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精神组合:为什么史记之外还需要一部通鉴?

发布时间: 2021-11-14 08:37:0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4

文宝木笑历史对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辉煌一时的那些...

中国人的精神组合:为什么史记之外还需要一部通鉴?

文/宝木笑

历史对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对于我们中国人显得更加重要。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辉煌一时的那些人类古文明,流传至今的寥寥无几,而中华文明却一直绵延,且生命力一直顽强旺盛。为何产生这样的情况,是个极为宏大且复杂的研究课题,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定绕不开我们中国人对历史的重视和传承,特别是我们对待历史的理念和从中绵亘而来的民族精神。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和历史悠久的民族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然如中华民族这般传承的民族确实有着非常鲜明的独一性。单从治史角度讲,我们的二十四史和这个庞大系统之外的其他史学典籍,确实在人类文明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而就我们自身来讲,开蒙之时除了基本的小学,一般也必带着历史方面的孕养。《史记》和《通鉴》千百年来一直被我们民族并称为中华史书的“双璧”,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著史和治史的最高水平,司马迁和司马光的“史家二司马”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的史学殿堂里是有鲜明的身份区分的,《通鉴》一般就是指《资治通鉴》,就像“太史公”就是指司马迁一样。而我们对《通鉴》的不熟悉,从对《通鉴》里那句“臣光曰”的相对陌生便可略窥一斑。北宋大学问家司马光领着当时中国最牛的几位史家才俊,足足花了十九年时间编成了一部鸿篇巨制——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其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一直到《后周纪》五卷,可谓蔚为大观。

但我们的疑问依然存在。在著述史书的传统一直流传的中国,《通鉴》所涵盖的历史自有单独的史书记录,比如写汉代的有《汉书》《后汉书》等,那么《通鉴》存在的意义何在?若将眼光放远至整个中国史书的架构,便又有了新的问题。“二十四史”几乎一直都是我们对中国史书的代称,但事实上,这是我们对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且这些史书均以纪传体编撰。没错,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中,是没有《资治通鉴》的。当然,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反证”,若按不太严谨的说法便是,《资治通鉴》凭一己之力便取得了与“二十四史”分庭抗礼的位置,足见此书的非同凡响。

那下一个问题自然便是为何《资治通鉴》会有这样的成就?进而牵扯出这部浩繁巨著到底和对面阵容强大的“二十四史”有哪些不同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环环相扣的问题和对答案的找寻也是读史最大的趣味之一,而这也是《资治通鉴熊逸版》最大的行文特点。熊逸以250个问题为抓手,在此丛书第一辑中将通鉴《周纪》进行了非常详尽的解析,诸如“全书开头为什么像打哑谜”“魏文侯有哪些过人之处”“田文是如何说服父亲田婴的”等等,文字写的别开生面,但风格却并不过分跳脱,还是熊逸一如既往的文风。

平心而论,我对这套书的感觉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熊逸这位作者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名作家,遥想十几年前的天涯煮酒,当年明月自然冠绝,但熊逸此君亦领风骚。抛开对熊逸这些年一直低调掩藏身份的各种说法,单纯从文章角度来说,熊逸是互联网时代很难得的写作者。他一直走的是“注经”类的写作路径,所以他读了很多书,也写了很多书,除了《八戒说禅》的跳脱之外,几乎所有作品都很持重,尤以《周易江湖》和《春秋大义•隐公元年》为最。

另一方面,就像熊逸在《资治通鉴熊逸版》前言中所述,他幼时机缘之下得以读到通鉴,从此喜欢上了各类史书。我自己也有类似经历,故而当看到《资治通鉴熊逸版》的书名时,内心深处便觉得很不舒服。《资治通鉴》如此神作,又何来“某某版”?按照这样的逻辑,难道先哲的著作只能算是《资治通鉴司马光版》么?若非这么多年一直有读熊逸的文章,不然确实会因为这样的小节而错过这整套书,非常建议在后续书目的出版中对书名稍作调整,比如《资治通鉴熊逸解读版》云云。

之所以对熊逸的新作有这样的看法,也许是因为他在很多地方说出了让我内心极为共振的话,有点儿爱之愈深责之愈切的感觉。那共振并非是形式上的语言,而是一种对通鉴更深的感悟。当我看到熊逸在拆解通鉴,内心实在有些小赌的意思,我就在心里赌他是否会朝着那个方向行进,如果是,便真有些志同道合了,若不是,实在也就不值一读了。这个方向,便是要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通鉴和司马光到底要说什么?他们费了那么大力气写下如此浩大的巨著,到底是为了什么?继而从这个方向出发寻找到读《通鉴》应有的方法论,进而韦编三绝,反复品咂。

市面上解读《资治通鉴》的书不少,最简单直接的鉴别方法便是“这个方向”。若其作者上来便将《通鉴》当成什么“职场教科书”,进行所谓“干货解读”,趁早还是舍弃为妙,因为这属于上路便末路的文章,不看也罢。真正路子正的读法就是看其开篇如何为读者解读“三家分晋”的问题,这个问题解读的水平如何,基本上就决定了后面整本书的水准了。熊逸解读的路子是很正的,就是抓住《通鉴》到底装载着什么样的内在价值观这个核心来说清说透。

若再说具体一些,便是熊逸开篇导语的那一节了,即“《资治通鉴》为什么从这个年份开始”。“三家分晋”是一件持续了至少50年的历史事件,大致从公元前453年赵、魏、韩联盟打败智伯开始,至前403年周威烈王封赵、魏、韩为诸侯止。而《通鉴》的开始年份则选择了前403年为全书开篇,这其实是大有深意的。熊逸已经说出了两重非常深的意思,一为《资治通鉴》是以“稳定”作为核心政治诉求的,在儒家体系里,名正则稳。所以,司马光才会以韩、赵、魏三大家族的族长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这么一个“名不正”的小事件作为开端,将这个表面上的小事件解读为历史当中最大的教训。

熊逸说的另一重意思是,《资治通鉴》的起始年份,透露了这部由政治家操刀的史书,意图在于“资治”。至此,熊逸近乎完美地完成了自己对《通鉴》解读的开篇,后续他还做了非常重要的补充,即认为《通鉴》的价值体系已然明晰,即儒家正统为体系内核。更可贵的是,熊逸还指出了司马光的核心政治思想是“国家要求稳定”,这跟早他一千多年的另一位司马氏——汉代的史官司马迁,有很大差别。令人遗憾的是,鉴于这套书本身的内容要求,熊逸不可能对这个方向进行深入具体的解读,全书仅流露出一次这方面的意味。

但从这些年的阅读经验看,个人认为,读《通鉴》是一定要配合着《史记》一起比对的。这便涉及到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为什么《史记》之外还需要一部《通鉴》?从读史学史角度讲,这两部经典在我们普通受众中的传承是略有不同的。相比较而言,我们更熟悉《史记》。这部著作就仿佛我们幼时的邻家大哥哥,是爹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光辉事迹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他的一切都耳熟能详,一句“太史公曰”蕴含着多少相处的回忆和往事。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有这样一位邻家大哥足矣。然而《通鉴》的出现就像是电视剧里常有的桥段:《史记》这般亲切的邻家大哥之外,肯定得有一个隔壁“高档社区”的公子,举手投足贵气十足,明明可以躺出身,却偏偏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没见过他的真颜,江湖却到处是他的传说。

说白了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似乎距离我们普通老百姓更近一些,而司马光的目标读者却不是我们,至少他的主要假想读者首先是皇帝,他是要通过对中国1362年历史的解读完成一部“帝王心术”的顶流教科书。司马光在进书时说的很清楚,祈望神宗皇帝“时赐省览,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继而做个好皇帝,然后“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也就是说《通鉴》既为当时帝王而作,也为后代帝王而备。后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定御名为《资治通鉴》。

概括而言,熊逸点明的《资治通鉴》的文眼是很准的——“稳”是司马光编写《通鉴》的着力点,因为这是治国第一要务,没有稳定,一切都如空中楼阁,说没就没。虽然早生一千多年,显然司马迁在历史观方面是更加天马行空的。若按史观分类,司马迁所持的是标准的异端史观(笔者注:此异端无贬义),而司马光所持的是儒家正统史观(笔者注:此正统为中性词)。所以,司马迁抨击“天道”及正统的道德规范和所谓“仁义”,肯定“利”、“欲”,对人们所不齿的游侠敢于肯定,为他们作传,感慨其“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而司马光司沿用的是班固、荀悦之说,认为游侠“背公死党”、废 “守职奉上之义”,是“德之贼”、“乱之所生也”。

奥威尔说:“几乎所有写作的背后都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希望把世界推往一定的方向。”这话很有几分道理。如果我们通读《史记》和《资治通鉴》便能更多地察觉这种差异。“稳定”是司马光的治史底色,而“变革”则是司马迁的书写情怀。司马迁坚定地认为“变”才是历史的必然,他在《高祖本纪》中明确地说:“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在《太史公自序》里畅谈“《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因此,《史记》中记载了历史上许多波澜壮阔的变革,商鞅变法、吴起变法、李悝尽地力之教、汉初休养生息等等。

在这里,我们要尤其注意一点,而这一点也将决定着我们能否深刻地认识《资治通鉴》与《史记》之间的关系,乃至司马光和司马迁两位史学大家的思想。这便是,司马光并非一些人所说的“顽固保守派”,《资治通鉴》也不是一部反对“变革”的“保皇读物”。在这方面,也是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对熊逸下一部解读的期待:按照现在第一辑的程度,下一部熊逸将重点解读通鉴的重头戏《汉纪》。而在《汉纪》中,司马光将为“稳定”的价值观寻找恰当的方法论,即把历史分为王道和霸道两个阶段——“遵王道”才是治国的核心关窍。

在司马光看来,不管你是否“变革”,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是“稳定”。而“稳定”的评判标准也只有一个,便是“国强民安”,这就是“王道”。正因此,司马光将一切与民争利的“变革”都判定为“有变道之实”。也就是说,司马光本身并不反对变革(笔者注:儒家正统理论体系里是有容纳变革的位置的),但他认为很多“变革”的味道杂了,最终成了改变 “王道”,不但儒家正统被冲击,更要命的是国家的根基——百姓“不安”了,所以必须舍此“霸道”,而让“先王之道复行于后世”,这便是司马光对于“治道”的总纲。这也是我最喜欢《资治通鉴•汉纪》那段话的原因:“其所以行之也,皆本仁祖义,任贤使能,赏善罚恶,禁暴诛乱,顾名位有尊卑,德泽有深浅,功业有巨细,政令有广狭耳,非若白黑、甘苦之相反也。”

所以,你看“三家分晋”的《史记》视角和《通鉴》视角是全然不同的,就像不同的顶级大导演翻拍了同一部经典。司马迁对“三家分晋”的主要描述是在《史记•赵世家》中完成的,也就是以“变革者”为视角叙述,给人的感觉就是变革是必然的,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三家分晋”的核心人物赵鞅,其先祖也是名门望族,历史上对晋国有过大功绩,身份认定上没什么问题,司马迁甚至连着用了两个神话故事,以“帝”托梦为名为赵家将来成为诸侯提供“王权神授”的依据。司马迁的意思很明显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世界哪儿有那么多规矩,干就完了。

而司马光就是另一个视角了。《资治通鉴》重点着墨于智果对智瑶(笔者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智伯)的人物风评。这位智伯堪称“完美”,《通鉴》说他“美鬓长大”(颜值高)、“射御足力则贤”(武力值好)、“巧文惠辩”(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技艺毕给则贤”(才艺出众)、“强毅果敢”(有硬汉作风)。但司马光最终总结了智伯的一个致命短板,这个弱点掩盖了他所有的优点并导致了他整个家族的灭亡,这就是“不仁”。你即便再拉风、再顶流、再强大,但你搞什么选妃、玩儿什么神社、割什么韭菜,最后也终将落得个灰飞烟灭的下场。因为司马光在近千年前已经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了: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德才皆无则为愚人、才胜德者为小人。而小人是对“国”、对“家”、对“民”最危险的一类人,是“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民之恶贼”。

由此看来,《史记》与《通鉴》绝不矛盾。中华民族史家的“双璧”其实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两面,仿佛我们的太极,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组合。《史记》是更偏重感性的,汪洋恣意、大开大合,司马迁要让后世子孙解开枷锁、一飞冲天。《通鉴》是更偏重理性的,老成持重、底线清明,司马光虽是写给皇帝,但亦是期盼我族人千秋万代都能坚守良知、王道而行。司马光告诫我们:你若不好好干,最终就是“三家分晋”的凄惨下场。司马迁鼓舞我们:你若好好干,最终就是“三家分晋”的不世之功。“二司马”其实殊途同归:无论你是皇帝还是诸侯、无论你是将领还是百姓,都一定要守护良知、积极奋起,去做更好的自己。

上世纪初,11岁的钱穆常听人说中国要灭亡了,就快如印度、波兰般被列强瓜分干净了,钱穆早慧,甚感忧虑。很巧的是,当时钱穆读到一个叫梁启超的人写的文章《中国不亡论》,力主中国不会亡,这给少年钱穆极大的鼓舞。后来,为了证明“中国不亡”这句话,钱穆开始致力于国史研究,并且一研究就是数十年,他深切地希望通过研究过往的中华,多一些对未来中国的信心。无独有偶,在钱穆读到《中国不亡论》的那一年,一位大钱穆十四岁的青年正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留学,一次课间看到了一部“日俄战争教育片”,为民族之苦难不争所深深刺激,从此决定弃医从文,这位青年便是后来的鲁迅先生。

面对历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道路。熊逸在书中有段话写的很有味道,他说《资治通鉴》成书的年代“那是最好的年月,那是最坏的年月;那是智慧的时代,那是愚蠢的时代;那是信仰的新纪元,那是怀疑的新纪元;有人直上天堂,有人直下地狱……无论如何,那都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时光跨越千年,我们更应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已经深深懂得:单纯拿着《史记》,或有急行突坠之险;只是捧着《通鉴》,便有抱残守缺之虞。唯有左手《史记》,右手《通鉴》,你我不管是叱咤风云的成功者,还是岁月静好的普通人,内心便从此有了坚定和执着,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千年传承的精神组合。

—END—


更多关于读书方面的文请见专栏:

作为多年红迷,我还整了个关于红楼梦的专栏:

当然还有个非常冷清的微信公众号:深度书痴宝木笑(baomuxiaoshuo),咱们一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读书生活。

我是小宝

祝你幸福

本文标题: 中国人的精神组合:为什么史记之外还需要一部通鉴?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624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德全说书-美国史之英法战争(十四)-威廉.皮特之二传统文化的源流——伏羲易经太乙玄门道家三教九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