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总统叫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总统叫雷蒙·普恩加莱。,雷蒙·普恩加莱(Raymond,Poincaré...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总统叫什么
雷蒙·普恩加莱(Raymond Poincaré,又译为雷蒙·彭加勒,1860年8月20日-1934年10月15日),法国政治家。1912年—1913年担任法国总理和外交部长,1913年—1920年担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1922年—1924年与1926年—1929年,他再任总理。
早年生涯
普恩加莱出生在法国默兹省的巴勒杜克城一个工程师家庭。童年过着幸福的生活,但一场社会危机也在悄悄酝酿。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正野心勃勃的向外扩张,而领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正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统一大业。终于在普恩加莱10岁那年,普法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普恩加莱的家乡沦为战场,遭到惨重的破坏,在他幼小的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兰西饱受屈辱,少年的普恩加莱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都深深的感受到这种悲壮的民族情感,这就不难理解当普恩加莱站在法国政治舞台上,他为什么极力鼓吹战争,倡导复仇。
完成初等教育后,他先到工艺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到巴黎大学攻读法律。1882年,22岁的普恩加莱取得律师资格,开始从事律师职业,并且有一段时间在《伏尔泰报》兼职做编辑。同时,普恩加莱也开始参加政治活动,他的思想属于温和派。几年之后小有名气,1887年他被默兹省选为议员,影响进一步扩大,1893年,33岁的普恩加莱成为内阁成员,被任命为教育部长,他成为法兰西共和国最年轻的部长。随着影响不断扩大,他的职位也越来越重要,1895年被任命为财政部长。部长卸任后,他在议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895年至1898年他一直任众议院副议长兼预算委员会主席。1903年他进入参议院。到1913年他当选为总统为止,他一直是参议员,而且1916年他再次出任财政部长。
复仇总理
普恩加莱在政坛早期,在政治上表现的并不十分活跃,对于任何事情都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比如说德雷福斯事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而他基本上没有介入。政教分离也是各党派争论的焦点问题,普恩加莱赞成政教分离,但他不像其他党派把政教分离和民主改革、调整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而把没收教会财产补充国库作为目标。在政治上,普恩加莱属于强硬派,但在为人处世方面,他比较灵活,因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普恩加莱的律师职业干的非常出色,在他步入政界以前,以制造火炮著名的施奈德康采恩聘请他当法律顾问,从而使他于法国重工业巨头关系密切,为日后普恩加莱的政策得到大垄断资本家的拥护打下基础。
普恩加莱上台和当时的国际形势密切相连。20世纪最初10年,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已经形成,国际关系不断恶化,法德间为了复仇,为了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法国社会中右翼民族主义势力不断上升,为温和派上台准备了条件,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则直接促使普恩加莱上台。法德关于摩洛哥之争由来已久,1911年摩洛哥发生起义,法国派兵占领了摩洛哥首都,德国的军舰驶入摩洛哥的港口,法德之战一触即发。在英国的干涉下,两方勉强达成协议,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同时法国吧法属刚果的一块不大的地方割让给德国。当时的约瑟夫·卡约政府接受了这个协议,但遭到以普恩加莱和克雷孟梭为首的复仇主义者的猛烈抨击,凯约政府下台,1912年,普恩加莱首次组阁,身兼总理和外长二任。
普恩加莱上台标志着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占据了优势,他上台以后,首先展开一系列外交活动以巩固盟国。8月普恩加莱出访俄罗斯帝国,同沙皇、俄国总理、外交大臣等举行了会谈,签订了军事专约。11月,英法也签订了海军专约,对英法两国的海军力量进行了统一部署,专约规定英国海军重点保护大西洋包括法国西海岸,而法国海军着重布防地中海,并保护英国在地中海的利益。在普恩加莱的斡旋之下,协约国进一步巩固。在国内,为了打击激进派和左翼力量,普恩加莱促使议会通过新的选举法,也招致了克雷孟梭的攻击。
战时总统
1913年,普恩加莱参加总统竞选,他不仅得到国内右翼势力的支持,而且协约国好战分子也支持他当选。大选结果,普恩加莱以绝对优势击败其他候选人,成为第三共和国第九任总统。他上台后,加紧扩军备战,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议会两院通过了新的军事法案,将兵役制由两年改为三年,使现役人数达到77万,相当于德国兵力,1914年4月沙俄驻法军事代表团给总参谋长的报告中说:“目前法国军事实力以达到了极限。”普恩加莱的扩军备战遭到了激进派和社会党的强烈不满,国内斗争激烈,普恩加莱唆使《费加罗报》借私生活等问题攻击激进派领袖凯约,结果导致凯约夫人枪杀该报主编事件。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发生,7月15日,普恩加莱和总理勒内·维维亚尼出访俄国,与沙皇政府进一步协商军事计划和政治合作,以确保两国同盟。8月3日,德国正式对法宣战,法国总统和总理都发表演说号召法国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战,普恩加莱声称:“法国将由他所有的孩子们来勇敢的保卫,在敌人面前没有任何一种力量等打破这种神圣的联盟。”
这样普恩加莱一步步把法国推向战争,普恩加莱的堂兄亨利·庞加莱曾称他为"战争的普恩加莱,“这一绰号后来被大家接受并广为流传。他不惜一切代价,动员各方面力量,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为了使全国各政治派别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普恩加莱实行”神圣同盟政策”,在他的政府中,包含了各种政治力量,例如原先的社会主义者维维安尼和白里安先后组阁,亚历山大·米勒兰出任陆军部长,茹尔·盖得和桑姆巴也加入内阁。这对于团结各个阶层起到一定作用。为了鼓舞士气,他在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亲自视察前线,进行总动员。他也极力扩大总统对政府的影响,使之在内政外交上的处理上有更大的权利。外交方面,普恩加莱一方面积极巩固与英俄两国的同盟关系,另一方面由力图把更多的国家拉到协约国方面作战,为达目的,他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普恩加莱一贯认为,俄国统治土耳其和在地中海拥有强大势力为法国利益所不容,但在一战 中需要俄国做出重大牺牲时,法国就答应俄国重占领博斯普鲁斯海峡,法国也将分到叙利亚等地区。在他的主张之下,罗马尼亚加入了协约国集团。法国在为协约国提供资金和贷款方面非常慷慨,而这些国家也为法国提供了大量帮助。
一战进行两年之后,到1916年交战各国经济普遍出现恶化趋势,国内人们反战情绪高涨,法国也不例外,出现主和和主战两派,1917年3月白里安内阁倒台,再加上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法国军队中叶出现反战活动,普恩加莱惊呼“75个来攻打我们的德国师的危险要远比我们军队士气的瓦解来的少些!”。国内紧张局势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使法国在大战中的处境越来越困难,普恩加莱被迫同意让强硬的主战派乔治·克列孟梭出山。克雷孟梭是激进派领袖,普恩加莱的政敌,而且以个人性格上来讲,克雷孟梭专横武断,一向不肯受制于人,因而克雷孟梭上台,普恩加莱的影响力就大大削弱了。但普恩加莱并不甘心,积极寻战机会攻击克雷孟梭,1918年10月他致函克雷孟梭,反对过早接受德国的停战要求,但克雷孟梭置之不理,两人关系非常紧张。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在凡尔赛宫召开,在开幕式上普恩加莱发表演说,痛斥德意志帝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表现了法国统治集团对德国的仇恨和野心。克雷孟梭是法国代表团团长,他在和会上提出许多苛刻的要求,而普恩加莱还攻击他对英国让步太大。1920年2月,普恩加莱任德国赔款委员会主席,因意见与其他协约国成员相差太大,于5月份辞职。
赔款危机
普恩加莱的总统任期到1920年结束,他没有再次参加竞选,在当年的议会选举中他被选为参议员,1921年担任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一战后法国外交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对德关系,1921年的组阁的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对德采取比较缓和的政策,遭到普恩加莱和国内各界的抨击,白里安被迫辞职。1922年普恩加莱再次成为总理,一上台他就在议会中宣称:“法国所面临的头等大事即使赔款问题,德国有能力支付赔款 ,盟国也有办法迫使他如数支付赔款。在军政要员主张占领鲁尔区的越来越多。8月中旬伦敦会议,就德国问题英法未达成任何协议,与会的普恩加莱反而表示,法国”虽然两手空空,却没有约束,“接着准备进军鲁尔。法国的冒险政策,遭到鲁尔人们的强烈反对,革命形式日益成熟,英美也从经济上对法采取措施,而在国内普恩加莱内阁遭到共产党、社会党甚至激进党的抨击,处于危机中的普恩加莱只好放弃赔款大权。1924年6月伦敦会议通过了援助德国的道威斯计划,它的出台标注着普恩加莱外交政策的失败,法国争霸欧洲大陆的野心从此也收敛了不少。
内政成绩
鲁尔危机使普恩加莱政府威信扫地,左翼联盟在1924年的竞选中获胜。左翼联盟执政时期,在外交上有一定进展,在内政上却毫无起色。1926年7月,在工业巨头的支持下,普恩加莱第三次组阁,一直到1929年因病退出政界,历时三年,他采取了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主要是裁剪国家机构的人员,增加税收,为大资本家提供优惠政策等,1926年至1929年,国家预算未出现赤字。1928年,他还大胆的将法郎贬值,使法郎成为一种稳定的货币。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政府陆续发放失业救助金,伤残补助金及养老金等多项福利。在内政方面,他取得了不小的政绩,而在外交方面,他的影响力大不如昔,主要是白里安在推行对德和解政策。
晚年
1929年7月普恩加莱因病辞去总理职务,从此对政治事务淡漠下来。在律师界,他还是颇有影响的,被选为巴黎律师公会会长。在其他方面,普恩加莱也有不少成就,1909年,法国科学院授予他院士学位,1926年至1927年他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回忆录《为法兰西服务》。1934年10月15日普恩加莱去世。
详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Cjt9ztbxO5Pa7btin-ASnU1QfW5w1ZV5G7m7GldAdwkidHjC0zBymLi_nFB64f-VckGPoZjS-p8jnBwyK97M_
德国:威廉二世 意大利: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右图)前往奥匈帝国吞并的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视察,在两边挤满人群的大街拐角处转向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
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在得到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承诺后,于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谁赢了啊?
哦哦~小女历史一类比较差劲~~现在正在狂补~~希望知道的大侠说下拉~~一站胜利的协约国包括:英国、法国、沙皇俄国、塞尔维亚、美国、比利时、中国北洋政府、日本、意大利(1915年5月,意大利望风使舵,退出同盟国,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希腊、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新西兰、南非、葡萄牙。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起因:
欧洲有个叫塞尔维亚的小国家,隔壁的奥地利则是个大国。尽管小国塞尔维亚和大国奥地利是邻居,但它们并不友好。两个国家时常会说对方的坏话。那是因为除了奥地利人之外,奥地利还会统治其他种族,那些人的血统同塞尔维亚人非常相近。
塞尔维亚人一直说奥地利对这些人非常不公。而且,塞尔维亚人可不仅仅是言语谴责而已,他们还组织了一些秘密社团,特地进人奥地利制造麻烦。奥地利对此非常不满,反驳说塞尔维亚人想煽动大家的不满情绪,让他们反对被奥地利统治,实际上就是想分裂奥地利王国。
后来,一个住在塞尔维亚的年轻人枪杀了奥地利的王子,而这名王子将来要继承奥地利的皇位。奥地利当然怒不可遇,便质问塞尔维亚此事的缘由。塞尔维亚人回答说,他们也感到非常抱欺,但王子的死跟他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但奥地利并不买账,认为是时候惩罚与自己唱对台戏的塞尔维亚人了。奥地利不顾其他欧洲国家的阻止,一意孤行向塞尔维亚宣战。
混乱的局面像星星之火一样越烧越旺。俄国站在了塞尔维亚这边,并且命令军队随时作好战斗的准备。德国则支持奥地利。自从普法战争后,欧洲的许多大国都在积极训练土兵,为战争作准备。几平所有的国家都分为了两个阵营,一方成为德国的盟友,另一方则支持法国。
扩展资料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人死去,无数的士兵受伤,也花费了无数的钱。但战争还在继续,谁也没能赢得胜利。就在这时,俄国突然爆发了革命。当时,俄国很贫穷,土兵连弹药和医疗设备都没有。俄国人杀死了统治者沙皇和他的家人,并表示不愿再继续参战,这对同盟国来说可不是好事。
直到1917年,美国オ参战,那时战争差不多打了3年。美国参战也是因为德国的潜水艇击沉了美国的军舰,杀死了许多美国士兵。美国与欧洲之间隔着一片大洋,总之离战场很远,足足有3000多英里,所以看起来它不太可能在战场上发挥什么作用。
但美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调集了200万军队,在潘兴将军的带领下,乘船穿过大洋,参加了许多次大规模战役。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及其盟友终于投降。他们签署了一份文件,同意同盟国的所有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这时才正式结东。德国的皇帝逃往荷兰,德国也变成了共和国。大奥地利变成了小奥地利,因为这个国家之前的土地和人民都分裂了,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国家。
小塞尔维亚则完全消失,在它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叫做南斯拉夫的新国家。这个新国家包括塞尔维亚和其他几个小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第一次世界大战
胜利方是以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和美国等为首的协约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达成了军事协议,它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
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战争。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实力怎么样?
1913年各大国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俄国175.1 美国97.3德国66.9奥匈52.1日本51.3英国45.6法国39.7意大利35.1
1913年各大国城市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单位:百万人)英国 15.8/34.6%美国 22.5/23.1%德国 14.1/21%法国 5.9/14.8%日本 6.6/12.8%意大利 4.1/11.6%奥匈 4.6/8.8%俄国 12.3/7%
1913年列强人均工业化水平[以英国1900年工业化水平为100计算的相对值]美国126英国115德国85法国59奥匈32意大利26俄国/日本202113年各大国钢产量 单位:百万吨]
美国31.8
德国17.6
英国7.7
俄国4.8
法国4.6
奥匈2.6
意大利0.93
日本0.25
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单位:百分比]
美国32
德国14.8
英国13.6
俄国8.2
法国6.1
奥匈4.4
意大利2.4
1914年列强陆海军人员数量
俄国135万2千
法国91万
德国89万1千
英国53万2千
奥匈44万4千
意大利34万5千
日本30万6千
美国16万4千
1914年列强战舰吨位
英国271万4千
德国130万5千
美国98万5千
法国90万
日本70万
俄国67万9千
意大利49万8千
奥匈37万2千
1914年列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
美国137
德国120
英国110
俄国70
法国60
意大利40
奥匈30
日本20
在1914年以前的10年内,德国陆军同强大得多的俄国陆军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而且法国陆军也能与之相匹敌。但这是个不可靠的表面现象。由于复杂的国内郑治原因,德国政府选择了把陆军保持在一定的规模,而让蒂尔皮茨的舰队大量增加它在整个国防预算中所占份额的做法。当1911年和1912年的紧张的国际形势促使柏林决定大规模扩充陆军时,装备上的迅速变化给人以强烈印象。在1910年和1914年间,它的陆军预算从2.04亿美元增至4.42亿美元,而法国只从1.88亿美元增至1.97亿美元——而且为了达到这样的军队规模,法国征召了89%的适龄青年,德国只征召了53%。确实,到1914年俄国为它的陆军已花费了大约3.24亿美元,但已感到极为紧张:国防开支占俄国国民收入的6.3%,而德国只占4.6%。除英国外,德国比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更能承受“军备重担”。此外,德国陆军可以动员并且装备几百万预备役军人,而且因为他们受到较好的教育和训练,所以能很快部署到前线作战,但法国和俄国却做不到。法国总参谋部认为,他们的预备役军人只能在后方使用;而俄国则既没有装备其数百万理论上的预备役军人所需的武器、皮靴和军服,也没有军官来管理他们。但即使这些,也还不能弄清德国的军事能力究竟已达到何种程度,因为这种能力还反映在一些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因素上,诸如良好的国内交通线、能较快进行动员的体制、优良的参谋训练、先进的技术等等。
俄国175.1
美国97.3
德国66.9
奥匈52.1
日本51.3
英国45.6
法国39.7
意大利35.1
1913年各大国城市人口及其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单位:百万人)
英国 15.8/34.6%
美国 22.5/23.1%
德国 14.1/21%
法国 5.9/14.8%
日本 6.6/12.8%
意大利 4.1/11.6%
奥匈 4.6/8.8%
俄国 12.3/7%
1913年列强人均工业化水平
[以英国1900年工业化水平为100计算的相对值]
美国126
英国115
德国85
法国59
奥匈32
意大利26
俄国/日本20
1913年各大国钢产量
[单位:百万吨]
美国31.8
德国17.6
英国7.7
俄国4.8
法国4.6
奥匈2.6
意大利0.93
日本0.25
1913年各大国能源消耗[单位:百万公吨等效煤耗]
美国541
英国195
德国187
法国62.5
俄国54
奥匈49.4
日本23
意大利11
1913年列强相对工业总潜力[以1900年的英国为100计算]
美国298.1
德国137.7
英国127.2
俄国76.6
法国57.3
奥匈40.7
日本25.1
意大利22.5
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单位:百分比]
美国32
德国14.8
英国13.6
俄国8.2
法国6.1
奥匈4.4
意大利2.4
1914年列强陆海军人员数量
俄国135万2千
法国91万
德国89万1千
英国53万2千
奥匈44万4千
意大利34万5千
日本30万6千
美国16万4千
1914年列强战舰吨位
英国271万4千
德国130万5千
美国98万5千
法国90万
日本70万
俄国67万9千
意大利49万8千
奥匈37万2千
一战前欧洲若干强国军队文盲率
意大利33%
奥匈22%
法国6.8%
德国0.1%
乍看起来,在1914年以前的10年内,德国陆军同强大得多的俄国陆军相比显得黯然失色,而且法国陆军也能与之相匹敌。但这是个不可靠的表面现象。由于复杂的国内郑治原因,德国郑府选择了把陆军保持在一定的规模,而让蒂尔皮茨的舰队大量增加它在整个国防预算中所占份额的做法。当1911年和1912年的紧张的国际形势促使柏林决定大规模扩充陆军时,装备上的迅速变化给人以强烈印象。在1910年和1914年间,它的陆军预算从2.04亿美元增至4.42亿美元,而法国只从1.88亿美元增至1.97亿美元——而且为了达到这样的军队规模,法国征召了89%的适龄青年,德国只征召了53%。确实,到1914年俄国为它的陆军已花费了大约3.24亿美元,但已感到极为紧张:国防开支占俄国国民收入的6.3%,而德国只占4.6%。除英国外,德国比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更能承受“军备重担”。此外,德国陆军可以动员并且装备几百万预备役军人,而且因为他们受到较好的教育和训练,所以能很快部署到前线作战,但法国和俄国却做不到。法国总参谋部认为,他们的预备役军人只能在后方使用;而俄国则既没有装备其数百万理论上的预备役军人所需的武器、皮靴和军服,也没有军官来管理他们。但即使这些,也还不能弄清德国的军事能力究竟已达到何种程度,因为这种能力还反映在一些不能用数量来衡量的因素上,诸如良好的国内交通线、能较快进行动员的体制、优良的参谋训练、先进的技术等等。
1914年列强国民收入(单位:亿美元)
美国137
德国120
英国110
俄国70
法国60
意大利40
奥匈30
日本20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与俄国法国的矛盾分别是
德国和俄国好像没有明显矛盾,俄国和奥匈帝国有土地争夺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哪个国家挑起的呢?
严格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战序幕是从德国进攻比利时开始的。为什么德国要进攻这么一个撮尔小国?说起来,还要提到一项命运多舛的进攻计划,即“施利芬计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施利芬计划”可称得上是闪电战的前身。
德国是新兴的欧洲强国,它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将无可避免地处于两面作战的窘境。德国西边,是欧洲老牌强国英法;东边,是十分热衷领土扩张的沙皇俄国。另外,德国的海军无论从兵员素质上还是舰艇质量上都不是英国的对手,故而它的出海口又极易被英国封锁。所以,一旦开战,德国必然经不起长期消耗。因此,若要取胜,则必须集中主要力量先行击败法国或者俄国,才能从容调兵遣将或对付剩下的强敌。于是,德国高效的参谋本部便将此一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早期,德国参谋本部倾向先击败俄国,再回军对战法国。不仅是因为法国是陆地强国不好对付,还因为法国构建的一系列边防要塞。但在施利芬担任参谋总长期间,他大胆地推翻了前人的谋划,主张先击败法国,再回师攻击俄国。这样一来,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便摆在了眼前: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对德国十分敌视,为了应付德国的军事威胁,法国耗费巨资修建了一条长达200公里的堡垒,这些坚固的混凝土堡垒从比邻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开始一直延伸到凡尔登要塞。可想而知,攻克这些军事要塞会需要大量的攻城装备、时间和精力。况且,攻城一方只能从一面开始,若短时间不能突破,一旦法国缓过神来,毕竟成为消耗战。所以,施利芬主张避开法国修建的要塞防线,从凡尔登以北32公里处的中立国卢森堡和比利时以及崎岖难行的阿登森林突入法国境内。
但是比利时会不会让德国如愿通过呢?根据1831年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法兰西王国、联合王国和普鲁士王国签订的《伦敦条约》,规定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截止到一战爆发前,比利时已经度过了75年的中立时间。因此,比利时忽视了对国防、军队、工事的建设。施利芬判断,一旦战争爆发,比利时的抵抗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确定了作战方向,施利芬还设置了一个诱饵,用有限的的德军组成左翼部队诱惑法国军队倾注全力攻击当初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您是否还记得最后一课?)。一旦法国按照施利芬估算的步骤进行,那么德军右翼便可更加容易地直捣巴黎。按照施利芬计划的要求:150万德军必须在接受动员令后12天内夺取比利时的列日要塞,19日攻占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2天后越过法国边界,39天后攻破巴黎。简而言之,要在开战6周内击败法国。
之所以要如此迅速,还是考虑到俄国老旧原始的铁路系统若完成军事动员会需要6—8周。所以,德国在东线只需放10个师。可以看到,施利芬计划的成功与否完全在于敌人完全按照计划内的步骤。即法国要将主要兵力投入到洛林和阿尔萨斯的围攻,德国顺利通过比利时本土,俄国不能提前进攻。可是,战争爆发后,以上三种情况都超出了施利芬计划原来的估算。德军在开进比利时的途中,遭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俄国提前发动了进攻,这使得德军不得不调出用来进攻巴黎的德军部队。更要命的是,施利芬的继承人小毛奇擅自将施利芬计划改动,加强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防守方向、削弱了担任进攻的右翼部队,从而使法军不够深入得以及时回援主战场,最终导致了马恩河会战的失利。“必有一战时,切莫削弱我的右翼”,施利芬的这一遗嘱最终随着德国的落幕而成为军事史上的名言。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