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衰落?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英国可谓是风光无限,然而世事无常,在经历第一次、第二次...
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衰落?
曾经的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英国可谓是风光无限,然而世事无常,在经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却迅速衰落,沦为二流强国,今日笔者就与大家分享一下英国衰落原因的几点思考:
一、资产阶级不愿投资新设备、新技术
公元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最终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制度。随后,凭借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取得的成果,英国人最终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大帝国。
此后的英国仗着拥有世界范围内最广阔的殖民地,依靠低廉的技术、资本投入就能获得极大的利润空间,开始坐吃山空,逐渐变得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投资变得不积极和没兴趣,资产阶级不愿意投资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他们把额外的资本输往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放作高利贷款以获取高额利润,结果导致的英国国内普遍出现了企业设备落后陈旧、生产技术也相对落后的现象。
二、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先机
直到19世纪晚期,作为推动工业革命重要力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在英国依旧不受重视,更没有建立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大学教育的和宣扬的都是鄙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创造如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等等都不在英国。德国、美国等国凭借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1894年美国经济总量成功超越了英国,跃居世界第一;
此后德国又成功超越了英国;到了19世纪3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工业革命成果的苏联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再次超越了英国,此时的英国已经被美国、德国、苏联等后起之秀实力碾压和超越,国家实力相对衰弱了。
三、两次世界大战消耗了英国的国力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主战场都发生欧洲,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战争主要参与国,可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
据英国国防部战后统计,二战期间英国军官死亡人数在40多万,军民死伤总超160万,国家财产损失接近1500亿美元,航空母舰和辅助航空母舰各损失5艘、其他各种水面军舰损失共计341艘,英国此后基本上丧失了对海洋的控制权;屋漏偏逢连夜雨的英国在二战后由于殖民地相继宣告独立,其所属殖民地也丢了个干净;
战争也在不断地吞噬着英国的国力,国家财政收入入不敷出,为了打赢战争,大量的真金白银不断地从英国流向美国,用于购买武器、弹药用以应对战争狂魔德国,不断地将英国国库掏空,而美国等国在战争初期大发战争横财,国力蒸蒸日上,最终,英国从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退居二线,衰弱了下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可谓是风水轮流转。
英国日不落帝国是怎样衰弱的
首先,广大工人劳动强度大,生活贫困,必然影响整个社会人口的整体健康水平。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人健康状况差,也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
作为目击者,恩格斯对“工业工人”有这样的描述:“他们几乎全都身体衰弱,骨瘦如柴,毫无力气,面色苍白,由于患有热病,他们身上除了那些在工作时特别用劲的肌肉以外,其他肌肉都是松弛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消化不良,因而都或多或少地患着忧郁症,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他们衰弱的身体无力抵抗疾病,因而随时都会病倒。所以他们老得快,死得早。”
第二,贫困家庭儿童死亡率高,影响了整个社会人口增长率,从而减弱了社会发展后劲。英国人口从1751年至1861年,年增长率一般为1%多,高时不超过2%,低时不到1%。相比之下,美国人口在1790-186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3%。
第三,大量童工的存在意味着下层民众不能接受正常教育,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19世纪英国教育水平比较低,民众教育被忽视。1832年哈德兹菲尔德众议院委员会的报告披露:工厂里会写字的人不超过1%。1870年时,英国6-10岁的儿童,只有40%上学;10-12岁的儿童,则只有33%上学。有学者进行比较,1858年英国全日制学生人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是1∶77,而同一时期普鲁士为1∶6.27。
第四,工人阶级遭受苦难,激化了社会矛盾。工业革命时期,尽管英国没有像法国那样发生大革命,但社会矛盾一直很激烈,发生了捣毁机器的“卢德运动”和以砸毁打谷机为最明显特征的“斯文运动”,出现了广泛的罢工斗争和大规模集会抗议活动,发生过城市抢粮风潮、甚至武装暴动如“兰尼卢暴动”和“新港起义”。这些矛盾斗争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在工业社会,工人阶级是人口的主体,工人阶级社会地位低下、生活困窘,必然妨碍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英国的历史提供了令人深思的经验和教训:一个国家即使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实现了崛起,如果广大下层民众生活困苦,则不能做到“长盛不衰”。
随着工人阶级坚持不懈的斗争,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逐渐得到改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建立了福利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迄今又保持着一定的发展活力。
英国日不落帝国是经过一战、二战衰落的。
二战之后全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兴起,损失大量殖民地;
美苏两强争霸使得欧洲从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沦为对抗前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失去金融中心的地位;
科学技术不再领先.
由于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次产业革命当中英国的资本家们就没有像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那样积极地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在一战二战中元气大衰
丧失了很多殖民地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