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石窟(天梯山石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石窟鼻祖

发布时间: 2021-11-30 12:01: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7

天梯山石窟的文化,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

凉州石窟(天梯山石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的文化

石窟艺术是一种宗教文化,取材于佛教故事,兴于魏晋,盛于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罗艺术精华,融汇了中国绘画和雕塑的传统技法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汉化过程,是研究中国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石窟艺术与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艺术是为当时信佛的人们服务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不同,他们所属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样,因而在造像与壁画的题材上,也要根据自己那一宗派的经典造像。所以石窟艺术的发展,因时间、地点的不同,发展情况也不一样。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后汉人所开的窟画出一些大乘经变以外,其余早期开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经中的故事造像。这些石窟群中,遗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释迦和菩萨等单独的形象,其次则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寻求解脱)等故事画像。这些画像多数是根据《声闻藏》各经创造出的,与外国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学小乘教唯礼释迦的记载相同,与法显、玄奘等人所记天山南簏各国信仰小乘教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所创造的像、菩萨、罗汉、护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种故事形象,都是通过具体人的生活形象而创造出来的。因而它不能割断与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联系,它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却曲折地反映了各历史时期、各阶层人物的生活景象。这应该是石窟艺术的一个特点。
人们往往从年代上确定石窟艺术在佛教史和美术史中的地位。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影响。
如果单从年代上看,新疆的许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对中原石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366),炳灵寺石窟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与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 专家们一致看法是,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石窟艺术开创地,但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莫高窟历史上出现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这时随着洛阳一批官宦、僧侣与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 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在这里并非有意贬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中国石窟一种发展脉络,用事实说明,真正能够影响中原石窟风格非天梯山石窟莫属。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
“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层蹊。朝天有路风云合,隐雾何人竹不栖。玉塞万年凭作障,泉源六出各成溪。振衣千仞曾寻梦,一览青川绿树低。”———清代·张昭美如果你是一位热爱旅游的人,一定要去天梯山石窟,如果你不喜欢旅游,一定要了解天梯山石窟,因为:天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的鼻祖,大佛塑像的高度堪称中国石窟佛像之首;这里还是中国的人参果之乡,《西游记》中生长人参果的万寿山实为武威天梯山,这里的人参果成为当地1万多户4.7万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正月初一,当地四千群众聚集在这里,以烧香拜佛、燃放鞭炮的形式祝福新年。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乾隆《武威县志》:“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经籍中都有记载。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天梯山石窟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创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逊由 张掖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地震),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蕴藏丰富。佛教兴盛是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此窟的开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总之,天梯山石窟对佛教传播及佛教艺术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并在中国石窟发展史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保护规划的制定,让石窟的修缮加固有了更为实质性的意义,这也是对中华民族瑰宝的传承。

武威天梯山石窟是 那 个朝代

  天梯山石窟】
  位于甘肃省武威城南五十公里处,地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
  “漠漠青冥不可梯,梯山高出辟层蹊。朝天有路风云合,隐雾何人竹不栖。玉塞万年凭作障,泉源六出各成溪。振衣千仞曾寻梦,一览青川绿树低。”———清代·张昭美如果你是一位热爱旅游的人,一定要去天梯山石窟,如果你不喜欢旅游,一定要了解天梯山石窟,因为:天梯山石窟是中国石窟的鼻祖,大佛塑像的高度堪称中国石窟佛像之首;这里还是中国的人参果之乡,《西游记》中生长人参果的万寿山实为武威天梯山,这里的人参果成为当地1万多户4.7万多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正月初一,当地四千群众聚集在这里,以烧香拜佛、燃放鞭炮的形式祝福新年。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起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
  现在,天梯山石窟仅存3层,大小洞窟17处。其中一大型洞窟高30米,宽19米,深6米。窟内有释迦牟尼大像1尊,高28米,宽10米,面水而立,右臂前伸,指向前方,巍然端坐。释迦两旁还有文殊、普贤菩萨,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等6尊造像,造型生动,神态威严。窟内南北两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上部为云纹青龙;中部为大象梅花鹿,大象背部驮有烟焰发光的经卷,下部是猛虎和树木花卉。北壁上部绘有青龙双虎,中部绘有白马、墨虎、菩提树,马背上经卷闪光;下部绘有牡丹花卉。整个壁画笔触清新,色泽艳丽,形象逼真。
  我们来到这里时,黄羊河水结着厚厚的冰层,在阳光下洁白晶莹,明镜一般。夏天从水库乘船瞻仰,天梯山的伟岸雄姿倒影在清澈碧波之中。沿着栈道登临天梯山远眺,黛青色的祁连山脉映入眼帘,层峦叠嶂。山顶白皑皑的冰雪如云如练,使青色的山体显得更加冷峻。湖水映衬着蓝天、白云、青山,像一块温润的碧玉,给这片原本苍凉的天地增添了灵秀之气。
  2001年06月25日,天梯山石窟作为北朝至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补充:
  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位于城南约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大坡山南崖绝壁间,窟下有寺,也称大佛寺、广善寺。乾隆《武威县志》:“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经籍中都有记载。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天梯山石窟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创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逊由 张掖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地震),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蕴藏丰富。佛教兴盛是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此窟的开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 天梯山石窟,不仅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昙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东下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了新的开凿生活,成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北魏的佛教领袖。据历史记载,439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至平城,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了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了佛教的兴盛。这3000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着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北魏灭北凉结束了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其艺术受到重创,凉州的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一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了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迁往平城的工匠、僧人中不乏高僧法师。据《释老志》、《世祖纪》、《高祖纪》记载,凉州僧人师贤到平城后,任道人统(管理宗教事务的官职),并于公元452年建议并亲自主持,开始造帝王化的佛教石像。公元460年,师贤去世,凉州高僧昙曜继其职,改道人统为沙门统,继续主持造像工作,并于平城近郊开凿云冈石窟。他只用了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了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昙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云冈石窟最宏伟的雕像和代表作。后经历代开凿,使云冈石窟成为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雕造富丽,为全国石窟之冠。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间,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即第16至20窟。之后陆续兴建,前后历60年,无数的雕塑家在53个洞窟里雕刻了佛像、飞天等5�1万多件。其间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之前。这些宏大精美的雕塑,是雕塑家们智慧和艺术才华的结晶,而凉州僧人及其工匠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在佛教文化和石窟寺艺术方面,北凉和北魏是源流关系,即北凉为“源”,北魏为“流”。据《魏书·释老志》记载,驰名中外的龙门石窟是继云冈石窟之后开凿的。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从这时起,历经东魏、西魏、北齐直至明清,营建了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群,同时还开凿了巩县石窟和附近的几座石窟。龙门石窟的建造艺术风格,无不体现着天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南朝文化和中原传统汉文化色彩,又有浓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称为石窟之鼻祖是当之无愧的。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往往从年代上确定石窟艺术在佛教史和美术史上的地位。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的影响。如果单从年代上看,新疆的许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对中原石窟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或影响甚微。按史料记载,莫高窟始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前凉升平十年(366),炳灵寺石窟169号的题记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412~439年。从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迟一些, 与炳灵寺石窟基本相当。但这两个石窟尤其是莫高窟现在的影响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称莫高窟和云冈、龙门。但北魏时期的莫高窟并不有名,也没有对云冈、龙门产生直接影响,反而是凉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声名显著,对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目前,专家们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虽为中国内地最早的石窟艺术开创地,但它正式开窟建寺的时间要从420年北凉灭西凉之时算起。莫高窟历史上出现的开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这时随着洛阳的一批官宦、僧侣和工匠的进入,中原汉风在这里开始流行。而这已经是天梯山石窟开凿100年以后的事。从以上的简单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石窟的影响过程应当是:天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这里并非有意贬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从影响和源流关系上探索出中国石窟的一种发展脉络,用事实说明,真正影响中原石窟风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属。
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
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
【天梯山石窟】
位于甘肃省武威城南五十公里处,地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佛龛十七个,佛像一百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
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路乡灯山村。因山道崎岖,峰峦叠嶂,形如悬梯,故名。天梯山巅白雪皑皑,常年不化;山间泉水叮咚,草木丛生,风光绮丽。“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起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
2001年06月25日,天梯山石窟作为北朝至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补充:
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位于城南约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大坡山南崖绝壁间,窟下有寺,也称大佛寺、广善寺。乾隆《武威县志》:“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经籍中都有记载。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天梯山石窟是在天然洞穴的基础上创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东晋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逊由 张掖迁都于姑臧,称河西王,设置官署,修缮宫殿,建起城门诸观。同时召集凉州高僧昙曜及能工巧匠劈山开路,伐木毁林,开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车氏病逝,特在窟中为其母先雕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状,表示忏悔。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地震),石窟残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顷刻间震毁,许多塑像受到损失,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石窟里面有北魏、隋、唐时期的汉藏手写经卷,唐初绢画菩萨像,唐、五代、西夏(宋)、元、明、清各代塑像、壁画、经卷等。天梯山石窟虽地势险峻但蕴藏丰富。佛教兴盛是五凉时期凉州文化发展的一大特征。此窟的开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凉州讲经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 天梯山石窟,不仅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开凿天梯山石窟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和雕塑家、彩绘家。昙曜等人在完成天梯山石窟之后,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佛教中心的东移,东下平城(今山西大同),开始了新的开凿生活,成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则成为北魏的佛教领袖。据历史记载,439年,北魏灭北凉,从姑臧迁宗族吏民3万户至平城,其中有僧侣3000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既反映了凉州的人口众多,也说明了佛教的兴盛。这3000僧人实际上就是“凉州模式”的创造者,推动着北魏崇佛风气日渐兴盛。北魏灭北凉结束了河西地区140余年割据而繁荣的局面,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佛教及其艺术受到重创,凉州的僧人纷纷外流,除迁平城外,一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兴盛,使敦煌成为继凉州之后的河西佛教中心,并推动了河西石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发展。敦煌石窟中的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艺术风格相似,说明天梯山石窟的开凿及其艺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建于十六国北凉(401~439),后经历代开凿,才有现在的规模,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梯山石窟的保护

王奎告诉记者,石窟管理处下一步工作重点就是要先把这些因搬运而破损的壁画和塑像尽快修复起来,等经济条件好些以后,再进行石窟内壁画的修复与保护。王奎说,在洞窟壁画的背面,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珍贵壁画,但是管理处每年只有不到10万元的保护经费,维持现状已经很勉强了,继续发掘与修复工作真的是有心而无力。
王奎介绍说,从1995年开始,国家文物部门就开始立项修复天梯山石窟了。第一期修复工作现已经顺利结束,由于经费不足,大规模的修复工作已基本停顿了下来。 研究人员告诉记者,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早期石窟的代表,也对后世大同石窟、云冈石窟等石窟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不仅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物,而且为研究我国古代洞窟、雕塑、绘画艺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天梯山石窟的许多洞窟,仍然是一种自然存在状态。要想有效地进行修复保护工作,必须沿陡峭的山体修建栈道,人们才可以进入洞窟进行工作。则只能是零敲碎打地进行一些局部的修补工作。
研究人员无奈地说:“没有栈道,无法进入洞窟,修复专家也没有办法,只能望‘窟’兴叹。” 甘肃武威市《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已正式得到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复,这意味着被当代史学界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将得到系统保护和修复。
按规划,国家将投入资金1亿多元人民币,分近中远三期完成,期限21年,重点对天梯山石窟文物本体采取系列保护措施,包括赋存岩体加固、洞窟保护、陈列馆展出等,系列修复规划的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将达到233公顷。
《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前期准备已经完成,后面的系列保护修复规划正紧锣密鼓实施。王奎表示,已对石窟内壁画进行了初步修缮和维护,会加紧对小洞窟的岩体加固,尤其对北凉洞窟加大力度。 1、始建于北凉时期的天梯山石窟有中国石窟“鼻祖”之称,在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博物馆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已抢救性修复天梯山石窟塑像20身、壁画约90平方米。
天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约60公里的黄羊河畔,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在中国石窟艺术发展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天梯山石窟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被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199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2006年,保存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天梯山石窟文物,除少量留存甘肃省博物馆外,其余500多件大小文物及残片移交武威市凉州区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保护管理。
由于天梯山石窟时代久远,加之搬迁前后保存环境不断变化,导致天梯山石窟文物大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病害。敦煌研究院和甘肃省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的抢修方案,正在对天梯山石窟文物开展抢救性修复。
2、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城南约60公里的黄羊河畔,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被称为中国的石窟“鼻祖”,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在我国石窟艺术发展乃至整个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58年,因修建黄羊河水库,省政府报请文化部同意后将除大佛窟外的其他文物搬迁至省博物馆保存。1992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在原址、原位修复天梯山石窟文物。在国家和省上的支持下,武威市先后完成了天梯山石窟大佛窟防渗水围堰工程、天梯山石窟陈列馆建设和窟区环境整治等工作。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保存于省博物馆的天梯山石窟文物,除少量留存省博物馆外,其余移交武威市凉州区天梯山石窟管理处保护管理。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搬迁前后保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天梯山石窟文物大部分存在程度不同的病害,亟须进行抢救性保护。1992年至2002年,省博物馆陆续修复保护了其中的14尊塑像、近6平方米壁画。2006年4月,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处委托敦煌研究院,在对搬迁回武威的部分塑像、壁画进行全面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抢修方案》,经省文物局申请,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随后,敦煌研究院和省博物馆按照抢修方案开展了天梯山石窟抢救性修复工作。已抢救性修复塑像20尊、壁画约90平方米。
2001年06月25日,天梯山石窟作为北朝至唐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21年11月8日武威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正式启动,大批珍贵文物的全面修复和原址回归在半个多世纪后成为现实。这意味着被历史文献考证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与藏于此的文物将告别长期的“分居生活”。这批珍贵文物预计将在修复后安置回天梯山原址保存和展出。由敦煌研究院和天梯山石窟管理处共同组成的工作组计划修复壁画327.4平方米,塑像76身,预计3年后将可基本完成。

本文标题: 凉州石窟(天梯山石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石窟鼻祖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3304.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体生理上那些不合理之处一个历史人物,女,手里拿着烟,好像是个诗人,这个人是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