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独吞,为何中国籍妻子成为大赢家?也许说来有些令人惊讶,旧中国最有钱的人,居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
此人死后留下巨额遗产,伊拉克亲戚想独吞,为何中国籍妻子成为大赢家?
也许说来有些令人惊讶,旧中国最有钱的人,居然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犹太商人。此人的名字叫哈同,1851年生于伊拉克巴格达。幼年时期,哈同的家境十分贫寒,他靠拾破烂、捡煤块为生。
1856年,5岁的哈同随父母迁居印度孟买,并加入英国籍。1872年,21岁的哈同只身从印度来到香港,其过程非常艰难并经历了生死考验。第二年,他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
哈同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洋行当门卫兼清洁工,但这位天生具有好奇、冒险和奋斗精神的年轻犹太人为自己定下了目标,他以同样是犹太人的老板沙逊为榜样,并立志今后要超过他。
1886年,哈同娶了一位中法混血妻子罗迦陵。这个女人拥有过人的机智,性格也大胆泼辣。哈同娶了她后,事业开始蒸蒸日上。婚后第二次,哈同担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的董事。
然而,真正给哈同的事业带来巨大转机的是中法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接连挫败法国侵略军,这些胜利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但上海的洋人却坐不住了,他们以为中国打败法国后自然就会清理他们,于是纷纷逃离上海,上海的房价因此暴跌。
哈同也想去香港躲避一下,但他的新婚妻子罗迦陵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把自己的首饰卖掉,劝丈夫倾其所有用于购买房屋土地。这是一场可能倾家荡产的赌博,但是哈同赌赢了。
结果是清政府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不败而败,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复了繁荣。哈同则名利双收,他购买的房产,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一带,后来逐渐发展为上海的商业金融中心,在数年间地价上涨千倍以上。哈同从此成为犹太炒房团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并被人称为远东首富,声望果然超过了老东家沙逊。
1931年6月19日,80岁的哈同在上海病故,留下1亿7千万美金巨额遗产。这其中包括地产460亩,房屋1300幢,以及价值百万英镑的珠宝。但遗憾的是,哈同夫妇没有自己的亲生子女,但他们多年来收养了几十名中外养子女。
哈同生前曾和妻子立下一份遗嘱,这份遗嘱遗嘱以英国律师为证人签署的,一式两份,内容相同。遗嘱规定,如果哈同死后7天之内其妻罗迦陵不死,则罗迦陵将继承全部遗产;如果7日之内罗迦陵去世,那么遗产归遗嘱执行人管理,由遗嘱执行人监护继承人成年后,按遗嘱规定将遗产分割给各继承人。
这份遗嘱规定,在扣除赠与其他养子女的款项以及包括丧葬费在内的一切开支以后,哈同的两个养子大卫和罗弼分别获得遗产的70%和30%。遗嘱的执行人是哈同的大管家和律师。
如今的南京路
由于哈同信奉犹太教,根据犹太教的习俗,丈夫去世后妻子一般在7日内殉节而死,所以哈同在遗嘱中特地注明。但当时罗迦陵还不足70岁,身体非常健康,也没有殉节的打算,所以顺利继承了哈同的全部财产。
然而,哈同去世后不久,先后有十几名自称是哈同伊拉克亲戚的人也来要求分遗产。他们声称根据伊拉克国家法律,老东家的全部遗产,应该归他们血统最近的胞侄承继。
所以这些伊拉克亲戚想独吞哈同的财产,否认罗迦陵的继承权。但法庭认为哈同已加入英国国籍,是受英国保护的公民,按照英国法律哈同遗嘱有效。所以,哈同的中国籍妻子成为大赢家。
犹太人果然最会做生意,两个犹太人做了什么,让上海的房价一路飙升?
不好意思,并没有觉得犹太人最会做生意,虽然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事情,但这件事并不能证明犹太人就是会做生意的人。
现在来说第二个问题,起因是在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初期因为清朝的军队还挺能打的,打的法军节节败退,(今日乳法1/1),所以当时上海租界那里风声吹起来了,说是清朝有可能打败法军之后要清算租界里面的人。
这个消息一传开,很多老外纷纷四窜而逃,抛售房产,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下,犹太人哈同可能从其他地方得到了一些消息,或者说他看透了清朝的软弱无能,又或者他只是因为大家都在逃离,就好像股市一样,当大家都开始逃离股市,那离收购股市也不远了。
于是哈同就开始收购房地产,之后也确实如他所料,清军失败了,签订了《中法和约》,哈同因此一举赚了很多钱,这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房地产的故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信息的不对称,或者也有胆识,炒股经验等问题影响,上升不了人种问题。
还有另一个叫沙逊的,他跟这个哈同还不一样,他不是简单的商业股市的头脑,而是类似一个设计家的头脑,在上海繁华地带建设城市中心一样的建筑,然后坐等房价升值,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了。
就这种故事中国人数都数不清了,这才两个犹太人,有哪里是很值得吹的吗?不就两个简单的商业故事,哈同鼎盛时期也就只是占了南京路的不到一半的房产,又哪里能影响到整个上海呢?
第二个在上海“炒房”的是沙逊,他更注重建造大楼,一栋沙逊大楼和一栋河滨大楼,靠收租金收入百万白银。
哈同的人物经历
1851年,哈同出生于巴格达。1856年随父母迁居印度孟买,并加入英国籍。1872年只身东来香港,第二年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1886年与一名中法混血,笃信佛教的烟花女子罗迦陵结婚。1887年担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1898年又改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01年脱离沙逊洋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特别在开发经营南京路时获得巨大成功(他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1904年开始在静安寺路购地300亩花费70万两银元兴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占地数百亩,布置曲折、建筑闳丽,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为当时沪上私人花园之冠,更是上海著名的胜迹。。哈同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还在园内创办了仓圣明智大学。哈同与其妻罗氏还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平湖秋月附近通过巧取豪夺,占据了大片土地,并建造了园林建筑,称为“罗苑”。后因杭州市民民愤极大,导致该处产业被收回。现为平湖秋月景点的一部分。 哈同夫人名俪蕤(Liza),号迦陵。罗迦陵自称是中法混血。父亲是法国侨民路易·罗诗。母亲沈氏,原籍福州闽县。1864年罗迦陵出生在上海县城内九亩地。不久父亲回法国,六七岁时母亲也去世,由他人抚养。虽然识字不多,但聪明伶俐,机智多谋。为生活所迫,曾经做过外侨女佣,卖花女,阅历也很丰富,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学会说英语和法语。
在哈同未发迹时,见到了罗迦陵,认定这个小姑娘有助男运(旺夫运只可旺一只潜力股,而助男运可以帮助较多其有好感的男士),哈同对同乡说:此生立志要娶这个中国姑娘,并因此赚钱动力剧增。在哈同获得第一桶金的第一时刻,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烟花巷中找到罗迦陵,娶其为妻。罗迦陵在哈同的人生中也确实给于极大的帮助。 真正给哈同的事业带来巨大转机的是中法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接连挫败法国侵略军的攻势。这些胜利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上海的洋人却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中国打败法国后自然就会清理他们,于是纷纷逃离上海,上海的房价因此暴跌。哈同也想去香港躲避一下,而他的新婚妻子罗迦陵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并把自己的首饰卖掉,劝说丈夫倾其所有用于购买房屋土地。
这是一场可能倾家荡产的赌博,但是哈同赌赢了。清政府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不败而败”,“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复了繁荣。哈同则名利双收,他购买的房产,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一带,后来逐渐发展为上海的商业金融中心,在数年间地价上涨千倍以上。哈同从此成为犹太“炒房团”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并被人称为“远东首富”,声望果然超过了老东家沙逊。 1901年,罗迦陵聘请金山寺“乌目山僧”黄宗仰,策划兴建私家园林。于是,在一片近乎废墟的土地上,平坟地、掘湖池、堆假山、修桥铺路、营造房屋,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一座中西结合的“海上大观园”拔地而起:1909年,爱俪园花园扩建,由最初占地50余亩扩至300亩(20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大好河山”、“渭川百亩”、“水心草庐”三大景区,辟有“冬桂轩”、“挹翠亭”等83景。
爱俪园的园名起因是由哈同夫妇名中各取一字组成(哈同名欧司.爱,她的中国妻子罗迦陵,字俪蕤),不过老百姓却习惯称之为哈同花园。
爱俪园是哈同夫妇长期居住的地方,也是当时上海社会名流和政界要人经常聚会的地方。近代的历史名人孙中山、蔡元培等人都曾来过园中,辛亥革命后中山先生从海外返国曾在爱俪园小住,之后到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章太炎与汤国黎女士的婚礼,也就在园中著名的天演界举行;而护国运动的功臣蔡锷将军,在东渡日本就医之前曾在园中养病。抗日名将何应钦,以及后来不少青年才俊、名媛淑女也受过园内资助。 哈同夫妇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还在园内开办了仓圣明智大学,这是一所从小学到大学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的膳食、住宿和学杂费全部由园内提供。课程则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字、古董和典章制度,聘请的学者包括王国维、章一山、费恕皆、邹景叔等。他们还曾出巨资收集河南安阳出土的大批甲骨,并请著名学者罗振玉等在爱俪园进行整理,所以中国的不少甲骨文专家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国画大师徐悲鸿也是其学生。
哈同夫妇没有亲生子女,由哈同领养了11名外国孤儿为养子女,罗迦陵领养了9名中国孤儿为子女。中国儿女一律姓罗,外国儿女统姓哈同。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期有一个全国举国皆知的世界乒乓球冠军庄则栋,其父娶的第一任太太就是罗迦陵的养女,罗迦陵嫁女的重要理由是认定庄父这个当时还是乡巴佬的男人是一个有福之人,其子将有状元命。果不其然,庄则栋在乱世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1931年6月19日,哈同在爱俪园病故,享年80岁。可谓前20年苦难,再20年奋斗,又20年享受,后20年慈善。
一个有质量的真正人生!
二战时,中国收留犹太人是怎么一回事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美国犹太人委员会曾在华盛顿举办“犹太难民与上海”图片展,二战期间“拯救犹太人”的旧事再度出现在舆论视野中,国内相关报道多以“大屠杀亲历者泪谢中国”作为标题,在强调中国人善良、乐于助人的同时,有的还捎带了日本人的凶残、蛮横。
1933年—1941年,有3万犹太人为躲避纳粹迫害逃到上海,同期美国只接收了20万犹太人。犹太人的故土巴勒斯坦——1939年英国殖民当局宣布未来5年内只接受7.5万犹太人。尤其是1938年11月9日德国爆发迫害犹太人的“水晶之夜”后,上海几乎是全世界唯一对犹太人敞开大门的城市。
上海犹太难民留下的大量回忆文献中,不少人表现出对上海的眷恋,但很少看到他们对上海或上海人表达感恩之情的文字。这与中国的相关报道差异很大。
【为什么是上海】
上海无意中成为了犹太人的“希望之港”。
1933年纳粹上台后,对前途悲观的犹太人纷纷逃离德国,严格来说他们是侨民而非难民。“水晶之夜”后,纳粹德国突然加速清除犹太人,那些在“事情不会那么糟”的自我安慰中留下来观望的犹太人,突然发现自己已变成难民,并且全世界几乎找不到容身之所。
1938年7月,罗斯福牵头在法国埃维昂莱班组织讨论接收犹太难民的国际会议,但32个与会国中,除多米尼加外,其余国家皆不愿接收犹太人,牵头者美国也不例外。当时西方盛行反犹主义,即使是对犹太人最友好的美国,也有上百个反犹太团体。
反犹压力使得犹太人即使逃到美国也无法入境,最典型的是“圣路易斯”号邮轮悲剧。1939年5月,九百名犹太难民被纳粹德国用“圣路易斯”号邮轮送至古巴,结果被古巴拒绝,停靠迈阿密登陆又被美国拒绝,只好返回欧洲。他们当中有六百人后来死于集中营。1980年代中国曾引进的美国电影《苦海余生》即以该事件为原型。
虽然多米尼加表态接纳10万犹太人,但它无力筹措巨额安置费,而犹太人也不愿去生活环境贫穷且与欧洲相去甚远的国家。此时,万里之外的中国上海因为多重因素叠加,成为唯一选择。
首先是上海租界“国中之国”的独特地位。1845年上海成立租界后,逐渐形成英美等国租界合并而成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它独立于中国政府,尤其是不受任何外国领事管辖的公共租界,属于由外国侨民自治的独特地方实体。
由于租界地位特殊,清代及民国初,外国人旅居上海无需任何手续,1932年,民国政府开始对吴淞口和上海登陆的外国人增设查验护照签证程序,由于传统习惯,上海实际上对任何人都实行落地签,是世界最著名的开放城市。
1937年上海陷落,国民政府无法行使行政管辖,而日本还未组建傀儡政权管理上海,进入上海的签证管辖权被虚置,租界无意中扮演了难民收容所的角色(淞沪会战时,公共租界北区和东区被日军控制,这部分后被称为“日租界”)。
所以,从1937年八一三抗战到1939年9月之前,上海租界为犹太人敞开了大门:无需签证、无需有人宣誓担保,无需警方证明,无需保证经济独立。
上海不仅有犹太人入境的便利,还有先期定居犹太人的财力。当时上海有两个犹太人集团,一个是英国的巴格达商人,他们中有沙逊家族、卡多利家族、哈同家族等著名富豪,另一个是俄国犹太人,他们虽不如前者富有,但人多且颇有财力。
在外滩16铺码头登陆的犹太人并不很像难民,至少从欧洲到上海的逃难并不狼狈,甚至算得上奢侈。他们购买头等舱的船票,在船上开Party,吃高档西餐。在许多犹太人的回忆中,彩带、日本乐队、专用乘务员、蛋糕是他们旅途最主要的印象。
但是战争期间的背井离乡毕竟不同于旅行,上岸后,他们很快就典当完了家具、衣服和行李,只有等待救济。巴格达犹太富商第一个伸出救援之手,1938年他们组建了第一个援助犹太人的COMA委员会,不但提供公寓,还向每位难民每天提供5美分,足以保证难民的基本生活。
1939年,进入上海的犹太人由1938年的1374名激增至12089名。这时美国犹太人社团组织JDC联合慈善力量,成为救助难民的主要机构。
JDC颁布的援助上海犹太难民文件
无论如何,犹太难民过得远比上海当地人要好,亚洲式的贫困令他们印象深刻:“那些拉着富人一天到晚在街上闲逛的中国车夫简直不是人,冬天他们没有暖气,很多中国人在街头被冻死,第二天垃圾车来的时候,尸体直接被抛到了车上。”
日本占领下中国人的不幸同样让他们印象深刻:“日本人对待犹太人和中国人的差别很大,每当中国人过桥时,总会受到日本人的侮辱,日本兵用刺刀戳他们,或用烟头烧,但是中国人更厉害,他们回头对伤害自己的日本人笑笑,在我看来,这是中国人打败日本人的标志。”
犹太人当然是知恩图报的民族。
二战期间,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和日本驻立陶宛代理领事杉原千亩向犹太人大量发放签证,拯救了许多人性命——当时的奥地利和苏联,犹太人若无签证将无法离境。何凤山和杉原千亩由此获得以色列政府授予的“国际义人”称号。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在以色列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的市中心有一个纪念碑,上书“中国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似乎没有人见到这块碑,犹太人并没有国内宣传的那么善良,当然,更不可能有“日本人,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恩!”
作为商人,犹太人始终是精通擅于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对他们的排挤,也可以说是即可怜又可恨。
情况大致如此。
当时的上海,犹太富商实力很大。而且上海当时是自由港,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进入。
当时很多犹太人就去上海以逃离德国。
另外当时在哈尔滨的俄裔犹太人也很多,他们也收留了部分犹太人;而占据东北的日本人也希望通过犹太人得到更多的财富,所以对此事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并不阻拦。
有一部电视剧,你可以看下,(上海风云),讲的就是犹太人被屠杀,最后逃难到上海,再由上海转去美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