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大和号必须死,日本才能活”呢?89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侵占东北三省军事行动,东北军统帅张学良下令不抵抗,不到五...
为什么说“大和号必须死,日本才能活”呢?
89年前的今天,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侵占东北三省军事行动,东北军统帅张学良下令不抵抗,不到五个月时间,东北全境沦陷。
随后,国联派遣由英国人李顿率领的调查团赴中国东北。
1933年2月24日,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日本1票反对,通过了19国委员会关于接受《李顿调查团报告书》决议,重申不承认伪满洲国。
日本于3月28日以抗议该报告书为由,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从此日本在国际上陷入空前的孤立。
随着国际环境的日益恶化,日本军部加紧扩军备战,面对未来与美国的战争,日本海军想到用举国之力建造“大和级战列舰”,妄想用大炮巨舰在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国决一死战。
大和号战列舰和她的姊妹舰武藏,在军迷和历史爱好者眼中可谓是一个图腾般的存在。围绕着这一级“史上最大的战列舰”,赞誉和诋毁的言论都是非常多的。
日本人亲手建造了这两艘战列舰,而他们在战后对这两艘船有很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日本人很为大和号自豪,现在去日本还可以去吴市参观那里的“战舰大和博物馆”,博物馆附近,当年建造大和号的船坞还留着,上面有现在日本人的题字——“战舰大和诞生之地”,言辞中的骄傲之情不难想见。
▲战舰大和,旧日本海军的图腾,本文作者制作的大和号战列舰模型 图源:瑞鹤
可是另一方面,战后日本人也对“该不该建造大和号战列舰”进行了反思,在民间的舆论中,战舰大和被誉为“昭和三大马鹿(蠢货)”之首,那言外之意就是“不该造这艘战列舰”。
日本人对战舰大和的矛盾心理在影视作品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基米德大战》中的大和号 图源网络
2005年,日本拍了一部《男人的大和》,那部电影聚焦的是大和号战列舰的最后一战。
而2021年,日本电影《阿基米德大战》针对“该不该造大和号战列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剧透了,电影里一个观点提的很有意思——“大和号必须死,日本才能活”。
二战后期,日本已无力回天,为什么还要让旗舰“大和”号去送死?
大和号战列舰(日文:,英文:Yamato,中文:大和号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曾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
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特攻作战精神的炮灰。大和号的沉没,也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彻底终结。
在沉没超过半世纪后,该舰仍然作为不少电影及动画的题材,继续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
其实,让“大和号”出击的原因很简单,但是却不能说出来,高层不敢说,中下层也不敢说!
为什么让“大和号”出击?原因其实很简单:让“大和号”得到一个光荣的归宿,日后成为?舞军民士气的样板,为日本日后的东山再起作好舆论准备。
“大和号”是联合舰队的旗舰,如果战败后落到美军手里,对日本军民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挫伤;相反,如果“大和号”是战沉的,它将成为传奇,将成为媒体吹捧的热点。
高层的目的实际上达到了,战后,“大和号”成了媒体的宠儿,无数的小说、电影以它为原形创作出来,日本右翼更是以它为偶像;相比之下,另一艘曾经做过联合舰队旗舰的“长门号”可就惨多了,因为战后落到美军手里受尽凌辱,更成为核弹爆炸的靶舰,凄惨的下场让所有的日本人都忘记了它,没有什么小说、电影、电视以它为原形。
(图片源自网络)
为什么说"大和号"战列舰被击沉,彻底打垮了日本全国的士气
在“无比震惊”之后,全国如丧考妣,
士气极度低落,降到了开战后的最低点。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