5000平方米。
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养心”意为涵养心性。
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
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清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心殿
从开始建筑到现在已经610年(到今天2021年)了,如果从建成来计算,则是596年历史。
一共有25位皇帝在那里居住过,分别是:
明成祖朱棣(庙号初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载垕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顺
李自成,年号永昌
清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3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之前民间传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当然这其中有曾经被拆、毁的可能。现存的就是8707间。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帝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天启二年(1622)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登基,改元崇祯(1628-1644),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崇祯帝死后,自杀官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工部尚书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义渠、太常寺卿吴麟征、左中允刘理顺、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驸马都尉巩永固全家自杀,太监自杀者以百计,战死在千人以上。宫女自杀者三百余人。绅生生员等七百多家举家自杀。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崇祯帝死后庙号怀宗,后改毅宗、思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注:由于战乱和年代久远,崇祯帝的画像并未流传下来,概述照片是后人附会的。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1]),汉族,明朝第十六位皇帝[2],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
紫禁城有几个皇帝住过,具体是哪些?
明朝的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朱祁钰、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朱厚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
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
紫禁城是明永乐时期建成,自朱棣开始的明朝皇帝都住紫禁城,清朝居住在紫禁城的皇帝是从入关的顺治开始,往后的皇帝都住紫禁城。
1、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等。
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加强了他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
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
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庙号成祖。
2、朱由检
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1644年在位),字德约 [2]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
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赵一桂等人将崇祯帝与皇后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体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葬于十三陵思陵”。
3、顺治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
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
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4、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5、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从名成祖朱棣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进入紫禁城开始,到明思宗朱由检为止,明朝是14个皇帝;
从清世祖顺治(福临)开始,到逊帝宣统(溥仪)为止,清朝是10个皇帝。
明代十六位皇帝:
1.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2.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3.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4.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5.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6.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7.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8.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9.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0.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1.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2.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3.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4.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清朝十二位皇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
顺治帝福临
康熙帝玄烨,
雍正帝胤祯
乾隆帝弘历,
嘉庆帝喁琰
道光帝绵宁
咸丰帝奕宁
同治帝载淳
光绪帝载恬
宣统帝溥仪
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
紫禁城是明永乐时期建成,自朱棣开始的明朝皇帝都住紫禁城,清朝居住在紫禁城的皇帝是从入关的顺治开始,往后的皇帝都住紫禁城。
清10个
共24个
明朝末年,如若不是崇祯,而是另一个更厉害的皇帝,那么明朝是否有救...
他所在的时期是个不可救药的时期,明朝万历有23年没有上朝,这个社会已经很腐朽了,几乎没有办法根治
他太固执,听不见大家意见,在他当皇帝期间共换了51个宰相,最短的仅仅3个月,这么频繁是一个原因
他爱杀人,特别是与他意见不想符合的人,很多都冤枉死的.
他不分善恶,把忠良袁崇换杀了,自捣长城,据说袁崇换死的时候被杀了3000多刀,街上人群都认为他是走狗,卖国贼,都争着生吃他的肉;相反,在松辽大战后投降清军,他反而在北京立了庙宇纪念他,认为洪承畴是死于同清的斗争中.
土地矛盾,当时土地矛盾问题突出,而且又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
军队问题,这是腐败的一个现象,军队头领不好好打仗,带头投降,有的军队在前线打仗,他门在后方喝酒这,这样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是结节败褪,最终,大明王朝在时期结束了统治,由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攻克北京 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清朝灭亡后,满清皇室能否继续住在紫禁城?
满清皇室能否继续住在紫禁城?清朝灭亡以后,那些皇室还是可以继续居住在紫禁城的。
第一,溥仪和荣裕太后是形成不了大气候的。对于溥仪而言,他只是一个傀儡,而站在溥仪身后的荣裕太后也没有实权。她也没有慈禧那样的政治手段,对所以对于革命人士来讲,实在是没有必要对他们下手。
第二,虽然共和了,但是北洋政府的掌权者很多都是满清的旧臣。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了协议。只要他逼清帝退位,建立共和国,就让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来袁世凯做到了,袁世凯当政以后,北洋政府中的冯国璋,段祺瑞都是满清的旧臣。他们对于满清的皇室有着特殊感情,他们也不会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来处决或者把皇室赶出紫禁城。
第三,皇室已经退位,但是还有不少的立宪派存在。在清朝末年,中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政治势力,南方的革命党人并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其中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立宪派。他们呼吁仿造英国的制度设立君主立宪。
这些力量都是由社会名流,民族企业家构成,实力非常强,一旦把皇室赶出紫禁城,对他们的刺激也可想而知,一场激烈的碰撞将必不可免。
最后无论是哪方面的势力,袁世凯,普通民众,他们对是否杀死皇族,是否把他们赶出紫禁城都没有什么大的兴趣。大家都只关心推翻帝制,人人平等,恢复中华。只要能够迅速的完成革命,少流一些血,让满清的皇室保留一些尊严,继续租居住在紫禁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