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苏波战争红军最终击败了白军,这对国际共运会有怎样的影响,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 2022-01-23 01:00:2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有何历史意义一、进行军事上的战略大转移,实现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历史性转折。红军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

假如苏波战争红军最终击败了白军,这对国际共运会有怎样的影响,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它有何历史意义

一、进行军事上的战略大转移,实现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历史性转折。

红军这场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敌我力量之悬殊,自然环境之恶劣,在人类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红军长征虽然付出了巨大牺牲,但避免了党和红军覆亡的危险,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的影响,锻炼了党的队伍,使党和红军由重压下的战略退却成功转变为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伟大进军,推动实现了中国革命由低谷向高潮、由被动向主动的历史转折。

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就不会有人民军队后来的发展壮大,也不会有中国革命的重新兴起和最终胜利,更不会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长征,无可置疑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重大历史转折点。

二、形成中国革命成熟坚强的第一代领导核心,迈出走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的决定性一步。

红军长征的历史功绩,不仅仅在于实现了战略转移、建立了新的根据地,更重要的是,经过长征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坚强成熟的领导核心。

正如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党终于在土地革命战争的最后时期,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最大成就,是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最大保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迈出走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的决定性一步,为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奠定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坚实基础。

红军长征,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壮大人民革命力量,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开辟了光明前景。

四、铸就彪炳千秋的长征精神,树立永恒的人类精神丰碑。

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长征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风范,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长征精神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五、长征铸就的革命精神,已深入中华民族的灵魂,成为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直到今天,长征精神依然震撼、净化着人们的灵魂,许多人自发踏上红军当年的长征之路,体验长征精神的巨大魅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大渡河”“腊子口”需要征服。

我们要始终高擎长征精神的火炬,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夺取新的伟大斗争胜利,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书写强国强军的时代篇章。 


扩展资料:

1、 红军长征的历史功绩,不仅仅在于实现了战略转移、建立了新的根据地,更重要的是,经过长征的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坚强成熟的领导核心。

2、 红军长征,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沿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壮大人民革命力量,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开辟了光明前景。

3、 长征精神,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风范,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充分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4、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前进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大渡河”“腊子口”需要征服。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红军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

一、长征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为为安。

二、长征的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三、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方针路线的胜利。

四、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五、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

扩展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基本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一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从1934年开始到1936年结束的长征,他们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唱响战略转移的凯歌,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凡人谱写出的英雄史诗。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强大队伍,长征中红军表现出的对革命的必胜信念和一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巨大动力。
长征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
一、长征胜利的意义
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纵横十四省,转战数万里,终于相继在陕甘地区会师,胜利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从此,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以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向全国。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在陕北,中国共产党召开一系列有历史意义的、关系抗日全局的会议,如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发出全民族抗日的伟大号召,妥善地解决了西安事变,积极联合国民党抗日,最终取得了全民族抗日的伟大胜利。
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照抄照搬国外理论,而是立足本国实际制度、政策、方针、路线,并与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理论的博古、李德等人做了坚决而持久的斗争,最终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道路。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革命路线和斗争路线的胜利,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正确性。
4、通过长征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确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在革命危急关头,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因为有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党才能坚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道路。
5、长征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有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有了稳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为基点,将革命辐射到全国。红军到达陕北后,与陕北红军一道致力于根据地的建设巩固,最终将延安建设成中国的"红色之都"。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建设经验,对全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在全国范围内有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在解放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设和巩固"三三制"原则的确立、土地改革地进行,一方面团结了最广大的中间力量共同革命,另一方面,边区政府的建设也为我党后来取得政权、进行政权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长征(历史事件):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领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军到达蒙古与军领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苏波战争的战争经过

在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结果几乎整个东欧陷入动乱。
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发,务求以有限资源占据尽量多的土地。
1919年初,波军和苏军尚未接到各自政府的命令已开始交战,维尔纽斯波兰人自行组织的部队与Litbel的布尔什维克军为了争夺控制区而交火。最后是较有组织的苏俄部队获胜,逼使波兰人向西撤退。1919年1月5日,红军进入明斯克,几乎没有遭遇抵抗,短命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垮台。同一时间,越来越多的波兰地方武装进入白俄罗斯及立陶宛,与当地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团体多次交火。新组建的波兰陆军开始派遣部队开往东面去支援那些地方武装,而俄国人也向西增兵。
在1919年春,苏俄通过征兵,组成了人数达230万的红军。由于大部份红军投进了内战,只有少数在该年被派往西面;在1919年2月,西集团军只有4万6千人。在1919年2月,波兰陆军总共有11万人,4月扩充至17万人,其中8万人是战斗部队。到1919年9月,波兰陆军有54万人,其中23万人在苏俄前线。
到1919年2月14日,波兰人已经在Kobryn、Pruzhany、Zalewianka河至尼曼河一线建立了据点。大约在1919年2月14日,波军在Mosty遇到红军的先头部队,后者未发一枪便后撤。从立陶宛,经白俄罗斯延伸到乌克兰的前线逐渐形成。 第一次大型武装冲突在大约2月14日至16日发生,在白俄罗斯的Maniewicze与Biaroza附近。二月下旬,苏军停止前进。波军与苏军同时又与乌克兰人作战。
1919年3月初,波军展开攻势,越过尼曼河,攻占平斯克,到达利达外围。4月,布尔什维克人攻占格罗德诺,不久却被波军逐出。
波军继续东进,1919年新格鲁多克,19日重夺维尔纽斯,把Litbel政权赶离其宣称的首都。8月8日,波军攻占明斯克,同月28日首次出动坦克作战。经过激战后,邻近别列津纳河的博布鲁伊斯克被波军攻占。道加瓦河,控制了从Desna河至陶格夫匹尔斯的区域。
直至1920年初,波军的进展大致顺利。由于红军需要把主力用于对抗白军,只好在北起拉脱维亚、南抵乌克兰的西面战线逐步后退。1919年初夏,白军在俄国内战中占了上风,进逼莫斯科,毕苏斯基认为白军比布尔什维克人对波兰的威胁更大,因为白俄不愿接受波兰独立,而布尔什维克人至少宣布瓜分波兰为无效。毕苏斯基不理会协约国的施压,不肯参与推翻列宁政府,无形中在1919年夏秋之际挽救了布尔什维克政权。毕氏后来写道,如果白军获胜,波兰在东面最多只能取得“种族边界”(寇松线)。与此同时,列宁向波兰提出把明斯克、Zhytomyr及赫梅利尼茨基地区划归波兰;波兰军方领袖Kazimierz Sosnkowski认为这个提议比他们本来要求的更加好。 1919年,各种波兰和俄国派系进行了几次不成功的和平谈判的努力。同时,由于波兰政治家难以接受立陶宛的独立与领土要求,特别是要放弃维尔纽斯(立陶宛历史上的京城,但波兰人占多数),波兰与立陶宛关系恶化,波兰谈判代表与拉脱维亚临时政府推进关系,在1919年末、1920年初,波兰和拉脱维亚军队进行了对抗俄国的联合行动(Zima行动)。
波兰与流亡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领导人西蒙·彼得留拉在1920年4月21日签订《华沙条约》。代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彼得留拉连同一些乌克兰部队在败于布尔什维克人后逃到波兰寻求庇护,他仅能控制邻近波兰国境的小片地区。根据彼得留拉与毕苏斯基的协议,彼得留拉同意波兰对西乌克兰的领土要求,波乌两国未来以Zbruch河为两国之间的国界。彼得留拉得到波兰承诺乌克兰的独立,及波兰会提供军事上的支援协助他的政府返回基辅。
两人即时面对本土的反对声音。毕苏斯基受到国内的国家民主党人强烈反对,他们反对乌克兰独立。彼得留拉也因为与波兰结盟及放弃了西乌克兰而被许多乌克兰政客抨击。
与彼得留拉的联盟使战役开始时有1万5千亲波兰的乌克兰部队参战,在战争中,经过招兵及吸纳从苏俄部队脱离的逃兵后,增至3万5千人。可是到最后,这支兵力并不足以实现彼得留拉寻求乌克兰独立的心愿,或是毕苏斯基渴望他的Międzymorze联盟拥有乌克兰盟邦的梦想。 波军的FT-17坦克(1920年)
Norman Davies指出,要推断双方实力相当困难,即使是当时的将领们,也往往不完全清楚自己的部队。
1920年初,红军已经击败了白军,邓尼金失败了,又与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签订和约。波兰前线变成红军最重视的战场,苏俄加强投入资源及部队到那里。1920年1月,红军在别列津纳河附近及白俄罗斯开始集结70万人。
在波军展开基辅攻势时,红军的西南方面军约有82,847人,包括28,568前线部队。波军兵力估计有12,000至52,000人。当苏方在1920年中反攻时,形势已经改变,苏方有约79万人,至少比波军多5万人;图哈切夫斯基估计自己有16万可随时作战的部队;毕苏斯基估计敌军有20至22万人。
在1920年内,将近80万红军人员被投进对波兰的战争,其中40万2千人派往西方面军,而35万5千人派往西南方面军。Grigoriy Krivosheev的估计相近,西方面军有38万2千人,而西南方面军有28万3千人。
Norman Davies指出波兰前线的红军部队在1920年初增加如下: 1920年1月1日-4个步兵师、1个骑兵旅 1920年2月1日-5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 1920年3月1日-8个步兵师、4个骑兵旅 1920年4月1日-14个步兵师、3个骑兵旅 1920年4月25日-20个步兵师、5个骑兵旅 波兰部队从1918年的约10万人增至1920年初的逾50万人。1920年8月,波兰陆军共有737,767人,一半在前线。扣除苏方的人员损失,波苏两军在人数上相若,到了华沙战役时,波军可能在人数及后勤上轻微占优。
苏俄最高当局计划在4月下旬或5月发动新攻势。波兰已经发觉苏方正预备新攻势,波兰方面决定先发制人。1920年的基辅攻势是为了打败波军南翼的红军,及在乌克兰扶植亲波兰的彼得留拉政府。 4月24日,波兰展开其主要攻势“基辅行动”,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乌克兰国,成为毕苏斯基计划中的联盟一员。
波兰第三军团轻易地打败乌克兰的红军,不过后者损失轻微。波乌联军在5月7日进占基辅。
红军在5月29日反攻。北方的波兰第一军团被击败,俄军第十五集团军夺回道加瓦河与别列津纳河之间的地区。
1920年5月24日,南方的波兰部队初次遭遇谢苗·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6月5日,布琼尼以哥萨克骑兵突破了波乌联军的战线。苏俄随后利用流动骑兵去打击波军后方,针对通讯及补给。到了6月10日,波军全面后撤,6月13日放弃基辅。 在乌克兰的波兰第三军团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决定向西北突破苏军战线。波兰在乌克兰的部队虽然顺利后撤,却无法支援北方前线及加强在Auta河的防御。
由于兵力不足,波兰在三百多公里的前线只有薄弱的12万人及约460门炮,且无战略预备队,防御工事几乎全无。
面对波兰战线的是红军的西北方面军,由年轻的图哈切夫斯基指挥,兵力有10万8千人以上的步兵及1万1千骑兵,722门炮及2,913挺机关枪。在某些扼要地点,俄军的兵力是波军的四倍。
图哈切夫斯基在7月4日沿斯摩棱斯克-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一线发动攻势,越过Auta河及别列津纳河。北方的第三骑兵军打算从北面包抄波军,移近立陶宛及东普鲁士的边界。第四、第十五及第三集团军向西压迫,在南方有第十六集团军及Mozyrska兵团支援。到了7月7日,波军被逼全线后退。由于波军顽强抵抗,图哈切夫斯基企图突破波军战线,把波军压逼到西南方的平斯克沼泽的计划落空。
7月14日,维尔纽斯失守。在南方的加利西亚,谢苗·布琼尼的骑兵深入波兰后方,占领了Brodno,向利沃夫及札莫希奇前进。波兰人在7月初意识到俄国人的目标不再限于把边界西移,波兰的独立也岌岌可危。 俄军差不多每日前进20英哩。白俄罗斯境内的格罗德诺在7月19日失守;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在8月1日也被俄军占领。波军打算用第四军团及Poleska兵团据守布格河之线,但是一星期后便告失守。苏俄的西北方面军在8月2日越过纳雷夫河,距离华沙只有60英哩。西南方面军把波军逐出乌克兰后,围攻波兰第六军团据守的利沃夫。此时波兰的政客试图向莫斯科求和却不得要领。
在加利西亚利沃夫附近的波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反击,阻延了俄军,也制止了波军在南部战场后退。可是华沙附近的形势继续恶化,波军无法扩大南部反攻的战果。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华沙战役,部队陆续集结。
外交阵线,第二部分:政治竞争
当局势转为对波兰不利时,毕苏斯基在政坛上的力量也减弱,而其对手的力量则上升。在苏军逼近华沙之际,毕苏斯基差不多在最后一刻重拾其影响力,特别在军事上。Leopold Skulski的政府在6月初辞职。
在苏联共产党的指示下,一个名为“波兰临时革命委员会”的傀儡政府在7月28日成立,以管理被红军占领的地区。在胜利在望的时候,苏军司令之间的不和也在滋长,正是由于最高司令之间缺乏合作,最终导致他们在华沙战役大败。
英国首相戴维·劳合·乔治向波兰施压,劝他们接受苏俄的和平条件。1920年7月,英国宣布向波兰供应大量在一战后过剩的军事物资,不过反对英国援助“白色波兰”的英国劳工联合会却以威胁发动大罢工为手段,迫使付运波兰的武器无法离开英国的港口。戴维·劳合·乔治对于支援波兰人并不热心,可是受到右翼内阁成员如寇松及温斯顿·丘吉尔施压才向波兰提供那些物资。1920年7月11日,英国政府向苏俄发出“实质上的”最后通牒,要求苏俄停止对波兰及俄军(在俄罗斯南部由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的敌对行动,以及接受以寇松线作为苏俄与波兰的临时边界,直至永久边界经谈判后确立。如果苏俄拒绝,英国威胁将以一切可以用到的方法协助波兰,不过在现实上英国也受到国内政局限制。7月17日,布尔什维克人拒绝,并且反建议直接与波兰谈判。英国的回应是如果苏俄继续向波兰进攻,就中止与苏俄的贸易谈判,苏俄对此不予理会。
1920年8月6日,英国工党出版了一份小册子,宣称英国工人永不会在这场战争中成为波兰的盟友,而工会也阻止补给品运往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协助白俄军的英国远征军。法国社会党人在它的报章上说:“不向反动的、资本家的波兰提供一人、一元、甚至一颗子弹。俄国革命万岁!工人国际万岁!”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及德国工人也拒绝转运供应波兰的战争物资。
立陶宛为了取得维尔纽斯及附近地区,也出于苏俄在外交上施压,在1920年7月决定支持苏俄。可以当成是波苏战争一部份的波兰-立陶宛战争在同年8月发生。
波兰的盟友很少。法国在1919年派出400人的顾问团到波兰,又协助主要由波兰裔组成、在一战时由法国指挥的“蓝军”从法国到达波兰。匈牙利愿意派出3万人的骑兵军支援波兰,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肯让他们过境;然而一些装载武器的火车还是从匈牙利抵达波兰。
1920年8月10日,俄军的哥萨克人越过维斯瓦河,企图在主力从东面展开进攻时从西面攻占华沙。8月13日,俄军的初次攻势被击退。波兰第一军团抵挡了向华沙的直接进攻,又阻止了向Radzymin的进攻。
苏方总司令图哈切夫斯基认为一切按自己计划进行,但波兰方面已经可以解读红军的无线电通信,使图哈切夫斯基跌进毕苏斯基及其参谋长Tadeusz Rozwadowski布下的圈套。在北面,俄军越过维斯瓦河后,正进入一个波军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带。在将会决定战争胜负的华沙南面,图氏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据守连接西北方面军与西南方面军的中间地区。另外,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在利沃夫受阻。苏俄最高指挥当局在图氏的坚持下,曾下令第一骑兵集团军向北面的华沙及卢布林进发,可是布琼尼没有遵从,因为西南方面军司令耶格罗夫与图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军政委斯大林的政治把戏是促使布琼尼及耶格罗夫违抗命令的决定性因素。追求个人胜利的斯大林只顾夺取利沃夫,红军在围攻该城时却遇到顽抗。
弗克拉河。它面对数量上及物资上占优的苏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团军。在一日之内,苏军朝华沙及莫德林的推进停止,随后变成撤退。第五军团以闪电般的行动驱赶筋疲力尽的苏军。波军在一天内前进30公里,把苏军在北方的包抄攻势瓦解。到了8月16日,毕苏斯基指挥后备军全面投入反攻。波军贯彻了毕氏的计划,从南面出击,找到敌军方面军之间的巨大缺口。波军两支部队继续向北追击,到达图哈切夫斯基部队的后方,8月18日把其大部份部队包围。在同一天,远在明斯克总部的图哈切夫斯基终于明白苏军已经大败,下令他的余部后撤及重新整编,可是前方不是太迟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命令。在前线中央的苏军陷入一片混乱。图哈切夫斯基下令全军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时根本无法与大部份在华沙附近的主力部队联络,所有计划因为通讯问题而变得乱七八糟。苏军没有秩序地后撤,各个师陷入恐慌及瓦解。由于红军失败之大及突然,波兰有人称华沙战役为“维斯瓦河的奇迹”。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琼尼的骑兵向利沃夫的前进受阻,于是取道波军防守薄弱的地区,在8月29日到达札莫希奇并试图攻占它。8月31日,布琼尼放弃围攻利沃夫,改为试图支援从华沙后撤的俄军西北方面军。俄军在卡莫罗战役被波军骑兵击败,虽然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部队逃过包围,可是遭受严重伤亡且士气大减。布琼尼的第一骑兵集团军余部在9月6日向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撤退,不多久又被波军击败。
图哈切夫斯基在9月组成了一条新防线,可是波军在尼曼河战役又再逼使俄军后退。波军继续全线东进,在10月初到达Ternopil-Dubno-明斯克-Drisa一线。
在南面,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在9月18日占领了Zbruch河左岸,次月又再向东前进。
结束
在华沙战役后,苏俄向波兰求和,而波兰人一来在战争中已伤亡不少,二来受到国际压力,而且波军已占领了大部份有争议领土,也愿意谈判。10月5日,苏俄向波兰的提案被波兰接受。10月12日,波兰与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及苏维埃乌克兰签订停火协议,10月18日生效。和约的谈判其后开始。
当时彼得留拉的乌克兰军已有2万3千人,并已占领了波兰以东的一些地区。他在11月10日被布尔什维克军攻击,到了21日被逐至波兰控制区内。

井冈山根据地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于1927年10月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南昌起义余部到井冈山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虽然只存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它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和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论证。
一、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根本转折点第一大次革命失败后,中心城市立即成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中心。他们在城市中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残酷的镇压和野蛮的屠杀,迫使共产党不得不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实行一次伟大的战略转变。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毛泽东是最重要的代表。
二、掩护了全党力量从城市向农村的战略退却1927年7月以后,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重威胁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从城市开始向农村作全面撤退。在这个过程中,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起了掩护全党力量退却的伟大作用。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典饭农村革命根据地产生了,但是,怎样把它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休养生息和前进的基地,中外历史上均没有经验可资借鉴。毛泽东在井冈山上进行了成功的创造为全党树立了一个最好的典范。毛泽东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总结为一句口号,叫做“工农武装割据”,它主要包括这样三方面的内容,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
四、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首先必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这条道路的起始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就是这个起始点,尽管还很不自觉,但它毕竟是我们党以毛泽东为代表实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第一次实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而理论又总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同时他又创立了关于这条道路的完整的理论,而这个理论创造的起始点也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10月和11月,他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一年多斗争的经验,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和阐明红色政权即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如何发展的代表作。在这两篇著作中,毛泽东具体地分折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只有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13毛泽东这些论述,为创立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理论奠定了初步基础。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极可宝贵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所以一年多以后,即1930年1月,毛泽东能写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经典性的党内通信,在进一步回答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上,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在城市中被强大敌人所击败,无法以城市为中心取得全国胜利条件下的革命发展规律,标志着毛泽东关于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理论的基本形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由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因其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她包括江西省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省的茶陵、酃县(今炎陵)六县。茶陵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中又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b>一、茶陵城是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后打下的第一座县城。茶陵人民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b>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对湖南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部队缩编为一个团。10月7日,率部队进驻宁冈茅坪。在茅坪安家之后,便开始对边界茶陵、酃县等几县的情况进行考察。考察后,毛泽东决定由前委委员、团党代表宛希先率一营之二连、三连经安仁攻打茶陵。

  毛泽东决定攻打茶陵,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茶陵有很好的革命基础。茶陵有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在地主手中,土地兼并度高于边界平均度,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向往革命。1926年7月,茶陵就建立了共产党组织——茶陵党支部。10月,成立了县农民协会,全县4个区、140多个乡有124个乡成立了农民协会,有会员20多万人。农民协会组织遍及全县,普通开展了清算公堂公乡、减租减息斗争。建立了农民革命武装,全县农民自卫军有枪300支。马日事变后,中共茶陵党组织成立了茶陵游击队,开始了武装斗争的道路。这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做好了组织准备。二是茶陵地理位置重要。茶陵位于湖南东部,处在贯通湘赣粤交通线上的要津,素有“三路襟喉”之称,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井冈山西边的门户和屏障,也是井冈山信息来源和物资供给的主要通道。打下茶陵,将茶陵建设为革命根据地,有利于沟通井冈山与湖南方面的联系,对于扩大政治影响,震慑敌人,建立井冈山巩固的前沿阵地,拱卫大本营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打下茶陵有利于解决部队供养,增加兵源。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后,生活艰苦,给养困难,这一问题在井冈山难以解决,因为宁冈仅是几万人口的小县。而茶陵在井冈山六县中是最大的县,人口多,地域宽,经济实力强,土豪也多。攻占茶陵打土豪、筹款子,既可解决给养问题,又可发动群众,营造革命声势,吸纳茶陵革命志士参加工农革命军。

  1927年10月21日,宛希先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次攻占茶陵城,史称“一打茶陵城”。“一打茶陵城”扩大了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唤起了茶陵民众的革命热情,鼓舞了茶陵游击队的斗志,震慑了敌人,使曾嚣张一时的豪绅顿感惊恐,并从敌人手中救出了茶陵李炳荣等80余名革命中坚分子,尔后他们积极参加了井冈山斗争,不少人成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骨干。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占茶陵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成为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茶陵人民和茶陵党组织热情支持、积极参与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工农革命军占领茶陵县城后,茶陵县城的工人纠察队和乡间农民赤卫队等组织,平日站岗放哨,负责维护城乡秩序,为工农革命军分担保卫政权的责任,一遇战事,则支援工农革命军作战。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了半个月时,中共茶陵县委、县政府率纠察队、赤卫队配合工农革命军击溃了前来进攻茶陵城的敌人,缴枪20余支。12月26日,湘敌吴尚的加强团及几个县的挨户团向茶陵进攻时,茶陵游击队和赤卫队、纠察队与工农革命军一营、特务连一道堵截进犯之敌,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使工农革命军安全地撤出茶陵城。

  按照毛泽东的指示于1928年2月组建的由谭家述任队长的茶陵游击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1928年4月,茶陵游击队与朱德部会合,导迎朱德部顺利攻占茶陵城,促成朱德赴宁冈与毛泽东会师。在茶陵高陇战斗中,茶陵游击队配合红二十八团和红三十一团作战,击溃湘敌吴尚一个团,为开辟和建立九陇山军事根据地打下了基础。5月,中共茶陵县委、县政府和茶陵游击队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移驻介于茶陵、永新、宁冈、莲花四县之交的九陇山安营扎寨,与永新、莲花、宁冈的赤卫队并肩作战,苦心经营7月余,使九陇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个军事根据地,创造了群众武装割据的经验,丰富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内容。1929年1月,当湘赣两省敌军第三次“会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茶陵游击队与永新、宁冈三县游击队积极配合主力红军,与敌人展开游击战,有力地配合、支援了井冈山的反“围剿”斗争。当敌军围困龙陇山时,茶陵党组织和游击队率先突围,打破了敌人对九陇山的“会剿”,使“会剿”军在九陇山扑了个空。这对于掩护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和坚持井冈山的斗争起了重要作用。茶陵游击队后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种子部队。正如谭家述所说:“我们这支游击队就在艰难残酷的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由几十人、几百队、几千人,一直发展成为红军二方面军六军团。”

  毛泽东上井冈山后,谭思聪、陈韶、尹宁万、龙开富和陈叔同、陈泽同等一批茶陵籍优秀儿女曾直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从井冈山走出去的茶陵籍将士,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及其后来的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有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现追认在册的革命烈士有5000多人。

  <b>二、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也是全国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的建政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b>

  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第二次攻占茶陵城,随即成立了一个新的县政府,但新政府仍按旧政府的样子升堂办案、纳税完粮。部队整天在操坪里“三操两讲二点名”,工农革命军团长陈皓一伙生活腐化。毛泽东知晓后,对此提出了严厉批评,指示宛希先成立工农兵政府。宛希先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从基层产生工人代表谭震林、农民代表李炳荣、士兵代表陈士榘,组成新政府常委,由代表推举谭震林任政府主席,设立了民政、财经、青工、妇女等部门。12月28日,举行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大会,从而诞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这个政府的成立既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革命政权的尝试,也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红色政权建设的实践探索。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引用毛泽东的原话说:“自1927年11月中国的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省东南部茶陵成立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道长城,再回来报道他的经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诞生为尔后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着不可磨灭的实践意义。

  经验之一:充分发挥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作用,实行民主建攻。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领导人是通过自下而上层层推举出来的,因而,这个政权就有群众作基础和支柱,赢得群众的承认和拥护,也把群众吸引到政府的周围,使群众经受政治训练,提高革命觉悟。这种自下而上民主产生政府领导人的做法,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各县建立政权时所仿效,也为尔后的各级苏维埃代表会议、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仿效。

  经验之二:政府组成人员坚持以工农兵为主体,并吸收革命知识分子。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组成人员主要是工人、农民、士兵代表,也吸收了一部分革命知识分子,如革命知识分子杨绍震和罗尚德、罗青山、陈叔同分别担任了民政、财经、青工、妇女等部门的领导职务。这为以后的工农兵政权广泛地团结各阶层的群众,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经验之三:要正确处理好党组织和政府的关系。党要领导政府,但又必须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工农革命军开始成立的茶陵县政府和尔后成立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开始成立的县政府由于缺乏党组织的领导,因而存在种种弊端,而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在党代表宛希先的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并且自觉服从党组织的领导,其重大决策往往要请示茶陵县委。陈士榘在《井冈山斗争的片断回忆》中谈及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时说:“谭思聪、陈韶是县委的,住在天主堂(今茶陵福音堂),有什么事都到天主堂去商量,实际权力在县委。”茶陵党组织和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关系的处理,为我党农村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示范。因而,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为了后来全国红色政权建设的典范。

  但是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由于强敌进攻,存在的时间太短,没有来得及进行土地革命,群众发动得不够充分,许多工作没能展开。这也是个教训,以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各县借鉴茶陵的经验,吸取茶陵的教训,少走了许多弯路,较好地将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革命引向深入,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日益巩固和扩大。

  <b>三、毛泽东在茶陵湖口挫败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保存了实力</b>

  陈皓在“三湾改编”时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1927年11月18日,他和党代表宛希先受毛泽东的委派第二次攻打茶陵城。陈皓一进城后便贪图享乐,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开始走向歧途。宛希先为了制止这种错误行径,将其行为写信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复信时,对陈皓一伙进行了严厉批评。为此,陈皓心怀不满,记恨宛希先,排斥宛布先等同志的正确意见,并起了反水叛变之心。12月下旬,湘敌方鼎英、吴尚等分别从安仁、攸县、高陇等地进逼茶陵时,陈皓对革命悲观失望,企图叛变革命,欲把在茶陵的工农革命军六、七百人拉到敌十三军军长、他的老上司方鼎英那里去。12月26日,湘敌吴尚第八军的一个加强团纠集邻近几县的挨户团共两千余人大举进攻茶陵城,工农革命军在茶陵党组织和茶陵游击队、赤卫队的配合下,英勇奋战,但因敌我力量悬殊,战势对工农革命军不利。为保存革命势力,宛希先、张子清主张率部撤退,而此时陈皓欲把部队带往湘南,下令拆除茶陵城东门河上的浮桥,切断了工农革命军回井冈山的退路,最后部队无法东渡,只好南撤。

  毛泽东一行12月25日从宁冈茅坪出发,于26日傍晚到达与茶陵城一水之隔的中瑶村,发现县城情况有变,便夜宿中瑶陈韶家。27日拂晓得知部队南撤的消息时,当即决定追赶南撤的部队。

  27日上午,陈皓率领南撤的部队先于毛泽东到达茶陵大墟镇湖口。在湖口,陈皓仍然坚持率部继续南撤,欲去桂东投靠方鼎英。而宛希先等人则坚持率部东进井冈山,回到毛泽东身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但摄于陈皓以团长身份的命令,部队被迫向南缓慢行进。恰在部队不情愿地离开湖口墟不远的严峻时刻,毛泽东一行赶至湖口,传令部队开回湖口宿营。当晚,毛泽东在其住处湖口墟背老园里王其生家主持召开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会上,宛希先、张子清等揭露了陈皓一伙妄图将部队拉向湘南叛变投敌的阴谋,当即命令逮捕陈皓一伙。随即讨论决定了部队的行动方向。第二天早晨,毛泽东在湖口墟东侧的一块稻田里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会议。会上,毛泽东代表前委公布了陈皓一伙的罪行,宣布撤销他们的职务,将他们逮捕法办,并宣布由张子清代理团长。随后,毛泽东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给与会人员以很好的教育和极大的鼓舞。当场茶陵有200多名游击队、赤卫队、纠察队队员经毛泽东批准参加工农革命军。这一事件,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为“第一次肃反”。

  毛泽东在茶陵湖口挫败陈皓一伙的叛变阴谋,是非常成功地在中国共产党内、人民军队内进行的第一次肃反。这次肃反,清除了隐藏在党内、军内的一小撮反革命投机分子,化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的分裂危机,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壮大了工农革命军,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与壮大保存了力量。谭家述在《回忆毛泽东同志早期在茶陵的革命活动》一文中说:“我工农革命军通过三湾改编以后,当时仅有两个营的兵力,极大部分都到了茶陵,如果不是毛泽东及时赶上部队,让叛徒的阴谋得逞了,那我们的革命还会要走一段弯路。”即使当时宛希先等坚持斗争,也只能与陈皓一伙决一死战,同样难免全军遭难。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毛泽东在湖口英明果断地处置陈皓一伙,秋收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会毁于一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将无从谈起,中国革命可能还要走更多艰难曲折的路。正如陈伯钧在《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冈山》一文中所写的:“这样,新生的幼年红军所遭遇到的一场极端严重的危机,被我们党英明的、伟大的舵手毛泽东同志挽救了。”

  四、毛泽东总结工农革命军在茶陵的实践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三大任务”的制定和实施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工农革命军从占领茶陵城到撤离茶陵共一个多月。毛泽东通过宛希先的汇报和从茶陵回宁冈的路上与工农革命军战士的广泛接触,详细了解了工农革命军在茶陵的实践活动,对工农革命军打仗勇敢感到欣慰,但对工农革命军打下茶陵城后不做群众工作、不打土豪筹款子、按兵于茶陵洣江书院“每天三操两讲二点名”的做法深表不满。他把部队从湖口带到宁冈砻市后召开了总结茶陵战斗的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毛泽东在讲话中肯定工农革命军在茶陵打仗很勇敢,缴了不少枪,同时也指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缺点:一是没有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二是没有打倒土豪劣绅筹款子。毛泽东说,茶陵有那么多土豪劣绅,为什么不下去发动群众打土豪、多筹款子呢。接着,毛泽东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是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是打土豪、筹款子;第三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三大任务”的制定和执行,使工农革命军与一切旧式军队有了质的区别。“三大任务”明确了工农革命军的建军宗旨,正确地确定了工农革命的任务,使工农革命军的干部、战士对什么是革命、怎样革命有进一步的认识,懂得工农革命军不能单纯地为打仗而打仗,他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外,还必须筹款子和做群众工作,因而工农革命军的干部、战士自觉地把做不做群众工作作为评判自己是否革命的行动准则。这既有利于密切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关系,也对工农革命军的成长与壮大起了先导作用。

  “三大任务”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割据。大革命失败后,边界各县党组织大都被打塌,因而缺乏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三大任务”提出后,工农革命军自觉地做了大量工作,并从部队抽调人员到地方当干部,弥补地方干部的不足,使边界各县都建立了县委一级的党组织,还帮助地方建立了政权,发展了武装,开展了分田地的斗争,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经过一段实践,1928年5月建立的湘赣边界特委和军委进一步把部队做群众工作的任务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加以肯定,制定了“军队党先帮助地方党的发展,正规军队帮助地方武装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直接推动了革命,促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巩固。总之,用茶陵的经验教训凝聚而成的“三大任务”在当年军队建设和井冈山武装割据斗争中显示了巨大威力,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茶陵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乃至全国的“红色之源,建政摇篮”。茶陵人民用智慧和鲜血奠定了茶陵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朽的历史地位。

  <b>参考文献:</b>

  [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M].吉安:中共党史出版社,1987年版.

  [2] 胡涤非.茶陵人民革命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

  [3] 井冈山的武装割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 毛泽东与茶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江西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 茶陵党史丛书(第一辑).中共茶陵县委党史办编,1986年版.

  [7] 茶陵党史丛书(第三辑).中共茶陵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办公室编,1991年版.

  [8]茶陵县档案史志局党史档案资料.
1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本文标题: 假如苏波战争红军最终击败了白军,这对国际共运会有怎样的影响,历史将会如何发展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603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五代十国时期有哪些有作为的君主中国古代各朝制度演变 (官职,地方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