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上时常有南北朝对立,但是却少有东西朝对立

发布时间: 2022-03-13 15:04:2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0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只有南北朝,没有东西朝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只有南北朝,没有东西朝东魏和西魏不算哈按照地域概念分的。隋唐以后政治中心就...

为什么史上时常有南北朝对立,但是却少有东西朝对立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只有南北朝,没有东西朝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只有南北朝,没有东西朝东魏和西魏不算哈
按照地域概念分的。
隋唐以后政治中心就向东迁移了。东南半部就成为了中原王朝的核心。
往西就称“戎”了。
所以就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的就叫北朝,以南的就叫南朝。
其实就和美国有东西部是一样的概念,它是因为政治中心(华盛顿)在东边。
所以就以华盛顿为地点,搞了个东西部。
中国古代的势力范围由于往西投射不了太远。
所以东南就正好是中心。如北京,南京,开封,杭州。
其实就是围绕政治中心展开的,这个一边,很多地域概念也就变了。

中国历史为何只有南北朝而无东西朝呢?

中国古代史上的南北朝只是一个时期的统称,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朝代,而南朝则是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由于这一时期无论朝代如何变幻,南北方的疆域区别不大,所以统称为南北朝。至于为什么历史上没有出现东西朝这个时期划分,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地形造就的天然因素,南方不可能走向分裂。

我们可以拿一张中国地形图看一下,你会发现除云贵高原一带,基本都是平原和丘陵地区,并没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所以开国皇帝在开疆拓土之时,往往是一扫而光,占领整个南方地区。

再加上南方一直都是财政赋税主要来源地,统治者基本不可能对之置之不理,全然不顾。所以同志正必须要占领最富庶的地方,这样才能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增强自己的国力。


中国南北方有天然的分界线,而且都是天险,难以跨越。

众所周知,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东西走向,水流量极大。长江就是难以跨越的天险,任何一方占据天险之后,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

除此以外,秦岭淮河也是一道天险,同时也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当年苻坚率领八十万大军攻打东晋,就在淮河附近的淝水决战,最终失败返回北方。


在历史上当中,南北分裂统治的时间占据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形成了一种趋势。

南北之间的天然地势使得,南北方很容易被人们划分,分别进行统治管理。而东西之间分裂的时间不会太长,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这就注定在运输方面和进攻方面西边占有极大的优势,所以往往位于西部的政权很容易统一东部的政权,因此东西分裂时间并不会特别长。


所有时期和朝代的划分都是我们今天研究历史的人划分的,比如西周和东周,但是的人只知周朝,再比如南宋北宋,东晋和西晋。这些大都是根据首都的位置方位进行命名的。

南北朝则是我们根据地理位置优势再加上文化的不同进行人为划分的,就需要我们对其内在的东西进行了解。

因为中国地理环境的约束,东西方向是高山和大海,很难建立王朝,而南北方向条件都较好。
因为中国地理上有一条泾渭分明的南北分界线,就是秦岭长江一线,军事上可作为天险,所以往往南北分治。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叫的顺口,还有就是这些事情本来就发生在那一个朝代所导致的结果。

南朝北朝为何对立

古人说,北朝先是北魏,然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再然后西魏被宇文觉篡位为周,东魏被高洋篡位为齐。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昨天说了我们熟悉的南朝,魏晋遗风,今天来说说和南朝对立的北朝,也就是少数民族北方政权。
在南北朝之前,是黑暗的五胡乱华时间,北面分分合合,战争中无辜的老百姓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对峙,少数民族因为文化和生产力落 后,不断在向南边的先进文化学习,无力南侵;东晋因为士族互相扯后腿,哪怕淝水之战导致前秦崩溃,也没能北上。这个形势直到刘裕把东晋灭掉建立南朝宋,才 有所改变。
刘裕在建立南朝宋之前,先灭掉了北方的后秦国,收复了一大片土地。这对少数民族是一个鞭策,大大加速了他们之间融合的进程。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南 朝宋,公元440年北魏(又称元魏)皇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再次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北魏是公元398年正式建国的,其代政权于386年就已经在今内蒙古和林 格尔成立了。北魏开始的时候局面很不好,东边,西边和北边都是游牧民族虎视眈眈(当然他们本来也曾经是游牧民族……),南边有强大的后秦和东晋/南朝宋。 这个国家善于打仗,建国前40年的主题就是不断消灭邻国。北魏建国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起码不用被当军粮吃掉了。
北魏在和南朝的对峙中成长,在公元471年,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登基了。他大力推行经济和政治的汉化,向南朝学习工农业技术和文化,北方 老百姓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没有文化的统治是很荒谬的。举个例子,比如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为了防止皇太后以及外戚专权(游牧民族容易出 这种问题),当皇帝立太子的时候,就要杀掉太子的娘,这样保证皇权不受母系的干涉。汉化极大的提高了北魏的统治效率。在北魏150年的历史里,经济文化人 口都有大幅度的增长。没有例外的,北魏也灭亡于统治者的腐化与无能(再次强调:从少数血缘继承者中选择统治者是几乎一定导致衰落的)。公元534年,北魏 分裂成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高欢和宇文泰自己都没有称帝,而是扶植了傀儡皇帝。
东魏和西魏互相殴斗,各有胜负,大家打着打着对傀儡皇帝的兴趣逐渐消失,于是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就自立了北周,高欢的儿子高洋自立了北齐。北齐本来疆土,人口,经济都占优势,但是统治者比北周衰落得更快,于是为北周所灭。而北周很快就被杨坚篡位成为隋朝。
朝虽然是指年代,但是也只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年代,其实质还是指政权。北朝就是指北方的政权,南朝就是指南方的政权。
南朝宋世系 420年-479年 刘裕 建康
南朝齐世系 479年-502年 萧道成 建康
南朝梁世系 502年-557年 萧衍 建康
南朝陈世系 557年-589年 陈霸先 建康
北朝北魏世系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 (439年 拓跋焘统一北方为北朝的起始纪元)
北朝东魏世系 534年-550年 元善见 邺
北朝西魏世系 535年-557年 元宝炬 长安
北朝北齐世系 550年-577年 高洋 邺
北朝北周世系 557年-581年 宇文觉 长安
北朝隋朝世系 581年-617年 杨坚 长安
东汉末年,高门寒门对立,人才选拔机制单一,同时高门控制了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导致中央集权的削弱,同时北方胡族入侵,加剧了中原地区社会动荡,最终导致分裂
首先 南朝与北朝不是两个国家 南朝包括多个朝代更替 因地域统称南朝;北朝同理,说南北朝对立不如说是南北方分别出现多个国家并立或者不断出现朝代更替

为何中国历史上总是南北对立多,东西分裂少?

战国后期,其余六国和秦便是东西对立,秦在西,其余六国在东。南北朝北周 北齐 南陈三国的时候,也是东西对立,北周在西,北齐和南陈在东。古代农业是国之根本,而适合耕种的平原地区大部分都在东部,这样一来东西部的人口就不在一个量级,难以形成势均力敌的对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必然规律。说到分裂我们会想到春秋战国、三足鼎立、五代十国等耳熟能详的历史时期,纵观历史进程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形势多为南北对峙而少见东西分立,反观西方世界东西对立屡见不鲜上世纪冷战时期的东西对峙更是影响深远,为什么我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今天就来探寻一下其中的奥秘。

盘点: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东西对峙

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过东西部对峙的时期。战国自秦国崛起后天下形势就变成了秦国与山东六国东西对峙的局面,占据西部八百里秦川和天府之国巴蜀的秦国经过六世君王臣民的奋争终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此对峙过程将近百年,这算是中国全国范围东西对峙最长一次。

后来在南方或北方部分地区上演过一些短暂的东西对峙,如三国时南方吴蜀对立,期间两者经历一次夷陵大战但因双方战略思想所致得以结盟共存。又如南北朝时期北魏曾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不久则又为北齐和北周,最终西部的北周灭掉北齐,奠定了后来隋朝统一天下的基础。此后天下便少见长时间持续的东西对峙,如果有其结果不是西部势力超强统一全国便是西部割据势力被东部强势政权所剿灭,前者如楚汉战争、唐初统一战争,后者如多个大分裂时期割据关中、川蜀的短命政权等。

中国南北方的综合差异要远大于东西部

中国历史上有句俗话“南人乘舟,北人乘马”,这是在交通上南北方的差异;古时北方人以面食为主食,而南方则拿稻米当饭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到底这是气候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北方四季分明冬冷夏热,而南方则多雨高温。由此可见南北方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活环境上显著的差异。而反观东西部间则没有如南北方这样明显的差异,例如西部关中与中原本质上均属于北方,不但自然环境近似,而且人文差异也很小但若与秦岭南边的川蜀相比可以说是南辕北辙。同纬度东西部相近的自然人文情况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分裂时期的天下大势,所以中国历史上时间较长的分裂是南北对峙模式,在南北对峙过程中善于骑射的北方势力南下过程中经常发生不习惯南方的水土的情况再加上补给线过长往往功亏一篑,而南方势力主动北上则往往敌不过北方的铁骑兵团,最好的办法就是凭险而守,这样一来南北两头谁也不能彻底击败对方长期的对峙就这样形成。

东西部之间没有足以隔绝交通的天堑

总览历次南北对峙,一些东西走向的河流、山脉在这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长江成为了许多北方政权尤其是不善水战的少数民族政权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横亘在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间的秦岭更是成为割据川蜀政权的天然屏障。由于南北方之间存在着诸多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北方南下或因不习水战,或因战线过长往往未能成功,而南方政权则可凭借长江天下进退自如,至少可以划江而治,所以形成了多次南北对峙局面。而东西部之间则没有这般地利。中国境内本来就罕见南北走向的河流,而仅有的南北走向太行山、巫山等山脉其险峻远不如难于上青天的秦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白起廉颇王翦等名将在太行八径之间反复争夺,南方的巫山更是由于长江的经过,其战略阻遏能力大打折扣。东西部间没有像长江、秦岭这样的天然屏障,自然也就没有产生长期对峙所必要的地理条件,即使偶然间出现过其结果无一例外是东部被西部统一,如秦统一六国、北周灭北齐。

天下向一的强大历史惯性决定对峙不能长久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统一天下的战争,从其进攻起始方向上看,多由北向南或自西向东。而由南向北的成功案例严格来说仅有明朝一例,至于自东向西的统一成功案例则从未有过。由此可以看出从西、北两个方向发起的战事更容易成功。其中缘故与中国的地理形势密不可分,由西北向东南进攻首先占了居高临下的优势,西部地势复杂多险关要隘,东部地区则多为一马平川的大河平原。占据了西部的那一方拥有巨大的地理优势在战争中可以快速推进。西部势力由于拥有更大的骑兵优势更容易击败东部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如秦始皇灭六国、唐统一天下均是这样,而且一旦某个政权拥有了关中和巴蜀这两个战略基地就无形中对东南方构成了一个巨大钳形攻势,必将统一天下,如西晋灭东吴、隋灭陈等。这种强大的历史惯性不断在中国历史上反复重演。

总览古今,无论是东西对峙还是南北并立,中原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而关中、川蜀、燕云、江东这四个战略发展基地则更是对一个政权意义深远,任有其一便可割据一方,有其二则可占据半壁江山,如宋朝没有夺取燕云地区,在日后对辽金的战事中始终没能占据主动,而那些大一统的王朝无一不是牢牢掌握了这几个战略要地从而获得长治久安。

文中剧照图片来源:影视剧作品《三国》

*作者:沧海一粟,鱼羊秘史特邀作者。

南北朝的对立局面是谁统一的?

杨坚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周武帝去世后,汉人杨坚依靠外戚身份掌握朝廷,并在篡夺北周建立隋朝之后,发兵南征灭南朝陈,统一了中国。
希望采纳
本文标题: 为什么史上时常有南北朝对立,但是却少有东西朝对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854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为何赫西俄德一个农夫能写出《神谱》最近在写战国小说,想多了解一下齐国的历史,最好有齐国统一天下的战线图,另外最重要的是齐威王所有时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