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景帝死后子孙没有给他上庙号呢?汉朝的庙号制定极为严格,整个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不仅是汉景帝没有庙号,就连强如汉武帝刘...
为什么汉景帝死后子孙没有给他上庙号呢?
汉朝的庙号制定极为严格,整个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庙号。不仅是汉景帝没有庙号,就连强如汉武帝刘彻都差点没有庙号。
其实最初西汉有庙号皇帝并不少,除了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外,还有高宗刘奭、统宗刘骜等都是有庙号的。只是后来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对西汉皇帝的庙号重新进行考量,废了其中不少皇帝的庙号,只保留了四个。
但光武帝废除的庙号名单中并不包括汉景帝刘启,因为汉景帝刘启的子孙根本就没有给他上庙号,刘秀是有心却也没有机会。
刘启作为文景之治的二号人物,想来得一个庙号并不是难事,但是历史上还真的就是没有。
“文景之治”的名声赫赫,使得后人提起汉景帝总是与他的父亲汉文帝一起被谈及,好像两人文治武功相差无几,其实汉景帝比他的父亲差远了。后世名家苏辙曾有过这样的评价:
汉文帝继位时,汉朝刚刚经历了“诸吕之乱”,是汉文帝励精图治使国力有了一定的提升,而汉景帝只算得上是一个执行人,延续文帝时期的各种政策,汉朝国力进一步提高,因而也就有了汉景帝的一份功劳。
而且汉景帝的过错更大,他曾听从晁错的建议削藩,再见到诸王造反势力庞大便又杀掉晁错希望平息叛乱,结果当然是不成的。而帮助景帝平叛的名将周亚夫也无罪被杀,原太子刘荣也是无过被废。这些都使得景帝德行有失,最终也就没有得封庙号。
如果汉景帝没有庙号还说得过去,那汉武帝没有庙号很多人就想不明白了,
其实汉武帝刘彻死后十多年,朝廷都没有给他上一个的庙号。现在的我们可能觉得武帝一生不弱于人,功绩震古今,然而当时的朝臣对武帝的一生争议却是极大。
武帝虽然有开疆扩土的功劳,却也过度穷兵黩武,到了武帝晚年大汉朝户籍减半,起义不断,不得已下了“罪己诏”才维固了刘家江山。因而在种种非议中未能上庙号。
等到汉宣帝刘询继位才重新提起此事。实际上,刘询为武帝上庙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刘询是刘彻的嫡孙儿,为了显示自己皇位的正统性,他刻意提高了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并上了“世宗”的庙号。又借这件事将朝中反对他的大臣打压了大半,天子的威仪得到了一定的维护。
再将刘启和刘彻比较,刘彻的皇帝无疑做得更成功一些,而刘彻都差一点没有庙号,刘启就差得更多了。不过刘询也开了一个不好的头,自他以后的皇帝刘奭、刘骜皆是昏庸无比,却也能捞上一个庙号,使得汉朝庙号贬值,最后还是刘秀看不下去才被废的。
汉景帝为什么没有庙号
文景之治的两代帝王,为什么汉景帝没有庙号呢?
因为汉朝的世系制度改变了,而武帝给他庙号的义务。在汉朝去世后能够得到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的,不仅得是一个贤君,还得为国家做出过大贡献才行。其实刘启也是个不错的君王,虽然他削引发了七国之乱。但是,七国之乱早在被高君王分封的时候,就注定有这么一天了。削藩是中央政府聚集权势的必通之路。在七国之乱被平定后,这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诸侯的力量,另一方面,汉文帝根据原七国的故土分封了更多的诸侯国。
这就为汉景帝实行削藩奠定了基础。刘启当时确实不该杀晁错,但在那种情况下,刘启只能那么做,弃车保帅。而晁错也有错,如果不是他看不懂形式的话就主动向刘启建议削藩,七国之乱至少不会在那时发生。关于废弃太子刘荣的事件,刘启也被骗了,王美人向刘启进言让栗姬为皇后。让刘启误以为栗姬与朝中大臣勾结,他为了不让第二个吕后出现,只好废弃刘荣。
汉文帝在诸吕被灭后即位,此后致力于恢复汉朝的经济民生,他是创始人,而刘启只是继承人,或者说是一个守成之君。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朝君王的世系改变了。像东汉君王说自己是刘启的后代,那是由于他们的祖先的刘发是刘启的庶子。他们得从刘发算起。而汉西汉武帝的末期是巫蛊之祸,太子刘据被废弃。
后来,刘弗陵即位了,可惜还没后代就去世了,不能没有人做君王,大臣就只能到处去寻找皇室宗亲刘据来做君王。而他是刘据的孙子,刘据是刘彻的儿子,刘据没有成为君王,而嫡系是刘弗陵,刘据是庶系。所以严格来说刘病已是刘彻的后代,不是刘启的后代。所以,他只有给刘彻起庙号的义务。而刘启的庙号应该由刘弗陵来起的,但是刘弗陵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所以,就没有人给刘启上庙号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