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战后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问题。,二战后,日本实行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经济发展路线,在太平洋沿岸建设了京滨(东京...
日本在二战后是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问题。
加之,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集中,人口密度2874人/平方公里,为西欧的二、三倍,美国的20倍,俄罗斯的26倍,使得公害对于居民身心健康的损害也以空前严重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日本,公害的受害者除了城市居民,更多的是农民、渔民等低收入阶层,因此,公害问题又与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而变得更为引人注目。
公害在日本酿成社会问题
公害一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其定义是“企业的生产活动给地区居民带来健康和生活环境上的损失与侵害。”目前,日本法定的公害共有7种,它们是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振动、地基下沉及恶臭。
据日本学者研究,公害有如下特征:
1其严重性及损失大多不是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
2公害的损害多是不可逆转性的,换言之,多是无可补偿的(如人死于公害病而无法复生等);
3其影响及损失越来越带有广区域性,即会发生复合污染及二次污染;
4、与此相关,公害正在从生产过程扩大到流通过程及消费过程;
5、公害有国际化的扩散趋势,这就是跨国公司把产业公害扩散到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去。这就是所谓的“输出公害”。
公害在日本从来就是社会问题,而不是纯粹的经济或技术问题。明治30年(1896年)年代,足尾铜矿因为大量有毒废液流入河中而使灌溉农田遭到污染,以田中正造为领袖,受害农民掀起反对运动,坚持了十年之久,最后被军警镇压下去。这是日本第一起因公害问题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当然得不到妥善解决。
二战后,日本实行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经济发展路线,在太平洋沿岸建设了京滨(东京、横滨、千叶)、中京(名古屋)、阪神(大阪、神户)等多个临海工业地带。以这些地区为中心,日本不仅建设了大批钢铁、炼油、石油化工、造船、发电等工厂,而且兴建了为它们服务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从而导致各种公害的发生源头集中到了这些特定的地区。
加之,日本由于国土面积狭小,人口集中,人口密度2874人/平方公里,为西欧的二、三倍,美国的20倍,俄罗斯的26倍,使得公害对于居民身心健康的损害也以空前严重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日本,公害的受害者除了城市居民,更多的是农民、渔民等低收入阶层,因此,公害问题又与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而变得更为引人注目。
反公害群众运动作用巨大
上个世纪60年代“四大公害”成为日本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就是三重县四日市引发哮喘病的大气污染事件、熊本县以有机水银为原因的水俣病事件、新泻县阿贺川的水银中毒事件、富山县神通川镉中毒引起的“痛痛病”事件。
在这些事件发生初期,制造公害的企业往往拒绝承担责任,更不愿意向受害者支付赔偿。而且,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也多站在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的立场上。其典型就是在熊本县水俣市设立化工厂的一家大企业,直到医学上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它的工厂排到海湾里的废水中含有的有机水银引发了水俣病,都不承认是自己的责任。
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四大公害病”诉讼为代表的反公害居民运动形成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反公害群众运动。正如《通商产业政策史》所说,“四大公害诉讼成为向国民广泛宣传公害问题重要性的契机,使他们深切感到政治、行政、企业等各方面的公害责任与采取相应措施的重要性。这对1965年以后公害对策的进展与提高国民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所起到的意义是非常之大的”。
这种形势表明,公害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反公害运动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它表现在立法、司法及行政等多方面。
催生防治公害产业
面对着反公害群众运动的强烈冲击和强大的舆论压力,企业经营者终于认识到,与其被迫站到法庭的被告席上,接受全社会的严厉审判,并且最后还不得不支付巨额赔款,不如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地开发防治公害技术,制造防治公害的装置与产品,更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良好的信誉。
重工业、化学工业是典型的公害型产业,其中钢铁、炼油、石化、矿业、有色金属、造纸等制造业及火力发电、供气、供热等公共事业尤为突出。其中有煤烟发生设施、污水等排放设施、噪音方式设施及粉尘方式设施的单位被指定为“特定工厂”。
根据《关于整顿、完善特定工厂防止公害组织的法律》,以上述业种为主,有关企业在生产现场建立、健全了防止公害的组织,即设立防止公害总负责人、防止公害管理者等职位,由他们各司其责,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对本单位公害发生的情况做好观测、检查和监督等事宜。据认为,这一制度对提高日本企业防止公害的监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各公害型企业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特别在70年代,极大地增强了对防治公害设备的投资力度。据日本政府对2500家有关企业的调查,企业的防治公害设备投资逐年增加,1967~1972年5年间,每年递增50%,比设备投资总额的增长率(16.2%)高2倍以上。其在设备投资总额中所占比例也不断提高:1966年占3.6%,1970年达到7.9%,3年间提高1倍有余,1972年超过10%,电力、矿业、造纸和炼油等行业则达到20%以上。
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加强了对防治公害技术的研究开发,各种消除、减轻和防止公害产生的装置与仪器,如集尘、重油脱硫、排烟脱硫、处理废气等防止大气污染装置,处理工业废水、下水、屎尿、污泥等防止水质污浊装置,以及防止发生噪音、振动的装置等等,陆续被开发出来,推向市场,一大批制造防治公害机器设备的企业涌现和发展起来。于是,一个崭新的行业———防治公害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防治公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开始向海外出口。
应对石油危机开展全民节能运动
1973年10月6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猛烈上涨的契机。这对于初级能源77.4%依赖石油,而石油的99.65%依靠进口,其中80.7%来自中东的日本来说,无疑是“石油危机”,一个猛烈的冲击。如果说国内发生的产业公害问题把政府、企业置于与民众对立的地位的话,那么,这次来自外部的“石油冲击”则把日本政府、企业和国民逼迫到了同一困境。
面对着石油危机,日本举国上下、官民合作,开展全民性节能运动。政府在号召企业和民众节约使用能源之前,首先从政府机关做起:内阁会议于当年11月16日通过了“官厅节约石油、电力等对策纲要”,规定办公室内温度不得超过摄氏20度;削减公用车20%的使用量;关掉1/3的电灯;电梯运行削减20%;切断不必要的办公器具的电源;政府工作人员自我限制开车通勤,等等。
政府对于企业提出的节约能源的要求是:到年底减少能源使用量10%;对于多种耗能型行业,如钢铁、汽车、电器、石油化学、轮胎、化纤、有色金属、水泥、玻璃、造纸等,进行节能方面的个别指导;缩短娱乐业、流通业等行业的营业时间,自我限制深夜的电视播放,对加油站假日营业进行行政指导;确保一般家庭、农林渔业、公共交通工具、医院等的能源需求量;确保中小企业的能源需求量;把削减石油供应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等等。
为了开展全民性节能运动,日本把每月1日定为“节能日”,把每年2月定为“节能月”,12月1日为“节能大检查日”。特别是在“节能月”期间,都要举办展示当年节能技术成果的大规模“节能展”以及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节能宣传活动。
石油危机发生后,通产省先后制定了《石油供需公平化法》《稳定国民生活紧急措施法》及《关于能源使用的合理化法》(通称“节能法”)等多项法律,目的是稳定市场、安定民心及促进对能源的有效管理及合理使用。
“节能法”规定,在制造业、矿业、供电、供气、供热等多个行业实行“能源管理制度”:能源使用量在3000KL/年以上的工厂被列为“第一类能源管理指定工厂”,必须设1~4名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士和能源管理者,他们有义务提出中长期能源计划和提交能源使用状况报告,违反者将被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
此外,以制造业为主,大企业大都在生产第一线建立了完整而有效的节能组织系统,开展彻底的节能活动:工厂厂长担任工厂能源委员会的委员长,在他的领导之下,设有节能事务局以及由各科、室长组成的推进节能措施专家会议和有各车间主任参加的审查评比委员会;各车间主任则担任车间的推进节能措施委员会的委员长,最基层的节能组织则是各班、组的节能活动小组,每个员工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节能献计献策。
这种人人参与的群众性节能活动是日本企业在节能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开发和应用节能新技术
应用新兴的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即信息化技术改造成熟产业,是这个期间日本产业技术发展的一大特点。这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更加广泛的应用。
这一技术术语最初为安川电机公司的技术人员森彻郎1969年发明,1972年被该公司注册为商标。
所谓“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把微电子技术———IC、LSI以及后来的微机(微型计算机)与传统的机械技术结合在一起,构成“自动控制”组件或系统,应用到小起手表、缝纫机、电子秤,大到自动售货机、机床乃至汽车等产品上去,形成种类繁多的电子化机械产品。
在制造业,除了应用电子计算机加强对人事、财务、库房、销售等各种业务进行管理,提高效率外,生产工艺中还广泛采用数控机床(NC)、多功能加工中心(MC)、机器人等先进机器设备。这提升了制造工艺的连续化、自动化、省力化及省时化水平,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促进了以多品种、少批量为特征的“弹性生产体系”的形成。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减低成本,第三产业各个行业,如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物流等种种巨大系统也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管理。
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开启了诸如工厂自动化、办公事务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等自动化的先河。
与此同时,企业还开发、制造了大批节能型产品,如家用录像机、空调、洗衣机、照明用具等家庭电器以及自动照相机、日语文字处理器、普通纸复印机、非晶质太阳光电池、节能型汽车和摩托车等,并且把它们推向国内外市场。
石油危机促进了日本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实现了由“长、大、重、厚”型向“短、小、轻、薄”型的升级换代。
而所有这些都是以微电子技术———IC(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基础的。
经过多年的努力,到1978年发生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日本就做到了从容应对,不再受到太大的冲击。这是因为,它的能源对石油的依存度大为减少了:1973年,日本初级能源对石油的依存度为77.4%,1978年减低到73.3%(2005年再减低为49.0%);原油进口量,1973为28861万千升,1978年减少到27012万千升(2003年为24485万千升)。
能够表明日本节能的显著效果的,还有产业能耗的大幅度减低:以1973年度为100,制造业的单位能耗在1990年减低到53;若按石油用量计算,制造1日元产品的单位能耗,1973年度为1.62g(克),2005年度减低为1.05g(克),35年间减少了1/3以上;从GDP的单位能耗看,若以1973年为100,1978年为84.5(2003年为45.1)。
就这样,危机转化为机遇,日本成为世界公认的“节能优等生”。
②用联合的力量对外,吸收海外的技术、资源、管理,同时,为防御海外资本的侵入,组成各种贸易组合等;
③建设加工贸易型经济,一方面进口海外廉价资源,引进海外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将加工的产品出口到海外;
④加强质量管理,创造出一整套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优质、低价、服务周到的产品占领海外市场;建立强有力的金融组织体系和相应的金融制度,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等等。
差不多吧?
二战前后,日本农业政策是怎样的?
大米,一直都是日本国民代主食。在一百多年前,日本一个地方的奸商准备将本地为数不多的大米运到外地卖高价,而不卖大米给打鱼的渔妇,结果引发了整个日本的大米暴乱,对日本的发展影响产生了巨大的损害,史称“大米骚动”事件。
从表面看,这是一场偶然引起代事件,但是,如果我们更深入一层了解,就会发现,这也是一场必然事件。
从江户时代至一战前夕,日本农业领域长期占主导地位的是寄生地主制。这是一种在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出现的以地主佃农关系为基础的农业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地主靠收取地租剥削佃农,逐渐膨胀直接导致佃耕权的不稳定。因为地主是追求最高地租代,但是地租过高肯定会产生的连锁反应,最终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农民收入急剧降低,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
日本民间对降低佃租和收回租地的呼声越来越高,日本政府不得不开始考虑改良之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1918年9月,寺内正毅的陆军班子下课,原敬上台。原敬队是日本第一支非军事背景队,在随后的日本管理层选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原敬班子开端平抑米价,尽量的让老百姓都吃得起米。
于是,日本于1920年推行租佃制改革方案和相关政策,强化佃耕权,最终新政却不得不暂缓实施。主要还是由于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加上缺乏土地、农具、资金等公共资源。
不过,随着二战来临,日本国内急需满足战时代粮食资源,政府不得不牺牲地主阶级的利益,调整里农业政策。
1932年,日本政府调拨了4.8亿日财政拨款,对农业投入补贴增加到28%。同年,日本农林水产省新设经济更生部,积极开展“经济更生”运动。包括,大力投入农地基础设施整备,建设农林道路,扩展农村经济组织,培养农民自主精神,强化农村互助关系等。总代来讲,此次运动相对减轻农民的债务负担,缓解农业萧条的压力。
次年,日本国内米价急剧下滑,出台“大米管制法”,政府得到授权:可以不受限制地按最低保护价格或最高价收购抛售大米。此外,管制范围扩大到殖民地的水稻生产。
二战爆发后,日本为了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自足,开始实行战时经济统制政策。于是,保证粮食的稳定产出与销售,成为日本政府维持农业稳定发展代重中之重。先是颁行“农地调整法”,目的是通过在各市町村设立“农地委员会”来限制地主权利。
地租、地价的决定权、土地流转权,限制地主擅自收回租地以保护佃农的耕种权,都掌握在委员会手中。
除对农地租赁规则调整外,“农地调整法”还通过对土地改革、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的规定,间接保证农业上人力配置,运用科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增加粮食总产量。
随着战事扩大,日本国内粮食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政府被迫调整农业政策,最大限度满足战时需求。
1942年,日本又制定里“粮食管理法”,规定日本的粮食市场流通与消费均由政府统一管理。
至此,日本在农业政策法规方面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但就是除了土地所有权。可见。日本已经倾向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四个阶段具体是怎么的?
1、低成长时代
1973年,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陷入混乱,1974年经济增长率锐减,战后以来的经济高成长宣告终结。主要出口产品由钢铁转为汽车。1970年代后,日本长期维持巨额贸易出超,而美国在贸易上长期赤字。
此后,根据1985年签订的广场协议,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导致经济不景气。1980年代后,因为金融环境宽松,景气持续强劲,导致股票价格和地价大幅攀升。即泡沫经济。
2、长期低迷
1990年代,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地价)急剧下跌,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后,在外国需求上升的拉动下,情况有所改善。
3、货币刺激政策
日本经济在第三季度出现萎缩,这是自去年以来的首次经济萎缩,使得全球第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导致日本央行宣布将继续强有力的货币刺激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
日本央行对经济的刺激政策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期望货币刺激政策来立即提振经济增长的期望是不现实的。
全球经济的回暖,尤其是中国经济增长,加上日本最近的财政刺激方案和逐渐转好的消费市场才能帮助日本走出衰退。
4、经济复苏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周四(2021年7月4日)表示,日本经济正在复苏轨道上,有迹象显示通胀预期正在上升,强调日本央行积极货币刺激举措正在发挥作用。
日本央行释出大规模货币刺激举措,誓言将持债量翻番并加大风险资产购买,两年内实现2%的通胀目标。自此日本央行一直保持货币政策稳定。
扩展资料
二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设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在其后20年间,日本的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第一个从战后的“发展中国家”一跃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60年代,日本工业竞争力稳步提高,年均出口增长率高达18.4%。
在60年代中期之后,除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2年,日本的经常项目每年均为顺差。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之后,日元迅速升值,由此引发的出口产品的价格增长削弱了日本出口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1998年的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经济再次遭遇重创,除2021年外,其余年份名义GDP 增长率都小于1%,并且GDP增长率多年出现负增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日本出现近2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名义GDP增长率为-4.6%。
日本经济高度发达,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17位。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23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经济恢复、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低速发展、长期经济停滞这四个阶段。
一、战后经济恢复阶段(1945-1955年)
日本穷兵黩武,侵略亚洲、挑起太平洋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且使国内军事经济畸形发展,国民经济疲惫不堪。
战争后期,由于美军的空袭,以东京为首,全国119个城市严重被炸被毁,到处都变成一片废墟和焦土。尤其是广岛和长崎,更遭到了原子弹的毁灭性破坏。
尽管战后的经济恢复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曲折,但从总体上看,无疑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经济高速增长阶段(1955-1972年)
日本经济在高速发展阶段有过三大景气时期,分别是神武景气、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
(1)、神武景气(1954年11月-1958年6月):景气持续了31个月,实际经济增长率1956年度7.5%、1957年度7.8%,1958年降为6.2%。
(2)、岩户景气(1959年4月持续到1962年10月):景气持续42个月,1959、1960、1961年度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分别达到了9.4%、13.1%和11.9%,1962年降为8.6%。
(3)、伊奘诺景气(1965年11月-1970年7月):景气持续期间为57个月,1966-1970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2%、11.1%、11.9%、12.0%、10.3%,1971年降为4.4%。
如此长时间的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不仅在日本历史上是罕见的,而且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由于伊奘诺景气的出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就达到了光辉的顶点。
三、经济低速增长阶段(1973-1990年)
经过第一次石油冲击和战后第一次负增长,日本经济就由高速增长转为了低速增长。1976、1977、1978年度各为4.0%、4.4%和5.3%,与高速增长时期比,还不及1965年经济危机时5.7%的水平。
尽管如此,但1978年后已摆脱了萧条的影子,景气确实是处于上升阶段,企业的收益也增加了。
这一期间,除个别年份外,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上下波动不大,而且与其他发达国家比仍属于增长最快的国家,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稳定增长时期。
这一阶段有个平成景气,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顶点。平成景气从1987年6月到1991年2月,共持续了51个月,仅次于伊奘诺景气的57个月,是战后第二个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景气。
在平成景气期间,日本经济继续保持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时,日本经济就达到了战后的顶点。
四、长期经济停滞阶段(1991-至今)
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的日经平均股价曾高达38915日元,而1990年10月1日却跌破了2万日元,为19781日元,跌幅达49%。
由此,东京股票市场的时价总额就像泡沫一样消失了270万亿日元。这一天被称之为“黑色星期一”,也是泡沫经济开始崩溃的起点。
泡沫经济崩溃后,随着不动产公司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破产增加,银行的不良债权也就大量增加。在此期间,日本经济出现了三大过剩,分别是设备过剩、房地产过剩和人员过剩。
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后遗症的影响,日本经济从1990年3月起,就陷入了泡沫经济崩溃萧条。
泡沫经济崩溃萧条一直持续到1993年10月,共持续了32个月,超过了迄今为止10次经济萧条平均的14个月,仅次于1980年-1983年经济萧条的36个月,是战后第二个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
扩展资料:
日本经济在泡沫经济后成长率一蹶不振,21世纪初期有回温现象,但是失业率并没有显著下降,多数成长率还是来自大企业的资方获利。
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发展停滞阶段,也带来以下问题:
1、产业空洞化:1980年代以后,由于日元升值引发人力成本提高,许多工厂迁移到海外,导致产业空洞化现象。
近几年,一些企业在日本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据点,以防止技术外流和保持竞争力。不少人提倡将企业迁回日本。
2、金融效率低下:泡沫经济期间由于融资过剩而后续实际抵押品(房产和土地)价值遽减。银行因此负担巨大不良债权至今。
3、创业困难:比起欧美在日本创业较难.要探究原因,许多人会举出因为在日本只能向金融机关借钱.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要向金融机关借钱相当难。即使借到,利率也很高。
万一创业失败就必需背负大量负债。针对这问题,日本政府于2004年修改法令,建立起一元也可以创业及种种经营支援的体制.但是效果还是未知数。
4、贫富差距:资本主义常见问题日本社会也发生,由原来以中产阶级为社会主流,转变为富裕与贫穷两个极端(中产阶级逐渐消失)。
5、首都过密与地方过疏:由于工业,特别是出口贸易的高速成长,人口逐渐从农村流入到城市,特别是首都圈。产生了人口过疏的现象,而城市则出现人口过密。
为此,日本建设了全国高速路网,在地方兴建医院和学校等公共设施。持续的大规模公共建设扭转了地方的衰退局面。
6、公共债务庞大:日本公债自2006年达八百三十二兆日圆(约七兆美元),约为GDP170%,北海道夕张市亦成为日本首个地方都市因过度扩张支出而宣布破产的政府机关。
7、劳动环境:日本引以为傲的沿革性职场伦理和终身雇用制,随着泡沫经济和M型现象而崩溃,类似打零工的“派遣人力”也应运而生。
虽然日本有亚洲相对完善的劳工退休计划,但是劳动环境持续恶化是不争的事实。
8、日本经济及财政面临艰难抉择:日本新任领导上任后,面临着解决通货紧缩以及刺激经济需求的全新尝试。
因此“安倍经济学”是否可以拯救日本经济,并且使该国财政管理以及社会保障体系重新恢复信心呢?日本经济及财政面临艰难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二战后的重建奇迹,日本仅用5年时间便创造了经济神话
二战后的日本社会是怎样转型的
美国虽然亦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美国在42年3月份就进行了系统的军事工业整合与国家动员计划。大量民企迅速转型武器生产,并且发行战争债券以遏制战争带来的通货膨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